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学期课外阅读试题

合集下载

【10篇】新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10篇】新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10篇】新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1.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

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

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选自《肥皂泡》(1)“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读这段话时,要用()的语气。

A. 慷慨激昂B. 快乐骄傲C. 恋恋不舍(3)用横线在文中画出作者想象的部分。

(4)根据短文内容,想想下列加点词语分别指什么?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快乐:________骄傲:________希望:________(5)假如你看到这些肥皂泡,你会产生怎样的想象呢?【答案】(1)排比,用来加强句子语气。

(2)B(3)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

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

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4)为吹泡泡的游戏有趣而快乐。

;为能吹出这么美丽的泡泡而骄傲。

;为起的泡泡让作者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寄托着作者美好的愿望。

(5)略【解析】【分析】(1)连用三个以上(那么……)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是排比。

(2)语气:是表示说话人对某一行为或事情的看法和态度。

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式。

语气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方面是一定的思想感情,一方面是一定的具体声音形式。

了解常用的朗读句子的语气,然后结合语境来分析。

(3)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三年级下册课外《伊索寓言》阅读测试题与答案

三年级下册课外《伊索寓言》阅读测试题与答案

三年级下册课外《伊索寓言》阅读测试题
与答案
一、选择题
1. 以下哪个不是《伊索寓言》的作者?
- A. 伊索
- B. 安徒生
- C. 拉封丹
- D. 乔治·奥威尔
- 答案:B. 安徒生
2. 《伊索寓言》以什么形式展现故事?
- A. 诗歌
- B. 小说
- C. 寓言
- D. 传记
- 答案:C. 寓言
3. 以下哪个不是《伊索寓言》讲述的寓言故事?
- A. 《乌鸦喝水》
- B. 《乌龟和兔子赛跑》
- C. 《狐狸与葡萄》
- D. 《小红帽》
- 答案:D. 《小红帽》
二、填空题
1. 《伊索寓言》是源自古希腊的寓言故事集。

2. 伊索的寓言故事经常通过动物来讽刺人类的行为。

3. 《伊索寓言》通过简短的故事,传达出深刻的道德教育意义。

三、简答题
1. 请简要介绍《伊索寓言》的作者伊索。

- 伊索是古希腊的一位寓言作家,他以编写寓言故事闻名。


的故事通常以动物为主角,通过这些动物的行为来揭示人类的缺点
和道德教训。

2. 请列举一则你最喜欢的《伊索寓言》故事,并简要概括其寓意。

- 我最喜欢的一则《伊索寓言》故事是《乌鸦喝水》。

故事讲述了一只渴望喝水的乌鸦,在找不到容器的情况下,找到一个装满水的高瓶子。

乌鸦聪明地把瓶子里的水灌入地上的浅盘,然后喝到了水。

这个故事寓意着聪明和创造力能够帮助我们克服困难。

以上是《伊索寓言》阅读测试题与答案。

---
注:本文档中的内容为个人回答,仅供参考。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一)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别的树木容易招虫。

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子。

它们还要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子子孙孙都寄生在树上。

||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

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

樟树的高贵之处就在这里。

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

(1)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

①反义词。

枝繁叶茂-________ 消失-________②近义词。

轻松-________ 生育-________(2)用“||”分好的层次,写出每层的意思。

第一层:________第二层:________(3)“樟树的高贵之处就在这里”的“这里”是指________。

作者写石榴树的目的________。

(4)文章的写作特点是借________抒情,以________喻人。

(5)人们为什么“也总爱在她故居的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答案】(1)枝枯叶落;出现;容易;繁衍(2)别的树木容易招虫。

;樟树本身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不招虫。

(3)樟树的香气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是用对比的写法更突出樟树的特点(4)物;树(5)人们之所以爱在樟树前留影,是因为樟树所表现出的特点与宋庆龄的伟大人格有相似之处,体现了宋庆龄崇高的人格风范与高贵品质。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2)概括层意,可先看看每层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练习题10篇(附答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练习题10篇(附答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练习题10
篇(附答案)
阅读练题一
题目
今天是伟伟的生日,妈妈给他买了一个的蛋糕。

可是,他却不
开心,因为他的好朋友小明没有来参加他的生日派对。

伟伟心里觉
得很失望,该怎么办呢?
答案
伟伟决定给小明打电话,问他为什么没有来参加他的生日派对。

他们很快解开了误会,原来小明当天有事情无法前来。

伟伟心情放
松下来,和小明一起度过了愉快的生日。

阅读练题二
题目
小明天天都会带一本书来学校,看起来专注而认真。

其他同学
都很好奇,为什么小明对读书如此痴迷呢?
答案
小明喜欢读书的原因是他觉得通过读书可以学到很多有趣和有
用的知识。

他相信读书可以帮助他成长,并且开阔他的眼界。

看到
小明的努力,其他同学也开始对读书产生了兴趣。

......
阅读练题十
题目
小华家住在乡村,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农民。

他觉得农民的工
作非常辛苦,但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他想要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人民生产粮食。

小华决定要努力研究,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农民。

答案
小华知道,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农民,需要掌握农业知识和技巧。

他决定多读有关农业的书籍,并请教身边的农民朋友。

他还计划暑
假期间去农村实习,亲身体验农民的工作。

小华相信,通过自己的
努力,他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期末专项复习卷——课外阅读(试题)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项复习卷——课外阅读(试题)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卷——课外阅读【第一组】感受大自然返乡报春的家燕春天,家燕们随着温暖的春风回到它们的故乡。

在那时,家燕们大量地繁殖,遍布我国大部分地区。

在天气转凉的秋天,它们成群结队地向南移,飞到印度、南沙群岛等暖和的地方,再建一个新家。

家燕有一个“怪癖”。

它们总是在夜深人静、明月当空的夜晚迁飞,而且飞得很快,有时只能看见它们的影子一闪而过,根本看不清楚它们的模样。

家燕还有着惊人的记忆力,无论迁飞多远,哪怕隔着千山万水,它们也能够返回故乡。

家燕返回家乡后,头一件“大事”便是建造自己的家园,有时补补旧巢,有时建一个新的巢穴。

家燕们不断地用嘴衔来泥土、草茎、羽毛等,再混上自己的唾液。

没多久,一个崭新的碗形的窝便出现在你家的屋檐下了。

家燕体态轻盈,一对翅膀又窄又长,飞行时好像两把锋利的镰刀。

它们飞行时似一支刚离弦的箭,“嗖”的一声发射出去。

家燕还是捕虫能手,几个月就能吃掉大约25万只害虫,所以我们千万不能伤害它们哟!1.【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成群结队:千山万水:2.【归纳概括】根据短文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段落主要内容第1自然段春天返乡,。

第2自然段,一闪而过。

第3自然段,准确返回。

第4自然段头等大事,。

第5自然段体态轻盈,飞行迅速。

第6自然段,不能伤害。

3.【品读句子】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作者是如何把句子写得优美生动的,并填空。

它们飞行时似一支刚离弦的箭,“嗖”的一声发射出去。

作者把比作,用“嗖”模拟箭离弦时的声音,表现了家燕飞行时只听到,看不到的迅速。

4. 【语言运用】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并仿写一种动物的特点。

仿写:(二)牵牛花(片段)叶圣陶手种牵牛花,接连有三四年了。

种在十来个瓦盆里,无从取得新的泥来加入,便从城隍庙的花店里买了一包过磷酸骨粉,搀和在每一盆泥里,这算代替了新泥。

瓦盆排列在墙脚,从墙头垂下十条麻线,每两条距离七八寸,让牵牛的藤蔓缠绕上去。

这是今年的新计划,往年是把瓦盆摆在三尺光景高的木架子上的。

【10篇】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10篇】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10篇】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民艺一绝——南阳烙画河南南阳是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深厚。

南阳有“三宝”——烙画、玉雕、《出师表》,“烙画”位居其首,蜚声海内外。

烙画,亦称烙花、烫花、火笔画、“火针刺绣”。

它是利用碳化原理,通过控温技巧,用温度在摄氏三百至八百度之间的铁笔烙烫。

百闻不如一见。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亲自观看了烙画师们制作的过程。

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

最后是上色,遵循一定顺序,根据作品需要,有的不施任何颜料,只用白描技法勾勒线条,用西画素描的黑、白、灰来烘色;有的以烙为主,套彩为辅,在竹木、宣纸或丝绢等材质上勾画烘烫作画。

看他们的作品,或线条流畅,如行云流水;或凝色浑实,敦厚拙朴;或色调清爽,云淡风轻;或虚实相应,层次明晰……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效应。

恍惚间,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幅南阳烙画的艺术长廊,它们越过眼前,穿越历史,回到了千年以前的汉代……是啊,这些精美的艺术画廊是家乡人民在用他们的智慧、妙思、巧手谱写着、延续着……(1)用“________”在短文中画出烙画的制作过程。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烙画,是________(地方)的特色,它又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用________度的铁笔在材料上进行烙烫。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文章开宗明义,点明“烙画”特殊地位,既吸引读者又为下文展开作好铺垫。

②“烙画”的作画材质有严格的要求,只能使用竹木、宣纸、丝绢。

③“烙画”没有任何颜色,只有素描的黑、白、灰。

④南阳“烙画”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之一,它体现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答案】(1)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

最后是上色。

(2)河南南阳;烙花;烫花;火笔画;摄氏三百至八百(3)①正确;②错误;③错误;④正确【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新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新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新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1.?颐和园?片段,完成练习.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1)颐和园长廊的的特点是.(2)为了说明长廊的特点,作者采用了 ?口的说明方法.(3)?颐和园?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景方式,在本段中能表达这一方法的词语是f口0【答案】(1)长、还有长廊沱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房间多.(2)列数字;作比拟(3)进了;绕过【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水平.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2)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 ①举例子;②分类别;③打比方;④列数字;⑤作比拟;⑥下定义;⑦列图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故答案为:(1)长、还有长廊沱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房间多.( 2)列数字、作比拟;(3)进了、绕过【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根底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2)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根底上筛选相关信息的水平.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米斯是一位年仅11岁的意大利少年.他被穷苦的父母卖给了一个马戏团.()受不了那种非人的折磨,( )他逃了出来,乘船回家.在船上,三个游客乘着酒兴,对遍体鳞伤的米斯产生了怜悯,给了他少许的银币和大把的铜币.那三个人继续喝酒,最后竟露骨地攻击米斯的祖国. 哗",一大把银币、铜币像冰雹一样飞掷到那三个人的脸上.米斯愤怒地挥舞着他那枯瘦的胳膊,对着那三个旅客大声吼道:拿回去!我不要说我祖国坏话的人的东西!〞(1)选择一组适宜的关联词填到文中的括号里.只要•…就.... 由于•…所以..... . ••就.....(2)给带点字选择适宜的解释.乘:①坐②就着③一种计算方法A.他乘船回家.B.乘着洒意,他诗兴大发.(3)用横线画出文中表现米斯非常气愤的句子.(4)填空.米斯当时遍体鳞伤,他肯定需要 ,但当他听到 ,立即把钱币飞掷到那三个人的脸上,这说明了米斯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孩子.(5)给文章加上一个适宜的题目.【答案】(1)由于;所以(2)①;②(3)哗",一大把银币、铜币像冰雹一样飞掷到那三个人的脸上.米斯愤怒地挥舞着他那枯瘦的胳膊,对着那三f旅客大声吼道(4)钱;有人攻击自己的祖国;爱国,有尊严(5)勇敢的米斯【解析】【分析】(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旬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此题分句前后是因果关系.应选由于•…•所以……;(2)这是一道工字多义〞的练习题.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水平.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4)此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水平.解答此题,需要回忆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旬(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5)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故答案为:(1)由于;所以(2) A① B®(3)哗",一大把银币、铜币像冰雹一样飞掷到那三个人的脸上.米斯愤怒地挥舞着他那枯瘦的胳膊,对着那三个旅客大声吼道(4) 1、钱2、有人攻击自己的祖国3、爱国,有尊严(5)勇敢的米斯【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2)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字的理解,正确理解字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根底上仔细揣摩.(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根底上筛选相关信息的水平.(4)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5)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水平.3.课内阅读.海底动物各有各的特点.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梭子鱼每小时能有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忽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有些贝类自己不动,但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1)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请用横线画出来.(2)这段话写了: ? :、和________ 几种动物.(3)在文中找出以下词语的近义词.远程一忽然一旅游一■般一(4)你还知道哪些海底动物,它们有什么特点?请你简要地写下来.【答案】(1)海底动物各有各的特点(2)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贝类;深水鱼(3)长途;忽然;旅行;普通(4)旗鱼的背上长着一块长长的翅,就像一面旗.旗鱼是世界上已经发现的唯一的一种游动不是靠弯曲身体来产生动力的鱼!【解析】【分析】(1)考查找中央句的方法.中央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央旬〞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央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央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央旬在段首.(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水平.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3)此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水平.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此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4)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故答案为:(1)海底动物各有各的特点;(2)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贝类;深水鱼;(3)长途;忽然;旅行;普通;(4)旗鱼的背上长着一块长长的翅,就像一面旗.旗鱼是世界上已经发现的唯一的一种游动不是靠弯曲身体来产生动力的鱼!【点评】(1)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央句的方法并运用.(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根底上筛选相关信息的水平.(3)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4)此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相关知识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增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4.阅读?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2自然段,完成练习.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功夫.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1)用横线画出这段话的中央句.(2)文中提到了? ? ? ?摊贩、官吏和读书人,文中〞…•表示.(3)从好几百个〞三百六十行〞这些词中,可以看出画上张择端下了很大的功夫.【答案】(1)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功夫.(2)农民;船工;生意人;道士;医生;列举同类事物的省略(3)人物众多【解析】【分析】(1)考查找中央句的方法.中央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央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央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央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央句在段首.(2)考查对语段的理解水平.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语段,就能找到答案.(3)体会划线词语,了解用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央效劳.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表述合理即可.故答案为:(1)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功夫.(2)农民;船工;生意人;道士;医生;列举同类事物的省略;(3)人物众多【点评】(1)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央句的方法并运用.(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根底上筛选相关信息的水平.(3)体会重要词语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5.课文内容精彩回放.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北京人把瓢虫叫作花大姐〞好名字!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小圆点,特别漂亮.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小圆点,叫作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有的瓢虫吃虾虫,是益虫;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害虫.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幼虫吗?(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①指通畅顺当,没有阻拦.①指缝隙严密闭合(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3)读了这段文字我知道了,瓢虫有两种,一种吃财虫,是二种吃马铃薯嫩叶,是.(4)文中划线的句子是请将它改为陈述句:【答案】(1)顺顺溜溜;严丝合缝(2)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3)益虫;害虫(4)反问句;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应该改改口味,也吃虾虫.【解析】【分析】(1)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短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短文中了.(2)此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拟人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具有人的情感与行为,从而到达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3)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 锁定所填的范围,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4)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答复,也就是明知故问,这是反问.反问句改为陈述旬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方: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认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认.故答案为:(1)①顺顺溜溜;②严丝合缝;(2)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 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3)益虫;害虫;(4)反问句;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应该改改口味,也吃虾虫.【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2)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3)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4)掌握反问旬改陈述旬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水平.6.阅读下文,答复以下问题.在生活中,只要一提到蜜蜂,有的小朋友马上就想到蜜蜂会萤人.其实,蜜蜂一般不轻易萤人,萤人是它进行的自卫,是它维护生命做出的一种本能反响.当蜜蜂遇到侵害时,它就会把尾部的毒针刺入对方的身上,并放出毒液.蜜蜂尾端的毒针是自卫的武器,它连着身体里的毒腺,蜜蜂在使用它的毒针之后身体会被撕毁而死去.其实,蜜蜂是一种可爱的小精灵,以它的勤劳赢得人们的喜爱.蜜蜂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分工明确而精细.工蜂负责采蜜,每天忙碌地出去寻找蜜源,采到蜜后送回来,再出去.它的身体带有电荷,能形成一个生物磁场,根据磁场判断出去和回来的方向.工蜂还能根据太阳判断方向,所以不管它们飞多远,都能找到家.蜜蜂在采蜜时,眼睛起了关键作用.蜜蜂生长着许多复眼,大约有500万只.虽然蜜蜂有许多复眼,但是由于它的身体较小,眼睛就显得更微小了.看来蜜蜂虽然体型微小,但它们对人类的影响和奉献却一点也不小,所以我们要保护它们.(1)给短文拟一个题目.(2)下面的这句话,你觉得放到短文的哪个位置上比拟适宜?所谓复眼就是由很多微小的眼睛组成的,每只小眼睛都能看清一个小范围,再把那么多小眼睛看到的物体组合起来,就能形成一个很大的范围.(3)工蜂是如何判断风向的?用“___________ 在短文中画出.(4)读了短文,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小蜜蜂?【答案】(1)可爱的小蜜蜂(2)这句话放在第三自然段眼睛起了关键作用〞这句的后面(或虽然蜜蜂有许多复眼〞这句话前面).(3)工蜂的身体带有电荷,能形成一个生物磁场,他们会根据磁场判断出去和回来的方向.工蜂还能根据太阳判断方向,所以不管它们飞多远,都能找到家.(4)我们应该保护小蜜蜂,不能随便伤害它.【解析】【分析】(1)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2)填充题,一般要注意补写的内容与所给出的内容一致.(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水平.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4)谈自己的看法,答复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熟悉.故答案为:(1)可爱的小蜜蜂(2)这句话放在第三自然段眼睛起了关键作用〞这句的后面(或虽然蜜蜂有许多复眼〞这句话前面).(3)工蜂的身体带有电荷,能形成一个生物磁场,他们会根据磁场判断出去和回来的方向.工蜂还能根据太阳判断方向,所以不管它们飞多远,者B能找到家.(4)我们应该保护小蜜蜂,不能随便伤害它.【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水平.(2)此题考察了关键词语和情节的填充.(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根底上筛选相关信息的水平.(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旬顺即可.7.阅读下面的成语故事,然后答复以下问题.三人成虎战国时,魏国大臣庞恭要陪魏王的儿子去赵国都城邯郸作人质.庞恭深知魏王容易偏听偏信,担忧自己一走,国内那些反对他的人会制造流言莹语.于是临行前,庞恭对魏王说:如果有人报告,说大街上有只老虎正在吃人,您相信吗?〞魏王说:我不相信.〞庞恭又问:如果第二个人也这么说呢?〞魏王说:两个人都这么说,我就会将信将疑了. 〞庞恭再问:如果第三个人也这么说呢?〞魏王说:大家都这么说,我只好相信了. 〞庞恭感慨道:邯郸离魏国比王宫离大街要远得多,只怕日后议论我的还不止三人,请大王仔细考察才是.〞魏王点头道:寡人心里有数,你放心去吧.〞(1)先猜猜以下生字的读音,再查字典验证.①“蜚〞字的读音是②“庞〞字的读音是0(2)先猜猜以下词语的意思,再查字典或词典验证.①寡人: ______________②流言蜚语:(3)请根据文章的内容选一选.①“三人成虎〞这个成语的寓意是().A.三人同心协力就会擒住老虎B.谣言或错误的话重复屡次,就会让人信以为真②庞恭向魏王讲主人成虎〞这个故事的用意是()A.希望魏王不要偏听偏信B.希望魏王能够深入民间,了解民间的疾苦,发奋有为8.阅读下文,答复以下问题.我特别喜爱野菊花.记得小时候住在外婆家,秋天,外婆带我到野外去玩.只见满山坡盛开着黄茸茸的野菊花,小小的绿色叶片衬托着黄色的花朵, 好看极了.野菊花没有开花的时候,人们常以为它们是一棵棵小草.可到了秋天,一旦开花,它们就很美,美得自然,美得朴实.它们没有迷人的芬芳,更没有华丽华贵的姿色.但它们的生命力很强,花期也长,到了深秋初冬时节, 百花凋谢,它却依然开放.外婆告诉我,野菊花有很多用途.那天我爬上坡去摘花时,不小心滑了一跤,腿上擦破皮出血了,我直叫痛.这时外婆马上摘下几朵野菊花,挤出汁,敷在我的伤口上.我顿时觉得清清凉凉的,不几天伤口就好了.外婆说, 野菊花有消炎止血的功能.新中国成立前穷人家治伤买不起药,就用干的野菊花熬水洗外伤,可管用了.外婆又说,野菊花还是一种中药,能清热败火,治感冒.我没有想到野菊花居然这么有用.我回北方上学之前,一下子摘了不少野菊花带回家.妈妈教我把野菊花洗净晒干,泡茶喝.我喝过红枣茶、绿茶,可从来没喝过野菊花茶.泡了一杯,尝了一口,只觉得沁人的清香直入肺腑,真顶得上清凉饮料哩.野菊花土生土长,无所需求,却默默地无私地向人们奉献.它们平凡、朴素,却又那么顽强.人不也需要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吗?我愿做一朵小小的野菊花.(1)认真读短文,给短文加上适宜的题目.(2)写出它们的近义词.喜爱盛开——顽弓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反问句,并改成陈述句.(4)读了短文,你知道野菊花有哪些用途了吗?(5)人们需要学习野菊花的什么精神?9.【答案】(1)瞪、跺、指、跑、画.(2)小瑶;小军(3)值周组的同学来了,给一班、二班的卫生都扣了分(4)语言;动作(5)不对.我会把纸团捡起来.【解析】【分析】(1)此题较容易,带着问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表示小瑶动作的词即可.(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水平.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4)描写方法概括为:环境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结合短文分析即可.(5)谈自己的看法,答复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熟悉.故答案为:(1)瞪、跺、指、跑、画.(2)小瑶、小军(3)值周组的同学来了,给一班、二班的卫生都扣了分.〔4〕语言、动作〔5〕不对.我会把纸团捡起来.【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动词的掌握水平.〔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根底上筛选相关信息的水平.〔4〕此题主要考查对常用描写方法的掌握水平.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合理,文通旬顺即可.10.阅读下文,答复以下问题.曾子杀猪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儿子哭着要和曾妻一块儿去.于是曾妻骗孩子说:乖孩子,待在家里等娘,娘回来给你杀猪吃. 〞黄昏,曾妻回来了,看到曾子在猪圈里举着菜刀,曾妻不解地问:你举着菜刀跑到猪圈里干啥?〞曾子毫不思索地答复:杀猪〞.曾妻听了,扑哧一声笑了:不过年不过节的杀什么猪呢?〞曾子严肃地说:你不是容许过孩子要杀猪给他吃吗?既然容许了就应该做到.〞曾妻说:我只不过是骗骗孩子,和小孩子说话何必当真呢?〞曾子说: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曾妻听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夫妻俩真的杀了猪给孩子吃,并且宴请了乡亲们,告诉乡亲们教育孩子要以身作那么.虽然曾子的做法遭到一些人的嘲笑,但是他却教育出了诚实守信的孩子.曾子杀猪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他的人品一直为后人所尊敬.〔1〕判断正误.①曾子杀猪是为了教育孩子学会诚信.②曾子的妻子说给孩子杀猪吃,是为了不让孩子跟着去集市.③曾子被后人所尊敬是由于他是一个老实守信的人.④曾子教育妻子做人要老实守信,所以中午就让孩子吃到了猪肉.〔2〕从哪里可以看出曾子是在教育妻子做人要诚信,用“________________ 倒出来.〔3〕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有哪些,试着写下来.【答案】〔1〕①正确;②正确;③正确;④错误〔2〕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3〕无论是教育子女还是做人,都必须讲个信〞字,要说到做到,不能说谎.【解析】【分析】〔1〕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拟判断正误. ①正确;②正确;③正确;④错误.曾子教育妻子做人要老实守信,所以中午就杀猪让孩子吃到了猪肉.〔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水平.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3〕此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央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故答案为:〔1〕①正确;②正确;③正确;④错误〔2〕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3〕【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水平.〔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根底上筛选相关信息的水平.〔3〕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旬顺即可.。

三年级课外必读试题及答案

三年级课外必读试题及答案

三年级课外必读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安徒生童话》的作者是哪个国家的?
A. 英国
B. 德国
C. 丹麦
D. 法国
答案:C
2. 《格林童话》中,灰姑娘的水晶鞋是由什么制成的?
A. 玻璃
B. 钻石
C. 银
D. 金
答案:A
3. 《小王子》这本书中,小王子来自哪个星球?
A. 火星
B. 金星
C. B-612星球
D. 土星
答案:C
二、填空题
4.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其开篇是“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____。


答案:习相远
5. 《一千零一夜》中,山鲁佐德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成功地吸引了国王的注意,并最终改变了国王的____。

答案:杀妻习惯
三、简答题
6. 请简述《海的女儿》中小美人鱼为了追求爱情所做出的牺牲。

答案:小美人鱼为了追求爱情,放弃了自己的声音,忍受了巨大的痛苦,最终化作泡沫消失在海面上。

7. 《西游记》中,孙悟空为什么被压在五指山下?
答案:孙悟空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指山下,直到唐僧取经路过,才得以解救。

四、论述题
8. 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谈谈你对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的看法。

答案: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展示了人类面对困境时的顽强生存意志和创造力。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一无所有到建立起自己的家园,体现了人类智慧和勇气。

结束语:
通过以上试题及答案,我们可以看到三年级课外必读书籍的丰富性和教育意义。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阅读这些经典作品,不仅增长知识,更能够培养良好的品格和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下学期三年级课外阅读测试题
一、选择题(3分)
1、牛羊再也不肯到山沟里去吃草了,是因为马良在山沟里画了( C )
A、老虎
B、豹子
C、黑毛狼
D、马儿
2、马良想买一支笔,可他没有钱,他攒了很久很久,总算攒成了一笔钱,可是,笔店的笔( A )。

A、又涨价了
B、卖没了
C、坏了
3、在梦里,许多许多有钱人、做官人都来抢马良的笔。

马良急中生智,用笔在他身后一画,后面是一条波浪滔滔的( D )。

A、大河B大海 C大湖D、大江
4、白胡子爷爷的胡子很长很长,快拖到地上了,头发眉毛都白了,穿的是一领( B )色长袍。

A、红色
B、黄色
C、白色
D、灰色
5、马良用神笔给大家画的第一件东西是( A )。

A、吹不灭的大红灯笼
B、美丽的蝴蝶C许多木笔树 D、金元宝
6、皇帝让马良给他画摇钱树,马良却先用神笔画了( A )。

A、一个大海
B、一阵阵风
C、一棵棵树
D、一座座金山
7、《神笔马良》的故事告诉我们( D )的道理。

A、马良有一支神笔
B、神笔画什么就会有什么
C、皇帝最后被淹死
了D、人不能太贪婪,要靠自己的勤劳获得财富。

8、魔法师为了骗得阿拉丁的信任,说自己是阿拉丁的( A )。

A 叔叔
B 爷爷
C 爸爸
9、有一位姑娘很聪明,她连续给国王讲了( A)夜故事,最终改变了自己的命
运,也改变了国王。

A一千零一 B一千一 C 一千二十
10、魔法师为了确保阿拉丁去取神灯的宝库里的安全,送给阿拉丁( B )。

A.一枚胸针
B. 一枚戒指
C.一块宝石
D.一盏油灯
11.《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中强盗开山洞的口令是( C )。

A.豌豆,开门吧!
B.燕麦,开门吧!
C.芝麻,开门吧!
D.大麦,开门吧!
12.《天方夜谭》的《第一个老人和羚羊的故事》中,老人告诉魔鬼,这只羚羊
是他的( B. )。

A.女儿
B.儿子
C.妈妈
D.妻子
13.《天方夜谭》的《第一个老人和羚羊的故事》中,第一个老人的妻子趁丈夫
不在,便施展魔法,把孩子变成( C. )。

A.一只小猪
B.一头小象
C.一头小牛
D.一只小猫
14、《天方夜谭》的《第二个老人和猎犬的故事》中,第二个老人告诉魔鬼,z
这两只猎犬原来是他的(D )。

A.儿子
B. 女儿
C.妻子
D.哥哥
15、《天方夜谭》的《驼背的故事》中,驼背是一个( D. )。

A. 裁缝
B.御厨总管
C. 商人
D. 侏儒
16、下列简单机械中,哪一种不是运用了轮轴原理( B )。

A、方向盘
B、斧头
C、螺丝刀
D、水笼头
17、下列最稳固的形状是( A )。

A三角形 B正方形 C圆形 D平行四边形
18、下列哪种物品应该扔进有毒有害垃圾箱。

( C )
A、生锈的铁钉
B、烂果皮
C、废日光灯管
D、玻璃瓶
19、( B )是从根源上解决垃圾问题的有效方法。

A、使用一次性的用品
B、减少丢弃
C、填埋
D、焚烧
20、科学家一般选择( B )来观察非典病毒。

A、显微镜
B、电子显微镜
C、放大镜
D、望远镜
21、以太阳为中心,由八大行星、小行星、卫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一个天体
系统叫做( C )。

A、总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河外星
22、《苹果树上的外婆》中,安迪家的猎獾狗叫什么名字( C )。

A、格哈德
B、罗伯特
C、贝洛
D、约尔格
23、安迪家的家务活是这样分配的:安迪负责( B ),哥哥负责( C ),
姐姐负责( A )。

A、给狗梳毛
B、喂金仓鼠
C、刷鞋
24、安迪最爱吃得食物是什么?( B )
A、巧克力
B、麦糁饼丝
C、香肠
D、糖煮水果汤
25、安迪和外婆开的敞篷赛车是什么颜色的?( D )
A、红色
B、绿色
C、黄色
D、蓝色
26、安迪和外婆乘船去哪里捕老虎?( B )
A、森林
B、印度
C、草原
D、德国
27、安迪帮芬克太太搬家时弄坏的是( C )
A、鱼缸
B、鹦鹉笼
C、旧盘子
D、台灯
28、安迪与外婆玩船形秋千用的是什么颜色的游艺票?( B )
A、红色
B、蓝色
C、黄色
D、绿色
29、安迪帮芬克太太搬家时弄坏的是( C )
A、鱼缸
B、鹦鹉笼
C、旧盘子
D、台灯
30、芬克太太(老奶奶)帮安迪修补的衣物是( A )
A、袜子
B、衬衣
C、围裙
二、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1分)
1、马良到山上打柴时就折下一根树枝,在沙地上画鱼儿。

(×)
2、马良到河边割草时,就用草根蘸点河水,在岸上画飞鸟。

(×)
3、安迪家的苹果树长在屋子后面的小花园里。

(√)
4、外婆在旋转木马上编织绒线帽。

(√)
5、马良用神笔给自己画了好多钱财,买田买地,开大店铺,做了个大财主。

(×)
6、马良在村子的四周画了许许多多木笔树,将整个村子都围了起来。

(√)
7、阿拉丁自己去向国王求亲,请求国王将公主嫁给自己。

(× )
8、强盗们是躲在油罐里混进了阿里巴巴的家。

(√ )
9、在《天方夜谭》故事里是国王山鲁亚尔的随从杀死了皇后。

(× )
10、安迪家的狗贝洛喜欢吃土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