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分析

合集下载

盐酸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分析

盐酸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分析

盐酸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分析刘永刚【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地塞米松联合应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85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给予全部患者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盐酸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混合液,对照组仅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

结果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纯音听阈测定气导听力提高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鼓室内注射盐酸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混合液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可临床推广应用。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mbroxol hydrochloride and dexamethasone for treatment of secretory otitis media. Methods 85 patients with secretory otitis media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 2012 to Jun 2013 were selected and assigned to the treatment group (43 cases) and the control group (42 cases). All the patients were given routine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ambroxol hydrochloride mixed with dexamethasone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dexamethasone injection alone. Results The two group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rapeutic response rate (P<0.05). The two groups also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levation of air conduction hearing ability measured by pure tone audiometry after treatment (P<0.05). Conclusion Intratympanic injection of ambroxol hydrochloride and dexamethasone demonstratesgood clinical efficacy, safety, reliability and simple operation for treatment of secretory otitis media,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4页(P112-115)【关键词】盐酸氨溴索;地塞米松;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作者】刘永刚【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一病区,河南南阳47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4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临床较为常见症状,是以鼓室积液及传导性听力损失为特点的中耳非化脓性炎症,表现为患者听力减退、传导性聋等症状,严重可引起患者听力受损、言语障碍等多种并发症,尤其是儿童,如治疗不及时,可能引发中耳粘连、硬化等病变反应,造成听力严重受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治疗研究

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治疗研究
i i o t n , y a c s mp r a t t mp ni me r n p nc u e i h u to i r g t o t r p p US me i a i n a i f c o y e r t r o ii me i mb a e u t r h g s c i n r i a i n he a y l d c t o s t s a t r s c e o y t ts d a.
药 临 物与 床
CARNDL H E I l0lEA N G C F M
墨固
分 泌 性 中耳 炎 临床 治 疗 研 究
王 雄
( 黄雁云广东 医学院附属三水医院耳鼻喉科 广东佛山 5 8 0 ) 2 0 0 【 摘要l目的 观察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 疗效。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对我院耳鼻喉科2 0 年6 -2 1 年6 0 5 月_ 0 0 月应 用鼓膜穿  ̄
J e 00 -J e 0 De a t nt f un 2 8 un 2 10 p r me o Ot l r n o o y, o a y g l g whe e t a t o s f r he u h r o 80 a e f 1 p t e t wih a d um un t r p us c s s o 1 9 a i n s t e r r p cu e l
t e t d o l 1 J y r a n y i u. I h o r e e n t e c u s Of t e t e f s s e c a e s e c i n r t n r c mp i a e y o i i me a o h r d s a e r a m nt o y t mi dv r e r a to s we e no , o o l c t d b t t s di t e i e s s.

耳内镜下置管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分析

耳内镜下置管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分析

耳内镜下置管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分析作者:张宝林金慧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34期【摘要】目的本院对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进行仔细的观察和深入的研究。

方法对本院的10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耳内镜下采用鼓膜切开置入硅胶管的方式治疗。

结果经过本院对所有置管工作都将一次完成,由于患者的外耳道、鼓膜的反应相对较轻,鼓膜置管手术一般确保在患者的耳中保留大约6~12个月。

本院治愈的患者有89例,8例患者为有效,3例患者为无效,总有效率占总人数的97%。

结论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简便、安全并且切实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耳内镜;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置管术;临床现在临床把患者耳内鼓室积液和出现听力下降,做为中耳非化脓性疾病主要特点,假如患者治疗不及时,就会出现听力模糊及语言障碍的后果。

从医学角度分析,分泌性中耳炎大多是由于咽鼓管功能不健全、及外界感染或免疫力低下引起的,临床以鼓膜切开置管术来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随后出现了耳显微镜,在原有的基础上虽然能提供良好的照明和高质量的放大图像,但医护人员只能观察镜轴线正前方的耳内结构,有观察不全面等缺点;现在患者可以在内镜电视监视系统下进行微创外科手术,它是近年来高科技的产物,能大大提高手术技术,其主要特点;具有观察全面彻底、手术位置精准、且伤口小、易于患者接受等优点,所以被外科在各领域广泛使用。

吉林省人民医院自2011年2月开始使用耳内镜电视监视系统的进行鼓室置管术,去除了以往手术的弊端,使患者对临床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1年6月~2012年7月,共实施手术85例、100耳。

44例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在5~70岁之间,其中65例患者为14岁以上、75耳,有20例14岁以下的患者共有25耳,30例患者出现单耳发病,55例患者出现双耳发病。

患者的病程时间在2~36个月期间,平均患病的时间大约是5.8个月。

鼓室内注射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分泌性中耳炎74例临床疗效分析

鼓室内注射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分泌性中耳炎74例临床疗效分析

鼓室 内注射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分泌性 中耳炎7 4 例 临床疗效分析
庄桂娟 宗建 华
( 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科 ,江苏 如皋 2 2 6 5 0 0 )
【 摘 要】 目的 研 究鼓室 内 注射 甲基 强的松 龙 治疗 分泌性 中耳 炎 的临床 疗效 。方法 将 已经确 诊 为急性 分泌性 中耳 炎 的 7 4 例 ( 1 0 8 耳 )分 为 对 照组和 观察 组 ,对 照组 患者 口 服 抗 生素 ,鼻腔 点呋麻 滴鼻 液 ,微 波照 射 惠耳 ;治疗组 在对照 组 治疗的 基础上 ,在 鼓室 内注射 甲基 强的松 龙 ,疗程 为 1 0 d 。结 果 对照 组 5 6 耳 治愈 2 4耳 , 好转 1 8耳 ,无效 1 4耳 , 总 有效率 7 5 . O % 观 察组 5 2耳治愈 3 2 耳, 好转 1 4耳 ,无 效 6 耳, 总 有效率 8 8 . 5 %。观 察组 的治 疗效 果 明显优 于对 照 区,且 P < O . 0 5表示差 异显 著 ,具有 统计 学意 义。结 论 鼓 室内注射 甲基 强的松龙 治疗 分泌性 中耳 炎是安 全的 治疗方 法 ,且 ・ I 盘 床 效果显 著 ,值得在 临床 中推广 。 【 关键 词】 甲基 强的松 龙 ;分 泌性 中耳 炎 ;鼓 室内注射 ;临床 疗 效 中 图分 类 号 :R 7 6 4 . 2 1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 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2 7 - 0 4 6 0 — 0 2 患者 3 0 例 ( 4 0 耳 ),女性 患者 4 4 例 ( 6 8 耳 ),年 龄1 8  ̄ 6 5 岁 ,平 均年 龄 ( 4 7 . 3 5 土6 . 5 )岁 ,平均病 程 ( 1 . 4 ±1 . 2 )年 。病例选择 需符 合下列 要求: 符 合分泌性 中耳炎 的诊 断标准、排除其他耳鼻伴有疾病 、患者 知情 并同意所用的治疗方 案。两 组患者在性别 、年龄 、病程和听力受 损伤程度上 均无显著差异P >0 . 0 5 。

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分析

体征无 改善 , 鼓膜颜 色及 活动度无 改善 , 鼓 室内积液无减少或
增多, 听力无恢复 , 导声阻抗检查与治疗前无显著变 化。 1 . 5 统计方法 所 得 数据 采用 S P S S 1 3 . 0软 件进 行统 计 分
受治疗 的 6 8例分 泌性 中耳炎患者为本次研 究对象 , 全 部患者 均在我 院接受 内科 保守治 疗 , 根据治 疗方 案不 同 , 将6 8例患 者分为观察组 和对 照组 , 观察 组 3 4例 ( 5 2耳 ) : 男2 O例 ( 3 】
邪 侵袭 所致 , 日久 不愈 , 则损 及脏腑 , 脏 腑虚损 , 则 循经 上犯 , 结 于耳 窍 , 致使 气 血瘀滞 , 脉络 受 阻 , 属 中 医虚实 夹 杂 之证 。 故 中医治疗 应以活血化瘀 , 通窍开闭 , 利湿聪耳为主 。笔者 近 年来在西 医治疗 的基 础上 加用 了 自制 中药 治疗 分 泌性 中耳 炎, 临床上取得 了满意效果 , 现报道如下 。
1 资料 和 方 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型 曲线 图; 有效 : 临床 症状及 体征 较治疗 前 明显减 轻 , 鼓膜 颜色 、 活动度 明显改 善 , 鼓 室 内积液 明显 减少 , 听力 较治 疗前
有一 定恢 复 , 导声 阻抗检查 为 B型曲线 图 ; 无效: 临床症 状及
1 . 1 一般 资料
选取 2 0 1 0年 1 2月_2 叭2年 1 2月在我 院接
表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比较 ( n , %)

病及恶性 肿瘤 患者 。两组 患 者一般 情 况 比较差 异无 显 著性
( P>0 . 0 5 ) 。
学认 为 , 分泌性 中耳炎属中医耳胀 、 耳闭范畴 , 由经气痞塞 、 风

正负压疗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136例疗效分析

正负压疗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136例疗效分析

正负压疗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136例疗效分析
付慧红;张爱民;刘素芬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
【年(卷),期】2006(003)002
【摘要】目的观察应用鼓膜穿刺抽液、鼓室加压注药和负压吸引方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总结分析我科1999年1月~2004年9月经鼓膜穿刺、鼓室加压注药和负压吸引方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136例(168耳).结果治愈129耳(76.8%),有效30耳(17.9%),无效9例(5.3%),总有效率94.7%.结论鼓膜穿刺抽液、鼓室加压注药和负压吸引疗法是一种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
【总页数】2页(P22,24)
【作者】付慧红;张爱民;刘素芬
【作者单位】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453100;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453100;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453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
【相关文献】
1.正负压疗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246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J], 徐文庆
2.正负压疗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246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J], 徐文庆
3.鼓膜按摩联合鼻负压置换疗法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研究 [J], 王彦珍;郝红燕;黄丽;叶琳;许敏;李佳;宁荣丽
4.鼻内负压置换疗法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65例(121耳)报告 [J], 吕红
5.中耳负压治疗仪联合药物治疗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分析 [J], 钟政辉;李晓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探讨

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探讨
3 月1 个 6例 。
发病原 因 : 呼道 感 染 5 例 , 敏 性 鼻 炎合 并 感染 4 上 1 过
例, 慢性鼻炎鼻窦炎 6例 , 糖尿病 2例 , 急性 气压改 变所致 1 例, 小儿腺样体肥大 1 , 例 过度劳累及情绪紧张 5 , 例 其他 1 3
例。
3 讨 论
31 . 分泌 性中耳炎 病 因学 治疗 的重要 性
耳咽管功能 障碍 、 中耳及耳咽管黏膜炎症 损伤 , 以 , 所 治疗 中 应先针对病 因治疗 。分泌 性 中耳炎 的手 术 , 仅起 到 引流 作
用 , 不能从 根本上解决中耳黏膜损伤修复问题 。 并
3 2 手术治疗方法评价 . 鼓 膜穿刺虽然抽 出中耳腔 的积液 当时患者感到耳胀消失 , 如果中耳负压仍存 在 、 因未消除 , 病
20 0 8年 1 月 1 第2 O卷 下半月 第 2 期 2
中国民康医学
Me ia o ra fChn s e peSHelh dclJu n l ieeP o l at o
NO . o 8 V2 0 Vo . 0 S 1 2 HM No. 2 2
【 论 著 】
同时给予抗 炎 、 黏膜修复剂治疗 ; 鼻炎及鼻窦炎 症者 , 同时减
充血剂 、 抗炎 、 抗过敏治疗 , 交替疗法应 用。治疗过程 中每周 复查声导抗一 次。3次 声导 抗不 能恢 复者 或患 者 已在外 院 药物治疗无效后要求住 院手术 者考虑 手术 治疗 。 12 2 手术 治疗 组 .. 凡经保守治疗 不能恢 复者采用手术 治 疗, 采用 “ 鼓膜切开 +中耳 冲洗” 法 。切 开患 侧鼓 膜后 , 疗 向 中耳腔灌 注 2 ml 0 生理盐水加 5 地塞米 松的混合液 , 中 mg 术

分泌性中耳炎45例综合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分泌性中耳炎45例综合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较好 的疗效 , 能够避免患者 因肝损害终止 抗结核治疗 , 提高治
极治疗原发病及邻近病灶 , 去除病因 , 改善 咽鼓管 的通气功能 ,
平衡 和消除中耳鼓 室内的负压状况 ,通 畅引流鼓室 内的积液 , 防止鼓室粘连和 中耳胆脂瘤及胆 固醇 肉芽肿的发生。 本文 研究借鉴 了国 内外分 泌性 中耳炎 临床案例和治疗方 法, 对 我院 2 0 0 9年 6月一2 O 1 1 年 6月收治 的分泌性 中耳 炎患
L i t e r a t u r e 叨 JF o n n o s Me dA s s o c , 2 0 0 9 , 1 0 8 ( 2 ) : 1 0 2 — 1 1 1 .
【 2 】 陈新谦 , 金有豫 , 汤光. 新 编药物学【 h I 】 . 第 1 6版. 北京 : 人 民卫生 出
果。方法 4 5 例 分泌性 中耳 炎患者先采用保 守治疗, 无改善 者
明, 但可 以排除鼓室胆脂瘤和肉芽组织生长 。 1 . 2 方法 对4 5例患者采用综 合治疗 ,主要分两步 , 即 首先采用保守治疗 , 无效后再选用相应诊疗措施 。患者治疗前
行鼓膜 穿刺抽液联 合鼓 室给 药, 3次治疗 无效行鼓 膜置 管术。
型2 2例 。电测听为传 导性耳聋 或混合性 耳聋 , 气 骨导差 1 5 ~
4 0 d B 。患者症状主要 是耳有 闷塞感 , 听力 明显减弱 , 自声增强 ,
分泌性 中耳炎 4 5例综合治疗 临床 效果 分 析
仝仲 录
( 广灵县人 民医院 , 山西 广灵 0 3 7 5 0 0)
愈 率为 8 6 . 6 %, 有效率为 9 7 . 8 %。结论 采取综合治疗方法治疗 分泌性 中耳 炎疗效确切 , 具有 临床推广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6-04-07T08:55:38.597Z 来源:《健康世界》2014年24期供稿作者:荆世代孙丽芳[导读] 七台河市中医医院探讨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七台河市中医医院 154600
摘要:目的探讨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 98例(121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置管术进行治疗,术后定期复查至听力恢复良好,予以取管。

结果手术后121耳中治愈85耳,占70.2%;好转15耳,占12.4%;无效21耳,占17.4;总有效率为82.6%。

结论分泌性中耳炎行鼓膜置管术临床效果良好。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方法;临床疗效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也叫非化脓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鼓室积液、浆液性中耳炎等。

如果积液黏稠呈胶冻状,又称为胶耳。

该病是耳鼻喉科常见病症之一,儿童发病率高。

但是由于发病时耳痛不明显,患儿即使感到不适也表述不清,家长总是在患儿听力受到影响时才送诊,常常延误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医院2011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98例(121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其中男57例(69耳),女41例(52耳);年龄13~61岁,平均年龄(24.8±7.3)岁;生病周期5~27个月,平均生病周期(14.8±3.6)个月。

伴有喉癌2例,鼻窦炎12例。

所有患者均不同程度表现为听力下降,轻微的耳痛、耳鸣、耳闷胀和闭塞感,耳科专科检查可见鼓膜内陷,呈琥珀色或色泽发暗,亦可见气液平面或气泡,鼓膜活动度降低。

1.2 方法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对患者行鼓膜置管术,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减轻痛苦。

首先患者取坐位,严格按照无菌原则进行操作,外耳道常规消毒,在观察清楚鼓膜与中耳积液的情况后,用麻醉剂将鼓膜表面进行麻醉(对8岁以下的儿童采取全身麻醉方式进行置管手术),在鼓膜前下方进行鼓膜穿刺后用中耳负压吸引管抽吸出中耳腔的黏液,并用糜蛋白酶与地塞米松溶液进行局部清洗,缓解局部水肿,促进积液的排出和吸收,保持咽鼓管口畅通。

然后于鼓膜前下方用鼓膜切开刀作一平行外耳道壁的弧形切口,注意切勿损伤鼓室黏膜。

手术最后须用专用器械将硅胶管准确置入中耳切口内,术后消毒封堵外耳道口。

需要注意的是鼓膜切口不宜太大,术后尽量减少不适当动作,避免通气管脱落,以及置管期间注意避免耳道进水,防止引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术后口服或静脉滴注抗生素1周,14周内保持每周复查1次,14周后每月复查1次。

如3个月后鼓室无积液,可以考虑取管;若仍有残留,可于管口抽取出后注入药物进行冲洗至积液消失,听力恢复良好,给予取管,残留的穿孔一般给予自行愈合,注意保持外耳道的清洁。

1.3 疗效评定标准治愈:耳闭塞感、耳鸣消失,听力恢复,鼓膜恢复正常、积液消失,声导抗检查显示从B型曲线转为A型曲线,语频区平均纯音听力提高大于l5 dB;好转:耳闭塞感、耳鸣减轻,听力提高,鼓膜内陷不明显、有少量积液,语频听力提高至10~15 dB;无效:耳闭塞感、耳鸣无明显变化,听力无明显提高,鼓膜内陷明显、鼓室内仍明显存在积液。

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耳数×100%。

2 结果
术后对患者跟踪随访6~12个月。

3~16个月患者感觉症状恢复正常取管为106耳,鼓膜置管术后患者不适且不能耐受取出4耳,3~6个月硅胶管脱落11耳,取管后置管孔自行愈合。

其中85耳耳鸣消失,听力恢复,积液消失为治愈,占总数98例(121耳)的70.2%;15耳耳鸣减轻,听力提高,积液减少为好转,占12.4%;21耳症状较术前无明显改变为无效,占17.4%。

总有效率为82.6%。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传导性耳聋、中耳腔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病变,咽鼓管是中耳与外界环境沟通的惟一管道,而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与免疫反应是导致病变的主要原因。

分泌性中耳炎形成以后,咽鼓管阻塞,中耳腔内形成负压,外界空气无法进入中耳减轻负压,导致鼓室积液形成,甚至形成胶耳。

行鼓膜置管术后,置入的硅胶管不仅能够减少甚至清除鼓室的负压和积液,还能延长咽鼓管两端的压力平衡时间,促进咽鼓管功能恢复,促进中耳功能和听力恢复[1]。

鼓膜置管术因其良好的治疗效果成为目前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方法之一。

以治愈分泌性中耳炎为前提,尽量减少并发症,因此进行手术的时间与适应证的掌握尤为重要。

中耳感染是并发症之一,行鼓膜置管术后应常规给予抗生素。

分泌性中耳炎的预防:①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②擤鼻涕时按压一侧鼻孔清理鼻腔异物,鼓膜穿孔者应减少或禁止擤鼻涕;③鼓室积液及时就诊;④婴幼儿喂奶、大哭、流泪时应注意头部要高于身体,防止阻塞鼻腔。

参考文献:
[1]邹春花.鼓膜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观察.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6):536-5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