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珠分类及选用
EMC常用元器件之磁珠总结

EMC常用元器件之磁珠总结磁珠是一种常用的电磁兼容(EMC)元器件,用于电子电路中的滤波和抑制电磁干扰。
它具有小巧、高效、易使用和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等特点。
本文将对磁珠的基本原理、分类、应用以及选型等方面进行综述。
一、磁珠的基本原理磁珠是由铁氧体材料制成的,具有磁导率高、电导率低的特点。
当电流通过磁珠时,它会产生一个磁场,这个磁场可以抑制电路中的高频噪声和电磁干扰。
磁珠通过对电路中的电流进行低通滤波,使高频信号被吸收而只有低频信号通过,从而起到滤波的作用。
二、磁珠的分类根据磁珠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将其分为多种类型,如下所示:1.磁珠状元件:这种类型的磁珠外观呈圆柱状,通常采用铁氧体材料制成。
它们主要用于通过电缆或线束抑制高频噪声。
2.多通磁珠:这种类型的磁珠可以具有多个通道,用于组合多个信号线进行滤波和干扰抑制。
3.表面贴装磁珠:这种类型的磁珠通常用于表面贴装设备中。
它们具有小巧的体积和低化学活性,能够满足高密度电路板的需求。
三、磁珠的应用磁珠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和电气设备中的电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EMI过滤:磁珠可用于滤除电路中的电磁干扰,提高信号质量和系统性能。
2.电源滤波:磁珠能够滤除电源电路中的高频噪声,减少电源供电对其他电路的干扰。
3.信号滤波:磁珠可用于滤除信号线中的高频噪声,提高信号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4.隔离和保护器件:磁珠可以阻止电磁波和静电对电路的干扰,保护关键器件免受损坏。
5.数据线滤波:磁珠可以滤除数据线中的高频噪声,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磁珠的选型在选择磁珠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频率范围:根据需要滤除的频率范围选择合适的磁珠。
2.阻抗匹配:选择与电路阻抗匹配的磁珠,以确保最佳的滤波效果。
3.尺寸和包装:根据电路板的尺寸和装配方式选择适合的磁珠尺寸和包装形式。
4.材料特性:选择具有高磁导率和低电导率的铁氧体材料,以实现最佳的滤波效果。
5.温度和环境要求:在高温或恶劣环境下,选择能够耐受这些条件的磁珠。
常见磁珠的磁导率

常见磁珠的磁导率
1.硬磁珠(例如氧化铁磁珠,氧化钕磁珠):硬磁珠具有较
高的磁导率,通常在几百到几千之间。
这种材料可以在外加磁
场的作用下保持较强的磁化状态,具备较高的磁性。
2.软磁珠(例如氧化铁磁珠,氧化镍磁珠):软磁珠具有较
低的磁导率,通常在几十到几百之间。
这种材料在外加磁场的
作用下易于磁化,但在取消磁场后会迅速返回无磁状态。
3.纳米磁珠:由于纳米颗粒的尺寸效应,纳米磁珠的磁导率
通常较高,而且对外界磁场的响应更加敏感。
纳米磁珠在生物
医学、磁性分离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4.金属磁珠(例如铁磁珠):金属磁珠的磁导率通常较高,
可以达到几百到几千之间。
金属磁珠通常具有较强的磁性,适
用于磁性分离、磁共振成像等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厂家制造的磁珠可能具有不同的磁导率,因此具体的数值可能会有所不同。
此外,磁导率还受到温度、
磁场强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具体应用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
进行选择和使用。
磁珠选型参数

磁珠选型参数一、磁珠概述磁珠是一种电子元器件,主要用于滤波、耦合、旁路等电路中。
它能有效地抑制高频干扰信号,提高电路的稳定性。
在电子设备中,磁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对磁珠的选型也显得尤为重要。
二、磁珠选型参数的重要性磁珠的选型参数决定了其性能和应用效果。
在进行磁珠选型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参数:材质、尺寸、电阻、电感和频率响应。
这些参数直接影响到磁珠的使用效果,因此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三、磁珠选型参数详解1.磁珠材质:常见的磁珠材质有铁氧体(Ferrite)、陶瓷(Ceramic)和金属(Metal)。
不同材质的磁珠具有不同的性能,如铁氧体磁珠具有较高的磁导率和较低的损耗,适用于高频信号处理;陶瓷磁珠则具有较高的电阻和电感,适用于电源滤波等场景。
2.磁珠尺寸:磁珠尺寸包括直径、长度和厚度。
尺寸越大,磁珠的电感和电阻越大,对高频信号的抑制能力越强。
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电路空间和性能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尺寸。
3.磁珠电阻:磁珠电阻决定了其对电流的阻碍程度。
在高频信号传输中,电阻越小,磁珠对高频信号的损耗越小。
因此,在选型时需要根据电路需求选择合适的电阻值。
4.磁珠电感:磁珠电感决定了其对交流信号的阻抗。
电感越大,磁珠对高频信号的抑制能力越强。
在选型时,需要根据电路的滤波需求来选择合适的电感值。
5.磁珠频率响应:磁珠频率响应是指磁珠在不同频率下的性能表现。
高频响应越好,磁珠对高频干扰的抑制能力越强。
在选型时,需要关注磁珠的频率响应曲线,确保其在所需频率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性能。
四、选型实例分析以一款铁氧体磁珠为例,其尺寸为3mm×3mm×1.5mm,电阻为10Ω,电感为100nH,频率响应在100MHz以上。
这款磁珠适用于高频信号处理,如手机、通信设备等场景。
五、总结与建议磁珠选型是电子电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在选型时,要充分考虑磁珠的材质、尺寸、电阻、电感和频率响应等参数,以确保电路性能和稳定性。
磁珠分类及选用

磁珠分类及选用磁珠由软磁铁氧体材料组成,具有独石结构。
目前磁珠有以下几类:普通型这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叠层型片式磁珠/电感器,1608、2012是目前的主流规格,同时还有3216、3225等多个规格。
大电流型普通型磁珠的额定电流只有几百毫安,但在某些应用场合要求额定电流达到几安培;例如:为了消除计算机卡板电源部分及大电流母线部分的噪声,要求磁珠能承受几安培的电流。
为此,选择适当的铁氧体材料或者采用低烧结温度电子陶瓷材料,并采取适当的工艺措施,制成了能够承受大电流的叠层型片式磁珠,阻值比较低。
尖峰型当电子线路中在某频率点存在着强烈的干扰噪声很难消除时,可以在此电子线路中加一个谐振频率恰巧在干扰噪声频点的尖峰型磁珠,从而将这一强烈的干扰噪声完全抑制;不同电子线路、不同用户对谐振频率的数值要求是不相同的。
高频型各种电子元器件的频率都在提高,辐射的电子干扰的频率往往超过1GHz;如果使用普通型磁珠,那么,三次谐波信号成分将被大量衰减,致使时钟脉冲信号钝化,将会引起误操作。
所以要求将磁珠的抑制EMI 的频率范围提高,如对500MHz 以下的信号频率成分几乎无衰减通过,而对1GHz 以上的干扰噪声产生大量衰减。
阵列型磁珠阵列(Chip Beads Array)又称为磁珠排(如图),即在一个0805 或1206 的片式元件内并列2~4 个片式磁珠。
这样就大大缩小了在PCB 上所占据的面积,有利于高密度组装。
铁氧体磁珠(Ferrite Bead)是目前应用发展很快的一种抗干扰元件,廉价、易用,滤除高频噪声效果显著。
在应用上,片式铁氧体磁珠大致可分为电源线路用和信号线路用两大类产品。
作为用在信号线路中所要求的性能,最重要的是所有信号波形应与抑制噪声措施相互依存和适应。
电源线路上使用的产品有低直流电阻和高耐能量型。
片式磁珠的外形尺寸系列已符合片式阻容元件的标准,而且性能优良、品种规格齐全,为电路设计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关于磁珠的详细介绍

关于磁珠的详细介绍磁珠是一种具有磁性的微小球体,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领域,成为了当今科技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磁珠的概念、分类、制备方法、性质和应用等方面内容。
一、磁珠的概念与分类磁珠是指具有一定磁性的微小球体,通常由磁性材料(如铁、铁氧体、钴等)制成。
根据不同的特性和用途,磁珠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最常见的是硅胶磁珠,它是将磁性材料(如铁氧体)封装在硅胶基质中制成的,具有良好的磁性和生物相容性。
此外,还有纳米磁珠、聚合物磁珠、金属磁珠等不同类型,它们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各有特点。
二、磁珠的制备方法磁珠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等。
其中,物理方法主要是利用高能球磨、磁控溅射、磁浮发泡等技术制备;化学方法主要是通过溶胶-凝胶法、水热法、电化学法等途径进行制备;生物方法则是利用微生物、病毒等进行模板合成或生物合成。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制备。
三、磁珠的性质磁珠的主要性质是磁性和分散性。
由于磁性材料的存在,磁珠具有明显的磁性,可以通过外加磁场进行针对性操作和控制。
另外,磁珠的分散性也是其重要的性质之一,可以通过调节磁珠表面的特性来实现不同的分散状态,如疏水性、亲水性等。
四、磁珠的应用磁珠的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许多领域。
首先是医学领域,磁珠可以用于生物诊断、药物输送、分子探测等方面。
例如,磁珠可以通过表面修饰具有高度专一性的靶向分子,用于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其次,磁珠还可以应用于环境领域,如水处理、土壤修复等。
磁珠可以作为吸附剂、催化剂等材料,具有吸附重金属离子、降解有机污染物等功能。
此外,磁珠还可以应用于能源、信息存储、生物工程等领域。
总之,磁珠是一种具有磁性的微小球体,通过不同的制备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类型的磁珠。
磁珠具有独特的磁性和分散性,广泛应用于医学、环境、能源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磁珠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磁珠的种类和结构

磁珠的种类和结构一、硅胶磁珠硅胶磁珠是一种常见的磁珠材料,它具有高度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
硅胶磁珠的结构由硅胶颗粒和磁性材料构成。
硅胶颗粒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可以提供良好的吸附和分离效果。
磁性材料则可以使硅胶磁珠具有磁性,从而可以通过外加磁场进行快速分离。
硅胶磁珠广泛应用于生物分离、基因测序、药物传递等领域。
二、纳米磁珠纳米磁珠是指粒径在纳米级别的磁珠材料。
纳米磁珠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磁性能,可以提供更高的分离效率和灵敏度。
纳米磁珠的结构主要由纳米颗粒和磁性材料构成。
纳米颗粒具有较小的尺寸和较大的表面积,可以提供更多的靶向吸附位点。
磁性材料则可以使纳米磁珠具有磁性,从而实现快速分离。
纳米磁珠广泛应用于生物分离、诊断试剂、药物传递等领域。
三、金属磁珠金属磁珠是指具有金属材料的磁珠。
金属磁珠的结构由金属颗粒和磁性材料构成。
金属颗粒可以提供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生物相容性。
磁性材料可以使金属磁珠具有磁性,从而可以通过外加磁场进行分离和回收。
金属磁珠广泛应用于催化反应、环境监测、生物传感等领域。
四、聚合物磁珠聚合物磁珠是指具有聚合物材料的磁珠。
聚合物磁珠的结构由聚合物颗粒和磁性材料构成。
聚合物颗粒可以提供良好的吸附和分离效果,同时具有较大的孔隙结构。
磁性材料可以使聚合物磁珠具有磁性,从而可以通过外加磁场进行分离和回收。
聚合物磁珠广泛应用于生物分离、药物传递、环境治理等领域。
五、复合磁珠复合磁珠是指由多种材料组成的磁珠。
复合磁珠的结构可以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进行设计和调整。
复合磁珠的材料组合可以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选择,从而实现多种功能的综合应用。
复合磁珠广泛应用于生物分离、诊断试剂、药物传递、催化反应等领域。
磁珠的种类和结构多种多样,不同的种类和结构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
硅胶磁珠具有高度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纳米磁珠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和灵敏度,金属磁珠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聚合物磁珠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复合磁珠可以实现多种功能的综合应用。
磁珠分类和应用以及工作原理等相关知识详解

磁珠分类和应用以及工作原理等相关知识详解片式铁氧体磁珠的工作原理铁氧体抑制元件的阻抗和插入损耗铁氧体磁珠的类别铁氧体磁珠的应用1. 片式铁氧体磁珠的基本原理磁珠,实质上虽然是一个电感器,但在功能、作用与组成上也是有它的特点的。
电感的基本功能是电路谐振和扼流电抗。
主要应用于电源电路、时钟发生电路、射频(RF)和无线通讯、无线遥控系统等场合。
磁珠的主要功能是消除存在于线路中的 RF 噪声,扮演着高频电阻(衰减器)的角色,它允许直流信号通过,却能滤除30MHZ以上的高频信号,主要应用于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之间的滤波,I/O(输入/输出)端口电路,射频(RF)电路和易受干扰的逻辑设备之间,电源电路以及需要抑制EMI 等场合。
磁珠的作用主要是在高频率下利用电感成分反射噪声,利用电阻成分把噪音转换成热量,由此起到抑制噪声的作用。
使用时,只要直接插入信号线、电源线中就以通过吸收、反射来实现抑制噪声以达到抗EMI 的目的。
磁珠有很高的电阻率和磁导率,它等效于电阻和电感串联,但电阻值和电感值都是频率的函数。
它比普通的电感有更好的高频滤波特性,在高频时呈现电阻性,所以能在相当宽的频率范围内保持较高的优良特性。
而电感主要起着储能、滤波、阻抗、扼流、谐振和变压作用。
磁珠由氧磁体材料作成,电感则由磁心和线圈组成,磁珠把交流信号转化为热能,电感把电流存储起来,缓慢的释放出去。
1.1 铁氧体磁珠的工作原理铁氧体磁珠是由一种立方晶格结构的亚铁磁性材料作成的磁性元件。
这种材料的分子结构为 MO·Fe2O3,其中MO 为金属氧化物,通常是MnO 或ZnO。
它的制造工艺和机械性能与陶瓷相似,颜色为灰黑色,常用于电磁干扰滤波器中,这种材料的特点是高频损耗非常大。
用于抗 EMI 的铁氧体材料,磁导率(μ)和饱和磁感应强度(Bs)是两个最重要的磁性参数,而磁导率(μ)的定义是磁通密度随磁场强度的变化率,即μ=△B/△H。
对于一种磁性材料来说,磁导率不是一个常数,它与磁场的大小、频率的高低有关。
磁珠分选 样本类型

磁珠分选样本类型
磁珠分选是一种利用磁性微珠与目标分子之间的特异性结合,从而实现对生物样本中特定目标分子的分离和纯化的技术。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目标分子的特性,磁珠分选可以应用于多种不同类型的样本。
一些常见的磁珠分选样本类型包括:
1. 细胞:磁珠分选可用于分离和纯化特定类型的细胞,例如免疫细胞、干细胞、肿瘤细胞等。
通过使用针对细胞表面标志物的特异性抗体偶联磁珠,可以将目标细胞与其他细胞分离开来。
2. 核酸:磁珠分选可用于分离和纯化核酸,例如 DNA 和 RNA。
通过使用针对核酸的特异性探针或抗体偶联磁珠,可以从复杂的生物样本中提取出目标核酸。
3. 蛋白质:磁珠分选可用于分离和纯化蛋白质,例如抗体、酶、受体等。
通过使用针对蛋白质的特异性抗体或配体偶联磁珠,可以从生物样本中捕获和纯化目标蛋白质。
4. 外泌体:磁珠分选可用于分离和纯化外泌体,这是一种由细胞分泌的小囊泡。
通过使用针对外泌体表面标志物的特异性抗体偶联磁珠,可以从生物体液中分离出目标外泌体。
5. 循环肿瘤细胞(CTC):磁珠分选可用于分离和纯化血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
通过使用针对肿瘤细胞表面标志物的特异性抗体偶联磁珠,可以从血液中捕获和纯化 CTC。
除了以上列举的样本类型,磁珠分选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类型的生物样本,如组织样本、血液样本、细胞上清液等。
具体的应用取决于目标分子的特性和研究的需求。
磁珠分选技术具有快速、高效、特异性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在生物医学研究、临床诊断和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珠分类及选用
磁珠由软磁铁氧体材料组成,具有独石结构。
目前磁珠有以下几类:
普通型
这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叠层型片式磁珠/电感器,1608、2012是目前的主流规格,同时还有3216、3225等多个规格。
大电流型
普通型磁珠的额定电流只有几百毫安,但在某些应用场合要求额定电流达到几安培;例如:为了消除计算机卡板电源部分及大电流母线部分的噪声,要求磁珠能承受几安培的电流。
为此,选择适当的铁氧体材料或者采用低烧结温度电子陶瓷材料,并采取适当的工艺措施,制成了能够承受大电流的叠层型片式磁珠,阻值比较低。
尖峰型
当电子线路中在某频率点存在着强烈的干扰噪声很难消除时,可以在此电子线路中加一个谐振频率恰巧在干扰噪声频点的尖峰型磁珠,从而将这一强烈的干扰噪声完全抑制;不同电子线路、不同用户对谐振频率的数值要求是不相同的。
高频型
各种电子元器件的频率都在提高,辐射的电子干扰的频率往往超过1GHz;如果使用普通型磁珠,那么,三次谐波信号成分将被大量衰减,致使时钟脉冲信号钝化,将会引起误操作。
所以要求将磁珠的抑制EMI 的频率范围提高,如对500MHz 以下的信号频率成分几乎无衰减通过,而对1GHz 以上的干扰噪声产生大量衰减。
阵列型
磁珠阵列(Chip Beads Array)又称为磁珠排(如图),即在一个0805 或1206 的片式元件内并列2~4 个片式磁珠。
这样就大大缩小了在PCB 上所占据的面积,有利于高密度组装。
铁氧体磁珠(Ferrite Bead)是目前应用发展很快的一种抗干扰元件,廉价、易用,滤除高频噪声效果显著。
在应用上,片式铁氧体磁珠大致可分为电源线路用和信号线路用两大类产品。
作为用在信号线路中所要求的性能,最重要的是所有信号波形应与抑制噪声措施相互依存和适应。
电源线路上使用的产品有低直流电阻和高耐能量型。
片式磁珠的外形尺寸系列已符合片式阻容元件的标准,而且性能优良、品种规格齐全,为电路设计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过去未采用电子产品(如彩电、录像机、电话机等),现在也开始大量采用片式电感器和片式磁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