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专题教育教学设计
培智一年级数学《比长短》教育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理解和掌握比较长短的基本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比较长短的基本概念2.教学难点:学生在比较长短时的思维方式转变,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长、短的卡片、尺子、实物(如铅笔、书等)2.PPT或黑板、粉笔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5分钟)1.导入问题:请同学们看看手中的两根铅笔,哪根长?哪根短?为什么?2.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观察实物感受长短的区别,并向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
3.让学生将观察的结果说出来,花一些时间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形容词表达出长短不同的程度,如"长、短、较长、较短"等。
Step 2 比较长短(25分钟)1.出示长、短的卡片,让学生观察、比较,找出两者的不同之处。
2.引导学生归纳长、短的特点,并用口头或书面记录下这些特点。
3.让学生用尺子比较实物的长度,观察记录下来的结果,并与归纳的特点进行对比。
4.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观察和比较不同实物的长度,并归纳出规律,然后让每个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5.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并在黑板上进行归纳,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Step 3 拓展探究(30分钟)1.让学生观察和比较教室内的不同物体的长度,引导学生思考,如教室的门柱、窗帘等。
2.让学生根据所掌握的比较长短的知识,将教室内的物体按照长度进行排列。
3.鼓励学生自己选取两个物体进行比较,找出其他同学不同的看法,以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
4.放大延伸:让学生用创造性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长短,如用手指节、铅笔等,使学生在不同场景中运用比较长短的知识。
Step 4 巩固与评价(10分钟)1.老师出示一些实物图片,让学生说出它们的长短,并给出理由。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5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5篇1.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篇一《天地人》: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图画、动作演示、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天、地”等6个生字。
2、初步学习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1、教师播放儿歌,学生边读边拍手。
铃声响,坐坐好。
腰挺直,脚放平。
手放好,头摆正。
眼睛看老师,上课专心听。
2.老师展示傅抱石的中国画,引导学生看图:你看到了什么?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题目:天地。
二、朗读课文,内容归类1、学生打开书本,教师及时纠正阅读姿势。
2.老师负责阅读。
先看题目,再看正文。
课后阅读。
一起读。
3、引导学生观察,课文将这6个汉字分为哪两组?(第一组:天地人;第二组:你我他)三、形义结合,学习“天地人”1、学习汉字“天”。
教师边讲解边板书“天”字。
在人的头顶上,那无边无际的就是“天”。
出示晴天、阴天、雨天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正音。
2、结合图画,学习汉字“人”。
教师出示“人”站立的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和图画的相似性,帮助学生识记字形。
出示男人、女人、老人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人”的字义。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正音。
3、结合图画,学习汉字“地”。
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了解字义。
出示草地、菜地、雪地、沙地的图片,联系生活加深理解字义。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引导学生自己组词读。
四、谈话交流,学习“你我他”1、营造氛围,感知“你我他”。
从“人”出发,引出“我”。
教师出示汉字“我”,启发说话:我们都是人。
师生对话,引出“你、他”。
教师提问:“你叫什么名字?”指定学生回答。
教师再指该学生的同桌提问:“他是你的同桌。
他叫什么名字?”学生回答。
2、仔细观察,认识“你我他”。
引导学生观察汉字,找一找“你、他”有什么共同点。
教师移动单人旁的笔画,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3。
游戏互动,理解“你我他”。
教师请三位学生上台,引导学生选生字卡片并交流。
如一名学生说:“我是××,很高兴我们成为好朋友。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可爱的我》教学设计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可爱的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学会欣赏自己。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我有哪些特点:外貌、性格、兴趣等方面。
2. 我的优点和不足: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学会接受自己的不足。
3. 欣赏自己:学会欣赏自己的独特之处,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学会欣赏自己。
四、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自己。
2.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互相鼓励。
3.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提高交际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趣味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2. 自我介绍:让学生轮流介绍自己的外貌、性格、兴趣等方面的特点。
3.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互相鼓励。
4.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提高交际能力。
5. 总结: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学会欣赏自己。
6. 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增进亲子关系。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自己特点和优点的认识。
2. 关注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与人沟通的能力。
3. 搜集学生课后作业的反馈,了解他们与家人分享优点和不足的情况。
七、教学资源:1. 课件:包括游戏、图片、情景模拟等教学内容。
2. 纸张:用于学生书写课后作业。
3. 录音设备:用于记录学生课堂上的自我介绍和讨论。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2. 第二课时:小组讨论,分享优点和不足。
3. 第三课时:情景模拟,学习与人沟通。
4. 第四课时:总结课程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 在小组讨论中,鼓励每个学生发言,尊重他们的观点。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5篇

【导语】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案的设想和计划。
⼀般包括教学⽬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下册教学设计5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以学校⼯作计划为核⼼,以《⼩学语⽂课程标准》为引领,⽴⾜我校学⽣学习的实际情况,坚持⾯向全体,打好基础,围绕“真实、有效”的教研主题,以研促教,⽴⾜课堂,努⼒实现“扎实、⾼效”的教学,培养学⽣的语⽂学习兴趣和⾃主学习语⽂的能⼒,全⾯提⾼学⽣的综合素质。
⼆、学情分析 ⼀年级孩⼦正处于学习启蒙阶段,通过⼀年级上学期的学习,⼤部分学⽣已经基本掌握了汉语拼⾳的读写,以及正确地拼读⾳节、学读轻声;在读写分开、多⼈少写的原则上,学⽣已会认250个⽣字,会写100个字;能根据⼀定的情境或看图,⽤普通话讲清⼀件简单的事;在阅读⽅⾯也能正确地朗读、背诵指定课⽂,能联系课⽂和⽣活实际理解常⽤词语和句⼦的意思,认识了句号、感叹号、问号,并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的语⽓。
同学们通过⼀个学期的学习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能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法,并养成了爱惜学习⽤品的良好习惯。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内容包括“⼝语交际”、“课⽂”、“识字”、“写话”、“语⽂活动”五个部分,共分为8个单元。
其中,“⼝语交际”6次(两个识字单元未安排);“识字”8课,分别在第2单元和第5单元;“课⽂”26篇,分别安排在第1、3、4、6、7、8单元,每单元4⾄5篇课⽂;写话6次(两个识字单元未安排);“语⽂活动”8次,每单元1次。
本册教材具有以下特: (⼀)话题单元,板块结构——本册教科书通过话题组合单元,采⽤板块结构,分为“⼝语交际”、“识字写字”、“阅读”、“写话”、“语⽂活动”等板块。
各个板块既⾃成体系,⼜相互关联,始终贯穿提⾼学⽣语⽂综合素养这条主线。
一年级教育活动课教案

一年级教育活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次教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年级教育活动课的基本内容和课程目标。
2. 培养学生对教育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简要介绍教育活动课的定义、意义和目标。
2. 介绍一年级教育活动课的具体内容和活动形式。
3. 设计一种适合一年级学生的教育活动,并让学生参与其中。
三、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教育活动的兴趣。
2. 介绍教育活动课的定义、意义和目标,让学生对这门课程有初步了解。
3. 详细介绍一年级教育活动课的具体内容和活动形式,例如绘画、手工制作、音乐欣赏等。
4. 设计教育活动任务:分组让学生一起设计一种适合一年级学生的教育活动。
要求学生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创造能力。
5. 学生展示和评价: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设计的教育活动,并让其他学生评价和提出建议。
6. 教师总结: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表现,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
四、教学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教育活动设计过程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主动性和团队合作能力。
2. 学生的设计作品:评估学生设计的教育活动的创意和实用性。
3. 学生的展示评价:评估学生对其他小组设计的教育活动的理解和评价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彩色笔、纸张、水彩、颜料等绘画工具。
2. 手工制作材料,如剪刀、胶水、彩纸等。
3. 音乐播放器和音乐资源。
4. 小组展示评价表。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继续进行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践。
2. 设计更加具有挑战性和创意性的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能力。
以上为《一年级教育活动课教案》的完整版。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我能行》教学设计

《我能行》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增强自信心。
2.勇于展示自己的才能,相信自己的力量,克服胆怯心理。
【活动内容】小学生自信心训练。
【活动形式】竞选活动、招聘活动、才艺表演等。
【活动对象】小学一年级学生。
【活动准备】每人准备一个节目或一个作品,并制作快乐成果袋。
【活动设想】培养一代具有自信心的公民是时代的要求,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本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通过创设活动情景,围绕着角色扮演、模仿和指导等环节,让学生在自己擅长的活动中进行交流、展示,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是新世纪的小主人,人人都有许多出色的本领,是吗?现在,谁来说说你有哪些擅长的本领呢?(同学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
)生:我是未来的小画家,我会画很多的画,爸爸、妈妈都表扬我。
生:你们知道我的真本领是什么吗?我会游泳,游得像小鱼一样快,教练说我再刻苦训练,要送我到省队。
生:我是妈妈的小帮手,我会扫地、洗碗……生:我是小歌唱家,我会唱很多歌,有《小燕子》、《数鸭子》……(学生踊跃表现自己。
)(点评:通过让学生介绍自己的优点,激发学生们大胆表现才能的欲望,也为后面活动的展开作一铺垫。
)师:对了,你行,我行,大家行。
只要你们信心十足地迎接挑战,成功的快乐永远属于你。
今天,小明星艺术团要在我们班招聘新成员。
你们有信心去迎接挑战吗?生(信心十足地喊):有!师:有信心的同学请举手。
(教师激扬的语气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师:噢,还有一些同学还缺乏勇气,别气馁,老师希望你们也都能勇敢地展示自己的才华,积极加入到队伍中去。
我们先来看看那些信心十足的同学是怎样表现自己的。
今天,艺术团要招聘的有:小黄莺歌唱组,小孔雀舞蹈组,小画家美术组,巧巧手手工组。
(教师出示不同的旗牌做标示。
)(点评:教师从“学生举手”的环节中巧妙地观察到个别学生缺乏信心,说明不同的活动任务会造成部分不自信学生的紧张与焦虑,此时教师适当的正面鼓励和降低活动任务的难度对学生建立信心是非常有帮助的。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设计5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设计5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一年级数学课堂设计,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及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1. 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初步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
3. 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让学生动手在钉子板上围、用小棒拼平行四边形。
教学用具:长方形模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课件、小棒。
教学方法:实践操作法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出示长方形问“小朋友们,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这位老朋友?他介绍得对吗?”接着出示第二个图形(正方形),问:“这个老朋友又是谁呢?”再出示圆:“它叫什么名字?这是我们已经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三位老朋友。
我发现你们很喜欢折纸,是吗?今天我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个折纸的游戏,高兴吗?二、启发思维、引出新知1.认识三角形(1)教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纸,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学生回答:这是正方形。
师:你能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折纸的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你是怎样折的,折出了什么图形?师:我们现在折出来的是一个什么图形呢?生答:三角形。
师:小朋友们一下就认识了我们的新朋友。
对了,这就是三角形。
出示并贴上三角形。
板书:三角形(2)提问:这样的图形好像在哪儿也看到过?想一想?①先在小组里交流。
②学生回答。
小学一年级上册全册安全教育教案《第五章 校外活动安全》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上册全册安全教育教案第五章校外活动安全第一节校外游戏安全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意识到校外游戏的地点要恰当,游戏内容要健康。
2、引导学生做游戏要有规则,并做好防范准备。
二、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在做校外游戏安全的时候要注意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大家都喜欢做游戏,校外你们也做过不少的游戏,那你知道在校外做游戏要注意些什么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校外游戏安全。
(二)新授1、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从文中知道了些什么?2、学生读课文,进行交流。
3、a校外游戏要选择恰当的地点,防止可能出现的危险。
b游戏内容在保证健康的同时,要考虑安全因素。
C集体游戏要做好事故防范。
d游戏要按规则进行,不要轻易改动。
(三)小结:游戏大家都爱做,但是如果不注意安全的话,那就失去了做游戏的乐趣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这些安全。
第二节校外娱乐活动安全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意识到校外娱乐活动要选择正规的、安全的地点。
2、引导学生做游戏要有规则,并做好防范准备。
二、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在进行校外娱乐活动的时候要注意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大家都喜欢休息日,你们也经常去校外的各种游乐园去玩,那你知道在校外玩得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校外娱乐活动安全。
(二)新授1、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从文中知道了些什么?2、学生读课文,进行交流。
3、a要去经国家检验的合格的正规、安全的游乐园玩。
b参加一些惊险项目,要系好安全带、玩的时候不要做危险动作。
C 要到正规的滑冰场滑冰,准备工作要做好。
D不要在马路上而要到正规的体育场所滑旱冰。
要戴好保护品,以免身体受到伤害。
(三)小结:游戏大家都爱做,但是如果不注意安全的话,那就失去了做游戏的乐趣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这些安全。
第三节旅游与营地活动安全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白参加旅游与营地活动的注意事项。
2、让学生明白迷路了怎么办。
二、教学内容:旅游与营地活动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为了祖国的繁荣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认识祖国,了解祖国,要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难点: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
教学法:讲授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整理课堂,认识书本。
二、教学新课1、\2、让学生打开书第1页,教师教读课题,板书课题:“为了祖国的繁荣”3、介绍祖国,引导看图:有锦绣的河山,悠久的历史,辽阔的疆土,丰富的物产。
三、说一说我的家在省市县我们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四、读一读。
祖国是妈妈。
五、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2、学唱《我爱北京天安门》。
重难点:。
认识人物所属的名族。
教学法:合作讨论。
准备:书5---6页。
过程:一、唱一唱。
让学生学会唱《我爱北京天安门》歌曲。
二、辨一辨1、文中图中的小朋友分别属于不同的名族,你能根据他们的服装特色辨认出来是哪些民族吗2、《3、将下图中人物与所属民族连线。
三、拓展活动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国庆节。
2、>3、通过评一评的教学活动,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重难点:给图涂上相应的颜色。
教学法:动手操作。
准备:学生用书7-----8页。
过程:一、涂一涂完成7页的第一个任务:做一做。
1、!2、评比:看谁涂得好。
二、评一评1、在这次活动中,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2、这次活动中表现最好的同学是,他给你的印象是。
一年级环境教案1、《走进大自然》教学时间:4周教学目标:1、感受大自然的美是多样的,一年四季无处不在。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大自然的美,。
3、懂得热爱大自然,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让学生有不同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准备:设计校园中的几个秋天的景点供学生观赏。
教学过程:1、体验大自然,出现大自然三字,认读大自然三字。
大自然是指什么大自然里有些什么景物播放大自然画面,欣赏大自然的大容量,在美景。
人生活在什么地方(体会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给人们提供了生活的环境和必需的物质财富。
)2、进入课文亲亲大自然(1)照片欣赏在照片中看到了什么《按顺序说出照片上地一些美丽景物(蓝天、白云、群山、草地、牛马、鲜花)你还能想象出哪些景物吗说说照片上拍得是什么时候的季节你认为大自然什么时候最美丽找一找大自然在一年四季中的美景。
(大自然的每一个地方都很美丽,大自然的一年四季都很美丽)(2)看图走进大自然:小朋友在大自然里做什么抱抱大树,看看小鸟,和小鸟说说话,捧捧小河的水(3)你能用什么方法亲亲大自然}(为它捡去一些垃圾,保护小鸟,爱护小树,躺在大地上闻一闻大地的气息,听听大地的呼唤,看看小河的水,河中的鱼,)(4)你会用什么方法去热爱大自然3、进入大自然在河流边的草地上,田野里,感受大自然的美景,找一找人为破坏的环境。
4、讨论;小结你感受到大自然美在哪里我们为大自然做点什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大自然教后感:应本活动从明理到实践,使学生初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景,教学上须花一些时间,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了大自然与人的生存之中的密切关系,经教师一度地启发,为学生激起了一股热爱大自然感情,初步接受了河水要得到人的保护,花草树木也要得到人的保护,动物更需要人们的保护,使小学生从小接受到环保教育。
】2、热爱学校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认识自己的学校。
2、让学生说出自己学校的名称。
重、难点:'学写热爱学校的语句。
教学法:讲解法。
教学准备:学生用书9—11页。
课时:3课时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谈话同学们,我们在学校里已经学习了一段时间,并参加了一些有趣的活动,这儿有美丽的校园,有亲爱可敬的老师,有活波可爱的同学,你喜欢吗二、比一比*请同学们把自己有的或者绘的校园美景在P10下面的方框内,看看谁眼中的校园更美丽。
三、看一看在老师的带领下,把学校的没一个角落都看看,然后记在心里。
四、说一说我们的学校在省市县乡。
我们学校的名字是。
我们学校有个教学班。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2、让学生热爱校园。
3、学会美化校园。
重难点:为美化校园采取的行动。
教学法:操作法。
准备:学生用书12---13页过程:一、课前谈话上节课我们观察了学校,你有什么想法吗二、读一读让学生读一读《上学校》这首诗。
三、¥四、做一做1、为了美化我们的校园,我采取的行动是:………2、为了让更多的同学热爱我们的学校,我得把校园的吸引的地方展示出来。
五、想一想学校这么漂亮,请把你热爱学校的语句写下来吧!第三课时教学目标:猜谜语。
重难点:自评教学法:讨论法)过程:一、课前谈话:同学们,想一想猜谜语。
二、猜谜语(P14、15)1、教师出示谜语。
2、先同桌猜,在全班猜。
3、教师揭示谜底。
三、评一评1、在这次谈话中,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看看你能得几颗星,请在你获得星星上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2、这次活动中表现最好的同学是。
—他给你的印象。
一年级环境教案2、《绿色大地我母亲》教学时间:6周教学目的:1、知道土地滋养了万物。
2、知道在我们看不到的土里生活着哪些好朋友。
3、能用实验观察土的颜色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是五彩的土壤滋养了世界万物。
2、教学难点是了解土里生活的好朋友。
课前学案:1、仔细看土壤外表,看到了什么2、用纸巾包土,使劲捏一捏,摊开纸,看到了什么3、了解陶器产生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观察土壤1、同学们已在家观察了土壤,在土壤中都看到了些什么汇报一下。
颗粒状湿的褐色的有小虫子有落叶有树根有石块有……~2、你的窗纱上都留下了什么植物类:落叶树枝树根花瓣……动物类:蚯蚓屎壳郎蚂蚁……3、总结:你看到土壤里有什么二、研究土壤1)用放大镜看——观察土壤颗粒的大小、颜色深浅2)用手捻——感觉土壤颗粒的硬度、粗糙程度3)用手握搓——通过水的作用,感觉土壤的黏性4)用手摸——感觉土壤颗粒的大小、潮湿度三、总结全课—我并不美丽,可许多人叫我妈妈,3、学拼音做游戏教学目标:通过拼音游戏,让学生区别汉语拼音b----d。
重难点:区别汉语拼音b—d教学法:合作准备:拼音卡片过程:第一课时一、@二、听儿歌,认识学习汉语拼音的重要。
三、拼音游戏。
1、试一试2、先反复读下面的儿歌,在排队分组表演,汉哪一组表演得最好。
老大老大a a a它的口型最最大老二老二o o o公鸡叫o o o老三老三e e e睡了有只大白鹅(老四老四i i i我有一件新外衣老五老五u u u火车开了u u u老六老六üüü小金鱼,真有趣四、做一做看图学做手指操,看谁做得准学得快。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汉语拼音的用处,从而认真学会汉语拼音。
重难点:拼读教学法:游戏准备:学生用书20---21页一、复习导入读一读 a o e i u ü二、说一说将p21圆圈中的培养读出来,看谁拼得快,拼得准。
三、给下面的水果涂上颜色先让学生拼读,再涂色,最好在板书展示交流。
四、:五、辨一辨找一找,有几只黑猫六、拼读象声词kuāng kuāng dōng dōngding ding七、总结评价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开心吗说一说。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通过评一评这一活动,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重难点:拼读拼音游戏。
教学法:讲授法准备:学生用书24、25页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读一读:a o e i u ü2、复习做手指操。
二、猜一猜下面四句话各是一种学习用品,你能猜出来吗、大姐说话先脱帽,大姐:二姐说话先喝水,二姐:三姐说话先挨刀,三姐:四姐说话雪花飘。
四姐:三、选一选p24他们爱吃什么用线连起来.四、评一评。
P23五、总结提问这次活动中表现最好的同学是,他给你的印象是。
|一年级环境教案3、《拜访土著居民》教学时间:8周教学目的:1. 让学生通过亲近自然说说大自然中有哪些的生灵,教案《一年级环保教案《走进大自然》。
2. 让学生在了解生灵们的习性的基础上去拜访它们。
教学重难点:了解动物们的习性。
如何去拜访它们。
教学过程:;1. 你知道这些谜语中的主角是谁吗小小诸葛亮,独坐中军帐,摆下八卦阵,专捉飞来将。
大眼睛,宽嘴巴,咕呱咕呱爱说话,捉虫能手就是它。
头上两根须,身穿彩花袍,飞舞花丛中,快乐又逍遥。
高高绿骨儿,圆圆金黄脸,最爱向太阳,盈盈笑不停。
2. 怎样去拜访大自然的主人,带些什么呢和小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
通过收集资料或观察了解动,植物的生活习性,3. 把拜访的土著居民介绍给大家4. 小故事《鼠兔》天山山脉。
:当我们登上海拔3400米的顶峰,高山裸岩出现了。
伊犁鼠兔的家园到了。
它们通常在裸岩地带觅食,玩耍。
山中雾气弥漫。
我们在雾气中攀登跋涉。
如同腾云驾雾一般,缥缈而高远。
我们俯身,静静地趴着,在裸露的岩石顶部,或者石缝里,寻找它们的踪迹。
伊犁鼠兔体长只有20厘米,看起来似乎像老鼠,又像猫。
我只在照片上见过它的模样。
那是一双小而亮的眼睛,泛出深紫色的光。
头顶和额部有明显的棕色斑纹,颈背有一大块浅色斑。
色彩鲜艳。
小家伙分布于天山中西部海拔3000至3500米的高山黄土草甸草原中。
喜欢群居。
性格顽劣。
据说格外机警。
它在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人的气味,听到人的动静。
这时,它如跳远运动员,倏地就不见了。
藏进石缝里,藏进洞里。
想看到它,全凭运气。
不过,并非伊犁鼠兔的信息是零。
在岩石间,有一小撮一小撮的青草,被乱糟糟地丢弃。
青草是新鲜的,嫩绿的,看来也是刚刚采集的。
上面还有牙齿的痕迹。
青草旁边,还留下了一两撮粪便。
蹲下身,拾起一撮粪便,哦——哦,还是热乎乎的哪。
可爱的小东西。
你跑得再快,还是给我们留下了蛛丝马迹。
你的行迹向我们表明,你就在附近,刚刚还在这里享受午餐,散步呢。
看到我们牞你藏起来了。
我知道,你就在离我们最近的某一个岩石缝里,探头探脑,打量我们的一举一动呢。
没关系。
谢谢你留给我们的蛛丝马迹。
至少这告诉我们,你的生命气息无处不在。
总结:大自然是各种动植物最好的家园,动植物各有各的本领&4、小花狗的故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小花狗的故事,让学生明白眼睛的重要性。
重难点:演狗妈妈和小花狗对话的情节。
教学法:游戏。
准备:/学生用书26、27、28页过程:一、课前谈话小朋友,我们都希望在家有一双好眼睛,只有重视保护眼睛,才能是眼睛明亮,但是有一只小花狗不懂的怎样保护眼睛,它的眼睛变近视了,想不想知道小花狗的故事呢二、听一听小花狗的故事P27、28三、演一演四、总结评价,表扬。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如何保护眼睛。
重难点:保护眼睛的具体方法。
教学法:示范准备:学生用书29、30页。
过程:一、复习导入一边吃饭,一边看书;一边睡觉,一边看书(眼睛都要变近视)二、说一说上节课,你听了小花狗眼睛变近视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请你告诉小花狗应该怎样保护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