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菊花》

合集下载

关于菊花的古诗

关于菊花的古诗

关于菊花的古诗1. 《菊花》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2. 《题菊花》唐·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3.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 《菊花》唐·李商隐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5. 《重阳席上赋白菊》唐·白居易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6. 《画菊》宋·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7. 《忆菊》清·曹雪芹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8. 《赏菊》沈钧儒一丛寒菊比琼华,掩映晴窗动绿纱。

乍觉西风凉透骨,相看野径晚开花。

闲庭信步赏秋韵,老圃扶筇话岁华。

莫道此中滋味薄,馨香曾入帝王家。

9. 《咏菊》唐·白居易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10. 《菊》明·李梦阳不随群草出,能后百花荣。

气为寒香满,心缘秋露清。

风霜凭险阻,人事任凋零。

已晚谁为伴,惟松共尔青。

菊花唐元稹古诗译文绕字特点

菊花唐元稹古诗译文绕字特点

菊花唐元稹古诗译文绕字特点原文:《菊花》唐.元稹秋从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译文: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

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

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

“绕”字特点:第一句“绕”字写出菊花满院盛开迷人的景象,第二句“绕”字写出诗人赏菊时留连忘返的情态,所以不一样。

赏析:菊花,不象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爱。

有人赞美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高洁的气质,而元稹的这首咏菊诗,则别出新意地道出了他爱菊的原因。

咏菊,一般要说说菊花的可爱。

但诗人既没列举“金钩挂月”之类的形容词,也未描绘争芳斗艳的景象。

而是用了一个比喻——“秋丝绕舍似陶家”。

一丛丛菊花围绕着房屋开放,好似到了陶渊明的家。

秋丛,即丛丛的秋菊。

东晋陶渊明最爱菊,家中遍植菊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是他的名句。

这里将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秋菊满院盛开的景象便不难想象。

如此美好的菊景怎能不令人陶醉?故诗人“遍绕篱边日渐斜”,完全被眼前的菊花所吸引,专心致志地绕篱观赏,以至于太阳西斜都不知道。

“遍绕”、“日斜”,把诗人赏菊入迷,留连忘返的情景真切地表现出来,渲染了爱菊的气氛。

诗人为什么如此着迷地偏爱菊花呢?三、四两句说明喜爱菊花的原因:“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在百花之中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无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

因此,作为后凋者,它得天独厚地受人珍爱。

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深微的道理,回答了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

这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这首诗从咏菊这一平常的题材,发掘出不平常的诗意,给人以新的启发,显得新颖自然,不落俗套。

在写作上,笔法也很巧妙。

前两句写赏菊的实景,渲染爱菊的气氛作为铺垫;第三句是过渡,笔锋一顿,迭宕有致,最后吟出生花妙句,进一步开拓美的境界,增强了这首小诗的艺术感染力。

《菊花》黄巢古诗译文

《菊花》黄巢古诗译文

《菊花》黄巢古诗译文题菊花【唐】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译文秋风飒飒摇动满院菊花,花蕊花香充满寒意,再难有蝴蝶飞来采蜜。

若是有朝一日我成为了司春之神,一定要让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开。

注释1.飒飒:形容风声。

2.3.蕊:花心儿。

4.5.青帝:司春之神。

古代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住在东方,主行春天时令。

6.7.报:告诉,告知,这里有命令的意思。

8.创作背景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下记载这首诗作于黄巢五岁时,不可信。

此诗应当作于黄巢年轻时,发动起义之前。

赏析唐末诗人林宽有这样两句诗:“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

”(《歌风台》)古往今来,确有不少能解诗的英雄,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

自从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

黄巢的菊花诗,却完全脱离了同类作品的窠臼,表现出不同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

第一句写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

“西风”点明时节,逗起下句;“满园”极言菊花之多;说“栽”而不说“开”,是避免与末句重韵,同时“栽”字本身也给人以一种挺立劲拔之感。

写菊花迎风霜开放,以显示其劲节,这在文人咏菊诗也不难见到;但“满园栽”却显出不同于文人诗中的菊花形象。

无论是表现“孤标傲世”之情,“孤高绝俗”之态或“孤孑无伴”之感,往往脱离不了一个“孤”字。

黄巢的诗独说“满园栽”,是因为在他心目中,菊花是劳苦大众的象征,与“孤”字无缘。

菊花迎风霜开放,固然显出它的生命力,但时值寒秋,“蕊寒香冷蝶难来”,却是极大的憾事,在飒飒的秋风中,菊花似乎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不像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开放的百花,浓香竟发,因此蝴蝶也就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了。

在旧文人的笔下,这个事实通常总是引起两种感情,孤芳自赏或怀才不遇。

作者的感情有别于此,在他看来,“蕊寒香冷”是因为菊花开放在寒冷的季节,他自不免为菊花的开不逢时而惋惜、而不平。

元稹《菊花》诗词赏析

元稹《菊花》诗词赏析

元稹《菊花》诗词赏析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

父元宽,母郑氏。

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

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

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下面是无忧考网为大家带来的元稹《菊花》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菊花唐代: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译文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

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

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

注释秋丛:指丛丛秋菊。

舍(shè):居住的房子。

陶家:陶渊明的家。

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

遍绕:环绕一遍。

篱(lí):篱笆。

日渐斜(xiá):太阳渐渐落山。

斜,倾斜。

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

尽:完。

更(gèng):再。

赏析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无人不晓,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

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人,其中咏菊者也时有佳作。

中唐诗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

第一句“秋丛绕舍似陶家”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

诗人将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可见秋菊之多,花开之盛。

这么多美丽的菊花,让人心情愉悦。

第二句“遍绕篱边日渐斜”表现了诗人专注地看花的情形。

第二句中的“绕”字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表现了诗人赏菊时悠闲的情态。

诗人被菊花深深吸引住了,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

“遍绕”“日渐斜”,把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态和诗人对菊花的由衷喜爱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字里行间充满了喜悦的心情。

前两句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面。

菊花诗唐元稹意思

菊花诗唐元稹意思

唐元稹《菊花》古诗及意思
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全诗意思:
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

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

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

附:全诗赏析及作者简介
1.全诗赏析
《菊花》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先描述秋菊之多、花开之盛仿佛陶渊明家,以及诗人专注地看花时悠闲的情态;后从菊花凋谢最晚这个角度出发,写出了自己独特的爱菊花的理由,暗含了对菊花历尽寒冷最后凋零的坚强品格的赞美之情。

全诗构思新颖自然,笔法巧妙,语言淡雅朴素,饶有韵味。

2.作者简介
元稹(779—831),唐代诗人。

字微之,河南(治今
河南洛阳)人。

早年家贫。

唐德宗贞元九年(793)举明经科,贞元十九年(803)举书判拔萃科,曾任监察御史。

因得罪宦官及守旧官僚,遭到贬斥。

后转而依附宦官,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最后以暴疾卒于武昌军节度使任所。

与白居易友善,常相唱和,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

后期之作,伤于浮艳,故有“元轻白俗”之讥。

有《元氏长庆集》六十卷,补遗六卷,存诗八百三十余首。

描写菊花的古诗大全

描写菊花的古诗大全

描写菊花的古诗大全春去秋来时,很多花儿都开始凋谢了。

正当人们感到些许落寞和惆怅时,在落叶成堆的大树旁,在漫山遍野的草丛中,在房前屋后的旮旯角,都有野菊灿烂地开放,毫不吝啬地吐露着芬芳。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描写菊花的古诗大全,欢迎大家阅读!描写菊花的古诗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郑谷《菊》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鬃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

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利交亲不到门。

刘克庄《菊》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

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

描写菊花的诗句1、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金·元好问2、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白居易3、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

——唐刘禹锡4、黄花金兽眼,红叶火龙鳞。

关于菊花的诗句古诗。

5、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宋·苏轼6、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唐·杜甫7、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白居易8、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

——9、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唐·赵嘏10、秋风有意染黄花,下几点凄凉雨。

——宋·吕渭老11、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关于菊花的诗句古诗。

——黄巢12、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宋·范成大13、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

——郑板桥在14、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宋·杨万里15、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16、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

——明·沈周17、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

——郑思肖18、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关于菊花的诗词 古诗

关于菊花的诗词 古诗

关于菊花的诗词古诗
1、《重阳席上赋白菊》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2、《菊花》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3、《庭前菊》唐·韦庄
为忆长安烂熳开,我今移尔满庭栽。

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

4、《不第后赋菊》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5、《咏菊》唐·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6、《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宋·晏几道
黄菊开时伤聚散。

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

重见金英人未见。

相思一夜天涯远。

罗带同心闲结遍。

带易成双,人恨成双晚。

欲写彩笺书别怨。

泪痕早已先书满。

7、《题菊花》唐·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
一处开。

8、《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9、《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元稹古诗《菊花》拼音版

元稹古诗《菊花》拼音版

元稹古诗《菊花》拼音版 元稹的《菊花》,这首七言绝句诗,虽然写的是咏菊这个寻常的题材,但用 笔巧妙, 别具一格, 诗人独特的爱菊花理由新颖自然, 不落俗套, 并且发人思考。

下面是元稹古诗 《菊花》拼音版,为大家提供参考。

jú huā 菊 花 táng yun zhěn 唐 元 稹 qiūcóng yào shè sì táo jiā 秋 丛 绕 舍 似 陶 家, biān yào lí biān rì jiàn xié 遍 绕 篱 边 日 渐 斜。

bù shì huā zhōng piān ài jú 不 是 花 中 偏 爱 菊, cǐ huā kāi jìn gèng wú huā 此 花 开 尽 更 无 花。

译文 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 的家。

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

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 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

注释 ⑴秋丛:指丛丛秋菊。

⑵舍(shè):居住的房子。

⑶陶家:陶渊明的家。

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

⑷遍绕:环绕一遍。

⑸篱(lí):篱笆。

⑹日渐斜(xiá):太阳渐渐落山。

斜,倾斜。

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1/6以应读 xiá。

⑺尽:完。

⑻更(gèng):再。

赏析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 无人不晓, 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

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 乏其人,其中咏菊者也时有佳作。

中唐诗 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

第一句“秋丛绕舍似陶家”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 给人以环境幽 雅,如陶渊明家之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古诗三首


元稹(779—831),字 微之,今河南洛阳人。早年 家贫。举贞元九年(公元793 年)明经科、十九年书判拔 萃科。曾任监察御史等职。 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 易齐名,世称“元白”,同 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主要 作品有《菊花》《遣悲怀》 等。
读一读
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
读一读


shè
舍 shě
biàn

jiàn

piān

舍弃、舍得、舍近求远、依依不舍


shè 宿舍、寒舍、舍弟、猪舍 sì 似乎、似曾相识、类似、相似 shì
似的
围绕
秋丛绕舍似陶家,
诗句意思:

一丛一丛的秋菊
房屋
一丛丛 的秋菊绕着 房屋开放, 好像到了陶 渊明的家。
像陶渊明的家一样。
晋朝大诗人, 他喜爱菊花。

你能用现代汉语 中的“不是„„ 而是„„”的句 式说出这两句诗 的意思吗?
(在百花中,我并不是对菊花情有独钟, 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可观赏 的花了。)
菊花
元稹
秋菊/绕舍 / /似 遍绕/篱边 / /日 不是花中 / / 偏 此花/开尽 / /更 / / / / 陶家, 渐斜。 爱菊, 无花。
读一读
前两句赏花,用缓慢轻松的语调读出诗人清高自 豪的情感。 后两句诗人直白内心想法,朗读的语气肯定,干 净利落,表达对菊花的情有独钟
中心思想

《菊花》这首诗诗人从菊花在四季 之中凋谢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一 个道理,说明了爱菊的原因,从与众 不同的角度赞美菊花,表达了诗人独 特的爱菊之情。
诗句意思:
专心致志的绕着 篱边欣赏,以至于太 阳偏西了还舍不得离 开。 秋丛绕舍似阳渐渐地偏西
这两个“绕” 字有什么不 同?
遍绕篱边日渐斜
太阳渐渐地偏西
(围绕,环绕)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绕着) 这两个“绕” 字有什么不 同?
• 不是花中偏爱菊, • 此花开尽更无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