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剖面图的画法
AutoCAD地质剖面图绘制流程

表4-2-1为钻探成果表(部分)。
表4-2-1××矿区钻探成果表(部分)现在欲绘制Ⅰ-Ⅰ′地质剖面图,操作步骤如下:(一)确定剖面线和准线位置在图4-2-21所示的地形地质图上有钻孔的实际位置,把大体上垂直于煤层走向布置的各勘探线上的钻孔用直线连接起来,即为沿煤层倾向的剖面线,如图中Ⅰ-Ⅰ′、Ⅱ-Ⅱ′、Ⅲ-Ⅲ′、Ⅳ-Ⅳ′;把大体上平行于煤层走向的各钻孔连接起来,即为沿煤层走向的剖面线。
(二)旋转图幅为了方便投绘点,把地形地质图整个图幅旋转,使图中Ⅰ-Ⅰ′剖面线呈水平状态。
一)绘制水平基准线启动“正交”及“对象捕捉”之“端点”捕捉功能。
命令: Pline↙指定起点: 在地形地质图中捕捉Ⅰ-Ⅰ′剖面线之Ⅰ端点当前线宽为0.0000指定下一个点或[圆弧(A)/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 向右方适当距离点击左键指定下一个点或[圆弧(A)/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 ↙(得一条水平基准线)二)旋转使图中Ⅰ-Ⅰ′剖面线呈水平状态。
命令: Rotate↙UCS 当前的正角方向: ANGDIR-逆时针ANGBASE-0选择对象: 窗选整个地形地质图图幅(不要选中上述所绘水平基线)指定对角点: 找到 150 个选择对象: ↙指定基点: 鼠标拾取地形地质图中Ⅰ-Ⅰ′剖面线之Ⅰ端点指定旋转角度或[参照(R)]: R↙指定参照角<0>:再次鼠标拾取地形地质图中Ⅰ-Ⅰ′剖面线之Ⅰ端点指定第二点: 鼠标拾取地形地质图中Ⅰ-Ⅰ′剖面线之Ⅰ′端点指定新角度: 鼠标拾取水平基准线右端点则整个图幅发生旋转,剖面线Ⅰ-Ⅰ′呈水平状态(如图4-2-22a所示)。
(三)制作高程网命令: Copy↙选择对象: 鼠标拾取旋转后地形地质图中的Ⅰ-Ⅰ′剖面线选择对象: ↙指定基点或位移,或者[重复(M)]: 拾取Ⅰ-Ⅰ′剖面线端点指定位移的第二点或<用第一点作位移>: 向下适当位置点击左键则得到高程网基准线,这样保证了基准线与地形地质图中的剖面线长度相等,互相平行。
地质剖面图的绘制

第九章实测地质剖面第一节实测剖面的目的及剖面位置的选择在某一地段内,沿一定方位实际测量和编制地质剖面图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地质研究工作,也是对工作区内地层时代、层序、岩性特征、厚度、古生物演化特征、含矿层位和接触关系等进行综合研究的手段。
在实测剖面工作中,凡是剖面线所经过的所有地质现象都要进行观察描述;各种地质数据和资料都要进行测量和收集;所涉及的地质问题都要详细进行研究。
包括沿剖面线的地形变化;各时代地层的岩性特征及厚度;古生物化石层位及所含化石的种属特点;地层的接触关系;系统采集岩石标本及化石标本,采集各种分析样品待室内进行分析研究;有时要有专门人员进行地球物理及放射性测量等项工作。
在此基础上,进行该区地质发展史的研究,以恢复古地理、古气候的特征,推断地壳运动的时期及特点,通过不同地质剖面的对比,研究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地质环境的变化等等。
因此许多专门性的研究工作也都要通过实测一定数量的地质剖面来完成。
在地质测量工作中,通过实测剖面系统掌握测区内上述资料的基础上,详细而准确地划分地层,确定填图单位,明确分层标志,为顺利开展地质测量作好基础工作。
在踏勘测区的基础上,选择几条典型的剖面进行实测和研究,是地质测量工作的重要内容。
为了使实测剖面顺利而有效地进行,选择好剖面线的位置是很重要的。
选择剖面线有以下几点要求:1.剖面线要通过区内所有地层,也就是说,在剖面线最短的情况下,通过的地层越全越好。
剖面线应尽可能垂直于岩层走向。
有时一条剖面不能包括所有地层,这时可分几个剖面进行测量,然后综合成一个连续剖面。
所测每一时代地层最好要有顶面和底面,选择发育好、厚度最大的地段。
以解决地层问题为目的的剖面,最好选择结构比较简单,尽可能不受断层、褶皱及岩体干扰的剖面。
如果以解决构造问题为主,所选剖面应反映测区的主要构造特征,剖面线要垂直主要的褶皱轴线和断层走向。
2.剖面线经过地段露头要好,尽可能选择连续山脊或沟谷。
避开障碍物,减少平移。
勘探线设计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

勘探线设计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现在的位置:第四章>>第六节第20页2 勘探线设计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一般是依据矿区地形地质图和剖面上已有工程揭露资料编制;开发勘探阶段则多依据已有若干中段地质平面图、相邻勘探线剖面图等切制、转切或通过适当的内插、外推计算作图方法编制。
编制具体步骤:(图4-6-19.a-d)(1)绘制坐标网线:1)在平面图上投剖面的起止点A和B并连接成直线。
该直线或其延长线与x座标和y座标交角(锐角)分别为α和β。
2)绘剖面座标线。
一般选取z(高程)以及x或y座标中的一种。
x或y座标选取原则为:若α≥β则选取x座标;反之则选取y座标。
x或y座标相邻座标线的距离(如上左图的300与400)并非是100m,而是100/sin α m。
3)根据A和B点的座标值,将其投在剖面图上。
(2)地表资料绘制:包括:1.地形线2.地表地质界线3.地表探矿工程除了在剖面图上绘出上述内容,还应在剖面图下方的平面图上绘出。
(3)推测绘制地下资料并连接矿体据矿床地质图和其他有关资料并根据相邻及其他探矿资料及地质规律的变化趋势推测深部地质特征及界线。
(4)单项设计工程设计按所选定的勘探工程种类和间距,将各单项设计工程标绘在地质剖面图上(详见于后的单项工程设计),并标明编号。
然后完善剖面线平面位置图,补充取样结果表及图例、责任表等规定内容。
最后绘整理成图。
3设计中段地质平面图的切制在矿床地质勘探或开发勘探工作中,根据工程设计需要往往要切制中段设计(或预测)地质平面图或称为××m(标高)水平断面图。
所需资料依据:矿床地质图及对矿床地质构造特点和成矿规律的研究成果;一系列勘探线剖面图;或已有中段(尤其是相邻中段)地质平面图等。
可利用直接切制或各种转切的方法完成。
比例尺一般1∶500~1∶2000,按矿体规模与地质构造复杂程度而定。
现将具有一系列勘探线剖面图切制中段设计地质平面图的方法与步骤介绍如下(见图4-6-20):(1)按设计需要确定切图标高(如100m);(2)绘平面坐标网,要求对角线误差小于1毫米,同时画上各勘探线及编号;(3)从各勘探线剖面图上的切图标高线上切取各类工程及地质界线点,并转绘到平面图各相应勘探线上;(4)将各相邻勘探线上的对应地质界线点连接起来,注意地质构造线的性质、产状变化趋势;一般应按照:先新后老,先外后内,先主后次,先含矿层(带)后矿体、再矿石类型的顺序联图;若有相邻中段地质平面图,要参照对比修改;并根据对某些规律变化的趋势性认识,尤其对那些属内插外推界线的预测内容作必要修正;(5)按所选定设计的勘探工程种类(沿脉、穿脉、坑内钻等)和间距,作单项工程设计,并编号以完成预定的矿床勘探任务。
地质剖面

3.根据剖面测制的目的,按需要配合以物探、化探工作。
4.剖面上样品采集工作:应根据剖面研究的目的,系统采集岩石薄片样、各类标本、岩石化学、人工重砂、 古生物样等。特别注意矿化地段样品的采集,严防漏矿现象发生。
5.沿剖面线用定地质点的方法控制剖面起点、终点、转折点、重要地质界线、接触关系、构造关键部位和矿 化有利的地段等。地质点和分层号、化石及主要样品应用红漆在实地标记,并准确标绘在图上。
应基本垂直区域地层走向。地质构造复杂地区,剖面线方向和地层走向夹角不小于60度。若地层产状平缓, 其剖面宜布置在地形陡坡处。
典型剖面
天津市蓟州区的地质剖面是珍贵的自然历史遗产,具有地层齐全、出露连续、保存完好、顶底清楚、构造简 单、变质轻微和古生物化石丰富等特点。
基本方法
0 1
剖面踏勘
0 2
6.居民点、河流、地形制高点、主要地物及探矿工程等,应适当标注于平面图和剖面图上。
地质剖面7.在剖面通过部位,遇到有意义的地质现象应画素描图或拍照地质照片,并在记录上记明地点、时 间和要说明的内容、遇到构造、特别是可说明大褶皱构造的次级褶皱构造,应在小构造具体出现位置的剖面图上 方,用特写方式附上小构造形态特征特征素描图。
含义
地质剖面地质剖面(geologic cross section,geological section)又称地质断面,是沿某一方向,显 示地表或一定深度内地质构造情况的实际(或推断)切面。地质剖面又分实测地质剖面和路线地质剖面或随手地 质剖面。地质剖面同地表的交线,称地质剖面线(geological profile)。表示地质剖面的图件,称地质剖面 图。地质剖面是研究地层、岩体和构造的基础资料。根据剖面资料划分填图单位,是地质填图工作的前提。测制 地质剖面,是地质调查工作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不同岩类特征可分别测制地层剖面、火山—构造剖面、花岗岩 单元超单元剖面、矿区(或矿床、矿体)剖面等。
如何绘制信手地质剖面图完整版

如何绘制信手地质剖面图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如何绘制信手地质剖面图?一、基本要求进行路线地质观察或者实测地质剖面时,应绘制信手剖面图。
它表示横过地层剖面或构造线方向上地层或地质构造在地表以下的情况,既要表示出地层,又要表示出构造,还要表示火成岩和其他地质现象以及地形起伏、地物名称以及其他需要表示的综合性内容。
绘好路线地质剖面图是地质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必须掌握。
二、图上内容应包括图名、剖面方向、比例尺(一般要求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一致)、地形的轮廓、地层的层序、位置、代号、产状、岩体符号、岩体出露位置、岩性和代号、断层位置、性质、产状、地物名称,等等,根据工作性质而定。
三、具体步骤1、估计路线总长度,选择作图的比例尺,使剖面图的长度尽量控制在记录簿的长度以内,当然,如果路线长,地质内容复杂,剖面可以绘得长一些,或者分页绘制。
2、绘地形剖面图,目估水平距离和地形转折点的高差,准确判断山坡坡度、山体大小,初学者易犯的错误是将山坡画陡了。
一般山坡不超过30°,更陡的山坡人是难以顺利通过的。
3、在地形剖面的相应点上按实测的层面和断层面产状,画出各地层分界面及断层面的位置、倾向及倾角,在相应的部位画出岩体的位置和形态。
相应层用线条联接以反映褶皱的存在和横剖面的特征。
4、标注地层、岩体的岩性花纹、断层的动向、地层和岩体的代号、化石产地、取样位置等。
5、写出图名、比例尺、剖面方向、地物名称、绘制图例符号及其说明,如为习惯用的图例,可以省略。
6、从作图技巧方面来说,应注意以下三个“准确”:①地形剖面图要画准确;②标志层和重要地质界线的位置要画准确。
如断层位置、矿层、含矿层位置、火成岩体位置等;③岩层产状要画准确,尤其是倾向不能画反,倾角大小要符合实际情况。
此外,线条花纹要细致、均匀、美观,字体要工整,各项注记的布局要合理。
剖面图、柱状图、地质图的绘制方法

• 6、比例尺;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可以采用文字比例 尺,也可以采用线比例尺,垂直比例尺一般采用线 性比例尺 ;当水平与垂直比例尺不一致时分别标识; • 数字表示:1:500 • 线比例尺: 0 50 100 150m • 线比例尺:
0 50 100 150m
• 7、导线平移;导线平面图中平移段用虚线连接,导 线号数字不变,数字右上角加’以示区别;在剖面 图中地形线用虚线连接,表明平移方向和距离(一 次平移由多条导线组成时取总方向和总距离)。
2、导线平面图基线需遵循的原则
0°<σ≤180°之间者,剖面起点位于左侧; 180°<σ≤360°之间者,剖面起点位于右侧;
1
4 3
2
实测地质剖面线在地形图中的位置(指定法)
• 3、导线平面图的做法
• ①合理确定起点和基线(综合布局); • ②确定合适的比例尺(图切长度的1.5~2倍); • ③确定导线平距和方位角,以基线为相对角度绘 制导线平面图(正下负上); • ④将岩层产状、分层界线和分层号、地层界线及 地层代号、岩石标本及化石采集点标绘到导线上 相应的位置 。
导线平面图中平移段的画法
地层剖面图中平移段的画法
图中:B表示标本采集位置,H表示化石采集位置
两次投影示意图
1' 2' 2 2'' 3'' 3 4'' P 3' 4' 4 5' 5
0'
0 1''
1
5''
狮子口地层示意图 S2f S1g D3w
凤凰山东南坡地层示意图 S2f
Q C1j P1q C2h+c C1g C1h D3w
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高中地理知识点: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的定义地形剖面图:以等高线地形图某条剖面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
直观地反映出地出上沿剖面线方向的地势的起伏状况。
◎地形剖面图的知识扩展以等高线地形图某条剖面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
直观地反映出地出上沿剖面线方向的地势的起伏状况。
1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步骤:第一步:根据剖面线的水平距离和沿剖面线的高度差确定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其中水平比例尺一般与原图相同,而垂直比例尺一般比原图大。
第二步:绘制水平基线和垂直高度坐标。
水平基线的长度宜和剖面线相同,坐标上标注的高度宜和等高线上的海拔相同。
第三步:把剖面线和等高线的各个交点确定在水平基线上,并标注在相应的高度坐标上。
第四步:把确定的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2地形剖面图的画法方法一:引垂直线法方法二:量距离法3基本的地形的剖面特征(1)鞍部的剖面特征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如果沿不同方向对鞍部作剖面图,可得到两种完全不同的地形剖面图。
沿两座山峰连线方向看,两边高,中间低;沿垂直于两座山峰连线方向(为山谷)看,两边低,中间高。
(2)山谷的剖面特征(3)山脊的剖面特征(4)山顶的剖面特征4、判读方法:(1)识别地形剖面图的水平、垂直比例大小;(2)根据题目条件和图像形态或区域位置信息,判断经纬度位置;(3)与相关的分布图、特征示意图的知识进行联系,分析作答。
5、地形剖面图绘制应注意的问题确定地形剖面图的垂直比例尺及水平比例尺是绘图中的难点及重点,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图的5、10、15、20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
水平比例尺一般与原图一致。
在新图中绘水平线MN,按水平比例尺的大小定出剖面范围为横坐标,按垂直比例尺的大小,绘出纵坐标。
6、两点间的直视问题直视问题可以通过作地形剖面图进行判断,在地形剖面图上由观测点的投射点向目标点的投射点绘直线,若直线没有被任何地物所切断,表示直视良好,否则不能直视。
如下图所示,由点s′向点c′绘直线,直线没有被任何地物所切断,表示直视良好。
地质剖面作图方法

MAPGIS剖面图作图方法1、另存剖面线及地质界线等线文件,读出剖面线两端点图上坐标。
2、打开平面图,线编辑状态下→编辑线属性结构→赋字段名→回车→字段类型为双精度型→回车→字段长度赋值(6)→回车→小数位数(2)→回车。
3、在矢量化状态下,点高程自动赋值,拉一条与等高线相交的线,出现对话框。
当前高程为起始高程(即所选范围的起始高程,如从500m开始,当前高程即为500m),高程增量即为等高线间距(朝上增量为正值,朝下增量为负值)。
最后确定。
4、保存高程赋值线文件(将此文件换成其它层,颜色为4)。
5、在主菜单下→空间分析→DTM分析,打开线数据文件(即高程自动赋值线平面图,黄色者)。
6、在处理点线下→线数据高程提取,出现对话框,选中抽稀提点为1,其它不管。
确定。
7、在Grd模型下离散数据网格化。
网格间距都为1,网格化方法选kring。
网格化换名存文件(即Grd高程文件)。
8、在文件栏,打开三角剖分文件(即Grd高程文件),或击“打开”按钮打开三角剖分文件(即Grd高程文件);同时打开线数据文件(剖面线及地质界线等)。
9、在模型应用下→高程剖面分析→交互造线,出现一支笔及对话框。
在对话框中输剖面起点坐标,确认;输剖面终点坐标,确认。
点右键退出,出现对话框,点“否”后又出现对话框。
在缩放栏内,设X:平面图比例尺/剖面成图比例尺Y:1000/剖面成图比例尺10、点“与线成交”。
即完成切剖面。
11、在文件栏存点、线数据文件,退出DTM分析。
12、进入“输入编辑”,装点、线文件后,将线数据设一下即可(统改线参数)Exel数据转换成GIS报表方法1、在GIS状态下→报表定义→文件→新建报表文件。
2、构造码格→初始表宽→构造固定式表。
3、建索引→编辑块区。
4、复制Exel数据(空格处添0)。
5、建索引→粘贴剪贴内容。
6、文件→生成GIS数据。
7、文件→保存图元文件(点、线)。
8、对GIS数据进行处理(设参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剖面图的画法(转载)
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势起伏状况。
地形剖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
它在平整土地、修筑渠道、建筑铁路、公路和其他工程时,可作为计算土石方量的依据。
地形剖面图有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
由于地球表面是一个球面,而地图是一个平面,当把球面展成平面时,必然发生破裂和褶皱,这样就不能表示各种地面景物的形状、大小和相互关系。
为了解决球面和平面之间的矛盾,采用了地图投影的方法。
因为有了在平面上投影的经纬网,就能根据地理坐标把球面上的景物,转绘在平面上构成地图。
在地图投影的过程中,不论采用什么方法,都会使经纬网发生变形。
地图投影按其变形性质可分为:等角投影、等积投影和任意投影。
按其投影的构成方法可分为方位投影、圆锥投影和圆柱投影等。
按投影面的位置可分为正轴投影、横轴投影和斜轴投影等。
地形图上的等高线虽然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和坡度,但对缺乏读图经验的人来说,却不容易建立起地面起伏的立体感。
为更好地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倾斜缓急,可以利用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地形剖面图。
我们选择一幅比例尺为1∶100000的地形图,等高线的间隔为50米,要求绘制MN线的地形剖面图,可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作一条与MN线段等长的水平线;
2.用分规在MN线段上量取每两条等高线之间的距离,移到水平线上,得到点1、2、3、4、5……,点1代表450米的等高线,点2代表500米的等高线……,而两点之间的距离,则表示两条等高线在地面上的水平距离。
3.根据需要,定出合适的垂直比例尺,以决定剖面的高度。
地形图的水平比例尺是1∶100000,也就是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地水平距离1000米,如果要求这个剖面图的垂直比例尺与水平比例尺相等,那末,由于点1所代表的等高线高程为450米,所以可取
4.5毫米表示它的垂直高度。
同理,500米的点2取5毫米,550米的点3取
5.5毫米……,这样,就可以在图1-95C上绘出表示各点高度的垂直线;
4.在各点垂直线的顶点用曲线加以连接,就成为MN线的地形剖面(见图1-95D);
5.这个剖面的垂直比例尺与水平比例尺是相等的。
在地形平缓的情况下,采用与水平比例尺同等的垂直比例尺不便于表现它的微小起伏,因此,常将垂直比例尺适当扩大,图1-95E就是将垂直比例尺扩大成二倍后所绘成的MN线段的地形剖面图。
当改变比例尺的时候,一定要注明水平比例尺、垂直比例尺各为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