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级数学质量监测及试卷分析模板
小学六年级数学试卷分析范文

小学六年级数学试卷分析范文篇1:六年级数学试卷分析一、试卷情况分析此份数学试题基本上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目标体系。
内容全面,覆盖广泛,各部分分值权重合理。
课程标准指出:人人获得必须的数学知识,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
本卷注重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也适当考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灵活程度。
试题内容全面,难度偏大,题量偏大。
共计六个大题。
二、质量分析我所代的六年级2个班情况如下:六(1)班实考62人,及格55人,均分76.74分,优秀率32.26%,及格率89%;六(2)班实考64人,及格56人,均分78.23分,优秀率42.19%,及格率88%。
考试结果比较满意。
三、试卷具体分析试卷共分六个大题:(一)填一填共12道题,6题1分,其余每题2分,共23分。
此题平均分16分多点,出错较多的是8、10、12小题:8小题比较难,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求圆的面积,其实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得到圆的半径的平方,直接乘圆周率就可以求出面积。
俩个班分别有25个做对了。
10题找规律,错的比较多,这种题练得少了。
12题计算量大,错的较多。
从这些错题可看出学生练习的少,有的学生知识学得过于机械,应变能力差。
(二)判一判共6道,共6分,平均分5分。
没有共性,主要是部分学生一些基本知识掌握的不是太好。
(三)选一选共6道选择题,共12分。
错的较多的是第3题:这道题错的较多的原因是学生把―12,5看成了―12.5、所以选A的还不少。
(四)算一算计算题分为4题:1、直接写出得数。
基本全对。
2、解方程。
基本全对。
3、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这个题错的较多,尤其是15X17X(1/15+1/17)这个类型没做过,大部分同学不会用简便方法。
其他的都做过吧,也错的不少,看来练习少了还是不熟练。
4、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这道题细心点都没问题。
(五)画一画这道题有部分同学错在不仔细看题,要求按1:2画出缩小后的三角形,使其直角顶点在(13,7)处。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通用6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通用6篇)每次考试过后老师都会做一份试卷分析以总结学生在本次考试中的表现,方便查漏补缺,建立新的教学方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通用6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1一、本次期末考试六数试题特点:1、试题内容丰富,既突出重点,又覆盖面广。
2、试题知识面广,注重生活实际运用,发展学生思维,题目灵活多样,注重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多种学科的综合联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试题结构灵活多样,由填空、判断、选择、计算、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共六大题组成)。
其中基本题、综合题、提高题各部分比例为7:2:1,有易有难,分档次,有一定的区分度。
二、答卷分析1、第一大题填空。
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根据学生答题情况看,学生对有关百分数的改写、比和比值区别、小数和分数的分数单位、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之间的互化等知识掌握较好,准确率能达到85%以上,但有关百分率的计算,图形的转换等知识的准确率不高。
2、第二大题判断。
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细节的掌握情况。
根据学生答题情况看,前七题的正确率较高,后面两题错误较多。
3、第三大题选择,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准确辨析、简单运用。
通过查看答题情况,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圆柱的展开图、大数的认读等知识掌握较好,准确率能达到90%。
但对有关公因数和公倍数、推理等知识掌握不够好,失误较大。
4、第四大题计算,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小数、分数简单的计算以及四则混合运算、简算、解方程的`能力。
大部分学生计算的准确性较高,但个别学生对计算题目不够细心,对于“乘法口诀、约分、化简”这些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部分学生还对简算方法运用不够熟练,导致扣分。
5、第五大题动手操作,主要考查学生对物体位置的描述和作图。
实验小学小学六年数学期末监测情况分析(质量分析、试卷分析)

四、同学们的计算不够准确,特别是简算和方程。
五、看立体图形题有同学只拿黑笔描边,导致重合,理解的不够好。
六应用题求列方程解应用题列的不好。
错
题
分
析
1 对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好。
2计算能力不强,比较差。
3学生自己的分析能力不好,导致不能够理解题意。
4不爱学习的孩子不能够正确对待试卷。
5复习的不够全面,个别孩子存在答题有问题。
6不认真审题和答题。
透过试卷反映的问题
大部分学生疫情下对学习没有兴趣,不爱学习。导致成绩不够理想,反应出孩子们答题的技巧有带提高。对书上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多抓基础知识部分,努力提高孩子的成绩。
对 策
及改进措 施
1、认真备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多做训练,让孩子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做完题要认真检查,防止算错。
3.抓学困生的学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从基础抓起,让他们爱上学习。
4.归纳学习方法,让孩子们学会举一反三。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分析表
学校:实验小学2020年7月15日
分析人
总人数
参考
人数
年级:六年科目:数学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崔修立
117
115
81.25
85.12%
65.34%
质量
分析
总体来讲,同学们答的不好,特别是基础知识部分,掌握的不够好,导致整体成绩不太理想。特别是差生,对卷纸上的习题不能,有利于全面考查孩子们本学期所学内容。本张卷纸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突出了教材重点。在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了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数学的应用能力的考查,培养孩子综合能力。
六年级数学质量分析表精选全文完整版

80—89
90—100
6
9
3
9
6
7
5
1
3
7
质
量
分
析
一、检测试题分析
本次试题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试题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突出了学科特点,以能力立意命题,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精神。有利于考察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本试卷包含五种题型,通过不同形式,从不同侧面考查了学生对小学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考察的知识面多而广。
二、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大题填空题,学困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在不认真审题,不细心答题,以致于计算错误,填空出现错误。
第二大题选择题,共5分,多数学生得分在3分,但有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选择,主要是因为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不牢或没有认真思考所造成算能力,学生做起来应该没有难度,但因为学生基础较差,计算能力较差而造成失分。第四小题解方程失分较多。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小学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检测
学校六年级数学科质量分析表
任课教师:
参加
考试
人数
总分
平均分
及格
人数
及格
率%
≥90分
人数
优秀
率%
最高分
最低分
2506
44.75
16
28.57
7
12.5
97
0
56
各分数段人数
0—9
10—19
20—29
30—39
40—49
50—59
60—69
3.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生答题字迹潦草,格式混乱,审题不认真,计算不细心,反映出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做事浮躁,责任意识淡薄。本次测试学生的过失性失分相当普遍,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成绩。因此,在教学中要严格要求,严格监控,让每个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缜密思考,仔细计算,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六年级数学上册质量检测分析报告

六年级数学上册质量检测分析报告一、本次期中检测六年级二班数学成绩统计1、成绩统计表2、分数段统计表(单位:65人)二、试卷特点:本套试题共五道大题,28个小题。
内容符合《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试卷结构稳定主要考查了八年级上册的所有主要知识点。
试卷能反映出各章节教学目标和要求。
注重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考查,注重数学计算和综合应用能力的检验。
试卷基本能反映出学生学习数学的水平和能力,也能有效的考查教师平时的教学情况。
试卷有益于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教学,积极参加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在教材处理,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教学重点的体现难点的突破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三、存在问题:1、选择题:选择题的第14题和第11题是错误出现较多的两题,主要包括的数学知识是因式分解部分,主要是公式所致。
第15题也是错误出现较多的,主要是不会运用图形。
2、填空题:错误主要出现在填空题的第19、20题中。
涉及到的数学知识有:1)学生存在不会分析动态问题;2)学生对概念不理解,导致了这一部分知识不会应用;3、计算题:计算题是学生失分最多的一道题。
综合学生的答题与得分情况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对基本知识的应用存在问题,不能合理的运用公式并加以应用,另外,学生的理解能力也需要亟待提高。
出现错误最多的是解答题和计算题。
这反映了学生的技能的缺失,对过程和方法没有掌握,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
这也说明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既如何提高学生的试验探究能力,如果对知识有效的消化总结,使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灵活多变的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和实际的问题。
四、建议和改进措施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掌握数学量的符号、单位、解答数学简答题的书面表达能力、数学公式、数学计算知识应落实,解答问题过程书写的规范等。
2、着重联系实际。
联系生活生产现象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使学生能从具体问题中,分析数学情景、数学过程,找出与书本知识的联系;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分析解答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做到学以致用。
六年级数学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六年级数学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一、引言
本文档旨在对六年级数学期末测试的质量进行分析,以便深入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二、测试概况
1. 测试时间:XX年XX月XX日
2. 参与学生人数:XX人
3. 测试形式:笔试
4. 测试内容:涵盖六年级数学课程的各个知识点和技能
三、总体分析
1. 平均分:计算所有学生的得分总和,并除以参与测试的学生人数得出平均分。
2. 优秀率:计算得分在90及以上的学生人数占参与测试的学生人数的比例。
3. 及格率:计算得分在60及以上的学生人数占参与测试的学生人数的比例。
四、知识点分析
针对不同知识点的测试题目,进行具体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评价和建议。
五、技能分析
针对解题技巧和运算技能等方面的测试题目,进行具体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评价和建议。
六、改进建议
根据测试结果和分析,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包括课堂教学方式、辅导措施以及课后题练等方面。
七、结论
通过对六年级数学期末测试的质量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并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研究效果提供指导和参考。
备注:本文档的数据来源于实际测试结果,具体内容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小学六年数学考试试卷分析

一、考试概述本次小学六年级数学考试试卷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知识题,共20题,满分40分;第二部分为综合应用题,共10题,满分60分。
考试内容涵盖了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
二、试卷分析1.基础知识题分析(1)题量适中,难度适宜。
基础知识题的题量适中,难度适宜,既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有利于区分不同层次的学生。
(2)题型多样,覆盖全面。
基础知识题题型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覆盖了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点,有利于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题目设置具有梯度。
基础知识题的难度逐渐提高,有利于考察学生的实际能力。
2.综合应用题分析(1)题目设置贴近生活,具有实际意义。
综合应用题的题目设置贴近生活,具有实际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综合应用题要求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有利于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3)难度适中,区分度较好。
综合应用题的难度适中,区分度较好,有利于考察学生的实际能力。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基础知识掌握较好。
大部分学生在基础知识题部分得分较高,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较好。
2.综合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部分学生在综合应用题部分得分较低,说明学生在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3.解题速度和准确性有待提高。
部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存在速度慢、计算错误等问题,说明学生在解题速度和准确性方面还有待提高。
四、教学建议1.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教师应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教师应通过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3.加强解题技巧训练。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中检测质量分析报告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中检测质量分析报告小学六年级数学期中检测质量分析报告「篇一」一、试题分析这份试题紧扣新课程理念,从概念、计算、应用三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问题的解决能力,可以说是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命题本着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知识结构科学合理,对基础知识的考核也体现了迁移性、灵活性,侧重了基本技能的考察,同时也体现了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考核。
重点突出以下几方面:1、注重思维能力的考查:不论是填空、判断、选择,还是计算、解决问题,都立足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2、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考查。
3、注重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二、学生情况分析这次考试我班有55人参加考试,全部及格,但是仍有失误。
三、试卷分析第一大题:填空题,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圆的认识,百分数的认识方面知识,能够根据题意解决问题。
但总体答题情况不容乐观,学生对百分数的对比量掌握不够好。
教师在教学中得加强练习。
第二大题:选择题,失分在第2小题,说明学生对单位1掌握得不够好。
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知识的比较训练。
第三大题:判断题,大部分学生对这类知识掌握得不错。
个别学生出现失分是由于学生对于题目里的字眼理解不清。
第四大题计算,本题大部分同学都能完成,对百分数的换算很熟练准确,这得益于平时坚持训练。
但也有少数学生由于计算粗心,所以出现失分。
第五大题:动手画画算算。
本题大部分学生能准确画对称轴,对阴影部分的面积计算较好。
第六大题:应用题。
学生失分较多,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学生没有理解题目中所阐述的数量关系,不能正确列出算式;二是不认真读题、审题,没有弄清题目的意思,三是计算不过关,加上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
四、改进建议:1、抓两头并进,促中间层发展。
学困生已成为本班的现实问题,一时也难以改变。
只能在新知教学时让这部分学生切实掌握好一些简单知识,掌握基本的计算技能和方法。
尖子生太少,今后要融入拓展性习题,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敏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小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6 年级数学学科
期末质量监测分析
一、基本情况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6 年级数学学科应参考学生 45 人,实际参考学生 45 人,缺考学生 0 人,农村考生 45 人,占考
生总数的 100%。
二、试卷分析
(一)总体概述
试卷结构及主要特点:此次六年级数学试卷总共有六部分组成,题型分布
较合理,所涉及内容比较全面,紧紧围绕教材,注重实际性命题,突出需要表
示思维的特点,命题形式较为灵活,重视对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判断能力的考查,难易程度适中,并呈现梯状变化,由简到难,考察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能力,整份试卷能够较准确的监测出该年段学生数学的整体水平。
(二)知识点归纳
填空题。
(28分)共设计13道小题,占总分的28%。
题型基本稳定,没有多大变化。
写书,读书,正数,负数的区别,分数,小数,百分数,比扣折的区别,单位转换,利息,正反比例,未知数等内容。
判断题。
(5 分)
质数,奇数,年月日,比例尺,圆的周长与面积等内容。
选择题。
(5分)
质数,三角形的特点,百分数的应用,可能性,比例的基本性质等内容。
计算题。
(28分)
第一小题是直接写得数的计算题,第二小题是简便计算题,第三小题是解方程。
实践操作题(6分)
根据位置与方向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简单的平民地图。
解决问题(28分)
百分数的应用,交税,反比例关系,鸡兔问题,统计图等。
三、成绩统计与分析
(一)成绩统计
(二)成绩分析
学生选择题失分说明学生学习不塌时,像第三题就是考察氧化物的概念,第四题也考过好几次了,但仍有学生不能正确作答,另外部分学生国语水平有限,不能正确理解题意。
学生的想象力没有被激发出来,不能理解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
不知道物质的构成,分子和原子的性质。
部分题目要求没认真看,要求填入序号的没按要求填写。
化学符号的意义掌握不牢,放到一起混淆了。
还没有掌握好正确的实验操作和各种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正确的连接装置,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和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学生思考能力欠缺,不会运用知识,对于实验的分析不理解,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具体操作以及注意事项在学生做实验时虽然强调过,但在具体考查中学生仍然不知道,比如实验仪器学生虽然认识但却用汉语不会表达,以及实验装置的注意事项记忆不到位,。
运用能力很不足,不能正确理解微观与宏观之间的联系,质量守恒定律理解不透彻。
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经验缺乏。
对待工作不够主动、积极,只满足于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在工作中遇到难题,不善于思考,动脑筋,常常等待领导的指示,说一步走一步。
对业务知识的掌握不够重视,认为自己已有的一些业务知识可以适应目前的工作了,在工作中遇到繁琐、复杂的事情,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不是自己力求寻找对策,而是等待办法自己出现,虽然感到有潜在的压力和紧迫感,但缺乏自信心,缺乏向上攀登的勇气和刻苦钻研、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态度。
没有深刻意识到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决定性作用。
缺乏奉献精神。
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最好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可以把事情做得比较好。
对问题不作深层次的分析,思考不深刻,没有注意到工作方法的完善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动力。
也没有很好的注意劳逸结合。
工作中存在急躁缺乏服务意识现象
五、评价结论与今后努力的方向
依据考试成绩作出以下调整: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
对概念理解不清晰;化学符号的意义不明确,不能完全正确的书写化学反应式等等。
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要对重要的化学概念(如:分子、原子、元素等)、基本的化学思想方法(如:组成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要加强引导理解,对记忆性的概念和原理等要在理解和实际运用的基础上加强记忆。
要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率,课堂教学要实在、有效。
要加大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要能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有关的化学问题。
还应该平常抓落实,课堂上多考察,黑板上多练习,不能只督促,学生的作业很大一部分在抄袭,只写不记,流于形式了。
2.学生的语言表述不清楚,逻辑性较差,缺乏条理性。
表现在不能用精练的、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具体的反应现象,或对反应现象叙述不清;回答问题不能抓住重点问题去阐述,不能答出关键点。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
目前对学生实验设计、评价和在新情境中应用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在提高。
这里的提高,主要并不是难度的提高,而是实验涉及面的扩大,是对思维广阔性、敏捷性要求的提高,
是对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实验基本技能的要求提高,也是对实验技能在实际应用中的要求的提高。
一些开放性试题强调实验、观察、实践过程的讨论和迁移,从答案唯一向开放性转化。
要注意培养表达能力,要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正确分析、准确表达。
字不能写准确是一大问题,如酒精灯的酒写成了洒,长颈漏斗的颈写成了劲等。
不能只注重表达,还要考书写。
3.加强与老化学教师的沟通。
经过这场考试我切身的体会到了与老教师之间的差距。
在这次考试中“铁在氧气中火星四射的原因”我没有想到会是考点,平时上课根本没有涉及到,只强调了在空气与氧气中的不同。
在以后的教学中,一方面加强自身做题的范围,另一方面更多的与老教师沟通交流教学,努力提高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