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环境教案

一年级上册环境教案一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周围的环境,培养对环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环保素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环保活动中去。
二、教学内容1.环境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环境的含义,知道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2.环境问题:让学生了解目前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
3.环保行动:教育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垃圾分类等。
4.环保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我国环保的法律法规,知道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环境的概念、环境问题以及环保法律法规。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环境问题案例,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环保经验和想法。
4.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
四、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环境的含义和重要性。
2.讲解环境问题: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
3.讲解环保行动:教育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他们的环保行为习惯。
4.讲解环保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我国环保的法律法规,知道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5.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环保经验和想法。
6.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环境的概念、环境问题以及环保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
2.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学生环保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
六、教学反思1.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2.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环保教育中受益。
3.教师应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将环保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第一章:认识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环境的定义:自然环境、生活环境2. 环境的重要性:人类生活、动植物生存、资源提供教学活动:1. 观看环境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环境对人类和动植物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环境的认识和感受。
第二章:环境保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概念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习惯。
教学内容:1. 环境保护的概念:保护自然环境、减少污染、节约资源2. 环保行为习惯:垃圾分类、节约用水、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教学活动:1. 观看环保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行为和经验。
第三章:垃圾分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垃圾分类行为习惯。
教学内容:1. 垃圾分类的意义: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保护环境2. 垃圾分类的方法: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教学活动:1. 观看垃圾分类动画,引导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垃圾分类经验和方法。
第四章:节约用水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1. 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水资源短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2. 节约用水的措施:关闭水龙头、使用节水设备、合理安排用水教学活动:1. 观看节约用水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节约用水经验和方法。
第五章:保护树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树木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保护树木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树木的重要性:提供氧气、净化空气、保持生态平衡2. 保护树木的措施:不乱砍伐树木、种植树木、保护绿化教学活动:1. 观看树木重要性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树木对环境的影响。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保护树木经验和想法。
一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

一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环境的概念,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会简单的环保知识和行为。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环境,珍惜资源,保护生态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认识环境教学重点:了解环境的概念,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理解环境保护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第二课:环保知识与行为教学重点:学习简单的环保知识和行为。
教学难点:将环保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3. 第三课:节约资源教学重点:了解资源的宝贵性,学会节约使用资源。
教学难点:形成节约资源的习惯。
4. 第四课:保护生态环境教学重点: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学会保护生态环境。
教学难点:将生态保护行动融入日常生活。
5. 第五课:热爱大自然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转化为环保行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2.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环保知识。
3. 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环保知识,并在生活中践行环保行为。
2. 学生能够表达对环境的热爱,具备一定的环保意识。
3. 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环保实践活动,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教学时间1. 第一课:认识环境(2课时)2. 第二课:环保知识与行为(2课时)3. 第三课:节约资源(2课时)4. 第四课:保护生态环境(2课时)5. 第五课:热爱大自然(2课时)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一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教材。
2. 课件:环境保护相关图片、视频等。
3. 实践材料:环保手工制作材料、垃圾分类模拟道具等。
4. 参考资料:环保知识文章、环保案例等。
七、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兴趣。
环境教育教案一年级上册

亲子共读环保书籍
推荐适合一年级孩子的环保主题绘本和科普读物,如《地球小卫士》、《垃圾分类 知多少》等。
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引导孩子理解书中的环保知识和理念。
通过阅读,激发孩子的环保意识和保护地球的责任感。
关注环保新闻,了解时事动态
家长可引导孩子关注环保新闻,了解 当前环境问题和挑战。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对环保问题的看法 和想法,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学校环境与学习成长 探讨学校环境对学生学习、交流和成长的作用。
3
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学习校园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参与校园文化的建 设和创新。
社区生活与环境
社区是生活的家园
01
了解社区的基本构成和服务设施,如居委会、公园、超市等。
社区环境与居民生活
02
分析社区环境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如治安、卫生、绿化等。
气候变化对地球生态的 影响
观察和记录2
03
04
动植物的多样性及其生存环境
动物的行为习性和生存策略
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光合作用
保护动植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的分布和循环过程 水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用途 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03
人文环境基础知识
家庭生活与环境
通过观看新闻、阅读报纸或网络资讯 等方式,让孩子了解环保时事动态。
THANK YOU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植物 对环境的贡献,如吸收二氧化碳、 释放氧气、净化空气等。
垃圾分类实践
活动内容
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垃圾分 类,将不同类别的垃圾投放到相应 的垃圾桶中。
活动目标:通过垃圾分类实践,让 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 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一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

一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第一章:了解我们的地球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球的大小、人口、资源等。
培养学生对地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1.2 教学内容地球的基本情况介绍,如地球的大小、人口、资源等。
地球的保护意识培养,如节约用水、用电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学方法,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球的情况。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1.4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
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第二章:爱护动植物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动植物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
培养学生爱护动植物的良好习惯。
2.2 教学内容动植物的重要性介绍,如植物能为我们提供氧气、食物等。
保护动植物的方法,如不乱扔垃圾、不捕杀野生动物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学方法,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动植物的情况。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2.4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
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第三章:节约用水用电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电的重要性和节约意义。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用电的良好习惯。
3.2 教学内容水、电的重要性介绍,如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电是生活必需品等。
节约用水用电的方法,如关闭水龙头、关灯等。
3.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学方法,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水、电的情况。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3.4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
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第四章:垃圾分类与回收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回收意义。
培养学生垃圾分类和回收的良好习惯。
4.2 教学内容垃圾的分类介绍,如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等。
垃圾的回收意义和方法,如回收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等。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第一章:认识我们的地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球的大小、人口、资源等。
2. 培养学生对地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地球的基本情况介绍。
2. 地球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活动:1. 观看地球图片,引导学生描述地球的特点。
2. 讲解地球的大小、人口、资源等基本情况。
3. 小组讨论如何保护地球资源。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地球的基本情况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保护地球资源的意识强弱。
第二章:我们的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2. 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方法。
1. 讲解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
2. 分析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
3. 小组讨论如何爱护环境。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境对人类的影响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爱护环境的意识强弱。
第三章:节约用水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宝贵性。
2.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习惯。
教学内容:1. 水资源的宝贵性介绍。
2. 节约用水的方法。
教学活动:1. 讲解水资源的宝贵性。
2. 分享节约用水的实例和方法。
3. 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水资源宝贵性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节约用水的习惯养成情况。
第四章:垃圾分类1. 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垃圾分类的习惯。
教学内容:1. 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 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标志。
教学活动:1. 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 学习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标志。
3. 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垃圾分类。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垃圾分类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垃圾分类的习惯养成情况。
第六章:保护树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树木对环境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保护树木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树木对环境的影响。
2. 保护树木的方法。
教学活动:1. 讲解树木对环境的重要性。
小学一年级生态文明教育教案范文(精选6篇)

小学一年级生态文明教育教案范文(精选6篇)小学一年级生态文明教育教案1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动植物的作用。
2.使学生知道动植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初步树立保护动植物的.思想观念。
3.使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二、教学准备1.挂图或幻灯片──我们常见的一些动植物。
2.挂图或幻灯片──地球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3.关于动植物的录像带。
三、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1.放映关于动物和植物幻灯或录像。
2.谈话:同学们通过观看幻灯片(或录像带),有什么想法和问题?3.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解答。
(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时要给予引导和鼓励。
)4.讲述:我国动植物种类很多,其中大部分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好好地保护它们。
(板书课题:人类的好朋友--动物和植物)(二)学习新课1.人类的朋友——植物(出示一些熟悉的植物的幻灯片)。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的问题观察:这些都是什么植物?它们有哪些作用?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述绿色植物养育了人类,给我们提供吃的、穿的、住的、用的……2.人类的好朋友——动物(出示一些熟悉的动物的幻灯片)。
教师过渡:和植物一样,人类的生活也离不开动物。
你们都知道哪些动物,它们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呢?师生共同谈论交流。
3.我们要好好保护我们的这些朋友(出示我们的地球环境日益恶化的幻灯片)。
教师沉重地告诉学生:同学们,看吧。
我们的地球母亲正在遭受这样的破坏:沙暴,洪水,污染……所有这些有一部分是因为我们没有好好保护我们的好朋友--动物和植物引起的。
为此,我们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野生动植物(举例具体是哪些方法),因为保护动植物就是保护自然环境,也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三)巩固1.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我们的一些好朋友,也懂得了要好好保护它们。
2.提问:(1)你知道动植物对于我们人类有哪些作用?(2)我国为野生动植物采取了哪些措施?(3)讨论:假如你遇到了看到有人在乱砍树木或捕杀野生动物,应该怎么办?(四)布置作业出一份"保护环境报"。
一年级环境保护教案

一年级环境保护教案【篇一:小学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小学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执教:徐明荣第一课:大自然真美丽教学目标:1、受大自然的美是多样的,一年四季无处不在。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大自然的美,。
3、懂得热爱大自然,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让学生有不同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准备:设计校园附近的几个景点供学生观赏。
教学过程:1、体验大自然出现大自然三字,认读大自然三字。
大自然是指什么?大自然里有些什么景物?播放大自然画面,欣赏大自然的大容量,在美景。
人生活在什么地方?(体会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给人们提供了生活的环境和必需的物质财富。
)2、进入课文亲亲大自然(1)照片欣赏在照片中看到了什么?按顺序说出照片上地一些美丽景物(蓝天、白云、群山、草地、牛马、鲜花)你还能想象出哪些景物吗?说说照片上拍得是什么时候的季节?你认为大自然什么时候最美丽?找一找大自然在一年四季中的美景。
(大自然的每一个地方都很美丽,大自然的一年四季都很美丽)(2)看图走进大自然:小朋友在大自然里做什么?抱抱大树,看看小鸟,和小鸟说说话,捧捧小河的水-------(3)你能用什么方法亲亲大自然?(为它捡去一些垃圾,保护小鸟,爱护小树,躺在大地上闻一闻大地的气息,听听大地的呼唤,看看小河的水,河中的鱼,)(4)你会用什么方法去热爱大自然?3、进入大自然在河流边的草地上,田野里,感受大自然的美景,找一找人为破坏的环境。
4、讨论;小结:你感受到大自然美在哪里?我们为大自然做点什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大自然?第二课:爱护花草树木教学目标:1.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2.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深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3.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1.活动前让学生观察树、鸟、花、草,并请爸妈讲解一些简单的有关它们生长的知识。
2.准备课件(—)、(二)。
3.图画纸,大树、叶子、小鸟(成形的)、粗头彩笔、胶水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小学电子备课( 2017 至 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执教学科:__环境教育____执教年级:__一年级_____执教教师:_______2017年 9 月 1日一年级环保教育教学计划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工业的生产,人们都在充分地挖掘利用地球上的资源,以不断地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但也给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危害为了人类,为了自已,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有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我们要从孩子抓起,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已。
作为小学教师,应该培养学生从小学起就有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和美德.对小学生实施环保教育,使他们从小具备环保意识与环保习惯是十分必要的。
一、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有学生32人。
他们掌握的基本知识比较少,虽然可能有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良好,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但不系统、不全面。
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个别学生不愿开动脑筋,学习兴趣不浓,极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他们滞后的原因。
二、教学目的:1、学生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环环境的生活方式。
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思想教育:1、体验健康生活离不开好的环境。
3、树立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得到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得到锻炼。
2、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增强,树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美德。
3、体会自然之声的美妙、和谐,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增强。
4、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把对全球环境的认识转变为保护地球的具体行动。
四、教学内容:1、从我做起,保护绿色生命。
通过活动,教育学生懂得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提高环保意识,激发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自觉投入到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之中去。
教学重难点:充分认识保护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必要性,明确其迫切性和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密切关系,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脏物,不践踏草坪,不随意摘花摘叶。
2、节约用水。
教学目标:学生知道水的分布,了解物质的简单分类,有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重点难点: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增强,树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美德。
3、了解我们周围的动植物教学目标:通过了解我们周围的动植物,认识自然、亲近、热爱大自然的目的。
重点难点:人与动植物和谐相处,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增强。
4、收集废品,建立“绿色银行”。
教学目标: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收集废纸、废报纸、饮料瓶等物品,建立“绿色银行”。
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收集废纸、废报纸、饮料瓶等物品,建立“绿色银行”。
五、具体的措施1、精心准备,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加强健康教育。
2、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
3、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5、课堂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六、问题研究与教学设想: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决心。
1从我做起,保护绿色生命。
教学目标:通过活动,教育学生懂得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提高环保意识,激发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自觉投入到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之中去。
教学重难点:充分认识保护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必要性,明确其迫切性和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密切关系,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脏物,不践踏草坪,不随意摘花摘叶。
教学策略:寓思想性于整个活动过程之中。
教学过程:一、背景音乐《春天在哪里》轻快的音乐,唤起我们对美的向往;甜美的歌声,激发我们对祖国、家乡、学校的热爱。
同学们,春天来了,让我们去领略一下大自然的美丽风光。
看,青山绿水相伴,鸟语花香相随。
这么美丽的自然风光,令我们振奋,但,是谁在随地吐痰,乱扔脏物,践踏草坪随意摘花摘叶呢?破坏了这怡人的环境。
二、活动深入:1、参观校园。
2、寻找到被同学破坏的环境资料1:每年地球有16000万公顷的森林要消失,同时将约有600万公顷沙漠急剧扩展。
如此发展下去,现在的良田再过500年将流失得干干净净。
资料2:据科学家统计,全球每年有50亿吨的二氧化碳污染着我们,甲烷、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也在剧增。
资料3:由于人类常常往河里倒垃圾、排废水,使河道阻塞、水质变臭,鱼类也在迅速减少。
主持人:由于环境被污染,我们的生存正受到严重的威胁。
同学们,我们该怎么办?齐答:面对环境污染,我们——未来的主人决不能袖手旁观,决不能任其发展。
主持人:对,保护绿色生命,要从我做起。
朗诵:一滴水流进长江,变成了汹涌的波浪;一个浪打进东海,变成了澎湃的汪洋;保护绿色生命,装点出祖国的春天。
广阔的田野更绿更美;小河的流水更清更甜。
这是环保的功绩,这是环保的恩赐。
主持人:你们看——水清清,天蓝蓝,大地春回光灿烂。
你们听——田野里,笑声欢,动植物们喜开颜……主持人:同学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投身到“保护自己的家园、爱护美丽的学校”的活动中去吧,保护绿色生命,要从我做起。
三、活动结束。
2节约用水一、教学目的(一)指导学生初步了解水在自然界里的分布和水的用途。
(二)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的思想教育。
二、教学重点水的用途是本课的重点。
三、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挂图或投影片,内容包括自然界里的水、水的用途、节约用水。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体?提问:水和我们有什么关系?(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哪些地方有水。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地方有水吗?(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提问:①天空中有水吗?②地下有水吗?③土壤里有水吗?出示投影片。
结合投影片让学生说一说哪些地方有水?小结:自然界里的水。
天上年年有下不完的雨水和雪水,江、河、湖、海里有水,地下有水,井里有水,土壤里有水等。
2.指导学生认识水的用途谈话:现在我们知道了,江河湖海里有水,天上、地下都有水,谁知道哪些地方要用水?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分别出示牲畜饮水、灌溉农田、水上运输、水力发电等挂图或投影片,并一一给予讲解。
小结: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我们每天都要喝水,洗脸、刷牙、洗澡要用水,洗菜、做饭、洗衣要用水,离开了水,人类就无法生活下去。
动物也要喝水、用水,离开了水就不能生存。
植物离开了水,就不能生长,最后干死。
海上运输离不开水,水力发电离不开水。
工厂生产离不开水,总之,人类的生活、生产都离不开水,离开水,人类就不能生存下去。
3.教育学生要节约用水讲述:虽然天空中、江河里、海洋里、地下都有水,但供给我们喝、洗衣、做饭、灌溉农田、发电、工业生产用的水却并不很多。
我们平时用的自来水,是工人叔叔花费了很多劳动,把江河、湖、水库里的水加工净化得来的,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
(1)出示挂图或投影片。
(一人端着洗完的菜离去,自来水管未关严)提问:同学们看看画中的阿姨做到节约用水了吗?如果我们看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2)出示挂图或幻灯片。
(一个小朋友用手堵住水龙头,让水喷到另一个小朋友身上。
)提问:同学看看能做这样的游戏吗?为什么?如果你看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3)提问:你们平时有哪些浪费水的行为?今后应该怎样做才对?(三)巩固讲述:今天我们学习了水的用途一课。
(板书:课题)我们知道了在天空、江河、海洋、地下都有水。
同时还知道了水有很多的用途,无论是我们生活、工业生产、水上运输、水力发电、还是灌溉农田等都要用到水,离开了水人类就无法生存。
水这么重要,而自来水又来之不易,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做到节约用水。
(四)作业想一想:你怎样做到节约用水?板书:我们要节约用水。
3了解我们周围的动植物教学目标:通过了解我们周围的动植物,认识自然、亲近、热爱大自然的目的。
重点难点:人与动植物和谐相处,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增强。
一、导入:(故事引入)教学过程: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人类的妈妈,为了能让人们更好的生活下去,地球妈妈为人类找了很多朋友,就是我们周围的动植物,你们都知道哪些动植物?把你们观察与搜集到的告诉大家吧!1、学生汇报。
教师在黑板上有代表性的写在黑板上。
例如:动物写几个,植物写几个。
(所写的动植物要有针对性,为后面的动植物的作用做伏笔。
)2、师:你们能不能简单说一说这些动植物对人类有什么作用呢?(教师手指刚才在黑板板书的动植物的名称说。
)学生用自己找的资料或凭借自己的认识说明黑板上的动植物的作用。
3、师:看看,它们对人类有这么大的作用!我们应该跟它们成为好朋友!是吗?二、和动植物做朋友1、师:既然动植物和我们是朋友,那我们应该怎么跟动植物相处呢?老师这里有几幅图片请大家欣赏一下。
(播放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图片)师:看后,你们有什么感受?生:回答师:你有哪些动植物的朋友,讲一讲你们之间的故事。
生:回答(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发言,及时抓住学生回答的关键,加以补充,在观看图片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动植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有了它们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会丰富多彩、富有情趣。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正因为有了这些朋友,我们的生活才多姿多彩、充满欢乐!但是,你们知道吗?生活中还有很多人不把它们当朋友,肆意的乱捕乱杀可爱的小动物,乱砍乱伐植物树木,看看老师这里的资料片。
(播放人类残杀动物与乱砍树木的资料片。
)师:大家看到它的影响是什么?你知道破坏生态平衡会给人类带来哪些灾害吗?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明白,人类破坏生态平衡只会给自己带来灾害。
乱砍树木会带来风沙,地球沙漠化已经非常严重。
乱捕杀动物,地球上的很多动物已经濒临灭绝)师:大家刚才通过观看,都知道了动植物跟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而且肆意乱捕杀动物还会带来更大灾难,我想“非典”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你们知道非典的病毒来自哪里吗?生:回答师:据有关专家研究,非典的产生是人们乱捕食野生动物所致。
非典为人类敲响了警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平衡才能保护人类自己!人类才能更好在地球上生存!三、总结:大家知道了在我们生存的环境中,有很多朋友我们要与它们和睦相处!这样才能幸福快乐的度过每一天!大家都来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爱护我们的大地妈妈!4收集废品,建立“绿色银行”教学目标: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收集废纸、废报纸、饮料瓶等物品,建立“绿色银行”。
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收集废纸、废报纸、饮料瓶等物品,建立“绿色银行”。
一、看录像谈话播放资料,请学生说说看到校园美丽的心情。
播放一组环境脏、乱、差的场所的录像,请学生说说看了这组录像心情如何。
二、了解垃圾的来源及处理方法1.哪些地方会产生垃圾?(工厂、菜场、餐馆、宾馆、办公室、家庭、超市等等。
)2.讨论:垃圾最后都到哪里去了?垃圾被倒入垃圾桶后,由环卫工人收集起来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