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6课让图表说话美术备课教案
七年级美术上册 第6课《让图表说话》教案1 湘美版

重点:学生能观察和发现物质材料的原始美感,运用艺术手法和丰富的想像力去完成设计制作装饰品。
难点:学生能根据材料特点进行创作。
五、教具和学具:
多媒体课件、实物装饰品、原〈一〉、组织教学:
以小组为单位,检查学生所带的各种材料和学习用品。
〈二〉、导入新课:
1、欣赏课件,让学生感受各种不同材料所做的艺术装饰品,体会废旧材料的妙用。
2、用手触摸实物范例和自己所带的材料,给你怎样的感觉?
3、结合书本中的图片,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材料所做的物体质感都存在不同。
<三〉、师生共同研讨装饰品制作工艺需注意的事项:
1、图片对比讨论
2、得出结果:(1)、需注意原材料的本身特性。
学生自评和集体互评,教师点评。
〈六〉、总结:学生完成
尊敬的读者:
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初中美术_第六课 让图表说话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让图表说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图表的设计要素,并能运用到图表的变化与装饰中,尝试设计一张图表。
并通过对问题的调查,提高资料的搜集与整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小组合作探究、表现图表的变化与装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对生活现象的观察与研究的能力,并能够运用合适的手段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教学重点:图表的变化与装饰教学难点:图表的个性设计与制作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本、示范图表学生课前准备:已搜集整理好的主题资料、课本、色彩工具、绘图工具、制作材料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观看视频和设计作品,比较同主题的视频艺术和设计艺术的不同。
设问:同样是视觉艺术,同样是对地球、对世界的关注,视频艺术家和设计艺术家会有怎样的表达?学生观看后思考回答。
小结:设计师的作品用平面的图形代替视频形象,用经过变化的图表表达主题,效果更加简洁、一目了然。
二、探究学习(一)比较发现比较设计师图表中的图形与数学课本中的扇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设问:谁能从设计师的图表中找到数学课本上的知识?二者有什么不同呢?学生观看后自主回答。
小结:从生活中寻找与统计图相似的图形,比单纯的条形、线形、圆形表现力更强,效果生动。
(二)观看教师示范,探究图表设计的要素、要求与制作方式。
设问:一张完整的图表设计由哪些要素构成?图表的制作方式有哪些?学生观看教师示范后小组交流、思考回答。
(三)合作探究图表的变化、装饰方法设问:设计师大胆联想运用生活图形将图表加以变化,将一张图表设计的生动形象,还有哪些方法?学习课本内容,小组讨论探究图表变化、装饰方法。
师生共同梳理变化与装饰方法。
三、图表设计尝试多种制作形式,将整理好的主题资料转化成图表。
建议小组合作,以集体的智慧呈现同一调查研究主题。
四、展示评价学生从创意思路方面自主评价作品,教师从活动过程和改进建议方面评价。
五、课堂总结将课堂学习设计提升到为生活学习设计,使学生观念更为开阔。
湘教版初中美术七上《第6课让图表说话》[杜凤仙]【市一等奖】优质课
![湘教版初中美术七上《第6课让图表说话》[杜凤仙]【市一等奖】优质课](https://img.taocdn.com/s3/m/a1f763d4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d5.png)
湘教版初中美术七上《第6课让图表说话》[杜凤仙]【市一等奖】优质课教学目标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总目标和性质要求: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意,运用各种工具和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改善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七年级综合探索领域目标要求: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用多种美术媒材、方法和形式经行记录、规划、创作、展示,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了解美术与人类生存环境、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
依据以上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1、关注热爱生活,在自主、合作、互动中提高形象思维、综合运用等能力。
2、运用所学美术知识和网络设计表意明确、美观且有创意的图表。
3、通过设计图表的学习活动,将图表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2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是初中阶段的初始年级,从身心发展层面分析,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对校园资源比较了解,对新事物充满强烈的求知欲,但对美术知识的积累与融会贯通、操作技巧等还不够成熟。
本课内容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学生很感兴趣,但如何让兴趣化为动力,再上升到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有效组织。
学生在小学阶段设计应用和综合探索领域的课目及上一课时普通图表的设计中已具备一定经验,对本课学习打下初步基础,但对本课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设计新颖直观的图表学生还是初次尝试。
基于以上学情分析,对于老师的教学策略和组织实施提出了挑战。
3重点难点依据以上对教学目标的总体把握,特制订本课教学重难点。
重点: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图表的变化与装饰方法。
本节课我将在新课学习环节:分析图表的新颖之处作为重点来开展教学。
难点:能将三种变化装饰方法灵活的运用到学生的创作中,我将在分析图表的新颖之处和探究技巧环节中采用比较欣赏、视频演示、体验表现等方式来突破。
4教学过程4.1 第二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视频导入,引出课题,引出创作素材。
湘教版 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第6课 让图表说话美术 备课教案

初中美术备课(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美术备课(湘教版)七年级上册课题6、让图表说话授课时间第周课型综合·探索课时第2课时授课班级201-205班总共2课时教学内容设计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够理解图表中传递的信息,并学习对图表进行变化处理。
方法与过程目标了解图表设计原则,在调查、设计图表的学习活动中,能积极参与表意明确、有创意的图表设计。
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图表设计与装饰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本课重点重点:图表的变化处理与装饰。
难点:突出形象特征创意图表的设计。
教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图表图片。
学具:教材、制图工具等。
课堂教学设计过程教学程序教学过程媒体运用一、导入新课:1、自主预习:教材p35—36的内容。
(1)思考填表:将食物消费状况图中的数据信息填入表中(p35上)(2)“形象”激发灵感:①菊花——花形图表、趣味图表②运动员形象——服装折线图表(体重变化)③摄影图片统计图表(3)常见的统计图表:折线图、柱形图、饼形图等。
媒体课件二、讲授新课:常见的统计图表有;柱形图,折线图,饼形图等。
柱形图媒体课件。
折线图折线图有利于直观地表现不同时间段的数据变化。
饼形图能利用面积大小的不同,直接反映出数据之间的量比。
图表制作要求:1、表示不同数据的颜色区分要明确。
2、要有必要的文字与数字说明。
3、可以适当添加一些有趣的图形。
4、制作工整美观三、主动参与,学生创作:1;我们班有44位同学,男生有19人,女生有25人,你会用什么图来反映这种情况?2;本学期你们进行了6次数学小考试,你的成绩与班上的平均成绩变化,你会用什么图来表示?3,你个人的单科成绩变化用什么图表最直观?媒体课件。
四、展评作品:作业与课堂评价板书设计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教学回顾与反思。
湘美七上 6让图表说话 教案设计

让图表说话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和体会图表在生活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有目的的收集、归纳、整理信息,能够运用美术知识设计、美化、制作图表。
3、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进行学习交流,传达思想情感的能力。
教学重点:图表设计的构成元素,统计图表(柱形图、折线图和饼形图)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美术知识设计、美化、制作图表。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欣赏。
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各种形式的图表范例;通过搜索资料,制作多媒体网络课件,利用丰富的图片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本节课的重难点形象生动,学生掌握起来更简单容易。
2、学生准备:收集的图表资料;制图工具(铅笔、三角板、圆规等);简便的绘画工具;16开大小的绘图纸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让图表说话一、导入新课:1、出示不同表现方式的课程表。
提问:同是“课程表”表现方式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学生讨论】学校的社团用什么方式展示?比较同一个调查内容呈现方式有什么不同?【回答】分别用文字、表格、图表三种方式展示。
用图表方式展示有什么特点?——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表达准确。
导出课题:让图表说话二、新授知识:【学生活动】1、图表有哪些要素构成?图形、文字、数字、色彩。
2、图表是表示各种情况、注明各种数据或信息的图和表的总称。
包括示意图、统计表等。
3、【学生讨论】示意图表、统计图表区别:【回答】示意图表:以图形和象征符号为特征的图表,示意原理、事物、事件、关联等。
统计图表:传达经过整理、归类的数据,并展示这些数据之间的关系。
【教师总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许许多多生动有趣的图表,他们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方便,也给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出示几张生活中常见的图表,如“风景旅游示意图、医院门诊流程图、各种统计图表”等。
【图片展示】展示同一主题,如《两家水果店水果种类与数量》,不同的图表表示方法。
强调图表的特点: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表达准确。
4、重点介绍统计图表的表现形式:柱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饼形统计图等(图片展示)三、作业: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设计制作一张统计图表(草图),要求课后进行数据调查统计,力求信息准确。
第6课 让图表说话-湘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6课让图表说话-湘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图表的种类和功能;
2.学会制作直方图和饼图;
3.能够正确地解读图表信息,提取重点。
二、教学重点
1.制作直方图和饼图;
2.图表信息的解读和提取。
三、教学难点
1.直方图的制作;
2.饼图的制作和解读。
四、教学内容和过程
1. 课前导学
让学生了解图表的定义和种类,带领学生浏览一些实际应用的图表,引导学生思考图表的用途和作用。
2. 课堂教学
(1)直方图的制作
•准备数据,根据数据确定直方图的横轴和纵轴;
•按照一定比例缩小数据,确定纵轴的刻度大小;
•按照数据的大小绘制长方形,完成直方图的制作。
(2)饼图的制作
•准备数据,并计算出每个部分所占的百分比;
•根据数据制作圆形,根据每个部分所占的百分比确定各部分的大小和位置;•根据需要,添加标题和图例,完成饼图的制作。
(3)图表信息的解读和提取
•按照一定的步骤,解读直方图和饼图,提取重点信息;
•理解图表的用途和作用,能够正确地解读和利用图表信息。
3. 课后拓展
布置练习任务,要求学生练习制作和解读图表,加深对图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学生学习情况,课堂表现;
2.作业评价:练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和作业质量。
六、教学资源
1.直尺、笔、纸;
2.范例图表。
小初高学习七年级美术上册第6课让图表说话表格式教学设计湘美版

设计出有创意的图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各种形式的图表范图,包括发动学生收集的图表资料。准备制图工具(直尺、三角板、圆规等)、简便的绘画工具以及A4规格的纸张。
教学过程
合作点
பைடு நூலகம்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时间分配
活动链接
活动一:布置学生在学校范围内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做调查,要求收集相关信息,并得出简单结论。该活动为图表设计的学习做铺垫。
上节课我布置大家在学校范围内针对自己感必趣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和相关信息的收集。那么首先让我们看看,通过大家的努力都得到了一些什么样的结论,有哪个组的同学愿意将自己的成果展示出来?
展示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业,肯定学生取得的成果,学生用文字表述或一般表格整理的调查结果,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并形成传达信息的效果对比。
让图表说话
课题
第六课:让图表说话
教学内容
设计图表
教学领域
设计·应用
课时
2课时
执教教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在有序的操作训练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创新意识。
知识与技能
明确图表的不同功能,掌握图表设计、美化的基本要领。
过程与方法
能够有目的地收集、归纳、整理信息,并通过图表明确地反映出来。
教学重点
图表的设计要规范,认真。
坐标(对比关系与变化趋势);
路径(递进与包含关系);
圆饼(大小与比例关系)……
活动二:用更丰富的图表形式重新整理调查的信息。使调查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加明显,并为运用形象生动的图形做铺垫。
活动后展示几组有代表性的小组作业。
(二)图的丰富表现
1、具象图形运用
【K12】七年级美术上册第6课让图表说话教学设计湘美版

第6课让图表说话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图表中传递的信息,并学习对图表进行变化处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认识、分析、探索,让学生感受、体会图表中的美术设计原则,了解图表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并能创意的进行图表设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图表设计与装饰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2重点难点在图表中突出形象特征,进行有创意的设计。
3 学习重点如何根据内容,对图表进行合适的变化处理与装饰。
4教学用具直尺、三角板、圆规、色彩工具、铅笔、纸张等5教学过程活动1【讲授】授课过程活动一:对比导入1、调查班里同学的视力状况,记录并公布你的调查结果。
思考:什么数据形式能一目了然的反映出全班的视力情况?2、对比各组情况,指出文字和表格及统计图几种表现形式,予以对比。
学生总结:统计图比表格和文字更能清晰的反映出全班的视力状况。
3、教师出示一个扇形图。
并对比展示第四种——图表的形式。
指出,有“图”有“表”的这种新颖展示数据的形式叫图表。
解释“图表”概念——图表是表示各种情况、注明各种数据或信息的图形和表的总称。
包括示意图、统计图等。
把数据交待清楚是数学课的学习;而把数据交待得清楚并且美观、有趣,那可就得靠美术学习。
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探索图表的美妙世界!出示课题——《让图表说话》在我们日常的学习、购物或旅行中,会遇到许多这样生动有趣的图表,让我们来这些看看这些有趣的图能告诉我们什么信息?活动二:欣赏分析1、分析传达的信息2、总结图表构成的四要素:图形、文字、数字、色彩。
四要素的和谐运用,恰当的表达出了完整而富于趣味的图表。
因此,在图表设计时,要合理而巧妙的运用图形和色彩,使之与数据、文字相统一。
文字、数字可以通过主题和调查数据获得,那么如何找到合适的形象并巧妙运用呢?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三大法宝。
活动三:探究解难首先我们来做个小游戏。
1、绘图表意,激发灵感教师发题目,请各组学生代表用绘画或符号表现,其他组的学生猜测所画的图象所代表的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美术备课(湘教版)
七年级上册
初中美术备课(湘教版)
七年级上册
课题6、让图表说话授课时间第周
课型综合·探索课时第2课时授课班级201-205班总共2课时
教学内容设计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
力目标
能够理解图表中传递的信息,并学习对图表进行变化处
理。
方法与过
程目标
了解图表设计原则,在调查、设计图表的学习活动中,
能积极参与表意明确、有创意的图表设计。
情感与态
度目标
在图表设计与装饰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本课重点重点:图表的变化处理与装饰。
难点:突出形象特征创意图表的设计。
教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图表图片。
学具:教材、制图工具等。
课堂教学设计过程
教学程序教学过程媒体运用
一、导入新课:
1、自主预习:教材p35—36的内容。
(1)思考填表:将食物消费状况图中的数据信息填入
表中(p35上)
(2)“形象”激发灵感:
①菊花——花形图表、趣味图表
②运动员形象——服装折线图表(体重变化)
③摄影图片统计图表(3)常见的统计图表:折线图、
柱形图、饼形图等。
媒体课件
二、讲授
新课:
常见的统计图表有;柱形图,折线图,饼形图等。
柱形图
媒体课件。
折线图
折线图有利于直观地表现不同时间段的数据变化。
饼形图
能利用面积大小的不同,直接反映出数据之间的量比。
图表制作要求:
1、表示不同数据的颜色区分要明确。
2、要有必要的文字与数字说明。
3、可以适当添加一些有趣的图形。
4、制作工整美观
三、主动参与,学生创作:1;我们班有44位同学,男生有19人,女生有25人,你
会用什么图来反映这种情况?
2;本学期你们进行了6次数学小考试,你的成绩与班上的
平均成绩变化,你会用什么图来表示?
3,你个人的单科成绩变化用什么图表最直观?
媒体课件。
四、展评
作品:
作业与课
堂评价
板书设计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教学
回顾
与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