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常见疾病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新生儿常见疾病及预防PPT课件

11
三、吐奶
新生儿吃完奶后,常常会吐出一些奶,他并不是生病, 只是在吸奶时连带吸入了空气,在吃完奶后把空气吐出来, 使得奶也跟着吐出。预防方法:不要让宝宝吸奶吸得太 快,而且在吃奶后中途让宝宝有机会排出胃内的空气。当 他吃完奶后,不要马上将他放回小床,而应该抱起他,让 他把头伏在你的肩或膝上一会儿,轻轻由下向上抚扫他的 背部,使空气排出后(应可听到明显的打嗝声),再放回 床上并且要取头高侧卧位,防止溢乳吸入窒息。如果发现 大量呕吐,应请教医生。
10
二、便秘
新生儿每天应该有四至五次大 便,但新生儿如吃母乳或特别 配制的奶粉,可能次数会略少, 要注意大便的形状,正常大便 应是软性的。 便秘是指没有大便,或次数忽 然减少很多。同时,大便变得 很硬,排便时困难,以致婴儿 哭啼。这时不妨先给些果汁或 者把奶调得稀些,如果便秘情 况不改,应该带婴儿去看医生。
12
四、呕吐
当婴儿吃得过量,可 能将部份或全部的奶都吐 出来,这是无碍的。如果 发生呕吐现象,应立即停 止喂奶。每天给他喂几次 少量的温开水。若呕吐不 止,就该去看医生。注意, 生病的婴儿必须在安静的 房间休息,同时给以充分 的饮料,因为婴儿对缺乏 水分特别敏感。
13
、腹泻
腹泻是新生儿常见疾病之一,尤其在天 气炎热,或受其它疾病影响时,都会腹泻。 如果发现宝宝腹泻及发热,应立即去看医生, 不可拖延。 腹泻很容易辨认,大便次数忽然 增多,而且稀焖和有臭味。在看医生之前, 应让宝宝多喝流质(不是食物),如温开水 或粥水,让宝宝多饮流质是很重要的,因为 宝宝已失去大量水分,这种情形很危险。应 注意保持宝宝的清洁卫生,也要在替宝宝处 理完粪便后洗净双手,以防病菌传染。
1
新生儿常见疾病及预防
2
三、吐奶
新生儿吃完奶后,常常会吐出一些奶,他并不是生病, 只是在吸奶时连带吸入了空气,在吃完奶后把空气吐出来, 使得奶也跟着吐出。预防方法:不要让宝宝吸奶吸得太 快,而且在吃奶后中途让宝宝有机会排出胃内的空气。当 他吃完奶后,不要马上将他放回小床,而应该抱起他,让 他把头伏在你的肩或膝上一会儿,轻轻由下向上抚扫他的 背部,使空气排出后(应可听到明显的打嗝声),再放回 床上并且要取头高侧卧位,防止溢乳吸入窒息。如果发现 大量呕吐,应请教医生。
10
二、便秘
新生儿每天应该有四至五次大 便,但新生儿如吃母乳或特别 配制的奶粉,可能次数会略少, 要注意大便的形状,正常大便 应是软性的。 便秘是指没有大便,或次数忽 然减少很多。同时,大便变得 很硬,排便时困难,以致婴儿 哭啼。这时不妨先给些果汁或 者把奶调得稀些,如果便秘情 况不改,应该带婴儿去看医生。
12
四、呕吐
当婴儿吃得过量,可 能将部份或全部的奶都吐 出来,这是无碍的。如果 发生呕吐现象,应立即停 止喂奶。每天给他喂几次 少量的温开水。若呕吐不 止,就该去看医生。注意, 生病的婴儿必须在安静的 房间休息,同时给以充分 的饮料,因为婴儿对缺乏 水分特别敏感。
13
、腹泻
腹泻是新生儿常见疾病之一,尤其在天 气炎热,或受其它疾病影响时,都会腹泻。 如果发现宝宝腹泻及发热,应立即去看医生, 不可拖延。 腹泻很容易辨认,大便次数忽然 增多,而且稀焖和有臭味。在看医生之前, 应让宝宝多喝流质(不是食物),如温开水 或粥水,让宝宝多饮流质是很重要的,因为 宝宝已失去大量水分,这种情形很危险。应 注意保持宝宝的清洁卫生,也要在替宝宝处 理完粪便后洗净双手,以防病菌传染。
1
新生儿常见疾病及预防
2
--新生儿常见疾病_PPT课件

辅助检查
血气分析 是了解通气换气功能及酸碱 紊乱类型的重要检查
血常规 可提示感染、贫血 X线检查 对呼吸困难的病因诊断,发现
心肺疾患十分必要 CT 有助于发现中枢性呼吸困难 造影检查 疑有食管气管漏或食管闭锁、
先天性心脏血管畸形
辅助检查
超声波检查 胸腔积液、囊肿、肿瘤、先 心
心电图 心肌炎 、心率失常、 先心 其他 支气管镜检查 有助于了解喉头、
பைடு நூலகம்
复苏过程中注意的几点问题
速度和顺序(缓慢 犹豫 顺序颠倒) 过分强调Apgar评分以及评分不规范 复苏手法不规范(刺激 正压通气 胸外
按压) 药物应用不规范(药物滥用)
新生儿呼吸困难
新生儿呼吸困难为各种不同病因所引起 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在安静时呼吸频率 超过60次/分、或低于30次/分,出现呼 吸节律改变甚至呼吸暂停、口唇及面部 皮肤青紫,伴有呻吟等症状。
临床症状
3、黄疸部位多见于躯干,巩膜及四肢近 端一般不过肘膝。
先天性巨结肠 生后胎便多于24小时后排 出,于2-6天内出现呕吐。经灌肠后呕吐 缓解,数日后又出现。需手术治疗。
与外科有关的呕吐
肛门直肠闭锁及狭窄 生后体检时发现, 无胎便排出。需手术治疗。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未满月(出生28天内)时期,由 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 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 为特征的病症。
肥厚性幽门狭窄 呕吐多于生后第二周左 右
胃扭转 多于生后24小时后出现。生后34月可自愈
与外科有关的呕吐
肠扭转不良 常于生后3-5天开始呕吐, 每次喂乳后不久即吐。需手术治疗
肠闭锁 生后有持续性呕吐,呕吐物含胆 汁或呈粪便样,腹胀明显,无胎便排出 或仅有少量绿色胶冻样便排出。需手术 治疗。
婴幼儿常见疾病及护理ppt课件

44
其它: 1、儿童期单纯性肥胖不提倡药物治疗,
不采取短期快速的减轻体重方法。 2、对于疑似病理性肥胖和干预效果不佳
的儿童,建议尽早就医。 3、注意对肥胖儿童的心理疏导,在改变
不良生活习惯时,及时给予表扬与奖励, 增强其自信心,鼓励肥胖儿童多参加集 体活动,培养开朗、自信和积极向上的 性格。
(重点擦什么地方?腋下,肘部,颈部两 侧,腘窝等,不要擦胸腹部。)婴幼儿皮 肤紫绀、四肢冰凉或发寒战时不能擦。
3.洗温水澡,在夏天,无论手足是否温热, 都可以把发热的孩子放在低于小儿体温1-2 ℃的水里进行浸浴,每次以20-30分钟为宜。
4.冰枕,把冰块或冰水放在橡胶袋里,让高 热的孩子枕着,可以降低大脑的温度,保 护大脑。
42
生活方式调整: 1、控制看电视和玩电脑游戏的时间在每
天1小时以内。 2、尽量减少静坐的时间。 3、养成勤快的习惯,帮助家长和老师做
力所能及的事情。
43
运动锻炼: 1、选择全身肌肉参加的有氧、移动身体
重心的运动。运动形式应多样化,适合儿 童年龄特点并富有趣味性的,可以通过角 色扮演,提高肥胖儿童对运动的兴趣。 2、在家长的督促和带领下进行户外和室 内体育活动。
则可能是发热; 张口呼吸或常做深呼吸动作是鼻子不通气的表
现; 呼吸急促,每分钟超过50次,鼻翼煽动,口唇
周围青紫,呼吸时肋间肌肉下陷或胸骨上凹 陷,很可能是患了肺炎,呼吸窘迫症,先天 性横隔膜疝气等病,切不可掉以轻心。
15Biblioteka 9、可能引起腹痛的疾病症状
可能的疾病
上腹部正中疼痛
可能是急性胃炎、急性胰腺炎
22
(二)数脉搏—按压桡动脉 注意事项: 1.安静 2.连测3个10秒,两次相同并与另一次相差不
其它: 1、儿童期单纯性肥胖不提倡药物治疗,
不采取短期快速的减轻体重方法。 2、对于疑似病理性肥胖和干预效果不佳
的儿童,建议尽早就医。 3、注意对肥胖儿童的心理疏导,在改变
不良生活习惯时,及时给予表扬与奖励, 增强其自信心,鼓励肥胖儿童多参加集 体活动,培养开朗、自信和积极向上的 性格。
(重点擦什么地方?腋下,肘部,颈部两 侧,腘窝等,不要擦胸腹部。)婴幼儿皮 肤紫绀、四肢冰凉或发寒战时不能擦。
3.洗温水澡,在夏天,无论手足是否温热, 都可以把发热的孩子放在低于小儿体温1-2 ℃的水里进行浸浴,每次以20-30分钟为宜。
4.冰枕,把冰块或冰水放在橡胶袋里,让高 热的孩子枕着,可以降低大脑的温度,保 护大脑。
42
生活方式调整: 1、控制看电视和玩电脑游戏的时间在每
天1小时以内。 2、尽量减少静坐的时间。 3、养成勤快的习惯,帮助家长和老师做
力所能及的事情。
43
运动锻炼: 1、选择全身肌肉参加的有氧、移动身体
重心的运动。运动形式应多样化,适合儿 童年龄特点并富有趣味性的,可以通过角 色扮演,提高肥胖儿童对运动的兴趣。 2、在家长的督促和带领下进行户外和室 内体育活动。
则可能是发热; 张口呼吸或常做深呼吸动作是鼻子不通气的表
现; 呼吸急促,每分钟超过50次,鼻翼煽动,口唇
周围青紫,呼吸时肋间肌肉下陷或胸骨上凹 陷,很可能是患了肺炎,呼吸窘迫症,先天 性横隔膜疝气等病,切不可掉以轻心。
15Biblioteka 9、可能引起腹痛的疾病症状
可能的疾病
上腹部正中疼痛
可能是急性胃炎、急性胰腺炎
22
(二)数脉搏—按压桡动脉 注意事项: 1.安静 2.连测3个10秒,两次相同并与另一次相差不
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PPT课件

CHAPTER
新生儿黄疸
总结词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 起的皮肤和巩膜黄染,分为生理性和 病理性两类。
详细描述
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 持续约1周,程度较轻,不需特殊处理 ;病理性黄疸出现早、程度重、持续 时间长,需及时就医。
新生儿肺炎
总结词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分为吸入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两类 。
新生儿脐炎
总结词
新生儿脐炎是新生儿脐带残端感染引起的局部炎症。
详细描述
脐炎可能导致脐周红肿、分泌物增多等症状,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使用碘伏消 毒,严重时需就医。
03 特殊新生儿护理
CHAPTER
早产儿护理
体温管理
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 需维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和包裹适
宜的衣物,以保持体温稳定。
新生儿喂养与营养
母乳喂养
辅食添加
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 物质和免疫物质,有助于提高宝宝的 免疫力。
随着宝宝逐渐长大,需要在母乳喂养 或人工喂养的基础上添加适当的辅食 ,以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
人工喂养
无法母乳喂养时,可以选择合适的婴 儿配方奶喂养,但需要注意奶量和营 养搭配。
02 新生儿常见疾病及护理
消毒隔离
对于有感染症状的家庭成员,应与新生儿隔离, 并使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
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
1 2
温度控制
新生儿需要一个相对恒定的温度环境,室温应保 持在24-26摄氏度,湿度保持在50%-60%。
穿着适当
根据温度调整新生儿的穿着,避免过热或过冷。
3
监测体温
定期检查新生儿的体温,确保其维持在正常范围 内。
新生儿黄疸
总结词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 起的皮肤和巩膜黄染,分为生理性和 病理性两类。
详细描述
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 持续约1周,程度较轻,不需特殊处理 ;病理性黄疸出现早、程度重、持续 时间长,需及时就医。
新生儿肺炎
总结词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分为吸入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两类 。
新生儿脐炎
总结词
新生儿脐炎是新生儿脐带残端感染引起的局部炎症。
详细描述
脐炎可能导致脐周红肿、分泌物增多等症状,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使用碘伏消 毒,严重时需就医。
03 特殊新生儿护理
CHAPTER
早产儿护理
体温管理
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 需维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和包裹适
宜的衣物,以保持体温稳定。
新生儿喂养与营养
母乳喂养
辅食添加
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 物质和免疫物质,有助于提高宝宝的 免疫力。
随着宝宝逐渐长大,需要在母乳喂养 或人工喂养的基础上添加适当的辅食 ,以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
人工喂养
无法母乳喂养时,可以选择合适的婴 儿配方奶喂养,但需要注意奶量和营 养搭配。
02 新生儿常见疾病及护理
消毒隔离
对于有感染症状的家庭成员,应与新生儿隔离, 并使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
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
1 2
温度控制
新生儿需要一个相对恒定的温度环境,室温应保 持在24-26摄氏度,湿度保持在50%-60%。
穿着适当
根据温度调整新生儿的穿着,避免过热或过冷。
3
监测体温
定期检查新生儿的体温,确保其维持在正常范围 内。
新生儿疾病护理PPT课件

4
一、红臀(尿布疹)
护理要点:
三、每次大便后,应用温水洗净屁股,并坚 持每次都要这样做,清洗时不用肥皂。 四、尿布外面最好不用塑料、橡皮布衬垫, 这样利于散湿散热,并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五、已发生红臀的新生儿,遵医嘱使用外用 药膏,如紫草油、护臀霜等。
5
一、红臀(尿布疹)
护理注意事项:
为新生儿清洗红臀时,应用手沾水轻 柔地进行清洗;而不要用毛巾直接擦洗臀 部。清洗后要用毛巾轻轻吸干。在涂抹油 类及药膏时,应把棉签贴在皮肤上轻轻滚 动,不能上下涂擦,以免损伤皮肤加重疼 痛。红臀的预防重于治疗,每次大便后都 要用温水洗净新生儿臀部、肛门周围及会 阴部,并经常该处通风,皮肤干燥。
9
二、脐炎
预防及护理:
多喜娃月嫂应做好断脐后的护理,保持 脐部及周围的清洁卫生,用5%碘伏正确消 毒脐部,积极预防新生儿脐炎的发生。 一旦发生脐部红肿,有脓性分泌物等症 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10
三、湿疹
产生的原因:
新生儿湿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就是平常说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原因是 对食入物、吸入物或接触物不耐受或过敏 所致。患有湿疹的孩子起初皮肤发红、出 现皮疹、继之皮肤发糙、脱屑,抚摩孩子 的皮肤如同触摸在砂纸上一样。 遇热、遇湿都可使 湿疹表现显著。
12
三、湿疹
预防:
3、衣物方面:比如贴身的衣服是棉质的,所有的衣服领子最好是棉质的,衣服穿得 要略偏凉,衣着应较宽松、轻软。床上被褥最好是棉质的,衣物、枕头、被褥等 要经常更换,保持干爽。日常生活护理方面要避免过热和出汗。并让宝宝避免接 触羽毛、兽毛、花粉、化纤等过敏物质。衣被不宜用丝、毛及化纤等制品。 4、对于婴儿湿疹在平时可以用中药成分的进行外涂,来达到对婴幼湿疹的治理修复, 同时可以配合儿茶小儿浴剂在洗浴时使用,更加全面的达到治理和恢复作用。 5、洗浴护肤方面:以温水洗浴最好,避免用去脂强的碱性洗浴用品,选择偏酸性的 洗浴用品。护肤用品选择低敏或抗敏制剂护肤,并且最好进行皮肤敏感性测定, 以了解皮肤对所用护肤用品的反应情况,及时预防过敏的发生。 6、环境方面:室温不宜过高,否则会使湿疹痒感加重。环境中要最大限度的减少过 敏原,以降低刺激引起的过敏反应。家里不养宠物,如鸟、猫、狗等。室内要通 风,不要在室内吸烟,室内不要放地毯,打扫卫生最好是湿擦,避免扬尘,或用 吸尘器处理家里灰尘多的地方,如窗帘、框架等物品上。 7、保持宝宝大便通畅,睡眠充足。睡觉前为宝宝进行节奏性肢体运动20分钟左右, 既可以增加机体抗敏能力,又有利于胃肠功能和提高宝宝睡眠质量。
一、红臀(尿布疹)
护理要点:
三、每次大便后,应用温水洗净屁股,并坚 持每次都要这样做,清洗时不用肥皂。 四、尿布外面最好不用塑料、橡皮布衬垫, 这样利于散湿散热,并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五、已发生红臀的新生儿,遵医嘱使用外用 药膏,如紫草油、护臀霜等。
5
一、红臀(尿布疹)
护理注意事项:
为新生儿清洗红臀时,应用手沾水轻 柔地进行清洗;而不要用毛巾直接擦洗臀 部。清洗后要用毛巾轻轻吸干。在涂抹油 类及药膏时,应把棉签贴在皮肤上轻轻滚 动,不能上下涂擦,以免损伤皮肤加重疼 痛。红臀的预防重于治疗,每次大便后都 要用温水洗净新生儿臀部、肛门周围及会 阴部,并经常该处通风,皮肤干燥。
9
二、脐炎
预防及护理:
多喜娃月嫂应做好断脐后的护理,保持 脐部及周围的清洁卫生,用5%碘伏正确消 毒脐部,积极预防新生儿脐炎的发生。 一旦发生脐部红肿,有脓性分泌物等症 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10
三、湿疹
产生的原因:
新生儿湿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就是平常说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原因是 对食入物、吸入物或接触物不耐受或过敏 所致。患有湿疹的孩子起初皮肤发红、出 现皮疹、继之皮肤发糙、脱屑,抚摩孩子 的皮肤如同触摸在砂纸上一样。 遇热、遇湿都可使 湿疹表现显著。
12
三、湿疹
预防:
3、衣物方面:比如贴身的衣服是棉质的,所有的衣服领子最好是棉质的,衣服穿得 要略偏凉,衣着应较宽松、轻软。床上被褥最好是棉质的,衣物、枕头、被褥等 要经常更换,保持干爽。日常生活护理方面要避免过热和出汗。并让宝宝避免接 触羽毛、兽毛、花粉、化纤等过敏物质。衣被不宜用丝、毛及化纤等制品。 4、对于婴儿湿疹在平时可以用中药成分的进行外涂,来达到对婴幼湿疹的治理修复, 同时可以配合儿茶小儿浴剂在洗浴时使用,更加全面的达到治理和恢复作用。 5、洗浴护肤方面:以温水洗浴最好,避免用去脂强的碱性洗浴用品,选择偏酸性的 洗浴用品。护肤用品选择低敏或抗敏制剂护肤,并且最好进行皮肤敏感性测定, 以了解皮肤对所用护肤用品的反应情况,及时预防过敏的发生。 6、环境方面:室温不宜过高,否则会使湿疹痒感加重。环境中要最大限度的减少过 敏原,以降低刺激引起的过敏反应。家里不养宠物,如鸟、猫、狗等。室内要通 风,不要在室内吸烟,室内不要放地毯,打扫卫生最好是湿擦,避免扬尘,或用 吸尘器处理家里灰尘多的地方,如窗帘、框架等物品上。 7、保持宝宝大便通畅,睡眠充足。睡觉前为宝宝进行节奏性肢体运动20分钟左右, 既可以增加机体抗敏能力,又有利于胃肠功能和提高宝宝睡眠质量。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ppt课件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
1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
• 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 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 •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 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护理常规 • 新生儿心脏病护理常规 • 新生儿呕吐护理常规 • 新生儿出血症护理常规 • 新生儿硬肿症护理常规 • 新生儿破伤风护理常规 • 蓝光治疗及护理常规 • 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常规 •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护理常规 • 新生儿腹泻护理常规 • 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 新生儿低血糖护理常规 • 新生儿高血糖护理常规
皮肤护理,尤其要要警惕脑部并发症。 5、注意保暖,纠正缺氧,黄疸较重者应按医嘱及时光疗,并按蓝光箱治
疗护理常规。 6、按医嘱保证抗生素的正确应用,注意药物的浓度,时间、静脉输液时
注意速度,必要时用输液泵。 7、一般护理:包括皮肤、口腔清洁及感染病灶的护理。
4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围生期新生儿常见的脑损伤,主要由于围生期缺氧及数量所致 的脑室周围一脑室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实质出血等。
水液洗胃或暂者给予禁食并保持呼吸通畅,防止窒息 6、加强基础护理,防止红臀等。
5
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新生儿肺炎分宫内感染性肺炎及出生后感染性肺炎。 (1)宫内感染肺炎是发生在宫内和分娩过程中胎儿吸入羊水、胎粪及致污
染的阴道分泌物所致。 (2)出生后感染性肺炎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 1、按新生儿护理常规。 2、卧位:必要时半卧位,应以常更换体位,拍背,吃奶呛咳者应给予鼻
饲、防窒息。 3、给氧prn;根据病情选择头罩或鼻导管,给氧保持患儿口鼻腔清洁,
保证氧气的供给,同时严密监测血气变化,缺氧好转后即应停止给氧, FiO20.3-0.5并湿化。 4、吸痰prn,保持呼吸道通畅。 5、超声雾化prn,痰液粘稠者应雾化后及时拍背,吸痰 6、保证静脉输液通畅,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量,最好采用微量泵控制。 7、严密观察病情:神态、面色、呼吸快慢,深浅及节律、缺氧情况,如 有呼衰、心衰、休克等征象时即刻报告医生,并采取积极的急救措施。
1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
• 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 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 •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 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护理常规 • 新生儿心脏病护理常规 • 新生儿呕吐护理常规 • 新生儿出血症护理常规 • 新生儿硬肿症护理常规 • 新生儿破伤风护理常规 • 蓝光治疗及护理常规 • 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常规 •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护理常规 • 新生儿腹泻护理常规 • 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 新生儿低血糖护理常规 • 新生儿高血糖护理常规
皮肤护理,尤其要要警惕脑部并发症。 5、注意保暖,纠正缺氧,黄疸较重者应按医嘱及时光疗,并按蓝光箱治
疗护理常规。 6、按医嘱保证抗生素的正确应用,注意药物的浓度,时间、静脉输液时
注意速度,必要时用输液泵。 7、一般护理:包括皮肤、口腔清洁及感染病灶的护理。
4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围生期新生儿常见的脑损伤,主要由于围生期缺氧及数量所致 的脑室周围一脑室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实质出血等。
水液洗胃或暂者给予禁食并保持呼吸通畅,防止窒息 6、加强基础护理,防止红臀等。
5
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新生儿肺炎分宫内感染性肺炎及出生后感染性肺炎。 (1)宫内感染肺炎是发生在宫内和分娩过程中胎儿吸入羊水、胎粪及致污
染的阴道分泌物所致。 (2)出生后感染性肺炎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 1、按新生儿护理常规。 2、卧位:必要时半卧位,应以常更换体位,拍背,吃奶呛咳者应给予鼻
饲、防窒息。 3、给氧prn;根据病情选择头罩或鼻导管,给氧保持患儿口鼻腔清洁,
保证氧气的供给,同时严密监测血气变化,缺氧好转后即应停止给氧, FiO20.3-0.5并湿化。 4、吸痰prn,保持呼吸道通畅。 5、超声雾化prn,痰液粘稠者应雾化后及时拍背,吸痰 6、保证静脉输液通畅,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量,最好采用微量泵控制。 7、严密观察病情:神态、面色、呼吸快慢,深浅及节律、缺氧情况,如 有呼衰、心衰、休克等征象时即刻报告医生,并采取积极的急救措施。
新生儿护理ppt课件

新生儿护理ppt课件
目录
01 新生儿的基本护理 02 新生儿的健康监测 03 新生儿的常见疾病与预防 04 新生儿的情感需求与护理 05 新生儿的环境与安全管理 06 新生儿护理的误区与纠正
01
新生儿的基本护 理
新生儿喂养
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是新生儿最好的食物, 提供充足的营养和免疫保护。
奶粉喂养
治疗方法
根据病情轻重选择门诊治疗或住院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 感染,及时吸氧。
注意事项
家长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遵医嘱进行护理和喂药,注意喂养和 保暖。
04
新生儿的情感需 求与护理
新生儿的情感发展
建立亲密关系
新生儿需要与父母或其他照顾者建立亲密关系以满足情感 需求,可以通过频繁的眼神交流、温柔的触碰等方式来实 现。
新生儿穿 着与睡眠
01
穿着建议
新生儿应穿着柔软、透气 的棉质衣物,避免过紧或 过松,确保舒适度和保暖 性。
02
睡眠环境
为新生儿提供安全、舒适 的睡眠环境,保持温度适 宜、床铺干净、无窒息风 险。
03
睡眠姿势
新生儿睡眠时应保持仰卧 位,避免俯卧或源自卧,以 减少窒息风险和提高睡眠 质量。
02
新生儿的健康监 测
模拟新生儿在母体内的环境,如 包裹在柔软的毯子里,可以帮助
其放松和安抚情绪。
05
新生儿的环境与 安全管理
新生儿的居住环境要求
01 温度适宜 保持室内温度在22-26℃,避免新生儿受到过冷或过热的刺激。
02 湿度适中 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避免空气过于干燥或潮湿,有利于新 生儿的呼吸健康。
新生儿窒息的预防与 急救
窒息的预防
确保新生儿出生时呼吸 道畅通,及时清理口鼻 分泌物。
目录
01 新生儿的基本护理 02 新生儿的健康监测 03 新生儿的常见疾病与预防 04 新生儿的情感需求与护理 05 新生儿的环境与安全管理 06 新生儿护理的误区与纠正
01
新生儿的基本护 理
新生儿喂养
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是新生儿最好的食物, 提供充足的营养和免疫保护。
奶粉喂养
治疗方法
根据病情轻重选择门诊治疗或住院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 感染,及时吸氧。
注意事项
家长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遵医嘱进行护理和喂药,注意喂养和 保暖。
04
新生儿的情感需 求与护理
新生儿的情感发展
建立亲密关系
新生儿需要与父母或其他照顾者建立亲密关系以满足情感 需求,可以通过频繁的眼神交流、温柔的触碰等方式来实 现。
新生儿穿 着与睡眠
01
穿着建议
新生儿应穿着柔软、透气 的棉质衣物,避免过紧或 过松,确保舒适度和保暖 性。
02
睡眠环境
为新生儿提供安全、舒适 的睡眠环境,保持温度适 宜、床铺干净、无窒息风 险。
03
睡眠姿势
新生儿睡眠时应保持仰卧 位,避免俯卧或源自卧,以 减少窒息风险和提高睡眠 质量。
02
新生儿的健康监 测
模拟新生儿在母体内的环境,如 包裹在柔软的毯子里,可以帮助
其放松和安抚情绪。
05
新生儿的环境与 安全管理
新生儿的居住环境要求
01 温度适宜 保持室内温度在22-26℃,避免新生儿受到过冷或过热的刺激。
02 湿度适中 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避免空气过于干燥或潮湿,有利于新 生儿的呼吸健康。
新生儿窒息的预防与 急救
窒息的预防
确保新生儿出生时呼吸 道畅通,及时清理口鼻 分泌物。
《新生儿护理》ppt课件完整版

感冒、发烧等常见疾病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宝宝接触感冒患 者。 根据天气变化及时为宝宝增减衣物,防止 过冷或过热。 定期带宝宝接种疫苗,提高抵抗力。
母乳喂养有助于增强宝宝的免疫力,降低 感冒风险。
腹泻、便秘等消化问题应对方法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宝宝摄入不洁食物。
母乳喂养时,妈妈要保持饮食清淡,避免 过多油脂和刺激性食物。 适时为宝宝添加辅食,逐渐引入多样化食 物,促进肠道发育。 如有需要,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益生菌等 调节肠道功能的药物。
05
日常护理操作规范
洗澡、抚触等操作指南
洗澡准备
调节室温至26-28℃,准 备温水(38-40℃),选 择适合新生儿的浴盆和洗
浴用品。
洗澡步骤
先洗脸部,再洗头发,最 后洗身体。注意清洁皮肤 皱褶处,如颈部、腋下、
腹股沟等。
抚触技巧
使用婴儿专用润肤油,双 手搓热后轻轻按摩新生儿 全身,注意力度适中,避 开脐部和未脱落的痂皮。
整体性原则
将新生儿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注重身体、心理、社会等多方面 的护理。
护理原则与目标
• 发展性原则:关注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过程,提供适应其发 展的护理措施。
护理原则与目标
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确保新生儿呼吸、心率、体温等生命 体征在正常范围内。
促进营养摄入与吸收
提供合理的喂养方式,促进新生儿营 养摄入与吸收。
02
包括日常护理、喂养护理、皮肤护理、脐部护理等方面的专业
技巧。
新生儿常见疾病预防与处理
03
如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腹泻等常见疾病的预防和
处理方法。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交流环节
学习过程中的感悟
学员可以分享在学习过程中的体 会和感悟,如对新生儿护理重要 性的认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粉尘,会对肺部造成伤害。 不要把尿裤系得太紧,宽松的衣服能够证婴儿的小屁股呼
吸。 不要给婴儿穿塑料套裤或其他不透气材料制成的衣物。 不要用含有芳香成分的洗涤先宝宝的棉质尿布,以防皮肤
产生过敏反应。
(四)新生儿皮肤病
皮肤是全身最大的器官,婴儿出生后皮肤 光滑细嫩,便即使是正常婴儿也常有许多异 常,虽无害但令家长们担心。
③常有脐炎、肺炎或脑膜炎等局灶性感染,病死 率较早发型低。
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症状
早期症状、体征常不典型 一般表现为反应差、嗜睡、发热或体温不升、不吃、不哭、体重不增
等症状。 出现以下表现时应高度怀疑败血症: ①黄疸:有时是败血症的唯一表现,表现为黄疸迅速加重、或退而复
现; ②肝脾肿大:出现较晚,一般为轻至中度肿大; ③出血倾向:皮肤粘膜瘀点、瘀斑、针眼处渗血不止,消化道出血、
离,以避免传染给新生儿。 做新生儿护理工作应特别注意保护皮肤粘膜、脐部
免受感染或损伤,并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注意观察新生儿面色、吮吸、精神状况及体温变化,
保持口腔、脐部皮肤粘膜的清洁,如有感染性疾病, 应及时下理。
(三)尿布疹
婴儿的皮肤极为娇嫩,若长期浸泡在尿液 中或因尿布密不透风而潮湿,臀部常会出 现经色的小疹子或使皮肤变得比较粗糙, 这种症 称做“尿布疹”或“红屁股”如果 长时间裹在湿尿布中,皮肤就会受到刺激, 形成尿布疹。
预防措施
胎黄常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致使胎儿 出生后出现胎黄,故妊娠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 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洒和辛热之品,以 防损伤脾胃。
孕妇如曾生过有胎黄的婴儿,现妊娠时应作预防, 按时服用中药。
婴儿出生后应密切观察其项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 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贡疸的进 退。
病理性黄疸:具备其中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为 病理性黄疸。
①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②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lumol/L(12.9mg/
d1)、早产儿>257umol/L(15mg/d1),或每 日上升超过85umol/L(5mg/d1); ③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 ④黄疸退而复现; ⑤血清结合胆红素>34umol/L(2mg/d1)。
脂溢性皮炎:常在出生地后1-2周发生,在婴儿胸前、 眉毛处引起的黄色脱屑,尤其多发生在头皮。
蒙古斑:多发生在背部、臀部、灰蓝色斑块,随年龄 的增长而逐渐消退。
预防措施
平时多注意婴儿的皮肤护理,尽量少用或不用激 素类的外用药。
对患有湿疹的乳儿,平时最好穿纯棉制品衣服, 以减少过敏原。
洗澡时不要用香皂或肥皂,以免刺激皮肤。 调整乳儿的饮食,可适当早上些添加辅食,减少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新生儿常见疾病护理
医之为道大矣,医之为任重矣。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一)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约50 %~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出现生理性黄 疸,其特点为:
①一般情况良好; ②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
肺出血等; ④休克:面色苍灰,皮肤呈大理石样花纹,血压下降,尿少或无尿,
硬肿症出现常提示预后不良; ⑤其他:呕吐、腹胀、中毒性肠麻痹、呼吸窘迫或暂停、青紫; ⑥可合并肺炎、脑膜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化脓性关节炎和骨髓炎
等。
新生儿败血症的预防措施
任何与新生儿接触的东西,如奶瓶等必须消毒。 护理新生儿前一定要用肥皂洗手。 母亲在生产后患感染性疾病时,要与新生儿短期隔
注意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委靡、嗜 睡、吸乳困难、惊恐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 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 以使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
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 染。
(二)新生儿败血症
是指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循环,并在其 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性 反应。常见的病原体为细菌,也可为霉菌、 病毒或原虫等。
牛奶量,减轻湿疹。 平时要注意剪孩子的指甲,防止抓破皮肤,引起
感染。 不要让孩子在阳光下暴晒,注意保持皮肤干燥,
避免奶汁、菜汁沾到脸上。
新生儿皮肤护理
脸部护理:宝宝经常流口水及吐奶,应准备好柔 软湿润的毛巾替宝宝抹面颊,秋冬时更及及时涂 抹润肤膏防止肌肤皲裂。
身体和四肢护理:宝宝经常出汗,应常备柔软的 毛巾擦干身体、以防着凉,并经常更换棉质内衣, 每天都要给宝宝洗澡。
常见症状
米粟疹:多发生在面颊、额部及鼻部,多在一个月内 自然消失。
汗液疹:可因汗液出口阻塞而形成细小水痘,或形成 红色的小丘疹。
新生儿痤疮:像青春痘的病症,多在鼻部及面颊,大 部分在6个月内自然消失。
毒性红斑:这种红斑是无害而且短暂存在的,多发生 在出生后前几天,开始为红斑,很快变成小丘疹,尔 后消失。
新生儿败血症分型
根据发病时间分早发型和晚发型 早发型:①生后7天内起病;
②感染发生在出生前或出生时,与围生因素有关, 常由母亲垂直传播引起,病原菌以大肠杆菌等G—杆菌为主;
③常呈暴发性器官受累,病死率高。 晚发型:①出生7天后起病;
②感染发生在出生时或出生后,由水平传播引起, 病原菌以葡萄球菌、机会致病菌为主;
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多于生 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 长可延迟到4周; ③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umol/L(5mg/d1); ④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1/~mol/L(12.9mg/ d1),早产儿<257t~mol/L(15mg/d1)。
(二)病理性黄疸
常见症状
新生儿患尿布疹常见症状是在尿布覆盖的 位置中皮肤出现脱屑、发红、糜烂,甚至 恶臭,有时会出现红色皮疹、结节状溃疡。
预防措施
最好的办法是使婴儿的屁股保持干爽。 每次换尿布时彻底清洗婴儿的生殖器区域。 每次换尿布时,给他的小屁股技法一层薄薄的防护霜。 不要使用滑石粉质地的爽身粉,因为如果婴儿吸放入它的
民臀部护理:宝宝的臀部非常娇嫩,要及时更换 尿片,更换尿片时用婴儿柔润湿纸巾清洁臀部残 留的尿渍、粪渍、然后涂上婴儿护臀霜。
吸。 不要给婴儿穿塑料套裤或其他不透气材料制成的衣物。 不要用含有芳香成分的洗涤先宝宝的棉质尿布,以防皮肤
产生过敏反应。
(四)新生儿皮肤病
皮肤是全身最大的器官,婴儿出生后皮肤 光滑细嫩,便即使是正常婴儿也常有许多异 常,虽无害但令家长们担心。
③常有脐炎、肺炎或脑膜炎等局灶性感染,病死 率较早发型低。
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症状
早期症状、体征常不典型 一般表现为反应差、嗜睡、发热或体温不升、不吃、不哭、体重不增
等症状。 出现以下表现时应高度怀疑败血症: ①黄疸:有时是败血症的唯一表现,表现为黄疸迅速加重、或退而复
现; ②肝脾肿大:出现较晚,一般为轻至中度肿大; ③出血倾向:皮肤粘膜瘀点、瘀斑、针眼处渗血不止,消化道出血、
离,以避免传染给新生儿。 做新生儿护理工作应特别注意保护皮肤粘膜、脐部
免受感染或损伤,并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注意观察新生儿面色、吮吸、精神状况及体温变化,
保持口腔、脐部皮肤粘膜的清洁,如有感染性疾病, 应及时下理。
(三)尿布疹
婴儿的皮肤极为娇嫩,若长期浸泡在尿液 中或因尿布密不透风而潮湿,臀部常会出 现经色的小疹子或使皮肤变得比较粗糙, 这种症 称做“尿布疹”或“红屁股”如果 长时间裹在湿尿布中,皮肤就会受到刺激, 形成尿布疹。
预防措施
胎黄常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致使胎儿 出生后出现胎黄,故妊娠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 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洒和辛热之品,以 防损伤脾胃。
孕妇如曾生过有胎黄的婴儿,现妊娠时应作预防, 按时服用中药。
婴儿出生后应密切观察其项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 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贡疸的进 退。
病理性黄疸:具备其中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为 病理性黄疸。
①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②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lumol/L(12.9mg/
d1)、早产儿>257umol/L(15mg/d1),或每 日上升超过85umol/L(5mg/d1); ③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 ④黄疸退而复现; ⑤血清结合胆红素>34umol/L(2mg/d1)。
脂溢性皮炎:常在出生地后1-2周发生,在婴儿胸前、 眉毛处引起的黄色脱屑,尤其多发生在头皮。
蒙古斑:多发生在背部、臀部、灰蓝色斑块,随年龄 的增长而逐渐消退。
预防措施
平时多注意婴儿的皮肤护理,尽量少用或不用激 素类的外用药。
对患有湿疹的乳儿,平时最好穿纯棉制品衣服, 以减少过敏原。
洗澡时不要用香皂或肥皂,以免刺激皮肤。 调整乳儿的饮食,可适当早上些添加辅食,减少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新生儿常见疾病护理
医之为道大矣,医之为任重矣。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一)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约50 %~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出现生理性黄 疸,其特点为:
①一般情况良好; ②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
肺出血等; ④休克:面色苍灰,皮肤呈大理石样花纹,血压下降,尿少或无尿,
硬肿症出现常提示预后不良; ⑤其他:呕吐、腹胀、中毒性肠麻痹、呼吸窘迫或暂停、青紫; ⑥可合并肺炎、脑膜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化脓性关节炎和骨髓炎
等。
新生儿败血症的预防措施
任何与新生儿接触的东西,如奶瓶等必须消毒。 护理新生儿前一定要用肥皂洗手。 母亲在生产后患感染性疾病时,要与新生儿短期隔
注意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委靡、嗜 睡、吸乳困难、惊恐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 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 以使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
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 染。
(二)新生儿败血症
是指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循环,并在其 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性 反应。常见的病原体为细菌,也可为霉菌、 病毒或原虫等。
牛奶量,减轻湿疹。 平时要注意剪孩子的指甲,防止抓破皮肤,引起
感染。 不要让孩子在阳光下暴晒,注意保持皮肤干燥,
避免奶汁、菜汁沾到脸上。
新生儿皮肤护理
脸部护理:宝宝经常流口水及吐奶,应准备好柔 软湿润的毛巾替宝宝抹面颊,秋冬时更及及时涂 抹润肤膏防止肌肤皲裂。
身体和四肢护理:宝宝经常出汗,应常备柔软的 毛巾擦干身体、以防着凉,并经常更换棉质内衣, 每天都要给宝宝洗澡。
常见症状
米粟疹:多发生在面颊、额部及鼻部,多在一个月内 自然消失。
汗液疹:可因汗液出口阻塞而形成细小水痘,或形成 红色的小丘疹。
新生儿痤疮:像青春痘的病症,多在鼻部及面颊,大 部分在6个月内自然消失。
毒性红斑:这种红斑是无害而且短暂存在的,多发生 在出生后前几天,开始为红斑,很快变成小丘疹,尔 后消失。
新生儿败血症分型
根据发病时间分早发型和晚发型 早发型:①生后7天内起病;
②感染发生在出生前或出生时,与围生因素有关, 常由母亲垂直传播引起,病原菌以大肠杆菌等G—杆菌为主;
③常呈暴发性器官受累,病死率高。 晚发型:①出生7天后起病;
②感染发生在出生时或出生后,由水平传播引起, 病原菌以葡萄球菌、机会致病菌为主;
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多于生 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 长可延迟到4周; ③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umol/L(5mg/d1); ④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1/~mol/L(12.9mg/ d1),早产儿<257t~mol/L(15mg/d1)。
(二)病理性黄疸
常见症状
新生儿患尿布疹常见症状是在尿布覆盖的 位置中皮肤出现脱屑、发红、糜烂,甚至 恶臭,有时会出现红色皮疹、结节状溃疡。
预防措施
最好的办法是使婴儿的屁股保持干爽。 每次换尿布时彻底清洗婴儿的生殖器区域。 每次换尿布时,给他的小屁股技法一层薄薄的防护霜。 不要使用滑石粉质地的爽身粉,因为如果婴儿吸放入它的
民臀部护理:宝宝的臀部非常娇嫩,要及时更换 尿片,更换尿片时用婴儿柔润湿纸巾清洁臀部残 留的尿渍、粪渍、然后涂上婴儿护臀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