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图幅划分方法
第二十一章地质图

3. 地质图分类
按内容可分为两大类: (1)普通地质图
图中所表现的是最基本的地质现象。包括岩层分布、形 成时代、构造特征、岩浆活动和主要矿产等。如亚洲地质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杭州地质图等。 (2)专门地质图
表示某一种或数种地质要素的图件。按所表示的内容又 可分为:水文地质图、工程地质图、第四纪地质图、岩相-古 地理图、矿产分布图、构造纲要图、大地构造图等 。
依据比例尺大小,地质图可以分为: (1)小比例尺地质图:比例尺≤ 1/50万
主要依据已有资料编制,仅少数边远地区和地质空白区有 实测的1/50万或1/100万地质图。
(2)中比例尺地质图:比例尺= 1/20万(25万)~1/5万 大部分为实测,少数依据已有资料编制。我国大多数地区
相同相同: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弯曲方向一致。
相同相同 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一致, 岩层倾角<地面坡角
露头线与等高线同向弯曲
露头线曲率大于等高线曲率
3.直立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直立岩层在地质图上的地质界线为一条直线,完全不
受地形起伏变化的影响。岩层走向就是直线的延伸方向。 注:其它地质界线在地质图上的特征,与以上水平、
对主要的断层构造,也要空间分布规律逐个予以简述。 描述内容包括:断层名称(地名+断层类型,或断层编号)、 地理位置、延伸方向、延伸长度;断层两盘的地层、断层面 的产状;断层两盘相对位移方向和断距;断层与其它构造 (褶皱等)的关系、断层的形成时代及力学成因等。
二、地质图的内容(构成)
一张完整的地质图应包括以下五部分内容: 1. 平面地质图 2. 剖面图 3. 地层柱状图 4. 图例 5. 责任表(栏)
矿产资源勘查区块划分及编号办法

(三)1∶50万 耀 1∶5万图幅编号均以 1∶100万图幅编号为基础,采用行列编号方法(见附图二<略>),其编号均由其所在1∶100万图幅的图号、比例尺代码和各图幅的行列号共十位码组成。
第三条 从事矿产资源勘查的,应当按照经纬度划分的基本单位区块、四分之一区块和小区块申请登记,并向勘查登记管理机关提交在 1∶5万地形图上划定的勘查区块范围图。
第四条 基础地质工作的各种比例尺图幅划分和编号,与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B13989—92)规定的相应比例尺地形图图幅和编号相同。
(一)1∶100万的图幅范围是经差6°、纬差4°。我国的领域和管辖的其他海域的1∶100万图幅编号采用国际1∶100万地图编号标准。每纬差4°为一行,分别为A、B、C、……N;每经差6°为一列,分别为43、44、45、……53。由经线和纬线所围成的范围 (见附图一<略>)为一幅1∶100万图幅,它们的编号由该图所在的行号与列号组合而成,如北京所在的1∶100万图幅编号为 J50。
(二)1∶50万、1∶25万、1∶10万、1∶5万比例尺的图幅均以 1∶100万图幅为基础,按规定的经差和纬差划分图幅。每幅1∶100万图幅划分为2行2列,共4幅1∶50万图幅,每幅1∶50万图幅的范围为经差3°、纬差2°,比例尺代码为 B。每幅1∶100万图幅划分为4行4列,共16幅1∶25万图幅,每幅1∶25万图幅的范围是经差1°30′、纬差1°,比例尺代码为 C。
野外地质填图

• 二、野外观察与记录
• 1.选点与定位
• (1)选点 选择有地质意义的地点,如地层分界 点、构造点等。
• (2)定位将地质观察点准确地定在地形图上。 定位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地质图的质量,所以 定位时一定要认真,反复检查所在位置,并且应 熟悉本区地层层序及分布情况。
• 定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 ①交绘法利用地表实际存在而在地形图上也标出 的两个或三个地物(如三角点、房屋、山头等), 用罗盘进行后方交绘,将点定在地形图上。当用 两个地物时,本地质点与这两个地物连线的夹角 应在60o~120o之间,不宜太大或太小,否则定位 将不准确。 当用三个地物连成时,可构成一个三 角区,三角区的中心点便是所定点的位置。
• ③目估法(概略计算法) 用肉眼观察判断所在 点的位置。此法主要是利用地物特征(如山峰、 三角点、山桠口等)、高度特征(如站在山坡上, 对比山沟和山脊的高度判断所在点的位置)、顺 序特征(如根据前一个地质点的位置及它与所在 点的距离和相互位置)判断所在点位。
• ④利用航片在立体镜下观察确定点的位置。
• (3)在任何地形条件下,顺地层倾向观测,地层界
线由高到低为正确,逆倾向观测地层各线由低到 高者正确,反之错。
• 对于不规则曲面的地质体(岩体、矿体等),其 地质界线的弯曲没有规律,不符合“V’’字形法则。 故对于此种地质界线, 一般采用沿界面追索的方 法,加密地质点的间距,以便较精确地控制地质 界线的位置。
• 地质摄影亦是反映地质内容的一种重要手段.
• 三、野外调查阶段的室内整理 • 为了使在野外调查中所获得的地质资料完整、
准确,必须进行整理,否则将造成资料的混乱或 丢失,给工作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 整理的目的是把收集起来的地质资料逐步综合 起来,使之系统化,及时发现填图中存在的各种 地质问题,以指导下一步的工作。因此要求做到 边调查、边整理、边综合分析研究。 • 野外工作阶段的室内整理按工作性质和时间, 可分为当天整理、阶段整理和最后整理。由于本 次实习填图时间短、阶段整理和最后整理合并进 行。
地质图阅读

2. 三点法 前提条件:
三点位于同一层面上,且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同面不同线) 已知三点的位置和标高,且三点相距不太远 三点范围内岩层面平整,产状无变化。
求等高点:从最高点向最底点连线AC上,根据点间 高差及B点高程,在AC上得到B点等高的D 点。 求倾向:连接DB即为某一高程的走向线,过C点做 其平行线,为另一高程的走向线。在BD线 上任选一点O,作垂线OF,即为倾向线, 由高走向线向低走向线的方位即为其倾斜 方向,用量角器量出。 求倾角:在B点所在的走向线上,根据BC之间的高 差,按比例尺取线段OE,联EF,则∠EFO 即为其倾角,量角器量出即可。
“图例”是一张地质图不可缺少的部 分。不同类型的地质图各有所表示的地质 现象的图例。 普通地质图的图例是用各种规定的 颜色和符号来表明地层、岩体时代和性质。 图例通常是放在图框外的右边或下边,也 可放在图框内足够安排图例的空白处。图 例要按一定顺序排列,一般按地层、岩石 和构造这样的顺序排列,并在它们前面写 上“图例”二字。
三、读地质图的步骤和方法
1. 读图名、比例尺,了解图的位置、精度 2. 读图例,熟悉图幅所使用的各种地质符号,对图 中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建立初步概念。最好与 图幅地区的综合地层柱状图结合起来读,了解地 层时代顺序和它们之间的接触关系; 3. 从等高线形态和水系可了解地形特征。分析河流 水系分布; 4. 阅读地层分布、新老关系、产状、及其与地形的 关系,分析地质构造 5. 综合分析各种地质现象之间的关系、规律性及其 地质发展简史。 6. 在上述阅读分析的基础上,对图幅范围内的区域 地层岩性条件和地质构造特征,结合工程建设的 要求,进行初步分析评价。
大同相当地质界面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同但地质界面的倾角小于地形的坡角时地质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同但弯曲程度较等高小同相同当地质界面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地质界线与等高线弯曲方向一致但比等高线开阔
【22】如何判读地质剖面图

方法技巧:如何判读地质剖面图地质剖面图既可以体现静态的结构特征,也可以反映动态的演变过程。
正确判读的关键是明确各种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1)根据地层层序律确定:一般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
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2.地质构造判断方法(1)看岩层是否连续: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
(2)看岩层的形态和地貌形态: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未侵蚀前常成山岭;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未侵蚀前常成谷地或盆地。
(3)看岩层的新老关系:核老翼新为背斜,核新翼老为向斜,这是判断背斜与向斜最根本的依据。
(4)看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若只有破裂而无位移,只能称为断裂而不能称为断层。
3.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1)若出现大面积成层岩石,说明地壳处于下沉运动中。
(2)若上覆岩层发生侵蚀,说明地壳处于上升运动中。
(3)若某个年代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受沉积,或者说明该年代地壳下沉形成了沉积岩,后来该地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又被侵蚀掉。
【典型例题】(2016届雅安模拟)右图中①、②、③、④为沉积岩,⑤、⑥为岩浆岩。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最可能为( )A.①②③④⑤⑥ B.⑤⑥④③②① C.④③②①⑤⑥ D.④③②①⑥⑤2.若①为石灰岩,则在①与⑤接触部位最可能形成( )A.页岩 B.大理岩 C.花岗岩 D.砂岩思维过程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答案 1.C 2.B练习:1.下图是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图中( )A.岩层的形成顺序依次为①②③ B.甲地是背斜顶部被侵蚀而形成的谷地C.乙地貌是岩层受张力作用后被侵蚀形成 D.丙地貌的地质构造与泰山相同(2016·邯郸检测)翡翠玉石是矿物在高温、极高压力条件下(岩浆强烈挤压)重新结晶变质形成的。
关于图幅号

关于图幅号现在的图幅号由10位字符码构成abScd,分别是a——1:100万图幅行号,b——1:100万图幅列号,S——比例尺代码,c——图幅行号数字码,d——图幅列号数字码,都有公式可计算1:5万经差15分纬差10分,你根据一个省的经纬度范围可以求出在该省的所有图幅号以下全部为国标内容,本人边学边抄写,略有改动!(一) 地形图的分幅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均以1:1 000 000地形图为基础,按规定的经差和纬差划分图幅。
在我国范围内(我国没有纬度60度以上的区域,60度以上区域经差纬差与低纬度不同):每幅1:1 000 000地形图的经差是6度,纬差4度。
每幅1:500 000地形图的经差是3度,纬差是2度,是将每幅1:1 000 000地形图划分为两行两列,即一幅1:1 000 000地形图包含四幅1:500 000地形图。
每幅1:250 000地形图的经差是1.5度,纬差是1度,是将每幅1:1 000 000地形图划分为四行四列,即一幅1:1 000 000地形图包含十六幅1:250 000地形图。
每幅1:100 000地形图的经差是30分,纬差是20分,是将每幅1:1 000 000地形图划分为12行12列,即一幅1:1 000 000地形图包含144幅1:100 000地形图。
每幅1:50 000地形图的经差是15分,纬差是10分,是将每幅1:1 000 000地形图划分为24行24列,即一幅1:1 000 000地形图包含576幅1:100 000地形图。
每幅1:25 000地形图的经差是7'30',纬差是5',是将每幅1:1 000 000地形图划分为48行48列,即一幅1:1 000 000地形图包含2304幅1:100 000地形图。
每幅1:10 000地形图的经差是3'45',纬差是2'30'',是将每幅1:1 000 000地形图划分为96行96列,即一幅1:1 000 000地形图包含9216幅1:100 000地形图。
工程地质-地形图讲解

(一) 地质图的概念 (二) 地质图的组成 (三) 地质读图步骤
(一) 地质图的概念
用一定符号、色谱、花纹将地壳某一部分的各种地 质体与地质现象(包括地层、岩体、构造、矿床等产状、 分布与相互关系),按照一定比例概括地投影到地形图 (平面图)的一种图件。 正规地质图由图名、图例、比例尺与责任表组成, 还包括一幅或几幅切过图区主要地层、构造与岩石单 元的剖面图,并常在地质图左侧附综合地层柱状图。
B) 一套水平岩层(原始), 老地层在下, 新地层在上, 自谷 底到山顶地层时代依次变新。 C) 水平岩层厚度为顶面与底面之间的标高差;岩层出 露宽度为其顶、底面出露线间的水平距离,水平距大 小取决于岩层厚度与地形坡度。
(二)直立岩层 岩层界线出露形态不受地形等高线约束而呈 现直线状,岩层顶、底面之间的出露宽度即为岩 层厚度。
地质剖面图
在地质图上确定剖面线方位,剖面线两端注明代号,如 A-A、或I-I 、II-II,在剖面图两端也要标注同一代号;
单独绘制时剖面图,要标明剖面图名,通常以平面图经 过的地名作为图名。
剖面图比例尺应与地质图比例尺一致,垂直比例尺标注 在剖面图两端的竖直线上,水平比例尺标注在图名与剖面 图之间; 剖面图两端还应标明剖面线方位,如NE45;剖面图放 置位置一般南右北左、东右西左、南西和北西在左、南东 和北东在右。 剖面图与地质图所用符号与色谱应该一致,剖面内一般 不留空白,地下地层分布、构造形态应综合推测绘出。
3)地层柱状图
柱状图放置在地质图左侧,由图名、比例尺与地层柱组 成,比例尺据研究程度要求和地层总厚度决定。 地层柱状图为工作区所有出露地层按照新老叠置关系恢 复成水平状态切出的一个代表性柱子,它用来表示地层单 位、地层厚度、时代、地层接触关系,有时也将岩浆岩绘 入柱状图中。
方法技巧:如何判读地质剖面图

方法技巧:如何判读地质剖面图地质剖面图既可以体现静态的结构特征,也可以反映动态的演变过程。
正确判读的关键是明确各种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1)根据地层层序律确定:一般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
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2.地质构造判断方法(1)看岩层是否连续: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
(2)看岩层的形态和地貌形态: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未侵蚀前常成山岭;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未侵蚀前常成谷地或盆地。
(3)看岩层的新老关系:核老翼新为背斜,核新翼老为向斜,这是判断背斜与向斜最根本的依据。
(4)看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若只有破裂而无位移,只能称为断裂而不能称为断层。
3.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1)若出现大面积成层岩石,说明地壳处于下沉运动中。
(2)若上覆岩层发生侵蚀,说明地壳处于上升运动中。
(3)若某个年代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受沉积,或者说明该年代地壳下沉形成了沉积岩,后来该地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又被侵蚀掉。
【典型例题】(2016届雅安模拟)右图中①、②、③、④为沉积岩,⑤、⑥为岩浆岩。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最可能为( )A.①②③④⑤⑥B.⑤⑥④③②①C.④③②①⑤⑥D.④③②①⑥⑤2.若①为石灰岩,则在①与⑤接触部位最可能形成( )A.页岩B.大理岩C.花岗岩D.砂岩思维过程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答案 1.C 2.B练习:1.下图是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图中( )A.岩层的形成顺序依次为①②③B.甲地是背斜顶部被侵蚀而形成的谷地C.乙地貌是岩层受张力作用后被侵蚀形成D.丙地貌的地质构造与泰山相同(2016·邯郸检测)翡翠玉石是矿物在高温、极高压力条件下(岩浆强烈挤压)重新结晶变质形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 三 庄
火车站 东河庄 汽修厂 农 场 西三庄 石板坡 中医院 龙王庙 清风峡
3510.0-220.0
密级
0.8 221 3511
220 3511
0.2
0.4
0.6
0.8
0.8
0.2
0.2
3510 220 0.2 0.4 0.6 0.8
3510 221
测图日期: 坐标系: 高程基准:
1∶2000
84
96 108
C
D
120 132 144 120°
115°
116°
图9· 1∶50万、1∶25万、1∶1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2
3) 1∶5万、1∶2.5万、1∶1万比例尺地形图 的分幅和编号
这三种比例尺图的分幅、编号都是以1∶10万比例尺地 形图为基础。 将一幅1∶10万的图划分成4幅1∶5万地形图,分别以A、 B、C、D数码表示,将其加在1∶10万图幅编号后面,便 组成1∶5万的图幅编号,例如,J-50-144-A。 如果再将每幅1∶5万的图幅划分成4幅1∶2.5万地形图, 并以1、2、3、4数码表示,将其加在1∶5万图幅编号后 面便组成1∶2.5万图幅的编号,例如,J-50-144-A-2。 将1∶10万图幅进一步划分成64幅1∶1万地形图,并用 (1)、(2)、……、(64)带括号的数码表示,将其 加在1∶10万图幅编号后面,便组成1∶1万图幅的编号。 例如,J-50-144-(62)。
9.1.3 地形图的正方形(或矩形) 分幅与编号方法
为了适应各种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需要,对于大比例尺地形图, 大多按纵横坐标格网线进行等间距分幅,即采用正方形分幅 与编号方法。图幅大小如表9· 4所示。
图幅的编号一般采用坐标编号法。由图幅西南角纵坐标x和横 坐标y组成编号,1∶5000坐标值取至km,1∶2000、1∶1000 取至0.1km,1∶500取至0.01km。例如,某幅1∶1000地形图的 西南角坐标为x=6230km、y=10km,则其编号为6230.0—10.0。 也可以采用基本图号法编号,即以1∶5000地形图作为基础, 较大比例尺图幅的编号是在它的编号后面加上罗马数字。 例如,一幅1∶5000地形图的编号为20-60,则其它图的编号 见图9· 4。
3) 图廓与坐标格网
图廓是地形图的边界,正方形图廓只有内、外图廓之分。 内图廓为直角坐标格网线,外图廓用较粗的实线描绘。 外图廓与内图廓之间的短线用来标记坐标值。如图9· 6,左下角的 纵坐标为3510.0km,横坐标220.0km。 由经纬线分幅的地形图,内图廓呈梯形,如图9· 6。西图廓经线为 东经128°45′,南图廓纬线为北纬46°50′,两线的交点为图廓 点。内图廓与外图廓之间绘有黑白相间的分度带,每段黑白线长 表示经纬差1′。 连接东西、南北相对应的分度带值便得到大地坐标格网,可供图解点位的 地理坐标用。 分度带与内图廓之间注记了以km为单位的高斯直角坐标值。图中左下角从 赤道起算的5189km为纵坐标,其余的90、91等为省去了前面、百两位51的 公里数。横坐标为22482km,其中22为该图所在的投影带号,482km为该纵 线的横坐标值。 纵横线构成了公里格网。在四边的外图廓与分度带之间注有相邻接图号, 供接边查用。
4) 1∶5000、1∶2000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 编号
这两种比例尺图是在1∶1万比例尺地形图图幅 的基础上进行分幅和编号的。 将一幅1∶1万的图幅划分成4幅1∶5000图幅, 分别在1∶1万的编号后面写上代码a、b、c、d, 例如,J-50-144-(62)-b。 每幅1∶5000的图再划分成9幅1∶2000的图,其 编号是在1∶5000图的编号后面再写上数字1、 2、……、9,例如,J-50-144-(62)-b-8。 上述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方法综合 列入表9-1。
6° 3° 1°30′ 30′ 15′ 7′30″ 3′45″ 1′52.5″
列数
1 2 4 12 24 48 96 192
图幅数
1 4 16 144 576 2304 9216 36864
图9· 3 1∶100 万 ~ 1∶5000 地形图 行列分 幅与编 号
表9· 我国基本比例尺代码 3
比例尺 代 码 1∶50万 B 1∶25万 C 1∶10万 D 1∶5万 E 1∶2.5万 F 1∶1万 G 1∶5000 H
表9· 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 2
地形图 比例尺
1∶100万 1∶50万 1∶25万 1∶10万 1∶5万 1∶2.5万 1∶1万 1∶5000
图幅大小 纬差
4° 2° 1° 20′ 10′ 5′ 2′30″ 1′15″
1∶100万图幅包含关系 行数
1 2 4 12 24 48 96 192
经差
表9· 梯形分幅的图幅规格与编号 1
地形图比例尺
1∶100万 1∶50万 1∶25万 1∶10万 1∶5万 1∶2.5万 1∶1万 1∶5000 1∶2000
图幅大小 经度差
6° 3° 1°30′ 30′ 15′ 7′30″ 3′45″ 1′52.5″ 37.5″
纬度差
4° 2° 1° 20′ 10′ 5′ 2′30″ 1′15″ 25″
图幅包含关系
图幅编号事例
J-50
1∶100万图幅包含4幅 1∶100万图幅包含16幅 1∶100万图幅包含144幅 1∶10万图幅包含4幅 1∶5万图幅包含4幅 1∶10万图幅包含64幅 1∶1万图幅包含4幅 1∶5000图幅包含9幅
J-50-A J-50-[1] J-50-1 J-50-144-A J-50-144-A-2 J-50-144-(62) J-50-144-(62)-b J-50-144-(62)-b-8
测量员: 绘图员: 检查员:
图 9·5 图名、图号、接图表
2) 接图表与图外文字说明
为便于查找、使用地形图,在每幅地形图的左 上角都附有相应的图幅接图表,用于说明本图 幅与相邻八个方向图幅位置的相邻关系。如图 9· 5,中央为本图幅的位置。 文字说明是了解图件来源和成图方法的重要的 资料。如图9· 5,通常在图的下方或左、右两 侧注有文字说明,内容包括测图日期、坐标系、 高程基准、测量员、绘图员和检查员等。在图 的右上角标注图纸的密级。
9.1.1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1)
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1∶100万地形图分幅和编号是采用国际标准分幅的经差 6°、纬差4°为一幅图。 如图9· 1,从赤道起向北或向南至纬度88°止,按纬差每 4°划作22个横列,依次用A、B、……、V表示;从经度 180°起向东按经差每6°划作一纵行,全球共划分为60纵 行,依次用1、2、……、60表示。 每幅图的编号由该图幅所在的“列号——行号”组成。例 如,北京某地的经度为116°26′08″、纬度为 39°55′20″,所在1∶100万地形图的编号为J-50。
20-60-Ⅱ
比例尺:1∶500 编 号:20-60-Ⅳ-Ⅳ-Ⅱ 比例尺:1∶1000 编 号:20-60-Ⅲ-Ⅳ
图 9·4
1∶5000 基本图号法的分幅编号
9.2
地形图的阅读
9.2.1 地形图图外注记
1) 图名与图号
图名是指本图幅的名称,一般以本图幅内最 重要的地名或主要单位名称来命名,注记在 图廓外上方的中央。如图9· 5,地形图的图 名为“西三庄”。 图号,即图的分幅编号,注在图名下方。如 图9· 5所示,图号为3510.0-220.0,它由左 下角纵、横坐标组成。
9.1.2 国家基本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1992年12月,我国颁布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 号GB/T139 89—92》新标准,1993年3月开始实施。新的分幅 与编号方法如下。 1)分幅 1∶100万地形图的分幅标准仍按国际分幅法进行。 其余比例尺的分幅均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按照横行数纵 列数的多少划分图幅,详见表9· 2、图9· 3。 2)编号 1∶100万图幅的编号,由图幅所在的“行号列号” 组成。与国际编号基本相同,但行与列的称谓相反。如北京所 在1∶100万图幅编号为J50。 1∶50万与1∶5000图幅的编号,由图幅所在的“1∶100万图 行号(字符码)1位,列号(数字码)1位,比例尺代码(字符 码见表9· 3)1位,该图幅行号(数字码见图9· 3)3位,列号 (数字码)3位”共10位代码组成。
图9· 北半球东侧1∶100万地图的国际分幅编号 1
2) 1∶50万、1∶25万、1∶1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 和编号
这三种例尺地形图都是在1∶100万地形图的基础上进行分 幅编号的。如图9· 2。 一幅1∶100万的图可划分出为4幅1∶50万的图,分别以代 码A、B、C、D表示。将1∶100万图幅的编号加上代码,即 为该代码图幅的编号,如图9· 2左上角1∶50万图幅的编号 为J-50-A。 一幅1∶100万的图可划分出16幅1∶25万的图,分别用[1]、 [2]、……、[16]代码表示。将1∶100万图幅的编号加上 代码,即为该代码图幅的编号,如图9· 2左上角1∶25万图 幅的编号为J-50-[1]。 一幅1∶100万的图,可划分出144幅1∶10万的图,分别用 1、2、……、144代码表示。将1∶100万图幅的编号加上 代码,即为该代码图幅的编号,如图9· 2左上角1∶10万图 幅的编号为J-50-1。
表9· 正方形分幅的图幅规格与面积大小 4
地形图比例尺
1∶5000 1∶2000 1∶1000 1∶500
图幅大小(cm)
40×40 50×50 50×50 50×50
实际面积(km )
4 1 0.25 0.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