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平时成绩评定与构成
播音主持艺考评分标准表

播音主持艺考评分标准表
播音主持艺考评分标准表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发音准确、语调自然、语言流畅等方面的评估。
2. 语言文字处理能力:包括语言组织能力、文稿处理能力等方面的评估。
3. 音乐节奏感:针对主持节目中音乐的运用、节奏感的把握等方面的评估。
4. 演技表现:主持人的表现力、沟通能力、形象气质等方面的评估。
5. 主持台风:主持人在场上的自信度、台风风格、与嘉宾、观众的互动等方面的评估。
6. 灵活应变能力:主持人在意外情况下的处理能力、临场发挥等方面的评估。
7. 知识储备:主持人对当下社会热点、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了解和储备。
8. 身体语言:主持人的姿势、手势、面部表情等身体语言的使用能力。
以上是一般播音主持艺考评分标准的一些方面,具体评分标准可能会根据考试或招聘单位的要求而有所不同。
艺考播音主持评分标准

艺考播音主持评分标准一、口才表达能力。
在播音主持行业中,口才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素质。
评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流利度,主持人在表达时是否流畅自然,是否能够将文字表达得清晰明了,不卡顿、不结巴。
2. 语音语调,主持人的语音语调是否准确、得体,是否能够根据不同的节目风格和内容进行调节,让听众感受到不同的情绪和氛围。
3. 发音准确性,主持人的发音是否准确,是否能够正确地发出各类音素,包括普通话、方言、外语等。
二、情感表达能力。
播音主持工作需要主持人具备较强的情感表达能力,能够通过声音和语言表达出情感,让听众产生共鸣。
评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情感表达自然度,主持人在表达情感时是否自然真挚,是否能够让听众感受到主持人内心的真实情感。
2. 情感转换能力,主持人是否能够在不同情感之间自如转换,包括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
3. 情感渲染能力,主持人是否能够通过声音和语言将情感渲染给听众,让听众产生共鸣。
三、节目主持能力。
播音主持工作需要主持人具备良好的节目主持能力,能够将整个节目进行有效的组织和控制。
评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节目结构设计,主持人是否能够合理设计节目结构,包括开场白、主题内容、互动环节、结尾总结等。
2. 现场控制能力,主持人是否能够在现场控制整个节目的进行,包括时间控制、现场突发状况处理等。
3. 互动能力,主持人是否能够与听众进行有效的互动,包括电话互动、网络互动等。
四、专业知识和素养。
播音主持工作需要主持人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评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专业知识储备,主持人是否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包括音乐、文化、新闻等方面的知识。
2. 职业素养,主持人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包括言行举止、形象仪表等。
3. 社会责任感,主持人是否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节目中传播正能量,引导听众正确的价值观。
总结。
艺考播音主持评分标准涉及到口才表达能力、情感表达能力、节目主持能力以及专业知识和素养等多个方面。
播音主持评分标准表格模板

播音主持评分标准表格模板
以上是一个播音主持评分标准表格模板,用于给播音主持人进行评分和点评。
评分标准表格包含了多个评分项目和相应的评分维度和评分要点。
通过使用这个表格,可以帮助评委们系统性地进行播音主持人的评分,以便更好地指导和提高播音主持人的表现水平。
评分项目:评分项目是指对播音主持人表现的不同方面进行评分的项目。
在这个评分表格中,我们选择了以下几个评分项目:
1.发音准确性
2.口才与表达能力
3.形象与气质
4.情感表达
5.语速掌控
6.节奏感与韵律
评分维度:评分维度是指对评分项目进行划分和细化的维度。
在这个评分表格中,我们对每个评分项目选择了相应的评分维度,以确保评分能够更加具体、准确地反映播音主持人的表现。
评分要点:评分要点是指对每个评分维度下的具体要求和考察点的描述。
通过评分要点,评委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评分,同时也能够将评分结果更友好地反馈给播音主持人,帮助他们改进和提高。
评分标准表格的使用对于评委们来说是非常便捷和高效的。
评委们只需要根据播音主持人的表现,从1到10进行评分,其中1为最低分,10为最高分。
评分表格的设计分为3列,分别是评分项目、评分维度和评分要点,使得评委们能够更清晰地了解评分的目的和依据。
评分标准表格模板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灵活调整和定制,以适应不同节目和场合的评分需求。
总之,播音主持评分标准表格模板是一个非常有用和实用的工具,通过使用这个标准化的评分表格,能够帮助评委们更好地进行播音主持人的评分和点评,提供更准确、具体的反馈,并促进播音主持人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播音主持课程总结及评分标准

《播音与主持》课程总结
作为高等职业学院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空乘专业的必修课,它的任务是讲授普通话语音的系统基础知识的理论,讲授PSC(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有关内容及注意事项,为其取得PSC的二级甲等做好准备,为将来从事空乘及相关专业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语言是人们交往的重要模具,是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所以,学好普通话有利于消除语言的隔阂,对促进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口标准、流利、甜美的普通话是作为空乘服务人员最需要具备的能力。
为特色专业服务,为学生上岗就业服务。
通过一个学习的学习和训练,学生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并且二者之间做到环环相扣,以实践形式的多样化带动考核形式的多样化,以练促学,以学促考(考证),以考促发展。
任课教师:褚青青
2015年7月6日
《播音与主持》课程考核办法
课程考核分为平时(出勤、作业)、期末考查(理论、操作)两个部分,每部分均以优秀、良好、中、及格、不及格记分;
课程综合成绩评定方法
课程综合成绩 = 平时(出勤、作业)*70%+期末考查(理论、操作)*30%
其中平时成绩:旷课一次扣10分
迟到一次扣 5分
请假一次扣 2分
期末成绩评定办法:
要求每个学生撰写一份播音稿并按要求播读。
普通话不标准-10 断句错误-10
撰写错误-10 错字回读-10
掌握100句常用语,能分别用闽南语和普通话表达清楚。
播音主持专业评分标准

播音主持专业评分标准
一、语音标准程度
1. 声音洪亮,语音清晰,无杂音。
2. 普通话发音标准,无方言口音。
3. 语调自然,抑扬顿挫,无明显机械感。
二、语言流畅度
1. 表达流畅,无口头禅和重复词句。
2. 句子之间连贯,段落之间过渡自然。
3. 无明显的语法错误和错别字。
三、表达丰富性
1. 用词准确,表达生动形象。
2. 叙述角度灵活多变,不单调。
3. 情感表达真挚,能引起听众共鸣。
四、现场互动能力
1. 与观众互动自然,能调动现场气氛。
2. 对观众提问反应迅速,处理得当。
3. 能根据现场情况即兴发挥,应对自如。
五、形象气质
1. 着装得体,仪态端庄,符合主持人身份。
2. 气质佳,有亲和力,能与观众建立良好关系。
3. 精神状态饱满,自信有活力。
六、专业知识掌握程度
1. 对播音主持理论知识掌握扎实。
2. 对相关政策法规了解深入。
3. 对行业动态和趋势有一定了解。
七、应变能力
1. 对突发情况反应迅速,处理得当。
2. 能灵活应对观众的质疑和投诉。
3. 能根据现场情况调整自己的主持策略。
八、综合素养
1. 文化素养较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2. 人文素养良好,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
3. 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考核方式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考核方式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考核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专业基础课程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包括音乐、舞蹈、演讲、话剧等方面。
2. 实践课程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如语音、口才、肢体语言、主持台前台后的技巧等方面。
3. 课程论文或报告考核: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写作专业论文或报告,以考核其撰写和表达能力。
4. 专业考核:要求学生在特定的考核环节中进行现场展示,包括音乐会主持、剧目主持等。
5. 报到制: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进行自我申报和教师评价,以考核每个学生的表现和进步情况。
6. 评价机制:采用团队评价、个人评价等多种方式,全方位评价学生表现。
以上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考核方式的主要内容,通过这些考核方式,能够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和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播音主持人评分标准

播音主持人评分标准第一篇:播音主持人评分标准播音主持人评分标准一、评分标准(总分10分)1、脱稿自我介绍(2分)2、衣着得体,精神饱满,姿态大方(2分)3、文章片段朗读(6分)吐字清晰,声音宏亮(2分)基本把握朗读节奏,正确把握朗读内容(2分)感情饱满真挚,能通过语调变化反映朗读内涵,声情并茂,朗读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与听众产生共鸣(2分)二、评分要求:1、评委打分保留一位小数,最后得分保留二位小数。
2、评委打分满分为10分,评委打分以6分为基础分。
3、评委的打分力求公平、公正。
4、不当场公布分数,由团委累计考评结果。
5、最高分和最低分作废,加总后取平均值。
第二篇:主持人评分标准小主持人比赛评分标准(海选)自我介绍:1、自我介绍富有创意,清楚介绍个人基本信息,反应出新时代少儿儿童的精神风貌;10分2、语言表达准确、流畅、生动、自然,普通话标准;10分3、仪态服装整洁大方、自然得体,符合少年儿童身心特点;5分模拟主持(自选话题):1、自选话题内容积极向上,符合时代主旋律;5分2、主题鲜明,表演形式与主题内容结合紧密;5分3、整个过程语言表达流畅自然,普通话标准,主题表达清楚,过渡词句运用恰当,反应敏锐,应变能力强,逻辑性强,富有自信不怯场;20分4、仪态自然大方,肢体语言运用到位、自然,表情亲切、丰富;10分5、观众反应、互动效果好,现场气氛活跃;5分才艺展示:1、内容积极向上,符合时代主旋律;5分2、表演大方自如,富有艺术表现力;5分3、舞台表现能力强,感染力强,现场驾驭能力强;5分4、节目艺术水准、难易程度、节目创新。
5分综合评定:整个过程的协调连贯程度,是否超时。
10分第三篇:主持人大赛评分标准第二届主持人大赛评分标准一.我型我秀(两个环节,共50分,时间为三分钟)1.自我介绍(20分,时间为一分钟):本轮为选手正式比赛开始阶段, 选手要在规定时间内将自己的优势展现在观众面前(推销自己,拉人气), 此环节也是让选手在短时间内建立起自己的啦啦队。
重庆市播音主持专业综合分计算方法

重庆市播音主持专业综合分计算方法1、专业排名。
你只需达到你当地文化分数艺术最低抛档线,然后按综合排名。
2、按专业加文化的比例综合录取。
一般是专业70%,文化30%综合分数从高到低录取。
例如你的文化500分,专业280即500*30%+280*70%就行。
3、专业加文化总分录取,专业280+文化500按总分从高到低录取。
播音主持分数计算公式1、艺术本科综合分以750分为满分计算,具体折算方法:播音主持类:综合分=考生总分×80%+专业分×7.5×20%.2、艺术专科综合分以450分为满分计算,具体折算方法:播音主持类:综合分=考生总分×80%+专业分×4.5×20%.艺术类平行志愿投档办法分别按本、专科综合分从高到低分排序,综合分相同时,则按专业分、考生总分(文代分加政策加分)次序排序。
专业课和文化课两者都不可忽略,艺术类专业录取时对专业、文化课分数都会有相应的要求,不要让文化课成为进行你理想院校的绊脚石。
播音主持艺考评分标准一、声音:音色好,口齿清晰,普通话标准,语感强。
这里特别强调语感强,可能有人会问,语感常见于英语阅读中,怎么播音考试还要语感啊?但是在实际的考试中,语感真的需要,语感强就能分清楚说话内容的主次,懂得轻重缓急,明白自己讲话的重点。
重要的内容说明白、讲透彻,次重点说清楚、一笔带过,考官能听进去。
老师一般不喜欢模式化的培训班考生,喜欢更有灵气的、一张白纸般的考生。
二、外表:长相端庄大方,身材匀称标准。
播音主持当然看脸了,每年录进去的学生都很好看,是目前播音艺考生平均颜值往上走的。
脸和身高我们改变不了了,身材是可以自己控制的。
很多人担心自己长相什么的,我觉得没必要…好好练专业才是最重要的!三、内容:说话内容和脑子里有东西。
第三点内容才是重头戏,即兴评述主要靠平时的积累、见多识广,在考试前的培训可以多多练习,即兴评述的内容大都是社会生活的新闻,可能会有教育、环保、医疗等等之类的话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平时成绩评定与构成作者:张馨
来源:《新闻传播》2016年第13期
【摘要】在播音专业如火如荼的招生热潮中,众多院校都基本沿用中国传媒大学的培养机制,主要围绕着播音主持概论、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广播播音主持、电视播音主持、节目主持艺术、文艺作品演播、新闻学概论、新闻采编、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等主干课程,进行学生的专业培养。
在这些核心课程中,有80%以上的课程都设置有平时成绩的评定,以加强和鼓励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的参与和历练。
但在各个院校中,关于专业平时成绩的设置与构成大不相同,本文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分析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中平时成绩的设置与构成以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成绩;评定;构成
一、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特殊性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学生培养方面,不仅要围绕着新闻学、传播学、播音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知识进行常规课程设置,更需要针对实践教学的需要进行实践环节的培养。
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播音系在专业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中,明确了以下的实践环节:
1. 专业核心课程的平时成绩;
2. 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
3. 小学期开展的各项院内专业活动;
4. 专业创新学分(校内外各级专业活动);
5. 全国普通话等级测试。
在这些实践环节当中,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学生在常规课程的结课考试中,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闭卷笔试形式进行检验,笔试成绩占70%。
除此之外,还需要拿到另外30%的平时成绩,这其中包括日常练声、课程考勤以及专业活动的参加情况。
在每一学年结束的暑期,学院要求播音专业的学生进行相关的认知实习(大一学年结束)、专业实习(大二学年结束)、毕业实习(大三学年结束)。
在每一学年的末尾,针对播音专业的特殊性开展专业活动,其中包括“播音英雄”,主要策划人员为大二学生,主要参与成员为大一学生;“专业汇报演出”,主要的策划与参与成员为大三学生。
在四年的专业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个级别、校内外的各项专业活动和比赛,并指定相应的评分机制给与一定的学分认定。
在此基础之上,学
院针对播音专业的就业基本要求,规定学生在毕业之前务必参加全国普通话等级测试,取得一级乙等及以上的成绩。
在这其中,平时成绩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仅与某一具体专业课程密切相关,更体现在学生整体的日常学习状态与相关专业活动参与情况。
二、播音专业平时成绩的构成与评定
在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例如普通话语音、播音创作基础等都以笔试成绩作为总成绩的70%认定,剩余30%的成绩就是播音专业学生十分关注的平时成绩。
这一部分的平时成绩由三个部分组成:
1.专业练声情况;
2.专业理论及实训课程出勤情况;
3.校内外、各级别专业活动参与情况。
由以上三部分组成的平时成绩,满分100分。
第一项早晨练声情况共30分。
早晨操场练声是每一位播音学生每天的必修课。
播音系通过刷脸机签到的方式记录每周的练声出勤率,并在下一周的周一准时在播音系微信公众号“河工大播音主持”上推送上一周的考勤表。
整个学期的考勤表在学期末汇总作为练声情况的打分依据。
目前,国内各个高校的播音专业对于专业练声的要求各异。
河南工业大学播音系为了鼓励和督促学生早起练声,每周都有专业老师以轮班的方式在操场对学生进行指导。
这一措施不仅增加了师生的课下交流,更为良好的师生课堂互动打下了基础。
在开阔的环境、轻松地氛围下,学生的任何专业疑问与困惑都可以得到专业老师的指导与疏解。
同时,在专业教师排班指导练声的基础上,还有学生干部轮班负责每天的“练声刷脸”,组织各年级各班的学生刷脸签到情况。
专业老师指导和练声出勤记录双管齐下,学生的练声积极性有很大程度的提升,特别是一些专业基础较好,但自身惰性较大的学生在这样的制度下,专业提升很快。
平时成绩的第二项为专业理论及实训课程出勤情况,共30分。
这一项内容采取扣分制,每无故旷课一次,扣5分,直至扣满30分为止。
由于播音专业的实践性较强,播音专业的课程设置除了与大部分学科一样采用大教室大课堂的方式之外,还采用了班级内再分成若干小组的形式进行专业实训课程的开展。
由于实训课程人数较少,一般为10-15人,出勤率较高。
但大课堂理论课的开展则是全年级所有播音专业的学生。
特别是播音专业的学生与一般学科专业的学生相比,活跃程度较高、个性较强、惰性稍大,因此,在近百人出席的大课堂中,学生的出勤率并不令人满意。
这一问题一直是历年教师座谈会上热议的难点问题,也是专业教师一直致力于解决的难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播音系把出勤率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一部分学生不重视专业大课的学习、经常性请假、无故不参与教学活动的现象。
平时成绩的第三项为校内外、各级别专业活动参与情况,共40分。
这一项内容采取得分制,凡参加一次专业活动,且能够提交相关比赛音视频等证明材料的得20分,最高上限40分。
如2015-2016-2学期,部分大型专业活动如下:
1.郑州人民广播电台第九届主持人大赛(校外、省级)
2.“心语杯”校园音频大赛(校内、院级)
3.2016年全国大学生演讲大赛(校外、国家级)
4.第五届大学生朗诵大赛(校外、省级)
5.第三届全国大学生主持人大赛(校外、国家级)
6.第二十三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大学生主持人大赛(校外、国家级)
除此之外,与播音专业相关的校内外各项赛事数不胜数,辩论赛、话剧赛、情景剧大赛等等与舞台表演艺术和语言表达艺术相关的各项赛事,不论级别高低,都可以作为专业活动参与的表现。
在这40分的获取上,凡参加两次专业活动即可,看似简单容易,却成为了一部分学生的头疼的“老大难”。
尽管每个学期的相关专业活动丰富多样,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实践机会与展现平台,但呈现出了这样的现状:参加活动的学生群体逐渐固定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
每个年级,总是固定的一小部分同学有意愿地、积极地参加各个大小赛事。
这一类学生的赛事参与情况完全足够获得该项40分满分,且绰绰有余。
但这一部分学生仅仅占所有学生人数的十分之一。
在其余学生当中,无一项专业活动参与的现象十分常见。
这一现象除了学生自身性格内向、对专业认知不足或者为数不多的上台经验的挫败感等等导致他们不热衷于专业活动外,也与专业老师的正确指导有关。
因此,这一部分的设置也旨在鼓励和激励学生对于专业活动的参与感,并逐步在参与的过程中慢慢体会和寻找舞台之上、聚光灯之下的自我存在感与归属感。
在此基础上,每位同学在学期末对本学期的个人表现,主要围绕平时成绩的三部分内容提交实训总结报告。
这份总结报告也作为平时成绩评定的参考依据。
三、播音专业平时成绩的构成与评定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河南工业大学播音专业的平时成绩构成与评定办法,作为近年来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自实施以来,在各个教学环节都产生了十分积极、有效的影响。
平时成绩的主要构成部分及评定办法把三项衡量指标纳入最终课程学习成果的评定当中,与学生密切关注的最终成绩分数结合起来,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参与感和存在感,不仅加深了与专业老师的了解与沟通、保证了大课堂的教学秩序,更是有力地推动全体学生的专业活动参与情况。
这不仅可以鼓励积极性较高的学生更加投入地参与专业实践,更给予那个专业参与度不强、没有学习热情的学生一定的实际压力,以激励和督促他们参与专业实践,历练专业实力。
但另一方面,这一评定办法变学生“自主性行为”为“规定性行为”,若达不到一定要求,则只能取得较低的平时成绩分数,进一步体现在最终的结课成绩中,直接影响了部分学生的挂科率。
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学生的逆反心理与抱怨心理,特别是那些专业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较低的学生很容易形成一些不良的情绪反应与心理状态,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与学习生活。
因此,在这一方面,还有待相关评定办法的完善与专业老师的积极引导工作。
参考文献:
[1]朱玉华丁宏.从用人角度反思播音主持专业教育[J].视听界,2006年02期
[2]张继娅.播音主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