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相机使用(参数设置)指南简略版
单反摄影参数快速设置指南

人像特写 f/8、f/11(天空、大海等背景) 人像特写 f/2.8、f/4(树林等背景) 远摄人像 f/5.6、f/8f22 f/2.8、f/4 f/8、f/11f5.6兼顾成像与虚化 在最大光圈的基础上缩小广2档快门速度:飞鸟快于1/1250秒 野生动物(奔跑) 快于1/500秒(1/1000秒)昆虫摄影快于1/200秒跳跃和旋转的人像 快于1/1000秒安静的人像快于1/200秒舞台摄影(慢动)快于1/250秒慢速拍摄瀑布f/22、 f/32 日出、日落 花卉植物小品 微距镜头 一般最佳光圈曝光补偿: 大面积花丛+O.5EV~+1EV (评价测光)雾景+0.5EV~+L5EV (评价测光) 水面倒影-0.5EV~TEV (自动曝光)日出、日落-0.5EV~T.5EV (平均测光) 雪景+1E ∖广+1.5EV雪景(70%以上)+1.5EV"+2EV 黑色人物剪影 -2EV (平均测光) 小清新高调人像 +IEV有光雾的逆光人像 +IEV 及以上儿童摄影+0.5EV~+1EV 对焦模式:单次AF 风景、花卉、人像人工智能对焦AF 运动的人物、动物(最长焦距、配合高速连拍) (追踪对焦) ISO 感光度:舞台摄影(快动) 快于1/800秒同上光线强ISolO(T400光线弱IS0640~1600夜景IS01600及以上慢速拍摄瀑布ISOlOo及以下白平衡设置:日出、日落阴天(阴影)冷艳(蓝色调)白炽灯红色调多云山间密林(幽蓝)日光色调:棕人像绿儿童、少女蓝冰雪、黎明紫超现实人像、街拍焦距:人像特写:85mm"105mm(3~4m距离、大光圈)远摄人像:135mπΓ20(⅛πι(20米以上距离,f∕5.6、f∕8)街拍:135InnrI50mm(10~15m距离、大光圈)植物小品:15Omm~200mm星空:17Innr50mm不同状况下的参数设定:日出时:野生动物摄影的基本相机功能设定:拍摄模式:光圈优先、速度优先拍摄静止或运动较慢的动物,使用光圈优先;拍摄高速运动的动物,使用速度优先。
单反光圈、快门、感光度设置大全[整理版]
![单反光圈、快门、感光度设置大全[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53179549aa00b52acec7ca63.png)
单反光圈、快门、感光度设置大全[整理版] 单反如何设置相机的光圈、快门和感光度,这三个参数在拍照时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照片的最终效果~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
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来表示,数值越大光圈孔径越小,数值越小光圈孔径越大。
光圈f 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因为光圈孔径大),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是下一级的一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
光圈好比是水龙头。
如果把它开大,就能有大量的光线进入;如果把它关小,就只会进入较少的光线。
从图左上至右下分别是光圈处于关闭、f11、f8及f4不同状态下的光圈大小。
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光圈越大,投影到数码相机CCD感光器上的光线也就越强的道理。
我们在买镜头时,光圈的大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而且直接影响价格的高低,拥有大孔径光圈的镜头在价格上比那些小孔径光圈的镜头贵很多,大光圈在光线暗的环境中能更好的得到表现,在不改变快门速度的前题下能够获得更多的光线,从而照片得到正常曝光。
现在专业型的变焦镜头光圈一般都能开到F2.8,定焦镜头比如CANON50MM能开到1.4~大光圈除了能获得更多的光线外,还能获得浅景深的效果(所谓景深,就是当焦距对准某一点时,其前后都仍可清晰的范围),光圈越大景深越浅,说得比较俗就是拍摄的主题清晰,而背景是模糊的,这样突出主题,在拍人像时常用到,光圈越小景深越大,也就是前后景都比较清晰,适合拍风景照。
控制景深除了跟光圈的大小有关,还跟镜头焦距和拍摄距离有关,今天主要讲讲光圈、快门、ISO的不同组合,拍出不同效果的照片。
]快门是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一种机械或电子装置,是镜头前阻挡光线进来的装置,一般而言快门的时间范围越大越好。
控制进光时间,这是快门的基本作用。
它与光圈配合,解决曝光量的需要。
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们也可以把快门说成是让相机保持当前设定光圈大小的控制时间。
单反相机的使用方法

单反相机的使用方法简介:单反相机(Single Lens Reflex Camera)是一种常用的专业摄影设备,它具有可更换镜头和反光镜视景器等功能,让摄影师能够更好地控制拍摄效果。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如何正确使用单反相机,包括基本操作、镜头的选择和使用、曝光控制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基本操作:1. 插入电池和存储卡:打开相机底部的电池和存储卡插槽,将正确类型和规格的电池和存储卡插入其中。
2. 安装镜头:在取下相机盖后,将镜头插入相机镜头座上,然后旋转镜头直至锁定位置。
3. 打开相机:按下电源按钮,相机将开机并进入准备拍摄状态。
4. 调整视景器:通过调整眼平轮或放大率调节器来获取清晰、亮度合适的视觉效果。
同时,注意调整视景器显示的网格,以保证拍摄水平和垂直的准确性。
二、镜头的选择和使用:1. 常见镜头类型:- 标准镜头(50mm):适用于大部分场景,是一种多功能、全能的镜头。
- 广角镜头(24mm以下):适用于需要拍摄大范围景物或拍摄特定效果的场景。
- 长焦镜头(100mm以上):适用于拍摄远距离或需要大焦距的主体。
- 定焦镜头:焦距固定,适用于需要高品质、高清晰度的拍摄。
- 变焦镜头:具有可调焦距范围,适用于需要灵活变焦的拍摄。
2. 镜头更换:在拍摄前,确保相机电源关闭,然后按下取下镜头按钮,旋转镜头并取下。
随后,取下待更换的镜头并插入新镜头,旋转并锁定。
3. 镜头对焦:通过将镜头调节环旋转,观察视景器中的对焦指示器,来实现对主体的清晰对焦。
三、曝光控制:1. 光圈控制:通过调节光圈大小来控制进入相机的光线量。
较小的光圈值(如f/16)可使光线较少进入,适用于拍摄明亮环境。
而较大的光圈值(如f/2.8)可使更多光线进入,适用于拍摄昏暗环境或需要浅景深的场景。
2. 快门速度控制:通过调节快门速度来控制相机曝光时间的长短。
较慢的快门速度(如1/30秒)可使较多光线进入,适用于拍摄暗场景或需要捕捉运动模糊的场景。
单反相机使用(参数设置)指南

单反相机使用(参数设置)指南单反相机使用(参数设置)指南注意事项:1.使用前请确保已经了解相机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2.在使用过程中,请小心操作并保持相机的干净与安全。
3.本指南提供了单反相机参数设置的详细说明,以帮助您更好地使用和调整相机参数。
章节一:基本参数设置1.图片大小设置设置图片的分辨率和大小,根据需要选择高、中、低分辨率。
2.储存格式设置支持RAW、JPEG等格式,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储存格式。
3.白平衡设置根据拍摄环境选择合适的白平衡,包括日光、荧光灯、阴天等。
4.曝光模式设置根据场景选择自动、光圈优先、快门优先等曝光模式。
章节二:对焦参数设置1.对焦模式设置包括单次对焦、连续对焦、手动对焦等模式。
2.对焦点选择指定对焦点为中央、多点自动对焦、选择对焦点等。
3.辅助对焦设置可开启辅助对焦功能,如光线辅助对焦、声音辅助对焦等。
章节三:拍摄参数设置1.快门速度设置调整快门速度以控制曝光时间,包括快门优先模式、手动模式等。
2.光圈设置控制相机镜头光圈的大小,调整景深和曝光量。
3.曝光补偿设置通过增加或减少曝光来调整图像亮度,适应光线变化。
4.ISO设置调整感光度,适应不同的光线环境。
章节四:附件使用1.镜头选择根据不同的拍摄需求选择合适的镜头,包括焦距范围、光圈等参数。
2.闪光灯使用根据场景需要选择合适的闪光灯模式和功率。
附件:1.单反相机操作手册提供了更详细的单反相机操作指南和功能说明。
法律名词及注释:1.相机制造商指单反相机的生产商或品牌所有者。
例如:佳能、尼康。
2.RAW格式RAW格式是指未经处理的原始图像数据,与相机传感器捕捉到的光线信息一一对应。
3.JPEG格式JPEG格式是一种常见的图像压缩格式,适合用于在线分享和打印等。
4.白平衡白平衡是根据光源的颜色温度来调整图像中白色的色调,以保证图像中的颜色真实。
5.曝光模式曝光模式是指相机在自动或手动模式下,对光线进行测量和调整的方式。
6.ISOISO是用来衡量相机感光度的单位,常用于调整图像在不同光线环境下的明暗程度。
单反相机设置及小技巧

单反相机设置及小技巧单反相机是摄影爱好者和专业摄影师常用的工具之一、它具有强大的功能和高质量的图像输出,但也有很多设置需要学习和掌握。
在本文中,将介绍单反相机的设置及一些小技巧,帮助你更好地使用单反相机拍摄。
一、设置篇1.白平衡设置白平衡设置是为了让拍摄到的图像颜色更真实准确。
可以在相机菜单中选择自动白平衡,或手动调整白平衡模式,如阴天、晴天、荧光灯等。
2.ISO设置ISO设置是用来调整相机对光线的敏感度。
较低的ISO值适用于明亮的环境,较高的ISO值适用于暗光环境。
需要根据拍摄场景和光线条件合理调整ISO值。
3.快门速度设置快门速度设置决定了相机在拍摄时所曝光的时间长短。
快门速度较快适用于拍摄速度较快的物体,而较慢的快门速度适用于拍摄光线较暗的场景。
4.光圈设置光圈设置影响了拍摄到的景深,即前景和背景的清晰度。
小光圈(较大的F值)适用于需要清晰显示整个场景的情况,而大光圈(较小的F值)适用于需要突出主体的情况。
5.对焦设置对焦设置是确保拍摄到的图像清晰度的重要因素。
可以选择自动对焦或手动对焦,或选择对焦点的位置。
在拍摄移动物体时,可以使用连续对焦模式以确保物体在移动过程中保持清晰。
6.文件格式设置单反相机通常支持多种文件格式,如JPEG和RAW。
JPEG格式适用于一般拍摄和即时后期处理,而RAW格式保留了更多的图像信息,适用于后期处理和调整。
二、小技巧篇1.了解曝光补偿曝光补偿是调整图像亮度的重要技巧,可以通过在拍摄时增加或减少曝光来实现。
可以根据拍摄的场景和需求适量调整曝光补偿,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2.使用三脚架在一些情况下,使用三脚架可以提高拍摄的稳定性,尤其是在拍摄长曝光或需要长焦距的情况下。
三脚架可以帮助避免手持震动和拍摄模糊。
3.利用镜头滤镜镜头滤镜可以在拍摄中起到各种效果,如增强颜色饱和度、减少反射和镜头光斑、拍摄特殊效果等。
常见的滤镜包括偏振镜、中性密度滤镜和渐变滤镜。
4.学习使用闪光灯闪光灯可以在低光条件下提供额外的光线,补充拍摄需要。
单反相机的参数设置常用操作

● 稳定性:在拍摄过程中,相机的稳定性对照片质量有很大影响。使用三脚架或其他支撑设备可以增加相机的 稳定性,减少模糊和抖动。
● 对焦与测光:了解并正确使用相机的对焦和测光功能,确保焦点准确,曝光合适,以获得清晰、准确的照片。 ● 白平衡与色彩:正确设置白平衡和色彩参数,可以还原场景的真实色彩,使照片更加生动。 通过注意操作
高级功能:了解单反相机的高级功能,如HDR、多重曝光等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单反相机的参数设置与 操作的注意事项
参数设置的准确性对拍摄效果的影响
参数设置不准确可能导致照片曝 光不准确
参数设置不准确可能导致照片颜 色偏差
参数设置不准确可能导致照片对 焦不准确
参数设置不准确可能导致照片清 晰度不高
操作的规范性与稳定性对拍摄效果的影响
感光度的选择
感光度定义:感 光度是指相机传 感器对光线的敏 感程度,决定了 照片的明亮程度
感光度设置原则: 根据拍摄环境的 光线情况选择合 适的感光度,保 证照片清晰度和
细节表现
不同感光度适用 场景:低感光度 适用于明亮环境, 高感光度适用于
暗环境
注意事项:避 免使用过高或 过低的感光度, 以免影响照片
添加标题
参数设置与常用操作的实践经验:通过实践经验,可以更好地掌握单反相机的参数设置和常用操作技巧, 提高拍摄水平。
单反相机的进阶参数设 置与操作技巧
高动态范围(HDR)的运用
HDR技术原理:通过多张不同曝光度的照片合成,实现更宽的动态范围,保留亮部和暗部的细节。 HDR模式选择:选择合适的HDR模式,如自动、标准、强力等,以适应不同的拍摄场景。 拍摄技巧:在拍摄时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和构图,以获得更好的HDR效果。 后期处理:使用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进行HDR合成和调整,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单反相机如何设置单反参数

单反相机如何设置单反参数
单反相机如何设置单反参数
方法/步骤
【一】拍人像。
拍人物照片要把焦点定在人的眼睛,这样会使人看上去更加精神。
拍摄距离根据全身照,半身照,大头照而调整。
焦距最好设置在50mm以上。
【二】拍静物细节。
当你拿着单反准备拍摄一些花朵或者物品细节的时候,最好把距离控制在1米之内,利于背景虚化,突出主体。
焦距同样设置在50mm以上。
【三】拍夜景。
拍夜景的时候最好把单反固定在三脚架或者放置在平稳的地方,使用f8以下的小光圈可以把灯光拍得幻化迷离,使画面更加精致更加美轮美奂。
【四】拍运动中的人或物。
拍摄运动中的人或物时,快门应设置在1/30左右,按快门的时候,镜头可以适当跟随物体移动一小段距离,这样拍摄出的照片更加动感迷人。
【五】拍风景。
拍摄风景图片时,应注意画面构图,可以选择单反的AV档,选择小光圈为宜。
【六】晚上拍人像。
晚上拍摄人像的时候,应选择自动白平衡,外加使用闪光灯。
这样拍出来的人像才不会黑。
单反相机使用(参数设置)指南

单反相机使用(参数设置)指南单反相机使用(参数设置)指南1、简介1.1 单反相机概述1.2 本指南目的和适用人群2、拍摄模式设置2.1 自动模式2.2 程序自动模式2.3 快门优先模式2.4 光圈优先模式2.5 手动模式3、快门速度设置3.1 快门速度基础知识3.2 快门优先模式和手动模式下的设定3.3 各种场景下的推荐快门速度4、光圈设置4.1 光圈基础知识4.2 光圈优先模式和手动模式下的设定 4.3 光圈与景深的关系4.4 各种场景下的推荐光圈设置5、ISO设置5.1 ISO基础知识5.2 自动ISO设置5.3 手动ISO设置5.4 高ISO噪点问题与解决方法6、白平衡设置6.1 白平衡基础知识6.2 常见白平衡模式介绍6.3 如何调整白平衡来获得准确的色彩7、对焦设置7.1 对焦基础知识7.2 单点对焦与连续对焦模式7.3 如何选择对焦点7.4 对焦点追踪和触摸对焦8、曝光补偿8.1 曝光补偿基础知识8.2 曝光补偿的使用场景8.3 如何正确使用曝光补偿功能9、拍摄参数设置9.1 图像格式选择9.2 图像质量设置9.3 云台设置9.4 图像模式选择10、附件- 单反相机参数表格- 示例图片11、法律名词及注释- 单反相机:一种具有可更换镜头和反射式光学取景器的相机。
- 快门速度:相机快门打开和关闭所需的时间,决定了图像的曝光时间。
- 光圈:控制镜头光线进入的大小,影响图像的景深和曝光。
- ISO:衡量相机感光度的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缩写。
- 白平衡:调整相机饱和度和色彩,以适应不同的光源。
- 对焦:将画面中的主体清晰地呈现的过程。
- 曝光补偿:通过调整相机的曝光值来增加或减少亮度。
- 图像格式:存储照片的文件格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篇:光圈和快门是什么?光圈英文名称为Aperture,它是用来控制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是镜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参数,光圈通常在镜头内。
它的大小决定着通过镜头进入感光元件的光线的多少,通常我们用F值来表达光圈的大小。
而快门是控制照相机曝光时间的机件,快门速度单位是“秒”。
常见的快门速度有:1 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 1/2000等。
光圈特性(一):控制进光量光圈作为相机镜头内的一个元件,它的作用是控制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元件的光量,所以光圈的一大功能就是控制进光量的多少。
一般来说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f1.0,f1.2 f1.4,f1.8 f2.0,f2.8,f4.0,f5.6,f8.0,f11,f16,f22,f32,f44,f64。
我们可以通过一张简单的示意图来说明不同数值的光圈和它孔径大小的关系。
光圈大小示意图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光圈 f 值越小,通光孔径越大(如上图所示),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越多,光圈 f 值越大,通光孔径越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越少,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好是下一级的两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5.6 ,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F5.6的通光量是F8的两倍。
同理,F2是F8通光量的16倍,从F8调整到F2,光圈开大了四级。
对于消费型数码相机而言,光圈f 值常常介于f2.8~f11之间。
此外许多数码相机在调整光圈时,可以做1/3 级的调整。
上面我们说了光圈的大小决定了相机的进光量。
在拍摄照片中,进光量的大小直接决定了画面的明暗,在相同曝光时间里光圈大的进光量就多,光圈小的进光量也就少。
下面我们先通过一组照片来说明他们的关系,在拍摄照片时我们使用的是相机手动档,ISO感光度为100,曝光时间1/200秒,白平衡自动,只改变其光圈大小。
总结:光圈的数值越小,光圈孔径越大,进光量越多,画面也就越明亮。
光圈的数值越大,光圈孔径越小,进光量越少,画面也就越灰暗。
·光圈特性(二):控制景深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是景深。
我们在使用相机进行拍摄时,调节相机镜头,使距离相机一定距离的景物清楚成像的过程,叫做对焦,那个景物所在的点,称为对焦点,因为“清楚”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概念,所以,对焦点前(靠近相机)、后一定距离内的景物的成像都可以是清楚的,这个前后范围的总和,就叫做景深,意思是只要在这个范围之内的景物,都能清楚地拍摄到,超过这个范围就不能清楚的被拍摄。
其次,前景深小于后后景深,也就是说,精确对焦之后,对焦点前面只有很短一点距离内的景物能清楚成像,而对焦点后面很长一段距离内的景物,都是清楚的,二者距离比例约为1:2。
景深的深浅,与很多方面有关,但关系最大的就是光圈了。
光圈越小(即F数值越大),景深就越大;光圈越大(即F数值越小)景深就越小。
无图无真相,同样我们还是通过图片来说明,为了保证曝光正确,我们所有照片都是使用A档拍摄,逐级改变其光圈大小。
在拍摄风景的时候尽量使用F8、F11这样的小光圈拍摄,这样拍出来的风景照片远近都是清楚的;而在拍摄人像的时候可以选择F4、F2这样的大光圈拍摄,大光圈可以很好的虚化背景来突出主体人物。
总结:光圈的数值越小,光圈孔径越大,景深越浅,背景虚化越明显。
光圈的数值越大,光圈孔径越小,景深越深,背景虚化越不明显。
快门特性(一):控制进光量快门的速度单位是“秒”。
常见的快门速度有:1 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 1/2000等。
相邻两级的快门速度的曝光量相差一倍,我们常说相差一级。
如1/60秒比1/125秒的曝光量多一倍,即1/60秒比1/125秒速度慢一级或称低一级,1/60秒的曝光量是1/125秒曝光量的2倍。
和光圈一样快门也有控制进光量的作用。
如果把进光量比作水管里的水,光圈就是通过调节水管粗细来控制水量,而快门就如同水管的开关一样,通过调节开关开启的时间长短来控制水量。
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适当的提高快门速度来捕捉精彩的瞬间。
在夜晚或者暗光环境下我们就要适当的延长快门速度,来保证相机足够的曝光。
一般来说相机在显示快门速度时为了方便显示所以只显示分母,即1/250秒显示为250,1/50秒显示为50,然而5秒显示为5"。
一般来说人手持相机拍摄时快门速度不能低于1/30秒,不然很容易因为抖动而拍虚,如果必须要使用慢速快门,那最好给相机配备一个三脚架。
总结:快门速度越快,光线通过时间越短,画面越暗快门速度越慢,光线通过时间越长,画面越亮快门特性(二):不同的拍摄效果快门的作用不仅是在控制通光量的多少上,还能使您的照片表现出不同的效果。
高速快门一般用作于捕捉物体瞬间的美,比如在拍摄一些转瞬即逝的画面或者拍摄运动速度较快的物体时就需要我们用到高速快门。
高速快门能捕捉物体瞬间较低的快门速度能让我们拍摄出过程美,当你要拍的是夜晚的车水马龙,快门时间就要拉长,常见照片中丝绢般的水流效果也要用慢速快门才能拍出来。
快门时间可以手动调节到很长,有的时候甚至可以达到几小时。
长时间曝光能得到独特的效果总结:快门速度越快,越能抓拍瞬间,表现瞬间美快门速度越慢,越能捕捉过程,表现过程美总结:光圈与快门应合理搭配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就形成了曝光量,在曝光量一定的情况下,这个组合不是唯一的。
例如当前测出正常的曝光组合为F5.6、1/30秒,如果将光圈增大一级也就是F4,那么此时的快门值将变为1/60,这样的组合同样也能达到正常的曝光量。
不同的组合虽然可以达到相同的曝光量,但是所拍摄出来的图片效果是不相同的。
在相机模式拨盘上标有A和S档,它们分别是光圈优先档和快门优先档,A档也就是光圈优先档,在光圈优先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光圈的大小来轻松地控制景深,相机会在保证曝光量的前提下自动为其配备合适的快门速度。
A档的优势是使用者只要专心的根据自己所需的景深大小来设置光圈,不用将其他心思放在快门速度的配置上,由此来提高拍摄效率。
与光圈优先相反,快门优先是在手动定义快门的情况下通过相机测光而获取光圈值。
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体育运动拍摄中最常用。
很多朋友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发现,往往拍摄出来的主体是模糊的,这多半就是因为快门的速度不够快。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大概确定一个快门值,然后进行拍摄。
并且物体的运行一般都是有规律的,那么快门的数值也可以大概估计,例如拍摄行人,快门速度只需要1/125秒就差不多了,而拍摄下落的水滴则需要1/1000秒。
A档和S档都是我们经常会用到的档位,所以我们都要熟练掌握。
下面我们再来总结下光圈与快门的的特点。
·光圈快门大总结光圈:光圈的数值越小,光圈孔径越大,进光量越多,画面就越明亮,景深越浅。
光圈的数值越大,光圈孔径越小,进光量越少,画面就越灰暗,景深越深。
快门:快门速度越快,光线通过时间越短,画面越暗,越能抓拍瞬间快门速度越慢,光线通过时间越长,画面越亮,越能表现过程ISO和焦距是什么要说什么是ISO还要从传统胶片相机说起,ISO称作为感光度,它是衡量传统相机所使用胶片感光速度的国际统一指标,其反映了胶片感光时的速度(其实是银元素与光线的光化学反应速率)。
而对于现在并不使用胶片的数码相机来说,其成像原理是通过感光器件CCD 或CMOS以及相关的电子线路感应入射光线的强弱来进行成像的。
为了与传统相机所使用的胶片统一计量单位,这才引入了ISO感光度的概念。
在数码相机中ISO同样也反应了相机感光元件的感光速度。
相信焦距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可是您能具体指出哪段距离是焦距吗?其实焦距是指从镜头的光学中心(主点)到成像面(焦点)的距离。
此距离越长,则越能将远方的物体放大成像;此距离越短,则越能拍摄更宽广的范围。
下图仅采用单枚透镜进行说明,但实际上镜头的光学中心面由多枚透镜结构决定。
焦距示意图下面笔者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下这两个参数都是什么,具体有什么作用。
欲知详情请接着往下看。
ISO作用:改变传感器的感光速率在传统的胶片相机时代,我们可以因拍摄环境亮度的不同来选购不同感光度(ISO)的底片,例如一般晴天环境可使用ISO100,阴天的环境可用ISO200,黑暗如舞台,演唱会等环境可用ISO400或更高感光度数值的底片。
到了数码相机时代虽然我们用CMOS或CCD取代了传统的胶片,但是ISO这个概念还是被保留了下来。
我们现在依然使用ISO来代表相机感光元件的的感光速率。
各种ISO数值的胶卷感光度ISO在相机中一般分为这些档位:ISO100,ISO200,ISO400,ISO800,ISO1600,ISO3600等,有些相机还能作1/2或者1/3级的设置。
在数码相机中感光度ISO的大小代表着感光元件对光线强弱的敏感程度,当ISO设置的越高,感光元件就对光线就越敏感。
这样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就是我们可以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提高ISO来保证我们的快门速度。
比如在体育摄影时,当环境光线不足,然而我们又必须要保证使用很高的快门速度来抓拍运动员的瞬间动作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通过提高相机ISO来实现曝光的准确。
这样描述显得有些抽象,让我们先来通过一组在暗光环境里拍摄的照片来具体说明,拍摄照片时我们使用的是手动M档,光圈大小和快门速度保持不变,只是改变相机的ISO。
焦距:50mm 光圈:f/4.5 ISO感光度:100通过照片我们可以发现,当环境光不足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提高ISO来使相机感光元件对光线的强弱变得更加敏感,从而来提高整个画面的亮度。
也许有的朋友要问了:既然提高ISO有这么好的作用,为什么我们不一直使用较高感光度来拍照片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较高的感光度会给我们的拍摄带来“副作用”。
高ISO的副作用:噪点提高感光度的大小确实能给我们的拍摄带来很大的好处,它让我们在暗光环境下也能拍出明亮的照片。
可是在我们提高感光度的同时它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副作用——噪点的增加。
我们先来说说什么是噪点,噪点(noise)主要是指感光元件CCD(CMOS)将光线作为信号接收并输出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图像中粗糙的部分,也是指图像中不该出现的外来像素点。
、上面图片的这些噪点就和相机使用了较高的感光度有关。
我们对数码相机增加感光度实际上是对感光元件的采样信号进行人为放大,在放大图像信号的同时电路中所存在的暗电流也会随之增加,这些增加暗电流会对图像信号产生一定的干扰作用,其结果就是在画面上产生较多的杂色斑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噪点。
这些噪点看起来就像图像被弄脏了一样,画面质量也就随之下降。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相机在不同ISO下拍摄照片的噪点数量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