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禁毒教育主题班会
小学生禁毒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记录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推进禁毒 教育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拓展禁毒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创
新教育方式方法。
建立健全禁毒教育长效机制, 确保教育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
性。
THANKS
谢谢
的重视和关注。
学生心得体会分享
学生普遍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性和禁毒的 重要性,表示要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部分学生分享了自己或身边人曾经受毒 品侵害的经历,呼吁同学们要引以为戒
,切勿触碰毒品。
学生表示要积极参与禁毒宣传和教育活 动,为营造无毒校园环境贡献自己的力
量。
未来工作计划与目标
01
02
03
04
继续加强禁毒安全教育,定期 开展主题班会和相关活动,提
05
CHAPTER
心理健康辅导与情感关怀
心理健康标准介绍
01
02
03
04
智力正常
能够正常学习和生活,具备基 本的问题解决能力。
情绪稳定
能够保持情绪平衡,不易出现 极端情绪波动。
人际关系和谐
与同学、老师、家长等关系融 洽,能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
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行为表现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 征,无过度攻击性或退缩行为
接着播放禁毒教育相关视频或PPT,让 同学们更直观地了解毒品的危害。
然后邀请专业人士或警察进行讲解和案 例分析,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毒品的种类 和危害。
02
CHAPTER
禁毒知识普及与教育
毒品定义及分类
毒品的定义
毒品是指那些具有成瘾 性、对人体有害并受国
家法律管制的物质。
传统毒品
合成毒品
新精神活性物质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5篇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5篇【篇1】小学禁毒教育教案一、活动主题:抵制毒品参与禁毒主题班会教案二、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2、认识我们身边常见毒品的种类3、探究青少年成为吸毒高危人群的原因4、青少年如何学会自我保护,自觉抵制毒品的诱惑三、活动方式:1、通过创设一个关于禁毒的访谈节目,让几个学生来充当嘉宾,教师充当节目主持,结合一些媒体素材2、学生讨论、发言3、禁毒相声小品表演4、教师小结归纳四、准备工作:开班会课前,准备好相关的资料,在学生中选出几个合适的人选扮演不同的角色,要他们熟知该角色应该掌握的资料;排练相声小品。
五、活动过程:(一)创设节目场景1、班主任主持带出节目主题,介绍嘉宾(生甲乙丙扮)2、观看《毒品不是儿戏》的专题节目3、针对我国青少年吸毒的严峻形势,请嘉宾(生甲扮)谈谈吸毒对于青少年的危害。
4、现场观众讨论“你对毒品的看法”5、请嘉宾(生乙扮)介绍常见的毒品种类6、请嘉宾(生丙扮)说说青少年吸毒的原因7、禁毒相声表演《清醒》8、介绍远离毒祸的十条“法宝”,并欣赏20***年香港禁毒活动的主题曲《不可一、不可再》(二)班主任小结归纳六、《毒品不是儿戏——禁毒主题班会课》教学实录一、设计活动节目的场景,师(主持人),生甲乙丙(特邀嘉宾)师: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节目现场。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今天我们将在这里进行一个名为“毒品不是儿戏”——禁毒专题节目。
那么,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来了三位禁毒方面的专家,他们分别是:公安局禁毒科的张警官、戒毒所的熊医生,还有社区服务中心的曹社工;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全体学生鼓掌)在节目的开始,先让我们来看一段短片。
【插播《毒品不是儿戏》专题节目】师:通过刚刚的影片,我们可以知道我国现在青少年吸毒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那么到底吸毒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具体有哪些危害呢张警官,请您为我们说一下,好吗生甲(张警官):好,青少年吸毒的危害主要有四点。
小学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总结6篇

小学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总结6篇篇1一、活动背景与目标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禁毒教育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为了深化学生对禁毒知识的了解,提高小学生识别、抵制毒品的能力,我班开展了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为主题的小学禁毒教育主题班会。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活动,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增强意识、提高警惕,将禁毒观念深入人心。
二、活动内容1. 主题演讲:班会首先由班主任进行主题演讲,阐述了毒品的危害、毒品的种类以及防范毒品的方法等。
通过真实的案例分享,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毒品给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带来的严重伤害。
2. 观看教育视频:随后,班级组织观看了禁毒教育短片,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毒品的危害及禁毒的重要性。
3. 知识竞赛:通过组织有关禁毒知识的小竞赛,如抢答环节,增强学生们的参与感与兴趣,同时进一步巩固学生们的禁毒知识。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如何更好地抵制毒品诱惑,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每组选派代表上台分享讨论成果。
5. 模拟演练: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如何应对可能遇到的毒品诱惑,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情景演练,包括如何在遇到毒品诱惑时保持警惕并正确应对。
三、活动效果本次班会活动开展得非常成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学生们在参与中深刻认识到了毒品的危害和禁毒的重要性。
在知识竞赛和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参与度。
模拟演练环节更是让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加深了对禁毒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认真听讲、讨论热烈,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标。
四、活动收获与建议本次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收获颇丰。
学生们对禁毒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毒品的危害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自我保护意识得到了提高。
同时,班级凝聚力得到了增强,学生们通过合作与讨论,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与信任。
我们建议学校今后继续开展此类主题教育活动,并不断创新形式和内容,以提高教育的效果。
同时,还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构建防毒拒毒的坚固防线。
2024年五年级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2024年五年级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方案活动主题:警惕毒品,守护健康
活动目的:通过开展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活动,增强学生对毒品的认知和警惕意识,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拒绝毒品、远离毒品的能力,从根本上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活动时间:2024年X月X日,X时X分
活动地点:学校多媒体教室
活动流程:
1. 主持人开场白:欢迎全体同学参加今天的主题班会活动,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如何警惕毒品,守护我们的健康。
2. 观看禁毒宣传视频:播放禁毒宣传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毒品给人带来的危害和后果。
3. 专家讲解:邀请专家来讲解毒品的种类、特点以及如何远离毒品,让学生深入了解毒品的危害性。
4. 互动环节:设置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们就如何拒绝毒品、如何帮助身边的人拒绝毒品展开讨论,加深理解。
5. 学生演讲:鼓励学生就禁毒主题发表演讲,展示他们对禁毒的认识和态度。
6. 徒手操:进行简单的徒手操活动,增强学生体质,表达拒绝毒品、远离毒品的决心。
7. 小结:总结今天的活动,强调拒绝毒品、远离毒品的重要性,号召全体同学共同为禁毒事业贡献力量。
8. 活动结束:感谢全体同学的参与,希望大家能够牢记今天的主题,警惕毒品,守护健康。
通过这次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活动,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性,更加坚定地拒绝毒品,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
希望每位学生都能成为拒绝毒品、远离毒品的守护者,共同营造一个清朗的学习环境。
愿我们一起携手,警惕毒品,守护健康!。
2024版小学禁毒安全主题班会课件

小学禁毒安全主题班会课件目录•禁毒安全概述•青少年涉毒现状分析•学校禁毒教育内容及方法•家庭在禁毒中作用与责任•社会力量参与禁毒工作途径和方式•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PART01禁毒安全概述毒品定义与分类毒品定义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毒品分类根据毒品的来源和性质,可分为天然毒品、半合成毒品和合成毒品三大类。
吸毒会导致身体多个系统和器官受损,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出现各种疾病和症状。
对身体的危害对心理的危害对社会的危害吸毒会导致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如幻觉、妄想、抑郁等,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吸毒会诱发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破坏社会稳定和治安秩序,同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
030201毒品危害及后果禁毒工作重要性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禁毒工作能够保护他们免受毒品的侵害,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维护社会稳定和治安秩序禁毒工作能够减少因吸毒诱发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稳定和治安秩序,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禁毒工作能够减少毒品对社会的危害和破坏,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良好环境。
PART02青少年涉毒现状分析青少年处于探索世界的阶段,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可能因好奇尝试毒品。
受不良朋友或社交媒体上负面信息的影响,青少年可能误入歧途。
家庭环境不和谐、父母监管不力或教育方式不当,可能导致青少年寻求毒品慰藉。
面对学业、人际关系等压力,部分青少年可能选择毒品作为逃避现实的方式。
好奇心驱使社交圈子影响家庭因素心理压力某初中生因受同学诱惑,尝试吸食冰毒,最终成瘾并影响学业和家庭关系。
案例一一名高中生在网吧结识不良青年,被诱导吸食摇头丸,逐渐陷入毒品深渊。
案例二某校女生为追求时尚和减肥效果,误食含有毒品成分的“减肥药”,导致身体受损。
案例三加强禁毒教育营造良好家庭环境净化社交圈子提供心理支持01020304学校应定期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对毒品的认识和警惕性。
珍爱生命远离毒 品主题班会教案设计七篇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设计七篇教案一:“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毒品的种类和危害。
2、增强学生对毒品的防范意识,自觉抵制毒品。
3、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健康生活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认识常见的毒品及其危害。
(2)掌握拒绝毒品的方法和技巧。
2、难点(1)深刻理解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2)如何将拒绝毒品的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四、教学过程播放一段关于禁毒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提问学生对毒品的初步认识。
2、知识讲解(15 分钟)(1)介绍毒品的定义和常见种类,如鸦片、海洛因、冰毒、摇头丸等。
(2)通过图片和案例,详细讲解毒品对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危害。
3、小组讨论(15 分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为什么有人会尝试毒品?(2)在生活中如何避免接触毒品?4、案例分析(10 分钟)展示一些因吸毒导致家庭破裂、犯罪等的真实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后果。
5、拒绝毒品技巧(10 分钟)(1)教导学生如何拒绝他人的诱惑,如坚定立场、转移话题、离开现场等。
(2)鼓励学生发现身边有涉毒情况及时向老师、家长或警方报告。
总结本次班会的重点内容,强调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班会,学生对毒品的认识有所加深,但还需要在今后的教育中不断强化,让学生真正将远离毒品的意识扎根心中。
教案二:“对毒品说不”主题班会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毒品的危害。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决抵制毒品。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学生深刻认识毒品的危害,形成拒绝毒品的坚定信念。
(2)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找到抵制毒品的有效方法。
2、难点(1)如何使学生在情感上真正认同远离毒品的重要性。
(2)如何让学生将抵制毒品的意识转化为长期的行动。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角色扮演法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5 分钟)展示一个关于吸毒者悲惨生活的情境图片,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小学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导语】抵御毒品是关系到⼦孙后代的健康幸福、民族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繁荣昌盛的⼤事。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活动班级:xx 活动主题:远离毒品珍爱⽣命 教学⽬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了解什么是毒品、它有什么危害。
3、通过⼩故事,教育和引导⼩学⽣远离毒品,提⾼拒毒防毒意识,远离毒品,塑造美好⼈⽣。
教学过程: ⼀、课题导⼊ 1、⼩朋友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不知道也没什么关系,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什么是毒品,它有哪些危害。
板书:(毒品) 2、看了毒品这两个字后,你有什么想法吗? ⼆、课题展开 1、什么叫毒品? 毒品是我国的习惯性*,这⾥指的毒品,不包括pi-shuang、敌敌畏、氰化物等可直接致⼈于死亡的剧毒药品,是特指出于⾮医疗⽬的⽽反复连续使⽤能够产⽣依赖性(即成瘾性)的药品。
⽽国际上习惯称之为⿇醉品、精神药品的滥⽤。
* 从上⾯这段话中,你们感觉毒品是⼀个怎样的东西? 2、毒品的种类:******、****、吗啡、*、*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形成瘾癖的*品和精神药品。
3、毒品的危害成瘾性——吸毒成瘾者,对毒品产⽣⽣理和 ⼼理上依赖,从此沉溺⽽不能⾃拔。
摧残性——毒品专家告诉我们:吸毒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是⼀种“⽣命透⽀”。
吸毒严重损害⼈的脑、⼼、肺、肝、胃、肾等器官,抑制各种内分泌,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
破坏性——吸毒者为了⽀付昂贵的毒品费⽤,将家产卖光,导致家庭四分五裂,妻离⼦散。
诱发犯罪——吸毒普遍导致⼼理*、道德沦丧、⾃私冷漠,⼈性泯灭,为了能购买毒品,吸毒者不惜⼀切⼿段铤⽽⾛险、盗窃、*、贩毒,⽆恶不作,严重危害社会安宁。
传染疾病——吸毒者传染疾病的途径主要是共⽤注射器和*。
吸毒者体弱抵抗⼒差,静脉注射消毒不严,传播的除细菌性内膜炎、急性肾炎、病毒性肝炎、⼀般的性病外,最可怕的是艾滋病。
4、毒品的成瘾性 有⼀个初三年级的学⽣,为考个好⾼中,每天学习、复习到很晚,感觉很疲劳。
小学禁毒主题班会_共10篇完整篇.doc

★小学禁毒主题班会_共10篇第1篇:小学生禁毒主题班会教案小学生禁毒主题班会教案教学时间:2015年10月16日教学地点:新联小学三年级教室执教人:贺克花教学课题: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教学重点:1、了解什么是毒品。
2、吸毒带来的危害。
教学形式: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青少年禁毒的问题出示课题: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教师:毒品损害健康,残害生命,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是巨大的。
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心理防线薄弱,好奇心强、判断是非能力差,容易成为毒品侵袭的人群。
据调查,在我国的吸毒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80%以上。
而且,近年来中小学生群体吸毒现象有所增加。
特别是随着“摇头丸”的出现,青少年吸毒人数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吸毒年龄也更加“年轻化”。
如果把毒品比做猛兽,那么它最容易下口的对象就是青少年;如果把毒品比做瘟疫,最容易感染的也是青少年。
青少年一旦“染毒”,其身心健康受到的损害,远大于成人。
二、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种类1.谈话: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呢?毒品都有那些呢?谁能说一说呢?(指名回答)2.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让学生看图片)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摇头丸、可卡因、止咳水、大麻等。
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
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组织观看禁毒教育电影及青少年禁毒宣传片,问: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谈话。
)三、介绍毒品的危害(结合图片)问:毒品有那些危害呢?1.毒品毁人毁健康。
(1)毒品摧毁人的消化功能。
(2)摧毁人的神经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赌场 (2)有贩毒嫌疑的住所 (3)社会上营业性娱乐场所 (4)严禁夜不归宿,在街上溜达。 (5)同时防吸毒要从不吸烟开始。
1.无故旷工、旷课,学业成绩、纪律或工作表现突然变坏。 2.在家中或单位偷窃贵重物品,或突然频频地向父母或朋友索要或借用金钱。 3.食欲不振、面色灰暗、身体消瘦。情绪不稳定,异常的发怒、发脾气。坐立不安、 睡眠差。 4.为掩盖手臂上的注射针孔,长期穿着长袖衬衣。在不适当的场合佩带太阳镜,以遮 掩收缩的瞳孔。 5.行动神秘鬼祟。白天少吸、多睡,晚上多吸、少睡,对毒品以外的事情不感兴趣。 不寻常地长期躲在自己的房间内,或远离家人、他人。经常无故进入偏僻的地方 (觅毒品),与吸毒者交往。 6.藏有毒品及吸毒工具(如注射器、锡纸、切断的吸管、刀片、匙羹、烟斗)。
吸毒为什么会成瘾?
总的来说,吸毒会成瘾是毒品与人体 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毒品有个共同 的特性,就是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人的脑 内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系统,逐渐产 生精神依赖(心瘾),进而形成追求使 用该药物的行为;另一方面,毒品进入 人体后,破坏人体正常的平衡,产生在 毒品作用下新的平衡状态(身体依赖)。 一旦停止吸毒,就会感到不适。只有连 续不断地吸入更大剂量的毒品,才能保 持人体新的平衡。
南宁市一名妇女怀孕期间吸食毒品,胎儿在母体 中深受其害,一出世就呈现窒息、痉挛状态,此后, 母亲哺乳前必须吸食毒品,婴儿才肯进食,否则哭闹 不止,严重危及生命。 宁夏一对夫 妻吸毒败家,将 5岁的孩子托付给 一名男子,孩子 惨遭毒打。
广东某女生下“海洛因婴儿”。
母 亲 吸 毒 生 下 残 疾 儿
3岁的丢丢没有父亲,他是被吸毒并卖淫的母亲 郭某抵押给吸毒者林魁、王福和王凤妹三人的,仅仅 一个多月,狠毒的林某、王某等人每逢毒瘾发作,便 将无辜的孩子当成发泄的对象。捆绑、踢打、打火机 烧、烟头烫。他们的人性完全泯灭在吸毒后的狂躁暴 虐之中 。
吗啡
冰毒
冰毒即甲基苯丙胺, 又称甲基安非他明、 去氧麻黄素,为纯白 色晶体,晶莹剔透, 外观似冰,俗称“冰 毒”,吸、贩毒者也 称之为“冰”。该药 小剂量时有短暂的兴 奋抗疲劳作用,故其 丸剂又有"大力丸"之 称。 冰毒最早由日 本人发明。二次大战 时,日本侵略者给士 兵服用冰毒以提高战 斗力。
大麻在我国俗称“火麻”, 为一年生草本植物,雌雄异株, 原产于亚洲中部,现遍及全球,大 麻 有野生、有栽培。大麻的变种 植 很多,是人类最早种植的植物 物 之一。大麻的茎、竿可制成纤 维,籽可榨油。作为毒品的大 麻主要是指矮小、多分枝的印 度大麻。大麻类毒品的主要活 性成分是四氢大麻酚。
败坏社会风气
吸毒败坏社会风气,腐蚀人的灵魂,摧毁民族精神, 这已成为全世界普遍的问题。据调查,我国80%的女吸毒 人员靠卖淫维持吸毒消费。
毒品是指出于非医疗目的而反复连
续使用能够产生依赖性(即成瘾性) 的药品。 目前世界上作为毒品而滥用的主要 物质有阿片类、古柯类、大麻类、 兴奋剂、致幻剂、镇静催眠药和挥 发性有机溶剂等。
西宁市吸毒人员马某某夫妇二人因吸毒先后死亡,家中财产全被 吸光,留下两个不满十岁的小孩和年迈的母亲,生活苦不堪言。
图为公安人员来到马某某家调查时的情景
妻离子散:郑州市某夫妻双双因吸毒被强制解毒,家产也被耗尽。 无人照顾的孩子来戒毒所求父母供他读书。
二、吸毒贻害后代
吸毒对后代贻害无穷。或是母婴垂直传播成为爱滋病受 害者,或是一出生就染上了毒瘾成为小小的“瘾君子”,有的 成为了吸毒父母亲毒瘾发作时发泄的对象。“瘾君子们!你们 的后代无辜啊!”
——禁毒与安全教育
张湾区阳光小学
何谓“国际禁毒日”? 1987年6月,联合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了“麻醉品滥用 和非法贩运问题国际会议”。会议专门讨论了毒品滥用和非法贩 运问题,通过了禁毒的《综合性多学科纲要》,向各国政府和组 织提出了禁毒要综合治理的建议。会议提出了珍爱生命,远离 毒品”的口号。6月26日大会结束,与会代表一致通过决议,确定 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 重视。
(一) 、吸毒摧残人生
A、对身体的危害
1、大脑病变:近年来的研究证实,毒品能 直接改变人脑中部分化学物质的结构, 破坏、扰乱人体正常的高级神经活动,有 的甚至毒害、损伤神经组织。
2、心脏病变:毒品毒害人体重要的组织、 器官、对循环系统的毒害表现为血压 下降,心动过缓。
3、瘦弱不堪:吸毒者胃肠道平滑肌和括约肌 张力提高,蠕动减弱,出现消化和吸收功 能障碍,食欲不振,甚至完全丧失营养摄 入严重不足。
吸毒者是社会中的一类特殊群 体,他们既是违法者,又是受害者。 从医学的角度看吸毒者也是病人。 因此,吸毒者具有双重性质身份。 要正确地对待吸毒者,既不要因其 吸毒违法而歧视他们,又要区别于 一般的病人,严格管理,依法科学 戒毒。
有吸毒恶习和嫌疑的人员; 从强制戒毒所释放回来的人; 从劳教戒毒所回来的人员; 因吸毒被公安机关拘留处理的人。
4、传染疾病:毒品破坏人体免疫机制,使吸 毒者极易感染各种疾病。
5、传播艾滋病:吸毒者使用不洁的注射器或 共用注射器造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的直接血液传播或通过性接触感染爱滋病 毒。
吸 毒 容 易 传 染 疾 病
吸毒会导致生理功能发生紊乱,生理和心理会对毒品产生强 烈的依赖,毒瘾发作时会出现一系列使人感到非常痛苦的反应, 失去理智和自控力,甚至自伤、自残和自杀。
广西一吸毒女青年25岁,在毒瘾发作时难受之极,跳楼自杀。
(二)、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倾家荡产:吸毒的费用是个“无底洞”, 普遍的工资收入根本不能满足吸毒的 需要。即使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也只能 维持一时。因为毒瘾永远不可能得到 满足,结果只能是吸得一贫如洗、倾 家荡产。很多吸毒者为满足毒瘾不惜 遗弃老人、出卖子女,甚至胁迫妻女 卖淫以获取毒资,直至妻离子散、家 破人亡。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 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 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做到“四不”:不盲目追求享受;不 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相信花言巧语(不听信毒品能治 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 巧语);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 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 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6)即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 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坚决不再吸第二次。
(三)、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
吸毒和犯罪是一对孪生兄弟。吸毒者在耗尽个人和家庭 钱财后就会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进行以贩并吸、 贪污、诈骗、盗窃、抢劫、凶杀等犯罪活动。美国政府调查 表明吸毒者用于购买海洛因的钱款中20%是抢劫获得的,45% 来源于贩毒,17%来自卖淫,12%来自盗窃,即总计约94%的 毒资来自刑事犯罪活动。
毒品的种类
传统毒品:鸦片 吗啡 海洛因
大麻 可卡因 杜冷丁
新型毒品:冰毒
摇头丸
K粉
鸦片
鸦片又称 “阿片”, 俗称“大 烟”、“鸦 片烟”、 “烟土”等, 来自于罂粟。 鸦片有生鸦 片和熟鸦片 之分。
吗啡是鸦片中最主 要的生物碱(含量约 10-15%),1806年法 国化学家F·泽尔蒂纳 首次从鸦片中分离出来。 他用分离得到的白色粉 末在狗和自己身上进行 实验,结果狗吃下去后 很快昏昏睡去,用强刺 激法也无法使其兴奋苏 醒;他本人吞下这些粉 末后也长眠不醒。据此 他用希腊神话中的睡眠 之神吗啡斯的名字将这 些物质命名为“吗啡”。
大麻
大麻成品
海洛因
可卡因
摇头丸
毒品的共同特征: 1.不可抗力,强制性地使吸食者连续 使用该药,并且不择手段地去获得 它; 2.连续使用有不断加大剂量的趋势; 3.对该药产生精神依赖性及躯体依赖 性,断药后产生戒断症状(脱瘾症 状 ); 4.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会产生危害 后果。
哪些行为是吸毒? 常见的吸毒行为有:烟吸、烫吸、 鼻嗅、口服、注射五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