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连除应用题
四年级数学连除应用题教案

四年级数学连除应用题教案四年级数学连除应用题教案1教学目标(一)使学生理解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会用两种方法解答、(二)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用线段图表示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三)通过对连乘、连除应用题的对比,学生进一步理解其内在联系及互逆关系、(四)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连除应用题的分析方法是重点,理解连乘、连除应用题的互逆关系是难点、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板演、一种织布机每台每小时织4米布,5台8小时可以织多少米布?(用两种方法解答)2、全班同时口算:24×5×835×2×918×2×564÷8÷4120÷6÷4160÷5÷8订正1题时,说出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二)学习新课1、新课引入、复习题改为:一种织布机5台8小时织布160米,平均每台每小时织多少米布?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就是解像这样的.应用题、(板书:应用题)2、出示例2、一种织布机5台8小时织160米布,平均每台每小时织布多少米?(1)观察、比较,例2与复习题有什么联系?(通过观察比较可以看出:复习题中的条件是例2的问题,复习题中的问题是例2的条件、)说明这两种应用题有着密切的联系、(2)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画出:(3)要求每台每小时织多少米布,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根据题意,要求每台每小时织多少米布,可以先求出每台织布机8小时织多少米布,再求每台每小时织多少米布、)(4)怎样分步列式计算?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板书:①每台织布机8小时织多少米布?160÷5=32(米)②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多少米布?32÷8=4(米)(5)你能用综合算式解答吗?(独立做在本子上)160÷5÷8 (每台8小时)=32÷8 (每台1小时)=4(米)答: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4米布、让学生叙述解题思路,说出每步求的是什么、(6)这道题还可以怎样解答?要先算什么?怎样用线段图表示条件和问题?小组讨论,阅读课本第10页、在讨论、自学的基础上,把分步列式的标题填在书上,并独立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集体交流说思路160÷8÷5(5台1小时)=20÷5(每台1小时)=4(米)答:平均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4米、3、师生共同总结、(1)今天学习的是什么应用题?(今天学习的是连除应用题)教师把“连除”二字板书在课题的前边,即连除应用题、(2)通过刚才用不同的方法分析这道题,你发现这类连除应用题有什么特点吗?(题中的160米既与5台织布机有关系,也与8小时有关系、)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概括:这类连除应用题的特点是:总量与两个变化的量有关系,是随着两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正如同学们所说,160米既与5台织布机有关系,也与8小时有关系,因此要求每台每小时织多少米布,既可以先求每台8小时织多少米,又可以先求5台1小时织多少米、由于思路不同,就有不同的解法,重在分析数量关系、4、对比、(1)1辆汽车1天运货20吨,4辆汽车5天运货多少吨?(2)4辆汽车5天共运货400吨,1辆汽车1天运货多少吨?同学们在独立解答的基础上,二人讨论,这两道题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订正:四年级数学连除应用题教案2教学目标1.理解此类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用两种方法解答此类应用题.2.正确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理解连除与连乘应用题的互逆关系.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分析理解数量关系.教学难点利用线段图理解数量关系,确定计算步骤.教学步骤一、复习.一种织布机每台每小时织布4米,5台织布机8小时可织布多少米?要求学生:画线段图,并用两种方法解答.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2:一种织布机5台8小时织布160米,平均每台每小时可织布多少米?讨论:例题与复习题相比较,有什么特点?结果:例题与复习题的问题与已知条件换了位.根据学生汇报的讨论结果,让学生在复习题的两个线段图上,标注一下,已知什么,求什么?2.引导学生对照线段图讨论:要想求出每台每小时织布多少米,我们应先求什么?让学生在线段图中标出是哪一段,应该怎样求?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每一步的小标题.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分步解答并汇报结果,教师板书:(1)每台织布机8小时织布多少米?1605=32(米)(2)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布多少米?328=4(米)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16058= 32 8= 4(米)答:平均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布4米.3.改例2线段图的问题和条件成下图,根据这幅图,我们应该先求什么?怎样求?4.学生讨论确定先求5台1小时织布多少米,再求1台1小时织布多少米,教师根据学生汇报书写小标题.(1)5台织布机1小时织布多少米?1618=20(米)(2)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布多少米?205=4(米)列综合算式解答为:16085=205=4(米)答:平均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布4米.三、巩固发展.第一组题目:条件:书法小组每人每天写8个大字,5个人4天共写了160个大字.填空:85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84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05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604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组题目:判断:①85与1604表示的意义相同.()②84与1605表示的意义相同.()③85与1604表示的意义不同.()④84与1605表示的意义不同.()第三组题目:连线题,把意义相同的算式用线连接起来.84 160485 1605854 1654四、课堂小结.通过小结,进一步把连乘应用题与连除应用题进行比较区分,并对两种解题方法再进行理解区分.五、布置作业.联系生活实际自编一道连除应用题,要求画线段图并用两种方法解.。
连除应用题

连除应用题(10题)一、简单物品分配型1. 学校买来360本图书,要平均分给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4个班,每班能分到多少本图书?-解析:先算出每个年级能分到的图书数量:\(360÷6 = 60\)(本),再计算每个班能分到的图书数量:\(60÷4 = 15\)(本)。
2. 有240个苹果,平均装在4个大箱子里,每个大箱子里又平均分成3小箱,每小箱有多少个苹果?-解析:先求出每个大箱子装的苹果数:\(240÷4 = 60\)(个),再算出每小箱的苹果数:\(60÷3 = 20\)(个)。
二、工程问题相关3. 一项工程,12个人10天可以完成。
如果6个人做,需要多少天完成?(假设每人每天的工作量相同)-解析:先计算这项工程的总工作量,12个人10天完成,总工作量为\(12×10 = 120\)(人天)。
6个人做需要的天数为\(120÷6 = 20\)(天)。
4. 3台机器8小时生产了96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2台机器生产1200个零件需要多少小时?-解析:先求出1台机器1小时生产的零件数,3台机器8小时生产960个零件,1台机器1小时生产\(960÷3÷8 = 40\)(个)。
2台机器生产1200个零件需要的时间为\(1200÷(2×40)=15\)(小时)。
三、面积相关5. 一块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是480平方米,它的长是30米,宽是8米。
如果要把这块菜地平均分成4块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菜地,每个正方形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解析:先算出长方形菜地的面积为\(30×8 = 240\)平方米,平均分成4块,每块的面积是\(480÷4 = 120\)平方米。
6. 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面积是576平方米,长是32米,宽是18米。
现在要用栅栏把花坛平均分成6个小长方形花坛,每个小长方形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解析:先求出长方形花坛的面积\(32×18 = 576\)平方米,平均分成6个小长方形花坛,每个小长方形花坛的面积是\(576÷6 = 96\)平方米。
四年级连除应用练习题

四年级连除应用练习题1. 苹果问题小红在果园里采摘苹果,她收获了30个苹果。
她决定将这些苹果平分给她的4个同学。
请问每个同学能分到几个苹果?解答:苹果的数量是30个,要平分给4个同学。
我们可以用连除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0 ÷ 4 = 7余2答案是,每个同学能分到7个苹果,还剩下2个苹果未分配。
2. 小明的饼干小明买了一袋饼干,里面有48块饼干。
他决定平分给他的6个朋友。
请问每个朋友能分到几块饼干?解答:饼干的数量是48块,要平分给6个朋友。
我们可以用连除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48 ÷ 6 = 8答案是,每个朋友能分到8块饼干。
3. 邮票问题小华有一些邮票,他决定将这些邮票平均分给他的7个同学。
如果他有63张邮票,请问每个同学能分到几张邮票?解答:邮票的数量是63张,要平分给7个同学。
我们可以用连除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63 ÷ 7 = 9答案是,每个同学能分到9张邮票。
4. 糖果问题小李有一些糖果,他打算将这些糖果平均分给他的8个朋友。
如果他有56颗糖果,请问每个朋友能分到几颗糖果?解答:糖果的数量是56颗,要平分给8个朋友。
我们可以用连除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56 ÷ 8 = 7答案是,每个朋友能分到7颗糖果。
5. 配菜问题餐厅为10桌客人提供晚餐,每桌客人都可以选择配菜。
厨师们有120份配菜需要准备。
请问每桌客人能分到几份配菜?解答:配菜的数量是120份,要分给10桌客人。
我们可以用连除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120 ÷ 10 = 12答案是,每桌客人能分到12份配菜。
通过以上练习题,我们可以看到连除在解决平均分配问题中的应用。
连除能够帮助我们计算每个人能够平均获得多少物品或数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类问题,通过掌握连除的方法,我们能更加便捷地解决这类问题。
希望以上练习题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四年级数学连除的应用题

我们一共喂养144只 小兔。
我们一共有3组.
每组都有12人.
1、一共有多少人? 2、平均每组喂养多少只小兔?
例1:小明家有花椒树90棵, 平均每棵可以产花椒12kg。4 名工人8天可以采摘256kg。 今年每千克花椒可以卖9元。
(1)平均每人每天可以采摘花 椒多少千克?
(2)小明家的花椒收入有多少元?
综合算式:
256÷8÷4 =32÷4
=8(千克)
答:平均每人每天可以采摘花椒8千克.
(2)小明家的花椒收入有多少元? 第一种解法: 第一种解法:
12×9×90 12×90×9 =108×90 =1080×9
=9720(元) =9720(元)
答:小明家的花椒收入有9720元.
1、4辆汽车同时运6次可以 运960袋玉米,每辆汽车每 次可以运多少袋玉米?
第一种解法:
分步列式:
①1人8天可以采摘多少千克? 256÷4=64(千克)
②每人每天可以采摘花椒多少
千克?
64÷8=8(千克)
综合算式:
256÷4÷8 =64÷8
=8(千克)
第二种解法:
分步列式:
①4人每天可以采摘多少千克? 256÷8=32(千克)
②每人每天可以采摘花椒多少
千克?
32÷4=8(千克)
四年级数学连除的应用题Βιβλιοθήκη 根据所给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
➢体育室有10盒羽毛球, 一共600个,
平均每盒有多少个?
600÷10=60(个)
根据所给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
一共有600个羽毛球,每6个 装一袋,
一共可以装多少袋?
600÷6=100(个)
我们一共喂养144只 小兔。
四年级上册数学 应用题分类专项练习题

十一、比较几类事物数量多少的问题:
水果店运来39箱橘子,每箱15千克,又运来706千克梨,运来的梨比橘子多多少千克?
解:706-39×15=121(千克)
十二、行程问题:
①小明从家去学校用了3分钟.照这样的速度,他去图书馆用了12分钟,小明家离图书馆有多远?
186÷3×12=744(米)
50÷7=7......1(只)
7+1=8(次)
三、装箱问题:
①720节电池,每8节装一盒,5盒装一箱.这些电池一共可以装多少箱?
720÷8÷5=18(箱)
②食品加工厂生产了960块月饼,每8块装一盒,6盒装一箱.这些月饼一共可以装多少箱?
960÷8÷6=20(箱)
四、分东西问题:
学校买回8箱皮球;每箱20个;平均分给5个班;每个班级分得多少个?
一、连除应用题:
①某玩具厂生产玩具布娃娃144个,每4个装一盒,每6盒装一箱,一共要装多少箱?
144÷4÷6=6(箱)
②爸爸买了3大盒茶叶,一共花了810元,每大盒茶叶里有6小盒茶时,平均每小盒子茶叶多少元?
810÷3÷6=45(元)
③王老师要把156本图书放在两个书架15×12=140(页)
六、修路问题
新华村修一条路,平均每天修45米,修了28天,还有360米没修.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45×28+360=1620(米)
七、用几天的问题
食堂原有26袋面粉;又运来138袋;平均每天要用掉4袋;这些面粉可以用多少天?
(26+138)÷4=41(天)
八、采摘问题:
4个小队少先队员去摘黄瓜;每个小队13人。平均每人摘12千克。一共摘了多少千克?
小学四年级数学连除应用题的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连除应用题的教案小学四年级数学连除应用题的教案1.理解此类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用两种方法解答此类应用题.2.正确列综合算式解容许用题,理解连除与连乘应用题的互逆关系.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分析理解数量关系.利用线段图理解数量关系,确定计算步骤.一、复习.一种织布机每台每小时织布4米,5台织布机8小时可织布多少米?要求学生:画线段图,并用两种方法解答.二、探究新知.1.出例如2:一种织布机5台8小时织布160米,平均每台每小时可织布多少米?讨论:例题与复习题相比拟,有什么特点?结果:例题与复习题的问题与条件换了位.根据学生汇报的讨论结果,让学生在复习题的两个线段图上,标注一下,什么,求什么?2.引导学生对照线段图讨论:要想求出每台每小时织布多少米,我们应先求什么?让学生在线段图中标出是哪一段,应该怎样求?根据学生答复,教师板书每一步的小标题.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分步解答并汇报结果,教师板书:(1)每台织布机8小时织布多少米?1605=32(米)(2)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布多少米?328=4(米)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16058= 32 8= 4(米)答:平均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布4米.3.改例2线段图的'问题和条件成下列图,根据这幅图,我们应该先求什么?怎样求?4.学生讨论确定先求5台1小时织布多少米,再求1台1小时织布多少米,教师根据学生汇报书写小标题.(1)5台织布机1小时织布多少米?1618=20(米)(2)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布多少米?205=4(米)列综合算式解答为:16085=205=4(米)答:平均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布4米.三、稳固开展.第一组题目:条件:书法小组每人每天写8个大字,5个人4天共写了160个大字.填空:85求的是;84求的是;1605求的是;1604求的是.第二组题目:判断:①85与1604表示的意义相同.()②84与1605表示的意义相同.()③85与1604表示的意义不同.()④84与1605表示的意义不同.()第三组题目:连线题,把意义相同的算式用线连接起来.84 160485 1605854 1654四、课堂小结.通过小结,进一步把连乘应用题与连除应用题进展比拟区分,并对两种解题方法再进展理解区分.五、布置作业.联系生活实际自编一道连除应用题,要求画线段图并用两种方法解.。
小学四年级数学连除应用题的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连除应用题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连除应用题的结构和特点。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连除应用题的概念和特点。
2.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3.连除应用题的常见错误和解决策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连除应用题的结构,掌握解题方法。
2.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连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老师出示一个苹果,提问:这个苹果有几个同学能分到?2.学生回答后,老师引导学生:如果把这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能分到多少?3.学生回答后,老师继续引导:如果把这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又能分到多少?第二环节:讲解连除应用题的概念和特点1.老师用PPT展示连除应用题的定义:在一个问题中,连续使用除法解决的问题。
第三环节:讲解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方法1.老师讲解解题步骤:a.弄清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数。
b.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
c.列出算式,逐步计算。
2.老师用PPT展示解题示例,并让学生一起分析解题过程。
第四环节:课堂练习1.老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解答。
2.老师选取几份作业进行讲解,指出优点和不足。
3.学生互相交流解题心得,分享解题方法。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1.老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2.学生回答:连除应用题的概念、特点和解题方法。
第六环节:课后作业a.小明有12块糖,他想平均分给3个朋友,每人又能分给几个朋友?b.一箱橙子有24个,每个橙子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又能分给几个同学?2.家长签字确认,明天交回。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讲解连除应用题的概念、特点和解题方法,让学生对连除应用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2.课堂练习环节,学生积极参与,互动交流,提高了解题能力。
3.课后作业布置适量,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练习大全(含答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练习大全(含答案)1.连除应用题:①玩具厂生产了 960 个电子玩具,每 3 个装一盒,每 5 盒装一箱,一共装了多少箱?答案是 64 箱。
② XXX的爸爸买了 3 大盒茶叶,一共要付 810 元,平均每个大盒里有 6 小盒茶叶,平均每小盒茶叶多少元?答案是45 元。
③ XXX要把 156 本图书放在 2 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三层),平均每层放多少本图书?答案是 26 本。
除了用连除,还可以先求出两个书架一共有多少层,再用总图书数量除以层数也可以求出平均每层放多少图书。
2.运输问题:1)有两堆煤,一堆 560 吨,另一堆 286 吨,一辆汽车每次能装运 9 吨。
这辆车一共用多少次才能拉完这两堆煤?答案是 94 次。
像这类题目最好先求出总的吨数,然后再平均分。
列综合算式时注意加括号。
2)有一堆煤 120 吨,一辆大货车能载重 8 吨,一辆小货车能载重 5 吨。
请问:①如果 2 辆小货车来运,多少次能把煤全部运完?答案是 12 次。
②先用一辆大货车运 5 次,余下的用一辆小货车来运,还需要多少次才能运完?答案是16 次。
数量关系式:一辆大货车载重量 ×运的次数 5 次 = 一共运走的吨数;再用总的吨数减去大货车 5 次运走的吨数,得到还剩的吨数;用剩余的吨数除以小货车的载重量 5 吨,得到次数。
3)有 50 只小羊要过河,现在只有一条船,且每次最多载8 只小羊。
那么这些小羊至少要几次才能全部渡河?答案是 7 次。
像这样的有余数的运输问题,记得最后要加一。
注意单位。
3.装箱问题:① 960 节电池,每 8 节装一盒,6 盒装一箱。
这些电池一共可以装多少箱?答案是 20 箱。
连除,列综合算式最后单位是箱。
如果列分步算式,一定要注意单位的选用。
②中秋节快到了,糕点房将640 个月饼,每4 个装一盒,每 4 盒又装一箱,一共可以装多少箱?答案是 40 箱。
连除,列综合算式最后单位是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会用两种方法解答.
(二)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用线段图表示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
(三)通过对连乘、连除应用题的对比,学生进一步理解其内在联系及互逆关系.
(四)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连除应用题的分析方法是重点,理解连乘、连除应用题的互逆关系是难点.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板演.
一种织布机每台每小时织4米布,5台8小时可以织多少米布?(用两种方法解答) 2.全班同时口算:
24×5×8
35×2×9
18×2×5
64÷8÷4
120÷6÷4
160÷5÷8
订正1题时,说出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
1.新课引入.
复习题改为:一种织布机5台8小时织布160米,平均每台每小时织多少米布?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就是解像这样的应用题.(板书:应用题)
2.出示例2.
一种织布机5台8小时织160米布,平均每台每小时织布多少米?
(1)观察、比较,例2与复习题有什么联系?
(通过观察比较可以看出:复习题中的条件是例2的问题,复习题中的问题是例2的条件.)
说明这两种应用题有着密切的联系.
(2)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画出:
(3)要求每台每小时织多少米布,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根据题意,要求每台每小时织多少米布,可以先求出每台织布机8小时织多少米布,再求每台每小时织多少米布.)
(4)怎样分步列式计算?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板书:
①每台织布机8小时织多少米布?
160÷5=32(米)
②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多少米布?
(5)你能用综合算式解答吗?(独立做在本子上)
160÷5÷8(每台8小时)
=32÷8(每台1小时)
=4(米)
答: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4米布.
让学生叙述解题思路,说出每步求的是什么.
(6)这道题还可以怎样解答?要先算什么?怎样用线段图表示条件和问题?
小组讨论,阅读课本第10页.
在讨论、自学的基础上,把分步列式的标题填在书上,并独立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集体交流说思路.
160÷8÷55台1小时)
=20÷5每台1小时)
=4(米)
答:平均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4米.
3.师生共同总结.
(1)今天学习的是什么应用题?(今天学习的是连除应用题)
教师把“连除”二字板书在课题的前边,即连除应用题.
(2)通过刚才用不同的方法分析这道题,你发现这类连除应用题有什么特点吗?(题中的160米既与5台织布机有关系,也与8小时有关系.)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概括:
这类连除应用题的特点是:总量与两个变化的量有关系,是随着两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正如同学们所说,160米既与5台织布机有关系,也与8小时有关系,因此要求每台每小时织多少米布,既可以先求每台8小时织多少米,又可以先求5台1小时织多少米.由于思路不同,就有不同的解法,重在分析数量关系.
4.对比.
(1)1辆汽车1天运货20吨,4辆汽车5天运货多少吨?
(2)4辆汽车5天共运货400吨,1辆汽车1天运货多少吨?
同学们在独立解答的基础上,二人讨论,这两道题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
订正:
(1)20×5×42)40÷4÷5
=100×4=100÷5
=400(吨)=20(吨)
(两道题的区别:(1)题是连乘应用题,(2)题是连除应用题.这两道题又有内在联系,(1)题的已知条件是(2)题的问题,(1)题的问题是(2)题的已知条件.)
教师给以肯定后,再进一步明确说明:连乘和连除这两种应用题是互逆关系,应用这种互逆关系还可以对应用题进行检验.
(三)巩固反馈
1.独立计算基本题.
(1)3辆汽车4次可以运288筐苹果,1辆汽车1次可以运多少筐苹果?
(2)光明中学的团员平整操场,35人3小时平整了1260平方米,平均每人每小时平整多少平方米?
2.叙述条件有变化.
一份稿件共960页,8个打字员共打12小时才完成,平均每个打字员每小时可以打字几页?
3.改编题.
每只鸡每天吃饲料4500克,照这样计算,6只鸡5天吃饲料多少千克?
把上题改为用除法解答的应用题.
4.变化提高题.
4台碾米机3小时可以碾米4800千克,1台碾米机8小时可以碾米多少千克?
(如有困难可稍加提示;从问题入手分析,要求1台8小时碾米多少千克,就要先求出1台1小时碾米多少千克.)
(四)作业
练习三第1~5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学习连除应用题的要点是总量与两个变化的量有关系,并随着两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也可以用两种方法解答.与前面学过的连乘应用题是互逆关系.
新课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在教师引导下,通过画图表示题里的条件和问题,重点分析第一种思路和方法.
第二层是通过学生自学课本,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明确线段图中的数量关系,自己类推出第二种思路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共同总结出连除应用题的特点.
第三层是通过对连乘、连除应用题的对比,明确这两种应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互逆关系.练习的设计围绕重点,有基本题、变化题、改编题.为以后学习稍复杂的归一问题打基础.板书设计
连除应用题
例2 一种织布机5台8小时织160米布,
平均每台每小时织多少米布?
(1)每台织布机8小时织布多少米?
160÷5=32(米)
(2)每台织布机1小时织布多少米?
32÷8=4(米)
综合算式:
160÷5÷8
=32÷8
=4(米)
答:平均每台每小时织布4米.
对比(1)1辆汽车1天运货20吨,照这样计算,4辆汽车5天运货多少吨?
20×4×520×5×4
=80×5 =100×4
=400(吨) =400(吨)
答:4辆汽车5天运货400吨
对比(2)4辆汽车5天共运货400吨,平均1辆汽车1次运货多少吨?400÷4÷5 400÷5÷4
=100÷5=80÷4
=20(吨) =20(吨)
答:平均1辆汽车1天运货2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