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一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

一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第一篇:一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走进大自然》教材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本活动是关于“儿童与自然”的目标要求而设计的,即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健康安全地生活;”了解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愉快地和积极地生活;”自觉爱护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和动物,“负责任的有爱心地生活;”主动探险究大自然的秘密,想办法拯救大自然,留住大自然的美,“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教学目标:1、感受大自然的美是多样的,一年四季无处不在。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大自然的美。
3、懂得热爱大自然,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让学生有不同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准备:设计校园中的几个秋天的景点供学生观赏。
教学过程:1、体验大自然出现大自然三字,认读大自然三字。
大自然是指什么?大自然里有些什么景物?播放大自然画面,欣赏大自然的大容量,在美景。
人生活在什么地方?(体会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给人们提供了生活的环境和必需的物质财富。
)2、进入课文亲亲大自然(1)照片欣赏在照片中看到了什么?按顺序说出照片上地一些美丽景物(蓝天、白云、群山、草地、牛马、鲜花)你还能想象出哪些景物吗?说说照片上拍得是什么时候的季节?你认为大自然什么时候最美丽?找一找大自然在一年四季中的美景。
(大自然的每一个地方都很美丽,大自然的一年四季都很美丽)(2)看图走进大自然:小朋友在大自然里做什么?抱抱大树,看看小鸟,和小鸟说说话,捧捧小河的水。
(3)你能用什么方法亲亲大自然?(为它捡去一些垃圾,保护小鸟,爱护小树,躺在大地上闻一闻大地的气息,听听大地的呼唤,看看小河的水,河中的鱼,)(4)你会用什么方法去热爱大自然?3、进入大自然在河流边的草地上,田野里,感受大自然的美景,找一找人为破坏的环境。
3、讨论;小结你感受到大自然美在哪里?我们为大自然做点什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大自然?教后感应本活动从明理到实践,使学生初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景,教学上须花一些时间,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了大自然与人的生存之中的密切关系,经教师一度地启发,为学生激起了一股热爱大自然感情,初步接受了河水要得到人的保护,花草树木也要得到人的保护,动物更需要人们的保护,使小学生从小接受到环保教育。
一年级环保课教案(精选5篇)

一年级环保课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一年级环保课教案《我们身边的垃圾》教学设计教师:XXX 学情分析对于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来说,他们有的是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但没有一定的阅历,没有一定的交际技能,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训练。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好品质。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通顺,说完整,培养学生积极发言。
2、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重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交际,学生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行动起来,热爱地球母亲,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
教学重点: 通过这次口语交际的练习,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学生组内交流的组织,引导学生按要求进行交际。
课前准备1、学生用废旧垃圾制成的工艺品。
学生画的有关处理垃圾方法的儿童画。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
师:同学们,看看我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师出示各种垃圾图片,你看到什么就大声说出来。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积极地投入到说话情景中去。
)二、明确要求,激发热情。
师:这些都是我们身边的垃圾,(出示课题“我们身边的垃圾”)我们身边的垃圾是从哪儿来的?现在四人小组交流一下。
嗳!交流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教师板书交际要求,学生读一读,明确要求。
)第一,说要清楚,声音响亮;第二,听要明白,不要打断对方的讲话,待对方讲完后可以发表意见;第三,交际时要注意礼貌(如:大家好!谢谢……)三、交流合作,人人参与。
1、组内交流2、检查汇报,师生点评。
师:谁能把你的交流内容和我们一起分享一下呢?3、小结:我听明白了,你说在吃水果的过程中会产生垃圾,对吗?一次性饭盒、一次性塑料袋都是垃圾。
你善于在生活中发现,难怪你知道得这么多。
【设计意图:直观形象的动画演示能让学生深感“垃圾”对我们生活的“危害”,同时也明白了什么是“变废为宝”了,相信他们会带着课堂所学走进生活。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第一章:认识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环境的定义:自然环境、生活环境2. 环境的重要性:人类生活、动植物生存、资源提供教学活动:1. 观看环境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环境对人类和动植物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环境的认识和感受。
第二章:环境保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概念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习惯。
教学内容:1. 环境保护的概念:保护自然环境、减少污染、节约资源2. 环保行为习惯:垃圾分类、节约用水、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教学活动:1. 观看环保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行为和经验。
第三章:垃圾分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垃圾分类行为习惯。
教学内容:1. 垃圾分类的意义: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保护环境2. 垃圾分类的方法: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教学活动:1. 观看垃圾分类动画,引导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垃圾分类经验和方法。
第四章:节约用水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1. 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水资源短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2. 节约用水的措施:关闭水龙头、使用节水设备、合理安排用水教学活动:1. 观看节约用水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节约用水经验和方法。
第五章:保护树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树木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保护树木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树木的重要性:提供氧气、净化空气、保持生态平衡2. 保护树木的措施:不乱砍伐树木、种植树木、保护绿化教学活动:1. 观看树木重要性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树木对环境的影响。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保护树木经验和想法。
一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

一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第一章:认识我们的地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面貌,认识到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
2. 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地球的结构和特点2. 地球上的生物和资源3.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地球教学活动:1. 观看地球图片,引导学生描述地球的特点。
2. 讲解地球的结构,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层划分。
3. 讨论地球上的生物和资源,让学生认识到资源的宝贵。
4. 分享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如节约用水、用电等。
第二章:爱护花草树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意识。
2. 培养学生参与绿化活动的兴趣,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植物的特点和作用2. 绿化活动的意义3. 如何爱护植物教学活动:1. 观察校园里的花草树木,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特点。
2. 讲解植物的作用,如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
3. 讨论绿化活动的意义,引导学生参与植树、浇水等环保活动。
4. 分享爱护植物的方法,如不随意折断树枝、不踩踏草坪等。
第三章:节约用水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的重要性,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水的重要性2. 节约用水的方法3. 节水标语创作教学活动:1. 讲解水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水对生活的影响。
2. 分享节约用水的方法,如关紧水龙头、使用节水器等。
3. 组织节水标语创作活动,引导学生宣传节水意识。
第四章: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培养学生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2.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
教学内容:1. 垃圾的分类方法2. 垃圾的处理方法3. 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教学活动:1. 讲解垃圾的分类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垃圾的分类标准。
2. 分享垃圾的处理方法,如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等。
3. 讨论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做到垃圾分类。
第五章:保护动物,关爱家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特点和作用,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意识。
一年级环境教育课教案

一年级环境教育课教案【篇一: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一年级环保教案1、《走进大自然》教学时间:4周教学目标:1、感受大自然的美是多样的,一年四季无处不在。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大自然的美,。
3、懂得热爱大自然,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让学生有不同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1、体验大自然出现大自然三字,认读大自然三字。
大自然是指什么?大自然里有些什么景物?播放大自然画面,欣赏大自然的大容量,在美景。
人生活在什么地方?(体会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给人们提供了生活的环境和必需的物质财富。
)2、进入课文亲亲大自然(1)照片欣赏在照片中看到了什么?按顺序说出照片上地一些美丽景物(蓝天、白云、群山、草地、牛马、鲜花)你还能想象出哪些景物吗?说说照片上拍得是什么时候的季节?你认为大自然什么时候最美丽?找一找大自然在一年四季中的美景。
(大自然的每一个地方都很美丽,大自然的一年四季都很美丽)(2)看图走进大自然:小朋友在大自然里做什么?抱抱大树,看看小鸟,和小鸟说说话,捧捧小河的水(3)你能用什么方法亲亲大自然?(为它捡去一些垃圾,保护小鸟,爱护小树,躺在大地上闻一闻大地的气息,听听大地的呼唤,看看小河的水,河中的鱼,)(4)你会用什么方法去热爱大自然?3、进入大自然在河流边的草地上,田野里,感受大自然的美景,找一找人为破坏的环境。
4、讨论;小结你感受到大自然美在哪里?我们为大自然做点什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大自然?教后感:应本活动从明理到实践,使学生初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景,教学上须花一些时间,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了大自然与人的生存之中的密切关系,经教师一度地启发,为学生激起了一股热爱大自然感情,初步接受了河水要得到人的保护,花草树木也要得到人的保护,动物更需要人们的保护,使小学生从小接受到环保教育。
2、《绿色大地我母亲》教学时间:6周教学目的:1、知道土地滋养了万物。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2.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环境的概念:介绍环境的含义,让学生理解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讲解环境保护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3. 爱护环境、节约资源:教育学生节约用水、用电,分类垃圾,不乱扔垃圾等。
4. 环保行动: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植树、绿化校园、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的概念、环境保护的意义等。
2. 谈话法: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环保行动和感受。
3. 演示法:展示环保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环保的重要性。
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如植树、绿化校园等。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与环境教育相关的课件,图文并茂。
2. 环保实践活动材料:如植树工具、绿化植物等。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与我们的关系,引出本课内容。
2. 讲解环境的概念:讲解环境的含义,让学生理解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3. 讲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讲解环境保护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4. 教育学生爱护环境、节约资源:讲解节约用水、用电,分类垃圾,不乱扔垃圾等环保知识。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环保,下节课分享。
8.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如植树、绿化校园等。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国家环保政策,认识到环保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2. 引导学生关注全球环保问题,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环保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实践行动: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为,如节约用水、用电,分类垃圾等。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生动地讲解了环保知识。
一年级(全册)环境教育的教案

1、小动物的家教学容《环境教育》一年级教材第1-8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动物跟人类一样也有自己的家园。
2.对于常见的一些动物,能够区分出它是生活在什么地方的。
3.通过故事让学生了解到很多动物与植物是相互依存,密切联系的,了解它们之间存在着“食物网”。
教学重难点1.了解常见动物的生存的地方。
2.掌握动植物之间的密切联系,破坏了其一就会影响整个环境。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播放关于家的歌曲,让学生感知家的重要性,并让学生一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家,有爸爸、妈妈、爷爷和奶奶,我们每天放学了都会回到我们那个温暖的家。
那老师有一个问题要问大家,小动物们有家吗?生:小动物们也有家。
教师:对!小动物们也是有家的。
它们跟人类一样也是有自己的家,只是它们的家没有我们的家那么大,那么漂亮。
它们的家有的在海洋,有的在陆地等等。
二、讲授新课1.出示课本第1页的小动物图(1)你知道这些小动物们分别住在哪里吗?把书翻到第1页,请你帮这些小动物找家,将这些小动物添到第2、3页对应的地方。
(2)共同讲解答案。
小结:每个小动物都有属于自己的家,我们要爱惜我们身边的小动物。
2讲解动物之间的联系出示课本第4页的图教师:这些图片美丽吗?你能自己动手画一画吗?学生分组完成,并说明鲸鱼和金鱼能不能放在一起。
教师:这些小动物它们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
3.讲解食物网教师:请大家观察课本第5页的这个图,你发现了说明?生:我发现狼吃小兔,小兔又吃草。
生:我发现小鸟吃蚯蚓,也吃蝗虫,还吃昆虫,而这些被它吃的又吃草。
生:猫头鹰吃小兔,也吃老鼠,而老鼠和小兔都吃草。
教师:大家观察的真仔细!你们通过你们的观察,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生:小动物与动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小动物与植物之间也是有联系的。
教师:你说的对。
自然界中的大部分生物都不是以一种生物为食物的,往往是交织在一起,成为相互交叉的网,这就是“食物网”。
提问:从这“食物网”中,我们还能发现什么呢?生:我发现“食物网”中每个成员都很重要,少了其一就好像“网”破了一个洞。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完整版

你感受到大自然美在哪里?我们为大自然做点什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大自然?
板书设计
走进大自然
课 题
爱护花草树木
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2.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深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3.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一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南关镇镇隆小学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
师
电
子
备
课
教
案
学 科
年 级一年级
任课教师叶惠娟
课 题
走进大自然
教学目标
1.受大自然的美是多样的,一年四季无处不在。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大自然的美,。
3.懂得热爱大自然,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
让学生有不同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
师生共同谈论交流。
3.我们要好好保护我们的这些朋友(出示我们的地球环境日益恶化的幻灯片)。
教师沉重地告诉学生:同学们,看吧。我们的地球母亲正在遭受这样的破坏:沙暴,洪水,污染……所有这些有一部分是因为我们没有好好保护我们的好朋友--动物和植物引起的。为此,我们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野生动植物(举例具体是哪些方法),因为保护动植物就是保护自然环境,也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2.粘贴大树、小鸟,添画花草、太阳、蝴蝶、蜜蜂等。
3.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创作。
教师说明用胶水的方法并巡回指导。
3、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懂得了花草树木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好树木,从小养成栽培花草的良好习惯,为美化自己的家园出一份力,把自己的家园装扮得绚丽多彩,做一明绿化家园得小卫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顺序说出照片上地一些美丽景物(蓝天、白云、群山、草地、牛马、鲜花)
你还能想象出哪些景物吗?
说说照片上拍得是什么时候的季节?
你认为大自然什么时候最美丽?
找一找大自然在一年四季中的美景。
(大自然的每一个地方都很美丽,大自然的一年四季都很美丽)
(2)看图走进大自然:小朋友在大自然里做什么?
二、观看课件(二)
情景: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上,落满了叽叽喳喳的小鸟,他们在说:“我有新家了!谢谢小朋友们”。树的上方有笑眯眯的太阳公公,太阳公公说:“小朋友们,你们做得好!”
树的下方有美丽的鲜花和绿绿的青草,蜜蜂、蝴蝶在上面飞来飞去的跳着舞。
1.通过观看课件(二),大大激发了学生帮助小鸟建新家的兴趣。
(4)建筑工地上要使用各种动力机械,要进行挖掘、打夯、搅拌和运输材料设备,也会产生大量噪声,称为建筑噪声。
(5)生活噪声是街道、商场、文化娱乐场所(如电影院、剧院、体育场)以及建筑物内各种人群活动及生活设施所产生的声音。
(6)噪声的强弱大小是用“分贝”来表示的。分贝数越小表示环境越安静。我们通常谈话的声音是30—40分贝。
抱抱大树,看看小鸟,和小鸟说说话,捧捧小河的水......
(3)你能用什么方法亲亲大自然?
(为它捡去一些垃圾,保护小鸟,爱护小树,躺在大地上闻一闻大地的气息,听听大地的呼唤,看看小河的水,河中的鱼,)
(4)你会用什么方法去热爱大自然?
三、进入大自然
在草地上,田野里,感受大自然的美景,找一找人为破坏的环境。
南关镇镇隆小学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
师
电
子
备
课
教
案
学 科
年 级一年级
任课教师叶惠娟
课 题
走进大自然
教学目标
1.受大自然的美是多样的,一年四季无处不在。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大自然的美,。
3.懂得热爱大自然,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
让学生有不同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
四、讨论;小结
你感受到大自然美在哪里?我们为大自然做点什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大自然?
板书设计
走进大自然
课 题
爱护花草树木
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2.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深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3.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②小鸟哭了,为什么?
③大树为什么没有树叶?
学生讨论:大树死了,大树被人砍了,树枝被人折了,等等。
3.教师进行环保教育。
①师生共同探讨树的用途:从根—茎,从茎—叶,从净化大气—防治沙尘暴。
②师生共同探讨保护树木、花草的方法。
4.再看课件(一)
启发学生想一想,小鸟现在没有家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小结:教育学生要有爱心、同情心,来帮助小鸟建一个新家。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活动设计
授课教师备课记录
教
学
过
程
一、体验大自然
出现大自然三字,认读大自然三字。
大自然是指什么?
大自然里有些什么景物?
播放大自然画面,欣赏大自然的大容量,在美景。
人生活在什么地方?
(体会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给人们提供了生活的环境和必需的物质财富。)
二、进入课文
亲亲大自然
(1)照片欣赏
教学难点
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深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活动设计
授课教师备课记录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
二、教授新课
(一)观看课件(—)
情景:天空一边乌云,一颗光秃秃的大树,有机只哭叫着的小鸟在树的上方盘旋。边飞边说:“我没有家了,我没有家了”。
1.看后自由讨论。
2.教师启发引导。
①你们看到了什么?
颗粒状、湿的、褐色的、有小虫子、有落叶、有树根、有石块、有......
2.你的窗纱上都留下了什么?
植物类:落叶树枝树根花瓣......
动物类:蚯蚓屎壳郎蚂蚁......
3.总结:你看到土壤里有什么?
二、研究土壤
1)用放大镜看——观察土壤颗粒的大小、颜色深浅。
2)用手捻——感觉土壤颗粒的硬度、粗糙程度。
爱护花草树木
课 题
绿色大地我母亲
教学目标
1.知道土地滋养了万物。
2.知道在我们看不到的土里生活着哪些好朋友。
3.能用实验观察土的颜色
教学重点
五彩的土壤滋养了世界万物。
教学难点
了解土里生活的好朋友。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活动设计
授课教师备课记录
教
学
过
程
一、观察土壤
1.同学们已在家观察了土壤,在土壤中都看到了些什么?汇报一下。
3)用手握搓——通过水的作用,感觉土壤的黏性。
4)用手摸——感觉土壤颗粒的大小、潮湿度。
三、总结全课
我并不美丽,可许多人叫我妈妈,
因为——
我给每一颗种子输送养料,
我给每一棵树扎根的地方,
我托起每一座山,我挽起每一条河,
我给每一个期待收获的人带来希望。
板书设计
绿色大地我母亲
课 题
噪声与人类健康
教学目标
1.知道噪声产生的原因和途径。
2.知道噪声对人类有哪些危害。3.源自道减少噪声有那些措施。教学重点
了解噪声产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
知道减少噪声有那些措施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活动设计
授课教师备课记录
教
学
过
程
1、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声音,各种各样的声音使世界充满生机,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美妙的乐声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和享受。但是,刺耳的噪声却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
2.粘贴大树、小鸟,添画花草、太阳、蝴蝶、蜜蜂等。
3.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创作。
教师说明用胶水的方法并巡回指导。
3、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懂得了花草树木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好树木,从小养成栽培花草的良好习惯,为美化自己的家园出一份力,把自己的家园装扮得绚丽多彩,做一明绿化家园得小卫士。
板书设计
当噪声超过85分贝,长期可使听力受损,超过120分贝,听力较快受损,甚至耳聋。
三、总结
为了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我们必须设法制服噪声这个“都市罪犯”。我国已经颁布事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止法》,加强了噪声的管理和防治。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制服噪声这个“恶魔”,使我们的家园更安宁!
揭题——噪声与人类健康。
二、新授
(1)噪声引起的危害有哪些?
它引起头痛、心慌、全身乏力、听力受损,还有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方面的疾病,甚至导致胎儿畸形。噪声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公害,被称为“无形杀手”。
(2)噪声是怎样产生的呢?
(3)工业噪声是指工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因机械振动、摩擦、撞击以及气流振动而产生的嘈杂声音。工业噪声主要来自机器和高速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