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黄柏液涂剂治疗肛肠疾病临床初步观察

合集下载

复方黄柏液涂剂在高位肛瘘术后的应用

复方黄柏液涂剂在高位肛瘘术后的应用

复方黄柏液涂剂在高位肛瘘术后的应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250011)管仲安摘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关键词复方黄柏液涂剂高位肛瘘切开挂线术灌肠复方黄柏液涂剂用于肛肠疾病的治疗基本得到认可。

为进一步观察其对肛瘘的治疗效果,作者对2007年10月~2009年4月60例高位肛瘘手术后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于拟入组的60例高位肛瘘切开挂线术后病例,采用按入院顺序单双号入组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18个月完成。

高位肛瘘的诊断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手术均由作者完成,术后灌肠和换药。

其中,试验组,男28例,女2例;年龄分布23~72岁,平均37岁。

对照组,男29例,女1例;年龄分布22~74岁,平均38岁。

1.2 治疗方法1.2.1 药物:试验组采用的复方黄柏液涂剂,100ml/瓶,由山东汉方制药有限公司提供,(外)国药准字Z10950097,专利号:ZL96106739,国际专利主分号:A61K 35/78,批号:0708152,0804141。

对照组采用的大黄油纱系本院自制药及剂型,5×10cm。

1.2.2使用方法:试验组,0.9%盐水冲洗后,用灌肠器注入肛内复方黄柏液涂剂30ml,无菌纱布覆盖,每日1次。

对照组,碘伏消毒后,将大黄油纱填入肛内及创口内,每日1次。

1.2.3高位肛瘘切开挂线术主要操作步骤:切除外口周围的炎性组织或斑痕;按照外口在肛门左右的部位不同,从内口放射状向外切向左后或右后,至与瘘管相合止;用探针从此切口沿瘘管走行至其最高处穿出肠壁至肠腔,翻出肠腔,带入橡皮筋,收紧。

1.3观察方法全部患者术后1周均采用抗生素静滴、中药坐浴、大黄油纱换药,15日后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换药。

观察高位肛瘘切开挂线术后患者2种换药方法对创口愈合的影响。

观察创口是否能够愈合,超过90天视为不能愈合;以天(24小时)为单位观察愈合的时间。

复方黄柏液熏洗促进肛瘘创面愈合30例临床观察

复方黄柏液熏洗促进肛瘘创面愈合30例临床观察

51 ・
J I ANG XIJ OU RNA L OF T RA DI T I O NAL C HI NES E MEDI C I NE
表 1 总体疗效 比较
例( %)
手 术治 疗 同样 重 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甚 至更 为关 键 。大 多 数 肛肠 科
医生都会使用 中药或中成药制剂对肛瘘术后创面的 愈合加 以干预。夏吉续 报道, 在创面换药时使用 生肌散 能有效 促进 肛瘘 术后患 者创 面愈合 。鲍 虎豹 等 报道 , 在肛 瘘患 者术 后 换 药 时使 用 自制 玉红 膏
能有效 促进创 面愈 合 , 取 得满 意疗 效 。
按照 N R S评 分 系统 , 观察组 患 者术 后 7天疼 痛 评 分平均 为 3 . 1 2±0 . 7 5 , 术后 1 4天 疼 痛 评 分 平 均
为2 . 1 2± 0 . 3 4 ; 对 照组 患者 术后 7天 疼痛 评 分平 均 为5 . 2 7± 0 . 6 4 , 术后 1 4天疼 痛 评 分 平均 为 3 . 7 5±
1 资料 与方 法
1 . 4 疗效评 定标 准 总体 疗 效 于 用 药 4周 后 参 照 国家 中医药 管理局 医政 司 制定 的《 中 医临床 病 证 诊
断疗效标准》 进行评定。痊愈 : 上皮完全覆盖 , 瘢
痕 坚实 , 经 1周 观察 , 创 面未 再 发生 溃 烂 。显效 : 创 面 缩小 7 5 %, 症 状缓解 , 肉芽 组 织新 鲜 。好 转 : 创 面 缩小 2 5 %, 肉芽 组织 较新 鲜 , 症 状改 善 。无 效 : 创 面 虽 较前新 鲜 , 但 缩小 不 足 2 5 %, 肉芽 生 长很 少 , 症 状 未 完全缓 解 。痊愈 和显 效例 数记 为有效 例数 。创 面 疼 痛按 照 N R S评 分 系 统 评 定 。创 面 分 泌 物 的 评 分

复方黄柏液涂剂治愈直肠癌低位吻合口漏2例

复方黄柏液涂剂治愈直肠癌低位吻合口漏2例

复方黄柏液涂剂治愈直肠癌低位吻合口漏2例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管仲安作者在应用复方黄柏液涂剂外用治疗肛肠良性疾病时发现其良好的抗感染和促进创口愈合的作用,经患者同意,治疗2例直肠癌低位吻合口漏患者,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例1患者阎某,男,43岁。

因直肠癌于08年4月3日收住院,肿瘤下界距肛缘5厘米,4月7日行经腹直肠癌切除肠段脱出吻合术,吻合口距肛缘约3厘米。

术后5天发现经左侧骶前引流管引出淡黄色液体,用35%泛影葡胺100ml造影,显示吻合口漏后位。

遂给于禁食、补液、抗感染治疗。

局部用双腔管庆大霉素盐水冲洗10天,症状改善不明显。

4月22日经患者同意,改复方黄柏液涂剂从引流口置入一次性吸痰管注入100ml,另从直肠注入50ml,至4月30日,未再发现引流口有渗出物。

随单纯直肠灌注,保留灌肠,每次50ml,至5月7日,引流口愈合。

直肠指诊:距肛缘约5cm处后位可触及约1×1×2cm的凹陷,患者感肛内疼痛不适,加用美辛唑酮栓1粒,每早纳肛,日1次。

5月12日复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

例2患者焦某,男,68岁。

因大便带血1年,反复发作,经电子结肠镜及病理活检证实为直肠腺癌08年6月12入院。

肿瘤下界距肛缘8厘米,各项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后,约6月16日在全麻下行经腹直肠癌切除结肠直肠吻合器端端吻合术,术后3天发现有粪液经左侧引流管引出,诊断为吻合口漏。

遂禁食、补液及体外营养,双腔管盐水冲洗引流3天。

经患者同意后,改用复方黄柏液涂剂100ml 冲洗,每日2次。

10天后见引流口未再有粪液溢出,直肠指诊:可触及吻合口处漏约2×2cm的凹陷,可嵌入食指一指节,与外口已不能相通,外口3天后自行愈合。

遂单纯行保留灌肠,复方黄柏液涂剂50ml保留灌肠,每日1次,连续10天时,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后出院,1月后随访,未破溃。

体会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或脱出吻合术是目前治疗中低位直肠癌保肛的常用术式,吻合口常包埋于盆底腹膜下。

混合痔术后应用复方黄柏液涂剂的疗效观察---文本资料

混合痔术后应用复方黄柏液涂剂的疗效观察---文本资料

混合痔术后应用复方黄柏液涂剂的疗效观察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龙南医院肛肠科(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163453姚海东盖赵秀高妮娜张宝顺翟云起何丽荣摘要目的:观察复方黄柏液涂剂坐浴在混合痔术后的疗效。

方法:将100例混合痔术后病人采用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5O 例)和观察组(50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用呋喃西林粉坐浴,观察组采用复方黄柏液涂剂坐浴,观察术后的肿胀、疼痛和伤口愈合时间。

结果:观察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O.05)。

结论:复方黄柏液涂剂坐浴能显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消炎止痛、收敛生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关键词:混合痔术后;复方黄柏液涂剂;我科从2008年2月至2009年1月用复方黄柏液涂剂坐浴的方法用于混合痔术后,对皮肤刺激性小,在减轻组织水肿,改善上皮、肉芽的生长环境等方面有明显疗效,伤口愈合时间快,减轻病人痛苦。

现报告如下。

l 资料与方法1.1 本组100例病人,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龄16至58岁,平均年龄37岁。

诊断标准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颁布的《中医肛肠科病诊断疗效标准》中制定的混合痔的诊断标准。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状况及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O.05)。

1.2 治疗方法:两组病例人均采用常规治疗,即术后每天口服润肠通便药和静脉滴注消炎药。

术后24h内控制排便,第2天排便后,观察组采用中药复方黄柏液涂剂[山东汉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10950097]50ml兑加温水至250ml 坐浴;对照组用呋喃西林粉坐浴,两组坐浴时间约lO~15min,温度以不烫伤病人为宜(约40℃~45℃)。

然后用0.5%碘伏棉球消毒伤口,外敷马应龙药膏及凡士林纱条伤口换药,再用无菌纱块及医用胶布固定,每日2次,至伤口愈合。

1.3 临床疗效判断标准:显效:伤口疼痛、肿胀、肛坠缓解。

复方黄柏液联合吲哚美辛呋喃唑酮栓治疗肛门坠胀的临床观察

复方黄柏液联合吲哚美辛呋喃唑酮栓治疗肛门坠胀的临床观察

复方黄柏液联合吲哚美辛呋喃唑酮栓治疗肛门坠胀的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14-01-15T16:19:22.6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12月第34期供稿作者:向锋[导读] 针对上述特点,采用直肠给药的外治方法,选择疗效确切、使用方便的中西药物,使药物直达病所,达到治疗的目的。

向锋(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072)【摘要】目的:观察复方黄柏液灌肠联合吲哚美辛呋喃唑酮栓塞肛治疗肛门坠胀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162例肛门坠胀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组81例采用复方黄柏液灌肠、吲哚美辛呋喃唑酮栓塞肛,每日一次,7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81例采用吲哚美辛呋喃唑酮栓塞肛,每日二次,7天为1个疗程。

结果:3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治疗组显效率为85.18%,对照组为53.08%,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复方黄柏液灌肠联合吲哚美辛呋喃唑酮栓塞肛治疗肛门坠胀疗效确切。

【关键词】复方黄柏液肛门坠胀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4-0093-02 肛门坠胀是肛肠疾病中的常见症状,也是肛门直肠疾病术后常见并发症,表现形式多样,可以单一发生,也可同时并发坠胀疼痛不适,轻者影响情绪,重者致其坐卧难安和产生严重的后果,给患者身心造成极大的痛苦[1],成为肛肠科疑难病症之一。

近年来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据相关报道统计,肛门直肠坠胀性疾病已占肛肠科疾病发病率的15%[2]。

笔者采用复方黄柏液灌肠联合吲哚美辛呋喃唑酮栓塞肛治疗肛门坠胀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162例,均为我科2009年10月至20011年5月门诊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1例,男37例,女41例;年龄 21~65岁,平均45岁;病程1~24个月,平均3个月。

对照组81例,男32例,女49例;年龄20~67岁,平均46岁;病程1~28个月,平均3.5个月。

复方黄柏液联合利多卡因注射液保留灌肠缓解内痔套扎术后肛门坠胀不适临床观察

复方黄柏液联合利多卡因注射液保留灌肠缓解内痔套扎术后肛门坠胀不适临床观察

复方黄柏液联合利多卡因注射液保留灌肠缓解内痔套扎术后肛门坠胀不适临床观察内痔是一种常见的直肠和肛门疾病,其主要症状之一就是肛门坠胀不适。

目前,内痔的治疗方法繁多,其中套扎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然而,术后肛门坠胀不适是术后患者普遍面临的问题,这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困扰。

为了探索一种有效缓解术后肛门坠胀不适的方法,我们开展了复方黄柏液联合利多卡因注射液保留灌肠的临床观察。

一、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中,我们纳入了60例内痔套扎术后出现肛门坠胀不适的患者。

这些患者均为成年人,年龄在35岁至60岁之间,性别不限。

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同时给予复方黄柏液灌肠和利多卡因注射液保留灌肠,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利多卡因注射液保留灌肠。

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肛门坠胀不适症状进行了评估,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二、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较短时间内出现肛门坠胀不适症状的明显减轻。

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患者的肛门坠胀不适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复方黄柏液具有抗菌、抗炎、止血等多种功效,临床上常被用于治疗肛肠炎症和溃疡病变。

利多卡因注射液是一种局部麻醉药物,可以有效缓解炎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了复方黄柏液联合利多卡因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仅接受利多卡因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的对照组患者。

这可能是因为复方黄柏液的抗菌、抗炎作用可以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同时它的止血作用也可以减少出血引起的肛门坠胀不适。

四、结论复方黄柏液联合利多卡因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内痔套扎术后肛门坠胀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这一治疗方法具有简便、安全、经济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尽管本次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复方黄柏液涂剂治疗肛肠疾病临床初步观察

复方黄柏液涂剂治疗肛肠疾病临床初步观察

复方黄柏液涂剂治疗肛肠疾病临床初步观察背景介绍:肛肠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包括肛门瘙痒、肛裂、痔疮等。

复方黄柏液涂剂是一种中药制剂,由多种中药经过提取、浓缩和配制而成,具有抗菌、消炎和止痒等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复方黄柏液涂剂在治疗肛肠疾病中的效果和安全性。

临床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肛肠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复方黄柏液涂剂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治疗,如局部止痛药和抗生素等。

观察组共计100例,对照组共计100例。

并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严密的随访和观察。

研究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我们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较短。

尤其是在肛门瘙痒和痔疮等方面,观察组患者的症状较对照组得到了更明显的改善。

此外,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也较对照组低。

分析讨论:复方黄柏液涂剂作为一种中药制剂,具有中药复方的优势。

其中黄柏作为中药材具有消炎、抗菌和止痒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肛肠疾病患者的症状。

通过临床观察,我们证实了复方黄柏液涂剂对肛肠疾病的治疗效果。

该药物不仅缩短了肛肠疾病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还能有效预防症状的复发。

结论:综上所述,复方黄柏液涂剂作为一种中药制剂在肛肠疾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和安全性。

临床观察结果表明,该药物能够明显缓解肛肠疾病患者的症状,并有效预防病情复发。

然而,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样本量相对较小等。

因此,需要进一步开展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来验证我们的结论。

尽管如此,复方黄柏液涂剂在肛肠疾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潜力。

相对于传统的治疗方法,它具有中药的独特优势,同时也降低了药物的副作用风险。

然而,患者在使用该药物之前应先咨询医生,且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

最后,我们希望通过更多的科学研究,进一步提高复方黄柏液涂剂的临床应用价值,为肛肠疾病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选择。

复方黄柏液涂剂坐浴联合穴位贴敷护理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水肿疗效观察

复方黄柏液涂剂坐浴联合穴位贴敷护理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水肿疗效观察

复方黄柏液涂剂坐浴联合穴位贴敷护理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水肿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究复方黄柏液涂剂坐浴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对混合痔术后疼痛、水肿的干预效果。

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胃肠疝外科收治的8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采用复方黄柏液涂剂坐浴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肛周疼痛评分、肛缘水肿评分及总体临床疗效情况的差异。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两组肛周疼痛评分、肛缘水肿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混合痔术后患者采用复方黄柏液涂剂坐浴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肛周疼痛和肛缘水肿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复方黄柏液涂剂坐浴;穴位贴敷;混合痔术后;疼痛;水肿痔疮属于肛肠系统发病率较高的病变,在我国老百姓群体中有“十人九痔”的说法,可见该病变的高发性特点[1]。

据统计,我国肛周疾病患病率高达60%,其中超过80%为痔疮疾病,且随着近几年人们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的改变,患痔疮的概率同比升高,且朝向年轻化方向发展[2]。

手术治疗是混合痔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通过外痔剥离及内痔结扎,可以达到祛除疼痛、坠胀及促进排便的目的,但因手术部位在消化道末端,术后伤口受多种因素影响,易出现感染、疼痛与肿胀等症状,导致伤口愈合缓慢。

外用药物坐浴是肛肠疾病术后的常规疗法,可以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术后伤口愈合[3]。

本研究旨在探究复方黄柏液涂剂坐浴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对混合痔术后疼痛、水肿的干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胃肠疝外科收治的8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

纳入标准:①符合《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中混合痔诊断标准,且经肠镜检查确诊;②内痔分度为Ⅲ、Ⅵ度;③采取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④无痔疮的相关治疗史;⑤患者对治疗方案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9.7(1):39-41
复方黄柏液涂剂涂剂治疗肛肠疾病临床初步观察管仲安(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山东济南250011)摘要:目的观察复方黄柏液涂剂涂剂治疗肛肠疾病的疗效。

方法肛肠患者120例,应用复方黄柏液涂剂涂剂治疗。

结果复方黄柏液涂剂涂剂对肛肠疾病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较早,能促进创口愈合时间。

结论复方黄柏液涂剂涂剂治疗肛肠疾病安全、有效。

关键词:肛肠疾病;复方黄柏液涂剂涂剂
复方黄柏液涂剂涂剂原是治疗疮疡溃后属阳证者的中成药液,根据其药物组成及特性,作者认为可应用于肛肠科。

为观察临床效果,对2007年10月~2008年4月120例肛肠疾病及其及部分手术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患者,性别:男86例,女34例;年龄18~72岁,平均42岁。

45例手术后病例来源于肛肠科七病区,其他75例均来源于门诊患者。

病种分布:痔未手术15例,手术后15例;肛瘘未手术20例,手术后20例;肛裂未手术10例,手术后10例;肛周湿疹10例,包括左下腹造口周围湿疹2例;肛门瘙痒10例;溃疡性结直炎7例,放射性直肠炎3例。

疾病诊断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2 入选标准
凡在我科就诊的肛肠疾病患者,没有复方黄柏液涂剂涂剂中所含药物过敏史、同意使用该药,则可入选。

若治疗途中发现有不良反应者,则立即停药,对症处理,或改用其他药物。

1.3 观察方法
1.3.1 药物:复方黄柏液涂剂涂剂,由山东汉方制药有限公司提供,(外)国药准字Z10950097,专利号:ZL96106739,国际专利主分号:A61K 35/78,批号:0705146,0705222,0708152,0804141。

1.3.2使用方法:凡未手术的肛门病患者,包括痔、肛瘘、肛裂、肛周湿疹(包括左下腹造口周围湿疹2例)、肛门瘙痒,用医用脱脂棉浸蘸药物原液湿敷患处,每日2次,连续7日,并将药物原液和纯净水按1:5比例坐浴,每日1-2次。

手术后肛门病患者,包括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肛瘘切开术后、高位肛瘘切开挂线术后、肛裂后位括约肌部分切开术后,用无菌纱布浸蘸药物原液,湿敷创口,至创口愈合,期间同时用药物原液20-30ml灌肠,每日1次。

溃疡性结直炎和放射性直肠炎则采用复方黄柏液涂剂涂剂原液100ml保留灌肠,每日1次,连续7日。

1.3.3 症状治疗前后评分标准
按照肛门疾病的常见特有症状,分别观察肛门疼痛、瘙痒、水肿、便(脓)血、创口愈合时间进行临床观察。

各症状等级分标准如下。

表1临床症状等级评分标准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症状体征消失。

好转:症状和体征改善。

未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或患者放弃用药。

3.结果
3.1 起效记录
起效时间记录目的是观察复方黄柏液涂剂涂剂对肛肠疾病临床症状及体征的作用时间,指导和改进临床用药的方法和方式。

从表2可看出,对于肛门疼痛的改善较早,多在第1~3天,肛门瘙痒多在第2~3天,肛缘水肿多在第3天,便脓血多在第3~4天。

表2 一周内起效时间记录表
3.2创口愈合时间记录
创口愈合时间记录目的是反映复方黄柏液涂剂涂剂是否能够促进创口愈合的指标,从表3看出,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肛裂后位括约肌部分切开术多在21天内愈合,肛瘘切开术多在28天内愈合,高位肛瘘切开挂线术2例多于28天愈合。

表3 创口愈合时间记录表
不良反应及放弃用药治疗记录
不良反应及放弃用药治疗记录目的是观察复方黄柏液涂剂涂剂对患处及周围皮肤的不良反应和患者对该药物的认知程度。

在本组病例中未见有不良反应。

有18例患者认为疗效不满意自动放弃用药。

表4 不良反应及放弃用药治疗表
3.3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通过症状积分比较,反映出复方黄柏液涂剂涂剂对改善肛门主要症状和体征有明显疗效(P<0.01)。

表5 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表
3.4治疗效果
随访6个月后效果观察,见下表。

表6 治疗效果
4.讨论
复方黄柏液涂剂涂剂的主要药物组成为连翘、黄柏、金银花、蒲公英、蜈蚣。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祛腐的功效,药理作用有抗革兰氏阳性菌,消炎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还能增强单核巨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的作用。

原药为红棕色液体,可外敷于伤口,或深部溃疡冲洗,一般用量10~20ml。

适用于疮疡溃破和骨髓炎、骨结核窦道、脉管炎等疑难病及疮疡溃后外伤感染等常见病,是临床化脓感染的特效药物。

在药物组成中,连翘具有解毒消痈散结之功,被誉为疮家之圣药,《神农本草经》云“主寒热,鼠痿,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

”金银花,性寒味甘气平,其清热解毒之功,可以治疗热毒肿疡、痈疽疔疮等症。

药理证实,金银花所含环己六醇、黄酮类、肌醇、皂甙及鞣质等,其水及酒浸液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多种致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钩端螺旋体、流感病毒以及致病霉菌等多种病原微生物亦有抑制作用。

黄酮类药物为主要成分的药物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银花与连翘均有良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既能透热达表,又能清里热、解疮毒,故在临床上两药经常同用。

黄柏应用于肛肠科疾病有悠久的历史,治疗肛周湿疹已得到证明。

《濒湖集简方》治痈疽肿毒用黄檗皮(炒)、川乌头(炮)等分,为未调涂之,留头,频以米浴泔润湿;《补缺肘后方》治男子阴疮损烂用黄柏煮水洗之,或用黄连、黄柏等分为末粉之;《子母秘录》治小儿脐疮不合用黄柏末涂之;《简便单方》治小儿脓疮,遍身不干用黄柏末加少许桔矾掺之。

实验证明,蒲公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白喉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卡他球菌等,皆有杀灭作用,对结核杆菌、某些真菌和病毒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代替抗生素使用。

蜈蚣在《医学纲目》中云“治小儿惊厥风搐,脐风口噤,丹毒,秃疮,瘰疠,便毒,痔漏,蛇伤。

”如《济生秘览》中治便毒初起,《仁斋直指方》、《孙天仁集效方》中治痔疮疼痛等。

初步临床观察结果,复方黄柏液涂剂涂剂可明显改善肛肠疾病及部分肛门疾病手术后的症状,如疼痛、瘙痒、水肿和便脓血等,对痔、肛瘘、溃疡性结直肠炎及痔外剥内扎术后、肛瘘切开术后的治疗,效果理想,对其他肛肠疾病也有较好的效果。

根据其药物组成和制剂工艺,应用于肛肠疾病,不存在伦理障碍和用药禁忌。

为扩大其临床应用范围,作者对常见的肛肠疾病进行了初步临床观察,感到效果满意,具有抗感染、抗溃疡、促进组织修复、促进创口愈合的作用,其制剂应用方便、起效时间快、疗效显著等特点,故作者认为复方黄柏液涂剂涂剂可外用于肛肠疾病及术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