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环境教育《保护大气》表格式教案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儿童环保课程 大气污染教案(蓝天保卫战)

儿童环保课程 大气污染教案(蓝天保卫战)

蓝天保卫战教学案(3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雾霾的基本概念,包括其组成成分、形成原因以及雾霾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2.学生掌握在雾霾天气中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基本措施,如佩戴口罩、减少户外活动、使用空气净化器等,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通过饮食和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减少雾霾的重要性,以及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的行动,如节约能源、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

4.强化学生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鼓励他们成为环保小卫士,不仅自己实践环保行为,还能够向家人和社区传播环保理念,参与社区环保活动。

二、教学准备1.准备雾霾教学的PPT课件,配好相应的视频2.准备教学活动所需教具如:认识雾与霾时需要的信息卡片,信息箱,找出造成雾霾的“ 真凶”时所需要的地图以及真凶的图片三、教学过程(一)认识雾霾1.用探索迷宫来吸引学生学习雾霾的兴趣2.用视频引入在雾霾中人们是怎样生活的。

看完视频后提问学生是否知道雾霾这个迷宫的组成。

过渡到学习雾霾的组成。

3.通过小游戏帮助学生认识区分雾和霾,从而认识雾霾这个雾和霾的混合体。

游戏策划:(1)准备雾和霾的信息箱和相应的信息卡片。

雾的卡片:小水滴、小冰晶、乳白色、对身体健康没有伤害、在空气中分布不均匀。

霾的卡片:PM2.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大气污染、在空气中分布均匀。

(2)课堂上选同学将信息卡片放到他认为正确的信息箱中。

信息卡片匹配完毕,教师根据他们的回答判断正误。

并解释。

(3)解释:雾是由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并且他们在空气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雾通常是乳白色的,并且雾对身体是无害的。

霾是由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组成的,这些物质在空气中的分布是均匀的,而且霾是一种大气污染。

(二)雾霾的形成1.认识了雾和霾的组成成分后,再来通过一个扮演小侦探的游戏来学习造成雾霾的原因。

2.根据游戏结果判断正误并且总结。

师:首先大家可以看到,汽车尾气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气环境保护教案

大气环境保护教案

大气环境保护教案第一章:大气环境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气环境的基本概念和组成使学生认识到大气环境对人类和生物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大气环境的概念与组成大气环境的功能与作用大气环境与气候、天气的关系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大气环境的基本概念和组成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大气环境对人类和生物的重要性1.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讲解:详细讲解大气环境的概念、组成、功能与作用讨论:分组讨论大气环境对人类和生物的重要性,分享讨论成果第二章:大气污染及其危害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定义、来源和主要污染物使学生认识到大气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2.2 教学内容大气污染的定义、来源和主要污染物大气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大气污染的定义、来源和主要污染物案例分析法:分析大气污染案例,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2.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大气污染的定义和来源讲解:详细讲解大气污染的定义、来源和主要污染物分析:分析大气污染案例,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讨论:探讨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分享讨论成果第三章:空气质量指数与监测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空气质量指数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空气质量监测的重要性3.2 教学内容空气质量指数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空气质量监测的方法和设备空气质量监测的数据分析与应用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空气质量指数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实验法:进行空气质量监测实验,让学生了解监测方法3.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空气质量指数的定义和应用讲解:详细讲解空气质量指数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实验:进行空气质量监测实验,让学生了解监测方法分析:分析实验数据,了解空气质量状况第四章:大气污染防治政策与法规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和法规使学生认识到遵守大气污染防治法规的重要性4.2 教学内容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和法规大气污染防治法规的主要内容和执行情况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规的法律责任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和法规案例分析法:分析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规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责任4.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重要性讲解:详细讲解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和法规分析:分析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规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责任讨论:探讨如何遵守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分享讨论成果第五章:大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大气环境保护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5.2 教学内容大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大气环境保护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可持续发展在大气环境保护中的应用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大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案例分析法:分析大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案例5.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大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讲解:详细讲解大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分析:分析大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案例讨论:探讨如何在大气环境保护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分享讨论成果第六章:大气污染防治技术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技术手段使学生认识到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6.2 教学内容常用的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手段,如净化技术、脱硫技术、脱硝技术等新型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究与发展,如催化技术、纳米技术等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应用与效果评估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技术手段及其原理实验法:进行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实验,让学生了解技术应用6.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必要性讲解:详细讲解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技术手段及其原理实验:进行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实验,让学生了解技术应用讨论:评估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应用效果,分享讨论成果第七章:大气环境保护公众参与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气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意义和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公众参与在大气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7.2 教学内容公众参与大气环境保护的方式和途径,如环保宣传、监督举报等公众参与大气环境保护的效果与评价提高公众参与大气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的策略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众参与大气环境保护的方式和途径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环保活动,提高公众参与意识7.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公众参与大气环境保护的必要性讲解:详细讲解公众参与大气环境保护的方式和途径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如环保宣传、监督举报等讨论:分享参与环保活动的体验和感悟,提高公众参与意识第八章:大气环境保护国际合作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气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意义和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国际合作在大气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8.2 教学内容大气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背景和现状,如《巴黎协定》等大气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主要机构和机制我国在大气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中的角色和贡献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大气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背景和现状案例分析法:分析国际合作在大气环境保护中的成功案例8.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大气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必要性讲解:详细讲解大气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背景和现状分析:分析国际合作在大气环境保护中的成功案例讨论:探讨我国在大气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中的角色和贡献第九章:大气环境保护未来展望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气环境保护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使学生认识到大气环境保护未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9.2 教学内容大气环境保护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低碳经济、绿色发展等大气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如气候变化、能源结构调整等大气环境保护未来的策略和措施,如政策法规、技术创新等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大气环境保护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思辨法:引导学生思考大气环境保护未来的策略和措施9.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大气环境保护未来的重要性讲解:详细讲解大气环境保护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思辨:探讨大气环境保护未来的策略和措施讨论:分享对大气环境保护未来展望的思考和观点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大气环境保护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使学生对未来大气环境保护工作充满信心和责任感10.2 教学内容展望未来大气环境保护工作的挑战和机遇激发学生参与大气环境保护的热情和责任感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回顾大气环境保护的主要知识点和技能互动法:引导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对未来工作的展望10.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大气环境保护的学习内容分享: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对未来工作的展望讨论:探讨如何激发学生参与大气环境保护的热情和责任感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大气环境的概念与组成解析:本环节需要重点关注大气环境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理解大气环境的功能与作用,以及大气环境与气候、天气的关系。

〖2021年整理〗《《保护大气圈》学案》优秀教案

〖2021年整理〗《《保护大气圈》学案》优秀教案

保护大气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臭氧空洞和可能产生的危害。

2、例举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我国已开始主要城市的空气质量预报,看懂各种媒体发布的空气质量预报。

4、培养学生大气环境保持的意识和了解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课前自学】1、大气中的层可吸收99%以上的紫外线。

因此,层被称作地球的“遮阳伞”。

臭氧空洞是由于大气中排入较多的等化学物质所引起的2、一般认为,空气污染物主要是污染性气体(如、等)和可吸入颗粒。

可吸入颗粒物可以是固体小颗粒,如、等,也可以是液体小液滴,如、等3、现在全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空气质量,我国正采取多种措施防治空气污染,如:改进燃烧和燃烧,消烟除尘;将固体燃料煤转变为,以减少其中污染物的产生;改变工业生产,采用无污染工艺和无污染装置,以减少粉尘和有害物质对空气的污染。

4、我国从2021年6月5日起,发布47个环保重点城市的空气质量预报,预报内容是当日时至次日时各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AQI),包括、和。

【课堂探讨】1、臭氧层空洞指某些地区高空臭氧层的现象,1982年科学家在南极上空发现首个臭氧空洞,至今仍在扩大。

(1)危害:(2)原因:(二)、空气污染和防治2、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1)(2)(3)(4)3、防治措施(1)(2)(3)4、空气质量预报(一)你知道空气质量预报吗?可以从哪些途径知道每天主要城市的空气质量?(二)我们怎样看懂空气质量预报?空气质量主要用污染物指数和污染等级来描述。

其中,污染物主要指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空气质量指标见下表如:某地空气质量预报说,该地二氧化硫污染指数为40,二氧化氮污染指数为40,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指数为30,说出该地空气质量的等级为【当堂训练】1、由于森林过量吹伐,草原大面积开垦,土地出现沙漠化,导致最近我国北方出现沙尘暴天气。

沙尘暴使空气中增加了大量的()A、二氧化碳B、水蒸气C、二氧化硫D、粉尘2、近年来,许多城市都作了限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其原因主要是燃放烟花爆竹会()A、污染水源B、产生温室效应C、污染土壤D、污染空气、产生噪音3、小飞同学在调查大气污染的可能因素时,搜集了以下一些信息:①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②人和动物呼出的气体;③煤和石油的燃烧;④飞机、汽车尾气的排放;⑤燃放烟炮;⑥太阳能的使用。

保护大气教案

保护大气教案

保护大气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教授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和方法。

通过研究本教案,学生将了解大气的组成、污染源以及如何采取措施减少大气污染,为创造一个更清洁和健康的环境做出贡献。

教学目标- 了解大气的重要性和作用;- 掌握大气的组成和结构;- 了解大气污染的来源和影响;- 研究如何减少大气污染,保护大气环境;-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教学活动活动一:大气组成和结构1. 使用图片或示意图展示大气的组成和结构。

2. 观察并分析大气层的组成和特点,让学生对大气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活动二:大气污染的来源1. 引导学生讨论大气污染的来源,如工厂排放、机动车尾气等。

2. 分组讨论并汇报不同污染源的影响和解决方案。

活动三:减少大气污染的措施1. 分析大气污染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强调保护大气的重要性。

2. 列举减少大气污染的措施,如节约能源、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机动车使用等。

3. 讨论并形成行动计划,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环保行动。

活动四:环保宣传海报设计1. 要求学生小组设计环保宣传海报,宣传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2. 学生展示并讨论各组设计的海报,选择最具表现力和影响力的作品。

评价方式- 参与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活动?- 知识掌握:学生是否掌握了大气的组成、污染源以及减少大气污染的措施?- 行动计划:学生是否提出了可行的环保行动计划?- 海报设计:学生是否能够设计出有创意和影响力的环保宣传海报?结束语通过这个教案,学生将深入了解大气环境的问题,培养环保意识并形成行动计划,为保护大气环境做出积极的贡献。

希望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共同创造一个更清洁和健康的环境。

保护空气课程设计

保护空气课程设计

保护空气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空气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保护空气的方法等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空气污染问题,具备一定的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培养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形成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态度,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通过以上目标的设定,我们希望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后,能够对空气保护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在实际生活中能够积极采取行动,为改善空气质量做出贡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空气污染的来源:介绍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农业污染等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2.空气污染的危害:详细讲解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动植物、建筑物等的危害。

3.保护空气的方法:教授学生如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来保护空气。

4.空气质量的监测与评估:介绍空气质量指数(AQI)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评估空气质量。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如:1.讲授法:通过讲解空气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保护空气的方法等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空气污染案例,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实际情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学生进行空气质量的监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讨论法:学生就保护空气的方法等问题进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展示空气污染的实际情况。

4.实验设备:准备空气质量监测实验所需的设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准备,我们将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高效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保护大气环境》word教案 (公开课)2020年粤教版地理 (2)

《保护大气环境》word教案 (公开课)2020年粤教版地理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这三大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以及防治措施。

能力目标学会根据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

德育目标懂得保护大气环境需要全球合作,规划和控制各种影响大气环境的人类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全球观念、环保意识和行为标准。

●教学重点1.大气环境问题的危害。

2.大气环境保护的措施。

●教学难点大气环境问题的形成。

●教学方法1.收集报刊新闻资料,分析总结大气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2.采用提问、总结、归纳等方法,了解和掌握本节内容。

3.补充大量事实,以事实服人。

●教具准备投影仪、影视、图片、新闻资料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以沙尘暴天气现象的图片引入,引导学生得出现在大气环境非常恶劣,污染非常严重,人类受到威胁。

让学生喊出保护大气环境这一主题。

〔2分钟〕展示课题——2.7 大气环境保护展示教学目标[讲授新课] (投影)一、探究学习(一)读让学生围绕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防治措施这一主线快速阅读本节正文内容。

〔4分钟〕展示主题漫画,让学生说出三大大气环境问题。

〔二〕分组讨论〔6分钟〕〔三〕完成表格1、全球变暖〔投影〕近百年气温变化曲线图①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什么?(教师总结)气候变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大家知道,自然界有其自身运动变化的规律,比方气候一直处在冷暖交替的变化之中,这在前面已经学习过。

人类活动不能改变自然规律,但是能够起到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所以,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是温室气体增多。

②温室气候有哪些种类?(学生)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等。

③什么二氧化碳浓度在不断增加?(总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主要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原因:(1)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2)毁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破坏。

④室气体增多,全球变暖,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教师总结)全球变暖,会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影响。

大气课程课程设计

大气课程课程设计

大气课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大气的组成、结构与功能,掌握大气层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2. 学生能够掌握大气污染的类型、成因及防治措施,了解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 学生能够了解气候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与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大气现象,解释生活中的大气相关问题。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整理和分析大气数据,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描述大气现象的分布特征,提高空间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养成关注大气环境、保护地球家园的良好习惯,增强环保意识。

2. 学生能够认识到大气科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3.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大气课程,培养科学精神、团队协作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自然科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大气科学的基本概念,提高科学素养。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思考和分析能力,对科学现象充满好奇,但需引导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实例分析、实验操作等手段,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将环保意识、科学精神等融入课程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目标分解,确保学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大气的组成与结构:介绍大气层的划分、各层特点,探讨大气对地球环境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2. 大气污染与防治:分析大气污染的类型、成因,介绍防治措施及我国相关政策。

教材章节:第二章3. 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讲解气候系统的基本概念,探讨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及应对策略。

教材章节:第三章4. 大气现象与生活:结合生活中的大气现象,解释其成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教材章节:第四章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大气实验、观察,如制作简易气压计、观察天气变化等,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科学探究能力。

四年级防大气污染知识教育教案

四年级防大气污染知识教育教案

四年级防大气污染知识教育教案第一篇:四年级防大气污染知识教育教案蔡家滩小学四年级学生防大气污染知识教育教案教育目的:通过本课教学,引导学生关心空气质量,培养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理解并宣传有关的法令法规,在活动中能克服困难,与人合作,积极争做小小宣传员。

教育过程:一、导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前几年有很多工厂建成投产,我们的居住环境也日益受到严重的破坏,你们有看到天空中的黑烟吗?当汽车从你身旁经过时,你闻到了难闻的气味了吗?和以前相比,保定的空气质量是否有了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发言)师:什么是空气污染?空气本身有自净能力吗?学生讨论发言。

师:(总结)由于大气对污染有一定的容纳,天然的净化能力,一般情况下它总是保持清洁新鲜状态。

但是当空气中某些成分的含量超过了正常含量,或着空气中进入了正常情况下不存在的成分或有毒有害物质,从而影响人的健康和生物的生长发育,或对各种物体以及对天气和气候产生不良影响时,这样的空气状态称为空气污染。

1、当空气受到污染时会是怎样呢?下面我们做一个实验。

点燃蜡烛,把一张白纸放于火焰上方(不能点燃纸),过一段时间看纸有什么变化?和另外一张纸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几幅图片,认真思考这是我们生活中的什么现象?他们污染了空气吗?小结:大气污染源就是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有以下三个:(1)工业污染:工业是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

工厂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性质复杂,有烟尘、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化物、碳化合物等。

(2)生活污染:城市中大量民用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需要消耗大量煤炭,煤炭在燃烧过程中要释放大量的灰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污染大气。

特别是在冬季采暖时,往往使污染地区烟雾弥漫,呛得人咳嗽,这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污染源。

(3)交通运输污染:汽车、火车、飞机、轮船是当代的主要运输工具,它们烧煤或石油产生的废气也是重要的污染物。

特别是城市中的汽车,量大而集中,排放的污染物能直接侵袭人的呼吸器官,对城市的空气污染很严重,成为大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空气清新剂的危害
使用空气清新剂实际上是用香味来掩盖异味,不能真正起到清新空气的作用。相反它还会带来污染,使人头痛、眼睛刺痛等,最谨慎的做法是尽量减少接触空气清新剂。
3、说说感受
说一说你使用过空气清新剂的感受
4、谈一谈
你认为怎样才能使室内的空气更清新呢?谈谈你的主意并写下来。
5、总结
效果自评
小学环境教育教案设计
主题保护大气执教老师源自教学内容7、杀虫剂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杀虫剂的危害
2、科学灭虫的好办法
教 学 流 程
1、导入
讲述农民伯伯灭昆虫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农药的危害。
2、杀虫剂的危害
(1)杀虫剂把害虫的天敌也杀死了,庄稼失去了保护。
(2)害虫产生抗药性,更猖獗了。
……
3、玩一玩
你扮演谁?通过游戏,你感受到了什么?
4、想一想
帮农民伯伯想想科学的灭虫方法(可以上网查询),并与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
5、总结
效果自评
小学环境教育教案设计
主题
保护大气
执教老师
教学内容
8、空气清新剂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空气清新剂的危害
2、使用空气清新剂的感受
3、怎样使室内的空气更清新
教 学 流 程
1、导入
让学生看实物,用激趣的方式引入本课的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