康复科针灸推拿科门诊设置

合集下载

康复医院设置标准

康复医院设置标准

三级康复医院一、床位住院床位总数300张以上,其中康复专业床位75%以上。

二、科室设置(一)临床科室:至少设骨与关节康复科、神经康复科、脊髓损伤康复科、儿童康复科、老年康复科、心肺康复科、疼痛康复科、听力视力康复科、烧伤康复科中的6个科室,以及内科、外科和重症监护室。

(二)治疗科室:至少设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康复工程室、心理康复室和水疗室。

(三)评定科室:至少设运动平衡功能评定室、认知功能评定室、言语吞咽功能评定室、作业日常活动能力评定室、心理评定室、神经电生理检查室、心肺功能检查室、听力视力检查室、职业能力评定室中的7个。

(四)医技科室:至少设医学影像科、检验科、药剂科、营养科、门诊手术室、消毒供应室。

(五)职能科室(部门):至少设医疗质量管理部门、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器械科、病案(统计)室、信息科、社区康复服务部门等科室(部门)。

三、人员(一)每床至少配备1.4名卫生技术人员,其中医师0.2名/床,康复治疗师0.4名/床,护士0.3名/床。

(二)医师中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数不低于医师总数的15%。

临床科室科主任应当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临床各科室至少有3名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

(三)康复治疗师中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数不低于康复治疗师总数的10%。

治疗科室科负责人应当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康复治疗工作5年以上。

(四)各临床科室医师结构合理,能够满足三级医师责任制等医疗核心制度要求。

四、场地(一)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95平方米。

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1.2米。

(二)康复治疗区域总面积不少于3000平方米。

(三)医院建筑设施执行国家无障碍设计相关标准。

五、设备(一)基本设备:参照同级综合医院基本设备并结合本专业实际需要配置。

(二)专科设备1.康复评定:至少配备运动心肺功能及代谢功能评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肌力和关节活动评定、三维运动分析、平衡功能评定、认知言语吞咽评定、作业评定等设备。

康复医院设置标准

康复医院设置标准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三级康复医院一、床位住院床位总数300张以上,其中康复专业床位75%以上。

二、科室设置(一)临床科室:至少设骨与关节康复科、神经康复科、脊髓损伤康复科、儿童康复科、老年康复科、心肺康复科、疼痛康复科、听力视力康复科、烧伤康复科中的6个科室,以及内科、外科和重症监护室。

(二)治疗科室:至少设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康复工程室、心理康复室和水疗室。

(三)评定科室:至少设运动平衡功能评定室、认知功能评定室、言语吞咽功能评定室、作业日常活动能力评定室、心理评定室、神经电生理检查室、心肺功能检查室、听力视力检查室、职业能力评定室中的7个。

(四)医技科室:至少设医学影像科、检验科、药剂科、营养科、门诊手术室、消毒供应室。

(五)职能科室(部门):至少设医疗质量管理部门、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器械科、病案(统计)室、信息科、社区康复服务部门等科室(部门)。

三、人员(一)每床至少配备1.4名卫生技术人员,其中医师0.2名/床,康复治疗师0.4名/床,护士0.3名/床。

(二)医师中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数不低于医师总数的15%。

临床科室科主任应当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临床各科室至少有3名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

(三)康复治疗师中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数不低于康复治疗师总数的10%。

治疗科室科负责人应当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康复治疗工作5年以上。

(四)各临床科室医师结构合理,能够满足三级医师责任制等医疗核心制度要求。

四、场地(一)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95平方米。

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1.2米。

(二)康复治疗区域总面积不少于3000平方米。

(三)医院建筑设施执行国家无障碍设计相关标准。

中医康复门诊制度范本

中医康复门诊制度范本

中医康复门诊制度范本一、总则中医康复门诊是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针灸、推拿、中药、拔罐、刮痧等多种中医康复技术,为患者提供康复治疗服务。

为确保门诊的正常运行,提高康复治疗效果,制定本制度范本。

二、门诊设置1. 门诊面积应满足康复治疗需求,设置针灸室、推拿室、中药房、治疗室等,并配备相应的设施和设备。

2. 门诊应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中医师、针灸师、推拿师、中药师等专业技术人员。

3. 门诊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康复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患者管理1. 患者就诊时,应先由中医师进行诊断,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2. 患者在门诊进行康复治疗期间,应有专人负责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患者就诊时,应详细记录病情、治疗方案、用药情况等,以便跟踪管理。

四、治疗管理1. 针灸、推拿等治疗操作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治疗安全。

2. 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患者舒适度和隐私保护,尊重患者意愿。

3. 康复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五、用药管理1. 中药处方应由具有资质的中医师开具,药师进行审核,确保用药安全。

2. 中药煎煮、配送应符合相关规定,保证中药质量。

3. 患者用药期间,应有专人负责跟踪监测药物反应,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六、质量管理1. 门诊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定期对康复治疗质量进行评估和监督。

2. 定期组织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

3. 鼓励医务人员参与科研、学术交流,不断提升康复治疗技术水平。

七、环境与设施1. 门诊环境应保持整洁、安静、舒适,满足患者康复需求。

2. 设施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3. 门诊应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

八、收费管理1. 门诊收费应按照物价部门规定的标准执行,公开透明。

2. 收费项目应明确列出,不得擅自增加收费项目。

3. 患者就诊时,应提供正规收费票据,保障患者权益。

中医门诊部设置规范

中医门诊部设置规范

中医门诊部设置规范一、科室设置(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5个中医一级临床科室。

急诊科、中医内科、中医妇科、针灸科(或推拿科)为必设科室;中医外科、中医儿科、中医眼科、中医耳鼻喉科、中医骨伤科等为选设科室。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中、西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室、注射室、处置室、消毒隔离室。

(三)设医疗质量控制科,由1名副高职称以上医师负责。

二、人员(一)门诊部主要负责人应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执业注册,在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年以上,身体健康并能亲自主持医疗工作。

(二)至少有5名中医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主任中医医师,急诊科、中医内科、中医妇科至少有1名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其它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主治以上职称的中医师,所有医生应具有《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执业注册。

(三)每个医技科室至少配有1名中级以上职称的卫生技术人员。

(四)至少有5名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主管护师以上职称,所有护士均持有《护士执业证书》并经执业注册。

(五)本科学历以上人员比例不少于50%。

中医药人员占医药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70%。

三、建筑、设施与环境门诊应有良好的采光通风,建筑设计、设施应满足诊疗和管理工作要求,体现以病人为本的原则,符合卫生学和美学的要求,创造和谐的就医和人文环境。

(一)门诊部相对独立,有单独通道,与同类医疗机构的直线距离不少于1公里。

(二)业务用房的总建筑面积 = 200(基础面积)+ 临床科室数×60(平方米)。

(三)各诊室相对独立,使用面积不少于10平方米。

(四)门诊部的地面装修应使用防滑、防噪音材料、墙面使用易于清洗消毒的材料。

建筑布局符合卫生学要求,要有一定的区域划分,做到人、物流向合理,污、洁相对分开。

(五)门诊的基础设施,包括消防、环境保护、放射卫生、电梯要经相应的消防、环保、疾病控制、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的检测验收合格。

(六)设手术室的,应位于门诊较安静、空气清新、光线充足的地方,手术室使用面积至少达25平方米,符合医院感染控制专业的要求。

康复科、针灸推拿科门诊设置

康复科、针灸推拿科门诊设置

月华医院针灸科、推拿科发展规划据《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要求:中医医院康复科是在中康复科基本诊疗技术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功能评定和康复方法(针法、灸法、传统手法、导引功法、中药、情志调理、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矫形器等)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的临床科室.月华康复医初步规划:一、开设相应的康复功能治疗区,体现中西医相结合并突出体现中医特色;开设传统康复方法治疗区。

治疗项目包括针灸、推拿、药物熏洗、拔罐、导引体操康复等,在开展传统康复治疗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专病治疗,设立针灸科专病门诊,初步规划3个针灸治疗室—-针灸1室(治疗疾病:项痹病、腰痛病、肩凝症、骨痹病)针灸2室(头痛、不寐、郁证、面瘫)针灸3室(胃脘痛、腹痛、中风)中医治疗室(拔罐、雷火灸、中药熏洗),推拿科专病门诊,开展脏腑推拿、经络推拿,并逐步开展儿科推拿及推拿康复。

二、开设物理治疗区、作业疗法区,根据临床需要逐步设置相应的康复单元(如脑病单元、骨关节病康复单元、儿童康复单元、老年康复单元、疼痛康复单元等)。

并计划和中医内科开展合作开展治未病业务(如定期康复指导、中医导引健身术、康复保健术等)三、建设特色候诊区,制作康复宣教材料,加强宣传突出中医特色。

四、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方案与各种诊疗设备的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并做好人才培养规划,保证康复科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的比例,合理配置康复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康复护士、并逐步建立可支撑科室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定期培训康复科医生在掌握中医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应接受1年以上的康复医学专业培养,掌握康复医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建立康复理念.中医类别住院医师经规范化培训应熟练掌握本科室常见病种与功能障碍的中医诊疗方案、临床路径、临床指南和基本诊疗技能,能分析康复评定结果并用于指导临床康复治疗,能掌握康复方法的适用范围,并根据疾病的病种和所处阶段开具相应的康复治疗处方。

康复医院设置标准

康复医院设置标准

三级康复医院一、床位住院床位总数300张以上,其中康复专业床位75%以上。

二、科室设置(一)临床科室:至少设骨与关节康复科、神经康复科、脊髓损伤康复科、儿童康复科、老年康复科、心肺康复科、疼痛康复科、听力视力康复科、烧伤康复科中的6个科室,以及内科、外科和重症监护室。

(二)治疗科室:至少设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康复工程室、心理康复室和水疗室。

(三)评定科室:至少设运动平衡功能评定室、认知功能评定室、言语吞咽功能评定室、作业日常活动能力评定室、心理评定室、神经电生理检查室、心肺功能检查室、听力视力检查室、职业能力评定室中的7个。

(四)医技科室:至少设医学影像科、检验科、药剂科、营养科、门诊手术室、消毒供应室。

(五)职能科室(部门):至少设医疗质量管理部门、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器械科、病案(统计)室、信息科、社区康复服务部门等科室(部门)。

三、人员(一)每床至少配备1.4名卫生技术人员,其中医师0.2名/床,康复治疗师0.4名/床,护士0.3名/床。

(二)医师中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数不低于医师总数的15%。

临床科室科主任应当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临床各科室至少有3名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

(三)康复治疗师中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数不低于康复治疗师总数的10%。

治疗科室科负责人应当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康复治疗工作5年以上。

(四)各临床科室医师结构合理,能够满足三级医师责任制等医疗核心制度要求。

四、场地(一)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95平方米。

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1.2米。

(二)康复治疗区域总面积不少于3000平方米。

(三)医院建筑设施执行国家无障碍设计相关标准。

五、设备(一)基本设备:参照同级综合医院基本设备并结合本专业实际需要配置。

(二)专科设备1.康复评定:至少配备运动心肺功能及代谢功能评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肌力和关节活动评定、三维运动分析、平衡功能评定、认知言语吞咽评定、作业评定等设备。

中医康复科审批要求

中医康复科审批要求

中医康复科审批要求中医康复科审批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人员要求:每床至少配备名卫生技术人员,其中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助理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不低于70%,至少有1名康复专业的临床类别执业医师。

病区每床至少配备名护士,护士长应具备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有两年以上康复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护理人员均应系统接受中医基础知识与技能培训。

康复科医生应接受1年以上康复医学专业培养,熟练掌握康复医学基础理论和常用技术,中医类别医师应掌握100首常用方剂。

2. 科室床位要求:住院床位总数应达到20张以上,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8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米。

3. 科室单元设置要求:至少应设置脑病康复单元、骨关节病康复单元、老年病康复单元、疼痛康复单元、儿童康复单元等其中的3个单元。

4. 康复综合治疗区要求:康复门诊和综合治疗室面积应不少于800平方米。

治疗科室应至少设立针灸室、推拿室、艾灸室、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等。

评定科室应至少设立运动平衡功能评定室、认知功能评定室、言语吞咽功能评定室、作业日常活动能力评定室。

另外还可以选配心理评定室、神经电生理检查室、心肺功能检查室、听力视力检查室、职业能力评定室等。

可以选择设立康复工程室、心理康复室、水疗室等。

5. 设备配备要求:包括康复评定设备、运动治疗设备、物理因子治疗设备、作业治疗设备、认知言语吞咽治疗设备、传统康复治疗设备等。

6. 其他要求:需要具备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注册登记证照,卫生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如有需要),医师资格证书、中医师资格证书、康复师资格证书等职业资格证书,以及租赁合同和场地审批手续等。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审批要求可能因地区和政策差异而有所不同,建议具体咨询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相关部门了解详细情况。

康复医院设置标准

康复医院设置标准

康复医院康复医院是指主要提供综合性康复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

一、床位:住院床位总数20张以上。

二、科室设置:(一) 临床科室:至少设有功能测评室、运动治疗室、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言语治疗室;(二) 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X光室、消毒供应室。

三、人员:(一) 至少有2名康复医师和4名康复治疗人员(指从事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物理因子治疗和传统康复治疗的人员,并有兼职或专职的心理学和社会工作者各1名),并且康复治疗人员数不低于卫生技术人员数的三分之一;(二) 每床至少配备名卫生技术人员;(三) 每床至少配备名护士;(四) 至少有1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

四、房屋:(一) 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二) 主要建筑设施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并有扶手或栏杆。

五、设备:(一) 基本设备:颈椎牵引设备腰椎牵引设备供氧装置紫外线灯显微镜洗衣机灌肠器高压灭菌设备电冰箱(二) 病房每床单元设备:与一级综合医院相同;(三) 运动治疗设备:训练用垫和床训练用扶梯肋木姿式矫正镜训练用棍和球常用规格的沙袋和哑铃墙拉力器划船器手指肌训练器股四头肌训练器前臂旋转训练器滑轮吊环常用规格的拐杖助力平行木常用规格的轮椅和助行器(四) 物理因子治疗设备:中频治疗仪低频脉冲电疗机音频电疗机超短波治疗机红外线治疗机磁疗机(五) 作业治疗设备:沙磨板插板、插件、螺栓训练用球日常生活训练用具(六) 传统康复治疗设备:针灸用具;(七) 言语治疗设备:录音机或言语治疗机非语言交流写字画板言语治疗和测评用具(实物、图片、卡片、记录本等)(八) 功能测评设备:关节功能评定装置肌力计血压计心电图机仪X光机眼底镜血球计数器(九) 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六、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七、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华医院针灸科、推拿科发展规划
据《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要求:中医医院康复科是在中康复科基本诊疗技术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功能评定和康复方法(针法、灸法、传统手法、导引功法、中药、情志调理、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矫形器等)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的临床科室。

月华康复医初步规划:
一、开设相应的康复功能治疗区,体现中西医相结合并突出体现中医特色;开设传统康复方法治疗区。

治疗项目包括针灸、推拿、药物熏洗、拔罐、导引体操康复等,在开展传统康复治疗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专病治疗,设立针灸科专病门诊,初步规划3个针灸治疗室——针灸1室(治疗疾病:项痹病、腰痛病、肩凝症、骨痹病)针灸2室(头痛、不寐、郁证、面瘫)针灸3室(胃脘痛、腹痛、中风)中医治疗室(拔罐、雷火灸、中药熏洗),推拿科专病门诊,开展脏腑推拿、经络推拿,并逐步开展儿科推拿及推拿康复。

二、开设物理治疗区、作业疗法区,根据临床需要逐步设置相应的康复单元(如脑病单元、骨关节病康复单元、儿童康复单元、老年康复单元、疼痛康复单元等)。

并计划和中医内科开展合作开展治未病业务(如定期康复指导、中医导引健身术、康复保健术等)
三、建设特色候诊区,制作康复宣教材料,加强宣传突出中医特色。

四、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方案与各种诊疗设备的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并做好
人才培养规划,保证康复科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的比例,合理配置康复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康复护士、并逐步建立可支撑科室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定期培训康复科医生在掌握中医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应接受1年以上的康复医学专业培养,掌握康复医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建立康复理念。

中医类别住院医师经规范化培训应熟练掌握本科室常见病种与功能障碍的中医诊疗方案、临床路径、临床指南和基本诊疗技能,能分析康复评定结果并用于指导临床康复治疗,能掌握康复方法的适用范围,并根据疾病的病种和所处阶段开具相应的康复治疗处方。

附:1、针灸门诊、推拿门诊设置规划表及所需基本设备
电针仪15台神灯(红外烤灯)10个红光治疗仪3台牵引床1台
附:2、康复科所需基本设备表
附:3、卫生部《综合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关于康复科设备要求
第六章设备与器材
第十六条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科应根据需求和医院等级,通过购置,自制等适宜的方式,配置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功能测评类的基本康复设备与器材,酌情配置其它类康复设备与器材:
一、物理治疗,
(一)运动治疗:训练用垫和床,肋木,姿式矫正镜,常用规格听训练棍和球,常用规格的砂袋和哑铃,墙拉力器,划船器,手指肌训练器,股四头肌训练器,前臂旋转训练器,滑软吊环,常用规格的另杖。

,常用规格的助行器,助力平行木,
(二)其它物理治疗:中频治疗仪,低频脉冲电疗机,音频电疗机/超短波治疗机,红外线治疗机,磁疗机颈椎牵引设备,腰椎牵引设备,二、作业治疗:沙磨板,插板/插件,螺栓,训练用球类,日常生活训练用具,
三、功能测评:关节功能评定装置,肌力计,其它常用功能测评设备,
四、传统康复治疗:针灸用具,人体经络穴位示意用品,按摩用品(如本院中医科或邻近中医医疗机构开展此类治疗,康复医学科可不配备)
第十七条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按前条规定的原则,在基本配备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有关设备,器材的基础上,酌情增加如下设备,器材:
一、物理治疗
(一)运动治疗:训练用功率自行车,功能过后引网络、肩、肘腕、指膝、踝、髋等关节被动训练器,训练用扶梯,
(二)其它物理治疗:超声波治疗机,蜡疗设备,电热按摩治疗机,紫外线治疗机,制冰设备。

二、作业治疗:认知功能训练用具,拼板积木,橡皮泥,上肢悬吊带,木工、金工,用基本工具,编织用具。

三、言语治疗:录音机或言语治疗机,言语测评和治疗用具,(实物、图片、卡片、记录本),非语言交流用字画板。

四、功能测评:心肺功能及代谢功能测评设备,肌电图及其它常用电诊断设备(功能测评设备可与其它临床科室共用)。

五、康复工程制作临床常用的矫形器的设备、器材、材料(以躯体运动功能障碍康复为主的综合医院,根据需求和条件酌情配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