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在电路中的典型作用分析范文

合集下载

电阻对电流的影响

电阻对电流的影响

电阻对电流的影响电阻是电路中常见的元件之一,它对电流的流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本文将讨论电阻对电流的影响,并深入探究其原理和应用。

一、电阻的基本概念在电路中,电阻是通过限制电流流动来消耗电能的元件。

它的基本单位是欧姆(Ω),用于衡量电阻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

电阻值越大,电流流动越困难。

二、电阻与欧姆定律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等于电压(U)与电阻(R)的比值,即I = U/R。

可见,电流和电阻是成反比例关系的,当电阻增加时,电流将减小;反之,电阻减小时,电流将增大。

三、电阻对电路的影响1. 控制电流强度通过改变电阻的阻值,可以有效地控制电流的强度。

例如,家庭中的电子设备通常配备有电位器,用于调节电流大小,从而控制设备的功率。

2. 发热与效率电阻在电流流经时会产生热量。

根据焦耳定律,电阻元件的发热功率等于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的阻值,即P = I^2 * R。

因此,当电流增大或电阻值增加时,阻值元件的发热量也相应增加。

这就要求在设计电路时需考虑到电阻的热量散发与效率问题。

3. 电压分配电阻在并联电路中起到了电压分配的重要作用。

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当电流通过并联电路中的多个电阻时,电压在各个电阻间按照其阻值的比例进行分配。

因此,电阻值越大的电阻所承受的电压也越高,从而实现了对电压的控制和分配。

四、电阻的应用1. 灯泡的发光灯泡是电阻的典型应用,通过有效地限制电流的流动来加热灯丝,引发光线的发射。

2. 温度控制温度控制器中的热电阻能根据温度的变化产生不同的电阻值,从而实现温度的监测和控制。

3. 电子器件保护在电路中,电阻常用于保护电子器件免受过高电流的损坏。

通过连接合适大小的电阻,可限制过电流的流过,保证电路的安全运行。

4. 传感器应用许多传感器中也会使用电阻元件,通过检测电流的变化来实现对环境条件的监测。

例如,负载电阻用于测量电池电量。

五、总结电阻作为电路中基本的元件之一,对电流的影响不可忽视。

它在电流强度、发热与效率、电压分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电阻和微电阻

电阻和微电阻

电阻和微电阻
电阻和微电阻是电子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在电路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阻是一种基本的电子元件,它的功能是限制电流的流动。

具体来说,当电流通过电阻时,电阻会以热能的形式消耗电能,从而对电流产生阻碍作用。

电阻的阻值通常由其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决定。

在电路中,电阻主要用于调整电路的电压和电流,控制功率的消耗以及减小干扰等。

而微电阻则是指那些具有非常小阻值的电阻,通常在千欧姆或更小的数量级上。

微电阻主要用于高精度的测量和调节电路中,例如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信号处理电路等。

微电阻具有极高的精确度和稳定性,能够在极小的电压和电流变化下做出反应,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中。

在实际应用中,电阻和微电阻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电源电路中,电阻可以用来限制电流的大小,防止电流过大导致设备损坏;在信号处理电路中,微电阻可以用来调节信号的幅度和频率,从而实现信号的精确控制和传输。

此外,电阻和微电阻也是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手机、电脑、电视、音响等。

总之,电阻和微电阻是电子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在电路设计和设备制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电子技术和精密测量技术的发展,电阻和微电阻的应用范围还将不断扩大,其精度和稳定性也将不断提高。

详细分析Buck变换器反馈电阻作用.

详细分析Buck变换器反馈电阻作用.

深入浅出Buck变换器反馈电阻作用关键字:电源管理Buck变换器反馈电阻环路增益Buck变换器由于具有效率高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手机、GPS、MP3等移动多媒体设备上,目前很多电源管理芯片制造厂商都推出了不同电流能力的Buck变换器,这类变换器虽然在电流能力和保护功能方面存在一些差异,但是他们电路的主框架结构是基本一致的,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实现电能转换的主功率部分,另一部分是实现负反馈控制的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

图1 Buck变换器电路主框图。

对于不同厂商设计的Buck变换器芯片,外围电路所需要的器件会有所不同,这是因为芯片的集成度有差异,比如,有的厂商会把功率管集成在芯片内部;有的厂商会把控制部分的补偿网络集成在芯片内部。

集成度越高的芯片,外围电路所需要的器件就越少,因此对于客户来说,外围器件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芯片来决定。

然而,对于任何一个输出可以调节的Buck变换器芯片,选择合适的反馈电阻是必不可少的。

图2是BCD半导体公司的Buck变换器AP3406的典型应用图,由于该芯片集成度很高,外围只需要输入电容、输出电感、输出电容和反馈电阻,本文就以此为例对反馈电阻的作用做简要分析,为如何选择反馈电阻提供参考。

图2 Buck变换器芯片典型应用图。

设置输出电压反馈电阻Rf1和Rf2的第一个作用是设置Buck电路的输出电压值,如图2所示,稳态时,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和同相输入端电压是相等的,于是可以得到输出电压计算公式:是芯片内部基准电压(本例中为0.6V)。

其中VREF影响系统稳定性和动态响应为了实现系统的抗干扰能力,Buck变换器除了主功率部分以外,还会有相应的负反馈控制电路,补偿网络是反馈控制电路的一部分。

补偿网络的加入可以提高环路的低频增益,从而提高抗干扰能力;同时补偿网路使系统拥有足够的相位裕度,从而保证系统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不会振荡。

图2中黄色框内的部分就是补偿网络部分,补偿网络中包括 R1,C1,C2和Rf1(注:Rf2在环路分析中不起作用),补偿网络的传递函数可以表示为:从上式可以看出补偿网络产生了两个极点,其中一个极点在0点,另一个极点为,同时还产生了一个零点,在mathcad中做出Gc(s)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如图3和图4所示,Rf1在补偿网络中的作用是改变中频段增益,对补偿网络中的零极点不会有影响,在图3和图4中的表现就是随着Rf1的改变,补偿网络Gc(s)的幅频特性上下平移,相频特性不变。

压敏电阻的工作原理及作用与优势

压敏电阻的工作原理及作用与优势

压敏电阻的工作原理及作用与优势压敏电阻是一种限压型保护器件。

利用压敏电阻的非线性特性,当过电压出现在压敏电阻的两极间,压敏电阻可以将电压钳位到一个相对固定的电压值,从而实现对后级电路的保护。

“压敏电阻“是一种具有非线性伏安特性的电阻器件,主要用于在电路承受过压时进行电压钳位,吸收多余的电流以保护敏感器件。

英文名称叫“Voltage Dependent Resistor”简写为“VDR”,或者叫做“Varistor”。

压敏电阻器的电阻体材料是半导体,所以它是半导体电阻器的一个品种。

现在大量使用的“氧化锌”(ZnO)压敏电阻器,它的主体材料有二价元素锌(Zn)和六价元素氧(O)所构成。

所以从材料的角度来看,氧化锌压敏电阻器是一种“Ⅱ-Ⅵ族氧化物半导体”。

在中国台湾,压敏电阻器称为“突波吸收器”,有时也称为“电冲击(浪涌)抑制器(吸收器)”。

一:压敏电阻的作用与优势压敏电阻有什么用?压敏电阻的最大特点是当加在它上面的电压低于它的阀值“UN”时,流过它的电流极小,相当于一只关死的阀门,当电压超过UN时,它的阻值变小,这样就使得流过它的电流激增而对其他电路的影响变化不大从而减小过电压对后续敏感电路的影响。

利用这一功能,可以抑制电路中经常出现的异常过电压,保护电路免受过电压的损害。

例如:我们家用的彩电的电源电路中就使用了氧化锌压敏电阻,这里使用的压敏电阻压敏电压为470V,当瞬态的浪涌电压最大值(非有效值)超过470V时,压敏电阻就是体现他的钳位特性,把过高的电压拉低,让后级电路工作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

同时,压敏电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

压敏电阻主要用于电路中的瞬态过电压保护,但由于其类似于半导体稳压管的伏安特性,使得它还具有多种的电路元件功能。

比如:压敏电阻是一种直流高压小电流稳压元件,稳定电压可达数千伏以上,是硅稳压管无法达到的;压敏电阻可用作电压波动检测元件;可用作直流电平移位元件;可用作荧光启动元件;可用作均压元件等等。

电阻 0.25w 120欧 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电阻 0.25w 120欧 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电阻0.25w 120欧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电阻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电路中。

它的主要作用是限制电流的流动,并调节电路的电压和功率。

在不同的电子设备和系统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使用特定阻值和功率的电阻器件。

本篇文章将主要介绍与解释0.25瓦特120欧姆电阻器件。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顺序进行论述:首先,我们将讨论关于电阻的基本概念与特性;接着,详细介绍0.25瓦特电阻器件,包括其基本参数、选型与应用注意事项以及优缺点分析;然后,对于120欧姆电阻器件进行解释说明,包括理论计算与实际测量值对比、制造工艺和技术要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典型案例介绍;最后,我们将从使用经验总结以及展望未来发展两个方面进行结论,并回顾与总结文章主要内容,并探讨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了解和掌握0.25瓦特120欧姆电阻器件的相关知识。

通过介绍电阻的基本概念与特性,以及解释说明0.25瓦特和120欧姆电阻器件的详细信息,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器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同时,通过总结使用经验和展望未来发展,将为读者提供更多思考和探索的方向。

希望本文能够对电子工程领域的从业人员、学习者以及相关爱好者有所帮助。

2. 电阻的基本概念与特性2.1 电阻的定义电阻是指电流在导体中通过时所遇到的阻碍程度,即导体抵抗电流流动的能力。

它是以欧姆(Ω)为单位来表示的,符号为R。

2.2 电阻值的表示方法电阻值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表示。

最常见的表示方法是使用颜色环编码法,也称为电阻色码。

根据不同颜色的环带及其顺序,可以确定出电阻器件的准确阻值。

此外,还可以使用标准数字和字母来表示电阻值,例如使用100Ω来代表100欧姆。

2.3 电阻器件的分类与常见规格根据材料不同,电阻器件可以分为固定式和可变式两大类。

固定式电阻器件具有固定的阻值,常用于稳定工作条件下对电流、压强或信号进行限制或分配。

胆机中电容电阻的使用剖析

胆机中电容电阻的使用剖析

胆机中电容电阻的使用那要看你要做什么胆机啦!功放机一般470K,100K,220K,30K,20K,47K,1K,2K的 2W的比较常用电源栅漏还有推动管屏极阴极电阻!至于输出管的阴极电阻要看什么管子例如6P1,6V6用250Ω的3W电阻6P14用的是120Ω的3W电阻,6P3P用180Ω5W索性功率管阴极电阻取消改用固定偏压!大环负反馈电阻先用电位器调节到最佳状态然后测出阻值后用上面阻值接近并小于的接近的电阻采用砂纸打磨电阻膜的办法的到精确的电阻值,并涂一层清漆保护预防变值!电容一般电源选用100UF450V普通电解并联0.01UF450VCBB即可不要迷信什么油寝电容P用没有!但是一定要在电容上面并联一个220K的泄放电阻以防调试的时候触电,同时在电压大于450V的情况下串联电容可以提高电容的工作电压,这个并联在单个电容上的220K电阻同时起到平衡电压的作用避免电容击穿!推动极推耦合电容一般用450V20UF普通电解的就可以一般没有几款机器推动级电压大于400V,并且电流很小20UF足矣,容量大了电容的体积忍受不了!阴极旁路电容前级有47UF就足矣对付20MA以下的任何电压放大管了原因同上还会体积!至于使用什么电容要看阴极电压,电压大于50V还是乖乖的使用电解电容吧,一般选用250V耐压的就足够了,如果电压在25V以内恭喜您选用钽电容绝对会带来惊喜!功放管阴极电容同样适用呵呵~但是容量要增加到470UF一定注意!耦合用电容一般情况他的负载只是功率管的栅漏电阻(右特性管例如805除外什么电容也推不好)单端机0.1UF以下推挽机0.22左右即可耐压400V以上耐压高的电容漏电的几率要小些经济形的用CBB怀旧的用CZM—3现代的用威玛,CJZ一类的趁早远点滚蛋!1,多看并熟记典型电路(这里仅指电子管电路),注意同功能器件的参数分布范围,并掌握之。

例如:a,电容:耦合电容,一般应用范围是0.01——0.1,耐压100——300V。

电路中电容电阻起什么作用

电路中电容电阻起什么作用

电路电容电阻起什么作用在电路中电阻的两端并联一个电容,或者电容一端接电阻,一端接地,这两种情况电容分别起什么作用?一、对于电子电路:电阻的两端并联一个电容,为了减小对高频信号的阻抗,相当于微分,这样信号上升速度加快,用于提高响应速度;电容一端接电阻,一端接地,则相反,滤去高频,相当于积分,用于滤波。

最典型的应用就是放大电路中的高低音频控制。

二、对于电力电路:不管RC串联还是并联,电容的作用都是一样的,电容的作用就是防止电压突变,吸收尖峰状态的过电压,串联的电阻起阻尼作用,电阻消耗过电压的能量,从而抑制电路的振荡。

并联的电阻吸收电容的电能,防止电容的放电电流过大,避免对与之并联的器件(如晶闸管)造成损坏。

最典型的应用就是防止操作过电压。

单片机中输入直源电源口Vcc,电阻与电容并联,且并联电阻是接地的,请问,这电容的作用是什么,电阻接地的原因.数字电路中I/O口输出多为上下二个三极管(或MOS管)组成的推挽电路,输出高电平时上管导通下管截止,输出低电平时下管导通上管截止,即其I/O 无论输出0或1,其工作电流都是很小的,但是在0 1跳变的瞬间,上下二个管子都会导通,此时的电流会很大,会引起电源高频的下向脉冲纹波,电容就是为了滤除这个纹波的。

一般取值为0.1uF。

至于那个电阻一般是不需要的,可能在某些场合可能会需要。

例如,某些I/O口的外接设备的电压可能会有高于单片机工作电源的电压,可能存在电压倒灌的情况(即I/O上的高电压可能会通过I/O口上串到单片机电源上来),这个电阻可以把这个电压吸收掉。

当然,大多数情况下,这个电阻是不需要的工作原理。

当输入1时,天线发送一个固定频率的正弦波。

当输入0时,天线不工作。

接收天线收到特定频率的正弦波,经过一系列电路输出1,接收不到该频率正弦波,就输出0.问:我想问与天线串联的那个电容有什么作用,还有另外两个电容?只知道LC震荡之外的两个电容有着什么作用?“SAW 是晶体振荡器,它与28C3356三极管组成振荡器,生成震荡信号。

电阻在电路中的十二个典型作用介绍

电阻在电路中的十二个典型作用介绍

电阻在电路中的十二个典型作用介绍电阻器(Resistor)在日常生活中一般直接称为电阻。

是一个限流元件,将电阻接在电路中后,电阻器的阻值是固定的一般是两个引脚,它可限制通过它所连支路的电流大小。

阻值不能改变的称为固定电阻器。

阻值可变的称为电位器或可变电阻器。

在分析电阻电路时不必分别考虑该电阻对直流电和交流电的情况,也不必考虑频率高低的影响,只需要分析该电阻阻值大小对电流大小的影响,因为电阻器对这些电信号所呈现的阻值特性一样,下面是电阻在电路中的典型作用。

作用一:为三极管提供偏置电压三极管的基极需要直流工作电压,此时可以用一只电阻接在直流工作电压与该三极管基极之间,电源通过电阻R给基极提供偏置电压,电阻R1的大小决定了偏置电压的大小,这种电阻在电路中一般称为偏置电阻。

作用二:降低电路中某一点电压在电源与电路的A之间接入电阻时,A点的电压就比电源电压低,可以为发光二极管提供合适的电压。

电阻R1同时限制该条支路的电流,保护发光二极管不会因为电流太大而烧坏,这种电阻在电路中一般称为降压电阻或者是限流电阻。

作用三:将电路中的两部分子电路隔离在电路中的子电路A和子电路B之间接入隔离电阻,就能将这两部分电路隔离,在黑白电视机电路中通常把电源电路和扫描等电路隔离就采用这种电路结构,这种电阻在电路中一般称为隔离电阻。

作用四:将电流转换成电压当电流流过电阻时,就在电阻两端产生电压,如图集电极负载电阻R2就是起到这个作用的,将流过电阻R2的电流转换成电压从UO输出,这种电阻在电路中一般称为集电极负载电阻。

作用五:分压作用当一个电压U1太高时,可以用两只电阻构成分压电路,降低电压为U2,U2符合电阻分压公式U2=U1*R2/(R1+R2) ,这种电阻在电路中一般称为分压电阻。

作用六:分流作用当流过一只元器件的电流太大时,可以用一只电阻与之并联,起到分流作用,符合电流分流公式:I=I1+I2,这种电阻在电路中一般称为分流电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阻在电路中的典型作用分析
一、电阻的基本知识
对电流产生的阻碍作用的器件称为电阻器,简称电阻,是一个限流元件,能够控制电路支路上的电流大小。

用字母R表示,图形符号:,国际单位是欧姆(ohm),简称欧,符号是Ω。

电阻器上用不同颜色的环来表示电阻的标称阻值,常见的电阻器有四色环电阻和五色环电阻。

四色环电阻,一般是碳膜电阻,用三个色环来表示阻值,用一个色环表示误差。

五环电阻一般是金属膜电阻,精度更高,常用四个色环表示阻值,另一个色环表示误差。

用不同颜色的色标来表示电阻参数称为色环标示法,色环颜色代表不同的数值,如下表所示:
五色环电阻的色环意义及读数规则如下图所示:
将电阻串接在电路中起到限制支路电流大小的作用,比如1个精密度更高的五色环电阻,颜色分别为棕、黑、黑、棕、棕,标称阻值即100X10=1000欧姆=1K。

二、电阻在电路中的典型作用分析
在分析电阻电路时不必分别考虑该电阻对直流电和交流电的情况,也不必考虑频率高低的影响,只需要分析该电阻阻值大小对电流大小的影响,因为电阻器对这些电信号所呈现的阻值特性一样,下面是电阻在电路中的典型作用。

1、为三极管提供偏置电压
三极管的基极需要直流工作电压,此时可以用一只电阻接在直流工作电压与该三极管基极之间,电源通过电阻R给基极提供偏置电压,电阻R1的大小决定了偏置电压的大小,这种电阻在电路中一般称为偏置电阻。

2、降低电路中某一点电压
在电源与电路的A之间接入电阻时,A点的电压就比电源电压低,可以为发光二极管提供合适的电压。

电阻R1同时限制该条支路的电流,保护发光二极管不会因为电流太大而烧坏,这种电阻在电路中一般称为降压电阻或者是限流电阻。

3、将电路中的两部分子电路隔离
在电路中的子电路A和子电路B之间接入隔离电阻,就能将这两部分电路隔离,在黑白电视机电路中通常把电源电路和扫描等电路隔离就采用这种电路结构,这种电阻在电路中一般称为隔离电阻。

4、将电流转换成电压
当电流流过电阻时,就在电阻两端产生电压,如图集电极负载电阻R2就是起到这个作用的,将流过电阻R2的电流转换成电压从UO输出,这种电阻在电路中一般称为集电极负载电阻。

5、分压作用
当一个电压U1太高时,可以用两只电阻构成分压电路,降低电压为U2,U2符合电阻分压公式U2=U1*R2/(R1+R2) ,这种电阻在电路中一般称为分压电阻。

6、分流作用
当流过一只元器件的电流太大时,可以用一只电阻与之并联,起到分流作用,符合电流分流公式:I=I1+I2,这种电阻在电路中一般称为分流电阻。

7、限流保护作用
电阻R1用来限制电路中电流,防止可变电阻器阻值调到最小时,使得三极管VT1基极电压等于电源电压VCC,那样会因为VT1基极电流太大而损坏VT1,这种电阻在电路中一般称为保护电阻。

8、退耦作用
在多级放大器电路中,直流电压供电电路中需要R1和C1这样的退耦电路,他可以防止多级放大器之间的有害低频干扰,这种电阻在电路中一般称为退耦电阻。

9、消振作用
在一些性能要求较高的放大器中,采用这样的耦合电路,即在耦合回路中串联一只小电阻R1,可以防止电路可以出现的高频振荡,这种电阻在电路中一般称为消振电阻。

10、阻尼作用
在LC谐振电路中接入电阻R1,可以降低Q值,起阻尼作用,这种电阻在电路中一般称为阻尼电阻。

11、RC电路
电路中电阻与电容组合在一起的电路称为RC电路,图中R1和C1构成了RC串联电路,R2和C2构成了RC并联电路。

12、负反馈作用
电阻器可以构成多种形式的负反馈电路,电路中的电阻R1构成了一种负反馈电路的反馈支路,这种电阻在电路中一般称为反馈电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