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子弹飞赏析(1)

让子弹飞赏析(1)
让子弹飞赏析(1)

让子弹飞鉴赏

镜头的合理运用

1、镜头构图的特色

电影《让子弹飞》镜头运用多使用中近景、近景、特写这几个景别,小景别之间的链接创造一致的时间和空间的秩序,突出演员表演如:神态、动作、语言、情绪等。

如电影开篇火车内吃火锅那场戏,总共22个镜头,除了两个从汤师爷背后拍的三个人的全景:第一个位于这组镜头开始,另一个位于三人唱《送别》歌的结束外,其他都为三人的中近景,展示唱歌时的神态,交代故事中的人物,这些小景别的切换,使观众清楚的看清和弄懂电影故事的人物,并被演员夸张搞笑的演技逗得开怀一笑。

又如电影中,假扮县长的张麻子和六子谈莫扎特一场戏,总共10个镜头只有第1个镜头使用的长镜头,张麻子把唱片放好镜头上移,然后随着张麻子的走动,镜头推过去,拍张麻子和六子的中全景,这一个镜头介绍了场景和人物的动作,镜头的剪切完全为叙事服务,在不知不觉中完成镜头的切换。

2、小景别大量运用的优势

中景捕捉一个演员的姿势和肢体语言,且范围足以捕捉脸上表情微妙的变化。电影《让子弹飞》中,人物镜头大都是使用中景、中近景,电影四分之三的镜头以人物的上半身来完成,整部电影却不显单调庸俗而且趣味盎然,这些小景别的大量运用合理恰当,给电影整体的观赏性增色不少

人物特色突出:电影《让子弹飞》人物有名有姓的人物十六个,每一个人物形象都很鲜活。恰当的小景别表现人物使观众对电影中的人物印象深刻。如作为黄四郎的替身出现的杨万楼,除外貌酷似周润发外,他搞笑的表演也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人物动作方向明确:小景别展现人物,人物动作动向鲜明,如花姐想加入麻匪行列一场,一手拿枪指着张麻子一手拿枪指着自己。

视线剪辑的成功运用:小景别的恰当运用使电影多处应用了视线剪辑,电影导演戈达尔曾说过,最自然的剪辑是‘视线剪切’,使镜头连贯顺畅,如电影中最精彩的“鸿门宴”一场戏,多处使用张麻子、黄四郎和马邦德的视线进行剪切,观众犹如身临其境,使这场戏的节奏把握的非常好。

3、跳轴的大胆运用

随着我国电影电视业的发展,观众的视听语言认知能力大大提高,姜文抓住“在艺术领域中,技巧多半是一种强化后的感知能力。”在电影《让子弹飞》中,多次使用环形轨等技巧使镜头观赏起来大胆新颖的镜头语,带来观众的感官刺激。在电影摄像中,运动轴线原则的目的是:组织摄像机角度,以维持一贯的银幕方向感与空间感。运动轴线原则也被称作180°假象线原则,电影中根据人物对话应用的跳轴拍摄比比皆是。

如马邦德向张麻子讲“三七分”那场戏,张麻子和马邦德之间隔着一张桌子,谁说话谁就在画面的右侧,是一个跳轴的经典段落,把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的表现出来。这场180°的跳轴运用合理、恰当,把张麻子不畏权势和马邦德唯利是尊的表现的淋漓尽致。

又如电影“鸿门宴”一场戏中,导演更是指导演员恰当走位,恰当使用环形轨和人物视线跳轴法,在一定的空间内,通过演员穿越自己的运动轴线,使得新轴线代替旧轴线,以此来完成叙事。在饭桌所在的屋子这一狭小的空间里展示很饱满的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这场戏巧妙合理的运用运动镜头,通过人物对话、人物视线、环形轨等因素,合理打破轴线规则,场面惊心动魄,令人耳目一新。

叙事的巧妙恰当

电影《让子弹飞》自放映以来,受到广大影迷的不断解读,有些言过其实,有些甚至很牵强。然而姜文电影的精髓,以及大众最近经常提及的“姜文时代的到来”除了精湛的视听语言技巧外,还有其讲故事的手法。这些就造就了姜文电影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影视艺术的根本任务是叙事,即叙述一个或一组事件,姜文电影《让子弹飞》中,一组事件环环相扣链接在一起,在事件的安排中,重点表现人物的行动和生活。姜文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是广为影迷认可的看不懂的好电影,人们都知道电影有很深的内涵可供读解,但很难把电影所有内涵解析出来,继《太阳照常升起》之后,姜文又拍摄的电影《让子弹飞》通俗搞笑的语言、严谨紧凑的结构、演员精湛的表演技艺,使观众对《让子弹飞》的解读。

电影中伏笔的铺设

伏笔是电影剧本创作中叙述手法之一。潜藏在剧情前面部分,为将要出现的人物性格、命运变化或事件发展所做的一种预示。

如电影中上任鹅城的路上,张麻子对小六子说的那番话:“怎么办?继续当官呗,做事要多动脑筋,先动脑子后动手,明白吗?”这句话为剧情发展做了铺垫,小六子因胡万一碗还是两碗凉粉的阴谋剖腹自杀,张麻子上任县长之后,凡事先动脑子后动手,事情处理的稳稳妥妥,几次逢凶化吉,与黄四郎之间展开斗智斗勇的较量。这个伏笔的作用是加强了剧情前后

间的必然联系,使后面出现的重要情节不显突兀。

又如电影开篇张麻子上任鹅城,鹅城民众敲锣打鼓欢迎,带头敲鼓的花姐在枪响后镇静自若的吹着一只白色的羽毛,这一看似荒诞无意的镜头,把花姐胆大机灵的性格描绘出来,为后面几次出场和加入麻匪队伍的剧情做好了铺垫。

情节铺排张弛有度

电影剧作中的情节是指推动人物性格展开的一系列行动和情境的结构安排,也被称为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人物性格通过情节得以展现。电影《让子弹飞》首映以来,得到观众的认可,生动的情节树立起鲜明的人物形象。电影《让子弹飞》票房到7.6亿,一举超过《唐山的地震》成为中国国产片票房最高的电影。这部电影观赏性强,令人发笑的情节点随处可见,但整部电影动静结合,叙事旋律把握的恰到好处。

如黄四郎在城楼上等待上任县长——杨万楼来到黄四郎身边——张麻子和县长夫人的对话——县长和马邦德的对话等等,观众在观看的时候笑声此起彼伏,但却没有影响叙事的完整性,整部电影并不是以取悦观众为第一目的,而是在老老实实的讲故事,情节一环扣一环。在这个过程中,黄四郎阴险残忍的性格、张麻子滑稽冷静的性格以及县长夫人风骚撩人只愿当县长夫人的性格刻画的清晰明确。

又如电影后部分杀黄四郎一段戏,扬言斩黄四郎——散银子——花姐和黄四郎替身不见了——张麻子黄四郎斗智收银子——散枪弹——黄四郎张麻子斗智民众拿枪——张麻子呼吁民众无效——张麻子智勇双全运筹帷幄打铁门——花姐、老三和假黄四郎归来——假称张麻子被抓得群众拥护——斩假黄四郎——民众斗黄四郎等等,冲突有条不紊的强化,进入高潮并被加以解决。张麻子的沉着冷静、老四和老五的心中无底、黄四郎的多疑以及民众谁赢帮谁的精神状态被鲜明的展现出来。

故事情节给观众猜测的余地

电影上映以来,互联网上有一些对电影《让子弹飞》的解读,如:①花姐给黄四郎的礼盒里面装的是两颗钻石,黄四郎一看就知道花姐已经搞定了汤师爷和老二和老三,于是便假装卖个人情给花姐放过老二和老三,本来他是带人来干掉他们的。②花姐搞定了老三却没有搞定老二,因为老二是同性恋。等等。

解读①是有失真实性的,电影《让子弹飞》中钻石的故事:黄四郎与张麻子斗智斗勇后,为表好意,奉上两颗钻石——回去途中被喝醉酒张麻子从马上丢在地上——“汤师爷”捡起后向县长夫人卖弄——张麻子回来后拿回钻石——胡万为取回钻石毙命、县长夫人毙命(死时使用替身)——张麻子把钻石给“汤师爷”山西来的老婆——假张麻子劫持钻石,杀人灭

口,钻石盒掉在地上。解读②,黄四郎的人假扮麻匪强奸妇女后,老二开玩笑说:“大哥,你是了解我的,如果我出手,那趴在桌子上的应该是他老公……”篇末老三几个带花姐走时说“我要代二哥娶了她”……总之,整部电影除了在观众进入影院观赏的那两个小时时间外,还留给观众无穷的遐想空间,造成这些的不止是篇末火车经过后那个隐约的人影,更是电影《让子弹飞》巧妙、合理、恰当的故事情节设置。使得观众有兴趣从各个角度对《让子弹飞》进行解读。

一部好的电影会像一部好的著作一样给观众带来“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林黛玉”“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孙悟空”,它会使你不轻易与别人去分享,正如你不会同别人一起分享你的人生;它会使你不轻易为这部电影而与他人争论,正如你不会轻易允许他人评论你的人生。电影《让子弹飞》中的张麻子为什么面对财富无动于衷?为什么面对民众的冷漠依然那样坚定?电影中的马邦德为什么会以撒谎为乐?为什么在临死之前又坦言相告?他未说完的话是什么?慢慢的,才发现,问的越多,不懂的就越多,这样一部好电影,只会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