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和社会科学方法论导论共49页文档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完整版

Content1、“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台湾还可否采取更为灵活的形式? (2)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哲学依据是什么?问什么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3)3、如何理解“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科学的工作方法? (4)4、阐述事实与价值的关系。

(4)5、阐述价值评价的构成要素,并对价值评价的复杂性进行分析。

(5)6、马克思主义社会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并对其合理性进行分析。

(8)7、阐述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方法的含义、特点与功能。

(9)8、谈谈系统论思想的起源。

(10)9、系统论方法从广义来讲包括哪些方法? (11)10、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系统论思想有着怎样的关系? (12)11、谈谈社会系统的组成? (13)12、社会系统优化的重要原则有哪些? (14)13、谈谈你对本课程的认识与体会。

(15)14、联系实际阐述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具体运用。

(15)1、“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台湾还可否采取更为灵活的形式?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为此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奋斗。

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是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是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性贡献。

江泽民同志郑重指出:“国家要统一,民族要复兴,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

我们坚信,通过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祖国的完全统一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为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这个构想从中国实际出发,照顾到各方利益,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充分考虑台湾、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和现实,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

马克思主义和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和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一、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和思想及其重要意义系统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它根植于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和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混沌理论等为代表的系统科学的基础之上,为人们描绘出一幅从基本粒子、原子、分子化合物直到人类,从微观领域直至宇观天体系统演化的自组织、自我运动、自我创造的辩证的演化发展的自然图景,深入揭示了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认为“系统”是总的自然界的模型。

系统自然观最深层、最基本的内涵,在于它揭示了自然系统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自然系统不仅是确定的,而且会自发地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自然系统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而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阐发了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的思想。

系统自然观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一是有助于人们转换思维方式和转变价值观念,二是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三是为构建科学的生态伦理学奠定了基础,四是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五是马克思的自然观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奠定了基础,六是马克思的自然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南。

二、社科研究为什么要强调“问题意识”?“问题意识”与“社会矛盾”是什么关系?问题意识在社会科学的研究是十分重要,要了解其重要性,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出现在研究的开端的初始化阶段,也会伴随着问题的深入而层层深入不断的从意识转换成为材料研究,对于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问题意识是十分的重要,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问题意识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启蒙。

从社会科学的研究来说,问题意识是在一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其形成依赖于研究者本身的知识结构体系,特别是理论知识,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下思考和分析特殊的和有矛盾的社会现象,对社会生活提出自己的疑问。

(二)问题意识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

每一个相对的社会问题有不一样的研究方法,问题意识是对研究问题方法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是由研究的问题决定的主要有实证法,统计分析法,材料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问题意识能使自己的研究确定和选定最适合的方法做研究才能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

吴育林的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吴育林的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第一讲导论 (1)一、什么是社会科学 (1)1.科学体系中的社会科学 (1)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 (1)2.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差别 (2)二、什么是社会科学方法论 (3)1.方法论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3)A、方法论的哲学基础:本体论和认识论 (3)B、方法论对本体论的贯彻 (6)C、两种主要流派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实证主义和理解或阐释主义 (8)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演变与发展 (10)第二讲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观和范式 (13)一、客观性与价值观 (13)1.客观性维度与社会研究中的客观性 (13)2.价值观和社会研究中的价值观 (14)二、社会科学研究范式 (15)1.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范式 (15)(1)实证主义 (15)(2)实证主义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和普遍性 (15)(3)实证主义方法类型 (16)(4)实证研究的具体方法:观察法、谈话法、测验法、个案法、实验法 (16)(5)实证研究的步骤 (17)2.马克思.韦伯的理解主义社会学方法论 (17)(1)韦伯社会学方法论的思想来源于取向 (17)(2)马克思.韦伯社会科学的基本特征 (18)(3)韦伯社会科学功能规定及其应用 (21)3.批判主义 (22)第三讲: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23)一、基本预设 (23)1.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物质生产决定的复杂系统 (23)2.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系统 (24)3.人类社会是一个矛盾系统 (25)4.社会历史是一个有规律的发展过程 (26)二、基本范式:基本原则、理论取向、基本方法、基本概念范畴 (26)(一)基本原则 (26)(二)基本理念取向 (27)(三)基本方法 (29)(四)基本概念范畴 (34)第一讲导论“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将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人的科学,这将是一门科学”——马克思一、什么是社会科学1.科学体系中的社会科学最早给科学下定义的是13世纪西欧的宇宙学者威赖姆。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导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导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导论第一,社会科学方法是否可能?第二,社会科学与社会方法论第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形成、内涵和原则第四,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创造性的开放体系一、社会科学方法是否可能?在讨论社会科学方法的时候,首先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是:社会科学是否可能?也就是说,在研究社会现象的过程中,真的存在有所谓的社会科学方法吗?如果有的话,这种方法能像自然科学方法那样给我们提供正确地预测和控制社会现象变化和发展的手段和途径吗?西方不少学者甚至著名的思想家对此作出了否定的回答。

大名鼎鼎的现代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在其《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中,开宗明义就表明:“本书的基本观点是,历史命运之说纯属迷信,科学的或任何别的合理方法都不可能预测人类历史进程。

”“历史决定论是一种拙劣的方法——不能产生任何结果。

”“由于纯粹的逻辑理由,我们不可能预测历史的未来进程。

”他所谓的纯粹的逻辑理由就是,人类历史的行程是受着人类知识增长的强烈影响的,而人类本身不能用合理或科学的方法来预告我们科学知识的未来增长,因而所谓古代神话的俄底普斯预言在历史发展历程中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我们不能预测人类历史的未来进程。

”“所以历史决定论的基本目的是错误的;历史决定论不能成立。

”美国的新实用主义者理查德·罗蒂在《真理与进步》中也指出,社会科学在经历了近两个世纪的发展之后,在“预测还是一个理论被归入‘科学’的必要条件”时,“我们对是否把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或文学批评归入科学感到犹豫不决,因为这些学科似乎都无法回答‘如果我们这样做,事情将会怎样?’这种形式的问题。

”二战之后,经济学一跃而成为显学。

但是,它被批判和被责难的命运也不比其他学科好。

美国的小阿尔弗雷德·马拉伯在其《迷惘的预言家:当代经济学家的历史》中曾不无讽刺地说,在美国,人们看到每当华盛顿的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职位因种种原因空缺时,美国经济便处于二战后最好的时期,而“在哈伯·斯坦和查尔斯·舒尔茨这样的著名经济学家任职期间,贫困率以每年将近2%的可怕速度增长。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导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导论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方法论
社会科学 方法论
一是具体方法,指各门具体科学所使用的方法, 如数学中的微积分法、物理学中的光谱分析法, 地质学中的放射性同位素测定年代法等。 方 法 的 不 同 层 次 二是一般方法,指适用于各门具体科学的普遍 方法,如系统方法、控制方法、信息方法、数 学方法等。
三是哲学方法,它具有最大的普适性,抽象分 析方法、矛盾分析方法、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方 法等。
主要包括社会学(对市民社会的研究)、政治学(对国家、 政府的研究)、经济学(对市场运行机制的研究)等,具 有整体性、客观性、价值性等特点。
地位、政治倾向、文化观念、宗教信仰、知识结构和时空 环境等因素,为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统一。
价值中立最早源于英国 哲学家大卫· 休谟( David Hume)提出的“ 是”与“应该”的划分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 韦 伯:价值中立性作为从 事社会学研究所必须遵 守的方法论准则 奥本海默:我 们科学家的双 手沾了血。
•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教育分 类国际标准》:“社会科学 和行为科学”包括经济学、 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 心理学、民族学、未来学等 12个门类,而哲学、史学和 文学等则被划入“人文科 学”。世界各国大都基本上 参照这一国际标准界定人文 科学和社会科学。
• • •

自然科学(natural science) 人文科学(humanities) 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
(一)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界分 科学(scienc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scientia,意思就是“ 知识”、“学问”。
亚里士多德: 关于科学: 科学是关于事实的原因的知识 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 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辞海》科学是 现代人领略世界的主要方式。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资料 导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资料 导论

1.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 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 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 科学,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 说。
3.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 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
([美]理查德.罗蒂:《真理与进步》,华夏出 版社,2004年,第5页)
“在哈伯·斯坦和查尔斯·舒尔茨这样的著名 经济学家任职期间,贫困率以每年将近2%的 可怕速度增长。”他还说道,那些经济学在 大学的象牙塔中尽管被不断地雕琢,越来越 精密化和学术化,但“经济学家们很快变成 恶意玩笑的靶子┅┅人们会说经济学家颇具 幽默,因为他们会用小数点来预测未来,或 者说经济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职业,因为只 有经济学家创造出了自上帝创造世界以来的 种种混乱。”“由于他们中的很多人长久以 来对经济运转的计算偏差太多,使得朝野上 下的计划人士越来越对他们的忠告置若罔闻 。专家们的困境也延及学术领域,那些曾一 度热门的话题正在消退,对于经济如何运作 以及怎样实施最佳控制等问题的困惑堆积如 山。”
主讲人:袁 野 2015年9月
一 、 关于马克思主义 二、 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三、 课程内容安排与考核
(一)马克思生平简介
卡尔· 马克思(1818~1883)
在世纪之交,英国广播公司 (BBC)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 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马 克思位列榜首。马克思逝世100 多年后仍然能产生如此广泛而巨 大的影响,充分表明了以他名字 命名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无穷的思 想魅力。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导论2014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导论2014

《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社会科学史”
条目中,对社会科学作了这样的解释:“社 会科学研究的课题是人类在社会和文化方面 的行为,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 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和经济 地理学;也包括教育的有关领域,即研究学 习的社会环境以及学校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关 系。”
从学科性质来界定社会科学,我们将在这样
科学研究方法的功能,对社会科学其它方法 论具有指导作用,同时它又不能完全取代其 它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作用。 必须反对两种倾向:一是“取消论”的倾向, 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二是“取 代论”的倾向,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取代其它 方法论的作用。
其一,是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科学主义
与人本主义 其二,是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个体主义 与整体主义。 其三,是结构功能主义。 其四,是后现代主义。 其五,是关于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评价。 其六,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科学方法论 体系中的主导性和开放性。
方法论、个别方法论三个层次。 一般方法论是指揭示整个社会科学研究对象 所共有的最一般规律、最一般本质、最一般 特点的方法论体系。 特殊方法论是指揭示社会研究对象的特殊领 域、特殊方面、特殊阶段的特殊规律、特殊 本质、特殊性质的方法论。 个别方法论主要是指适用于某种具体学科的 具体研究方法的方法论体系。
赵宇霞 2014.9
只有运用正确的方法,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
才能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得出正确结论。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方法论,更是科学的世 界观。 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和发展的源泉是社会生活 和社会实践。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共7章
(不含导论): 导论(了解为什么学习、如何学习该门课程)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了解科学研究的出 发点和基础)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强调研究对象的整体性)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强调研究对象的具体性) 社会过程研究方法(强调发展的观点)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强调“以人为本”的观点) 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强调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视野(强调统一性和多样 性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导 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导 论

(3)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 (3)人文科学的社会功能
• 2001年8月, 江泽民同志在北戴河与国防科技 和社会科学专家座谈时强调,哲学社会科学与 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 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 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 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 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 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
西方不少学者甚至著名的思想家对 此作出了否定的回答。大名鼎鼎的 现代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在其《历史 决定论的贫困》中,开宗明义就表 明:“本书的基本观点是,历史命 运之说纯属迷信,科学的或任何别 的合理方法都不可能预测人类历史 进程。”“历史决定论是一种拙劣的 方法——不能产生任何结果。”“由 于纯粹的逻辑理由,我们不可能预 测历史的未来进程。”

理查德· 罗蒂

二战之后,经济学一跃而成 为显学。但是,它被批判和被责 难的命运也不比其他学科好。美 国的小阿尔弗雷德·马拉伯在其 《迷惘的预言家:当代经济学家 的历史》中曾不无讽刺地说,在 美国,人们看到每当华盛顿的总 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职位因种 种原因空缺时,美国经济便处于 二战后最好的时期,而“在哈 伯·斯坦和查尔斯·舒尔茨这样 的著名经济学家任职期间,贫困 率以每年将近2%的可怕速度增 长。”
其次,我们应该肯定,社会科学和社会。
• 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认识这个问题: • 其一,社会历史领域规律性、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观 的和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 其二,社会科学所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具有统计学 意义,它是或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否定其或然性 的一面,必然陷入绝对主义;否定必然性的一面, 必然陷入相对主义。 • 其三,社会科学具有人文教化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