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半年高中生物学科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汇总(含解析)

2020上半年高中生物学科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汇总(含解析)
2020上半年高中生物学科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汇总(含解析)

2020上半年高中生物学科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

汇总(含解析)

一、考题回顾

高中生物《细胞中的糖类》

2.内容:

如同任何机器的运转都需要外界提供能量一样,细胞的生命活动也需要能量来维持。很多种物质都可以为细胞的生活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3.基本要求:

(1)10分钟内讲完。

(2)要有适当板书。

(3)联系实际生活。

答辩题目1.本节课你所设计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2.为什么等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却不是生物体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提问:

1.有没有参加过长跑?是否遇到过参加长跑过后出现不适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时通常会怎么处理?(吃糖或者是直接喝葡萄糖。)

2.为什么吃糖会缓解长跑过后的不适?(和糖的作用有关。)

那么什么是我们所说的糖类,它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呢?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就能够知道了,咱们这节课就来一起学习细胞中的糖类。

(二)新课展开

1.糖类的元素组成

提问:你所知道的糖类有哪些?这些糖类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糖类的组成元素,师生共同总结出,糖类的组成元素是C、H、O。)

2.糖类的分类

组织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的相关内容,思考以下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问题,师生共同总结。

(1)如何给糖类进行分类?(根据糖类水解情况分类。)

(2)常见的单糖有哪几种?(五碳糖:核糖、脱氧核糖;六碳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3)常见的二糖有哪几种?它们分别是由什么单糖脱水缩合形成的?

(麦芽糖水解产生两个葡萄糖,蔗糖水解产生一个果糖和一个葡萄糖,乳糖水解产生一个葡萄糖和一个半乳糖。)

(4)常见的多糖又有哪些?(糖原、纤维素、淀粉。)

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葡萄糖。)

它和二糖能够直接被人体所吸收利用吗?(不能,它们必须被水解成单糖才能被吸收利用。)

(5)动物和植物中特有的多糖是什么?(动物:糖原;植物:纤维素、淀粉。)

(6)糖类都是甜的吗?(不是,如淀粉、纤维素。)

(7)为什么糖尿病人对于米饭和馒头都需要定量摄取?

(因为其中富含淀粉,淀粉经消化分解后生成的是葡萄糖。)

3.糖类的作用

(1)知道了糖类的元素组成和分类,结合生活实际,根据以下问题,思考糖类的作用是什么?

(2)为什么低血糖的病人需要及时补充糖类,否则会发生眩晕?(总结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3)是不是所有的糖类都是能源物质?(不是,如核糖、纤维素。)

(三)小结作业

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

2.作业:思考除了糖类还有什么物质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本节课你所设计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

1.能够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认识到糖类的元素组成及糖类的分类,并能够说明糖类的作用。

2.通过生活实例,运用归纳与概括的思维,总结单糖、二糖、多糖的特点,得出糖类既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3.能够根据糖类的组成元素、分类及功能,探讨糖类这一生物大分子物质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4.认同糖类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建立生物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

2.为什么等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却不是生物体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

【参考答案】

糖类是生物体主要利用的能源物质,尤其是大脑和神经所利用的能源必须由糖类来供应。而脂肪是生物体内最好的储备能源。脂肪是非极性化合物,可以以无水的形式储存在体内。虽然糖原也是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但它是极性化合物,是高度的水合形式,在机体内贮存时所占的体积相当于同等重量的脂肪所占体积的4倍左右。因此脂肪是一种很“经济”的储备能源。与糖类氧化相比,在生物细胞内脂肪的氧化速率比糖类慢,而且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此外,糖类氧化既可以在有氧条件下也可以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所以对于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而言,糖类和脂肪都可以作为储备能源,但是糖类是生物体活动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一、考题回顾

高中生物《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的区别》

3.基本要求:

(1)要有提问的环节;

(2)讲清楚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的区别;

(3)请在10分钟之内完成上述任务。

答辩题目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是如何培养科学思维这一核心素养的?

2.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区别?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和复习导入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体内的细胞数量很多,体内的细胞是一成不变的吗?还是会有一些特殊的变化?学生根据前面的学习得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发生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引导学生回顾什么是细胞凋亡。(是一个主动地由基因决定的自行结束细胞生命的过程。)介绍还有另外一种细胞会发生的特殊变化是细胞坏死,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有怎样的区别呢?顺势引出本节课的课题: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的区别。

(二)新课讲授

1.引导学生先自主阅读教材,找出什么是细胞坏死?(学生通过阅读,得出细胞坏死是指细胞受到极端的物理、化学因素作用或受到严重的病理性刺激,正常的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而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并请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这些影响因素可以是哪些?(电、热、冷、机械等不利因素。)请学生结合之前学习的细胞凋亡,总结得出第一个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的区别。(影响因素不同:细胞凋亡受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细胞坏死是由电、热、冷、机械等不利因素)进而再请学生思考两个过程与基因的关系?得出第二个区别。(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细胞坏死不受基因控制)

2.多媒体播放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的过程图解动图,请学生前后桌四人为一小组,讨论在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过程中涉及到的细胞膜和细胞形态变化是怎样的?学生讨论之后,请学生代表回答。(细胞坏死是染色质不规则地浓缩,线粒体、细胞核、内质网肿胀,接着细胞膜破坏,胞浆外溢,细胞外形发生不规则的变化;细胞凋亡是细胞与周围细胞脱离,染色质浓缩并凝集在细胞核的周边,细胞质也发生浓缩,接着细胞核裂解,细胞膜内陷,将细胞分隔成多个有膜包裹的凋亡小体)学生回答之后,引导学生得出另外两个区别(细胞凋亡的细胞膜内陷,细胞坏死的细胞膜破裂;细胞凋亡的细胞分割形成多个凋亡小体,细胞坏死细胞外形不规则变化。)

3.再次播放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的过程图解动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两个过程变化后的细胞内容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细胞凋亡过程将细胞形成的凋亡小体被邻近的细胞或专门的巨噬细胞吞噬,没有释放到细胞外;细胞坏死过程中细胞解体后释放出的细胞内容物释放到细胞外。)由对内容物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两个过程对机体的影响,得出第五个区别。(细胞凋亡对机体有利,细胞坏死对细胞有害)

(三)巩固提升

请学生列表格总结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两者的区别。

(四)小结作业

小结:以提问收获的方式总结本节课知识点。

作业:请学生课下去搜集资料:人们如何利用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机理研究治疗人类的多种疾病。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是如何培养科学思维这一核心素养的?

【参考答案】

1.能用结构与功能观说出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区别。

2.通过观察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的过程图解,利用归纳分析,概括得出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过程中形态变化和物质变化。

3.探究用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来治疗人类的多种疾病的机理。

4.接受科学,健康的生活建议,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出示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的过程图解动图,请学生前后桌四人为一小组,讨论在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过程中涉及到的细胞膜和细胞形态变化是怎样的?学生讨论之后,请学生代表回答。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通过对比,能够培养归纳分析这一科学思维。

2.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区别?

一、考题回顾

高中生物《染色体的结构》

3.基本要求:

(1)10分钟内讲完;

(2)要求配合教学画出简图;

(3)突出学生主体性。

答辩题目1.阐述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

2.本节课的思路是什么?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染色体的形态,谁能说说染色体的形态是什么并上黑板来画一画?(学生上台板演)

过渡:知道了染色体的形态之后,那它的结构是什么呢?其实科学家也对它的结构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猜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染色体的结构到底是什么。

(二)新课展开

过渡:由于光学显微镜的分辨能力有限,用它来分析染色体的结构非常困难,直到电子显微镜出现之后,人们才开始对染色体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那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在电子显微镜下的染色体的四级结构模型。

1.教师多媒体展示电镜下的染色质丝图片,并提问:能看到些什么?(呈现丝状)教师补充:一条染色体单体是由一条染色质丝高度螺旋化构成的,所以电镜下的这些丝状物质高度螺旋化后就是染色体。

2.教师展示出染色体的四级结构模型,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并思考:染色质丝它是呈什么形状的?(念珠状)

3.教师继续用多媒体展示染色质变成染色体的动画视频,组织学生观看并以生物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要求学生自己描述染色质丝变成染色体的过程。学生自己描述,教师进行补充,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染色质丝呈念珠状,每一个“小珠子”就是有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小体,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单位,念珠状的染色质丝螺旋盘绕成中空的管状结构,叫螺线管体,每一个螺线管体有6-8个核小体,在细胞分裂前期,螺线管体会再次螺旋盘绕形成筒状的超级螺线体,超级螺线体再进一步螺旋折叠,形成了染色体。

4.为了更加明确在染色体形成过程中各部分的结构名称,教师多媒体展示染色体结构示意图,并结合刚刚的动画视频,让学生自己指出各部分的名称。

(三)小结作业

1.结合这节课所学,谈一谈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这一句话的理解。(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携带着遗传信息,因此染色体可以说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2.课后思考:在生物的繁殖过程中,亲代与子代的染色体是怎样保持数目不变等的?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阐述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

【参考答案】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形态,他们都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染色质出现于间期,呈丝状,染色体是高度螺旋化的状态,呈棒状。

2.本节课的思路是什么?

【参考答案】

本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因此这节课我的思路就是将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具体直观,首先复习前面学习过的染色体的形态来引入结构的学习,其次通过模型、动画、结构图等方式逐步加深学生对染色体结构的认识,同时也不至于那么乏味。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是如何培养科学思维这一核心素养的?

【参考答案】

1.能用结构与功能观说出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区别。

2.通过观察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的过程图解,利用归纳分析,概括得出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过程中形态变化和物质变化。

3.探究用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来治疗人类的多种疾病的机理。

4.接受科学,健康的生活建议,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出示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的过程图解动图,请学生前后桌四人为一小组,讨论在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过程中涉及到的细胞膜和细胞形态变化是怎样的?学生讨论之后,请学生代表回答。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通过对比,能够培养归纳分析这一科学思维。

2.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区别?

一、考题回顾

高中生物《染色体的结构》

3.基本要求:

(1)10分钟内讲完;

(2)要求配合教学画出简图;

(3)突出学生主体性。

答辩题目1.阐述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

2.本节课的思路是什么?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染色体的形态,谁能说说染色体的形态是什么并上黑板来画一画?(学生上台板演)

过渡:知道了染色体的形态之后,那它的结构是什么呢?其实科学家也对它的结构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猜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染色体的结构到底是什么。

(二)新课展开

过渡:由于光学显微镜的分辨能力有限,用它来分析染色体的结构非常困难,直到电子显微镜出现之后,人们才开始对染色体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那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在电子显微镜下的染色体的四级结构模型。

1.教师多媒体展示电镜下的染色质丝图片,并提问:能看到些什么?(呈现丝状)教师补充:一条染色体单体是由一条染色质丝高度螺旋化构成的,所以电镜下的这些丝状物质高度螺旋化后就是染色体。

2.教师展示出染色体的四级结构模型,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并思考:染色质丝它是呈什么形状的?(念珠状)

3.教师继续用多媒体展示染色质变成染色体的动画视频,组织学生观看并以生物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要求学生自己描述染色质丝变成染色体的过程。学生自己描述,教师进行补充,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染色质丝呈念珠状,每一个“小珠子”就是有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小体,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单位,念珠状的染色质丝螺旋盘绕成中空的管状结构,叫螺线管体,每一个螺线管体有6-8个核小体,在细胞分裂前期,螺线管体会再次螺旋盘绕形成筒状的超级螺线体,超级螺线体再进一步螺旋折叠,形成了染色体。

4.为了更加明确在染色体形成过程中各部分的结构名称,教师多媒体展示染色体结构示意图,并结合刚刚的动画视频,让学生自己指出各部分的名称。

(三)小结作业

1.结合这节课所学,谈一谈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这一句话的理解。(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携带着遗传信息,因此染色体可以说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2.课后思考:在生物的繁殖过程中,亲代与子代的染色体是怎样保持数目不变等的?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阐述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

【参考答案】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形态,他们都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染色质出现于间期,呈丝状,染色体是高度螺旋化的状态,呈棒状。

2.本节课的思路是什么?

【参考答案】

本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因此这节课我的思路就是将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具体直观,首先复习前面学习过的染色体的形态来引入结构的学习,其次通过模型、动画、结构图等方式逐步加深学生对染色体结构的认识,同时也不至于那么乏味。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二重要考点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重要的知识点 一、人身心发展的规律 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性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关键期】 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二、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及其作用 2、环境及作用 3、学校教育及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三、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考试焦虑的形成原因 1.家长或教师期望值过高

2.学生自身期望值过高 3.有过失败的考试经历 4.有容易引发焦虑的品质 五、教师的职业素养 1.思想道德素养 2.知识素养 3.能力素养 4.心理素养 5.身体素养 六、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七、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一般认为模象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 2.加强词(言语直观)与形象(实物和模象直观)的配合 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八、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2.正确运用变式 3.科学地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九、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 2.上课 3.作业检查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十、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特点)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十一、常用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巩固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初中生物个人整理资料

说明:本人自己整理,适合考前一天浏览。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一)知识目标: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能通过分析有关资料,说出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作用。 3、能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自觉维护环境中的新鲜清洁。 2、让学生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1、通过资料分析总结呼吸道作用。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概括的能力。 3、何防止呼吸道疾病。教学难点:通过资料分析总结呼吸道的作用。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知识与能力 (1)概述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2)概述肺泡与血液的交换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测量、比较肺活量的差异,认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1教学重点 (1)概述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2)概述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2教学难点 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 板书设计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测量胸围差 2.外界气体是怎样进出肺的 呼吸运动时胸廓容积的变化 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胸腔扩大,腔内气压降低,膈肌收缩,顶部下降 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胸腔缩小,腔内气压升高,膈肌舒张,顶部上升 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4.气体交换的原理:通过气体扩散作用来完成。

5.呼吸的全过程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知识目标: 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能力目标: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作出推想的过程中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形成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体验肾脏结构的精巧,感悟生命的宝贵和人间的真情。 [教学重点]肾单位——尿液形成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尿液形成的两个过程和排出的过程 [难点分析] 尿液形成过程中物质的变化,血液,原尿,尿液(无葡萄糖蛋白质和血细胞)。成分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导入:血浆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代谢废物。引出代谢废物的排出,从而引出尿液的排出。尿液血液化验单比较。 总结:1.肾小囊中有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小分子蛋白质等。肾小球的血液中有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蛋白质和血细胞等。2.肾小囊中的液体只能来自肾小球中的血浆。3.由此推测肾小球和紧贴肾小球的肾小囊壁起过滤作用。4。原尿在下行的过程中会经过肾小管,因为它的周围定分布着毛细血管,所以在这儿可能发生物质的重新吸收。 细菌 知识目标: 1、让学生掌握细菌的主要特征; 2、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3、通过了解细菌的发现和巴斯德实验认同科学的发现需要以技术的进步和精细的实验 做基础;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思考,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点出日本侵略者惨无人寰的行径激起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对细菌繁殖速度的认识,减少细菌的感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是: 1、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 2、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 新课导入:采用抗战期间日本人以细菌作为生化武器导入新课:日本人用抓来的中国人来做细菌 板书设计: 第二节细菌 一、细菌的发现 1、列文?虎克:发现细菌 2、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二、细菌和形态和结构 1、形态:杆状、球状、螺旋状 2、结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集中区 特殊结构:荚膜(保护)、鞭毛(运动) 3、营养方式:异养(寄生、腐生、共生) 三、细菌的生殖:分裂生殖 芽孢:细菌的休眠体 开花和结果

教师资格证考试生物学科试讲模板

生物学科试讲模板 1.问好: 各位考官好,我是X号考生,我今天的试讲题目是《XXX》,现在可以开始试讲了。(考官是会切脉的哦~字正腔圆,双目有神,精神饱满,行为大方) 2.开场: 同学们,大家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如果你微笑,世界陪你微笑^^) 3.导入(开场、导入2分钟) (1)直接导入(“保底导入法”)方式:直接阐明学习目的、内容等。特点:易操作,互动性差。 使用情境:试讲内容为学生原本就很感兴趣、很关注时使用。 例如:今天我们来学习....,要求我们从中掌握....,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下。 (2)原有知识导入由旧知到新知,形式可选择复习提问或做习题。要求教师找到原有知识与新知联系的支点后,再进行设计。 (3)直观导入方式:引导学生观察生物体(标本、模型、图表、幻灯片、影视短片等),在从观察中提出问题,设疑。要求:实物、模型等必须与讲授内容有密切联系。教师设置问题要围绕教学目标和内容,指明思考方向。例如:“细胞的癌变’[教师]我们学习细胞的生命历程使人联想到人的寿命,人类有没有食物链上的天敌?(学生:没有) [教师]食物链上没有天敌,却有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杀手一疾病。 出示材料1,请学生推测在2002年我国人口死亡原因中占第一位的是什么?根据材料观察并回答。 死亡原因癌症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10万人、 (学生:癌症) [教师]癌是什么?癌是怎样产生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节细胞的癌 (3)事例导入要求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或关心的生物学事例。例如:“基因工程的应用”(播放民族团结图片) 讲述: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在对逝者的葬礼上也能很好地反映这一点。你知道哪些民族的葬礼?(播放天葬、草原葬、土葬的图片)介绍三种葬礼。 提问:天葬、草原葬、土葬逝者身体是如何回归自然的呢?人的身体来自于自然吗?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及各科目所占分数考试形式

一、考试科目及形式 考试分笔试和面试两种形式,笔试实行闭卷考试。 笔试科目为两部分:(1)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2)学科专业素质。 面试科目为综合实践能力。 二、考试内容及分值 (一)教育学(分值为50分) 教育学考试重在测试申请人员对学校教育的一般规律的理解和把握,并能够应用教育的规律解释、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现象和问题。 考试大纲参见:教育部人事司和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教育学考试大纲》,其中,申请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考试大纲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版,申请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的考试大纲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版。 (二)心理学(分值为50分) 心理学考试重在测试申请人员对学和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把握,既包括对心理学原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要应用心理学的原理解释、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现象和问题。 考试大纲参见:教育部人事司和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其中,申请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考试大纲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版,申请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的考试大纲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版。 (三)教育法律法规(分值为35分) 教育法律法规考试重在测试申请人员对教育教学相关的法律制度、法律规则和与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掌握,以及运用教育法律法规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育法律法规考试参考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资格条例》、《〈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可在重庆市教师资格网下载)。

生物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 (5)

生物教师资格证面试精选真题 考题:高中生物《孟德尔第二定律》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高中生物《孟德尔第二定律》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回顾分离定律的基础上,沿孟德尔的探究思路,通过问题(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对其他相对性状有没有影响?两对相对性状共同遗传时有何规律?)引入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学习。 (二)层层引导,学习新知

(1)实验现象: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相关内容后, 请学生叙述该实验的过程及结果,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 (2)提出问题:在观察现象的基础上,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回答: ①为什么F1全是黄色圆粒?(帮助学生巩固对性状显隐性的认识) ②对F2粒形和粒色两对性状分别研究时是否仍遵循分离定律?9:3:3:1与3:1之 间有什么关系?③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性状分离的原因是什么?借鉴遗传因子假说, 能否解释性状的自由组合现象? (3)做出假说:此时学生会积极思考,相互讨论。进一步引导学生阅读孟德尔对自由 组合现象的解释。 (4)验证假说:教师引导:孟德尔在得出分离定律时,提出假说后探究过程结束了吗? 假说可以解释已有的实验现象,就说明它一定是正确的吗?让学生参考分离定律的验证实验,自主设计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实验。 (5)总结规律:至此可让学生自行总结并叙述自由组合定律。(培养学生总结及表达能力) (三)课堂巩固,小结作业 (1)完成“课堂巩固”部分习题,公布答案并点评。 (2)学生总结本节课知识,完成课后作业。 板书 答辩题目解析 1.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专业知识类】 【参考答案】 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 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本节课的教学应用了课堂组织技能,其目的是什么?【教学设计类】 【参考答案】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组织学生注意、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 环境,帮助学生达到预定课堂目标的行为方式。 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引导和维持学生的注意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试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试题 2013年9月3日,教育部宣布,2015年起,教师资格认证考试不再由地方组织,将首次实现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不再终身有效,而是只有3年有效期限;当老师的教师资格证也必须每5年一审;师范生不再毕业就能拿教师资格证,后年开始也必须参加全国统考。 教育部决定进一步扩大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改革试点范围,新增山西、安徽、山东、贵州4个省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试点,至此,试点省份达到10个。2015年,力争全国实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教师资格证实行“国考”后,最大的变化就是“师范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统一纳入考试范围”,而在这新设的“门槛”面前,受影响的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统考省份汇总 11年:浙江、湖北 12年:上海、广西、河北、海南 13年:山东、山西、贵州、安徽 统考考试科目分类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分为《综合素质》和《保教知识与能力》2个科目(均为计算机考试)。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分为《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2个科目(均为计算机考试)。 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分别为:《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和《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3个科目。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分为语文、数字、英语、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物理、政治(思想品德)、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等学科。其他学科暂不开考。 申请认定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资格人员参加高中教师资格考试,申请认定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证的人员参加高中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和教育知识和能力两科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考试结合面试进行。 科目介绍与报考条件 1、非师范类学生要取得教师资格,必须加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 学,所以你必须参加教育部门举办的考试或者去考自考考试 相关的科目。 2、教师资格证全国通用,不管你在哪里任教,都是可以的。 3、教师资格证只是从业证书,只要你能通过三门考试,就可以 得到你想要的专业资格证书。具体的申报要求:1,、普通话 水平应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 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或以上标准。2、各级各类学校非师 范专业毕业生申请教师资格应按省教育厅部署补修教育学,

初中生物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高中生物《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高中生物《血糖的来源和去向》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马拉松长跑的视频,教师旁白:马拉松长跑是赛程超过40km、历时2h以上的极限运动,运动员每小时至少要消耗300g糖类。血糖可以补充肌肉因运动而消耗的糖类。正常人的血糖含量是~L(80~120mg/dL),全身的血量大约为5L。 提问:(1)根据材料计算,如果仅靠血液中的葡萄糖,运动员能跑多长时间 (2)长跑时消耗了大量的葡萄糖,你认为血糖的浓度会下降吗 (3)研究表明,在长跑过程中,尽管血糖在不断被消耗,但它的含量基本维持在 g/L 左右。血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得到补充 (4)饭后,大量的葡萄糖被吸收到了体内,但是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只有短暂的升高,很快就恢复正常,是为什么 学生思考计算,之后讨论交流。各学习小组代表汇报结果,师生共同评价、分析、完善,得出正确答案。 提出问题:机体调节血糖的来源和去向有哪些呢顺势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1.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引导学生根据前面探讨的结果,尝试自主归纳总结,之后ppt展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图,教师精讲。

过渡:当机体处于长期饥饿或肝功能不强时,血糖浓度会降低。血糖含量过低时,体内细胞缺少能量供应,就会出现头昏、心慌、四肢无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血糖浓度过高时,会使葡萄糖从肾脏排出,形成糖尿,造成体内营养物质流失,同样有损健康。因而,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人体各组织和器官能量的供应,维持人体的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人体内血糖是怎样保持平衡的呢 2.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平衡的调节 提问:初中我们学习过哪种激素能影响血糖的含量(胰岛素) 过渡:除了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也与血糖的调节密切相关。 投影胰岛,示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说明它们所分泌的激素。 提问: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如何通过控制血糖的来源和去路来调节血糖的平衡呢归纳总结:胰岛素通过抑制来源和促进去路来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来源和抑制去路来升高血糖。 (三)巩固提高 要求小组讨论并绘制血糖调节机制示意图,将其投影展示。 (四)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所学,留作业:搜集相关资料了解糖尿病的症状与治疗方法。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血糖的来源和去向都有哪些 【参考答案】三个来源: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原的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三个去向: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 2.胰岛素为什么只能注射,不宜口服 【参考答案】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道中的蛋白酶消化分解为氨基酸,而没有了胰岛素的功能,只能注射,不能口服。

教师资格证考试:2018下高中生物真题

2018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 《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只含C、H、O三种元素的是()(常考) " A.蔗糖、胰岛素 B.乳糖、脂肪 C.抗体、核糖核酸 D.纤维素、淀粉酶 2.大肠杆菌和酵母菌两者差异的最主要结构是()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壁 》 3.下列各项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是() A.器官 B.群落 C.细胞器 D.生物圈 4.蛋白质的结构和种类多种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下列不属于人体蛋白质主要功能的是() A.储存能量 B.细胞识别 】 C.催化生化反应 D.抵御病菌和病毒的侵害 5.小麦根尖细胞中,含有的碱基和核苷酸种类数依次是() ,,5

,,8 6.某种群迁入一个新的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易混) * 见图1 A.该种群在前5年的增长速率最快 B.该种群数量在10年左右达到最大值 年间该种群数量变化呈“S”型增长 … 年后如果天敌消失,该种群按“J”型增长 7.如图为部分分子或者离子进出细胞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见图1 表示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排出某些物质 @

表示的是水分子进入细胞的唯一途径 表示恢复静息电位时的K+的跨膜运输 表示葡萄糖进入人成熟红细胞的运输方式 8.正在发育以及发育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发生凋亡的数量是惊人的。健康的成人体内,在骨和肠中,每小时约有10亿个细胞凋亡。下列关于细胞凋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凋亡过程相对其生命周期而言非常迅速 < B.对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凋亡是个体衰老的开始 C.细胞凋亡都需要效应T细胞和吞噬细胞的作用 D.细胞凋亡对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常常是有害的 9.如图表示的是在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见图1 " A.增加酶的浓度可以提高该反应的最大反应速率 B.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提高该反应的最大反应速率 C.曲线AB段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的浓度 D.曲线BC段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浓度

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模板

本人刚参加完2014年下半年的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的面试考试,想为以后参加 此类考试的同学提供一些经验,并提供自己总结的教案模板一份以供参考。 先从笔试说起吧,关于笔试报名的流程什么的网上随便一搜就能看见,再此不赘 述了,我就从笔试准备讲起。我是笔试考试前半个月左右开始准备考试的,资料就是 中公的3本辅导书,分别为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育能力3门。 本人认为根本没有报考辅导班的必要,只要你找些考试相关的资料认真复习半个月, 肯定能过的,我就是踏踏实实的认真复习之后,非常自信的通过了自己的笔试。 查看了自己的笔试成绩之后,就是面试的报名了,流程什么的也不赘述了,不明白 的网上百度。报名成功后,我就将面试先抛到一边了,因为这中间有一个月的准备时间,而我高中生物学的挺扎实的,所以准备在面试前一周左右再复习。到了面试前5 天左右的时间时我收起其他的心思,准备专心复习高中所学的知识。由于考试没有指 定教材,这就增加了面试的难度,我们得对高中所学的所以知识加以复习。我从百度 文库中下载了高一、高二、高三生物的教案,电子课本及一些知识点的总结什么的, 然后对这些资料进行仔细的复习。由于面试时会要求写教案,所以我就认真的研究了 一下下载的教案的模式,然后写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合适的教案模板。有了这个模板,在20min的备课时间里,我心里就比较有底,知道该怎样合理的利用这二十分钟写出 比较优秀的教案。 我的准考证上写的进入备考室时间是上午9点45到10点,我提前了一点过去,然后看到前面有很多人在排队。原来我们是先在外面按照报考科目进行排队,然后按照 工作人员的安排4个人一组进去,先签到,然后一起去抽题,题目打印出来后被交给 带队的工作人员,我们都看不到自己的题目,然后又被带上楼进入备课室,按照自己 的编号入座,每个座位上都有一张白纸,这张白纸就是用来写教案的,如果需要草稿 纸可以向工作人员要求。我觉得再要一张草稿纸很有必要,你可以在这张草稿纸上写 上你试讲的思路什么的,因为最后你的教案跟你抽的题目都得交给面试官,自己试讲 的时候手里拿点提醒自己思路的东西总是必要的。20分钟备课结束后,我们就被分到不同的房间准备面试。我被分配到的是203房间,幸运的是我前面还排着一个待考的 女生,这样我准备的时间就更充分了。我就利用这段时间理了下自己试讲的思路,开 始怎么讲、怎么导入、讲课的重点是什么、怎么提问、组织小组讨论、布置课外作业、小结等。轮到我的时候估计老师都有些着急了(我是最后1个,而且当时都将近中午 12点了),就问了我1个规定问题(课堂上一个学生总是答非所问,引起哄堂大笑,该怎么办?),而原本应该是2个规定问题的。然后我就开始讲课,先对上节课的内 容进行了回顾,并提问,然后引入新课,先组织小组讨论,然后总结,布置课外作业等。结束后面试官对我的试讲做了评价,然后就结束了。 下面是我总结的教案模板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全考点,记住必过科目一!

、职业理念(考查题型: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教育观 1.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学生观 1. 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 2. 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3. 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 4. 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尊重学生、讲民主。) 教师观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1.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4.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二)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 2. 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3.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

4.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教学观 1. 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2.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 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4. 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 评价观 1. 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 2. 评价内容多元化。 3. 评价方式多样化。 4.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 更注重评价过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 例题 } 材料: 周末, 我带学生去旅游, 在一片野花丛中,同学们纷纷谈论这自己喜欢的花,这时全校闻名 的“调皮大王”小强大声说: “老师,我最喜欢的话是荆棘的花,荆棘虽然全身长满了刺, 但她的生命力最旺盛,而且刺从中还能开出美丽的花儿呢! 他的话遭到一些学生的反驳。 你们就看到它的刺了! 你们仔细看看人家刺中也有花, 欢迎的 “调皮大王” ,见有同学不赞同他,便据理力争。 如一股电流触动了我的神经,赏花与育人不也同样吗? 刺中也有美丽 的花,我们不能只看到它的刺,就看不到它的花啦。 我们对待其他同学也应该赏花一样, 特别是对缺点多一些的同学, 更应该正确看到他的身上 闪光点。“花有千万种,各有缺点。你们说对不对! ”说着,他拍了拍小强的肩,我的话赢得 了一片掌声,小强也不好意思低下了头。 也值得我们去喜欢呀! ” 平时不受 刺中有花!刺中有花! ”小强的话 我走到小强身边,搂着小强的肩对同学说: 小强说得有道理,荆棘虽然浑身是刺,但是它

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生物》真题及答案

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生物》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答案。 1 电子显微镜下,在大肠杆菌和小肠上皮细胞中都能观察到的结构是()。 A、核糖体 B、内质网 C、叶绿体 D、细胞核 2 严重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的病原体是一种冠状病毒,结构如图1所示。下列有关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SARS病毒属于原核生物 B、SARS病毒的变异率较高 C、SARS病毒能在MSN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增殖 D、SARS病毒颗粒内仅有A、T、C、G四种碱基 3 图2表示细胞中一种常见的水解反应。下列化合物中,不能发生此类水解反应的是()。 A、胰岛素 B、纤维素 C、核糖核酸 D、脱氧核糖

4 科学家用红、绿两种荧光物质分别标记人和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并将这两种标记细胞进行融合。细胞刚发生融合时,红、绿两种荧光在融合细胞表面各占半边,一段时间后两种荧光在融合细胞表面呈现均匀分布。这一实验现象支持的结论是()。 A、膜磷脂能翻转 B、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膜蛋白可以作为载体蛋白 5 蜂毒素是工蜂毒腺分泌的多肽,具有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图3、图4分别表示胃癌细胞在不同浓度的蜂毒素培养液中培养一定时间后,胃癌细胞的凋亡率和凋亡基因Bax、Bel–2的表达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工蜂毒腺细胞合成的蜂毒素影响胃癌细胞凋亡基因表达 B、Bax蛋白和Bel–2蛋白均可明显缩短癌细胞增殖的周期 C、蜂毒素能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一定浓度内随浓度增大诱导效应增强 D、蜂毒素能通过促进Bax蛋白产生和抑制Bel–2蛋白产生,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6 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期和M期,下列有关细胞周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周期的G1期是各个时期中耗时最短的时期 B、细胞分裂过程中核糖体功能最活跃的时期是S期 C、在G2期DNA数目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 D、M期较长的细胞更适合做“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材料 7 图5为细胞膜上与K+、Na+转运有关结构的示意图,依据此图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2020下半年初中生物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第二批)

2020下半年初中生物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第二批) 2017下半年初中生物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第二批)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从小我们的爸爸、妈妈在我们吃饭前,总要唠叨一句:“快洗手去,不然细菌会跑到你的肚子里去”。我想同学们那时可能就对细 菌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恐惧。但细菌究竟长什么样?怎样进行繁殖的? 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导入新课。) (二)动手探究,学习新知 知识点一:细菌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从中你可以获取哪些重要信息? 通过阅读,你对于科学发现有什么新的认识?。 知识点二:教师放视频“细菌的形态特征”,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细菌很小,那么它的形态是怎样的呢? 知识点三:教师放视频“细菌的结构特征”,让学生标出各个部分的特征。提问:细菌有不同的形态,那么这些不同形态的细菌其 内部结构是不是也不同呢? 知识点四:细菌的生殖方式。 提问:细菌非常小,生存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丰富的有机物,有的还需要氧气。为什么细菌分布却十分广泛,可以说无处不在呢?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和观看课件,讨论其原因。细

菌为什么会无处不在呢?(①个体微小,极易携带;②分裂生殖,繁殖快,数量多;③形成芽孢,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④芽孢小而轻,随风飘散,落在适当环境中,又能萌发成细菌。) 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细菌无处不在而且繁殖能力很强。究竟细菌的繁殖能力有多强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计算一下我们手上的细菌数量。 问题:环境适宜时,细菌每30分钟就生殖一代,假设你手上现在有100个细菌,4小时后细菌的数目是多少?你认为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来抑制有害细菌的繁殖呢?要养成搞好个人卫生的良好习惯,要经常洗手、洗澡、换衣服,这样才能减少自身携带的细菌数目,减少被细菌感染而生病的可能。 (三)提问巩固,小结作业 1.分别提问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细菌的结构及其生殖方式等知识点,达到巩固和总结的目的。 2.作业:教材课后题进行解析,预留课后作业,让学生自己去预习细菌与真菌的区别与联系,为下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板书设计】 略 【答辩题目解析】 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 根据我对本节课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掌握细菌的生殖方式。 (2)通过视频和图片的观察,认识细菌的繁殖和营养方式,锻炼收集信息、分析推测的科学能力。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一二背诵点

1.教育的含义 2.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的关系 3.教育的属性(本质属性) 4.教育与人口的关系(人口对教育&教育对人口) 5.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对教育&教育对生产力) 6.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教育对政治经济制 度) 7.教育对文化的关系(文化对教育&教育对文化) 8.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4点) 9.教育目的的概念+意义&作用(4点)+确定的依据(3点) 10.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美育的要求(3点) 11.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1.学科中心课程论的优缺点 2.活动中心课程论的优缺点 3.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 4.分科课程的优缺点 5.活动课程的优缺点 6.综合课程的概念 7.课程目标的功能和依据 8.我国当前课程教育改革的理念 9.课程三种文本表现形式 10.教材与教科书的关系 1.教育与教学的关系 2.教育与智育的关系 3.教学的意义 4.教学的任务 5.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4大点) 6.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要求 7.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内容&要求) 8.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9.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7+4)

1.感觉和知觉的区别 2.注意的品质和影响因素 3.注意的转移及分心的区别 4.遗忘的含义+规律+影响因素+遗忘的理论解释+应用记忆规律,促进有效 学习(6点) 5.合理进行复习的要求 6. 第五章 1.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2.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4个方面)(4)(4) 3.中学生情绪特点(3个方面)(4) 4.中学生良好情绪的标准(5) 5.中学生良好情绪的培养(5) 6.有效指导中学生进行情绪调节的方法(3个方面)(6) 7.人格的特征(5)+结构(3个方面)(3) 8.气质和性格的区别(3) 9.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塑造学生良好的性格(5) 10.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人格的构成(3)+人格发展阶段(5) 11.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5) 12.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第六章 1.心理健康的标准(8点) 2.心理辅导的意义 3.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6点) 4.系统脱敏法的内容 5.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内容(3个条件) 6.理性-情绪疗法 第七章 1.品德与道德的联系与区别 2.品德的结构与相互关系

初中生物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5)

初中生物《心脏的结构》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初中生物《心脏的结构》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有一句俗话是这样说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如果我就想让水往“高”处流,请大家给我想想办法。其实,在我们的身体里也有一个类似于“水泵”的结构,这就 是“心脏”。引导学生交流已知的有关心脏的知识。并说出自己想在本节课学到心脏的哪 些知识。 (二)小组合作,学习新知 首先将同学们分为四人一小组进行本课教学。(告诉大家:因为猪的心脏与人的心脏结构非常相似,所以,今天我们就以猪的心脏为例,来完成我们的探究。) 1.初步感知心脏的有关知识

大屏幕展示心脏跳动和泵血的视频,让学生聆听心跳的声音,感受心脏的搏动。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以下三个环节初步感受心脏的有关知识。 摸一摸:摸摸胸口,感受心脏的跳动。看看图片,判断心脏的位置。 看一看:看看大屏幕上的图片和完整的心脏,感受心脏的形状。 捏一捏:捏捏老师给大家提供的完整的心脏,说出自己的感觉,做出准确的推测。 2.探究心脏的结构 请小组同学合作,参照课本上的彩图,探究解剖好的心脏,了解心脏的 结构。探点1:心脏由哪几个腔构成?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探点2:左右心房是否相通 ?左右心室是否相通 ?同一侧的心房和心室是否相通? 探点3: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心房和心室有什么不同?左心室壁和右心室壁又有什么不同? 探点4:心脏的四个腔分别与什么血管相连? 探点5: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什么特殊的结 ? 构 大屏幕展示心脏的解剖图,要求学生填四腔和血管。 3.明确心脏结构的名称和位置 组织学生做个小游戏,将标签准确地贴在完整心脏的相应位 置。贴一贴:取出没有解剖的心脏,将标签准确地贴在相应 的部位。 教师针对有的同学将左右判断错误的情况,引导学生谈论分析:究竟如何又快又准确 地判断出心脏的左右 ? 4.探究瓣膜的作用和心脏壁厚的原因 教师质疑:刚才大家通过探一探和贴一贴两个环节有了很多的发现。对于你的这些发现,你还有什么疑问 ? 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测。 (下)腔静做一做:桌上给大家准备的烧杯和清水,请大家分别往主动脉、肺动脉、 上 脉、肺静脉里灌水,看看你会有什么发现? 根据实验结果,教师质疑: (1)请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到黑板上画出血液流动的方向。 (2)推测血液的流动方向是什么? (3)血液能不能倒流 ?推测是谁的作用? (4)哪个实验可以证明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 (5)为什么心室壁比心房壁厚 ?为什么左心室壁最厚 ? (三)概括总结,巩固提高 鼓励学生交流对心脏的新认识和体会。引导学生结合血管知识补充完善心脏结 构模式图,勾画人体血液循环路线。下一节课讨论、交流、评价和修正。 板书设计

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生物学理论知识知识点汇总

第二部分教学知识16% 第一章高中生物学课程理论 第一节高中生物学课程的概念: 一、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二、面向全体学生 三、倡导探究性学习 四、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第二节高中生物学课程目标 总目标: 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养成科学态度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做好心理准备。 具体目标: 一、知识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能力 第三节高中生物学课程资源 ①利利用校内实物材料和设备作为课程资源 ②利用杂志、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资源作为课程资源 ③利用社区活动场所、科研院所等作为课程资源 ④用信息技术资源作为课程资源 ⑤利用生物实践活动素材或成果作为课程资源 ⑥发挥教师和学生资源作为课程资源 ⑦利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或知识作为课程资源 第二章高中生物学新课程内容 第一节高中生物课程内容框架 必修+选修 第二节高中生物学课程必修模块的内容标准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4)文字表达准确、生动,图文并茂,印制精良。 (5)难易程度与我国的教育发展现状相适应,有利于学生实际, 达成教学目标。 教科书内容的选择 以学生的发展作为选取内容的岀发点 应当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 要反映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体现“科学技术社会” 的思 想。 应将探究活动作为教科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 习题:简述生物课程标准与生物教学大纲的不同点。 答案要点:(1)生物学大纲注重对具体教学内容的要求;标准中探究调查等教学活动只对教师和教材编写者和实现标准中的要求提供了活动建议,没有做统一规定。 (2)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初中、高中阶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不是最高要求;而大纲是统一的要求。 (3)标准中的要求包括了认知、情感和能力3个领域;而大纲则主要侧重在知识方面的要求。 (4)标准对于学习结果的描述都是可见的行为,隐约的指出了 教师的任务是要落实课程标准,而不仅仅是教好一本教科书。 第三章基本教学技能 导入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变化技能 强化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课堂组织技能 第一节导入技能 掌握目的作用: 1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 2引起对所学内容的关注,弓I导进入学习情境; 3为学习新知识新概念新原理新技能作鼓动引子和铺垫; 4为明确学习目的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了解他们要做生么他们应 达到什么程度。 类型:直接、经验、原有知识、实验、直观、设疑、事例、悬念…。 应用原则: 导入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强; 导入要有关联性; 导入要有趣味性,有一定艺术魅力。 第二节教学语言技能 掌握目的: 保证准确清晰的传递教学信息,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有助于学生的智力发育,能力培养,这就要求教学语言形象生动、具有启发性; 不断提高教学语言水平,可以促进教师个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 高。 要素:语音和吐字音量和语速语调和节奏词汇语法 原则:学科性和科学性原则; 教育性和针对性原则; 简明性和启发性原则。 第三节提问技能 类型:回忆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要点:清晰连贯;停顿与语速;指派与分配;提示第四节讲解技能 类型:解释式描述式原理中心式问题中心式 目的作用: 一、讲解的首要目的是传授知识,是学生了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二、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进而形成志趣以及影响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 三、讲解启发学生思维并传授思维的方法,表达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从而为提高学生的能力创造条件。 应用原则:目标具体; 念记忆推理和判断能力; 帮助学生领悟新知识和新概念; 能开阔新视野,展现真实自我。

教师资格证科目一考点

一、素质教育观 (一)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实施要求 1、面向全体学生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发展主动精神,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 2、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2)学生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用发展眼观看待学生,提倡过程性评价)(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允许学生犯错误) (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学生是具有个性和差异的人 (1)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与个性为基础的 (2)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求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三、新课改下的教师观 1、教师角色转换 ①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②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化为课程的开发者 ③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者 ④由学校的教师转变为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2、教师行为转换 ①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②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③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④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②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③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④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①对工作高度负责 ②认真备课上课 ③认真批改作业 ④认真辅导学生 ⑤不得敷衍塞责(禁止性行为)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①关系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②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③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④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禁止性行为) 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 ①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②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③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④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①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 ②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③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④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⑤作风正派,廉洁奉公(廉洁从教) ⑥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②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二、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处理好的几大关系 1、与学生:热爱、尊重、了解、公平公正、严格要求 2、与家长:尊重、沟通、理解 3、与同事:协作、理解 4、与领导:尊重、支持 三、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1、班主任工作内容 2、班主任具备条件 C:\Users\61967\AppData\Local\MyEclipse Professional 2014

教师资格证科目三(高中生物)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重演科学家发现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过程,说明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实验设 计的基本步骤。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科学思维和创新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 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关心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对我国生物科学和技术发展状况有一定的认识,更热爱 家乡,热爱祖国,增强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 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 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 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概述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认同科学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用具 四、教学过程 1)陈述式教案: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巩固提高-> 小结要点-> 布置作业 2)师生互动教案:引入新课-> 直观演示层层设疑-> 创设情境案例质疑-> 资料分享讨论交流-> 拓展延伸->总结 学生:回顾,思考,观察,合作,讨论,自读,倾听,观看 五、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1)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把握学生大致的知识储备“了解植物和动物的呼吸,初步形成了呼吸作用的基本概念” 2)分析学生的认知和思维特点“学生易于接受感性知识,抽象思维初步形成但尚待发展”3)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能力“学生对学习生物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乐于探究” 4)班级整体个性“该班学生课堂参与度高,气氛活跃” 生物学的一般教学理论 1.重视探究,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强调直观,发展学生的观测能力和思维能力 3.关注合作,发展学生合作学习及交流的能力 教学策略(学生自主式、教师主导式、师生互动式) (一)概念图的教学策略 (二)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