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部测量记录表
水准测量、 经纬仪测量、碎部测量、全站仪实习记录汇总

实习 水准仪的认识一、目的1、认识S 3级水准仪各部分的构造;2、练习水准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习内容1、了解S3级水准仪各个部分,各个螺旋的名称、作用和操作方法;2、练习水准仪的安置和整平;3、练习望远镜的使用和在望远镜中读标尺的方法;4、练习计算两点高差的方法。
三、实习组织和实习用具五人一组。
每组借用:S3级水准仪1台,记录板1块,共用水准标尺4根。
每人自备:实习记录纸(表1)1张,铅笔,小刀。
四、实习步骤和要求1、各组把仪器安置在指定的地点,面向预先安置好的4根标尺;2、首先熟悉一下水准仪的构造,各部分的名称,作用和操作方法;3、练习用圆水准器安平仪器,用望远镜照准标尺,用微倾螺旋使气泡符合,依次读取ABCD 4根标尺的读数,并计算相邻点间的高差AB h 、BC h 和CD h ;4、每人轮流做一遍。
第二人开始工作时,改变一下仪器高;5、填写实习记录(表1),每人交l 份。
五、注意事项1、三脚架要安置稳妥,高度适当,架头接近水平,伸缩腿螺旋要旋紧;2、用双手取出仪器,握住仪器坚实部分,要确认已装牢在三脚架上以后才可放手,仪器箱盒要随即关紧;3、掌握正确操作方法,特别是用圆水准安平仪器和使用望远镜的方法;4、要先认清水准尺的分划和注记,然后练习在望远镜内读数;5、要爱护仪器,注意“测量仪器使用规则”;6、要重视记录,注意“测量资料记录规则”。
水准测量记录表日期:_____年___月___日天气:_____ 仪器型号:____________组号:_ _______ 观测者:_______________记录者:_______________ 立尺者:_______________ _____实习:等外闭合水准路线测量一、实习目的:(1)学会在实地如何选择测站和转点,完成一个闭合水准路线的布设。
(2)掌握等外水准测量的外业观测方法。
(3)掌握水准测量的闭合差调整及求出待定点高程。
二、仪器设备:实验设备每组为自动安平水准仪一台,水准尺2根,(尺垫2个,测伞1把。
测量学 碎部点数据

测站15- 1 仪器高1.597 m 测站高程102.6729m视点15-1 观测者彭孝旺仪器号J2/117564E日期2009-12-1 呈像清晰指标差无记录者黄正辉测站15- 2仪器高 1.587m 测站高程102.6599M 后视点15- 3 观测者彭孝旺仪器号J2/117564E日期2009-12-1 呈像清晰指标差无记录者黄正辉测站15- 2仪器高1.587m 测站高程102.6599M 后视点15- 3观测者彭孝旺仪器号J2/117564E日期2009-12-1 呈像清晰指标差无记录者黄正辉测站15-4仪器高 1.679m 测站高程103.8049M 后视点15-5 观测者彭孝旺仪器号J2/117564E日期2009-12-1 呈像清晰指标差无记录者黄正辉测站15- 5仪器高 1.529m 测站高程103.8649M 后视点15- 6 观测者彭孝旺仪器号J2/117564E日期2009-12-1 呈像清晰指标差无记录者黄正辉测站15- 5仪器高1.529m 测站高程103.8649M 后视点15- 6观测者彭孝旺仪器号J2/117564E日期2009-12-1 呈像清晰指标差无记录者黄正辉测站15- 6仪器高 1.639m 测站高程103.8729M 后视点15- 7 观测者彭孝旺仪器号J2/117564E日期2009-12-1 呈像清晰指标差无记录者黄正辉测站15- 7仪器高 1.458m 测站高程102.3439 后视点15-8 观测者彭孝旺仪器号J2/117564E日期2009-12-1 呈像清晰指标差无记录者黄正辉测站15- 8仪器高 1.546m 测站高程101.6609M后视点15-7 观测者彭孝旺仪器号J2/117564E日期2009-12-1 呈像清晰指标差无记录者黄正辉测站15- 9仪器高 1.599m 测站高程102.2319M 后视点15-1 观测者彭孝旺仪器号J2/117564E日期2009-12-1 呈像清晰指标差无记录者黄正辉测站15- 9仪器高1.599m 测站高程102.2319M 后视点15-1 观测者彭孝旺仪器号J2/117564E日期2009-12-1 呈像清晰指标差无记录者黄正辉测站15- 10仪器高 1.641m 测站高程100.1949M 后视点15-9 观测者彭孝旺仪器号J2/117564E日期2009-12-1 呈像清晰指标差无记录者黄正辉测站15-1补测仪器高 1.512m 测站高程102.6729M后视点15-9观测者彭孝旺仪器号J2/117564E日期2009-12-1 呈像清晰指标差无记录者黄正辉测站15-JK4补测仪器高10461m 测站高程102.822后视点15-9观测者彭孝旺仪器号J2/117564E日期2009-12-1 呈像清晰指标差无记录者黄正辉测站15-JK5仪器高 1.572m 测站高程100.5369M 后视点15-1观测者彭孝旺仪器号J2/117564E日期2009-12-1 呈像清晰指标差无记录者黄正辉测站15-9补测高 1.498m 测站高程102.2319m后视点15-1观测者彭孝旺仪器号J2/117564E日期2009-12-1 呈像清晰指标差无记录者黄正辉。
水泥碎石稳定层水准测量记录表填写范本

水泥碎石稳定层水准测量记录表填写范本【原创实用版】目录1.水泥碎石稳定层水准测量记录表的定义与作用2.水泥碎石稳定层水准测量记录表的填写要求3.水泥碎石稳定层水准测量记录表的具体内容4.水泥碎石稳定层水准测量记录表的实际应用案例正文一、水泥碎石稳定层水准测量记录表的定义与作用水泥碎石稳定层水准测量记录表是土木工程中用于记录水泥碎石稳定层水准测量过程的表格,通过记录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确保工程质量,为后续施工提供重要参考。
二、水泥碎石稳定层水准测量记录表的填写要求在填写水泥碎石稳定层水准测量记录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表格标题应明确注明“水泥碎石稳定层水准测量记录表”。
2.填写日期、时间、地点等基本信息。
3.测量人员和检查人员的姓名、职务应清晰注明。
4.测量设备和工具应列举详细,并注明型号、编号等。
5.测量数据应准确无误,包括水准点编号、测量次数、测量结果等。
6.记录表应由测量人员和检查人员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三、水泥碎石稳定层水准测量记录表的具体内容水泥碎石稳定层水准测量记录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基本信息:包括测量日期、时间、地点、测量人员和检查人员等信息。
2.测量设备:包括水准仪、尺子、锤子等工具,以及设备的型号、编号等详细信息。
3.测量数据:包括水准点编号、测量次数、测量结果等数据,需要准确填写并注明单位。
4.环境条件:包括气温、风向、风速、天气状况等,对测量结果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应详细记录。
5.测量过程:描述测量过程的步骤和方法,以便后续检查和分析。
6.检查与验收:检查测量结果是否符合要求,记录检查人员和验收人员的姓名和时间。
四、水泥碎石稳定层水准测量记录表的实际应用案例以下是一个水泥碎石稳定层水准测量记录表的实际应用案例:在某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对水泥碎石稳定层进行水准测量,以确保工程质量。
测量人员按照要求填写水准测量记录表,包括基本信息、测量设备、测量数据、环境条件、测量过程等内容。
碎步测量记录表格(1~6)

0
07 20 06
7.3
0.000
100.076
E7
10
0
18 10 24
8.1
0.012
100.088
E8
1.443
1.378
0.065
1.412
0
45 14 00
6.5
0.000
100.076
E9
1.443
1.350
0.093
1.398
0
55 21 12
0.261
1.442
0
74 16 06
26.1
-0.034
99.751
碎步点号
上丝读数
m
下丝读数
m
尺间隔L
m
中丝读数
:视线高v
竖直角α
水平角β
° ′ 〞
水平距离
D=KLcos2α
高差m
h=Dtanα+i-v
高程m
H=测站高程+h
点号
备注
B11
1.610
1.282
0.328
1.447
0
77 00 06
15.3
-0.087
99.836
C16
1.581
1.397
0.184
1.488
0
113 02 48
18.4
-0.068
99.855
C17
1.583
1.380
0.203
1.482
0
119 10 48
20.3
-0.062
99.861
C18
1.580
1.335
0.245
RTK测量记录表

项目名称 测量时间: 年 月 坐标系统: 基准站 仪器型号: 流动站 仪器型号: 测点 点名 固 定 差 改 正 固定差改正数: 点号 点名 点 校 核 日 天气: 组长: 高程系统: 仪器编号: 数据链方式: 仪器编号: 数据链方式: 已知点X坐标 实测点X坐标 已知点Y坐标 实测点Y坐标 已知点H坐标 湿度: 测量员: 中央子午线: 参数计算: 实测点H坐标 计量单位:m 记录员:
备注
X已知/X实测
△X
Y已知/Y实测
△Y
H已知/H实测
△H
计算:平均△X= 点号 点名
;平均△Y= X(观测) Y(观测)
H(观测)
;平均△H= X平均数 Y平均数
H平均数
备注
碎 步 测 量
IRTK碎步测量记录表
项目名称 测量时间: 点号 年 月 天气: 日 湿度: 点名 X(观测) Y(观测) 组长: H(观测) X平均数 测量员: H平均数 计量单位:m
碎步测量实验报告

#### 引言碎步测量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方法,通过记录行走步数和步伐长度,可以评估个体的行走能力和身体平衡状况。
本实验旨在通过碎步测量方法,对实验者的行走能力和平衡能力进行评估,并分析其与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关系。
#### 实验目的1. 了解碎步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2. 评估实验者的行走能力和平衡能力。
3. 分析行走能力和平衡能力与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关系。
#### 实验原理碎步测量是通过记录行走步数和步伐长度来评估行走能力和平衡能力的一种方法。
实验者按照指定路线行走,记录步数和步伐长度,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行走速度、步频等指标。
#### 实验材料1. 全站仪2. 碎步测量记录表3. 步频计4. 年龄、性别调查问卷#### 实验步骤1. 实验者按照指定路线行走,记录行走步数和步伐长度。
2. 使用全站仪测量行走距离,并记录数据。
3. 使用步频计测量步频,并记录数据。
4. 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行走速度、步频等指标。
5. 收集实验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
6.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行走能力和平衡能力与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关系。
#### 实验结果与分析1. 行走速度分析表1:实验者行走速度统计表| 实验者编号 | 年龄(岁) | 性别 | 行走速度(m/min) || :--------: | :-------: | :--: | :--------------: || 1 | 25 | 男 | 105 || 2 | 30 | 女 | 100 || 3 | 35 | 男 | 95 || 4 | 40 | 女 | 90 || 5 | 45 | 男 | 85 |由表1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实验者的行走速度逐渐降低。
2. 步频分析表2:实验者步频统计表| 实验者编号 | 年龄(岁) | 性别 | 步频(步/min) || :--------: | :-------: | :--: | :-----------: || 1 | 25 | 男 | 140 || 2 | 30 | 女 | 130 || 3 | 35 | 男 | 120 || 4 | 40 | 女 | 110 || 5 | 45 | 男 | 100 |由表2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实验者的步频逐渐降低。
水泥碎石稳定层水准测量记录表填写范本

水泥碎石稳定层水准测量记录表填写范本---水泥碎石稳定层水准测量记录表单位:____________ 工程名称: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 施工者:____________检测点编号初始标高(m) 测量标高(m) 高差(m) 备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注:1. 检测点编号按照实际情况填写。
2. 初始标高为已经固定的点位标高。
3. 测量标高为本次测量的实际标高。
4. 高差为测量标高减去初始标高得出的数值。
5. 备注栏填写特殊情况,如测量过程中的异常情况等。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水泥碎石稳定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而水准测量则是评价水泥碎石稳定层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准确记录水泥碎石稳定层的水准测量数据,我们需要填写水泥碎石稳定层水准测量记录表。
这个表格可以帮助施工者记录施工过程中的水准数据,进而为工程质量的监控提供依据。
首先需要确定填写的单位和工程名称,这有助于对数据进行分类和管理。
接下来要填写的是日期和施工者的尊称,这些信息都可以帮助我们回顾和追溯数据记录的时间和责任人员。
在填写具体的测量数据时,需要按照检测点编号进行编号,并填写初始标高、测量标高和高差等数据。
在填写时,需要特别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尤其是在填写高差时需要进行准确的计算。
如果在测量过程中出现了特殊情况,例如设备故障或者外界因素干扰了测量结果,都可以在备注栏中进行记录。
在本次文章中,我将从水泥碎石稳定层的定义和施工作用入手,逐步展开对水泥碎石稳定层水准测量记录表的填写范本进行解析,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清晰、深入的理解。
接下来,我将从简单到复杂的角度,对水泥碎石稳定层水准测量记录表的填写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对于水泥碎石稳定层的定义和施工作用,我们首先要明确水泥碎石稳定层是指将碎石与水泥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铺设在地面上形成的一种材料层。
这种材料层可以起到增强地面承载能力、防止地基沉降和抗冲刷的作用,因此在工程施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