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会建筑PPT课件
合集下载
原始社会的建筑

原始 社会
实用性空间的基本设计
择洞而居
原始社会普及的基本建筑类型
巢 居(指建造在树枝的枝叉或树与树间的建筑) 的 演 变 过 程 )
穴 居(是利用具有粘质的土坑或用坚固的岩石凿洞而成的) 的 演 变 过 程 )
目的: 目的:为了生存
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群居
分为居住区、窑场和墓地三部分,保存基本完整。 居住区略呈圆形,西南临河,东、南、北三面都 有人工挖成的防御性壕沟作为屏障。中央有面积 较大的广场,应为公共活动场所。用于储存食物 和其他东西的窑穴分布于房子附近。
生活的器皿也是原始时期室内空间的装饰形式
英国的巨石建筑——宗教仪式的派生物
中国最古老的神庙 ——辽宁建平县牛河梁女神庙 辽宁建平县牛河梁女神庙
神庙平面略呈“亞”字形, 系一半地穴式建筑遗存。 庙为多室组成,主室为圆形,左右各有一圆形侧 室。 主室北部为一近方形室,南部似有三室相连, 成一横长室;左右对称,主次 分明,布局严谨而 又有所变化。
沿轴线布置空间。 沿轴线布置空间。
各种壁画、 各种壁画、岩画是精神反映的最常用 的表现装饰手段
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
原始社会的室内空间 原始社会的室内空间
为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存要求
居住空间:躲避伤害(自然环境以野兽等) 居住空间:躲避伤害(自然环境以及野兽等)、能吃饱穿暖
精神空间: 精神空间:为期盼达到上述两类而进行的精神活动空间设计 神庙以及与之相关的壁画)。 (神庙以及与之相关的壁画)。
苏联基辅特里波里
——新石器时代村落的 复原图
布局形式: 布局形式:向心式
中心广场为主要的活动场地。 每个组团以一个大房子为中心。
陕西临潼姜寨村落遗址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为主的原始部落遗址
实用性空间的基本设计
择洞而居
原始社会普及的基本建筑类型
巢 居(指建造在树枝的枝叉或树与树间的建筑) 的 演 变 过 程 )
穴 居(是利用具有粘质的土坑或用坚固的岩石凿洞而成的) 的 演 变 过 程 )
目的: 目的:为了生存
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群居
分为居住区、窑场和墓地三部分,保存基本完整。 居住区略呈圆形,西南临河,东、南、北三面都 有人工挖成的防御性壕沟作为屏障。中央有面积 较大的广场,应为公共活动场所。用于储存食物 和其他东西的窑穴分布于房子附近。
生活的器皿也是原始时期室内空间的装饰形式
英国的巨石建筑——宗教仪式的派生物
中国最古老的神庙 ——辽宁建平县牛河梁女神庙 辽宁建平县牛河梁女神庙
神庙平面略呈“亞”字形, 系一半地穴式建筑遗存。 庙为多室组成,主室为圆形,左右各有一圆形侧 室。 主室北部为一近方形室,南部似有三室相连, 成一横长室;左右对称,主次 分明,布局严谨而 又有所变化。
沿轴线布置空间。 沿轴线布置空间。
各种壁画、 各种壁画、岩画是精神反映的最常用 的表现装饰手段
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
原始社会的室内空间 原始社会的室内空间
为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存要求
居住空间:躲避伤害(自然环境以野兽等) 居住空间:躲避伤害(自然环境以及野兽等)、能吃饱穿暖
精神空间: 精神空间:为期盼达到上述两类而进行的精神活动空间设计 神庙以及与之相关的壁画)。 (神庙以及与之相关的壁画)。
苏联基辅特里波里
——新石器时代村落的 复原图
布局形式: 布局形式:向心式
中心广场为主要的活动场地。 每个组团以一个大房子为中心。
陕西临潼姜寨村落遗址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为主的原始部落遗址
中国古建筑特征PPT课件

中国古建筑特征
1
一、概述
古建筑是指古代人们利用自然界 的土、石、木等建筑材料,经过 设计,运用一定的建筑技术和建 筑艺术,建成的供人类生产、生 活和其他活动使用的房屋或场所。
2
(一)中国古建筑的发展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国的建筑艺术在原始社会时期开始萌芽,在封建社会时 期取得辉煌的成就,民族众多、幅员辽阔和5000年的中国 文化,使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形式多样,内涵深厚多彩,逐 步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文化体系。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 地位,作为中国人文景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现代 旅游业开发的重要旅游资源。
3
1.原始社会建筑(距今6000年前至公元前21世纪)
早在距今约5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初期,我国境内的原始人 群就利用天然岩洞作为居住处所,如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另据我国古代文献记载,巢居也是被采用过的另一种原始居 住方式。 旧石器时代人类的居住只限于对天然环境的直接利用,真正 的人工建筑尚未出现。
10
龙山文化遗址
11
从巢穴居住发展到地面建筑,经历了几十万年的漫长岁月, 简陋的原始房屋在建筑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和革命性的贡献。 中国原始社会的建筑以木材为基本材料,形成了“人”字形 的基本架构,但尚无人工建材的加工和使用,仅限于对自然 建材的直接利用。
12
2.奴隶社会建筑(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
19
随着封建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不仅帝王们的宫殿、园林、 王府雕梁画栋,大加装饰美化,就是地方官府、地主乡绅 们也大兴土木,装饰宅第,美化园圃。 建筑物的艺术造型从早期简单的外轮廓发展成为各式各样 的亭台楼阁,形制多样的屋顶和平面,优美的轮廓和曲折 的变化成为东方建筑形象的特色。 此外,建筑色彩、彩画装饰和雕刻装饰的发展也随着时代 的要求崇尚而不断变化,从简单质朴向繁复精细发展演化, 并确立了严格的做法和等级制度。
1
一、概述
古建筑是指古代人们利用自然界 的土、石、木等建筑材料,经过 设计,运用一定的建筑技术和建 筑艺术,建成的供人类生产、生 活和其他活动使用的房屋或场所。
2
(一)中国古建筑的发展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国的建筑艺术在原始社会时期开始萌芽,在封建社会时 期取得辉煌的成就,民族众多、幅员辽阔和5000年的中国 文化,使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形式多样,内涵深厚多彩,逐 步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文化体系。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 地位,作为中国人文景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现代 旅游业开发的重要旅游资源。
3
1.原始社会建筑(距今6000年前至公元前21世纪)
早在距今约5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初期,我国境内的原始人 群就利用天然岩洞作为居住处所,如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另据我国古代文献记载,巢居也是被采用过的另一种原始居 住方式。 旧石器时代人类的居住只限于对天然环境的直接利用,真正 的人工建筑尚未出现。
10
龙山文化遗址
11
从巢穴居住发展到地面建筑,经历了几十万年的漫长岁月, 简陋的原始房屋在建筑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和革命性的贡献。 中国原始社会的建筑以木材为基本材料,形成了“人”字形 的基本架构,但尚无人工建材的加工和使用,仅限于对自然 建材的直接利用。
12
2.奴隶社会建筑(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
19
随着封建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不仅帝王们的宫殿、园林、 王府雕梁画栋,大加装饰美化,就是地方官府、地主乡绅 们也大兴土木,装饰宅第,美化园圃。 建筑物的艺术造型从早期简单的外轮廓发展成为各式各样 的亭台楼阁,形制多样的屋顶和平面,优美的轮廓和曲折 的变化成为东方建筑形象的特色。 此外,建筑色彩、彩画装饰和雕刻装饰的发展也随着时代 的要求崇尚而不断变化,从简单质朴向繁复精细发展演化, 并确立了严格的做法和等级制度。
原始社会建筑PPT课件

发掘地—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
.
19
仰 韶 文 化 遗 址
.
20
仰韶文化早期建筑遗迹:河南渑池 仰韶村、陕西临潼姜寨遗址、西 安半坡遗址
.
21
1933,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 ,“彩陶文化”
距今 5000─7000 年,属母系氏族社会;已从 族外婚发展为对偶婚制,
以从事农业为主,定居,有房屋和聚落
.
16
河姆渡建筑遗迹是中国最 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 构房屋的实例
木构件遗物有柱、梁、枋、板 等,许多构件上都带有榫卯,有 的构件还有多处榫卯与代表意义 梁柱间开榫、卯与销钉连结,墙板 用企口搭接。
.
17
河姆渡遗址采用榫卯技术的干栏式建筑
.
18
仰韶文化建筑遗址
仰韶文化——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 文化。它的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 省到河南省之间。
.
27
陕西临潼姜寨遗址
.
28
临 潼 姜 寨 的 彩 陶
.
29
西安半坡古建筑遗址
占地面积达五万多m2,中间大房子的面积 160m2,周围 46 座小房子,门口朝向大房子, 或方或圆,供对偶家庭使用;大房子为未婚男 女及老人使用的公房。房外有窖穴一百多 个, 以藏储公共财物。遗址周围有深 5m 宽 6m 的防护沟,北为墓地,东北为窑场。公元 前4800年~公元前4300年
.
30
西安半坡古建筑遗址
.
31
半 坡 村 大 房 子 遗 址 平 面
.
32
仰韶文化建筑特点
① 仰韶文化聚落,常选择河流两岸,地势 较高处;
② 由初步的区划布局;分为居住区、制陶 区、墓葬区。以壕沟隔开;
.
19
仰 韶 文 化 遗 址
.
20
仰韶文化早期建筑遗迹:河南渑池 仰韶村、陕西临潼姜寨遗址、西 安半坡遗址
.
21
1933,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 ,“彩陶文化”
距今 5000─7000 年,属母系氏族社会;已从 族外婚发展为对偶婚制,
以从事农业为主,定居,有房屋和聚落
.
16
河姆渡建筑遗迹是中国最 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 构房屋的实例
木构件遗物有柱、梁、枋、板 等,许多构件上都带有榫卯,有 的构件还有多处榫卯与代表意义 梁柱间开榫、卯与销钉连结,墙板 用企口搭接。
.
17
河姆渡遗址采用榫卯技术的干栏式建筑
.
18
仰韶文化建筑遗址
仰韶文化——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 文化。它的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 省到河南省之间。
.
27
陕西临潼姜寨遗址
.
28
临 潼 姜 寨 的 彩 陶
.
29
西安半坡古建筑遗址
占地面积达五万多m2,中间大房子的面积 160m2,周围 46 座小房子,门口朝向大房子, 或方或圆,供对偶家庭使用;大房子为未婚男 女及老人使用的公房。房外有窖穴一百多 个, 以藏储公共财物。遗址周围有深 5m 宽 6m 的防护沟,北为墓地,东北为窑场。公元 前4800年~公元前4300年
.
30
西安半坡古建筑遗址
.
31
半 坡 村 大 房 子 遗 址 平 面
.
32
仰韶文化建筑特点
① 仰韶文化聚落,常选择河流两岸,地势 较高处;
② 由初步的区划布局;分为居住区、制陶 区、墓葬区。以壕沟隔开;
外国建筑史PPT课件

15
3、古代希腊的建筑
古希腊建筑按其文化历史的发展分为四 个时期。
(1)荷马文化时期 (2)古风文化时期 (3)古典文化时期 (4)希腊文化时期
16
(1)荷马文化时期 其建筑今已无存。
17
(2)古风文化时期
其建筑遗迹以石砌神庙为主。神庙是古 希腊建筑史中最重要的类型,也是古希 腊留给后世的重要文化遗产。公元前6世 纪,神庙定型为围廊式。以后人们认识 到柱子在造型中起的关键作用,逐渐产 生了希腊三柱式。
卡纳克•阿蒙神庙——主神殿内石柱如林,仅以 中部与两房屋面高差所形成的高侧窗采光
10
(3)新王国时期
现存的建筑有庙宇、石窟庙、石窟墓与 住宅。
11
阿布辛贝勒•阿蒙神大石窟庙
古埃及石窟建筑中的杰出代表,全部凿岩而成,正面 门前有四尊国王拉美西斯三世的巨大雕像,高20米。
12
(4)晚期 建筑规模不大,但设计与施
建筑从诞生之日 孕育着艺术装 饰的萌发 。
5
二、古代奴隶制国家的建筑
1、古埃及建筑 2、古代西亚洲建筑 3、古代希腊的建筑 4、古代罗马建筑
6
1、古埃及建筑
古埃及早期建筑材料是土坯与芦苇,以 后重要建筑常用石料。为了防热,墙和 屋顶做得很厚,窗洞小而少。
古埃及建筑按国家历史分四个时期: (1)古王国时期 (2)中王国时期 (3)新王国时期 (4)晚期
31
三、封建制国家建筑
这一时期,建筑业迅速发展,出现了拜 占庭建筑、罗马风建筑、哥特建筑。
32
1、拜占廷建筑
特别是在拱、券、穹隆方面、小料厚缝 的砌筑方法使它们形式灵活多样。
33
圣索非亚教堂
拜占庭建筑最光辉 的代表是君士坦丁 堡的圣索菲亚大教 堂,是东正教的中 心教堂。是拜占庭 帝国极盛时代的纪 念碑。圣索菲亚教 堂是集中式的,东 西长77.0米,南北 长71.0米。布局属 于以穹隆覆盖的巴 西利卡式。
3、古代希腊的建筑
古希腊建筑按其文化历史的发展分为四 个时期。
(1)荷马文化时期 (2)古风文化时期 (3)古典文化时期 (4)希腊文化时期
16
(1)荷马文化时期 其建筑今已无存。
17
(2)古风文化时期
其建筑遗迹以石砌神庙为主。神庙是古 希腊建筑史中最重要的类型,也是古希 腊留给后世的重要文化遗产。公元前6世 纪,神庙定型为围廊式。以后人们认识 到柱子在造型中起的关键作用,逐渐产 生了希腊三柱式。
卡纳克•阿蒙神庙——主神殿内石柱如林,仅以 中部与两房屋面高差所形成的高侧窗采光
10
(3)新王国时期
现存的建筑有庙宇、石窟庙、石窟墓与 住宅。
11
阿布辛贝勒•阿蒙神大石窟庙
古埃及石窟建筑中的杰出代表,全部凿岩而成,正面 门前有四尊国王拉美西斯三世的巨大雕像,高20米。
12
(4)晚期 建筑规模不大,但设计与施
建筑从诞生之日 孕育着艺术装 饰的萌发 。
5
二、古代奴隶制国家的建筑
1、古埃及建筑 2、古代西亚洲建筑 3、古代希腊的建筑 4、古代罗马建筑
6
1、古埃及建筑
古埃及早期建筑材料是土坯与芦苇,以 后重要建筑常用石料。为了防热,墙和 屋顶做得很厚,窗洞小而少。
古埃及建筑按国家历史分四个时期: (1)古王国时期 (2)中王国时期 (3)新王国时期 (4)晚期
31
三、封建制国家建筑
这一时期,建筑业迅速发展,出现了拜 占庭建筑、罗马风建筑、哥特建筑。
32
1、拜占廷建筑
特别是在拱、券、穹隆方面、小料厚缝 的砌筑方法使它们形式灵活多样。
33
圣索非亚教堂
拜占庭建筑最光辉 的代表是君士坦丁 堡的圣索菲亚大教 堂,是东正教的中 心教堂。是拜占庭 帝国极盛时代的纪 念碑。圣索菲亚教 堂是集中式的,东 西长77.0米,南北 长71.0米。布局属 于以穹隆覆盖的巴 西利卡式。
中国建筑史:原始社会建筑

④郑州大河村 ·多室
父系氏族
社会建筑
(约公元前2800-前1800)
一·概况 1928年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得名龙山文化。 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 省。因最先发现黑陶,一度命名黑陶文化。但仰 韶文化晚期也有黑陶。 龙山文化磨光黑陶数量更多,质 量更精,烧出了薄如蛋壳的器物, 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国制陶史上 的鼎峰时期。 氏族聚落分布更为广泛、密集。
姜寨遗址
地面建筑
家庭私有财产的产生, 出现了双室套间
② 西安半坡遗址 · 构架方式:木骨涂泥 · 类型:方、圆
半坡遗址复原图
半地穴建筑 地穴以上周 围为“木骨泥 墙”。屋顶和墙 壁的结合类似后 来的歇山式屋顶。 房屋平面布局以 火塘为中心。
半坡遗址复原图
③ 甘肃秦安大地湾 ·木构架技术进一步发展 ·建筑面积约150平方 ·墙面白灰抹面 ·门增加
河姆渡遗址中的大房子
用木柱将建筑架空, 面积有160平方米,它 是靠隼卯连接木结构, 以梁柱承重,用芦席充 当墙地。
二· 仰韶文化建筑遗迹
左图为河南偃师发现的仰韶 文化时期建筑遗址的“复原想像 图”。 洞口直径1.5米,底径为2 米,深2米,顶盖由25厘米的木柱 支撑。
1.仰韶文化建筑遗迹概述 ·1921年在河南渑池仰村首次发现, 命名 · 母系氏族社会遗存 · 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 有猪狗等家畜 ·范围:遍及中原、西北
2· 建筑遗迹 已发掘部分是长约23米、进深约8米的木构 架建筑遗址。推测是一座长条形的、体量 相当大的干阑式建筑 木构件遗物有柱、梁、枋、板等,许 多构 件上都带有榫卯,有的构件还有多处 榫卯 与代表意义 河姆渡建筑遗迹是中国最早采用榫卯技术 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实例
原始社会及早期文明时代的建筑及其装饰-PPT模板

一、巨石文化
巨石建筑是新石器时代最为突出的文化形式。从世界范 围看,欧洲西部是“巨石文化”出现较早并且分布较为集中 的地区。公元前2 000多年,巨石文化沿大西洋海岸向北传 播到欧洲北部的英伦诸岛和丹麦、比利时、德国北部及意大 利等地区,这一时期的巨石建筑主要有独立巨石、石阵和石 圈等,其中最为著名的环状列石类建筑可以英国索尔兹伯里 平原的巨石阵为代表。
拉斯科洞窟由主厅、后厅和边厅, 以及连接各部分的洞道组成,主厅和 两个通道的壁画和顶部绘制了大量的 野牛、驯鹿和野马等。
阿尔塔米拉洞窟包括主洞和侧 洞。洞顶和洞壁多是简单风景草图 和分散的动物画像,壁画颜料取于 矿物质、炭灰、动物血和土壤。
第二节
新石器及早期文明 时代的建筑及装饰
风格
第二节 新石器及早期文明时代的建筑及装饰风格
中外室内设计史
第一节
旧石器时期的建筑 及装饰风格
第一节 旧石器时期的建筑及装饰风格 一、部落文化
棚屋以树枝建造的茅屋 为形制。人们利用最易获取 的丛林资源,将树木枝干的 顶端扎结,然后在树干表面 编结其他植物的茎秆或小树 枝,围合成一个可以居住的 空间。
第一节 旧石器时期的建筑及装饰风格 二、穴居生活
第二节 新石器及早期文明时代的建筑及装饰风格 一、巨石文化
英国索尔兹伯里平原的巨石阵
第二节 新石器及早期文明时代的建筑及装饰风格 二、古埃及的陵寝与神庙
古埃及王朝建立于公元前3100年左右,经历了古朴 时期、古王国时期、中王国时期和新王国时期及晚期。 古王国时期,法老陵寝多为平顶的石墓室形式,以及在 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金字塔。中王国时期,法老陵墓逐 渐演变为石窟墓形式,并逐渐形成了从里向外层层递进 的中轴对称式的建筑空间形式。
第二节 新石器及早期文明时代的建筑及装饰风格 二、古埃及的陵寝与神庙
巨石建筑是新石器时代最为突出的文化形式。从世界范 围看,欧洲西部是“巨石文化”出现较早并且分布较为集中 的地区。公元前2 000多年,巨石文化沿大西洋海岸向北传 播到欧洲北部的英伦诸岛和丹麦、比利时、德国北部及意大 利等地区,这一时期的巨石建筑主要有独立巨石、石阵和石 圈等,其中最为著名的环状列石类建筑可以英国索尔兹伯里 平原的巨石阵为代表。
拉斯科洞窟由主厅、后厅和边厅, 以及连接各部分的洞道组成,主厅和 两个通道的壁画和顶部绘制了大量的 野牛、驯鹿和野马等。
阿尔塔米拉洞窟包括主洞和侧 洞。洞顶和洞壁多是简单风景草图 和分散的动物画像,壁画颜料取于 矿物质、炭灰、动物血和土壤。
第二节
新石器及早期文明 时代的建筑及装饰
风格
第二节 新石器及早期文明时代的建筑及装饰风格
中外室内设计史
第一节
旧石器时期的建筑 及装饰风格
第一节 旧石器时期的建筑及装饰风格 一、部落文化
棚屋以树枝建造的茅屋 为形制。人们利用最易获取 的丛林资源,将树木枝干的 顶端扎结,然后在树干表面 编结其他植物的茎秆或小树 枝,围合成一个可以居住的 空间。
第一节 旧石器时期的建筑及装饰风格 二、穴居生活
第二节 新石器及早期文明时代的建筑及装饰风格 一、巨石文化
英国索尔兹伯里平原的巨石阵
第二节 新石器及早期文明时代的建筑及装饰风格 二、古埃及的陵寝与神庙
古埃及王朝建立于公元前3100年左右,经历了古朴 时期、古王国时期、中王国时期和新王国时期及晚期。 古王国时期,法老陵寝多为平顶的石墓室形式,以及在 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金字塔。中王国时期,法老陵墓逐 渐演变为石窟墓形式,并逐渐形成了从里向外层层递进 的中轴对称式的建筑空间形式。
第二节 新石器及早期文明时代的建筑及装饰风格 二、古埃及的陵寝与神庙
中国古建筑特征ppt课件

17
建筑材料进一步多样化,主要是处理木材和土质建筑材料。 随着建筑类型的丰富和建筑用途的需要,出现了砖、瓦、石 料以及铜、铁、石灰等建筑材料,进而使建筑结构有了较大 的发展。出土的秦砖汉瓦,反映了当时制作技术已经达到相 当高的水平。
18
木结构技术的发展,是这一时期建筑技术的最显著成就。当 时的高楼飞阁,不计其数。在长期的实践中,古代建筑匠师 们不断总结经验,创造出以“材、架”、“斗口”为标准的 木结构“模数”,为预制材料构件、现场安装开辟了道路。 同时,砖石结构技术也有很大发展。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建 筑理论和技术专著,如成书于战国的《考工记》、宋代的 《营造法式》和《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对建筑的发展起了 很大的推动作用。
3
1.原始社会建筑(距今6000年前至公元前21世纪)
早在距今约5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初期,我国境内的原始人 群就利用天然岩洞作为居住处所,如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另据我国古代文献记载,巢居也是被采用过的另一种原始居 住方式。 旧石器时代人类的居住只限于对天然环境的直接利用,真正 的人工建筑尚未出现。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奴隶社会建筑技术不断提高,建 筑的种类和形式愈加复杂多样。奴隶主阶级集中大量的社 会财富,为自己营造城垣和宫殿。这一时期盛行高台宫室, 在建筑下用夯土筑起巨大的高台,使建筑物更显高大雄伟。 同时,在建筑材料方面出现了大型的砖、瓦等人工建材, 配合土木材料使用,使建筑物更加壮观耐久。在建筑物上 还使用了金、玉等贵重材料作为装饰,墙壁、柱子上使用 锦绣装饰,并绘有彩画,建筑物逐渐变得壮美华丽。社会 分工出现专业匠人,创制出规、矩、罗盘、水平等仪器, 增强了建筑的精确性。
4
周口店
5
从崖画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已有了固定的住宅∶一种是架在树木上的 房屋,即所谓巢居式;另一种是架在地面木桩上的房屋,即所谓干栏式。
建筑材料进一步多样化,主要是处理木材和土质建筑材料。 随着建筑类型的丰富和建筑用途的需要,出现了砖、瓦、石 料以及铜、铁、石灰等建筑材料,进而使建筑结构有了较大 的发展。出土的秦砖汉瓦,反映了当时制作技术已经达到相 当高的水平。
18
木结构技术的发展,是这一时期建筑技术的最显著成就。当 时的高楼飞阁,不计其数。在长期的实践中,古代建筑匠师 们不断总结经验,创造出以“材、架”、“斗口”为标准的 木结构“模数”,为预制材料构件、现场安装开辟了道路。 同时,砖石结构技术也有很大发展。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建 筑理论和技术专著,如成书于战国的《考工记》、宋代的 《营造法式》和《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对建筑的发展起了 很大的推动作用。
3
1.原始社会建筑(距今6000年前至公元前21世纪)
早在距今约5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初期,我国境内的原始人 群就利用天然岩洞作为居住处所,如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另据我国古代文献记载,巢居也是被采用过的另一种原始居 住方式。 旧石器时代人类的居住只限于对天然环境的直接利用,真正 的人工建筑尚未出现。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奴隶社会建筑技术不断提高,建 筑的种类和形式愈加复杂多样。奴隶主阶级集中大量的社 会财富,为自己营造城垣和宫殿。这一时期盛行高台宫室, 在建筑下用夯土筑起巨大的高台,使建筑物更显高大雄伟。 同时,在建筑材料方面出现了大型的砖、瓦等人工建材, 配合土木材料使用,使建筑物更加壮观耐久。在建筑物上 还使用了金、玉等贵重材料作为装饰,墙壁、柱子上使用 锦绣装饰,并绘有彩画,建筑物逐渐变得壮美华丽。社会 分工出现专业匠人,创制出规、矩、罗盘、水平等仪器, 增强了建筑的精确性。
4
周口店
5
从崖画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已有了固定的住宅∶一种是架在树木上的 房屋,即所谓巢居式;另一种是架在地面木桩上的房屋,即所谓干栏式。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16
唐代建筑掠影
完整版ppt课件
17
唐代建筑掠影
完整版ppt课件
18
唐代建筑掠影
完整版ppt课件
19
唐 长 安 城 复 原 平 面
完整版ppt课件
20
日
本
古
代
城
平
市
安
古
都
平
安
京
完整版ppt课件Biblioteka 216 宋.辽.金
北宋在政治上、军事上是我国古代史上较为 衰落的朝代。但在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都有发展,科学技术有很大进步,产生了指南针、 活字印刷术和火器等伟大创造。南宋时,中原人 口大量南移,南方手工业、商业发展起来。由于 两宋手工业与商业的发达,使建筑水平也达到了 新高度,具体反映在以下方面:
15
5唐
唐朝(618~907年)前期百余年全国统一和相对 稳定的局面,为社会经济的繁荣提供了条件。到唐中 叶开元、天宝年间达到极盛时期。虽“安史之乱”后 开始衰落,但终唐之世,仍不愧为我国封建社会经济 文化发展的高潮时期。建筑技术和艺术也有巨大发展 和提高,主要特点有: 第一: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第二: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第三: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 已定型化。 第四: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 第五: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 第六: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完整版ppt课件
11
2 秦汉时期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前221年),大力改革政治、 经济、文化,统一法令,统一货币与度量衡,统一 文字,修驰道通达全国,并筑长城以御匈奴。这些 措施对巩固国家政权起了一定作用。而由于国家统 一,便可以集全国之人力物力与六国成就,在咸阳 修筑都城、宫殿、陵墓。历史上著名的阿房宫、骊 山陵、至今遗迹犹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 客 省 庄 龙
山
文
化
建
筑
遗
址
.
37
河南陕县庙底沟房屋遗址
单体房屋
底部是直径2·7m的园坑,坑深1·24m, 周围有 10个残存的柱洞排列整齐,略向 内倾
地面为光滑平整的白灰面层
室中央有柱洞,周围有草泥土
东部有阶梯式门道
.
38
河南陕县庙底沟房屋遗址
.
39
Thanks you
.
40
发掘地—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
.
19
仰 韶 文 化 遗 址
.
20
仰韶文化早期建筑遗迹:河南渑池 仰韶村、陕西临潼姜寨遗址、西 安半坡遗址
.
21
1933,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 ,“彩陶文化”
距今 5000─7000 年,属母系氏族社会;已从 族外婚发展为对偶婚制,
以从事农业为主,定居,界上建筑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 早在五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初期,原始 人群普遍利用天然山洞作为居所。大约在 六七千年前,我国进入氏族社会,生产力 有了初步发展,建筑活动日益频繁。
.
2
巢居 穴居 河姆渡文化建筑遗址 仰韶文化建筑特点 龙山文化的建筑遗迹
.
3
《韩非子·五蠹》中 说:“上古之世, 人民少而禽兽众, 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 以避群害,而民悦 之,使王天下,号 曰有巢氏”。
变过程
.
33
龙山文化的建筑遗址
1928年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得名龙山 文化。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 山西、陕西等省。因最先发现黑陶,一度 命名黑陶文化。但仰韶文化晚期也有黑陶。
龙山文化磨光黑陶数量更多,质量更精, 烧出了薄如蛋壳的器物,表面光亮如漆, 是中国制陶史上 的鼎峰时期。氏族聚落分 布更为广泛、密集。
.
30
西安半坡古建筑遗址
.
31
半 坡 村 大 房 子 遗 址 平 面
.
32
仰韶文化建筑特点
① 仰韶文化聚落,常选择河流两岸,地势 较高处;
② 由初步的区划布局;分为居住区、制陶 区、墓葬区。以壕沟隔开;
③ 形成了初步的木骨涂泥建筑方法,为中 国传统建筑开端
④ 房屋有方形、圆形两类 ⑤ 反映了“穴居→半穴居→地面建筑”的演
.
12
北方穴居
.
13
.
14
河姆渡文化建筑遗址
浙江余姚河姆渡干栏建筑遗址,为距今 6000─7000 年前。河姆渡位于杭州湾南岸, 四明山与慈溪南部山地之间一条狭长的河 谷平原上。遗址西面、南面紧临姚江, 过江 是四明山麓;东面、北面是一片平原,穿过平 原是慈溪南部山地。
.
15
余姚河姆渡建筑遗址
.
34
建筑特征
与仰韶时期比较,体量较小。这和小家庭的需 要是一致的。
房屋的平面布置和构造有所改变,出现了分室 房屋。
屋内地面用火烧烤后,涂抹一层白灰面。 黑陶工艺 扩大了窑室容量,火加深。改进工艺
后的黑陶更硬。装饰纹饰简化。
.
35
.
36
建筑实例
西
·“吕”字形平面, 分为内外两室 ·内外室有功能分 工。
.
27
陕西临潼姜寨遗址
.
28
临 潼 姜 寨 的 彩 陶
.
29
西安半坡古建筑遗址
占地面积达五万多m2,中间大房子的面积 160m2,周围 46 座小房子,门口朝向大房子, 或方或圆,供对偶家庭使用;大房子为未婚男 女及老人使用的公房。房外有窖穴一百多 个, 以藏储公共财物。遗址周围有深 5m 宽 6m 的防护沟,北为墓地,东北为窑场。公元 前4800年~公元前4300年
.
22
以 从 事 农 业 为 主
.
23
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
.
24
河南渑池县仰韶村的彩陶
.
25
河 南 渑 池 县 仰 韶 村 的 彩 陶
.
26
陕西临潼姜寨遗 址,占地面积达五 万m2,有五座大 房子,围绕中心广 场呈圆形排列;每 个大房子又各有 一群(14─15个) 小房子,其房门都 朝向各自的大房 子。遗址外围有 三条防护沟;遗址 西为制陶区,东为 墓地。
.
16
河姆渡建筑遗迹是中国最 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 构房屋的实例
木构件遗物有柱、梁、枋、板 等,许多构件上都带有榫卯,有 的构件还有多处榫卯与代表意义 梁柱间开榫、卯与销钉连结,墙板 用企口搭接。
.
17
河姆渡遗址采用榫卯技术的干栏式建筑
.
18
仰韶文化建筑遗址
仰韶文化——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 文化。它的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 省到河南省之间。
.
4
《易》曰:“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 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
.
5
裴李岗遗址
.
玉蟾岩遗址 6
建筑最初的两个基本形态——巢居和穴 居
架空的巢居——水网沼泽及热温丘 陵地帶的主要居住形式;“穿门式” 木结构的主要渊源
黃土地带的穴居及其发展;中国土 木混合结构建筑的主要渊源
.
7
巢居
巢居可能是地势低洼、气候潮湿,多虫 蛇的地区
采用过的一种居住方式。巢居在适应南方气候 环境特点上有显而易见的优势:远离湿地, 远离虫蛇野兽侵袭,有利于通风散热,便 于就地取材就地建造等。
.
8
鸟巢——雏形为原始社会时期建筑巢居
.
9
南方巢居
.
10
.
11
穴居
进入氏族社会以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 高,房屋建筑也开始出现。但是在环境适 宜的地区,穴居依然是当地氏族部落主要 的居住方式,只不过人工洞穴取代了天然 洞穴,且形式日渐多样,更加适合人类的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