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路径”真的“最佳”吗?
生活中最佳路径的例子作文

生活中最佳路径的例子作文在生活的漫漫长河中,我们总是在寻觅着那条所谓的“最佳路径”。
有时候,它像是隐藏在迷雾中的宝藏,让人摸不着头脑;有时候,又会在不经意间,如同闪电划过夜空一般,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我想起了那次和家人一起的自驾游。
原本,规划好的路线是沿着高速公路一路疾驰,直达目的地。
可谁能想到,半路上遇到了大堵车,车辆像被施了定身咒一样,一动不动。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原本兴奋的心情逐渐被烦躁所取代。
“要不咱们换条路走吧?”老爸皱着眉头提议道。
“能行吗?别又走错了。
”老妈有些担心。
“反正堵在这儿也不是办法,试试看呗!”老爸坚持着。
于是,我们果断下了高速,拐进了一条乡间小道。
刚开始,道路狭窄,坑坑洼洼,我的心也跟着悬了起来,“这能行吗?感觉越走越偏啦。
”但随着车子的前行,眼前的景象却让我们惊喜不已。
道路两旁是一望无际的稻田,微风吹过,稻穗轻轻摇曳,仿佛在跳着一支优美的舞蹈。
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和稻花的香气,那是一种城市里从未有过的清新味道。
“哇,好美啊!”我忍不住叫了起来。
“还真没想到,这歪打正着,竟走进了这么美的地方。
”老妈也笑着说道。
我们慢慢地开着车,欣赏着沿途的风景,心情无比舒畅。
路过一个小村庄时,几个孩子正在村口的小河里嬉戏玩耍,他们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
一位老奶奶坐在门口的竹椅上,悠闲地晒着太阳,看到我们,还热情地挥了挥手。
“这感觉太棒了,比在高速上干等着强多了!”老爸得意地说。
原本以为这次绕路会耽误不少时间,可没想到,这条小道虽然曲折,但车辆稀少,通行顺畅。
我们居然比预计的时间还早到达了目的地。
这次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生活中的“最佳路径”并非总是那条预设好的、看似最直接的道路。
有时候,适当的改变和冒险,反而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就像我们这次的自驾游,原本被堵车困在高速上,心情糟糕透顶,可换了一条看似不起眼的乡间小道,却收获了美丽的风景和愉悦的心情。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选择,是遵循常规,还是勇敢尝试新的可能?或许,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
最佳路径 课文

《最佳路径》是一篇内容生动、意蕴深远的课文,讲述了世界著名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为设计法国迪斯尼乐园的路径所经历的过程和最终得到的启示。
格罗培斯在设计路径时遇到了困难,因为乐园中各景点之间的道路该如何设计还没有具体的方案。
他收到了施工部的电报,要求他尽快定稿。
然而,在参观葡萄园时,他看到了园主们将葡萄摘下来提到路边,向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叫卖,但很少有人停下来购买。
然而,当他们的车子拐入一个小山谷时,他们发现那儿停着许多车子。
原来,这是一个无人看管的葡萄园,只要在路旁的箱子里投入五法郎,就可以摘一篮葡萄上路。
这种“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让格罗培斯深受启发。
回到住处后,他立即给施工部发了一封电报,要求他们按照他在葡萄园里的做法,在乐园的空地上撒满草种。
没过多久,小草出来了,整个乐园的空地被绿草所覆盖。
在乐园提前开放的半年里,草地被踩出许多小道,这些踩出的小道有宽有窄,优雅自然。
第二年,格罗培斯让人按照这些踩出的痕迹铺设了人行道。
1971年,在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应该尊重人们的自由选择,不要刻意规定和限制他们的行为。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人性化、自然化、最优化的效果。
同时,也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思考和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从而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gis最佳路径名词解释_解释说明

gis最佳路径名词解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集成空间数据和地理分析技术的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处理与地理、位置相关的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各行各业都广泛应用了GIS技术,其中之一就是最佳路径分析。
本文将详细介绍GIS最佳路径的概念、原理以及应用领域。
最佳路径是指在特定的约束条件下,在两个或多个地点之间找到一条最优的路径。
这条路径通常是基于某种评价标准,如距离最短、时间最短或成本最低等。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5个部分。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单介绍GIS最佳路径的背景和意义。
其次,在第2部分中,我们将详细解释GIS的概念,并介绍最佳路径定义与原理。
然后,在第3部分中,将对GIS最佳路径算法进行分类解析,并讨论约束条件对最佳路径计算的影响。
接下来,在第4部分中,将通过实际案例给出城市交通规划、物流配送以及应急救援等方面在GIS最佳路径应用上的示例。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并展望GIS最佳路径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GIS最佳路径的详细解释和应用案例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使用该技术。
无论是进行城市规划、交通管理,还是优化物流配送路线等领域,掌握GIS最佳路径技术都能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带来更高效、更经济的结果。
(注意:此回答为普通文本格式,并不包含实际段落格式。
)2. GIS最佳路径名词解释2.1 GIS概念介绍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用于处理、存储、分析和可视化地理空间数据的技术工具。
它结合了地理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通过利用空间关系和属性关系来展示地理现象和问题。
2.2 最佳路径定义与原理最佳路径是指在给定的网络中,根据特定的约束条件找到两点之间距离最短或时间最少的路线。
在GIS中,最佳路径通常被应用于交通规划、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等领域。
读《最佳路径》有感

读《最佳路径》有感读《最佳路径》有感读《最佳路径》有感1读了高老师的《自由:让每个顾客都满意的智慧——最佳路径教学思考》,深刻体会到高老师对文章分析、理解得透彻,同时也勾起了我读原文的欲望。
再读原文,没有去体会如何教学生理解课文。
自己却对课文:“撒下草种,提前开放。
施工部按要求在乐园撒下草种。
没过多久,小草长出来了,整个乐园的空地被绿草所覆盖,在迪斯尼乐园提前开放的半年里,草地被踩出许多小道,这些踩出的小道有宽有窄,优雅自然。
第二年,格罗培斯让人按这些踩出的痕迹铺设了人行道……”大为感叹:这些有宽有窄,优雅自然的小道不正是不同的人生足迹吗?格罗培斯这一举动不正体现了我们现在大呼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可我们的'教育做到了“以人为本”吗?知识的海洋也如这“迪斯尼乐园”,我们的教育什么时候也能像它一样,为孩子们全面开放,让孩子走自己想走的路,让他们在其中自由漫步,驻足,沉迷……我们教师及时地为之铺路、架桥,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方便,而不是做什么导航者、引路人。
我想如果是这样的话,就绝不会出现所谓的“后进生”或“厌学者”,也就应证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古训。
也许这一切很快就会在我们身边出现。
读《最佳路径》有感2这学期,我们在俞老师的带领下,学了《最佳路径》这篇课文。
这篇文章写格罗培斯设计的迪斯尼乐园要对外开放了,但各景点的道路该怎样设计还不知道。
后来,在葡萄园主老太太那里受到启发,老太太尊重别人,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让大师打开思路。
于是他决定撒下土种,提前开放,在半年中,游客们踩出了大道,小道,道路有宽有窄,格罗培斯让施工部按踩出的道路铺设人行道,这些道路优雅自然,非常美丽。
因此被选为最佳路径。
无论是葡萄园主,还是格罗培斯,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给人以自由,尊重他人,这一点,我非常赞同。
平时,爸爸妈妈给我自由,让我自己安排时间,什么时候读英语,什么时候做作业,什么时候练琴,什么时候休息……我做了时间的主人,非常开心,成绩也一直比较好,在学校里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董淑玲的《最佳路径》演示课件

然而建筑学中最微不足道的一点——路径设计却让他大伤脑 筋。 对迪斯尼乐园各景点之间的道路安排,他已修改了50多次, 没有一次是让他满意的。
﹡接到催促电报,他心里更加焦躁。巴黎 的庆典一结束,他就让司机驾车带他去了 地中海海滨。他想清理一下思绪,争取在 回国前把方案定下来。
自学提纲
1.默读课文4——5自然段 2.说说格林培斯看到的农民卖葡萄的方 式有什么不同?结果怎样? 3.如果你是行人,会买谁的葡萄?为什 么?
﹡给人自由,任其选择。
﹡撒下草种,提前开放。 ﹡电报只有八个字,也许工人看 不懂,你能解释一下这八个字吗。
﹡没多久,小草长出来了,整个乐园 提 前开放的半年里,草地被踩出许多小道。 在迪斯尼乐园提前开放的半年里,草地被 踩出许多小道,这些踩出的小道有宽有窄, 优雅自然。 ﹡有宽有窄,优雅自然。
6、最
佳
路
径
迪斯斯乐园于1955年开
幕,此后,在美国和海外 又陆续开了5家,分布在4 个国家和地区的迪斯尼主 题公园。 2005年9月12日,香港 迪斯尼乐园成为中国第一 座迪斯尼主题公园。而迪 斯尼公司已落实计划在中 国上海川沙镇建设另一个 主题公园,惟名称或许不 再以“迪斯尼”相称。 截止2010年3月,美国 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 香港5处地方建有迪斯尼 乐园。另有上海迪斯尼乐 园正在建造中。
迪斯尼乐园路径
﹡如果你是当年的评委,你是怎 样评价这条路径的?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 也就成了路。 —— 鲁迅
适 合 的 才 是 最 好 的
﹡如果你是当年的评委,你是 怎样评价这条路径的?
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之所以被评为 最佳路径,理由有三:
理由1: 理由2: 理由3:
﹡你想对格罗培斯说些什么? ﹡请你模仿当年评委的口气,为 格罗培斯先生拟一份颁奖词! ﹡小组讨论,为大师,不仅因为他有创新的思维、精湛的 艺术,还因为在艺术创作上不断地精益求精,更因为他具有处处 尊重他人、为他人着想的人文精神。
最佳路径教学反思

最佳路径教学反思最佳路径教学反思1初读《最佳路径》一文,不禁为格罗培斯的创意拍手叫好,“给人自由,任其选择”这样顺其自然的方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最终成就了“最佳”。
这个“最佳设计”的灵感,来自于一个无奈之举,一个无心之施,一个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现象。
这个“最佳设计”的产生,来自一个建筑设计大师的敬业精神,来自于一个透过表象看到本质的智者的思考,来自于善于联系,极富创造力的建筑艺术家的设计。
格罗培斯是一位大师级建筑设计师,是哈佛建筑学院的院长,是70多处精美建筑的缔造者,可是他却因为一个微不足道的路径设计而大伤脑筋。
这大师与微不足道两个词摆在一起,使读者不能不产生疑问,提出一个为什么?拓展思维,那就是这条路径设计很难,难在什么地方?仔细读文,不难发现愿意--大师自己不满意,大师追求尽善尽美,追求自己设计的最佳。
再深入思考,大师心中的最佳是怎样的呢?我们大胆设想就是人人满意,方便快捷的路径。
大家都知道众口难调,大家同样也知道他人心思难以揣度。
格罗培斯也一定知道,为什么他要坚持不拿出自己已经设计好了的,却十分不满意的设计呢?我想:因为他心中有人,有着他设计建筑的享有者,众多即将来到迪斯尼的游人。
他在寻找着与众人沟通的最佳路径,以设计出为享有者提供最好服务的路径。
大师在思绪烦杂中去法国南部散心,“思绪”一词,说明他在思考,没有停止,歌德曾经这样说过:我们的生活就像旅行,思想是导游者,没有导游者,一切都会停止,目标会丧失,力量也会化为乌有。
正是因为这导游的引导,才造就了最佳的设计。
葡萄园发生的令人惊疑的事,让人匪夷所思。
一边是热情的葡萄园主,不辞辛苦的采摘葡萄送到马路旁边,诱人的吆喝呼喊着来来往往的车辆。
一边是年老力衰老婆婆,守着无人采摘的满山葡萄,身居一个山谷中。
这样的体力、能力的悬殊,本来的结果已经预料到的,但是“谁知在这绵延上百公里的'葡萄产区,总是她的葡萄最先卖完。
”这种现象不能不使一些智者产生思考。
最佳路径问题

若一条弧段(vi,vj)的权值表示结点vi和vj间的长度,那么道路u={e1,e2,…,ek}的长度即为u上所有边的长度之和。所谓最短路径问题就是在vi和vj之间的所有路径中,寻求长度最小的路径,这样的路径称为从vi到vj的最短路径。
点i就被选为最短路径中的一点,并设为已标记的点。
找到点i的前一点。从已标记的点中找到直接连接到点i的点j*,作为前一点,记为
i=j*
标记点i。如果所有点已标记,则算法完全推出,否则,记k=i,重复步骤 。
图5.37为某一带权有向图,若对其施行Dijkstra算法,则所得从V0到其余各顶点的最短路径以及运算过程中距离的变化情况如表5.5所示。
①已知图的邻接矩阵A;
②求出A,A[2],A[3],…,A[n-2];
③D=AA[2]A[3]…A[n-2]=(di,j)n×n。
最终得到的D为图的最短距离矩阵。求出矩阵中的每个值需要进行n次计算,求出矩阵中的所有元素值需要进行n2次计算,最后又需要进行n次比较,所以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O(n4)。
以上三种算法各有优缺点,下面仅就适用范围、功能、时间复杂度、求解次短路径能力等方面进行比较,以便在使用中选择更利于问题解决的方法。
Dijkstra算法、弗洛伊德算法都可适用于无向图或有向图,而矩阵算法本身仅适用于无向图,但经改进后也可用于有向图;Dijkstra算法每次只能求出一个起源点到其余各点的路径,弗洛伊德算法和矩阵算法都能够求得所有顶点间的最短路径;这三种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依次为O(n2)、O(n3)、O(n4);另外,矩阵算法还能求出次短路径,其他两种算法则不能。
最佳路径分析

GIS应用技能训练基于多因素与层次模型的校题目园火灾救援最佳路径分析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地理信息系统班级1102班姓名江瑶指导教师黎华、胡杏花2013 年7 月12 日目录摘要 (1)1 背景以及分析的意义 (1)2 训练要求 (1)3 设计分析 (2)3.1整体思路 (2)3.2最佳路径的道路层次模型 (2)3.2.1建立层次模型 (2)3.2.2确定权系数 (3)3.2.3实际调查 (4)4 软件应用 (5)4.1本次实验的道路数据获取 (5)4.2对校园内外部矢量化并制图 (7)4.3给校园各道路命名并且赋权值 (9)4.4对校园内外道路进行拓扑构网 (9)4.5对拓扑网进行最短和最佳路径分析 (11)5 结果分析及评价 (11)5.1校外最短路径结果及分析 (11)5.2校内最短路径结果及分析 (11)6 心得体会 (12)致谢 (13)参考文献 (13)附录1 权值计算代码 (15)附录2 所有道路权值 (15)基于多因素与层次模型的校园火灾救援最佳路径分析摘要:最佳路径的求取实则是一个多目标综合决策问题。
以往一些研究没有能全面分析问题,只注重与某个因素下的最佳路径,这使得分析结果不尽如人意,不能得到最佳结果。
有些则综合了多种影响因素,然而在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时常采用专家评估的方法,这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有时会偏离客观实际,易于造成评价失准,致使结论缺乏真实性。
本文所提模型是综合了多目标决策与层次分析法的基于多因素影响与综合评判的最佳路径分析模型。
模型在全面问题分析基础上先给出了影响最佳路径分析的几个重要影响因子,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的思想构建了道路层次模型,确定了各影响因素的权系数。
在综合评判时应用多目标决策模型与所提因素评分模型确定了各影响因素对路段的评分矩阵,并综合所求各因素的权系数得到最终路段的综合权值。
最后以路段综合权值为路段属性进行Dijkstra算法求解,得到最佳路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佳路径”真的“最佳”吗?
作者:胡红
来源:《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7年第02期
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在设计迪斯尼乐园时,遇到一个难题:各景点之间的路该怎样连接,一直没有具体方案。
偶然的一次,他从一位无力料理葡萄园的老太太身上得到了启发:给人自由,任其选择。
于是,他的难题迎刃而解——撒下草种,提前开放,并根据游人踩出的痕迹设计人行道。
后来,他设计的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这是国标本苏教版小语教材四下《最佳路径》一文的主要内容。
在教学格罗培斯的设计过程时,很多人都为这位世界建筑大师“撒下草种,提前开放”的方案叫绝,可有一位同学却高高举起了反对的手。
情境再现:
生1:老师,我觉得格罗培斯的方案并不是最好的。
师:(有点意外)为什么?
生1:因为格罗培斯让游人随便乱踩,那一定有无数条路,方向各不相同,这样不是很难看吗?再说,游人也不该践踏草坪呀!
师:你说得好像有点道理,有不同意见吗?(一石激起千层浪)
生2:我不同意。
因为游人踩出的虽然是无数条路,但总有深浅,草被踩的程度也各不相同。
我想,格罗培斯一定是沿着被踩得最深的痕迹设计人行道的。
生3:我也不同意××(生1)的观点,因为我在公园里看到的人行道都是弯弯曲曲、有宽有窄的,那样的道路不但不难看,反而优雅自然,让人走在上面心情舒畅呢!
生4:是啊,迪斯尼乐园那么大,如果都是笔直的路,那多单调啊!
师:(面对生1)你觉得他们说得有道理吗?
生1:(微笑着)我现在觉得他们说得有道理了。
但是,让游人践踏草坪也不太好呀,不是常说要爱护草坪吗?
师:××真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他不忍心看到小草被踩踏。
同学们,你们说格罗培斯的这一设计是不是造成了大草坪的损失呢?
生5:虽然草坪被踩坏了是损失,但是格罗培斯根据人们踩出的痕迹设计了人行道。
等人行道铺好后,其他地方的草坪就不会被踩坏了。
师:这么说来,草坪被踩只是一时的损失,换来的却是顺其自然、给人自由的路径,这不是“小损失,大收获”吗?你们看呢!
生:(齐)对!
……
经过这番讨论,提出质疑的学生有了新的收获,他既理解了格罗培斯这种把选择权利交给大家,设计出来的路径才是最佳路径,又明白了“失小得大”的道理。
同时,对该生这一质疑的讨论,又让更多学生认识到:懂得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中蕴涵着巨大的价值。
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之所以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那是因为建筑大师格罗培斯尊重了所有前来迪斯尼乐园的游客们的自由。
给人自由是格罗培斯成功的关键。
其实,给学生自由也应该是教师追求的目标,没有自由就没有创造。
本案例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学生提出质疑后,老师没有立刻告诉他问题的答案,而是通过大家的讨论,循序渐进,直至悟懂为止。
从上面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课堂中的孩子们是自由的,他们自由设想、自由发表言论。
当然,这种自由不是无序的,而是在教师引领下的步步深入。
生活中,有时不必去刻意雕琢,顺其自然或许就是最佳选择。
教育孩子也该如此,孩子好比一花一草,他们有着各自的生长需要,如果我们一味地要求他们按统一的模式发展,那就如一盆盆人工的盆景,即使再美,也没了他们自己舒活筋骨、伸展枝叶的空间,充其量也只是一株“病梅”而已。
让我们的孩子自由发展吧,这样,他们才会拥有精彩纷呈的世界!
(胡红,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南化第四小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