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初中现代文阅读练习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 课外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50篇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课外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50篇含答案)1.香椿的味道李红霞①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一年一年滋生繁衍,零零散散地点缀满了乡村的各个角落。
当然,最好能长在自家房前屋后,那样就可以整日看着香椿芽由小变大,然后近水楼台先摘先尝了。
当春风温暖地让我彻底脱去冬衣的时候,那香椿也就该发芽了。
我最爱吃香椿,总是一天三遍地看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个够。
可我急,树不急,整日挺着干枯的枝桠在蓝天中显着它的沧桑与稳重,迟迟不吐芳香。
②一个灿烂的午后,忽然在和风中嗅到了丝丝清香。
迫不及待地跑到树下,踮着脚尖,寻找蓝天中闪出的那些暗红。
找到了!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从高至低,错错落落地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灵动的蝴蝶结,将积蕴一冬的热情完美释放在这个春天里了。
那嫩嫩的芽子,被阳光穿透成靓丽的紫红,闪着淡淡的油光,在湛蓝作为底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温情,一时间觉得香椿芽就是春天,春天就只有香椿芽。
③春风催荣了万物。
不出几日,香椿芽已经长成了小丫头的冲天小辫。
竖在房角的长杆终于派上了用场。
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垂涎已久的香椿了。
站在房顶,长长地举起杆子,将那些可爱的芽子引入铁钩里,然后猛地一拧杆把儿,只听脆脆地“叭”一声,一簇香椿就应声飘落了下来。
不一会儿,香椿已散落一地。
④于是,便怀抱这些香椿,吵着让母亲给我炸“香椿鱼儿”吃。
母亲先是把这些香椿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择好、码好,然后洗净,放在盆里用温水加盐腌一下。
这时,母亲就可以腾出手来准备面糊了。
在碗里打两个鸡蛋,放入适量的面粉和水,搅匀,直至能在筷子上拉出丝就可以了。
烧开油,取出腌好的香椿在面糊里裹一下,迅速放入滚烫的油锅里,只听“吱啦”的一声,那个裹了面糊的香椿,顿时翻滚着膨胀起来,成了焦黄颜色。
⑤一直站在旁边的我,早已被锅里的香椿鱼儿惹得大咽口水了。
一出锅,就用手抓起来吃,烫得我直跺脚摇手。
初一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含答案带解析

初一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含答案带解析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罗圈腿的小猎狗曹文轩一条小猎狗,走在大街上,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害羞。
它的主人,也就是那个猎人,一共有十一条猎狗。
但猎人在清点狗数时,却总是只数到十。
小猎狗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它总是挤到前面去,可是猎人把目光越过它,还是数后面十条狗。
主人的忽视,很让小猎狗伤心。
它决定要让自己跑得最快,终于有一天,它跑得比较快了。
此时,它又突发奇想,要成为世界上跳得最高的猎狗,尽管那十条猎狗一个劲儿地笑话它,说它是傻瓜。
终于,有一天,它跳过了一堵高墙,不料,高墙那面是养鸡场。
当鸡的主人找到猎人时,它自然受到了惩罚。
猎人罚它去看守潭底的石头,不要让石头浮上来。
他带着其他十条猎狗打猎去了。
当然,每次打猎回来,它也分得一块肉。
但小猎狗并不满足,看到小河,它竟然说要成为一条这个世界上跳得最远的猎狗。
它开始起跑,跃起,“扑通”,掉进了河里,激起一大片水花。
河岸上,猎狗们笑成了一团:“哇,我们看到了世界上头号大傻瓜!”小猎狗不为所动,一如既往地跳进河里。
一次,正在飞跃河面的它,吓到了正准备上岸下蛋的母鸭,结果蛋全部下到了水里。
放鸭的老头非常恼火,一把揪住正在往岸边逃的小猎狗,将它扔在了猎人面前:“好好管教管教你们家的罗圈腿!”猎人没辙了,让它去看葵花田,说要看住这些葵花,不许它们跟着太阳转。
所有葵花都跟着太阳转动。
小猎狗来回跑动着,向它们“汪汪”叫个不停,但是它们根本不理睬它。
小猎狗累坏了,不过,等它疲倦回家时,还是能吃上肉。
又到了给村民表演的时刻了。
猎人的另外十条猎狗皮毛光滑,神气十足。
突然,一条毛发发红的公狼,愣是在十条猎狗的眼皮底下,大摇大摆地跑掉了!众人发出“嘘——”声,这太丢人了!猎人觉得颜面扫尽。
这时,小猎狗突然蹿出去,穿过狗群,直向山冈上的狼扑去。
它快得像一束光,人们甚至都没看清楚它的样子,等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小猎狗正在一棵大树下休息,它的身边躺着的那只雄壮的公狼早已停止了呼吸。
初中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

初中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现代文阅读是中考语文中重要考点,要提高阅读能力离不开平时的阅读练习,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初中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供同学们阅读练习。
初中现代文阅读原文:①儿子回乡下的老家看父母,但只能在家待一天一夜,第二天早上5点半就要走,临走的前一天晚上,儿子跟母亲坐在老房里一直聊到深夜。
②临睡前,儿子有些遗憾地说:“妈,这次太匆忙,等下次有空,我一定在家多待几天陪陪您,还要吃小时您亲手包的韭菜饺子,那个味道太好了,我一直都想着呢。
”③之后,儿子便到里屋睡觉了,可母亲却没了睡意,她走到另一间屋,叫醒已经睡下的父亲,说:“老头子,你赶紧起来,去问问谁家菜园里有韭菜,跟他打个招呼,割点儿回来,娃想吃韭菜饺子了,我得给他做。
”④躺在床上的父亲一听,立即明白,连说:“好,好。
”然后迅速穿上衣服,下了床。
母亲又说:“老头子,你动静小些,别吵醒了娃,他明早还要走呢。
”⑤父亲再次“嗯”了两声,然后别上一把菜刀,悄悄打开大门,出去了。
⑥此时,正是初冬的深夜,外面很寒冷。
⑦父亲开始在村子里挨家挨户敲门,借割他们菜园里的韭菜,冬日,菜园里韭菜很少,好在敲了数十家门后终于找到了。
⑧村里各家各户的菜园都离村子很远,加上夜路不好走,等父亲割完韭菜回家已是夜里11点多了。
⑨接下来,两位老人开始择韭菜,把两斤多韭菜择完、洗净后,差不多已经是凌晨了。
⑩接下来是擀饺子皮,然后包馅。
这一切如果是在明亮的灯光下完成,不需要太长时间,但事实上他们都是在手电筒的光亮下完成的——两位老人怕开灯惊扰了儿子的好梦。
⑾这一切都做完是凌晨3点多,两位老人想了想,还有一会儿得煮饺子了,干脆别睡了,给儿子烧点儿热乎的水,这样,他一起来就有热水洗脸。
⑿5点30分,儿子的手机闹铃准时响了,儿子从睡梦中醒来,一睁开眼睛,便隐约闻到一股似曾相识的香味,这香味越来越浓,最后在厨房里达到了鼎盛——一大锅韭菜饺子在翻滚呢。
⒀看到儿子,母亲连连说:“娃快趁热吃了吧,你最喜欢的韭菜饺子,吃过再刷牙。
初中现代文阅读训练一(含答案与解析)

初中语文阅读专题训练(一)1.第一篇散步莫怀戚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小时候我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去世了。
但春天总算来了。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绿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说。
⑧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初中现代文阅读练习10篇(Word版含答案)

初中现代文阅读练习(一)行者⑴他总是深夜来访。
⑵我打量着这个行者――现在叫探险家。
我打量着这个从外貌到内心都与众不同的能人,这个异人。
我甚至心里有一种怀疑,是不是行者武松乘夜从蜈蚣岭突然来到了我的面前?⑶他的长发是武松式的长发,而不是现代派艺术家的长发。
他的这种长发,是一绺一绺的,不卷曲,无光泽,没有修饰美化的痕迹,披散在胸前、肩头,似乎没有梳开,像一股股粘住的绳子,蒙着汗尘。
他有一副经常垂下的眼皮和一个苍老的、多皱的、会做出各种表情反应的额头。
他说话的声音很小。
更多的时候,他是用额头上的反应来回答你。
⑷他是一个极古怪的人,貌古而神怪。
你无法看清他有多少岁,皱纹和活力、奇异的装束和强健的体魄在他身上交织着。
⑸他把自己从城市的人群中放逐出去,整整九年了。
⑹在两年多的岁月里,他用他的脚掌和心灵抚摸了一遍长城,从头至尾。
最后他留下这样一句真实感受,他说:“从我踏上寻找长城的那一天起,我就知道,我再也不会找到家门了。
”⑺他还用76天时间牵了十几峰骆驼,独自纵穿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那是怎样的76天,他没有详细去说,他仅仅讲了一个细节。
当他最终走出沙漠时,他在沙丘上发现了一个烟头,他捡起来,放在鼻子上嗅着。
“我终于又闻到了人味儿!”他说,然后他划了一根火柴,点着这半支香烟,他吸到了另一个不知名姓的生命留在这上面的气味。
⑻行者为自己设计了18次行动,准备了43个目标。
他的这些目标任选几个刻在下面,都会令人感到强大的挑战性――长城丝绸之路黄土高原神农架罗布泊喜马拉雅山墨脱各拉丹东雪山玉珠峰⑼还有五大沙漠:巴丹吉林、毛乌素、腾格里、塔克拉玛、千古尔班通古特。
⑽一个人,在今天这样追求享乐、艳羡豪华的人世间,却给自己的生命摆出这样一系列豪迈、阔大的目标,他追求这样的“享乐”,艳羡这样的一类大自然的“豪华”,应该算得上是一位行者了。
⑾行者说:“给我十次生命,一百次生命,我做过的都不算什么。
对于宇宙来说,我们不算什么。
”⑿行者又说:“物质精神之外,还应有一个谁也不知道的第三级阶梯,或更多的阶梯。
[精选]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共20篇
![[精选]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共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b628071b9e31433238689343.png)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真题附答案详解一、阅读理解训练题1.(2020泰州)阅读苏沧桑的《酿泉》,完成问题。
①小寒前的一个清晨,明强领着我从楚门镇出发,进山谷,沿山路盘旋而上。
那个小小的酿酒坊,就窝在山坳一棵巨大的香樟树下。
②做酒人在木蒸桶底部摊上一块白纱布,倒入浸好的糯米,盖上竹斗笠,打开一大早就开烧的锅炉,蒸汽从木蒸桶下汹涌而上,将糯米“炊”热,黏度恰到好处。
炊饭,拉开了山里村冬酿的序幕。
③酿酒坊的老师傅伊海说,要雪白的糯米,一粒坏米都不要。
④酿酒坊的总管灵江点点头,对,雪白的糯米,宁可贵点。
⑤泉水在一道斜坡下面,一眼泉亘古不断,冬酿用的就是这眼泉。
⑥伊海、灵江、全于等七个做酒汉子,在热气蒸腾里默默配合着,最大的七十岁,最小的四十九岁。
灵江将铁锹斜插进糯米饭里,用力抬起,翻倒进大木桶里。
铁锹收回,在一旁的小水桶里蜻蜓点水般地浸一下,以免糯米太黏,接着又插进糯米饭里。
如此反复,使的是巧劲,从六点到十一点,一刻不停。
全于用小水桶舀起泉水,淋在糯米饭上,要五桶半冷水,然后舀起温水再淋四遍。
他个子高,拎起水桶看着挺省力,但喧嚣的蒸汽声里,还是能听见他气喘吁吁。
⑦米好水好,还要手艺好。
最要紧的是拌曲。
⑧永青伸出粗壮的手臂,将酒母撒到糯米饭上,然后一把一把将糯米饭搂近自己,用手掌连同手腕不停翻炒、抖洒,将结团的饭团揉松。
接着,他将糯米饭从缸底沿着缸身搭好,用竹刷子刷平,湿漉漉的糯米饭服服帖帖。
然后,他在缸底掏出一个小碗大的窝,轻轻盖上稻草盖子。
⑨月亮挂在大樟树上,小屋通往酿酒坊的斜坡上,走来酿酒坊唯一的守夜人,六十九岁的伊海。
他走进酿酒坊,蹲下身子,将耳朵贴紧发酵缸,一个缸一个缸地听,捕捉着每一个细微的声音﹣﹣醪①液的发酵声,是那种“节节声”,像初春小雨打在树叶上,很细很急。
如果缸料厚了,温度高了,“节节声”便变得波涛汹涌,他就赶紧打开稻草盖子,耙几下,把气排出去。
发酵期间的搅拌冷却,俗称“开耙”,是整个酿酒工艺中的关键。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及答案二十篇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与答案一、寂静除夕夜(1)每当___的鞭炮声四起,绚丽夺目的焰火映亮夜空……我就会___地想起20年前的那个除夕夜。
(2)那是“文革”时期,父亲一夜之间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分子”。
(3)消息传来,母亲当即昏厥,待醒来已神志不清,语无伦次。
这____的打击个母亲不知所措,她疯了。
(4)和美之家一下子抽去了两根顶梁柱,剩下的,除了一个年过半百的姥姥,就是我们几个未成年的孩子了。
(5)日子的艰难可想而知。
品学兼优的姐姐含泪放弃了学业——很快在小学当上了民办教师,一天可挣得5分工。
尽管如此,家里依然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更痛苦的是,精神失常的母亲还时不时对这个破败之家来个毁灭性的摧残。
她有个怪癖,平日安安静静不言不语,但只要一看见人流泪或听到鞭炮声(后来由她误会成枪声),便歇斯底里地大哭大闹,摔碗,直至声嘶力竭动弹不得。
(6)因此,姥姥常常嘱咐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在母亲面前流泪。
(7)春节临近了,按乡村规矩腊月二十三为小年,早放鞭炮敬拜祖先,而除夕夜吃年夜饭放鞭炮则是永年好运的预兆。
早已被折磨得不成人形的姥姥心力交瘁,万般无奈中将我们姐弟叫到跟前,吩咐道:你们出去给家家户户磕磕头、说说好话看能不能过小年不放鞭炮,三十再放,省得你母亲接二连三的发作,我实在是怕了。
(8)于是,姐姐带着我们出发了。
(9)我们居住的院子前后约有九排七八十户人家。
我们从头一排开始,每到一户姐弟四人便一字儿排开,齐齐下跪,告诉她们母亲的病情,乞求他们少放一次鞭炮。
就这样我们不过走了十多户人家人们便一传十,十传百,再后来家家户户都陆续出来人了。
围拢来的乡亲说什么也不让我们下跪,一位年长的大妈抱起我,含泪道:(10)“苦命的孩子,我们都晓得,不用磕头了,我们不放鞭炮,一个也不放。
”(11)我牢记着姥姥的叮嘱,拼命忍住泪水,然而,我却分明看见,围拢来的乡亲们全都流下泪来……(12)小年就这样平静地过去了。
(13)三十那天,吃过晚饭后,姥姥便领着我们着手准备即将面临的灾难。
初一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答题技巧(3)

初一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答题技巧(3)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雪山下的国庆月夜鲁珉4年前,我喜欢上了户外徒步旅行。
那年的国庆前夕,与友相约徒步穿越泸沽湖亚丁。
为避开“十一黄金周”,我们提前几天就进入了宁蒗到木里的无人区。
经过3天的徒步穿越,当我们到达川西亚丁雪山下一个叫呷洛的小村子时,正好是“十一”国庆节,农历八月十六。
向导提前联系了一个叫扎西罗布的藏家。
傍晚时分我们到达时,热情的扎西大叔把我们领进一间典型的藏式房屋,非常大的正屋,中间是大大的火炉,原木地板。
放下重装包,大家开始动手做晚餐。
扎西大叔的女儿白玛拉珠有些害羞,我们做饭时她笑呵呵地围着我们,看我们做汉族菜,还用不太流畅的汉语问这问那。
经过一番忙碌,各种炒菜、凉拌菜、汤菜,还有饼干之类的食品,堆了满满一大桌子。
我们热情邀请扎西大叔一家和我们一起吃饭。
席间,我把从千里之外带的月饼分给大家,说昨天是中秋节,今天是国庆节,我们一同共庆佳节。
扎西大叔咬了口月饼说:“这辈子还没吃过月饼呢。
”我问月饼好吃不?他说:“好吃,很好吃。
”他边吃边说,每当国庆时,我们就会在屋前升挂国旗。
你看,那红旗在夜里也还是看得清清楚楚。
他起身从一个超级大的木柜子里搬出一个大壶,笑着说,一起喝青稞酒,庆祝国庆节。
那是我们第一次喝地道的自酿青稞酒。
那青稞酒虽说有40多度,但入口好,感觉不到有那样高的度数。
大家说笑着,互相敬酒,在雪山下度过了一个欢乐的国庆夜晚。
那个国庆节就是一个民族团结的节日。
扎西大叔一家是藏族,向导是普米族,马夫是纳西族,湖南驴友是土家族,四川驴友是彝族。
大家一起说着,笑着,喝着一杯杯清甜可口的青稞酒,藏家房屋里充满着别样的喜庆。
不知不觉已是深夜。
此时,月光从藏家房屋的窗户透了进来,形成道道明亮的线条,把藏式房屋映照得格外美丽,似乎正散发着远古的幽香。
透过窗户,还可以清晰地看见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雪山下的夜空里随风飘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阅读: 温馨 梁晓声 ① 温馨是纯粹的汉语词。
近年常读到它,常听到它;自己也常写到它,常说到它。
于是静默独处之时每想:温馨,它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② 从小学二三年级起,母亲便为全家的生活去离家很远的工地上班。
每天早上天未亮便悄悄地起床走了,往往在将近晚上八点时才回到家里。
若冬季,那时天已完全黑了。
我便冒着寒冷到小胡同口去迎母亲。
从那儿可以望到马路。
一眼望过去很远很远,不见车辆,不见行人。
(A )终于有一个人影出现,矮小,然而“肥胖”,那是身穿了工地上发的过膝的很厚的棉坎肩所致,像矮小却穿了笨重铠甲的古代兵卒。
断定那便是母亲。
在路灯幽蓝清冽的光下,母亲那么快地走着。
她知道小儿女们还饿着,等着她回家胡乱做口吃的呢!于是边跑着迎上去,边叫:“妈!妈……” ③ 如今回想起来,那远远望见的母亲的古怪身影,当时对我即是温馨。
回想之际,觉得更是了。
④ 小学四年级暑假中的一天,跟同学们到近郊去玩,采回了一大捆狗尾草。
采那么多狗尾草干什么呢?采时是并不想的。
反正同学们采,自己也跟着采。
母亲正巧闲着,于是用那一大捆狗尾草为弟弟妹妹们编小动物。
转眼编成一只狗,一只虎,一头牛……她的儿女们属什么,她就先编什么。
之后编成了十二生肖。
再之后还编了大象、狮子和仙鹤、凤凰……母亲每编成一种,我们便赞叹一阵。
于是母亲一向忧愁的脸上,难得地浮现出了微笑…… ⑤ 如今回想起来,母亲当时的微笑,对我即是温馨。
对年龄更小的弟弟妹妹们也是。
那些狗尾草编的小动物,插满了我们破家的各处。
到了来年,草籽干硬脱落,才不得不一一丢弃。
⑥ 上了中学的我,于一个穷困的家庭而言,几乎已是全才了。
抹墙,修火炕,砌炉子,样样活都拿得起,干得很是在行。
几乎每一年春节前,都要将个破家里里外外粉刷一遍。
今年墙上滚这一种图案,明年一定换一种图案,年年不重样。
冬天粉刷屋子别提有多麻烦,再怎么注意,也还是会滴得到处都是粉浆点子。
母亲和弟弟妹妹们撑不住盹,东倒西歪全睡了。
只有我一个人还在细细地擦、擦、擦……连地板都擦出清晰的木纹了。
第二天一早,弟弟和妹妹们醒来,看看这儿,瞅瞅那儿,一切干干净净有条不紊,看得他们目瞪口呆…… ⑦ 如今想来,温馨在母亲和弟弟妹妹眼里,在我心里。
他们眼里有种感动,我心里有种快乐。
(B )仿佛,感动是火苗,快乐是劈柴,于是家里温馨重重。
尽管那时还没生火,屋子挺冷…… ⑧ 下乡了,每次探家,总是在深夜敲门。
灯下,母亲的白发是一年比一年多了。
从怀里掏出积攒了三十几个月的钱无言地塞在母亲瘦小而粗糙的手里,或二百,或三百。
三百的时候,当然是向知青战友们借了些的。
那年月,二三百
元,多大一笔钱啊!母亲将头一扭,眼泪就下来了……
装
订
线
姓名: 学号: 预估时间: 30分钟
⑨如今想来,当时对于我,温馨在母亲的泪花里。
为了让母亲过上不必借钱花
的日子,再远的地方我都心甘情愿地去,什么苦都算不上是苦。
母亲用她的
泪花告诉我,她完全明白她这一个儿子的想法。
我的心使母亲的心温馨,母
亲的泪花使我的心温馨……
1.文章中温馨的小事让人感动,按照示例,请您用简洁的语言依次概括。
(2分)装
2.文中有两处划横线的句子,请任选一句加以赏析。
(3分)
3.请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揣摩第⑧段画波浪线的内容,当时“我”的母亲的内
心活动,用生动的的语言描绘出来。
(3分)
4. 文章标题是“温馨”,请您想想在文中“温馨”主要包含了什么内容?(3分)
订
5. 温馨,不是设计与布置的结果,不是刻意营造出来的。
是在光阴和岁月中渐
渐沉淀,等待我们不经意间又想起了它。
在我们的生活中,温馨的记忆往往是历久铭心,请您用优美的语言写出生活中让你感到温馨的事情。
(4分)
线
答案:
1.“我”从母亲为儿女编小动物时的微笑中,感受到了温馨。
“我”给母亲钱,从
她的泪花中感受到了温馨。
2.
A句示例: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严寒中母亲的形象给“我”留下
的深刻印象,突出母亲的艰辛,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爱。
B句示例: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感到”比作“火苗”,把“快乐”比作“劈柴”,生装
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给家人带来的快乐和自己所感受到的温馨。
3.结合母亲的心理写出母亲的感动既可。
4.“温馨”主要包含了家庭的温馨、真挚的亲情,在困境中一家人相依相守相互安
慰的美好感情。
5. 温馨的事情,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字语言流畅既可。
订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