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生产企业节能对标管理
能效对标管理制度

能效对标管理制度公司为了实现“十二五”国家节能目标,降低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提高公司能源利用效率、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缓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能源约束和环境约束,促进企业在节能降耗中不断提高水平、争取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此,公司制定一个目标并确定了一个同行业的能效标杆企业,以此为标杆目标,加强能耗管理,并制定了相应的能效对标管理制度。
一、能效对标的概念和意义能效水平对标活动是指企业为提高能效水平,与国际国内同行业先进企业能效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标杆,通过管理和技术措施,达到标杆或更高能效水平的节能实践活动。
开展重点耗能企业能效对标活动,是引导重点耗能企业节能、促进企业在节能降耗中上水平、上台阶的重大举措,对推动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深入实施,明显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缓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能源约束和环境约束,确保实现1亿tce的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目标和“十二五”国家节能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内容介绍企业能效对标工作的实施内容总体可概括为:确定一个目标、建立两个数据库、建设三个体系。
a. 确定一个目标,即企业能效对标活动的开展要紧紧围绕企业节能目标,全面开展能效对标工作,将企业“十二五”节能目标落实到企业各项能源管理工作中。
b. 建立两个数据库,即建立指标数据库和最佳节能实践库。
c. 建设三个体系,一是建设能效对标指标体系、二是建立能效对标评价体系、三是建立能效对标管理控制体系。
三、实施步骤企业能效对标工作的实施分为六个步骤或阶段:现状分析阶段、选定标杆阶段、对标比较阶段、最佳实践阶段、指标评价阶段、持续改进阶段。
企业应按照能效对标工作的实施内容,分阶段开展能效对标工作,明确各阶段的工作目标、主要工作任务和有关要求,确保对标工作循序渐进的进行;要求真务实,力戒形式主义,力求实效。
(一)现状分析。
企业首先要对自身能源利用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充分掌握本企业各类能效指标客观、详实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能审计报告、企业中长期发展计划,确定需要通过能效水平对标活动提高的产品单耗或工序能耗。
车间对标管理方案

对标治理方案为确保标杆治理工作取得实效,进一步推动我车间对标治理工作的开展,建立涵盖生产全过程的对标指标体系,提高生产治理水平, 降低生产本钱,依据《“质量效益年”暨标杆治理〔2023-2023 年〕实施方案》要求,我车间打算开展对标治理工作,现提出实施方案如下:一、活动目标:以建设“令人敬重的创型国际能源化工企业”为目标,由少到多,由主及次,渐渐递进。
认真学习对标治理根本学问,以行业对标为主,辅以内部对标和竞争性对标。
在条件成熟时承受一般性对标。
首先,选择内部对标指标以设计值和历史最好水平作为对标基准;其次,将区域内炼油厂的平均和先进水平作为竞争对标基准;再次,以全国炼油厂先进水平为基准。
二、总体要求:比照先进、查错纠弊、持续改善、不断超越。
1、对标治理工作是标准化、精细化治理工作的深入推动,是推动标准提升的有效手段,要充分运用标准化载体来推动对标工作。
2、通过寻标、建标、对标、达标,找准存在的差距,分析缘由, 借鉴同行业同类型企业的成功阅历与做法,制定措施, 全面提醒与先进水平的差距和目标, 促进流程的标准和效率,找到流程的关键掌握节点,增加自我改善的压力和不断超越的动力,不断优化各项指标。
3、通过召开专题会议、沟通研讨等形式,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制度和考核方法,将责任落实到各个班组和岗位,实现层层有指标,人人有目标的对标链条,看到业务流程上、治理上的差距和薄弱环节,挖掘隐蔽在指标背后的本质原因,对存在问题进展分析争论,准时制定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使我车间指标不断得到提升。
定期检验工作成果,不断纠偏与总结,营造“我要对标”的良好气氛。
4、建立对标治理工作长效机制,认真总结对标治理的阅历,不断完善对标治理制度,特别是要完善鼓励约束机制,将对标治理融入预算、业绩、薪酬三位一体的考核机制。
三、对标指标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依据炼化公司及我厂统一安排,以同行业先进企业为标杆,制定目标,我车间选取的对标指标主要包括轻质油收率、炼油损失、检修周期及装置能耗四个方面内容。
化工企业单耗对标管理制度

化工企业单耗对标管理制度一、引言化工企业作为重要的工业领域之一,其生产单耗问题一直是企业管理者关注的焦点。
单耗是指单位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各类资源量,如能源、原材料、水等。
单耗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资源利用效率、环境影响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加强单耗对标管理是化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
二、单耗对标管理的意义1. 促进企业内部管理升级单耗对标管理可以促使企业加强资源管理,优化生产流程,改进设备和工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而推动企业内部管理升级。
2. 促进企业降本增效通过对标管理,企业可以及时了解自身在同行业中的位置,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单耗,提高经济效益。
3.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单耗对标管理可以促使企业树立绿色、低碳、高效的生产理念,引导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4. 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降低单耗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
三、单耗对标管理制度建设1. 建立单耗对标管理机制(1)确定对标指标:明确对标指标是单耗管理的前提。
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同行业的单耗水平,确定合适的对标指标。
(2)建立数据收集、分析和报告机制:建立健全的数据收集、分析和报告机制,及时准确地收集、分析企业的生产数据,发现偏差,并及时向企业管理者汇报。
2. 设立单耗对标责任部门单耗对标管理工作由专门的部门负责,设立单耗对标专门岗位,明确责任、权限和工作任务,推动各部门的配合和协调。
3. 制定单耗对标管理标准建立在同行业中处于先进水平的单耗标准,并作为企业单耗对标的准绳,制定单耗对标的具体管理标准和操作规程。
4. 提高员工技能水平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技能水平,增强员工的意识和责任感,使其能够更好地参与单耗对标管理工作。
5. 加强技术支持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减少废物排放。
燃气发电机组能效指标修正及对标管理

第42卷第5期2020年5月Vol.42No.5May2020华电技术Huadian Technology燃气发电机组能效指标修正及对标管理Energy efficiency indicator modification and benchmarking management forgas turbine units朱亚迪1,李琛2,谢大幸1,徐婷婷1ZHU Yadi1,LI Chen2,XIE Daxing1,XU Tingting1(1.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310030;2.湖北华电武昌热电有限公司,武汉430061)(1.Huadian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mpany Limited,Hangzhou310030,China;2.Hubei Huadian Wuchang Thermal Power Company Limited,Wuhan430061,China)摘要:为完善能效指标对标管理体系,提高国内燃气发电机组能效指标管理水平,结合传统燃煤发电机组对标管理工作经验和燃气发电机组特性,根据对标管理原则建立了3个层级的能效指标对标体系,采用数据统计分析、机理分析、仿真计算等方法建立各边界因素影响供电气耗的修正系数计算模型。
根据计算模型,在某E级燃气发电企业数字一体化平台上搭建了厂级能效指标对标管理系统,实现了能效指标的在线对标和分析,便于运行人员从横向和纵向2个维度寻找能耗差距,诊断分析能效偏差的部位和原因,为机组运行优化调整提供指导。
关键词:燃气发电机组;能效指标;对标管理;边界因素;修正系数;诊断分析中图分类号:TK4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1951(2020)05-0037-06Abstract:In order to develop the benchmarking management system for energy efficiency indicators,and improve the energy efficiency indicator management level for domestic gas turbine units,a three-level energy efficiency indicator benchmarking system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benchmarking experiences in traditional coal-fired uni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as turbine units.Data statistical analysis,mechanism analysis,simulation calculation and other methods were used to establish the calculation model for the correction coefficients of power supply gas consumption affected by various boundary factors.According to the calculation model,a plant-level energy efficiency indicator benchmarking management system was established on a digital integrated platform of an E-level gas power generation enterprise,which achieved online benchmarking and analysis of energy efficiency indicators.This system makes it easy for operators to fin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gap from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mensions,and make diagnostic analysis on the location and causes of energy efficiency deviations,which provides guidance for unit operation optimization adjustment. Keywords:gas turbine unit;energy efficiency indicators;benchmarking management;boundary factors;correction coefficients;diagnostic analysis0引言随着国家能源结构的不断调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因高效、环保、灵活等优势在我国电力系统中的装机容量逐步增加,截至2017年年底,国内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装机容量达75.70GW[1],根据国家有关规划,“十三五”期间,我国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将增加50.00GW[2]。
油气主业板块建标对标指标计算说明

油气主业板块建标对标指标计算说明按照集团公司《持续推进全员成本目标管理总体方案(试行)》的通知(中国石化财[2022]246号)要求,结合油田开发特点和生产实际,确定如下油气主业板块建标对标指标体系。
一、指标体系设置分为分公司、二级单位和管理区三个层面,每个层面分为经营指标和技术指标两部分。
(一)分公司层面1.经营指标10项:油气单位发现成本、油气单位开发成本、油气单位完全成本、油气单位操作成本、利润总额、EVA、单井次作业费、吨油气措施费、吨油气作业费用、吨油气材料费。
2.技术指标9项:单位油气综合能耗、油井单井次措施增油量、采液电力单耗、注水电力单耗、井下作业频次、注水系统效率、集输系统效率、机采系统效率、吨油气耗电量。
(二)二级单位层面1.经营指标11项:油气单位开发成本、油气单位完全成本、油气单位操作成本、吨液提升费、方水注水费、单井次作业费、吨油气措施费、单井材料费、单井青赔费、油井单井电费、方水注水电费。
2.技术指标8项:单位油气综合能耗、油井单井次措施增油量、采液电力单耗、注水标耗、井下作业频次、油气井措施有效率、油气井措施有效益率、油管更新率。
(三)管理区层面1、经营指标8项:目标成本完成率、油气单位操作成本、油井单井一般耗材、油井单井化学药品、油井单井电费、油水井单井青赔费、单井维护作业成本、单井特车劳务费。
2、技术指标4项:单位油气综合能耗、机械采油井单井装表率、井下作业频次、躺井比例。
二、指标说明(一)分公司指标说明1.油气储量发现成本指标定义:指报告期内为获得新增油气探明地质储量而投入的勘探投资。
计算公式:油气储量发现成本=年度勘探工程总投资/年度新增油气探明储量当量(单位:元/吨)。
年度勘探工程总投资:主要包括新老区勘探、风险勘探、先到研究等投资。
年度新增油气探明储量:目前按国内口径,以国家储量委员会审批的数为准。
天然气按1225立方米折1吨原油计算。
2.油气开发成本(1)油田开发成本指标定义:指报告期内获得单位原油新增可采储量而投入的原油开发工程投资。
鄄城康泰化工有限公司能效对标

鄄城康泰化工有限公司能效对标认真执行对标工作,努力提高公司节能水平—鄄城康泰化工有限公司节能对标经验鄄城康泰化工有限公司是以生产消毒剂为主的化工企业。
自开展节能对标工作以来,公司总经理亲自组织人员,成立能效对标领导小组,严格按照对标要求开展节能对标工作,同时与同行先进企业进行学习、交流,改进企业的不足之处,努力将能耗降到最低。
下面将我公司节能对标工作的具体措施及经验汇报如下:一、开展对标行动的具体做法一是加强企业管理,减少能源浪费。
(一)健全节能管理组织机构,明确人员职责。
组成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生产副总为副组长的能效对标领导小组,成员为公司各部门负责人。
能效对标管理实行公司、车间、班组三级管理体制。
(二)制定节能降耗管理规章制度1、用电管理制度。
生产部对公司生产合理调度,对一些重大耗电设备,尽量使其集中生产,并严格控制开动班次,尽量提高负载率,降低其单位电耗。
为节约电能,车间作业区从以前使用白炽灯,逐步改用高效节能灯具。
严格控制电加热器的发放、使用。
严格执行空调温度控制标准,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摄氏度,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高于20摄氏度。
2、用煤管理制度。
制定用煤计划,锅炉工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减少浪费。
每月对耗煤量进行统计分析,在同等产量的前提下,根据用煤量的多少实行奖惩制度。
3、用水管理制度。
全公司职工积极参加节约用水活动,增强节水自觉性,并对公司用水管道、水龙头进行定期检查维修,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全公司各单位全面做好节水工作,发现管道、水龙头有损坏漏水的,及时通知维修车间进行维修。
4、能源计量检测的管理。
生产区水、电的二级计量由专人负责抄表、汇总并呈上级部门。
各部门内部视具体情况做三级计量统计。
公司内部的生活区及厂区宿舍的水、电计量由部门主管负责抄表汇总。
5、能源管理规定及责任范围。
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责任到人。
各单位和每位员工严禁私拉、乱接电线。
杜绝长明灯、长流水现象。
2020燃气发电机组能耗指标对标管理体系

燃气发电机组能耗指标对标管理体系目次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对标原则 (2)5 对标管理体系 (2)附录A燃气发电机组供电标准气耗修正系数 (5)附录B燃气发电机组发电厂用电率修正量资料性附录 (7)燃气发电机组能耗指标对标管理体系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燃气发电机组能耗指标对标的原则和管理体系。
本标准适用于100MW及以上等级燃气发电机组能耗指标对标管理,其他燃气发电机组可参考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DL/T904-2015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能耗指标对标energyconsumption index benchmarking燃气发电企业将机组能耗指标与标杆值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差距,并通过节能管理和技术措施,达到或超过能耗指标标杆值的能源管理活动。
3.2 标准状态normal conditions在气体燃料统计中,规定温度为20℃,压力为101.3kPa的状态为标准状态。
标准状态下,1m3天然气记为1Nm3。
3.3标准天然气standard natural gas在标准状态下,甲烷成分为100%的天然气称为标准天然气。
标准天然气低位发热量为33350kJ/Nm3。
采油厂对标管理工作计划

一、前言为了提高采油厂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加强内部管理,我们计划开展对标管理工作。
通过对标先进企业,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制定改进措施,提升采油厂的整体水平。
以下是具体工作计划:二、工作目标1.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2. 优化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3. 加强安全管理,确保生产稳定;4. 提升员工素质,培养专业人才。
三、工作内容1. 制定对标方案(1)选择对标企业:选择在生产规模、技术实力、管理水平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先进企业作为对标对象。
(2)明确对标指标:根据采油厂实际情况,设定产量、成本、质量、安全等对标指标。
2. 开展对标学习(1)组织人员赴对标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
(2)邀请对标企业专家来厂进行讲座,分享成功案例。
(3)组织内部培训,提高员工对标意识。
3. 制定改进措施(1)针对对标指标中存在的差距,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2)建立对标指标跟踪机制,定期评估改进效果。
4. 优化生产流程(1)梳理现有生产流程,查找瓶颈环节。
(2)借鉴对标企业经验,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5. 加强安全管理(1)学习对标企业安全管理经验,完善采油厂安全管理制度。
(2)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6. 提升员工素质(1)开展内部培训,提高员工业务水平。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专业人才。
四、工作步骤1. 第一阶段(1-3个月):制定对标方案,选择对标企业,明确对标指标。
2. 第二阶段(4-6个月):开展对标学习,组织人员赴对标企业考察,邀请专家讲座。
3. 第三阶段(7-9个月):制定改进措施,优化生产流程,加强安全管理。
4. 第四阶段(10-12个月):评估改进效果,总结经验,持续优化。
五、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对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2. 落实责任分工,明确各部门职责。
3. 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对标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4. 强化考核激励,激发员工积极性。
通过实施本计划,我们相信采油厂将对标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气生产企业节能对标管理
作者:慕立俊王焕成王林平
来源:《现代企业》2012年第02期
对标管理可应用于企业各种领域的管理,例如经营、质量、生产等管理。
由于节能工作中有较多共性问题,节能对标管理指企业为提高能效水平,与国际国内同行业先进企业能效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标杆,通过管理和技术措施,达到标杆或更高能效水平的节能实践活动。
节能对标管理是运用“标杆管理”原理进行的、在节能领域的管理实践,使对标管理在企业节能管理中更能发挥作用。
一、节能对标管理的内容
充分掌握本企业各类能效指标客观、详实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能审计报告、企业发展计划,确定需要通过节能对标活动提高的具体分类单位和具体工艺。
选定标杆及管理方案的制定,根据确定的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内容,初步选取若干个潜在标杆单位,对潜在标杆单位进行研究分析,并结合长庆油田总体实际,选定分类标杆单位,制定对标指标目标值。
同时通过与行业和国家有关部门等渠道取得国内一流标杆,辅以数据库等手段,参照国际大石油公司的对标指标及其管理。
突出制度保障,构建良性循环体制,总结标杆单位在指标管理上先进的管理方法、措施手段及最佳实践;进行全面比较分析,研究标杆单位产生优秀绩效的过程,结合油田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对标指标管理办法,在研究期间对样本单位进行实践、改进,修订完善节能对标管理办法,以此为载体构建起良性循环节能对标管理体制。
通过建立企业节能对标管理体系、确定节能对标指标,认清企业重点耗能设备、重点工序、主要产品单位能耗与标杆单位的差距,查找企业能源消耗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重点耗能设备、重点工序、主要产品单位能耗,促进能源动态循环发展,实现“以对标促达标、以对标强管理、以对标增效益、以对标求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油气生产企业单位分类方法及其节能对标指标
1.单位分类及节能对标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
节能统计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企业能源使用方面的状况,为决策部门和领导提供全面的信息。
(2)相关性原则。
节能统计指标体系不是节能指标的简单集合,它与生产、销售、运输等统计指标存在着互相制约的逻辑关系,因此,节能统计指标体系要充分考虑与其他统计指标体系的相关性。
(3)指导性原则。
节能统计指标体系要建立在科学且操作性强的基础上,能正确反映各企业能源的使用情况,对企业现代化管理要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4)动态比较原则。
节能统计指标体系要能科学合理地反映企业与企业间的纵向、横向比较的结果,因此指标的设置要符合可比性原则;并且按动态比较的管理模式,不断确定企业系统最优指标,确立新的标杆,确保标杆的先进性。
(5)一致性原则。
节能统计指标的设置应与《国家能源统计报表制度》中相关统计指标保持一致,并适当补充指标以满足集团公司管理需要;能源折标煤系数统一按照《国家能源统计报表制度》的要求,具备自测条件的企业采用自测系数,不具备自测条件的企业采用统一的参考系数。
(6)指标与管理兼备原则。
实施完善、科学、有效、规范的管理,保证各项指标的先进性。
通过企业内部同业比较,明确指标先进性与管理有效性、科学性上的差距,确定改进方向,完善各项措施和标准,不断提高能效水平和节能管理水平。
(7)持续改进原则。
不断完善改进指标体系和管理标准,突出技术进步、流程管理、过程控制和管理手段的不断创新,以实现能效对标工作的闭环管理。
有条件的情况下,应扩大对标范围,不断确定新的标杆、评估差异、检验各项保障手段和管理措施的适应性和有效性,以达到不断完善、改进和提高企业能效水平。
2.单位分类方法及其节能对标指标。
根据油气生产地面工艺服从地下,在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开采阶段的用能单位之间开展能效对标缺乏可比性的特点,企业应立足于以过程指标管理为主,以终端指标管理为辅的原则。
(1)过程指标。
过程指标既根据各工艺、工序、工段的情况,设计出产品能效对标指标体系和设备指标体系框架。
油田生产企业的能效对标指标体系可直接针对采油井站、油田水回注站、联合站等用能单元;天然气生产企业的能效对标指标体系可直接针对采气站、脱水站、集输气站、增压站、配气站、气田水回注站、CNG站、天然气净化厂等用能单元。
且指标体系内容可包括人均综合能耗、产品综合能耗、产品各能种单耗、工序能源利用效率、设备效率等指标。
(2)终端指标。
终端指标既考虑产值与能耗的关联度、产量与能耗的关联度、产量与主要能耗(电耗)的关联度,既由万元工业总产值综合能耗、单位油气综合能耗、单位油(气)综合电耗三个指标构成。
①万元工业总产值综合能耗: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统计报告期内每产生一万元的产值所消耗能源数量。
它是评价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在一定时期内的耗能水平指标,是计算企业节能量的基础。
计量单位统一使用“吨标煤/万元”。
②单位油气综合能耗:指油田企业在统计报告期内,每生产一千克油气当量消耗各种能源能量总和的平均水平。
计量单位统一使用“千克标煤/吨”。
③单位油(气)综合电耗:指油田企业生产一吨油气当量消耗的电量。
计量单位:千瓦时/吨。
三、节能对标管理的保障
1.内部能耗需求预测。
(1)确定预测任务和目的。
不同的预测目的或任务,决定了参加预测的人员、组织的预测机构、要搜集的预测信息、投入的预测费用等都是不同的。
所以,在预测工作一开始就要明确为什么要预测、预测什么、任务有多大、应达到什么目标。
(2)搜集和整理资料。
在搜集资料中,应本着重要原则,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以满足预测的要求。
将调查收集来的资料进行整理,将资料中有关部分收集一起,去除无关部分,并系统地按适当的方式整理,如有必要应绘制图表,形象易懂。
与此同时,应对采用的资料,一一进行核实。
(3)选择预测之法。
企业内部各种能耗需求的预测指标是不相同的,要适当选取指标来选择适当的预测方法。
预测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需求预测的结果和效果。
(4)预测运算。
选择好适当的预测方法并进行运算,但需注意,一次测算的结果不能作为预测的最终结果,应有必要参照当前已经出现的各种征兆,进行调整到最后确定预测值。
(5)评价预测结果。
对初步预测结果的可信度要进行评价,检验其精确性、可信性。
如果通过检验发现预测结果的精确性、可信性较差,就应考虑重新测算或调整预测方法;如果是因数据不全导致预测结果的精确性可信性差的,应补充数据。
(6)将预测结果交计划工作人员或决策者。
2.内部能源审计。
内部能源审计的基本方法是依据能量和物质守恒原理、能源成本分析原理、工程经济与环境分析原理以及能源利用系统优化配置原理,以油气生产、加工以及其它经营活动中能源的投入、产出账目和反映企业内部能源消费状况的台账、报表、资料、记录及有关内部管理制度为基础,以国家的能源政策、法规、法令、各种能源标准、技术评价指标、国内外先进水平为依据,必要时结合现场监测, 对油田的能源使用状况系统地审计、分析和评价。
(1)能源管理状况审计。
能源管理是油田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和完善能源管理系统,制定并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对企业节能降耗、提高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
(2)能源计量和统计状况审计。
能源计量和统计是节能降耗的基础性工作,是进行油田企业能耗分析和能源审计的基础。
对长庆油田各单位审计时,在查看能源计量网路图、计量器具档案、统计计量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原始记录的基础上,通过现场核查,询问相关人员等方式,审计能源计量范围、计量器具的配备、计量器具的管理、能源统计的内容和数据汇总计算等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3)核算综合能耗指标。
油田的电、原油、天然气是能源消耗的主要部分,审计时应以油气生产消耗的电、原油、天然气作为能源审计重点,计算各单位综合能耗、单位产量综合能
耗指标。
油气田生产能耗指标主要包含:万元工业总产值综合能耗、单位油(气)综合能耗、单位油(气)综合电耗等。
(4)能量平衡分析。
通过对能量平衡表(或能源实物量平衡表)的分析,审查各项损失的数量及原因,对不合理或者损失大的部位进行原因分析,挖掘节能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