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复习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是指生物界中的所有形体细小、结构简单、直接用肉眼看不见、只能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原核微生物个体为单细胞,含DNA和RNA,DNA分子在细胞质中未成形的细胞核结构包括细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蓝藻类

真核微生物个体为单细胞或多细胞,含DNA和RNA,DNA分子在完整的细胞核内包括真菌、大多数藻类、原生动物

非细胞型微生物个体不呈细胞结构,仅含一种核酸(DNA或RNA),需在寄主细胞增值包括病毒、亚病毒因子

2、简述细菌的特殊结构与功能

特殊结构是指与细菌基本的生命活动没有多大关系的一些结构:

(1)荚膜:抵抗吞噬等

(2)鞭毛:与细菌运动有关

(3)菌毛:与黏附及接合有关

(4)芽胞:抵抗不良环境的休眠结构

3、简述革兰氏染色的一般过程

制片与固定;

初染:结晶紫染色1-3 min;

媒染:革兰氏碘液1 min;

脱色:95%酒精15-30 s,水洗;

复染:沙黄或复红溶液染色1 min。

比较G+菌和G-菌的细胞壁结构

4、简述细菌呼吸的主要类型

主要有4种类型:

(1)专性需氧呼吸;

(2)微需氧呼吸;

(3)兼性厌氧呼吸;

(4)专性厌氧呼吸。

5、简述细菌的营养类型

根据碳素营养区分:

1.自养菌——有些细菌有高度的合成能力,利用CO2或碳酸盐类作为唯一碳源,利用氨、氨盐、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等作为氮源。又分为化能自养菌和光能自养菌。2.异养菌——这类细菌对无机物的利用能力较差,需要有较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如糖类、醇类和有机酸等作为碳源才能生长。又分为化能异养菌和光能异养菌。

根据能源区分:

光能营养菌:能将光能变为化学能的细菌。

化能营养菌:从无机物和有机物中取得能量的细菌。

因此细菌的营养类型有:

光能自养型、光能异养型、化能自养型、化能异养型。

7、简述消毒、灭菌、防腐的区别

灭菌:

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物体中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及其芽胞核孢子),使物体上无任何活的微生物存在。

消毒:

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而对非病原微生物及其芽胞核孢子并不严格要求全部杀死。

防腐:

指用各种化学药品或物理的方法防止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9、简述病原菌毒力因子的组成

毒力因子:构成病原微生物毒力的物质,包括侵袭力&毒素两方面。

①侵袭力:病原微生物在机体内定殖,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侵入组织或细胞,在其中生长繁殖,并能深入扩散的能力。

与侵袭力有关的因子:粘附素;抗宿主防御机制的各种因子;有利于病原菌在机

体内扩散的酶类

②毒素:某些细菌产生的一类对机体有毒性的物质。分为外毒素&内毒素。

外毒素:革兰氏阳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并分泌到菌体外的有毒性的蛋白质。

内毒素:存在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最外层的结构成分(脂多糖),只有菌体死亡、溶解或崩解时才能释放。

★外毒素&内毒素的区别(下表)

10、简述感染发生的条件

感染发生的条件——必须具备3个条件

1.传染源(病原微生物):是感染发生的首要因素。

3个必要条件:具有足够的毒力;要达到一定的数量;有适当的侵入门户(感染途径)如破伤风梭菌:深创,缺氧条件,口服不感染

2.易感动物机体——动物种类不同,对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不同,是属于动物的种属特异性,进化的结果。

如炭疽杆菌:草食动物易感,禽类不易感。口蹄疫病毒:偶蹄动物(牛、猪)易感,单蹄动物(马、骡)不易感。

动物年龄、性别、营养状况、生理机能及免疫状况等不同,易感性也有差异。3.外界环境条件

包括:气候、温度、湿度、地理环境、饲养管理、卫生条件等。

对易感动物和病原微生物都有影响

不良环境条件:降低机体的防御机能,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促进易感动物与病原的接触(助长传染的发生和发展)

11、简述正常菌群的生理学意义

营养:

正常菌群能合成多种维生素,是动物维生素的重要来源,正常菌群还能增强宿主

的生理代谢功能

免疫:

正常菌群对刺激机体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拮抗:

正常菌群可以拮抗有害微生物的入侵

12、简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形态及培养特点

形态特点:

个体为球状,直径0.5~1.5 μm,群体排列为葡萄串状;G+,无鞭毛、无芽胞、无荚膜。

培养特点:

营养要求不高,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需氧或兼性厌氧,致病菌株最适生长温度37℃,最适pH 7.2-7.6,多数致病菌株β溶血。

13、简述病毒的基本特征

病毒颗粒非常微小,用电子显微镜下才观察到;

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只含1种核酸:DNA或RNA;

不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只能在宿主细胞内合成大量组分,通过装配增殖;

对抗生素不敏感;

绝大多数病毒在不同程度上对干扰素敏感。

14、简述病毒子的基本结构

病毒以病毒颗粒的形式存在

(1)核酸:位于病毒的中心;

(2)衣壳:病毒外层的蛋白质外壳,与核酸一起合称为核衣壳;

(3)囊膜:某些病毒核衣壳外的包膜。

15、简述病毒的复制过程

完整的病毒复制周期分为5个连续的阶段

(1)吸附;吸附易感细胞是病毒复制的第一步。这一过程包含两步:①静电吸附:②特异性吸附

(2)侵入;

(3)脱壳;病毒进入细胞后迅速在蛋白水解酶的作用下脱掉衣壳,释放出核酸,称为脱壳。

(4)生物合成;即在病毒遗传信息的控制下合成病毒的各种组成成分。

(5)装配和释放。新合成的核酸和蛋白质在宿主细胞内合成感染性病毒颗粒称为装配,又称成熟。DNA病毒在核内,RNA病毒在胞浆内装配。

成熟病毒从宿主细胞游离出来称为释放。释放包括①破胞释放(无囊膜病毒) ②出芽释放。

16、简述真菌的生长繁殖条件

基本营养要求与细菌相似,大多数为异养菌;

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为20℃~30℃;

绝大多数为需氧呼吸;

喜潮湿的环境,耐高渗透压;

大多数喜生长在酸性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