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单元说明

合集下载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8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8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大单元教学设计第8单元《开启观察之旅,乐享童真童趣》一、单元人文主题:做个小小观察员二、单元语文要素1.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培养学生寻找明显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借助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从课文中找到信息,与大家交流。

2.《比尾巴》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发现事物之间的差异性;《乌鸦喝水》则通过观察发现事物间的关联,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雨点儿》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变化;而口语交际则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大胆说出来。

3.本单元的教学要继续重视朗读基本功的训练,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及时纠正学生朗读中的错误现象。

【单元要素落实】1.识字与写字。

目标:认识“谁、长、短”等38个生字和6个偏旁;正确认读3个多音字;会写“比、巴”等17个字和2个笔画。

背诵《比尾巴》《风》。

活动:通过结合图片、字源等方法认识生字,并能给生字宝宝找朋友。

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学会用词语造句。

2.诵读课文。

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一些自然常识,产生观察自然、观察生活的兴趣。

朗读、背诵《比尾巴》《风》。

活动: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好关键句式。

一年级重在“读正确、读通顺”。

要善于调动多种感官、利用多种形式在充满童趣中让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并读懂课文。

我们不仅可以根据课文插图、结合生活经验,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还可以通过想象、创设情境、回忆等方法来朗读。

3.口语交际。

目标:通过图片想象“运南瓜”的多种方法。

活动:先连贯地看3幅图,看懂图意,明白第二幅图中的大问号是引导我们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把南瓜运回家。

再引导学生针对南瓜“大、重”的特点进行想象。

三、任务情境:做个小小观察员四、本单元教学目标:1.基础积累性目标。

认识“谁、长、短”等38个生字和6个偏旁;正确认读3个多音字;会写“比、巴”等17个字和2个笔画。

(最新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教学大纲

(最新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教学大纲

(最新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大纲教学目标1. 科学阐释色彩和音乐韵律对诗歌表现的重要性;2. 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提高;3. 初步了解“春”季节,提升对自然和生命的感知和理解;4. 培养对家庭、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感恩和尊重家庭。

教学重点和难点1. 通过诵读、赏析诗文,了解色彩和音乐韵律在诗歌表现中的作用;2. 练巩固《汉字书写练》、《学生用字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3. 深入理解春季节,通过观察、分享、思考,提高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感知和理解;4. 通过拓展阅读,让学生更广泛了解家庭和生活,在情感上更加感恩家庭,尊重家长。

教学内容和安排1. 课文《春天的颜色》- 通过阅读、分析、练,理解色彩在描绘春天中的作用;- 带领学生联想自己所见所闻中的春天色彩,拓展语言表达意境;- 编排游戏、童话、诗歌等拓展阅读,带领学生欣赏和创作春天节日类文本。

2. 课文《春姑娘和阳光》- 诵读诗歌,感受音乐韵律的美妙;- 分享诗歌对春天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模仿诵读、创编童谣小曲,体验音乐表达的魅力。

3. 课文《我家的小院》- 学生自主归纳、总结课文中的形象描写,讲解、练植物、小鸟等的描述语言,并进行模仿创作;- 导入“我家的小院”的图画比赛,以小队为单位,绘制季节变化中的小院风景图;- 分享每组小队所绘制的图画,通过展示与合作,感恩和尊重大家的努力和付出。

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与互动交流;2. 图画比赛;3. 针对学生的多样化评价。

课外拓展1. 搜集更多春天的文学作品,轻声朗读、造句练、分享交流;2. 观察春天的自然现象,如鸟儿的飞舞、花草的生长等,记录、描述、模仿呈现;3. 探究和讨论家庭中的感恩和尊重,分享孝心、感恩和尊重家人的小事情。

最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指导

最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指导

最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教学指导
教材解析
本单元围绕“观察”这一主题,编排了《雪地里的小画家》《乌鸦喝水》《小蜗牛》3篇课文。

这些课文都是以动物为主人公,内容充满了童真童趣,符合学生的阅读口味。

本单元的教学要点是培养学生寻找明显信息的能力和借助图画阅读课文的能力。

另外,通过教学本单元,要让学生们体会到: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

“口语交际”的内容是“小兔运南瓜”,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互动,旨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

“语文园地八”有5项内容,分别是“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要求会认的生字和偏旁,会写要求会写的生字和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认识本单元要求会认的生字和偏旁,会写要求会写的
生字和笔画。

2.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3.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和小蜗牛爬行慢的特点。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单元教学课时安排
雪地里的小画家2课时
乌鸦喝水2课时
小蜗牛2课时
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1课时
语文园地八2课时。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单元分析 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单元分析 单元教学设计

过插图、视频、实物演示等方法,启发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感情,积累语
言。
知识与技能
1. 会认本单元 39 个生字,会写 16 个生字认识 2 个部首和 1 种笔画。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元Hale Waihona Puke 3. 借助图画阅读课文。初步培养学生寻找明显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借助拼音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偏

5.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良好习惯;培养正确的阅读和书写习
惯。

12 雪地里的小画家
2 课时

13 乌鸦喝水
2 课时


14 小蜗牛
2 课时

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 1 课时

语文园地八
3 课时
武汉市陈家墩学校 胡昀
程宏明
武汉市陈家墩学校 胡昀
武汉市陈家墩学校 胡昀
武汉市陈家墩学校 胡昀
带领同学们把雪花宝宝平安地送大地吧。小老师带读生字,小组开火车认读生
字并组词。
(二)动情朗读,文里寻趣。
1.识号断句。
师:雪花宝宝从天空中飘落下来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呢?请同学们打开课
文,看第一句话,细心的小朋友读课文时有没有发现,小雪花的心情藏在一个
特殊的符号里,谁发现了适个符号?(出示“!”)感叹号是问号和句号的兄弟,
1. 会认本单元 39 个生字,会写 16 个生字认识 2 个部首和 1 种笔画。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初步培养学生寻找明显信息的

能力。
教 学
3. 借助拼音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偏

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1、学习内容概述:本单元主要围绕“秋天”这一主题展开,通过学习秋天的相关知识和活动,让学生了解季节的变化,感受秋天的美丽和丰收的喜悦。

2、重点与细节:秋天的特点:本单元首先介绍了秋天的特点,包括气温逐渐降低、树叶变黄或变红、果实成熟等。

通过这些特点,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秋天的气候和自然景观。

秋天的节日:单元中还介绍了中秋节和国庆节这两个与秋天相关的节日。

学生了解到中秋节是团圆和赏月的节日,国庆节则是庆祝国家成立的节日。

秋天的活动: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单元中介绍了捡落叶、摘果子、赏菊等秋天的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亲身感受秋天的美好,了解秋季的特点和农事活动。

诗歌欣赏:本单元还安排了一篇关于秋天的诗歌欣赏,通过欣赏优美的诗歌,学生可以更深入地感受秋天的美丽和丰收的喜悦。

数学练习:在单元的数学部分,学生可以进行与秋天相关的数学练习,如计算果实的数量、比较大小等,以锻炼他们的数学技能和思维能力。

3、学习心得: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对秋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丽和丰收的喜悦。

同时,我也学到了与秋天相关的知识和活动,如中秋节和国庆节的来历、赏菊等。

这些知识和经验不仅让我更加了解秋天,也让我更加热爱大自然。

4、未来计划:在未来的学习中,我打算进一步探索秋天的奥秘和美丽。

我计划进行一些秋天的实地考察和体验活动,如去公园捡落叶、参观果园等。

通过亲身感受和实践,我希望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秋天的特点和魅力。

此外,我还想阅读更多关于秋天的文学作品和故事,以丰富我的阅读体验和知识储备。

同时,我也会继续关注数学与秋天相关的练习和题目,提高我的数学技能和思维能力。

5、总结:本单元的学习让我对秋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让我更加热爱大自然。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继续探索秋天的奥秘和美丽,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知识重点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知识重点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知识重点单元主题本单元围绕“学会观察”编排了《雪地里的小画家》《乌鸦喝水》《小蜗牛》3 篇课文,都是和动物有关的故事。

通过学习本组课文,学生可以体会到,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

单元重点(1)培养学生寻找明显信息的能力。

本单元要继续引导学生借助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从课文中提取相关的信息,再和大家交流。

(2)借助图画阅读课文。

要引导学生利用连环画课文图文对应的特点,借助图画理解课文内容,并借助图画猜猜不认识的字。

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自然段,知道每个自然段前都要空两格,能找到每一个自然段的起始和结束。

教学内容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材分析:《雪地里的小画家》描写了雪地里一-群“小画家”画画的场景,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又融汇了科普知识的儿歌。

全文语言浅显易懂,排列整齐又错落有致,气韵生动,充满儿童情趣。

首句“下雪啦”重复出现,旨在营造冬日雪景氛围,可以想象,当小动物们看到雪后大地就像- - 张洁白的画布时,充满兴奋和喜悦的心情。

第二、三、四句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精确而又饶有趣味地描绘了4种小动物的足迹印在雪地里的不同形状。

紧接着,以设问结尾,既巧妙融入了青蛙冬眠这一科学知识,又使得全诗拥有了别样的想象空间。

一、我会写竹zhú(竹叶、竹子、竹笋)牙yá(月牙、牙齿、刷牙)马mǎ(小马、黑马、马上)用yònɡ(用力、使用、有用)几jǐ(几个、几朵、几只)二、我会认群qún(群众、羊群、一群人)步bù(步行、散步、脚步)为wèi (因为、为什么、为何)参cān(参加、参与、参军)加jiā(加入、加工、加快)洞dòng(山洞、洞口、黑洞)着zháo(着急、着火、睡着)三、多音字为wéi(以为)wèi(因为)几jǐ(几个)jī(茶几)着zhe(看着)zháo(着急)四、近义词里——内参加——加入五、反义词下——上里——外小——大六、理解意思参加:加入某种组织或某种活动。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文字教材解析1.1 课文内容本单元的课文内容主要涉及了《春》、《鱼》、《乐府诗集》等内容。

通过这些课文,学生可以了解春天的景色、昆虫的生长变化、鱼裙的游动情形以及我国古代诗词的魅力。

1.2 词语解析在本单元的词语中,有一些比较生僻的词语,如“玲珑”、“鸱”、“忍冬”等。

通过学习这些词语,学生可以扩大词汇量,提高语文水平。

1.3 课外拓展除了课文内容之外,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课外拓展活动。

带孩子们去春游,让他们亲自感受春天的美好;或者带着孩子们去鱼塘边观察鱼儿的游动情形,让他们亲自体验课文中的内容。

第二部分:教学要点2.1 课文点评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问答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内容。

询问学生春天的景色如何,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或者询问鸱的特点,看看学生对课文中的事物有怎样的认识。

2.2 词汇梳理老师要对生词进行梳理,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比如“鱼游”,“忍冬”等,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读、写并应用这些词语。

2.3 课外拓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课外拓展活动,比如赏花、观鱼、诵读古诗等,让学生在课外也能有更多的学习和体验。

第三部分:教学建议3.1 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通过图片、视瓶等展示春天的景色、鱼儿的游动等,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

3.2 互动讨论老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讨论,让他们能够总结课文中的知识点,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3.3 实地体验在教学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体验活动,如春游、观鱼等,让学生在实际的体验中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第四部分:教学总结4.1 教学效果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到春天的美好景色,鱼儿的生长情形,以及我国古代诗词的魅力。

4.2 学情分析通过教学,可以发现学生对于春天的景色、鱼儿的生长等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我国古代诗词也有一定的好奇心。

4.3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互动,引导他们主动思考,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语文要素

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语文要素

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语文要素
一、认识常见汉字
本单元的汉字学习,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汉字,了解它们的音、形、义。

这些汉字包括一些基本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如“人、口、手、足、耳、目、鼻、舌、牙、齿、舌、唇”等。

在识字的过程中,我们会采用多种方式,如图片识字、语境识字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汉字。

同时,我们也会注重汉字的书写规范,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掌握基本笔画和笔顺
本单元的汉字学习,还注重基本笔画和笔顺的掌握。

学生需要了解汉字的基本笔画,如横、竖、撇、捺、点等,并掌握正确的笔顺。

通过不断的练习,让学生逐渐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律,提高书写速度和准确性。

三、学习简单阅读和表达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还包括简单的阅读和表达。

我们会提供一些简单的短文和故事,让学生进行阅读和理解。

同时,我们也会教授一些基本的表达方式,如问候语、感谢语等,让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在阅读和表达的过程中,我们也会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让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交流。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最后,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还包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将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如如何预习、复习、做笔记等。

同时,我们也会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性和自主性,让他们能够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单元说明
本单元围绕“观察”这个主题编排了《雪地里的小画家》《乌鸦喝水》《小蜗牛》3 篇课文。

这些课文都以动物为主人公,充满了童真和童趣,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通过学习本组课文,学生可以体会到,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初步培养学生寻找明显信息的能力。

在第六单元的《青蛙写诗》一课,已教给学生根据问题,圈圈画画找出相关信息的学习方法,本单元要继续引导学生借助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从课文中提取相关的信息,再和大家交流。

本单元的另一个教学重点是借助图画阅读课文。

本单元首次出现了没有全文注音的连环画课文,要引导学生利用连环画课文图文对应的特点,借助图画理解课文内容,并借助图画猜猜不认识的字。

本单元的学习,还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自然段,知道每个自然段前都要空两格,能找到每一个自然段的起始和结束。

教学目标
1. 认识39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16个字和1个笔画。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认识自然段。

3. 借助图画,自主阅读不全文注音的课文。

4.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一些自然常识,激发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生活的兴趣。

5. 背诵《雪地里的小画家》。

6. 了解汉字“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教学重难点
1. 初步培养学生寻找明显信息的能力。

2. 借助图画阅读课文。

12.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竹、牙、几、用、马”5个字。

认识2个偏旁。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PPT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一)板书课题。

(二)看到题目,你想到了什么问题?(“小画家”指谁?它们都画了什么?)
二、看录像,激发兴趣
你看到了什么?
三、初读课文
(一)自由读,读准字音。

(二)指名读。

注意第五句要读出问的语气。

(三)齐读。

(四)自由读,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理解课文
(一)自由读,用横线画出课文写了哪些小画家?
(二)它们都画了什么?
(三)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了解“冬眠”)
(四)动物画画和画家画画有什么不同?你是从哪句知道的?
(五)看课后读读连连,做一做。

(巩固理解课文)
(六)你还知道什么动物也会在雪地上画画?画出来的是什么画?
(七)背诵课文。

自由背,老师引背,指名背诵,齐背。

四、学习生字
(一)投影出示生字。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二)说记法。

自由说,四人小组互说,指名说。

(三)数笔画:用几为竹牙
加法:加洞群步着
多读:参
(四)扩词。

你想用哪个字组词?重点用“用、洞、参、群”组词。

(五)用“参加”说话。

五、指导书写
几:第一笔是竖撇,写在竖中线的左边,第二笔是横折弯钩,起笔与撇的起笔相连。

用:最后一笔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马:第二笔“竖折折钩”的第一个“折”要写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的“横”要写得长一些。

竹:左边的“竖”不要带“钩”,整个字不要写“分家”了。

牙:第一笔“横”要短一些,第二笔“竖折”的“竖”要短,“横”要长。

六、拓展活动
阅读儿歌《小鱼,你睡在哪里》小鱼,你睡在哪里
夜里很黑,夜里很静,
小鱼小鱼,你睡在哪里?
狐狸的脚印通向洞里,
小狗的脚印通向窝里,
松鼠的脚印通向树洞,
老鼠的脚印通向地洞。

河里没有,水里没有,
你地脚印,哪也没有。

黑乎乎的,静悄悄的,
小鱼小鱼,你睡在哪里?
板书设计:
12.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