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槐花香》中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五月槐花香》阅读答案及解析

《五月槐花香》阅读答案及解析

《五月槐花香》阅读答案及解析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

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

阅读可以改变思想、获取知识,从而可能改变命运。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月槐花香》阅读答案及解析,欢迎大家分享。

⑴母亲打来电话,告诉我故乡的槐花又开了。

放下电话,轻轻推开窗户,一股晚风夹杂着城市特有的气味扑面而来。

望着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我突然感觉心里空荡荡的。

⑵好不容易捱到天亮,随便装点了行囊,我便踏上了回乡的路途。

⑶刚走到村口,远远的我便看到了坐在门前老槐树下的母亲。

⑷“妈——”⑸我的喉咙里涩涩的,A、母亲抬起头,摘下眼镜,眼睛里满是惊喜,随即放下手中的活,像个孩子似的拉着我的手问长问短。

我觉得母亲好像又苍老了许多。

我鼻子一酸,泪水差点流了出来。

母亲好像觉察到了什么,便岔开话题:“云儿,快歇着去,妈去给你打水,洗把脸再说。

”母亲顺手拿起毛巾和脸盆。

我分明看到:母亲在转身的那一瞬间,迅速地拭去了腮边两行浊泪……⑹捧起冰凉的井水洗完脸后,顿觉轻松了许多。

摆脱了平日里繁多的应酬,此时只想美美地睡上一觉,就势躺在大沙发上,竟酣然入睡了。

⑺一觉醒来,母亲不知干什么去了,我信步走出了卧室。

B、屋外,一树树槐花开得正艳,满树晶莹的花瓣如串串剔透的水晶,鹅黄的花蕊不时散发着醉人的清香。

⑻母亲颤巍巍地站在凳子上,踮着双脚,举着一根长长的竹竿,吃力地从树枝上打下串串的槐花。

如血的残阳,母亲的身影显得格外瘦弱。

不觉中淡淡的花香将我眼睛浸得湿润……⑼晚上,母亲在闷热的厨房里,又是和面,又是洗槐花。

忙活了大半天,才兴冲冲地端给我一碗馋人的槐花饭。

我接过这似有千钧的“佳肴”,狼吞虎咽地吃个精光。

母亲静静地坐在我的对面,满脸都是灿烂的笑容。

⑽临睡前,母亲从衣柜里拿出崭新的床单、被褥,铺好床后,再三嘱咐我盖好被子,乡下夜里寒气重。

那晚,母亲将我的脚丫紧紧的搂在她温暖的怀抱。

《又是遍野槐花香》《听迪老讲永和人家的故事》阅读答案

《又是遍野槐花香》《听迪老讲永和人家的故事》阅读答案

《又是遍野槐花香》《听迪老讲永和人家的故事》阅读答案展开全文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文本一:又是遍野槐花香李培禹近几年,有几个槐花盛开的季节,我是和李迪在永和黄河湾度过的。

山西永和——掩藏在晋陕大峡谷深处的一片热土,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最美的是咱永和的乾坤湾。

几年前第一次到访恰是五月。

霏霏细雨中,顾不上放下行李,我们便沿山路蜿蜒而上,当站在半山腰的观光平台上俯瞰乾坤湾第一眼时,一下被她的神奇、美丽、壮观震撼了。

四月一过,黄土高原吹过来的硬风便软了下来,不经意间使形成了缕缕春风;不急不缓、不大不小的春雨,也适时撒落,而这一切都是在春的氤氲中迎接着五月的到来。

五用,湾里水涨,遍野槐香,白色、紫色的槐花儿,相间相连,开得热烈,一眼望不到边。

李迪一下爱上了这里,我们回京后,他只身一人流了下来。

这是山西省最小的一个县,全县只有六万多人口,不大的县城,一个陌生人,一口京腔的红衣老头,见天个出现在街头村口,慢慢地人们称他李老师,县里的干部则尊称他“迪老”。

这“迪老”真不把自己当外人.他和街上的修车师傅成了朋友,小马扎上一坐,一聊就是一天,第二天,他又来了,聊,俩人都当过兵,李迪觉得“成了”(采访素材足够了),他便起身告辞。

70岁的“迪老”,向这个名叫李永宁的修车师傅立正举手,啪!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修车老兵也此紧起身,立正举手,还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这庄严一幕的后面,是一个老兵靠一手修车的绝活实现脱贫的动人故事——“老李修车”,已收录在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永和人家的故事》一书中。

记得也是五月槐花开的时节,一大早儿,我就接到他从永和打来的电话:“培禹兄,打扰了。

你听啊,我给你学两句……”听筒那边传来他学着永和人的叫卖声:“热馍馍,花卷儿,糖角角!热馍馍,花卷儿,糖角角……”我笑了,问:“迪老是不是又抓到好故事了?是不是又'咸了!’”他兴奋地说,糖角角就是糖三角,卖热馍馍花卷儿糖三角的老汉,跟咱俩一个姓,也姓李,叫李发呆,他卖这三样面食卖了十七年!自己做,自己卖,风里雨里天天喊,天天卖。

《槐花飘香》阅读练习及答案

《槐花飘香》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小题槐花飘香申琳①小区墙角的槐花开了,满树洁白的花朵,映着湛蓝的天。

这一串串小花,把我的思绪带回满村飘着槐花香的故乡。

②故乡,是中原大地一个极平常的村庄,几十户人家,房前屋后长满树木,柳、杨、桐、杏、梨……最多的,就是春天繁花满树、夏天浓荫蔽日的槐树。

每年农历三月,是槐树平凡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光,一串串槐花挂满枝头,整个小村的天际变得晶莹透亮,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淡淡的清香。

③槐花香,香在枝头。

从村小放学回家的儿童,一路追逐嬉闹,槐花香越来越浓,就知道村子越来越近,离家已经不远。

进得村来,一群孩子中突然有人停下脚步,用鼻子使劲嗅了嗅,说了句,“真香!”后面就只听见一片“呼哧呼哧”的嗅鼻子声。

“香不香?”带头的孩子高声问。

“香!”一群人齐声呐喊起来,伴随的是一阵开心的大笑。

喊声和笑声,惊得一群麻雀扑棱着翅膀飞过头顶。

④槐花香,香在嘴里。

小伙伴们手里悠闲地甩着书包或是外套一路走回家,就像手里转着一个风车。

进了小院,放下手中的“风车”,扛出来的是一个特别的工具:一根长长的竹竿,顶端绑一把锋利的鐮刀。

人人手持这个工具,开始仰起头,拣那些开得最多、最盛的槐花采摘,手起镰刀落,一串串、一枝枝槐花像大片雪花一样从树上掉落。

大孩子从树上采,小孩子从枝上捋,有人早经不住这又甜又香的花儿诱惑,团起槐花就往嘴里塞,那一丝丝清香就从舌尖甜到心底……⑤边吃边采,最后把一筐槐花交给母亲,眼看着母亲拌上面粉,放在大锅里开始蒸。

做作业的大孩子、看小人书的小孩子,就心不在焉地一会儿歪过头看看忙碌的母亲,一会儿跑到厨房问上一句“快熟了吧?”好不容易等到出锅,不知道咽了多少口水的孩子早抱着碗站在灶台前。

⑥开饭时,母亲用饭盆端出一大盆槐花蒸菜,放在院子前面槐树下的地上。

旁边一只大碗,盛着半碗蒜汁作调料,上面漂一层香喷喷的芝麻油。

父亲还是农村人吃饭的标准姿势,蹲在饭盆前,背靠着那棵槐树,大块大块夹起槐花蒸菜,蘸着蒜汁吃得慢条斯理....,而像父亲一样背靠槐树端着饭碗的孩子们,早已狼吞虎咽了……一阵风吹过,树上扑簌簌飘下来一朵朵槐花,落在农村人泥土的“餐桌”上,落在孩子的饭碗里、头发间。

槐花阅读题答案(精选2篇)

槐花阅读题答案(精选2篇)

槐花阅读题答案(精选2篇)槐花阅读题答案篇1《槐花》是季羡林写的一篇,你会从中阅读到暖暖的感动。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槐花》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槐花》阅读原文:自从移家朗润园,每年在春夏之交的时候,我一出门向西走,总是清香飘拂,溢满鼻官。

抬眼一看,在流满了绿水的荷塘岸边,在高高低低的土山上面,就能看到成片的洋槐,满树繁花,闪着银光;花朵缀满高树枝头,开上去,开上去,一直开到高空,让我立刻想到在新疆天池上看到的白皑皑的万古雪峰。

这种槐树在北方是非常习见的树种。

我虽然也陶醉于氤氲①的香气中,但却从来没有认真注意过这种花树——惯了。

有一年,也是在这样春夏之交的时候,我陪一位印度朋友参观北大校园。

【A】走到槐花树下,他猛然用鼻子吸了吸气,抬头看了看,眼睛瞪得又大又圆。

“真好看呀!这真是奇迹!”“什么奇迹呀?”“你们这样的花树。

”“这有什么了不起呢?我们这里多得很。

”“多得很就不了不起了吗?”我无言以对,看来辩论下去已经毫无意义了。

可是他的话却对我起了作用:我认真注意槐花了,我仿佛第一次见到它,非常陌生,又似曾相识。

【B】在沉思之余,我忽然想到,自己在印度也曾有过类似的情景。

我在海德拉巴看到耸入云天的木棉树时,也曾大为惊诧。

碗口大的红花挂满枝头,殷红如朝阳,灿烂似晚霞,我不禁大为慨叹:“真好看呀!简直神奇极了!”“什么神奇?”“这木棉花。

”“这有什么神奇呢?我们这里到处都有。

”【C】陪伴我们的印度朋友满脸迷惑不解的神气。

我的眼睛瞪得多大,我自己看不到。

现在到了中国,在洋槐树下,轮到印度朋友(当然不是同一个人)瞪大眼睛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一个经验:越是看惯了的东西,便越是习焉不察,美丑都难看出。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是容易解释的:一定要同客观存在的东西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客观地去观察。

难道我们就不能有意识地去改变这种习惯吗?难道我们就不能永远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吗?我想自己先试一试看,果然有了神奇的效果。

五月槐花香阅读答案.doc

五月槐花香阅读答案.doc

五月槐花香阅读答案【篇一:七年级2010 ——2011 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语文试卷】class=txt> 七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 分钟;满分:100 分)一、积累与运用。

(20 分)1.请根据要求填空。

(以回答正确的8 个空格计分。

)(8 分)(1)山朗润起来了,,。

(2),。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自三峡七百里中,,。

(4)《望岳》中抒发诗人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4)《〈论语〉六则》中,孔子有不少关于学习态度的主张,比如:,。

(5)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2.口语交际。

( 3 分)为了进一步推广素质教育,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

玉兰学校从本学期开始加强写字教学,开展课前十五分钟写字活动。

对此举措,有人赞成,也有人反对,你的态度是什么?请说说理由。

3. 名著阅读。

( 5 分)(1)阅读《伊索寓言》中“乌龟与鹰”的故事,写出其寓意。

( 2 分)乌龟看见鹰在空中飞翔,便请求鹰教他飞行。

鹰劝告他,说他不能飞行。

可乌龟再三恳求,鹰便抓住他,飞到高空,然后将他松开。

乌龟落在岩石上,被摔得粉身碎骨。

寓意:(2)孙悟空有许多神奇之处。

请任选一个,简述其情节。

(40 字左右,包括起因、经过、结果, 3 分)....①获取“金箍棒”②炼就“火眼金睛”③筋斗云我选():4.综合探究。

( 4 分)七年(3)班开展以“月亮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探究活动。

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活动一:月亮与神话。

( 2 分)请仔细观察右图,写出这幅画所反映的神话故事名称。

(2)活动二:月亮与诗词。

( 2 分)古代文人常借月抒怀,请为下面打乱的诗句连线配对。

大漠沙如雪人迹板桥霜鸟宿池边树冷月葬诗魂鸡声茅店月燕山月似钩寒塘渡鹤影僧敲月下门二、阅读能力。

(40 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10 题。

(13 分)先生是年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

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

槐花香阅读附答案

槐花香阅读附答案

槐花香阅读附答案槐花香①家乡的春天山花烂漫,各式各样的花儿()地点缀着山村的每个角落,也点缀着我单调的童年生活。

而在那贫瘠的年代,让我拥有别样的快乐和幸福的则是槐花。

②清明后,【槐树换上翠绿的新衣,花骨朵儿低着头,害羞地将自己的笑脸藏在浓密的树叶里,而目光则是不时地瞥一眼外面的世界,想着在人们不经意的时候将自己的身体舒展开来。

】不几日的太阳照射,那花骨朵就穿上洁白的舞裙,在树枝上蹁跹起舞了。

过路人的鼻翼似乎在翕动着,目光则在搜寻着这沁人心脾的花香来自何处,等看到满树的槐花时,则不禁驻足观赏起来。

③上小学时,学校座落在群山包围中,不大的操场两边栽着两排整齐的槐树,树杆如碗口般大,被送入学校午睡。

在这个好动的年龄,我们哪能乖乖地在教室睡觉呢?一个个猫着腰窜到操场两边的槐树下,爬上槐树,摘花,折枝。

槐花送给等在下面的女同学,树枝则自己留着编头盔。

等头盔编好之后,男娃们就在槐树下打起仗来。

女娃们则将槐花编成的项链戴在自己的颈项上,三五成群地在槐树底下拣石子(一种游戏)。

④槐树在三月初就栈繁叶茂了,如—把大伞撑着,槐树下就成了人们谈天说地的好地方。

大人们展望着今年的收成,或者谈论着隔壁邻家的家长里短。

孩子们最喜欢的则是听在小学教书的叔叔给我们讲故事。

叔叔()地讲着故事,我们就捧着脸儿看着,竖着耳朵听着,脑子里就有了很多的想法。

⑤割牛草的娃儿们总是很贪玩。

眼看着快晌午了,背篓里还没有割满草,娃儿们就爬上树,几下功夫就撸下一大堆的槐树叶,急急地装入背篓,牛儿们就有了甜香美味的午餐了。

⑥但牛儿们是享受不到槐花的。

槐花盛开的时候也是青黄不接的季节,干妈就挎着篮子,一手牵着我,一手牵着干姐姐,领着我们到山尖儿上采槐花。

干妈说只有山巅的槐花最好,阳光充足,没有污染。

干妈将摘下的一串串槐花整齐地放在篮子里,不多时,就能采摘到满满一篮子的槐花。

干妈麻利地将这些槐花在清泉中冲洗得干干净净,把它们放在盆里,一边撒上干面粉一边搅拌,等到每一朵花儿都裹上面粉后就上屉去蒸。

五月的槐乡现代文阅读题答案(共9篇)

五月的槐乡现代文阅读题答案(共9篇)

五月的槐乡现代文阅读题答案〔共9篇〕篇1:五月的槐乡现代文阅读题答案五月的槐乡现代文阅读题答案五月,洋槐开花了。

山山洼洼,坡坡冈冈,好似( )瑞雪初降( ),一片白茫茫。

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姑娘披散( )在肩头的小辫儿。

“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花粉,酿出了甜的蜜。

“噼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了白生生的槐花。

中午,桌上就会摆出香喷喷( )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儿打的旋儿都是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沉浸在香海中。

在洋槐开花的季节,无论哪位小朋友走进槐乡,他呀,准会被香气熏醉,摇摇摆晃地卧在槐花树下不想回家。

好( )客的槐乡孩子就会把他拉到家中,请他美美地吃上一顿槐花饭。

槐花饭是用精白粉拌槐花蒸的。

假设吃成的,就浇上麻油蒜泥和陈醋;假设吃甜的,就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可好吃了。

小朋友临走时,槐乡的孩子还会送他一塑料袋蒸过晒干的槐花,外加一小罐清亮亮的槐花蜜。

五月,洋槐花开了,槐乡的小姑娘儿变得更俊俏。

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插着槐花,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

小小子呢,衣裤的口袋里塞( )的全是槐花,手上拿的还是槐花。

他们大咧咧的,不住地往嘴里塞上一把,甜丝丝的,香喷喷的,真有口福呢。

1.给文中加粗的字注音。

2.根据以下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一望无边的白。

( )(2)上衣或袍子的前半局部。

( )(3)多比喻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 )3.照样子,写词语。

山山洼洼( AABB)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条一条((ABAB)____________________4.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sì jiàng sàn pēn hào sāi2.(1)白茫茫 (2)衣襟 (3)沉浸3.整整齐齐端端正正一串一串一段一段4.表达了作者对槐乡及孩子们的喜欢之情。

《五月,家乡的槐树开花了》阅读练习及答案

《五月,家乡的槐树开花了》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五月,家乡的槐树开花了我家门出来的街巷口有棵大洋槐树,听老舅说它有近百年的树龄了,要三四个大人才能将它抱住,树冠能越过瓦房的房脊,在它周围形成一大片树荫。

高高的树干一般人爬不上去,我一直想征服它,很多年过去了,直到现在我都没有实现这个愿望。

在人们的心中,槐树的口碑一直不太好。

有人说,槐树是树中之鬼,上了年岁的槐树会成精。

一些故事和传说里经常将槐树视为妖魔鬼怪的藏身之处。

现实中,人们也不愿意将槐树当作吉利树来栽培,院子里一般不会栽种。

我倒觉得不以为然,反而记忆中,槐树给我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

小时候,村子周围有一大片树林,其中洋槐树最多,这片林子是我和小伙伴们的乐园。

每逢放假或过礼拜天,往林子里一钻就是一整天。

那时,春天极易刮风。

大风肆虐日子,我们躲在林子里玩耍,听风从树头掠过,看着洋槐树枝上的喜鹊窝在风中摇摇欲坠。

待风停了,爬到树的顶端眺望,整片林子尽收眼底。

因为小时候有爬树的经历,以至于多年来,我经常做梦爬上树梢,重回童年。

大风过后不久,洋槐树开始发芽,淡绿色的嫩叶随着春风摆动,用不了多久整棵树就会被更深的绿色包裹。

我们习惯在树荫下聚堆儿,农闲时候邻居的婶子大娘们在树底下的阴凉处,纳鞋底,搓麻绳,做些针线活;从地里干活回来的叔叔大爷们,把锄头往地上一搁,口袋里掏出根烟卷抽上一口,悠然惬意。

每到饭点,大树底下的石条上、水泥墩上、木头疙瘩上到处都是吃饭的人,小孩子们也掺杂其中,有时玩得连饭都顾不上吃,每每提及此事,儿时槐树底下的一幕又会出现,这场景总让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

最让我记忆犹新的莫过于槐花了。

每年的五月份,所有的洋槐树都会开花。

白花花的槐花挂满枝头,只把枝叶压得很低很低,从远处望去整个树林仿佛是下了一场大雪;走进又仿佛是置身于一个童话的世界里,满树的槐花发出阵阵清香,蜜蜂在花丛中欢乐地舞来舞去。

不知从何时起,养蜂人已悄悄的进驻,他们在树下搭起帐篷,任由蜂儿们四处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9题。

(14分)
五月槐花香王溱
①朋友打来电话,让晚上去他家吃槐花包子。

他母亲刚从老家赶来,带来许多新鲜槐花,知道我喜欢吃这口,于是热情相邀。

②确实,我喜欢吃用槐花做馅的包子。

以前住在大杂院时,每到槐花盛开时,院里的大人孩子便会提着篮子,搬着小凳,拿着铁钩子去摘槐花。

那时马路两侧种满了开着白色花瓣的槐花树,远远望去,像白色的花海,煞是壮观。

树多,花也多,一会儿就能摘一篮子。

拿回去用清水略微一冲,便可以做各种菜肴了。

最简单、最普通的是槐花炒鸡蛋,把鸡蛋和槐花搅拌在一起,放进锅里炒,鸡蛋熟了,菜就成了。

然后是蒸槐花。

把槐花和面粉混在一起拌匀,再加点儿盐、味精,放进笼屉里蒸,出锅便可以蘸着大蒜或面酱之类的吃了。

③这些都是“小儿科”,复杂点儿的是槐花包子。

猪肉、槐花是主打原料。

猪肉要肥瘦兼顾,只肥不瘦太腻;太瘦没味道。

槐花最好先用热水过一下,一方面更卫生些,一方面更实落,还有就是槐花有点苦,水一过也可以淡化一下味道。

有的人还喜欢放点韭菜大葱,说实话,我没觉得这样好吃,反而感到有点儿多此一举,或者是喧宾夺主了。

我最喜欢的是纯槐花和猪肉馅的包子。

那味道,想起来时心里的大馋虫就一个劲地往上涌。

④朋友家的槐花包子味道很正宗,这源于他母亲是鼓捣槐花的“老手”。

许多人喜欢吃但未必会包。

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馅的味道很难调到恰好。

这需要经验。

南方人似乎在这方面逊于北方人,原因是槐树属于温带树种,不但喜欢光,而且更喜干冷气候,多生长在黄土高原、东北、华北平原。

北方人见得多吃得多,日积月累,自然熟能生巧。

槐花开花时节,北方不少饭店有槐花系列菜肴,这就是天时地利人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⑤槐树是大自然的产物,有着植物共有的特质,却又是适应性极强的物种。

它不像其他花卉树木那样“矫情”,只适合在安谧的环境中生长。

它耐得住烟尘,不惧吵闹,能在嘈杂的城市环境中茁壮成长,且寿命很长。

我们大院门外的槐树打我记事时就有,母亲说,她20世纪30年代搬来时,那些槐树就矗立在那儿,算起来怎么也有百八十年了。

马路上每天要经过无数汽车、自行车和来来往往的人群,尾气、呼吸、汽车喇叭声、喧闹声,对槐树似乎没有任何影响。

要不是拆迁改造伐树让道,槐树再生长个百十年恐怕也不会枯萎。

只可惜,城市进化,反而株连了无辜的自然生态,让其变为记忆,铭刻在人们脑海之中。

⑥槐树开花在每年的四五月间,五月为多。

主要看气候。

往往先是极少花蕾吐芳,白天露出一点白头,一夜间突然变成满树花瓣,一串串洁白的槐花缀满树枝,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素雅的清香,沁人心脾。

这时凡从槐树下走过的人,都会换上一种愉悦心情,情不自禁地张开嘴巴,大口呼吸着清新的槐香,脸上荡起甜蜜的微笑。

我们院里的人傍晚时还会搬一个马扎子或小凳坐在槐树下拉呱、说笑、打闹,当然也少不了顺手摘些槐花含在嘴里,慢慢品尝它的滋味。

⑦槐花虽赏心悦目,但花期不长,短则十天八日,长则超不过半月。

所以,槐花更多的贡献,是满足了人们的味蕾和食欲。

槐花鸡蛋饼、槐花肉末饼、槐花鸡蛋汤、蒸槐花、肉米槐花麦饭、两样面蒸槐花、槐花炒蛋、槐花饺子、猪肉槐花大包子、槐花包菜、槐花麦饭、蒸槐花饼、槐花疙瘩、槐花煎蛋、槐花肉丸汤……这些名目繁多、花样迭出的食谱,都离不开两个字:槐花。

人们用普普通通、皱缩而卷曲的花瓣,烹饪出溢满自然香气的美味佳肴,丰富着人们的餐桌,实在是天赐所致。

⑧槐花以自己的美丽让人们心花怒放,同时又以自己的美味满足人们的口福。

许多文人墨客赋诗作文赞美槐花,“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春水碧波飘落处,浮香一路到天涯。

”这首诗被无数人引用,可见人们对槐花的钟情之意。

白居易的《秋日》,子兰的《长安早秋》中都提到槐花:“袅袅秋风多,槐花半成实”,“风舞槐花落御沟,终南山色入城秋”。

⑨这些年城里的槐花不多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可供欣赏的花木,这有点遗憾。

不过在朋友家吃槐花包子时获知,我的老家——山东莱西市,种了万亩槐花,已经连续四年举办了槐花节。

这消息让我振奋,欣慰,眼前立时呈现出那一棵棵浓密而高大的槐树,一股槐花香味扑鼻而来。

⑩明年五月我一定要回去看看我喜爱的槐花。

6.这篇散文所描写的槐花有哪些特点?(3分)
__生命(花期)短暂而美丽;是可口的美味食品;有淡淡的素雅的清香;散发着乡土气息,寄寓着浓郁的乡情。

__
7.文章以朋友请“我”吃槐花包子为引子,有什么妙处?(3分)
__这一引子自然引发了“我”对槐花、槐花加工的美食以及与槐花相关的生活的回忆,表达了“我”对槐花的赞美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__
8.结合语境,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特殊含义。

(4分)
(1)这些都是“小儿科”。

__是指槐花炒鸡蛋,蒸槐花属于把槐花做成食品中很简单的事情。

__
(2)这源于他母亲是鼓捣槐花的“老手”。

__是指加工槐花做包子经验丰富的人。

__
9.请对文中画线句子作简要赏析。

(4分)
往往先是极少花蕾吐芳,白天露出一点白头,一夜间突然变成满树花瓣,一串串洁白的槐花缀满树枝,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素雅的清香,沁人心脾。

__从视觉和嗅觉两方面加以描写。

视觉上写出了槐花的颜色和渐次开放的过程,嗅觉上写出了槐花的清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