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很多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个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知识点】《荷花》理解这篇精读课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体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去公园看荷花;第二、三自然段描写荷花生长的各种优美的姿态;第四、五自然段分别写自己观荷花时的想象和感受。
课文语言朴实简洁,想象丰富,富于感染力,是这篇课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课文中以“我”被一阵荷花的清香吸引,作为铺垫,引入课文重点描述部分——一池美丽的荷花。
荷花色彩鲜丽、形态各异,看似一大幅活的画。
接着作者展开想象,把自己比作池塘中的一朵荷花,想象中的情节描写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真的把一池荷花绘成了一幅活灵活现的荷花图。
作者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文字描述中,感染了读者,让人们不但看到了浮现在眼前的一池美丽的荷花,也得到了美的感受和体验。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在读文章,想画面中,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同时,让学生感悟描写的细腻以及语言表达的生动形象,并积累语言;二是让学生在欣赏美丽的荷花中,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荷花》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荷花》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荷花》(精选6篇)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荷花》篇1教学目标:1、会认3个生宇,会写出12个生宇。
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难点: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是教学的重点。
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挂图:学生查找有关荷花的资料教学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谜语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研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体会慰情。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1、今天老师要出一个谜语考考大家,咱们比一比,看谁最聪明!“美丽小姑娘,立在水由央,身穿白衣衫,绿裙水上漾。
”打一植物(荷花)2、今天咱们就一起去荷塘着荷花。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出示挂图:看,说着说着,荷塘就到了(出示挂图)。
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
3、出示生词,指读,正音: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拂、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随风飘动4、师:看了荷花,听了描述,你最想说的是什么?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情: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思考:在这三段中,休最喜欢哪一句?交流重点句:(出示: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着作一大幅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在这一句中,作者把荷花池比作一幅画。
这是一幅极富色彩且让人赏心悦目的画儿,你来找一找,荷花池都有哪些色彩?(绿、白、嫩黄色彩丰富)(朗卖)(2)荷花池的美景是由一株株荷花组成的,你来看看作者都描写了荷花的那些姿态?(注意与挂图的联系,把具体形象和文宇训练统一起来)(朗读)(3)荷花的姿态是不是只有这几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朗读)(4)你还知道荷花有那些姿态?作者为什么只描写了这几种?(5)你认为,这这句话中,哪个字用的好?为汁么?(活)这一个字,写出了作者欣赏荷花的感受,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处处都可以找到荷花的“活”。
三年级语文荷花课文原文

三年级语文荷花课文原文
《荷花》是三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原文如下:
夏天的早晨,一轮红日升起来,把天空染得通红。
荷塘里的荷花也快要开了,它们的花苞鼓鼓的,好像要急于开放。
荷叶高高地挺立在水面上,好像绿色的小船。
过了几天,荷花真的开放了。
它们有的红,有的粉红,有的白,有的黄。
有的花瓣密密层层地盖在一起,了不起。
荷花在挑选着她们的朋友,看着谁开得漂亮,就来向那人问好。
可是第二天,她就把那个伴侣儿又丢了,却去向花朵那边瞧。
有的开得很高兴,反而变得孤寂。
有的两朵并在一起,结果在那天成个双胞胎。
有的花朵犹疑着不开,害着大家看着她们。
在一天的傍晚,荷花在水上停着。
月亮冉冉地升起了,洞亮了水塘。
可是这时候的荷花却是又美又梦幻。
这篇课文生动地描述了荷花的生长过程和她们的美丽姿态,也表达了荷花的情感和执着。
通过阅读,孩子们可以感受到荷花的美丽和坚毅,也可以学到关于植物的知识。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荷 花》知识点及课后练习

3荷花.一、生字词:1、多音字:挨āi挨近ái挨冻佛fó佛教fú仿佛2、近义词:赶紧—赶快仿佛—好象特殊—特别3、反义词:清香—腥臭粗心—仔细4、词语解释:[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面有莲的果实.[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二、课文分析:1、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第一自然段写去公园看荷花;第二、三自然段描写荷花生长的各种优美的姿态;第四、五自然段分别写自己观荷花时的想象和感受.2、课文是按看荷花的顺序来写的.3、本文作者叶圣陶,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语文教育家、编辑家、出版家、政治活动家,我国第一位童话作家.4、本文作者通过描写自己去公园看荷花的情景,表达了对荷花的顽强的生命力及高洁的品格的赞美,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夫限热爱之情.三、佳句赏析:①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句话把荷叶比作碧绿的大圆盘,突出了荷叶又绿又大又圆的特点.挨挨挤挤,一个紧靠着一个,说明荷叶密密层层,数量很多.这句话写出了荷叶旺盛的生命力.②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句话中的:“冒”字用得好,荷花不是偷偷地钻出,也不是自然地长出,而是“冒”出,这不但与上句话中“荷叶挨挨挤挤”相呼应,而且说明了荷花顽强的生命力.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是一组排比句,写出荷花刚开、全开、未开时的三种状态.这句话中用“两三瓣儿”“嫩黄色”“展开”“饱胀”等词语,写出了荷花花瓣的数量,花芯的颜色,以及花的样子,十分生动形象.④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这句话中的“仿佛”是好像的意思,作者并没有真的变成荷花.为什么会有这种“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的感觉呢?是什么引起了作者的这种想象呢?因为作者鼻子闻到的是荷花的清香,眼前出现的满池的荷花,作者被陶醉了,看得入迷了,到了入情物化的程度了,所以感到“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而眼前的荷花都是白色的,所以自己仿佛也“穿着雪白的衣裳”.3荷花.一、用“____”画出加点字的读音不同于其他两个的词语.1.花骨.朵骨.头骨.气 2.挨挨..挤挤挨.着挨.打二、小小书法家.Lián peng qīng tíng bǎo zhàng piān piān qǐwǔ()()() ()三、比一比,组词.稻()仿()裳()胀()蹈()纺()常()帐()四、在空白处填上合适的词.一片()一朵()一幅()嫩黄的()碧绿的()雪白的()五、给“冒”字选择正确解释.(写序号)辨析一字多义的方法:1.充分了解几个义项;2.采用排除法先选择没有歧义的义项;3.把义项带入句中去读,看是否通顺.冒①向外透,往上升②不顾③冒充1.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2.买药时谨防假冒..()3.战士们冒.着敌人的炮火继续前进.() 4.爸爸冒.着大雨接我回家.()六、按要求写句子.1.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用“一……就……”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仿写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下面都是描写荷花的句子,我能根据句子意思连词语.1.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含苞待放2.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美不胜收3.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千姿百态八、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1.第一段第三句中的画家是指().A.绘画人员B.园丁C.大自然2.“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这句话是说().A.“我”就是一朵荷花,站在阳光里.B.“我”变成了一朵荷花,站在阳光里.C.面对一池的荷花,“我”看得入了神,好像自己也变成了荷花.3.“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句子中的省略号表示().A.小鱼的话还没说完.B.还有许多的想象.C.突然醒来.九、课外阅读.山茶花你见过山茶花吗?真是美极了.有红的、白的、紫的、粉红的、墨色的等等.有的一株树上就有好多颜色甚至一朵花上就色彩缤纷.譬如山茶花的白吧,那是怎样的白啊!像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一样晶莹、一样清凉,沁人心脾.但它又不会刹那消失,难于把握,而是静静的呈现在你眼前,让你观赏个够.再如那墨茶,如果你认为是一团黑,那就大错特错了,那是丽日下千尺清潭的深沉,带着波光,又带着阳光.那粉红的呢?也许只有九天的织女用早晨的红霞和晴午的白云在天上织成的轻绡才可以比拟吧……山茶花的花形也很美,有潇洒地舒展着单瓣的,也有重瓣的,有叠成六角形或八角形的,大小疏密排列得错落有致.1.这篇短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请你用“______”画出.2.山茶花都有哪些颜色?请你用“”画出.3.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山茶花的?请你选择正确答案()A.颜色和形状两个方面.B.白、墨、粉红三个方面.C.白、墨、粉红、单瓣、重瓣、六角形、八角形几个方面来写的.4.从字里行间中你读出了作者对山茶花怀着一种什么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参考答案3荷花一、1.花骨朵 2.挨打二、莲蓬蜻蜓饱胀翩翩起舞三、水稻舞蹈仿佛纺织衣裳经常膨胀蚊帐四、花瓣儿荷花画莲蓬大圆盘衣裳五、1.① 2.③ 3.② 4.②六、1.一到放学时间,幼儿园门口就挤满了接孩子的家长. 2.红彤彤的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七、1.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千姿百态2.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美不胜收3.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含苞待放八、1.C 2.C 3.B九、1.你见过山茶花吗?真是美极了. 2.红的、白的、紫的、粉红的、墨色3.A4.喜爱和赞美.。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3 荷花》课件

荷花 生在花梗的顶端,高托 于水面之上,美丽、芳香, 夏天开花,有多种颜色。
莲蓬 荷花的花托,初夏荷花 盛开时,莲蓬是荷花的花心, 娇小嫩黄;盛夏之后,花瓣 脱落变成碧绿的莲蓬,莲蓬 中有莲子。
参考 素材
·片段欣赏
2 认识生字 新词
荷花 清香 圆盘 花瓣 莲蓬
花骨朵儿 破裂 姿势 眼前
词语
本领 仿佛 随风 飘动 舞蹈
停止
āi
péng
zhàng
piān
dǎo
挨蓬胀翩蹈
会 认
字
会认字
āi
挨挨挤挤
多音字 ái 挨打、挨训、忍饥挨饿。
会认字
piān
翩翩起舞
成语
【翩翩起舞】翩翩:轻快 起舞的样子。形容轻快地 跳起舞来。 【翩若惊鸿】翩:形容动 作轻捷。鸿:大雁。动作 轻捷,如同受惊飞起的大 雁。多形容女子姿态轻盈 优美。
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
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
风停,舞止,荷花静
立,原本该静止的画面因 讲
为蜻蜓、小鱼的出现再次
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 动起来,友好、和谐和闲
课
适的画面感迎面而来。此 文
外,蜻蜓和小鱼的出现也
为这幅图画增添了新的生
我昨夜做的好梦……
机。“我”与花儿共舞, 与蜻蜓、小鱼谈话,为文
讲
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
课
文
作者为什么用“冒”字而不直接用“长”字?
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
“挨挨挤挤”这个词用得好不好?请简要分析一下。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荷 花》知识点及课后练习

3 荷花一、生字词:1、多音字:挨āi 挨近ái 挨冻佛 fó佛教 fú仿佛2、近义词:赶紧—赶快仿佛—好象特殊—特别3、反义词:清香—腥臭粗心—仔细4、词语解释:[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面有莲的果实。
[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二、课文分析:1、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第一自然段写去公园看荷花;第二、三自然段描写荷花生长的各种优美的姿态;第四、五自然段分别写自己观荷花时的想象和感受。
2、课文是按看荷花的顺序来写的。
3、本文作者叶圣陶,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语文教育家、编辑家、出版家、政治活动家,我国第一位童话作家。
4、本文作者通过描写自己去公园看荷花的情景,表达了对荷花的顽强的生命力及高洁的品格的赞美,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夫限热爱之情。
三、佳句赏析:①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这句话把荷叶比作碧绿的大圆盘,突出了荷叶又绿又大又圆的特点。
挨挨挤挤,一个紧靠着一个,说明荷叶密密层层,数量很多。
这句话写出了荷叶旺盛的生命力。
②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这句话中的:“冒”字用得好,荷花不是偷偷地钻出,也不是自然地长出,而是“冒”出,这不但与上句话中“荷叶挨挨挤挤”相呼应,而且说明了荷花顽强的生命力。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是一组排比句,写出荷花刚开、全开、未开时的三种状态。
这句话中用“两三瓣儿”“嫩黄色”“展开”“饱胀”等词语,写出了荷花花瓣的数量,花芯的颜色,以及花的样子,十分生动形象。
④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这句话中的“仿佛”是好像的意思,作者并没有真的变成荷花。
为什么会有这种“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的感觉呢?是什么引起了作者的这种想象呢?因为作者鼻子闻到的是荷花的清香,眼前出现的满池的荷花,作者被陶醉了,看得入迷了,到了入情物化的程度了,所以感到“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而眼前的荷花都是白色的,所以自己仿佛也“穿着雪白的衣裳”。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荷花》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荷花》是⼀篇写景抒情的⽂章。
课⽂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并展开想象,赞美了荷花的美丽。
再现了如诗如画的⼤⾃然美景。
全⽂共五个⾃然段。
作者以观察的程序为线索叙写。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下册语⽂《荷花》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学三年级下册语⽂《荷花》原⽂ 清晨,我到公园去玩,⼀进门就闻到⼀阵清⾹。
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个个碧绿的⼤圆盘。
⽩荷花在这些⼤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花瓣⼉。
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的⼩莲蓬。
有的还是花⾻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荷花,⼀朵有⼀朵的姿势。
看看这⼀朵,很美;看看那⼀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这⼀池荷花看做⼀⼤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仿佛就是⼀朵荷花,穿着雪⽩的⾐裳,站在阳光⾥。
⼀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的⾐裳随风飘动。
不光是我⼀朵,⼀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风过了,我停⽌舞蹈,静静地站在那⼉。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的快乐。
⼩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过了好⼀会⼉,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学三年级下册语⽂《荷花》教案 ⼀、教学⽬的: 1、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内容,欣赏满池荷花的美丽,培养热爱⼤⾃然的情感。
2、学习本课⽣字新词,理解课⽂⽤词的准确,会⽤有的……有的……有的……说⼏句话。
3、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的读书⽅法。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内容,欣赏满池荷花的美丽,培养热爱⼤⾃然的情感。
2、理解“如果把眼前的⼀池荷花……真了不起”等语句。
三、教学过程: (⼀)复习导⼊。
上节课,我们仔细观察了荷花图,看到画家笔下的荷花姿态是那么美!通过学习课⽂第1段,知道荷花的味是那么清⾹(板书:闻、⾹),吸引了作者迫不及待地去看荷花,那么作者看到的荷花是怎样的呢?(板书:看)美丽的荷花引起作者哪些想象?(板书:想)你们愿意和作者⼀同去看看吗? (⼆)教学第⼆、三⾃然段。
《荷花》说课稿15篇

《荷花》说课稿15篇《荷花》说课稿1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第三课《荷花》。
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方面作简要的说明。
一、教材分析《荷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是叶圣陶先生的作品。
课文描述了公园里的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时的感受。
全文文字简短,却把一池的荷花写活了,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文按照看荷花的顺序进行叙述,语言朴实优美,想象力丰富,对荷花的描写形象逼真,富于感染力,让我们读后产生一种美感,情操得到陶冶。
课文一开始先告诉我们清早一走进公园的门,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是因为有一阵荷花的清香吸引了“我”。
直截了当,引人入胜。
接着,讲那一池美丽的荷花——色彩鲜艳,形状各异,就像一大幅活的画。
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叙述上有声有色,动静结合,真的把一池荷花绘成了一幅美丽的荷花图。
最后,作者把自己比作一朵荷花,将自己看荷花时的全部感情都融入到文字当中去,感染了读者,让我们读后不仅欣赏到一池美丽的荷花,而且也获得了一种情感体验。
课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抒情、移情。
通过教学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我所教的三年级的孩子们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较快,但由于生活在农村,对荷花了解甚少。
正是考虑到这个特殊原因,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认识和欣赏荷花那不同寻常的美。
二、教法和学法教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使学生感觉如临其境,易于理解。
2、直观教学法: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突破教学难点。
3、以读代讲法。
教学时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中理解,读中体会。
学法:1、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学生采用:看、听、读、品的方法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荷花
一.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对课文学习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荷花、荷叶的样子和颜色,从中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
2.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翩翩起舞”等词语的意思。
3.能用“有的……有的……有的”写话。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描写荷花的样子的第2、3自然段是重点;课文描写我幻想自己变成荷花的第4自然段是难点。
三.教学思路:
这篇课文是根据《荷花》图而写的一篇短文,写的是“我”去看荷花时看到的荷花的样子及看荷花时“我”的想象,写出了荷花的美妙。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弄清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荷花,为什么看荷花;接着要搞清楚荷花开时是什么样子的,作者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在学习第2段时,要引导学生注意作者是从荷叶、荷花的颜色、形状,并通过“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形象地写出了荷花形态各异的花姿。
学习第3段时,应注意通过反复朗读,着重理解“我”把眼前的一池荷花当作一大幅活的巨画的表现手法,从中体会到一池荷花的美妙无比。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能运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用自己的话说说荷花盛开的样子。
学习4、5自然段时应使学生了解“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是想象开始,“我才记起”是想象的终止。
还应知道为什么作者会产生这样的想象,由此引伸出这是因为荷花静时美,动时更美。
还可发散思维:如果你站在这样的荷花池边有什么样的想法?也可结合看图,文图对照,认识荷花美。
学生学习时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题。
1.板书课题,读题。
2.析题:谁见过荷花?它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哪些赞美荷花的诗句?(简介有关荷花的知识。
)
二、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荷花》图。
1.荷花开得怎样?长得怎样?形状和颜色怎样?
2.白荷花刚开、全开和没开时各是什么样子?
3.满地的白荷花开得怎样?
4.图上除了荷花、荷叶还有什么?想想它们与荷花有什么关系。
三、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小声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
2.通过拼音认识莲、胀、翩、蹈、梦等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意思:
(1)挨挨挤挤:(一个接着一个)说明荷叶、枝叶多繁茂。
(2)碧绿:青绿色,课文指荷叶的颜色。
(3)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面有莲的果实。
(4)翩翩起舞:轻快地跳舞。
(5)饱胀:饱满,指花骨朵快要开了。
(6)破裂:出现裂缝,课文里指荷花开时花骨朵的样子。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讨论:看提纲;给课文分段。
2.总结:第一段(1,2)写“我”一进门就闻到花香。
第二段(3)写荷花美丽、我爱荷花。
第三段(4,5)写“我”看着满地漂亮的荷花
仿佛自己也变成了荷花。
3.分段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特别是课文中的生字词,读后评议。
五、总结学法。
1.回忆旧知:上一课我们学过《放风筝》,属于什么课文。
(看图学文。
)
2.提示方法:我们该怎样去学习?(①结合看图,初读课文,读通句子,了解词意。
②结合看图,再读课文,理解脉络,了解大意。
③结合看图,细读课文,深究文意,领会中心。
)
小结:这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之后又再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了解。
第二课时
一、分组读课文,读后评议,指导朗读。
二、细读课文,深究文意。
1.精读第1部分。
(1)教师读第1自然段,学生思考:“我”为什么去看荷花?这里指出了荷花的什么特点?(清香)
(2)自读第2自然段:荷叶、荷花是什么样子的?找出书中有关语句,用“”画下来。
(3)再看图:图文对照,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荷叶、荷花的样子?(提示:
①你看到荷叶怎么样?图上的荷花有几种姿势?②“我”到荷花池边,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再仔细看什么?)
(同座讨论、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说、再集体说)
(4)质疑:
①荷叶是什么样的?书上怎么写的?出示幻灯片,读读比比:
A.分析比较上述两个句子,体会课文句子的写法。
(第2句描写荷叶的具体形象。
“碧绿”写出了荷叶的“颜色美”;“大圆盘”写出了荷叶的样子,突出了荷叶的“姿势美”,挨挨挤挤,写出荷叶的繁茂,把荷叶写活了。
)
B.指导朗读:该怎样读才能把荷叶的美表现出来?(碧绿重读;挨挨挤挤读慢……)
C.课文题目是荷花,为什么这里要写荷叶呢?(为了更好地突出荷花的美。
)
②池塘里的白荷花是什么样的?课文用了哪一种句式写出来的?(有的……有的……有的……)
A.这个句式说明了什么?(白荷花的样子多,花姿不同)引导学生用这种句式说话。
B.“才”“全”“还”表示什么?(花“刚开”“全开”“未开”。
)
③还有哪些词表现了白荷花的颜色美?姿势美?(想想、画画、议议。
)
(5)出示挂图:瞧,这就是荷花开放时的样子(教师指图口述):一眼看去,微波粼粼的水面上,漂浮着碧玉盘似的绿叶,透过荷叶的缝隙我们看见一枝枝荷花从水里探出头来,就像穿着洁白的衣裙的少女,在微风中亭亭玉立,它们当中有的花瓣已开放,露出了嫩黄的莲蓬;有的则微露笑脸,含苞待放;有的还未绽开,刚吐花蕾。
啊,小鱼儿在荷叶下快活地游来游去,岸边丝丝垂柳轻拂着水面,像一位老爷爷,看着自己的爱女——满池荷花,不住点头称赞:多么生动的一幅荷花图啊!同学们,你们听了老师说的话有什么感想呢?
(6)练习:①刚开的白荷花()。
②全开的白荷花()。
③将要开的花骨朵()。
小结:这段从颜色、姿势两方面写出了荷叶荷花的美。
2.导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作者为什么把这一大幅画看作“活的画”?
(2)“看作”是什么意思?(当作)
(3)这幅画怎么会活起来?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请用“”画下来。
(4)用这么美的词句来描写荷花,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这么多……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千姿百态,“看看这很美……那也很美”——朵朵荷花都非常美丽;“如果……可真了不起”——难以做到更显其美。
这样写,表现了作者对荷花的强烈的喜爱之情。
3.自学第4、5自然段。
(1)默读课文,想象:当作者陶醉在荷花盛开的美景中时,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象?
(2)(再次出示图)学生看图个别说,再集体说。
(教师可出示幻灯进行点拨:
①“我”变荷花的情景;②风起时,“我”和满池荷花舞蹈的情景;③风过后……
④蜻蜓、小鱼告诉我……)
(3)思考:为什么“我”由看荷花却情不自禁地变成了荷花,而蜻蜓和小鱼还要和荷花说上一阵悄悄话,是什么原因让荷花对人、物产生那么大的吸引力呢?
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荷花清香四溢、洁白无暇,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
(4)第5自然段主要说什么?它对第四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提导书写生字。
五、作业:
①抄写生字词;
②背诵课文;
③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写话。
附: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