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学》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基础会计》考试大纲

《基础会计》考试大纲

《基础会计》考试大纲
一、会计及会计职能
二、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
三、会计核算的前提、原则和核算方法
四、会计帐户及帐户结构
五、会计等式、会计借贷记帐法及借贷记帐法下的平衡原理
六、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业务核算和成本核算、
七、总分类帐户试算平衡表的编制
八、帐户按经济内容、用途和结构的分类
九、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十、记帐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十一、帐簿的种类、基本内容和登记方法
十二、帐簿的登记规则和错帐更正方法
十三、对帐和结帐的内容及方法
十四、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及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十五、未达帐项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十六、资产负债表的概念、结构和编制方法
十七、利润表的概念、结构和编制方法
十八、现金、现金流量和现金流量表的概念
十九、帐务处理程序的概念、种类
二十、记帐凭证帐务处理程序概念、特点、内容
二十一、科目汇总表帐务处理程序概念、特点、内容
1 / 1。

2021年-年本科插班生《基础会计学》考试大纲(专插本)

2021年-年本科插班生《基础会计学》考试大纲(专插本)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2021年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基础会计学》考试大纲一、考试要求本大纲为本科插班生考生专门编写,作为考试命题的依据。

《基础会计》课程是财经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主要阐述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课程任务在于让学生理解会计要素、科目和账户的相关理论和记账方法及其具体应用;掌握会计凭证、账簿的基本内容和实务操作中的要求;明确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种类和各种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操作程序;能够阅读和编制基本会计报表;了解会计工作的组织、会计机构的设置、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和我国的会计规范体系。

基础会计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重点掌握其会计核算的各种基本方法及其基本原理。

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教材:陈国辉、迟旭升,《基础会计》(第5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 年7月。

参考书:朱小平,徐泓,《初级会计学》(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

三、考试内容第一章总论课程内容:本章主要阐述了会计产生与发展,会计的含义,会计的任务与作用,以及会计的方法。

考试要求:掌握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核算方法;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会计的任务与作用,会计的目标。

第二章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课程内容:本章阐述了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以及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等问题。

考试要求:掌握会计要素的内容,基本会计等式、动态会计等式、扩展的会计等式;了解经济业务的发生对基本会计等式的影响。

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课程内容:本章阐述了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及其要求,阐述了会计处理基础。

考试要求:掌握会计假设,会计核算基础;理解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了解会计要素确认、计量相关及其要求。

第四章账户与复式记账课程内容:本章阐述了会计核算的两种基本方法(设置账户和复式记账),阐述了与会计账户设置有关的会计科目知识,阐述了借贷记账法。

考试要求:掌握账户的基本含义及结构,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和账户的平行登记,会计科目的分类;理解复式记账的基本原则,会计账户和会计科目的关系;了解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试算平衡。

《会计学基础》课程考试大纲

《会计学基础》课程考试大纲

《会计学基础》课程考试大纲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教材:《基础会计学》(林斌主编,江西高校出版社,2013年7月第1版)《会计学基础》(刘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3版)2、参考书:《基础会计》(孙铮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第3版)《基础会计》(陈国辉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第3版)第一章:总论基本内容:会计的含义和特点,会计的职能和作用,会计核算的信息质量要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基础,会计的对象,会计的任务和方法。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会计的含义和特点;熟悉会计的职能和作用、会计核算的信息质量要求、会计核算基础、会计的对象、会计的任务和方法。

了解企业会计制度的实质和基本精神;熟悉会计基本前提;掌握会计核算的信息质量要求和核算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会计的概念,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信息质量要求和核算基础。

第二章:会计要素、会计基本等式、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1、基本内容:会计要素,会计基本等式,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

经济业务对会计基本等式的影响、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分类及及其相互关系。

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会计要素定义、特征和具体内容,掌握会计等式的含义、会计等式的恒等关系和会计等式的作用,掌握会计科目的分类、会计账户的设置原理和基本结构。

3、教学重点难点:会计等式的含义、会计基本等式的恒等关系、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会计账户的应用。

第三章:复式记账1、基本内容: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法。

账户结构,记账规则,试算平衡,会计分录。

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记账方法;熟悉复式记账原理;掌握借贷记账法的记账方法、账户结构、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

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

3、教学重点难点: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法的记账方法、账户结构、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

第四章:企业基本经济业务的核算1、主要内容:企业的基本经济业务的内容;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投入资本的核算,借入资本的核算);生产准备业务的核算(固定资产购入业务的核算,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与结转);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材料费用的核算,工资费用的核算,制造费用的核算,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和结转);销售业务核算(产品销售的核算,其他销售业务的核算);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利润的构成,利润形成的核算,利润分配的核算)。

基础会计学考试大纲-基础会计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doc

基础会计学考试大纲-基础会计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doc
3.了解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不同账务处理程序的构建和使用
1.组织管理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

2.会计机构

3.会计人员

4.会计行为约束系统

九 章
识 点
5 .会计档案
6.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1.掌握会计基础工作的意义、内容

2.熟悉会计组织与会计管理的相关概念

3. 了解并掌握建立健全会计组织的基本要素、完善会计管理的基本要求和约

3. 了解财务会计报告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1.会计循环概述

2.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各 章 节 考


核 知 识 点
3.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4.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5.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



考 核 要 求
1.掌握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

务处理程序
2.熟悉会计循环的内涵和基本步骤,不同账务处理程序之间的特点和适用条 件
题类型
由命题人确定
考试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熟 练掌握会计核算基本原理、基本操作技能和应用技能,以及会计核算方法的 具体内容;了解和掌握各种主要会计循环模式会计循环的特点和简单运用, 以及会计组织与管理的基本要素。
各 章 节
考 核 目


-ate.

考 核 知 识 点

规则和对账与结账的要求

2.熟悉会计账簿的基本内容和分类

3. 了解并掌握账簿的启用规则、更换与保存要求。

《基础会计》考试大纲

《基础会计》考试大纲

《基础会计》考试大纲课程性质:必修总学时: 80开课学期:第一学期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会计与审计专业一、考试大纲的性质1、《基础会计》是面向大专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本、专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2、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财务会计课程及相关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要求是:(一)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会计学的主要内容,了解会计的目标、职能和对象;(二)理解会计基本假设、掌握会计一般原则,掌握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基本知识;(三)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对企业发生的基本经济业务能够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四)了解会计工作组织与管理的基础知识。

二、考试内容第一章从会计产生到现代会计模式第一节不同时期会计的特点成就了现代会计概念第二节现代会计工作程式和方法体系第三节会计工作目标和任务第四节关于会计职能的多种阐释第五节关于会计模式的简单评价第二章现代会计方法的理论基础第一节会计对象和账户第二节会计要素和会计恒等式第三节账户和复式记账的理性认识第四节借贷记账法第五节会计基本前提和会计原则第六节企业会计业务处理基础第三章账户和复式记账方法的初步应用第一节企业常见货币资金收支业务的核算第二节商品采购业务的核算第三节产品生产过程的核算第四节商品销售业务的核算第五节财务成果的核算第四章企业其他业务的会计处理及账户分类第一节关于经营管理费用的核算第二节关于企业资金筹集和资金退出的核算第三节账户分类第五章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方法第一节会计凭证在现代会计方法中的位置和作用第二节原始凭证的取得与信息确认第三节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和信息确认第四节关于“汇总记账凭证”和“科目汇总表”第六章会计账簿登记及其方法第一节会计账簿的选择与设置第二节会计账簿登记与使用规则和要求第三节会计账簿登记方法第四节“对账”、“结账”与“错账”更正方法第七章财产清查第一节财产清查与盘存制度第二节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第八章财务报表第一节结构性表述和商务语言的财务报表第二节资产负债表及其编制方法第三节利润表第四节现金流量表及其他会计报表第九章账务处理程序、会计电算化与会计循环第一节账务处理程序第二节会计电算化第三节会计循环第十章会计规范体系与组织第一节会计工作环境与法规体系第二节会计职业道德及其建设第三节会计人员与技术职称第四节会计机构设置与制度设计三、考试要求第一章(1)识记:会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基本概念。

云南省普通类“专升本”《基础会计学》考试大纲

云南省普通类“专升本”《基础会计学》考试大纲

云南省普通类“专升本”《基础会计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课程性质和学习目的《基础会计学》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共同课,对于会计专业来说则属于专业基础课。

经济管理类大部分专业的学员,都要在学习此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其他有关的会计课程。

《基础会计学》是会计学各分支的基础,它阐明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明确会计的基本职能、特点和基本任务,以及认真做好会计工作对于加强企业经济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熟悉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了解它同其他经济管理的内在联系;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懂得如何利用会计所提拱的信息资料,为各项管理服务。

第二部分考试大纲实施要求一、考核目标为使本课程考试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本大纲在规定各章考试内容提要的基础上,对各章规定了考核目标,包括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考核知识点是指考核知识范围的广度,明确考生最低限度应该掌握的业务知识内容。

考核要求是指需要应考者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本大纲中的考核要求按照“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应达到的能力层次来规定,其中“掌握”占考分比例的60%~70%;“熟悉”占考分比例的20%~30%;“了解”占考分比例的10%。

二、命题原则1.本课程考试的命题,应根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提要和考核目标,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标准,考试内容要覆盖到各个章节,并适当突出课程的重点内容,难易程度要适中。

2.试题要合理安排题目的难度结构。

题目难易程度分为易、较易、难、较难四个等级,每份考卷中各种难易程度题目所占的分数比例一般为:易占30%,较易占30%,难占20%,较难占20%。

3.本课程试卷采用的题型一般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

三、学习要求在每章的“考核要求”中,对不同的问题的学习要求,选用不同含义的词汇加以表述,以体现学习应达到一定的深浅程度。

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问题,分别采用“了解”、“熟悉”词汇表达。

(免费)《基础会计》考纲

(免费)《基础会计》考纲

《基础会计》学习指导第一章总论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会计有三个特点:(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2)提供的数据资料有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3)通过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对经济活动有促进、控制、考核及指导作用。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其职能可以概括为:综合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过程、参与预测、决策,并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和分析。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但随着历史的进展,新的职能不断出现,我国会计学术界一般认为,会计除了核算和监督职能外,还有预测、决策、控制、分析等职能。

三、会计对象(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主要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

会计对象在企业中的具体表现是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四、会计的任务会计的根本任务是——按照国家的财经法规、会计准则和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并利用取得的信息帮助单位外部和内部的信息使用者进行经营决策。

会计的根本任务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反映各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供会计信息,加强经济核算。

(2)监督经济活动,维护财经纪律。

(3)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

五、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1)会计主体(2)持续经营(3)会计分期(4)货币计量六、会计核算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相关性原则(3)可比性原则;(4)一贯性原则;(5)及时性原则;(6)清晰性原则;(7)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8)配比原则;(9)权责发生制原则;(10)历史成本原则;(11)谨慎性原则;(12)重要性原则;(13)实质性原则。

七、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核算方法是对经济业务进行完整、连续和系统的记录和计算,为经营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所应有的方法,它一般包括:(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2)复式记账;(3)填制凭证;(4)登记账簿;(5)成本计算;(6)财产清查;(7)报表编制;(8)会计报表资料的分析利用等几个方面。

《会计学基础》大纲(doc 15页)

《会计学基础》大纲(doc 15页)

《会计学基础》大纲(doc 15页)部门: xxx时间: 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会计学基础》第一章总论三、章节练习:(一)名词解释:1、会计p15(二)简答:1、会计的基本职能有哪些?答:反映,控制2、会计的作用是什么?答: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供其经济决策使用。

如:国家宏观管理部门、投资者(股东)、债权人、企业管理当局、与企业有相关利益的集团(如职工、客户、供应商等)3、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有哪些?答: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报表。

(三)选择题1、会计对经济活动进行综合反映,主要是利用( B)。

A、实物量度B、货币量度C、劳动量度D、工时量度2、会计的基本职能是(C )。

A、计算和分析B、计划和考核C、反映和控制D、预测和决策3、近代会计形成的标志是(C )。

A、单式记账法的问世B、会计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C、从单式记账法过渡到复式记账法D、出现了专职会计人员第二章会计循环Ⅰ:会计恒等式与复式记账三、章节练习:(一)名词解释:1、会计循环p222、资产p293、负债p304、所有者权益p305、收入p306、费用p307、利润p308、账户p329、会计科目P36 10、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就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11、会计分录p44 12、原始凭证P78(二)简答:什么是会计循环?它包括哪些具体步骤?P232、什么是会计恒等式?经济业务的发生对它有什么影响?3、什么是复式记账法?它有什么优点?4、什么是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包括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

它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为理论依据,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科学复式记账法。

主要内容包括: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试算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会计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一章总论一、课程的重点内容、知识要点和能力要求本章阐述会计的基本理论问题。

学习本章要求着重理解会计的职能和特点,掌握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的任务,在对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这两个会计理论问题作概括了解的基础上,明确会计核算方法的组成内容和相互联系。

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本章的目的在于懂得什么是会计,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从而理解做好会计工作对于加强经济管理的重要作用。

二、复习考试内容1.会计的涵义。

2.会计准则的产生和发展;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

3.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4.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对会计信息资料要求的一般原则;对确认计量要求的一般原则。

5.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这六项要素的概念及所包括的内容。

6.会计的职能和任务:会计反映的职能;会计监督的职能;会计的任务。

7.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方法与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核算方法的具体内容: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会计循环的形成。

第二章科目、账户与记账方法一、课程的重点内容、知识要点和能力要求本章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会计科目和账户,及其基本原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并简要介绍了记账方法。

重点掌握会计等式中各个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经济业务发生后对会计等式中各个要素的影响,明确会计科目的作用以及科目内容和科目级次,进而掌握设置账户的必要性以及账户的基本结构。

学习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是学习下一章复式记账的必要前提。

二、复习考试内容1.会计等式:基本会计等式;资产和权益变动的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收入和费用变动的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2.会计科目:会计科目的内容;会计科目的级次。

3.账户及基本结构:账户的含义和基本结构;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

4.记账方法: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的特点。

第三章借贷记账法一、课程的重点内容、知识要点和能力要求本章阐述复式记账的理论与方法。

学习本章要求理解复式记账的特点,着重掌握复式记账的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

账户和复式记账是会计核算特有的方法,是《基础会计学》的核心内容。

通过上一章和本章的学习,要能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账户和复式记账,从而为今后各章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复习考试内容1.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2.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3.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4.编制会计分录5.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要求能应用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对有关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登记账户;应用有关的试算平衡方法,编制总分类账户发生额、余额试算平衡表。

第四章会计事项处理和步骤一、课程的重点内容、知识要点和能力要求本章阐述会计事项处理的基础和步骤,重点是权责发生制下收益、费用的处理方法。

学习本章要求理解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这两种处理会计事项的方法,掌握权责发生制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二、复习考试内容1.收付实现制对会计事项的处理方法2.权责发生制对会计事项的处理方法3.会计事项处理步骤第五章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一、课程的重点内容、知识要点和能力要求本章阐述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较详细地介绍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的应用。

学习本章要求理解企业资金筹集、生产准备、产品生产、产品销售、财务成果等业务活动的内容,账户设置(账户的性质、用途和结构)和主要业务的账户对应关系。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能进一步掌握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的具体应用。

二、复习考试内容1.企业各项主要经济业务的内容2.货币资金核算涉及的账户及账户反映的内容;根据给定的资料进行相关业务的核算。

3.材料和商品采购核算涉及的账户及账户反映的内容;根据给定的资料进行相关业务的核算。

4.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核算涉及的账户及账户反映的内容;根据给定的资料进行相关业务的核算。

5.产品生产核算涉及的账户及账户反映的内容;根据给定的资料进行相关业务的核算。

6.产品和商品销售核算涉及的账户及账户反映的内容;根据给定的资料进行相关业务的核算。

7.所得税、利润和利润分配核算涉及的账户及账户反映的内容;根据给定的资料进行相关业务的核算。

第六章账户分类一、课程的重点内容、知识要点和能力要求本章阐述账户的分类,重点研究账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

学习本章,要求了解账户按经济内容分为哪些类别,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为哪些类别,各类账户能够提供什么性质的核算指标,怎样记录经济业务,理解各账户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各类账户在提供核算指标方面的规律性。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能正确运用账户登记经济业务,善于利用账户提供的数据资料。

二、复习考试内容1.账户按经济内容的分类: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损益类账户。

2.账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盘存账户、结算账户、所有者投资账户、集合分配账户、跨期摊提账户、成本计算账户、业务成果账户、财务成果账户、调整账户、待处理财产账户。

第七章会计凭证一、课程的重点内容、知识要点和能力要求本章阐述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问题。

学习本章,要求理解会计凭证的作用和种类,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还要注意掌握填制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技术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能正确使用会计凭证这种方法。

二、复习考试内容1.会计凭证的意义和种类。

2.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填制原始凭证的要求;掌握一次凭证、累次凭证、汇总原始凭证的填制方法;掌握原始凭证的审核方法。

3.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填制记账凭证的要求;掌握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包括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和通用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掌握记账凭证的审核方法。

4.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会计凭证传递的意义;正确组织会计凭证传递的作用,合理保管会计凭证的必要性;掌握组织会计凭证传递的方法,保管会计凭证的方法。

第八章账簿一、课程的重点内容、知识要点和能力要求本章阐述各种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学习本章,要求理解设置和登记账簿对于系统地提供经济信息、加强经济管理的作用,熟悉日记账、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的内容、格式、登记依据和登记方法,掌握登记账簿的各种规则,包括错账更正的规则。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能较熟练地登记账簿,利用账簿。

二、复习考试内容1.账簿的意义和种类。

2.账簿的设置和登记:各种日记账、总分类账、明细账的登记方法;总账与明细账平行登记的方法。

3.账簿登记和使用的规则:账簿启用和登记的规则,更正错账的三种方法。

4.对账和结账:对账和结账的含义及对账的方法。

第九章会计核算的组织形式一、课程的重点内容、知识要点和能力要求本章阐述各种凭证和各种账簿结合使用的方法,既会计核算形式问题。

学习本章,要求明确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内容,包括凭证、账簿的设置,账务处理程序和优缺点,并掌握各种会计核算形式的适用范围。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能掌握几种基本的账务处理程序。

二、复习考试内容1.账务处理程序的种类和选择。

2.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3.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4.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5.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

第十章财产清查一、课程的重点内容、知识要点和能力要求本章阐述在填制凭证和登记账簿的基础上,保证账簿记录准确性、财产物资的真实性和财产保管使用合理性的方法,即财产清查。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理解财产清查的必要性和种类,着重研究各种材料物资、货币资金和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并掌握财产清查结果的业务处理和账务处理。

二、复习考试内容1.财产清查的意义和种类。

2.财产清查的方法:掌握对各种材料物资、货币资金和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

3.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掌握“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的结构和用途;掌握资金盘亏盘盈、财产物资盘亏盘盈和毁损的账务处理;掌握坏账损失的账务处理。

第十一章会计报表一、课程的重点内容、知识要点和能力要求本章阐述在日常核算的基础上,对经济活动定期进行总括反映的方法,即会计报表。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理解会计报表的作用、种类和编制要求,着重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结构原理和基本的编制方法。

二、复习考试内容1.会计报表的作用和种类。

2.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原理和基本的编制方法。

3.利润表的结构原理和基本的编制方法。

4.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原理。

5.会计报表分析:掌握各类财务评价指标的计算与简要评价。

第十二章会计工作组织和会计档案管理一、课程的重点内容、知识要点和能力要求本章阐述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及档案管理办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会计机构的设置、组织方式和岗位责任制,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和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会计法规制度的构成及档案管理办法等方面的内容。

二、复习考试内容1.会计机构和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

2.会计人员的职权和技术职称。

3.会计档案管理。

第二部分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考试形式:笔试闭卷试卷结构:名词解释;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业务计算题;编制会计报表。

第三部分样题举例一、名词解释1、会计目录2、未达账项二、填空题1、会计的基本职能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

2、确定财产物资账面结构的方法有两种,它们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1、预提费用账户应该属于()。

A 资产类账户B 负债类账户C 成本类账户D 损益类账户2、直接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这是()核算形式的主要特点。

A 科目汇总表B 记账凭证C 汇总记账凭证D 原始凭证四、多项选择题1、在借贷记账法下,期末结账后,一般没有余额的账户有()。

A 资产账户B 负债账户C 所有权益者账户D 费用账户E 收入账户2、在记账凭证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下,明细分类账登记的依据是()。

A 原始凭证B 汇总原始凭证C 收款凭证D 付款凭证E 转账凭证五、简答题1、什么是调整账户?调整账户按调整方式可分为哪几类?2、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有什么特点?六、业务计算题1、根据下列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1)投资者投入新机器设备一台,价值150000元,投入使用。

(2)用应付福利费支付本公司职工医药费600元。

2、假定该公司期初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总额为元,上列经济业务发生后,期末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总额应为多少?七、编制会计报表根据第六题业务计算题(业务1)编制利润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