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素质测评试卷
期中素养测评卷(1-4单元阶段测试)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典型例题系列(人教版)

期中素养测评卷(1-4单元阶段测试)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典型例题系列(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8分)A .积不相等,意义不相同B .积相等,意义相同C .积相等,意义不相同2.(本题2分)两根绳子都长2米,第一根用去,第二根用去米,( )根用去的多. A .第一根B .第二根C .无法判断57.(本题2分)一个数是150,它的的是多少?列式是( ) A .150÷×B .150××C .150×÷8.(本题2分)除数是24,被除数是 ,商是( )A .8B .C .D .13.(本题2分)一个分数,当x= 时,这个分数的值与6的倒数相等,当x= 时,这个分数的值正好等于6与它的倒数相乘的积.15.(本题2分)小梅将米的丝带平均截成3段,每段是米的 ,每段长 米.三、判断题(共8分)18.(本题1分)如果A÷=B×,那么A <B .五、竖式计算(共14分) 27.(本题6分)用简便方法计算。
28.(本题8分)下列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15.8﹣+﹣(2)7.5×+2.5×(3)1.25××4×(4)[2﹣(﹣)]÷七、看图列式(共3分)29.(本题3分)看图列式(或方程)解答。
八、解答题(共33分)34.(本题4分)甲、乙两地相距30千米,小明从甲地出发走了全程的.参考答案:【分析】先把第一根绳子的总长度看成单位“1”,用第一根的长度乘上,就是第一根用去的长度,然后与第二根用去的长度米比较即可判断.【详解】2×=1(米)1【详解】解:÷24==【详解】试题分析:(1)由题意可知:这个分数的值是,进而得出:=,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解答即可;(2)由题意“这个分数的值正好等于6与它的倒数相乘的积”知:这个分数的值是1,即:=1,解答即可.解:(1)=,则x=36;(2)=1,则x=6;14.1∶2 2∶3【分析】用2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1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面积×2,长方形的长=正方形边长×2,长方形的宽=正方形边长,根据比的意义,写出比,化简即可。
教精通版2024五年级英语上册期中综合素质达标卷+答案

期中综合素质达标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听力(30分) 笔试(70分)总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得分第一部分听力(30分)一、听句子, 选出与你所听到的内容不相符部分的选项。
(5 分)( )1. Let me introduce my parents to you.A B C( )2. Who’s this little girl?A B C( )3. I’m a student in Class Three, Grade Five.A B C( )4. How about your father?A B C( )5. We have two new friends in our class.A B C二、听句子, 按听到的顺序, 用数字1 至5 给下列图片排序。
(10 分)A. B . C . D . E .( ) ( ) ( ) ( ) ( ) 三、听问句, 选择正确的答语。
(5 分)( )1. A. Yes, she is. B. Yes, it is.C. Yes, they are.( )2. A. She’s a teacher. B. He’s a teacher.C. I’m a teacher.( )3. A. I’m fine. B. I’m five.C. I’m number five.( )4. A. There are some apples.B. They are some apples.C. These are some apples.( )5. A. No, they don’t like. B. Yes, I do.C. I like apples.四、听短文, 判断句子正(T)误(F)。
(10 分)( )1. Our English teacher is very kind.( )2. Our English teacher has short hair and bright big eyes. ( )3. I like my English teacher, but I don’t like English. ( )4. I want to be a Chinese teacher in the future.第二部分笔试(70 分)五、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期中素养测评数学试卷(解析版)

2024-2025学年⼈教版六年级上册期中素养测评数学试卷(解析版)⼀⼆三四五六总分⼀、填空题1.在12∶42中,如果前项减去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减去( )。
2.1的倒数是( ),0.25是( )的倒数。
3.亮亮骑电动⻋从家出发,去距离5千米远的书店买书,书买好后因电动⻋坏了,乘出租⻋回家。
下图表⽰在这段时间⾥亮亮离家距离的变化情况。
距离/千米(1)他在书店买书⽤了( )分钟。
(2)他从家到书店⽤了( )分钟。
(3)他乘出租⻋回家平均每分钟⾏( )千米。
4.40千克的58是( )千克,( )升的37是42升。
5.0.4千克∶300克的化简比是( ),比值是( )。
6.男⽣⼈数占全班⼈数的512,则男⽣⼈数与女⽣⼈数的比是.7.8吨⽔泥,⽤去14后,再⽤去14吨,⼀共⽤去( )吨。
8.⼩刚把⼀张正⽅形的纸,按照⼀定的规律进⾏平均分,每次都可以得到⼀个新的分数。
141418121212……第⼀次 第⼆次 第三次上图表⽰的是分了3次得到的分数,如果他要继续分下去,分到第7次时,得到的新分数是()。
9.⼀个三⾓形三个内⾓度数比是1∶1∶2,如果其中⼀个较短的⼀条边⻓是5厘米,则这个三⾓形的⾯积是( )平⽅厘米。
10.某地区博物馆、体育馆和图书馆之间的位置关系如下图。
根据这幅图可知( )在( )⻄偏北30°⽅向1500米处。
⼆、判断题11.两个真分数相乘,它们的积⼀定⼩于其中任何⼀个数。
( )12.任何真分数的倒数都是假分数。
( )13.⼀个三⾓形的三个内⾓度数的比是2∶3∶7,那么这是⼀个钝⾓三⾓形。
( )14.分⺟是18的最简真分数共有6个。
( )15.⼀个数(0除外)乘假分数,积⼀定⼤于或等于这个数。
( )三、选择题16.⼤于27⽽⼩于67的分数有( )个。
A .3B .10C .⽆数17.党的⼗九⼤提出振兴乡村经济战略,为⽅便本村的特⾊农产品运输,桃花村计划修⼀条500米的公路,甲队单独修要10天完成,⼄队单独修要15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修,()天可以完成。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素养测评卷(1-5单元) (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素养测评卷(2)测试范围:第1~5单元;考试分数: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用心思考,正确填写。
(每空1分,共28分)1.(本题4分)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张身份证厚1( );10张身份证摞一起厚1( );宣化到北京的距离约为185( );我国的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约是6300(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本题3分)如图,仔细观察,火柴的长度是( )毫米,也就是( )厘米( )毫米。
3.(本题6分)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或“=”。
7千米( )790米 10厘米( )10毫米 1米( )1000毫米4米( )401厘米 3千米( )3000米 15分米( )25厘米4.(本题3分)估算396-209时,可以把396看成( ),把209看成( ),结果大约是( )。
5.(本题2分)从5点到7点30分经过了( )小时( )分。
6.(本题2分)一列火车原定于8:55到达上海站,晚点了20分钟,这列火车到站时间是( )。
9:23这列火车将从上海站开往下一站,火车在上海站停靠了( )分钟。
7.(本题2分)书店有故事书和科技书共840本,其中故事书有354本,科技书有( )本,科技书比故事书多( )本。
8.(本题1分)科技周期间,三(2)班交了16件作品,是四(2)班交的作品的2倍,四(2)班交了( )件作品。
9.(本题1分)四年前小林年龄是小丽的2倍,小林今年12岁,小丽今年( )岁。
10.(本题4分)把180、190、200、210这四个数分别填入括号里(每个数只能用一次),使等式成立。
( )+( )=( )+( )。
评卷人得分二、仔细推敲,判断正误。
(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11.(本题1分)小明120秒写了一篇2000字的作文。
( )12.(本题1分)两个三位数相加,和最小是200。
2024年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素养测评(人教版)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素养测评卷【提高卷01】(考试分数: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难度系数:)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判断题、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判断、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测试范围:前四单元。
一、用心思考,认真填空。
(共27分)1.(本题5分)在计算36+264÷(12-9)×8时,应先算()法,再算()法,然后算()法,最后算()法,结果是()。
2.(本题1分)一个小数,由5个1和3个1100组成,这个数是()。
3.(本题5分)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4270cm2=()m2 3km70m=()km4.32kg=()kg()g 20元5角7分=()分4.(本题1分)给添上一个同样大的小正方体,使其从上面看到的图形不变,有()种摆法。
5.(本题2分)皮皮运用加法交换律写了一个等式:□9+5□=5□+□9。
如果这两个加数的和是100,那么这两个加数分别是()和()。
6.(本题3分)91×4×25=91×(),这是运用了(),17×23-22×17=17×()。
7.(本题2分)如果○+○+○+△+△=54○+○+△+△+△=56那么○=( ) △=()8.(本题1分)笑笑把125×(□+8)错写成125×□+8,她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答案相差()。
9.(本题2分)7.31>□.4,□里最大可以填(),0.542<0.5□3,□里最小可以填()。
10.(本题2分)一个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是4.00,这个三位小数最小是(),最大是()。
11.(本题2分)1387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亿,再把这个数精确到百分位,这个数大约是()亿。
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素养测评(人教版)(学生版+参考解析)

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素养测评卷【提高卷02】(考试分数: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难度系数:)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判断题、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判断、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测试范围:前四单元。
一、用心思考,认真填空。
(共32分)1.(本题2分)在A÷5=14⋯⋯B中,余数B最大是(),这时被除数A是()。
2.(本题2分)如果653÷□的商是三位数,□里最大可以填();如果32□÷8的商的末尾有1个0,□里最大可以填()。
3.(本题8分)把2,4,8,9按要求填入下面的括号内,且括号内的数不相同。
积大于7000:()()×()()积最小:()()×()()4.(本题6分)看图填空.小华从新华路乘公交车向()方向坐()站到公园,再向()方向坐( )站到书店,最后向()方向坐()站就到火车站了.5.(本题1分)小明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把第二个因数36个位的6看成了9,结果比正确的积多了45,正确的积是()。
6.(本题1分)将一根长180米的电线截成3段,第二段比第一段长20米,第三段电线的长度是第二段的2倍,则第三段长()米。
7.(本题2分)一个杯子装满水倒向另一个空瓶里,如果倒进3杯水,连瓶共重440克,如果倒进5杯水,连瓶共重600克,一杯水重()克,一个空瓶重()克。
8.(本题1分)人脸识别技术让小区变得越来越智慧、便捷。
某区打算全面铺开,该区共有8个街道,每个街道约有25个小区,每个小区安装6套人脸识别系统,一共要安装()套人脸识别系统。
9.(本题5分)下面是小美调查的三年级两个班同学最喜欢的课间活动的情况。
数学(基础卷01)-2024-2025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素养测评卷(参考解析)

保密★启用前2024-2025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素养测评卷【基础卷01】考试难度:;考试分数: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判断题、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判断、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测试范围:第1~4单元。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写。
(每空1分,共29分)1.(本题3分)联系生活,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课桌高8( )大树高7( )身高120( )【答案】分米/dm 米/m 厘米/cm【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可知:粉笔的长度是1分米,故计量课桌的长度用“分米”作单位;教室门的宽度大概是1米,故计量大树的高度用“米”作单位;食指指甲的宽度大概是1厘米,故计量学生的身高用“厘米”作单位;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2.(本题1分)这两根纸条相比,( )比较长。
【答案】②【分析】用直尺的“0”刻度线和线段的一个端点重合,另一个端点在直尺上的刻度,就是该线段的长度;取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②5-1=4(厘米),刻度5后面还有小半段,所以②的长度比4厘米长,比5厘米短。
②纸条一开始在刻度1和2中间,末尾在6和7中间,若取2为开始的刻度,则结束的刻度为7,所以7-2=5(厘米),②的长度是5厘米。
所以②比较长。
3.(本题4分)在()里填上“>”“<”或“=”。
62+15( )56+1855( )6096-40( )6+4073( )83-10【答案】><>=【分析】根据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依次计算出各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
比较大小时,数位多的数就大;数位相同比较最高位,最高位大的数就大;最高位相同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结果为止。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期中素养测评数学试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期中素养测评数学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a855b4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e.png)
2024-2025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素养测评卷【学易金卷·提高卷01】(考试分数: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用心思考,正确填写。
(每空1分,共21分。
)1.15÷( )=( )∶32=34=()21=( )(填小数)。
2.根据给出的信息,把等量关系补充完整。
今年植树棵数比去年多27,( )×( )=( )。
3.比80米多14是()米,60千克比()千克少15。
4.下图中,以小狗为观测点,小猴在小狗的( )方向上。
5.如果a×65=34×b =23×c (a ,b ,c 都不为0),则a 、b 、c 中最大的是(),最小的()。
6.如果6m 7长的铁丝重2kg 7,则3m 长的铁丝重()kg 。
7.一堆煤重45吨,第一次用去110吨,还剩( )吨,第二次用去剩下的37,第二次用去了()吨。
8.从甲地到乙地,客车要行5小时,货车要行8小时,客车速度比货车快( ),货车速度比客车速度慢( )。
9.如图,小正方形的12是涂色部分,大正方形的45是涂色部分,那么小正方形的面积与大正方形的面积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10.一个长方形周长是54cm ,长和宽的比是5∶4,则它的面积是( )cm 2。
11.把甲班人数的17调入乙班后,两班人数相等,原来甲班和乙班相差12人,原来乙班有( )人。
12.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10天可以完成,乙队单独做30天可以完成。
现在两队合作期间,甲队休息2天,乙队休息8天(两队不在同一天休息)。
从开始到完工共用了( )天。
二、仔细推敲,判断正误。
(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3.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如果一个数大于1,另一个数一定小于1。
( )14.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37,则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37。
( )15.一件商品,先涨价120,后又降价120,价格不变。
( )16.从学校走到少年宫,军军用了10分钟,彬彬用了15分钟,则军军与彬彬的速度比是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中素质测评试卷一、汉字识辨写。
(共20分)1.书法小擂台(读拼音,写词语)。
(5分)jièjiàn jǔsànɡdào qièyōu fānɡyóu yùēnuódiàn wūbàn lǚfēn fùbǔrǔ2.一锤定音(用“√”选择正确的读音)。
(4分)解剖(pāo pōu)梳理(shuōshū)应和(héhè)尘埃(āiái)瓜蔓(màn wàn)间隔(jiān jiàn)皎洁(jiāo jiǎo)瞅见(chǒu qi ǔ)3.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4分)秉()誊()抉()柜()乘()眷()决()拒()4.同音荟萃。
(4分)bǎn黑()出()pàn()决()徒jué()择()定zào()音急()5.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3分)“负”用阴虚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查__________部,这个字在字典里的义项有:1背2承担3失败4享有5遭受6亏欠7依靠……请为下面各词中的“负”字选择恰当的释义。
(填写序号)身负重伤()颇负盛名()负荆请罪()难分胜负()二、词语积学用。
(共13分)1.在括号内用上适当的成语。
(2分)(1)他这个人平日有点____________________,别人喜欢干的事他偏不喜欢。
(2)老师们为了把学生培养成祖国的栋梁之材在____________________忘我地工作着。
(3)这段曲子太美妙了,同学们一个个听得__________。
(4)老师的故事太有趣了,同学们一个个听得__________的。
2.按要求写出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3分)近义词:报偿()依附()欺凌()反义词:分裂()柔和()急促()3.在括号里填写上恰当的词语,使意思表达更具体。
(3分)()的好汉()的游人()的村庄()地读书()地回答()地流出4.选词填空。
(3分)惧怕害怕恐怕(1)像你这样常常光顾而从来不买的,()少有。
(2)我很快乐,也很()——这种窃读的滋味!(3)我有点()这次考试考不好。
强烈猛烈剧烈(1)一阵()的疼痛,使他差点昏了过去。
(2)我们向敌人的阵地发起了()的进攻。
(3)我们对那些肆意破坏环境的行为表达出()的不满。
5.从下面选择几个词语写几句话。
(至少要用上4个)(2分)如饥似渴爱不释手废寝忘食全神贯注别出心裁专心致志起早贪黑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千篇一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子万花筒。
(15分)1.写出符合要求的名句格言。
(2分)(1)有关读书学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事要持之以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诗句补写完整,并与作者连线。
(6分)明月有情应识我,__________。
王安石__________,春生江上几人还?刘著江南几度梅花发,__________。
秦观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卢纶洛阳城里见秋风,__________。
袁枚自在飞花轻似梦,__________。
张籍3.句子加工厂。
(5分)4.给下面的一段话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分)后来哥哥的朋友们送了我几册小书刘胡兰小传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古丽雅的道路只要手中一有书我就忘了吃忘了睡四、课文梳理间。
(12分)1.根据对课文内容的回忆填空。
(6分)(1)《长相思》是一首__________,作者是清代的__________。
其中“__________”一句点明了作者身在行军途中,“__________”则写出了将士的思乡之情,(2)“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__________。
”这句话在本期学习的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曾经被__________提到过。
(3)《松鼠》这篇课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他的著名的作品是《》。
(4)《小桥流水人家》课文题目出自元代散曲作家__________的《__________》。
(5)“滴水穿石”这个成语讲的是__________代一个叫__________的县令的故事。
2.按照课文原文,完成默写填空。
(4分)(1)人要做__________的人,不要做__________的人。
(2)信赖,____________________。
(3)到的只是一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__________。
(4)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______,也是一处__________。
3.下面是课文中的插图,请写出它们分别所在的课文的题目。
(2分)《》《》《》《》五、理解与感悟。
(20分)(一)(7分)有一天,妈妈忽然跟我说:“莺儿,我们要回唐山去!”“干吗要回去[]?”“那儿才是我们的祖国[]!”哦!祖国,就是那地图上像一只金鸡的地方吗?就是那拥有长江、黄河、万里长城的国土吗?我欢呼起来,小小的心充满了欢乐。
可是,我马上想起外祖父,我亲爱的外祖父。
我问妈妈:“外公走[]?”“外公年纪太大了……”我跑进外祖父的书房,老人正躺在藤沙发上。
我说:“外公,您也回祖国去[]!”想不到外祖父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1.将下面几个表达语气的的词语,准确地用到文中的[]处。
(2分)呀呢吗吧2.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____》,文中的外祖父是一位旅居在__________的老华侨。
(1分)3.用自己的话概括这几段文字的主要意思。
(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了这里外公的流泪之外,课文中还有两次写到了外公的流泪:一次是__________,一次是__________。
文中外公的三次流泪,让人从中感受到一位旅居海外的老华侨渴望回国返乡的强烈感情。
(1分)5.读这段文字,不由让人想起一些表现游子思乡情结的四字词语来。
(至少四个)(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5分)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
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我国发现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1.用“——”画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1分)2.指出下面各句分别采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
(填序号)(2分)1举例子2列数字3作比较4打比方(1)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2)我国发现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3)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4)鲸呼吸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3.说说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2分)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开头提到大象,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羊吃草的启示(9分)我家后面有一片绿茵茵的坡地,那就是我小时侯放羊的好地方。
太阳隐去了羞得通红的大圆脸,偏南风吹来五彩缤纷的晚霞,这是夏天里最怡人的时刻。
羊吃草,要数这时最欢了。
瞧,它们那副聚精会神的样子,真好象世界上再也没有事可使它们分心了。
它们把小嘴儿贴在草上,鼻翼不停的动着,有毒的“土香草”被留下,嫩芽一根接一根被扯断了送进嘴里。
张大的羊嘴巴一歪一歪的,是那样永不倦怠地咀嚼着……几只吃过了草,在习习的晚风中躺下来“翻草”。
胃里尚未消化的草根、草茎,这时又被送进口中,进行着第二次、第三次……咀嚼。
羊吃草,实在有趣,可要是每个孩子都能从中吸取教益,那该多好!我们的学校,不正是一片绿草如茵的坡地吗?同学们在学习中是否专心致志、珍惜大好时光呢?对于我们周围的世界分得清嫩芽和“土香草”吗?特别是羊吃草那种一丝不苟,不厌其烦,永不倦怠的精神,同学们是否善于经常“翻草”反复咀嚼,直到完全消化为止呢?我不止一次地观察过羊吃草,也不止一次地琢磨上面这些问题。
我们在学习中要是像羊吃草那样分清嫩芽和“土香草”,要是像羊吃草那样永不倦怠,要是像羊吃草那样反复咀嚼,那还有什么知识学不好呢?1.从短文中摘录符合要求语句各一个。
(2分)(1)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渡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第三段中的下列词语各用来比喻什么。
(1分)嫩芽:____________________土香草: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从对羊吃草的观察中,都得到了哪些方面的启示呢?请认真阅读短文,然后完成下面的表格填空。
(3分)作者对羊吃草的认真观察作者从对羊吃草的观察与思考中得到的启示有毒的“土香草”被留下,嫩芽……送进嘴里。
它们那副聚精会神的样子,真好象世界上再也没有事可使它们分心了。
张大的羊嘴巴……是那样永不倦怠地咀嚼着……几只吃过了草,在习习的晚风中躺下来“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