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欧洲古典主义部分雕塑作品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

哀悼基督
这件作品是米开朗基罗为圣彼得大教堂 所作,是他早期最著名的代表作。作品 的题材取自圣经故事中基督耶稣被犹太 总督抓住并钉死在十字架上之后,圣母 玛丽亚抱着基督的身体痛哭的情景。作 品采用了稳重的金字塔式的结构,十分 隐觅,圣母宽大的衣袍既显示出圣母的 四肢的形状,又巧妙地掩盖了圣母身体 的实际比例,解决了构图美与实际人体 比例的矛盾问题。基督的那脆弱而裸露 的身体与圣母衣褶的厚重感以及清晰的 面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统一而富有变 化。雕像的制作具有强烈的写实技巧, 作者没有忽略任何一个细节,并对雕像 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打磨,甚至还使用了 天鹅绒进行摩擦,直到石像表面完全平 滑光亮为止。这一切都赋予了石头以生 命力,使作品显得异常光彩夺目。米开 朗基罗还将自己的名字第一次刻在了雕 像中圣母胸前的衣带上。作品一经展出, 立即轰动了整个罗马城,从此便与作者 米开朗基罗的名字一起成为了艺术史册 中光辉的一页。
大卫
大卫是圣经中的少年英雄,曾经杀死侵略犹 太人的非利士巨人歌利亚,保卫了祖国的城 市和人民。米开朗基罗没有沿用前人表现大 卫战胜敌人后将敌人头颅踩在脚下的场景, 而是选择了大卫迎接战斗时的状态。在这件 作品中,大卫是一个肌肉发达,体格匀称的 青年壮士形象。他充满自信地站立着,英姿 飒爽,左手抓住投石带,右手下垂,头向左 侧转动着,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双眼凝视 着远方,仿佛正在向地平线的远处搜索着敌 人,随时准备投入一场新的战斗。大卫体格 雄伟健美,神态勇敢坚强,身体、脸部和肌 肉紧张而饱满,体现着外在的和内在的全部 理想化的男性美。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视着 前方,表情中充满了全神贯注的紧张情绪和 坚强的意志,身体中积蓄的伟大力量似乎随 时可以爆发出来。与前人表现战斗结束后情 景的习惯不同,米开朗基罗在这里塑造的是 人物产生激情之前的瞬间,使作品在艺术上 显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态似乎有些象 是在休息,但躯体姿态表现出某种紧张的情 绪,使人有强烈的“静中有动”的感觉。雕 像是用整块的石料雕刻而成,为使雕像在基 座上显得更加雄伟壮观,艺术家有意放大了 人物的头部和两个胳膊,使的大卫在观众的 视角中显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满了巨人感。
现实与理想——外国传统雕塑艺术欣赏

与拉斐尔和达芬 奇并称为文艺复 兴后三杰。
米开朗基罗创作这幅 雕塑时年仅24岁,这 也是他唯一签名的作 品。
哀悼基督
阿波罗和达芙妮
高243cm
摩 西 像
谈这 一两 谈件 你英 对雄 两人 件物 作形 品象 的的 感雕 受塑 。作 品 ,
• • 仔 细 观 察 《 大 卫 像 》 和 《 摩 西 像 》
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34年—30年),指罗马灭亡埃及托勒密王 朝这一历史时期。
神灵和人具有同样的形体 和 思想感情
鲁 多 维 奇 宝 座 浮 雕
古风时期作品
过渡时期作品
古典时期作品
空间中凝固的永恒
古希腊雕塑艺术的里程碑
米隆《掷铁饼者》
罗马国立博物馆、梵蒂冈博物馆、 特尔梅博物馆均有收藏
帕特农神庙
中国 印度 埃及 巴比伦 古希腊、古罗马
认为只要保存好尸体 灵魂就可以返回躯体
并且得以永生
涅菲尔蒂王后像
约公元前1365
米洛的维纳斯
《米洛的阿芙洛蒂忒》
于1820年在希腊的米洛岛 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现,故叫做米洛的维 纳斯
大理石雕像
程式化造型: 固定的姿态、装束和 色彩,正面律:眼睛 为正面,肩胸上半身 为正面,两腿双足同 样呈侧面。国王、贵 族的雕像尺寸大而基 本向右,仆从则不受 程式约束,姿态随意, 接近于生活中的形象。 正面律法则:这种法 则源于强烈的宗教感 情。
它被西方 美术史称 为最值得 夸耀的男 性人体雕 像之一。
西 方 美 术 史 上 最 优 秀 的 男 性 人 体 雕 像 之 一
像高3.96米,连基座高5.5米
米开朗基罗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 期伟大的绘画家、 雕塑家、建筑师和 诗人,文艺复兴时 期雕塑艺术最高峰 的代表,他的风格 影响了几乎三个世 纪的艺术家。
艺术欣赏:西方古典绘画的经典作品赏析

艺术欣赏:西方古典绘画的经典作品赏析概述西方古典绘画是西方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现了艺术家们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世界的独特观察。
本文将通过赏析一些经典的西方古典绘画作品,探讨其艺术风格、主题表达以及对后世艺术产生的影响。
1.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背景介绍《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大师达·芬奇创作的一幅油画,被公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该作品于16世纪开始引起广泛关注,并至今仍然是全球艺术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
艺术风格与特点达·芬奇在《蒙娜丽莎》中运用了革命性的手法,如采用透视、柔和色调等。
这幅肖像画展现了人物面部微笑、眼神坚定而深邃,给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达·芬奇通过极富神秘感的形象塑造以及精湛的细节处理,赋予了这幅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
主题与意义《蒙娜丽莎》代表了达·芬奇追求真实和完美的价值观。
画中蒙娜丽莎散发出的微笑暗示着内心深处隐藏着某种秘密,仿佛在向观者传递信息。
此作品引发了广泛的猜测和解读,成为了西方绘画史上最具神秘色彩的作品之一。
《蒙娜丽莎》对后世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
它开创了新颖而现实主义的肖像画风格,在技法、构图和表现手法上为后来的艺术家们提供了启示。
其经典性使得该作品成为西方文化中最有名、最受欢迎的艺术之一。
2. 米开朗基罗的《创造亚当》背景介绍米开朗基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雕塑家和画家,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艺术天赋而闻名于世。
《创造亚当》是他在西斯廷教堂进行壁画装饰时的其中一幅杰作。
艺术风格与特点通过神圣而庄严的形象塑造、着重对肌肉结构的描绘以及细腻精湛的绘画技巧,《创造亚当》展现了米开朗基罗对人体美的完美体验。
他巧妙地运用悬浮感和动态再现,使得图像生动直观地表达了上帝创造亚当之景。
主题与意义《创造亚当》反映了信仰与宗教思想对于艺术家创作的深远影响。
这幅作品寓意着上帝给予人类生命和智慧,并传递出对人类尊严、价值以及与上帝之间深厚关系的思考。
19世纪德国油画

恩斯特· 路德维希· 基尔希纳
《林间小路》(布上油画)
卡尔· 施密特· 罗特卢夫
《河滩小舟》(布上油画)
弗里德里希 前者以绘画大师卡帕斯帕
尔· 达维德· 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1774~1840)为代表。他与英 国著名风景画家康斯太勃尔、特纳一起被 称为风景画新道路的开拓者。他描绘的风 景决不是对大自然景物的单纯模仿,也不 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而是将自然的真 实写照与艺术家的内心感受融为一体,赋 予风景画以深沉的内涵。1808年圣诞节 ,弗里德里希公开展出了他的代表作《台 岑祭坛画》,此画可以视为其创作风格的 宣言书。作品立即引起了保守派的公开指 责,并掀起了一场保守派与坚持浪漫主义 创作原则的革新派之间的争论,最后以弗 里德里希的胜利而告终。
台岑祭坛画(又称《山中十字架》)
卡斯帕· · 大卫 弗里德里希
《两个望月的男人》(布上油画) 1819年前后
卡帕斯帕尔· 达维德· 弗里德里希
《Junotempel in Agrigent》
菲利普· 奥托· 龙格 早期浪漫主义的另一
位著名艺术家是菲利普· 奥托· 龙格( Philipp Otto Runge ,1777~1810)。他 追求的是内容与形式都适应当代需要的艺 术。他画的风景蕴藏着新的生命力,此外 他还画了不少亲属肖像。在弗里德里希画 风的带动下,19世纪20年代和19世纪30年 代出现了风景画创作的繁荣景象,出现了 一批优秀风景画家如卡尔· 古斯塔夫· 卡鲁 斯(Carl Gustav Carus,1789~1869), 约翰· 克里斯蒂安· 克劳森· 达尔(Johan Christian Claussen Dahl,1788~1857) ,卡尔· 布莱辛(Karl Blechen, 1798~1840)等人。 菲利普· 奥托· 龙格《The_Hulsenbeck_Children 》
19世纪德国美术

弗里德里希·奥韦尔贝克《意大利和德意志》
弗里德里希·奥韦尔贝克 《基督教徒Jairu的女儿》
弗里德里希·奥韦尔贝克
《基督和玛丽和玛莎》
二.19世纪德国现实主义美术 世纪德国现实主义美术
19世纪30年代,德国开始了工业革命。随 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日益重视社 会现实生活,于是在19世纪40年代出现了德 国现实主义美术的复兴,19世纪50年代至19 世纪70年代经历了繁荣期,产生了不少颇有 影响的艺术家。
门采尔
弗里德里希大帝二世
门采尔
《 Menzel Adolph Abreise Konig WilhelmI》
门采尔
《Balk on zimmer》
威廉·莱布尔《教堂中的三个妇女》
南方的慕尼黑历来是 德国重要的艺术中心,威廉·莱布尔(Wilhelm Leibl,1844~1900)在那里接受过正统的学院 派美术教育。他后来去巴黎留学8个月,1870 年返回慕尼黑后,转向现实主义,并在他周围 团结了一些有共同理想与追求的青年画家,如 威廉·特吕布纳(Wilhelm Trubner,1851~1917 ),卡尔·舒赫(Carl Schuch,1846~1903) ,汉斯·托马(Hans Thoma,1838~1924)等 人。1873年莱布尔离开了慕尼黑,此后他一生 1873 的大部分时光都在巴伐利亚的农村度过。他的 作品细致入微的描绘了农民,散发出浓郁的乡 土气息,代表作为《教堂中的三个妇女》。弗 里茨·冯·乌德(Fritz Von Uhde,1848~1911) 1880年定居慕尼黑,由于受到利伯曼的影响, 画了一些外光画,其中一部分作品生动的描绘 了农村劳动与日常生活,如《早晨》、《秋天 》都具有清新、质朴的特点。这些青年画家热 情描绘了农村的美丽风景、恬静的农家生活以 及周围真实生功德人物形象,为现实主义画坛 增添了光彩。
园林艺术欣赏-欧洲部分

花卉装点。
园林赏析----凡尔赛宫
特点二. 主轴、均衡、有序、严谨。
物修剪,常用黄杨篱组成刺绣图案,使用花卉装点。
花园有明显的轴线,主轴线控制全园,为建筑轴线的延伸。 均衡、有序,人工美高 于自然美的平面图案式园林。
园林赏析----凡尔赛宫
特点二. 主轴、均衡、有序、严谨。
建筑基本形(平面) 凡尔赛宫底座平面采用基本的矩形图案
18世纪的英国风景园林
主要表现自然美 英国园林钟情自然之美,理性、客观的写实,侧重于再现 大自然风景的具体形象。 创作手法是将大自然的构景要素经过艺术地组合、使之符 合于实际的用地大小而呈现在人们眼前,审美情感蕴含于 被再现的景观总体之中。
美国----开创公共景观的先河
奥姆斯特德(Olmsted)1822年 出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被认为 是美国景观设计学的奠基人。他 是美国城市美化运动原则最早的 倡导者之一,他的理论和实践活 动推动了美国自然风景园运动的 发展。 他与合伙人在100多年前共同设 计了纽约中央公园,标志着普通 人生活景观的到来,他的理论和 实践活动推动了美国自然风景园 运动的发展。
距今3000年的巴比伦空中花园——悬空园
意大利台地园
理水手法较过去丰富。高处汇聚水源作贮水池 后顺坡势往下引注成为水瀑,平淌或流水梯, 在下层台地则利用水落差的压力作出各式喷泉 ,最低一层平台地上又汇聚为水池。此外,还 设有为欣赏流水声音而设的装臵,甚至有意识 地利用水声构成音乐旋律。 装饰点缀的小品也极其多样,精致雕镂的石栏 杆、石坛罐、碑铭以及为数众多的、以古典神 话为题材的大理石雕像,它们本身的光良晶莹 衬托着暗绿色的树丛,与碧水蓝天相掩映,产 生一种生动而强烈的色彩和质感的对比。
外国雕塑艺术鉴赏

目录
1 外国古代雕塑艺术鉴赏 2 外国近现代雕塑艺术鉴赏
第一节 外国古代雕塑艺术鉴赏
一、 古代埃及、两河流域的雕塑艺术
《拉荷特普及其妻诺夫尔特公主像》(图6-1)是 埃及双人坐像的代表作。按当时惯例,通体着色,不 同的色彩以示男女的区别。该坐像人物形象生动,姿 态庄重、安详,公主的身躯十分优美。为了追求人物 形貌的逼真性,埃及雕像善于运用各种材料突出人物 眼睛的生动性。
6-12
第一节 外国古代雕塑艺术鉴赏
图 《 奥 古 斯 都 像 》 公 元 世 纪
(1)
第一节 外国古代雕塑艺术鉴赏
三、 古罗马的雕塑艺术
《卡拉卡拉像》(图6-13)是罗马帝国塞维鲁王朝第二代皇帝的 肖像。塞维鲁王朝第二代皇帝是古罗马历史上嗜血成性的暴君之一, 曾以谋反罪处死他的岳父,并将妻子流放海岛,后又加以杀害。
它与《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以及著名的达·芬奇的名画 《蒙娜丽莎》都被收藏在世界著名的法国卢浮宫,被称为该馆的 三宝。
6-10 (
第一节 外国古代雕塑艺术鉴赏
图 约《 公米 元洛 前斯
的 阿 年芙 罗 狄 特 》
150 )
第一节 外国古代雕塑艺术鉴赏
二、 古希腊的雕塑艺术
《拉奥孔》(图6-11)是1506年1月4日意大利人在罗 马皇宫的地基上挖掘葡萄园时发掘出土的一尊希腊雕刻 原作,它取材于希腊神话中关于特洛伊战争的传说。
图
《 摩 西 》 大 理 石 , 年
(
1515 )
第二节 外国近现代雕塑艺术鉴赏
一、 外国近代雕塑作品鉴赏
这里所说的近代雕塑,按照通常美术史的分期方法,是指从17世纪 开始至19世纪末的法国最杰出的雕塑家罗丹为止。在这近300年中,西 方雕塑艺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雕塑家和雕塑名 作是:意大利雕塑家贝尔尼尼的《阿波罗与达芙妮》、法国雕塑家法尔 孔涅的《彼得大帝纪念碑》、法国雕塑家乌东的《伏尔泰坐像》、法国 雕塑家吕德的《马赛曲》、法国雕塑家巴托尔迪的《自由女神像》、法 国雕塑家罗丹的《思想者》和《加莱义民》。
文艺复兴时期雕塑

希腊罗马古典主义的雕塑作品,重新发现了希腊美术的精华,并加以发扬 广大。他打破了中世纪古板的雕塑造型模式,通过细致的观察和高超的雕 塑技巧,在作品中逼真地表现了处于运动状态中的人体,使作品中的人物 形象栩栩如生。 • 他是第一位推崇和借鉴希腊古典主义艺术风格的大雕塑家,也是他结束了 一千多年的中世纪美术史,开创了文艺复兴的新纪元,确定了文艺复兴时 代意大利雕塑艺术发展的基本路线。 • 多那太罗的作品中贯穿着很强的民主主义艺术思潮,受到后来著名艺术家 达·芬奇、拉斐尔等人的尊崇。 • 代表作:青铜雕像《大卫》、《格太梅拉达骑马像》等。
• 他的艺术创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 常常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和浪漫主义的幻想,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 爱国主义和为自由而斗争的精神面貌。
• 米开朗基罗在艺术作品中倾注了自己满腔悲剧性的激情。这种悲 剧性是以宏伟壮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 的象征又是现实的反应。这些都使他的艺术创作成为西方美术史 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 《儿童唱诗班》,1431-1438年,云石, 97*61厘米,佛罗伦萨大教堂作品馆
• 《圣母子》,1455-1460年,彩陶,直 径180厘米,佛罗伦萨圣米迦勒教堂
• 哀悼基督与两名胜利天使壁龛,14411443年,云石,彩陶,佩雷托拉圣玛利 亚教堂
•
《哭基督之尸》,1544年, 云石,67*182厘米,巴黎卢浮宫
• 《女像柱》,云石,1550年 ,巴黎卢 浮宫
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
•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文艺复兴 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
• 米开朗基罗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最高峰,他创作 的人物雕像雄伟健壮,气魄宏大,充满了无穷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欣赏欧洲古典主义部分雕塑作品
一、故事导入
二、新课
(一)相遇
我们今天一起去看一看石头里的人,听一听石头里说的话(二)相识
看完这些作品,我相信大家对这些作品有的似曾相识,有的比较陌生,一起来看一看到底是哪些作品
1、《圣德烈萨祭坛》
这个作品熟悉吗?
来自贝尼尼的作品,要知道贝尼尼可是巴洛克的代表人物,这里面说的是一位修女,她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的心上人在基督教中,作为修女是不能有自己的爱情和婚姻的,但是做为人肯定会有自己的情感,于是作者便做了一个小小的丘比特,拿起手中那代表爱的那支箭插入女子的心脏,还好,她还活着。
2、《洛女》
这个作品熟悉吗?
非常光滑的一个作品,这个作品叫做《洛女》,这是巴洛克时代以后的罗可可时代的作品,这个时期的作品非常光滑和逼真。
3、《掷铁饼者》
这个作品熟悉吗?
象征着什么?奥林匹克
奥林匹克常常会用这个做为他的象征,来自米隆
4、《大卫》
这个熟悉吗?
很好有同学认识,就是《大卫》,不要因为他的个头,你怀疑他不是大卫,是多纳太罗的大卫,多纳太罗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的先驱者,代表人物。
5、《土耳其宫女》
这个熟悉吗?虽然做的非常精美,但我们还是觉得不熟悉,这个作品叫土耳其宫女,这个作品来自十九世纪,十九世纪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世纪。
6、《米洛斯的阿弗罗狄德》
这个熟悉吗?
很熟悉了,其实他准确的名字叫《米洛斯的阿弗罗狄德》,为什么叫《米洛斯的阿弗罗狄德》石子有长?是在米洛斯发现的,他最具代表是因为他的什么?断臂了
7、《四圣传》
这个熟悉吗?
从大家的反映可以看出来很陌生,不奇怪、不奇怪,因为这代表着一个很漫长的时代,从公元5世纪到公元15世纪,
一个很漫长的时代,历史上把他称为黑暗的世纪、野蛮的世纪。
你会发现这个作品有点意思,怎么有意思?背后有光环了,这是宗教里面的人物,让他神化了。
8、《大卫》
这个熟悉吗?刚才说不是的同学现在又不敢肯定了,这是米开郎基罗的大卫和多纳太罗的大卫是同一题材,同一人物,只不过是两种表现方式。
从个头来看,可能那个叫“小卫”了,米开郎基罗可能我们对他比较熟悉。
9、《思想者》
这个熟悉吗?
来自罗丹,罗丹还有一个作品叫“沉思”,是一位女性低垂着头,眼帘也是低垂着的。
小结:看了这么多的雕塑作品,我们对他们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可是我不知道大家在最初接受这些欧洲古典雕塑作品的时候是不是和我一样,有一种不理解。
什么不理解?他们为什么要赤裸,为什么要赤身裸体,我注意到,我在上网的时候,看到一篇中学生博客,他把他的美术书给隔壁班的同学,那个同学忘记还回来了,等还回来时,他惊讶的发现,这本书中的大卫,被白色的修改液给穿了一条短裤,更有意思的是,旁边有一句话,大卫是个变态。
大卫真是个变态吗?其实大卫也是身不由己啊!那谁做的雕塑?米开郎基罗。
米开郎基罗是罪魅族首了,到底是不是米
开郎基罗的责任。
播放幻灯片:欧洲古典雕塑发展
我们会得到一个正确的答案
从古希腊做为欧洲古典雕塑的开始,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罗可可、十九世纪,刚才我们所看到的雕塑都找到相应位置,我们有了一个直观清晰的认识,值得一提的是,在欧洲古典雕塑史上有三座高峰。
播放幻灯片:第一、古希腊,第二、文艺复兴,第三、十九世纪
我们发现那个穿短裤的大卫就在这,他属于文艺复兴时。
问:文艺复兴,到底复兴的是什么?文学艺术的复兴
问:为什么把古罗马放在下面,其实同学们可能不知道,古希腊是古罗马领土的征服者,但他却是古希腊文化的被征服者,他进一步发扬了古希腊有文化,所以源头在这里。
原来米开郎基罗他也是没有责任的。
(三)相悦
1、思考:
古希腊为什么要赤裸?(四人一小组讨论)播放课件
师小结:古希腊是一个奴隶制国家,他崇尚自由,自由对于每一个人,对于一个民族来说非常重要。
第二,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在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的水平下,人们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心,人生活在地球上,所以人
便是宇宙中心。
第三,古希腊是城邦国家,围绕在爱情海周围,城邦国家最有意思的事情是什么?去争夺邻邦的地盘,就有连年的战争,战争需要,将士们有强健的体魄,最好的训练是什么?就是体育请我锻炼,为什么要博斗?而是互相残杀。
体育锻炼可以强健他们的体魄,所以就有了现代奥林匹克的起源,就是我们刚看到的《掷铁饼者》,在那样的环境里,人们更崇尚有着健美的体魄。
问:那时宗教信仰是什么?
古希腊信不信基督,信不信佛,信不信道,他信的是希腊神,信希腊神话,当时宗教信仰认为,神和人同形同性,就意味着人与神长的一样。
这就是古希腊崇尚肢体赤裸的原因,所以不管是赫拉克斯也好,赫尔黑斯也好,不管是雅典娜也好,还是阿波罗也好,他们都是这样赤身裸体坦诚相见,因为在那样的环境里,他们崇尚的是赤裸之美,是一种庄严、恬静、肃穆、安祥之美,一句话概括就是和谐之美。
当我们看到她们的表情是那样的平静、安祥,我们看到他们的肢体是那样舒展,如果他们不具备我们刚讲的那种对美的认识的话,对赤裸的认识的话,他们是不会具备这样的姿态,所以就是这样一种古希腊对美的认识,成为了后续典范,一直延续到后来,所以米开郎基罗也没有错。
分析为什么古希腊、文艺复兴、十九世纪是欧洲雕塑史上三大高峰?
2、问题:回到历史线索图中,我们会看到古希腊文明做为欧洲文明起源,所有的作品都将特别准、特别好,凭什么说古希腊、文艺复兴、十九世纪是欧洲雕塑史上三大高峰。
举例:以十九世纪罗丹为例
罗丹介绍:
小结:每次看见大师最后的眼神就会有一种莫名的伤感,人生终后有一个认识,残酷的结局,但是还好,他的名字留在了欧洲古典主义雕塑史上,我们有了一定的,但是如果仅仅是感性的认识,显然还是不够的,因为艺术的鉴赏,还要有理性的分析,我们都知道鲜花非常美丽,如果我们只看到了鲜花的美丽是过于片面了,我们不应该忘记鲜花的美丽,还有着她生长的土壤,他的阳光,他的湿度,他的养料及种子强大的生命力,那么对于罗丹来讲,对于罗丹的雕塑来讲,我们不应该忘记他的时代特征、社会环境、普遍诉求、个人表达,就是阳光、就是湿度、就是养料、就是种子,否则,我们对于艺术作品只能是片面的了解,并不知道作者的伟大在哪里?
封建王朝被推翻了,资本主义来到了,为什么理想远去,热情冷却,在资产阶级胜利以前,人们还满怀着理想,会觉得未来是一个美好的理想国在等待着他们,但是当现实摆在眼
前时,他们看到了社会的不公,贫富的悬殊等等,一切不是所想的那么美好,所以出现了普遍诉求,于是出现了一大批文学家、艺术家,比如说:巴尔扎克、雨果、罗丹等,我们知道罗丹的作品和内心就是高度一致的。
举例:文艺复兴时期
如果我们去欣赏作品,只看作品本身,我们永远对他是陌生的,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文艺复兴时代米开郎基罗所处的时代,人文主义空前高涨,独裁都摆脱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