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的工程物探规程
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最新)

水利水电工程标准精选(最新)G3408.1《GB/T 3408.1-2008 大坝监测仪器应变计第1部分:差动电阻式应变计》G3408.2《GB/T 3408.2-2008 大坝监测仪器应变计第2部分:振弦式应变计》G3409.1《GB/T 3409.1-2008 大坝监测仪器钢筋计第1部分:差动电阻式钢筋计》G3410.1《GB/T 3410.1-2008 大坝监测仪器测缝计第1部分:差动电阻式测缝计》G3410.2《GB/T 3410.2-2008 大坝监测仪器测缝计第2部分:振弦式测缝计》G3411.1《GB/T 3411.1-2009 大坝监测仪器孔隙水压力计第1部分:振弦式孔隙水压力计》G3412.1《GB/T 3412.1-2009 大坝监测仪器检测仪第1部分:振弦式仪器检测仪》G3413《GB/T 3413-2008 大坝监测仪器埋入式铜电阻温度计》G10597《GB/T 10597-2011 卷扬式启闭机》G11828.1《GB/T11828.1-2002 水位测量仪器:浮子式水位计》G11828.2《GB/T11828.2-2005 水位测量仪器:压力式水位计》G11828.3《GB/T 11828.3-2012 水位测量仪器第3部分:地下水位计》G11828.4《GB/T 11828.4-2011 水位测量仪器第4部分:超声波水位计》G11828.5《GB/T 11828.5-2011 水位测量仪器第5 部分:电子水尺》G11828.6《GB/T 11828.6-2008 水位测量仪器遥测水位计》G11826《GB/T 11826-2002 转子式流速仪》G11826.2《GB/T 11826.2-2012 流速流量仪器第2部分:声学流速仪》G14173《GB/T 14173-2008 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G14627《GB/T 14627-2011 液压式启闭机》G15659《GB/T 15659-2014 水电新农村电气化验收规程》G15772《GB/T 15772-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15773《GB/T 15773-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15774《GB/T 15774-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16453.1《GB/T 16453.1-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G16453.2《GB/T 16453.2-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G16453.3《GB/T 16453.3-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G16453.4《GB/T 16453.4-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G16453.5《GB/T 16453.5-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G16453.6《GB/T 16453.6-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崩岗治理技术》G21031《GB/T 21031-2007 节水灌溉设备现场验收规程》G21075《GB 21075-2007 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评价》G21303《GB/T 21303-2007 灌溉渠道系统量水规范》G21440.1《GB/T 21440.1-2008 大坝监测仪器沉降仪第1部分:水管式沉降仪》G21440.2《GB/T 21440.2-2008 大坝监测仪器沉降仪第2部分:电磁式沉降仪》G21440.3《GB/T 21440.3-2008 大坝监测仪器沉降仪第3部分:液压式沉降仪》G22385《GB/T 22385-2008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验收规范》G22482《GB/T 22482-2008 水文情报预报规范》G22490《GB/T 22490-2008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G23598《GB/T 23598-2009 水资源公报编制规程》G23872.1《GB/T 23872.1-2009 岩土工程仪器土压力计第1部分:振弦式土压力计》G25173《GB/T 25173-2010 水域纳污能力计算规程》G27991《GB/T 27991-2011 河流泥沙测验及颗粒分析仪器基本技术条件》G27992.1《GB/T 27992.1-2011 水深测量仪器第1部分:水文测杆》G27993《GB/T 27993-2011 水位测量仪器通用技术条件》G28418《GB/T 28418-2012 土壤水分(墒情)监测仪器基本技术条件》G28714《GB/T 28714-2012 取水计量技术导则》G29404《GB/T 29404-2012 灌溉用水定额编制导则》G30949《GB/T 30949-2014 节水灌溉项目后评价规范》G31077《GB/T 31077-2014 水库地震监测技术要求》G50085《GB/T 50085-2007 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50138《GB/T 50138-2010 水位观测标准》G50181《GB50181-1993 蓄滞洪区建筑工程技术规范》G50199《GB 50199-2013 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50286《GB 50286-2013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50485《GB/T 50485-2009 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50501《GB 50501-2007 水利水电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50587《GB/T 50587-2010 水库调度设计规范》G50599《GB 50599-2010 灌区改造技术规范》G50600《GB/T 50600-2010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G50649《GB/T 50649-2011 水利水电工程节能设计规范》G50706《GB 50706-2011 水利水电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规范》G50766《GB 50766-2012 水电水利工程压力钢管制作安装及验收规范》G50927《GB/T 50927-2013 大中型水电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51018《GB 51018-2014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G51033《GB/T 51033-2014 水利泵站施工及验收规范》SL13《SL 13-2004 灌溉试验规范》SL15《SL 15-2011 水利水电专用混凝土泵技术条件》SL16《SL 16-2010 小水电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程》SL17《SL 17-2014 疏浚与吹填工程技术规范》SL18《SL 18-2004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9《SL 19-2008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制规程》SL23《SL23-2006 渠系工程抗冻胀设计规范》SL27《SL 27-2014 水闸施工规范》SL25《SL 25-2006 砌石坝设计规范》SL31《SL 31-2003 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35《SL 35-2011 水工金属结构焊工考试规则》SL41《SL 41-2011 水利水电工程启闭机设计规范》SL44《SL 44-2006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7《SL 47-1994 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SL52《SL 52-2015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J56《SL 56-2005 农村水利技术术语》SL57《SL/T 57-1993 平面链轮闸门技术条件》SL58《SL 58-2014 水文测量规范》SL73.7《SL 73.7-2003防汛抗旱用图图式》SL75《SL 75-2014 水闸技术管理规程》SL77《SL 77-1994 小型水力发电站水文计算规范》SL101《SL 101-2014 水工钢闸门和启闭机安全检测技术规程》SL104《SL 104-1995 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5《SL/T 105-2007 水工金属结构防腐蚀规范》SL110《SL 110-2014 切土环刀校验方法》SL113《SL 113-2014 光电式液塑限测定仪校验方法》SL114《SL 114-2014 固结仪校验方法》SL115《SL 115-2014 渗透仪校验方法》SL117《SL 117-2014 应变控制式无侧限压缩仪校验方法》SL118《SL 118-2014 应变控制式三轴仪校验方法》SL120《SL 120-2012 岩石声波参数测试仪校验方法》SL126《SL 126-2011 砂石料试验筛检验方法》SL138《SL 138-2011 水工混凝土标准养护室检验方法》SL155《SL 155-2012 水工(常规)模型试验规程》SL159《SL 159-2012 阀门水力模型试验规程》SL166《SL 166-2010 水利水电工程坑探规程》SL168《SL 168-2012 小型水电站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172《SL 172-1996 小型水电站施工技术规范》SL173《SL 173-1996 小水电网电能损耗计算导则》SL174《SL 174-1996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SL176《SL 176-2007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90《SL/T 190-2007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7《SL 197-2013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200《SL/T 200-1997 水利系统政务信息编码规则与代码(一)》SL210《SL 210-2015 土石坝养护修理规程》SL211《SL 211-2006 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SL212《SL 212-1998 水工预应力锚固设计规范》SL214《SL 214-2015 水闸安全评价导则》SL221《SL 221-1998 中小河流水能开发规划导则》SL223《SL 223-2008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5《SL/T 225-1998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SL228《SL 228-2013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SL230《SL 230-2015 混凝土坝养护修理规程》SL235《SL/T 235-2012 土工合成材料测试规程》SL239《SL 239-1999 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试行)》SL245《SL 245-2013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观测规程》SL248《SL/T 248-1999 水工钢闸门系列标准--充水阀》SL251《SL 251-2015 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60《SL/T 260-2014 堤防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L264《SL 264-2001 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SL267《SL 267-2001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74《SL 274-2001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5《SL 275-2001 核子水分-密度仪现场测试规程》SL278《SL 278-2002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279《SL/T279-2002水工隧洞设计规范》SL280《SL 280-2003 卷管牵引绞盘式喷灌机使用技术规范》SL285《SL 285-2003 水利水电工程进水口设计规范》SL288《SL 288-2003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监理规范》SL289《SL 289-2003 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技术规范》SL290《SL 290-2003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设计规范》SL291《SL 291-2003 水利水电工程钻探规程》SL292《SL 292-2004 水利系统通信业务导则》SL294《SL 294-2003 农村水电站开发规划选点导则》SL295《SL 295-2004 滚移式喷灌机使用技术规范》SL298《SL 298-2004 防汛物资储备定额编制规程》SL299《SL 299-2004 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技术规范》SL301.1《SL 301.1-1993 水利行业岗位规范领导干部岗位》SL301.2《SL 301.2-1993 水利行业岗位规范水利(水电)建设岗位》SL301.3《SL 301.3-1993 水利行业岗位规范水(火)电(地方电力)岗位》SL301.5《SL 301.5-1993 水利行业岗位规范水利工程管理岗位》SL301.6《SL 301.6-1993 水利行业岗位规范水文岗位》SL301.7《SL 301.7-1993 水利行业岗位规范科研、设计岗位》SL302《SL 302-2004 水坠坝技术规范》SL303《SL 303-2004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5《SL 305-2004 水利系统无线电技术管理规范》SL309《SL 309-2013 水利质量检测机构计量认证评审准则》SL312《SL 312-2005 水土保持工程运行技术管理规程》SL313《SL 313-2004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质勘察规程》SL314《SL 314-2004 碾压混凝土坝设计规范》SL315《SL 315-2005 农村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规程》SL316《SL 316-2015 泵站安全鉴定规程》SL317《SL 317-2004 泵站安装及验收规范》SL318《SL/Z 318-2005 水利血防技术导则(试行)》SL319《SL 319-2005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L320《SL 320-2005 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SL326《SL 326-2005 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SL328《SL 328-2005水电工程水利设计工作量计算定额》SL333《SL 333-2005 水利立法技术规范》SL341《SL 341-2006 水土保持信息管理技术规程》SL344《SL 344-2006 水利水电工程电缆设计规范》SL345《SL 345-2007 水利水电工程注水试验规程》SL346《SL 346-2006 水利信息系统项目建议书编制规定》SL356《SL 356-2006 小型水电站建设项目建议书编制规程》SL357《SL 357-2006 农村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SL358《SL 358-2006 农村水电站施工环境保护导则》SL359《SL 359-2006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概估算编制规程》SL360《SL 360-2006 地下水监测站建设技术规范》SL361《SL 361-2006 大坝观测仪器位移计》SL362《SL 362-2006 大坝观测仪器测斜仪》SL363《SL 363-2006 大坝观测仪器锚杆测力计》SL365《SL 365-2007 水资源水量监测技术导则》SL370《SL 370-2006 土工试验仪器环刀》SL371《SL 37l-2006 农田水利示范园区建设标准》SL373《SL 373-2007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范》SL376《SL/Z 376-2007 水利信息化常用术语》SL377《SL 377-2007 水利水电工程锚喷支护技术规范》SL378《SL 378-2007 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规范》SL379《SL 379-2007 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381《SL 381-2007 水利水电工程启闭机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SL382《SL 382-2007 水利水电工程清污机型式基本参数技术条件》SL386《SL 386-2007 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SL387《SL 387-2007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SL396《SL 396-2011 水利水电工程水质分析规程》SL398《SL 398-2007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SL399《SL 399-2007 水利水电工程土建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L400《SL 400-2007 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安全技术规程》SL401《SL 401-2007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规程》SL432《SL 432-2008 水利工程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SL436《SL 436-2008 堤防隐患探测规程》SL438《SL 438-2008 水利水电工程二次接线设计规范》SL439《SL 439-2009 水利系统通信工程验收规程》SL454《SL 454-2010 地下水资源勘察规范》SL455《SL 455-2010 水利水电工程继电保护设计规范》SL456《SL 456-2010 水利水电工程电气测量设计规范》SL472《SL 472-2010 水利工程设备制造监理规范》SL484《SL 484-2010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设备选择设计导则》SL485《SL 485-2010 水利水电工程厂(站)用电系统设计规范》SL486《SL 486-2011 水工建筑物强震动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487《SL 487-2010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布置设计规范》SL489《SL 489-2010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规程》SL490《SL 490-2010 水利水电工程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SL491《SL 491-2010 螺杆式启闭机系列参数》SL492《SL 492-2011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SL498《SL 498-2010 锥形阀参数、型式与技术条件》SL499《SL 499-2010 钻孔应变法则量残余应力的标准测试方法》SL501《SL 501-2010土石坝沥青混凝土面板和心墙设计规范》SL507《SL 507-2010 卷扬式启闭机系列参数》SL508《SL 508-2010 液压式启闭机系列参数》SL510《SL 510-2011 灌排泵站机电设备报废标准》SL511《SL 511-2011 水利水电工程机电设计技术规范》SL512《SL 512-2011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预冷系统设计规范》SL514《SL 514-2013 水工沥青混凝土施工规范》SL535《SL 535-2011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压缩空气及供水供电系统设计规范》SL539《SL 539-2011 水工建筑物抗震试验规范》SL541《SL 541-2011 水利水电建设用混凝土搅拌机》SL544《SL 544-2011 水利工程设备制造监理技术导则》SL545《SL 545-2011 铸铁闸门技术条件》SL548《SL 548-2012 泵站现场测试与安全检测规程》SL551《SL 551-2012 土石坝安全检测技术规范》SL554《SL 554-2011 橡胶坝坝袋》SL557《SL 557-2012 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规程》SL564《SL 564-2014 土坝灌浆技术规范》SL565《SL 565-2012 水工金属结构残余应力测试方法--磁弹法》SL575《SL 575-2012 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技术规程》SL576《SL 576-2012 水工金属结构铸锻件通用技术条件》SL578《SL 578-2012 湿磨细水泥浆材试验及应用技术规程》SL579《SL 579-2012 洪涝灾情评估标准》SL580《SL580-2012 水工金属结构三维坐标测量技术规程》SL581《SL 581-2012 水工金属结构T形接头角焊缝和组合焊缝超声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SL582《SL 582-2012 水工金属结构制造安装质量检验通则》SL584《SL 584-2012 潜水泵站技术规范》SL585《SL 585-2012 水利水电工程三相交流系统短路电流计算导则》SL587《SL 587-2012 水利水电工程接地设计规范》SL592《SL 592-2012 水土保持遥感监测技术规范》SL599《SL 599-2013 衬砌与防渗渠道工程技术管理规程》SL601《SL 601-2013 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22《SL 622-2014 水文缆道设计规范》SL631《SL 631-2012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土石方工程》SL632《SL 632-2012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混凝土工程》SL633《SL 633-2012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SL634《SL 634-2012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堤防工程》SL635《SL 635-2012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水工金属结构安装工程》SL636《SL 636-2012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工程》SL637《SL 637-2012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水力机械辅助设备系统安装工程》SL638《SL 638-2013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发电电气设备安装工程》SL639《SL 639-2013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升压变电电气设备安装工程》SL641《SL 641-2014 水利水电工程照明系统设计规范》SL642《SL 642-2013 水利水电地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643《SL 643-201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进度设计规范》6SL644《SL 644-2014 水利水电工程水库库底清理设计规范》SL645《SL 645-2013 水利水电工程围堰设计规范》SL648《SL 648-2013 土石坝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649《SL 649-2014 水文设施工程施工规程》SL650《SL 650-2014 水文设施工程验收规程》SL677《SL 677-2014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679《SL/Z 679-2015 堤防工程安全评价导则》SL690《SL/Z 690-201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导则》SL702《SL 702-2015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道技术规范》7SL703《SL 703-2015 灌溉与排水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SL704《SL 704-2015 水闸与泵站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705《SL/Z 705-2015 水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导则》SL713《SL713-2015水工混凝土结构缺陷检测技术规程》SL714《SL 714-2015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范》SL718《SL 718-2015 水土流失危险程度分级标准》DL269《DL/T 269-2012 钢弦式锚索测力计》DL270《DL/T 270-2012 钢弦式位移计》DL947《DL/T 947-2005 土石坝监测仪器系列型谱》DL948《DL/T 948-2005 混凝土坝监测仪器系列型谱》DL990《DL/T 990-2005 双吊点弧形闸门后拉式液压启闭机(液压缸)系列参数》DL1014《DL/T 1014-2006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运行维护规程》DL1043《DL/T1043-2007 钢弦式测缝计》DL1044《DL/T1044-2007 钢弦式应变计》DL1045《DL/T1045-2007 钢弦式孔隙水压力计》DL1046《DL/T1046-2007 引张线式水平位移计》DL1047《DL/T1047-2007 水管式沉降仪》DL1061《DL/T1061-2007 光电式(CCD)垂线坐标仪》DL1062《DL/T1062-2007 光电式(CCD)引张线仪》DL1063《DL/T1063-2007 差动电阻式位移计》DL1064《DL/T1064-2007 差动电阻式锚索测力计》DL1065《DL/T1065-2007 差动电阻式锚杆应力计》DL1086《DL/T 1086-2008 光电式(CCD)静力水准仪》DL1133《DL/T 1133-2009 钢弦式仪器测量仪表》DL1134《DL/T 1134-2009 大坝安全监测数据自动采集装置》DL1135《DL/T 1135-2009 电位器式位移计》DL1136《DL/T 1136-2009 钢弦式钢筋应力计》DL1137《DL/T 1137-2009 钢弦式土压力计》DL5006《DL/T5006-2007 水电水利工程岩体观测规程》DL5010《DL/T 5010-2005 水电水利工程物探规程》DL5013《DL/T 5013-2005 水电水利工程钻探规程》DL5015《DL/T5015-1996 水利水电工程动能设计规范》DL5016《DL/T 5016-1999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DL5017《DL/T5017-2007 水电水利工程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DL5018《DL/T 5018-2004 水电水利工程钢闸门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DL5020《DL/T5020-2007 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L5039《DL/T5039-1995 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DL5055《DL/T5055-2007 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DL5056《DL/T 5056-2007 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5057《DL/T 5057-2009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5064《DL/T5064-2007 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规范》DL5073《DL 5073-2000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9《DL/T 5079-2007 水电站引水渠道及前池设计规范》DL5083《DL/T 5083-2010 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DL5085《DL/T5085-1999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程》DL5086《DL/T5086-1999 水力水电工程混凝土生产系统设计导则》DL5087《DL/T5087-1999 水利水电工程围堰设计导则》DL5088《DL/T5088-1999 水利水电工程量计算规程》DL5089《DL/T5089-1999 水利水电工程泥沙设计规范》DL5090《DL/T5090-1999 水力发电厂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导则》DL5091《DL/T5091-1999 水力发电厂接地设计导则及条文说明》DL5098《DL/T5098-1999 水电水力工程沙石加工系统设计导则》DL5100《DL/T5100-1999 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5105《DL/T5105-1999 水电工程水利计算规范》DL5107《DL/T5107-1999 水电水利工程沉沙池设计规范》DL5108《DL/T5108-1999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DL5109《DL/T5109-1999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地质规程》DL5110《DL/T5110-2013 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范》DL5111《DL/T5111-2000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规范》DL5112《DL/T 5112-2009 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DL5113.1《DL/T 5113.1-2005 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土建工程》DL5113.5《DL/T 5113.5-2012 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发电电气设备安装工程》DL5113.8《DL/T 5113.8-2012 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第8部分:水工碾压混凝土工程》DL5113.11《DL/T 5113.11-2005 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工程》DL5114《DL/T5114-2000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导流设计导则》DL5115《DL/T 5115-2008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接缝止水技术规范》DL5116《DL/T5116-2000 水电水利工程碾压式土石坝施工组织设计导则》DL5117《DL/T5117-2000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试验规程》DL5123《DL/T5123-2000 水电站基本建设工程验收规程》DL5124《DL/T5124-2001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压缩空气,供水.供电系统设计导则》DL5125《DL/T 5125-2009 水电水利岩土工程施工及岩体测试造孔规程》DL5126《DL/T5126-2001 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试验规程》DL5127《DL/T5127-2001 水利发电工程CAD制图技术规定》DL5128《DL/T5128-2009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DL5129《DL/T 5129-2013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5133《DL/T5133-2001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机械选择导则》DL5134《DL/T5134-2001 水电水利工程交通设计导则》DL5135《DL/T 5135-2013 水电水利工程爆破施工技术规范》DL5140《DL/T5140-2001 水力发电厂照明设计规范》DL5141《DL/T5141-2001 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DL5144《DL/T5144-2001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5148《DL/T5148-2012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5150《DL/T5150-2001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范》DL5151《DL/T5151-2001 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DL5152《DL/T5152-2001 水工混凝土水质分析试验规程》DL5162《DL/T5162-2002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范》DL5165《DL/T5165-2002 水力发电厂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程》DL5166《DL/T5166-2002 溢洪道设计规范》DL5167《DL/T5167-2002 水利水电工程启闭机设计规范》DL5169《DL/T5169-2002 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DL5170《DL/T5170-2002 变电所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DL5171《DL/T5171-2002 电力水文地质钻探技术规程》DL5172《DL/T 5172-2003 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编制规范》DL5173《DL/T 5173-2012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L5176《DL/T 5176-2003 水电工程预应力锚固设计规范》DL5178《DL/T 5178-2003 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5179《DL/T 5179-2003 水电水利工程混凝土预热系统设计导则》DL5180《DL 5180-2003 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5181《DL/T 5181-2003 水电水利工程锚喷支护施工规范》DL5185《DL/T5185-2004 水电水利工程地质测绘规程》DL5186《DL/T5186-2004 水力发电厂机电设计规范》DL5192《DL/T5192-2004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总布置设计导则》DL5193《DL/T5193-2004 环氧树脂砂浆技术规程》DL5194《DL/T5194-2004 水电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水质分析规程》DL5195《DL/T5195-2004 水工隧洞设计规范》DL5198《DL/T 5198-2013 水电水利工程岩壁梁施工规程》DL5199《DL/T 5199-2004 水电水利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规范》DL5200《DL/T 5200-2004 水电水利工程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规范》DL5201《DL/T 5201-2004 水电水利工程地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DL5207《DL/T 5207-2005 水工建筑物抗冲磨防空蚀混凝土技术规范》DL5206《DL/T 5206-2005 水电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L5207《DL/T 5207-2005 水工建筑物抗冲磨防空蚀混凝土技术规范》DL5208《DL/T 5208-2005 抽水蓄能电站设计导则》DL5209《DL/T 5209-2005 混凝土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规程》DL5211《DL/T 5211-2005 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技术规范》DL5212《DL/T 5212-2005 水电工程招标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213《DL/T 5213-2005 水电水利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DL5214《DL/T 5214-2005 水电水利工程振冲法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L5215《DL/T 5215-2005 水工建筑物止水带技术规范》DL5229《DL/T 5229-2005 电力工程竣工图文件编制规定》DL5238《DL/T 5238-2010 土坝灌浆技术规范》DL5243《DL/T 5243-2010 水电水利工程场内施工道路技术规范》DL5255《DL/T 5255-2010 水电水利工程边坡施工技术规范》DL5256《DL/T 5256-2010 土石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规程》DL5258《DL/T 5258-2010 土石坝浇筑式沥青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DL5259《DL/T 5259-2010 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5260《DL/T 5260-2010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技术规程》DL5265《DL/T 5265-2011 水电水利工程混凝土搅拌楼安全操作规程》DL5267《DL/T 5267-2012 水电水利工程覆盖层灌浆技术规》DL5268《DL/T 5268-2012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翻模固坡施工技术规程》DL5269《DL/T 5269-2012 水电水利工程砾石土心墙堆石坝施工规范》DL5271《DL/T 5271-2012 水电水利工程砂石加工系统施工技术规程》DL5272《DL/T 5272-2012 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要求及验收规程》DL5274《DL/T 5274-2012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导则》DL5296《DL/T 5296-2013 水工混凝土掺用氧化镁技术规范》DL5297《DL/T 5297-2013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挤压边墙技术规范》DL5298《DL/T 5298-2013 水工混凝土抑制碱-骨料反应技术规范》DL5299《DL/T 5299-2013 大坝混凝土声波检测技术规程》DL5303《DL/T 5303-2013 水工塑性混凝土试验规程》DL5304《DL/T 5304-2013 水工混凝土掺用石灰石粉技术规范》DL5306《DL/T 5306-2013 水电水利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规范》DL5308《DL/T 5308-2013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5309《DL/T 5309-2013 水电水利工程水下混凝土施工规范》DL5310《DL/T 5310-2013 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及库盆施工规范》DL5315《DL/T 5315-2014 水工混凝土建筑物修补加固技术规程》DL5316《DL/T 5316-2014 水电水利工程软土地基施工监测技术规范》DL5317《DL/T 5317-2014 水电水利工程聚脲涂层施工技术规程》DL5330《DL/T 5330-2005 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DL5331《DL/T 5331-2005 水电水利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DL5332《DL/T 5332-2005 水工混凝土断裂试验规程》DL5333《DL/T 5333-2005 水电水利工程爆破安全监测规程》DL5334《DL 5334-2006 电力工程勘测安全技术规程》DL5335《DL/T 5335-2006 水电水利工程区域构造稳定性勘察技术规程》DL5336《DL/T 5336-2006 水电水利工程水库区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程》DL5337《DL/T 5337-2006 水电水利工程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程》DL5338《DL/T 5338-2006 水电水利工程喀斯特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程》DL5346《DL/T 5346-2006 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DL5345《DL/T 5345-2006 梯级水电厂集中监控工程设计规范》DL5346《DL/T 5346-2006 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DL5347《DL/T 5347-2006 水电水利工程基础制图标准》DL5348《DL/T 5348-2006 水电水利工程水工建筑制图标准》DL5349《DL/T 5349-2006 水电水利工程水力机械制图标准》DL5350《DL/T 5350-2006 水电水利工程电气制图标准》DL5351《DL/T 5351-2006 水电水利工程地质制图标准》DL5353《DL/T 5353-2006 水电水利工程边坡设计规范》DL5354《DL/T5354-2006 水电水利工程钻孔土工试验规程》DL5355《DL/T5355-2006 水电水利工程土工试验规程》DL5356《DL/T5356-2006 水电水利工程粗粒土试验规程》DL5357《DL/T5357-2006 水电水利工程岩土化学分析试验规程》DL5358《DL/T5358-2006 水电水利工程金属结构设备防腐蚀技术规程》DL5359《DL/T5359-2006 水电水利工程水流空化模型试验规程》DL5360《DL/T5360-2006 水电水利工程溃坝洪水模拟技术规程》DL5361《DL/T5361-2006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导截流模型试验规程》DL5362《DL/T5362-2006 水工沥青混凝土试验规程》DL5363《DL/T5363-2006 水工碾压式沥青混凝土施工规范》DL5367《DL/T5367-2007 水电水利工程岩体应力测试规程》DL5368《DL/T5368-2007 水电水利工程岩石试验规程》DL5370《DL/T5370-2007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DL5371《DL/T5371-2007 水电水利工程土建施工安全技术规程》DL5372《DL/T5372-2007 水电水利工程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安全技术规程》DL5373《DL/T5373-2007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L5278《DL 5278-2012 水电水利工程达标投产验收规程》DL5279《DL 5279-2012 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验收规程》DL5385《DL/T5385-2007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施工监理规范》DL5386《DL/T5386-2007 水电水利工程混凝土预冷系统设计导则》DL5387《DL/T5387-2007 水工混凝土掺用磷渣粉技术规范》DL5388《DL/T5388-2007 水电水利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DL5389《DL/T5389-2007 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DL5395《DL/T 5395-2007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DL5396《DL/T 5396-2007 水力发电厂高压电气设备选择及布置设计规范》DL5397《DL/T 5397-2007 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DL5398《DL/T 5398-2007 水电站进水口设计规范》DL5399《DL/T 5399-2007 水电水利工程垂直升船机设计导则》DL5400《DL/T 5400-2007 水工建筑物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DL5401《DL/T 5401-2007 水力发电厂电气试验设备配置导则》DL5402《DL/T 5402-2007 水电水利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DL5406《DL/T 5406-2010 水工建筑物化学灌浆施工规范》DL5407《DL/T 5407-2009 水电水利工程斜井竖井施工规范》DL5410《DL/T 5410-2009 中小型水力发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L5411《DL/T 5411-2009 土石坝沥青混凝土面板和心墙设计规范》DL5412《DL/T 5412-2009 水力发电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DL5413《DL/T 5413-2009 水力发电厂测量装置配置设计规范》DL5414《DL/T 5414-2009 水电水利工程坝址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程》DL5415《DL/T 5415-2009 水电水利工程地下建筑物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程》DL5416《DL/T 5416-2009 水工建筑物强震动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5419《DL/T 5419-2009 水电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DL5422《DL/T 5422-2009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挤压边墙混凝土试验规程》DL5424《DL/T 5424-2009 水电水利工程锚杆无损检测规程》DL5425《DL/T 5425-2009 深层搅拌法技术规范》DL5431《DL/T 5431-2009 水电水利工程水文计算规范》DL5432《DL/T 5432-2009 水电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规范》DL5433《DL/T 5433-2009 水工碾压混凝土试验规程》NB35016《NB/T 35016-2013 土石筑坝材料碾压试验规程》NB35020《NB/T 35020-2013 水电水利工程液压启闭机设计规范》NB35023《NB/T 35023-2014 水闸设计规范》NB35024《NB/T 35024-2014 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NB35027《NB/T 35027-2014 水电工程土工膜防渗技术规范》NB35028《NB/T 35028-2014 水电工程勘探验收规程》NB35029《NB/T 35029-2014 水电工程测量规范》NB35036《NB/T 35036-2014 水电工程固定卷扬式启闭机通用技术条件》精品文档考试教学资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sl 326t-2020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

SL 326-2020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本规程规定了水利水电工程物探的基本要求、方法、工作流程和成果应用。
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物探工作,包括岩土工程、地质勘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领域的物探。
一、基本要求1. 物探工作应遵循科学、客观、准确、实用的原则,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
2. 物探方法和技术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规范,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物探工作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工作质量和成果真实有效。
二、方法及应用1. 地震勘探:用于探测地下地质构造、地层界面、岩性变化等信息。
一般采用反射波法和折射波法。
2. 电法勘探:通过测量电场分布和电位变化,推断地下地质体的大小、形状和分布规律。
包括电阻率法、激发极化法和电磁法等。
3. 声波探测:利用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探测地下地质体或结构物的位置、形态和性质。
包括超声波法和地震波法等。
4. 放射性勘探:通过测量放射性元素的辐射强度和分布规律,推断地下地质体或矿体的位置和性质。
5. 地热勘探:利用地热资源的分布规律和特性,探测地下热水储量和热能开发前景。
6. 环境勘探:针对环境污染物的扩散、迁移和分布规律,探测土壤、地下水和大气等环境因素的变化情况。
三、工作流程1. 收集工程地质资料,明确物探目标和任务。
2. 选择合适的物探方法和仪器设备,制定工作计划。
3. 野外数据采集和整理,包括测线布置、电极安装、激发和接收等工作。
4. 数据处理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进行地质解释和推断。
5. 编写物探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审查验收。
6. 对审查不合格的报告进行修改和完善,直至合格为止。
水利水电工程技术规范有效版本清单(2023年3月)

2013.03.07
2013.08.01
现行
88
DL/T 5112-2021
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
2021.01.07
2021.07.01
现行
89
DL/T 5126-2021
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试验规程
2021.04.26
2021.10.26
现行
90
DL/T 5144-2015
水电水利工程边坡施工技术规范
2011.01.09
2011.05.01
现行
66
DL/T 5269-2012
水电水利工程砾石土心墙堆石坝施工规范
2012.01.04
2012.03.01
现行
67
DL/T 5333-2021
水电水利工程爆破安全监测规程
2021.04.26
2021.10.26
现行
68
DL/T 5368-2007
2017.11.15
2018.03.01
现行
29
DL/T 5199-2019
水电水利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规范
2019.11.04
2020.05.01
现行
30
DL/T 5200-2019
水电水利工程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规范
2019.11.04
2020.05.01
现行
31
NB/T 35103-2017
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
2021.01.07
2021.07.01
现行
63
DL/T 5129-2013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
2013.11.28
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查规范SL55-93(精)

坍滑体等不稳定岩土体的分布范围和规模
初步评价坝肩山体的稳定性层的渗透性及水文地质条件连通和充填情况
分析判断可能产生渗漏的地段及其严重程度初步查明主要断层顺河向断层和主要裂隙的分布组合性质及充填情况
闸调查研究河谷的地形地貌特征
特别是各级阶地的接触关系和古河道古塘
岩土试验特殊土层应采样进行物理力学试验或原位测试
地下建筑物区勘察
调查洞室布置地段的地层岩性易风化
地质构造和岩体完整情况
产状
严重程度及隔水层或相对隔水层隔水的可靠性作出评价
溶洞调查示踪试验等勘察方法为主
一般渗漏地段水文地质测绘应结合水库地质测绘进行
比例尺为
带的进出口部位及和渗漏评价有关的地段
洞穴地质调查漏斗地下河及喀斯特泉等应组织探查终端延向有意义的洞穴和水点应测绘其位置
沙丘等的埋藏成因分布特别是工程地质性质不良的特殊土层
性质和特点度及以上
地区渗透性含水层类型
地下水位及地下水补排关系
承压含水层闸应调查基岩的埋深通过上述勘察闸承载能力抗滑稳定条件以及坝址下游冲刷淤积影响作出初步评价
基本坝型
勘察方法
宜采用地质测绘槽坑探土基上的坝址区应注重原位测试工作
工程地质测绘有关建筑物及其下游冲刷淤积区在内
抽
一般土层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质重要浸没区土的渗透系数土壤含盐量和地下水化学成分等应通过试验测定对剖面上坑孔等勘探点应在
观测期不少于一个丰枯水季节或一个水文年
溶洼水库和溶洞水库勘察
调查库盆区所属地貌部位及喀斯特地貌特点地下水的汇水补给范围地下水流量变化特点
剖面物探点的间距一般不大于每一剖面
控制性钻孔应不少于孔深应到相对隔水层或强喀斯特发育下限
水利水电项目工程检测与抽检频率

水利水电工程检测与抽检频率原材料及中间产品质量主要检验项目和数量
注:1、表中未列的其他检验项目和依据见相关标准。
2、检验批不足检验批量数时,按一个检验批进行检验。
3、国家及行业颁布新规程规范及技术标准,则按新规程规范及技术标准执行。
4、外加挤、拌和用水及土工合成材料等检测按照有关规范标准执行。
水工建筑物(设备)主要检测项目及数量(一)地基及基础工程
(二)堤防及河道疏浚工程
(三)水闸(涵洞)、泵站及水库泄(引)水建筑物工程
(四)混凝土坝、碾压式土石坝及面板堆石坝
(五)防渗工程
(六)泵站(水电站)、水闸工程金属结构制作及电气、机械设备安装
(七)自动化系统
注:1、表中未列的其他检验项目和依据见相关标准。
2、设计文件对检测项目、部位及数量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3、国家及行业颁布新规程规范及技术标准,则按新规程规范及技术标准执行。
附件一: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建筑材料检验项目表
注: 1、表中未列的其他检验项目和依据见相关标准。
2、检验批不足检验批量数时,按一个检验批进行检验。
3、国家及行业颁布新规程规范及技术标准,则按新规程规范及技术标准执行。
4、材料进场必须有材料出厂合格证及技术性能试验报告。
SLT291-2020水利水电工程钻探规程-条文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水利水电工程钻探规程SL/T xxx-20xx条文说明目次3 基本规定 (4)4 准备工作 (5)4.1 组织策划 (5)4.2 钻进方法的选择 (5)4.3 设备机具的选择与使用 (5)4.4 作业准备 (6)5 钻探方法与工艺 (7)5.1 硬质合金钻进 (7)5.2 金刚石钻进 (7)5.3 绳索取心钻进 (8)5.4 金刚石复合片钻进 (9)5.5 冲击钻进 (9)5.6 液动冲击回转钻进 (10)5.7 空气潜孔锤钻进 (10)5.8 其他钻进方法 (10)6 定向钻探与定向取心 (12)6.1 定向钻探 (12)6.2 定向取心 (13)7 水域钻探 (16)7.1 一般规定 (16)7.2 漂浮钻场 (16)7.3 架空钻场 (17)7.4 冰上钻探 (17)8 冲洗液和护壁堵漏 (18)8.1 冲洗液 (18)8.2 护壁堵漏 (18)9 钻孔取样 (20)9.1 土样采取 (20)9.2 岩心采取 (21)9.3 岩心(样)保护 (22)9.4 水文地质观测与水样采取 (22)10 孔内事故预防和处理 (23)11 钻探质量与验收 (24)11.1 钻探质量 (24)11.2 钻探验收 (24)12 安全生产 (25)12.1 一般规定 (25)12.2 钻场安全规定 (25)12.3 钻进过程安全规定 (25)12.4 水域钻探安全规定 (25)3 基本规定3.0.1钻探口径系列是钻探工程最基础的规定,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地质岩心钻探钻具》(GB/T 1690-2014)的规定,为了统一钻孔公称口径,结合水利水电工程钻探实践现状,钻孔公称口径系列为30mm、38mm、48mm、60mm、76mm、96mm、122mm、150mm。
公称口径只代表理论钻孔口径尺寸,以便于统一钻具的规格系列,实际的钻头、扩孔器外径尺寸可根据不同的钻进方法和地层情况在合理范围内确定。
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完整

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Code for engineering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2005-08-15 发布 2005-11-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前言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2001 年3 月下发的水总局科[2001]1 号“关于下达2001 年度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技术规程制定、修订项目计划及主编单位的通知”,以及《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DL5010-92)近10 年的执行情况和物探技术发展的现状,按照水利行业标准《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1-2002)对其进行修订、完善和补充。
《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SL326-2005)共5 章35 节和3 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确定了术语、符号和代号;——物探方法和技术中明确了使用的方法种类,每种方法的应用条件和使用的仪器技术指标,确定了现场试验、观测工作、测网布置、参数测试、记录评价、数据处理和解释、报告和图件等的技术要求;——确定了物探方法在22 个领域中的综合应用,明确了每一应用领域所采取的方法和技术,并对资料解释和探测精度提出了具体要求;本次修订对《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DL5010-92)删除和增加的具体内容如下:——删除的内容有:第2 章物探任务、3.1 节中甚低频的内容、3.3 节的微重力勘探、第3 章中有关方法技术解释性的条文、4.11 节桩基检测、附录A 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附录B 有关操作方法的规定、附录F 图式图例、附录G 地震勘探爆炸工作安全条例、附录H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增加的内容有:引用标准,术语、符号和代号,在物探方法与技术一章中,有一般规定、高密度电法、瞬变电磁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探地雷达法、瑞雷波法、层析成像、同位素示踪法等。
水利水电工程物探勘探、检(监)测、测试成果报告主要内容及要求

1 物探勘探成果报告1.1物探项目外业工作结束后应编写物探成果报告,报告应内容全面、目的明确、方法技术可靠、数据真实、图表齐全、结论正确。
1.2 采用单项物探方法完成一个工区的一项或几项工作任务应编写单项物探(或专项)成果报告;采用多项物探方法完成一个工区的一项或几项工作任务应编写综合物探成果报告。
完成一个工程或工区的一个设计阶段的物探工作后,应编写阶段性综合物探成果报告。
1.3单项(或专项)和综合物探成果报告宜包括概况、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物探方法与技术、探测依据、质量控制、资料整理与解释、结论与评价、问题与建议、附图与附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概况宜包括工程概况、任务来源、工作内容、工作时间、以往工作情况、工作量完成情况。
2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宜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岩土体的物性特征。
3物探方法与技术应包括所选用的物探方法及原理、现场试验情况、测网和测线布置、现场工作方法与技术、仪器设备及工作参数等。
4探测依据宜包括规程规范、设计要求等。
5质量控制应包括质量控制目标、质量控制措施。
6资料整理宜包括数据质量评价、数据处理流程、方法、参数、反演计算成果。
7资料解释宜结合相应地质资料对物探孔、测线和测网的物探成果资料进行地质解释和推断。
8结论与评价宜包括勘探成果结论、任务解决的程度、成果验证对比情况及解释精度等。
9 问题与建议宜包括本次物探工作尚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补充开展其他物探工作和验证工作的建议。
10 附图与附表宜包括工作布置图、物探成果图、物探成果地质解译图、物探成果表等。
11综合物探成果报告应突出综合物探方法在解决地质问题方面的应用及各种方法所获得资料的综合分析。
1.4 阶段性综合物探成果报告宜在该阶段综合物探成果报告或以前各阶段综合物探成果报告的基础上编写。
报告内容应包括:概况,地质简况及地球物理特征,物探方法综合探测成果,结论与评价,问题与建议,附图与附表。
报告应符合下列规定:1概况:工程概况,地理位置,物探任务,工作起止时间,物探工作布置,综合利用各种物探技术的探测情况及完成的工作量(可列表示出);2地质简况及地球物理特征:与物探工作有关的地形地貌、地层构造及水文地质情况,地球物理特征;3物探方法综合探测成果包括:探测目的层(体)的地质—物探特点、探测内容、探测方法技术、各物探方法的综合分析和地质解释;4结论与评价:阐明应用综合物探方法所解决的工程地质问题的结论与效果,并作出成果质量与精度评价;5问题与建议:本次物探工作尚存的问题以及需要补充和需要开展的其他物探工作和验证工作的建议;或者是本次探明的问题,以及可行的设计及施工处理建议;6附图与附表宜包括工作布置图、物探成果图、物探成果地质解译图、物探成果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Code for engineering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of waterresources and hydropower2005-08-15 发布 2005-11-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前言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2001 年3 月下发的水总局科[2001]1 号“关于下达2001 年度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技术规程制定、修订项目计划及主编单位的通知”,以及《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DL5010-92)近10 年的执行情况和物探技术发展的现状,按照水利行业标准《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1-2002)对其进行修订、完善和补充。
《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SL326-2005)共5 章35 节和3 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确定了术语、符号和代号;——物探方法和技术中明确了使用的方法种类,每种方法的应用条件和使用的仪器技术指标,确定了现场试验、观测工作、测网布置、参数测试、记录评价、数据处理和解释、报告和图件等的技术要求;——确定了物探方法在22 个领域中的综合应用,明确了每一应用领域所采取的方法和技术,并对资料解释和探测精度提出了具体要求;本次修订对《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DL5010-92)删除和增加的具体内容如下:——删除的内容有:第2 章物探任务、3.1 节中甚低频的内容、3.3 节的微重力勘探、第3 章中有关方法技术解释性的条文、4.11 节桩基检测、附录A 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附录B 有关操作方法的规定、附录F 图式图例、附录G 地震勘探爆炸工作安全条例、附录H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增加的内容有:引用标准,术语、符号和代号,在物探方法与技术一章中,有一般规定、高密度电法、瞬变电磁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探地雷达法、瑞雷波法、层析成像、同位素示踪法等。
在物探方法的综合应用一章中,有堤坝隐患探测、隧道施工超前预报、建基岩体质量检测、灌浆效果检测、混凝土质量检测、洞室混凝土衬砌质量检测、锚杆锚固质量检测、防渗墙质量检测、堆石(土)体密度和地基承载力检测、钢衬与混凝土接触状况检测、堆石坝面板质量检测等。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物探规程》(1982)——《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DL5010-92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本标准主持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本规程解释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本规程主编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本规程参编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水利部长江勘测技术研究所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本规程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本规程主要起草人:肖柏勋蔡加兴王波沙椿冷元宝熊永红魏岩峻张智余才盛张建清袁景花郭玉松毋光荣刘康和王顺立才致轩宋正宗吴达元钱世龙张喜元本规程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李广诚本规程体例格式审查人:窦以松目次1 总则 (7)2 术语、符号和代号 (8)2.1 术语 (8)2.2 符号和代号 (9)3 物探方法与技术 (12)3.1 一般规定 (12)3.2 电法勘探 (13)3.3 探地雷达 (23)3.4 地震勘探 (25)3.5 弹性波测试 (32)3.6 层析成像 (35)3.7 水声勘探 (36)3.8 放射性测量 (38)3.9 综合测井 (40)4 物探方法的综合应用 (43)4.1 覆盖层探测 (43)4.2 隐伏构造破碎带探测 (43)4.3 喀斯特探测 (44)4.4 岩体风化带厚度与卸荷带深度探测 (45)4.5 软弱夹层探测 (46)4.6 滑坡体探测 (47)4.7 堤坝隐患探测 (47)4.8 隧洞施工超前预报 (48)4.9 地下水探测 (49)4.10 环境放射性检测 (50)4.11 建基岩体质量检测 (50)4.12 灌浆效果检测 (51)4.13 混凝土质量检测 (52)4.14 洞室混凝土衬砌质量检测 (53)4.15 洞室松弛圈检测 (53)4.16 锚杆锚固质量检测 (54)4.17 防渗墙质量检测 (55)4.18 堆石(土)体密度和地基承载力检测 (55)4.19 钢衬与混凝土接触状况检测 (56)4.20 堆石坝面板质量检测 (56)4.21 水文地质参数测试 (57)4.22 岩土物理和力学参数测试 (57)5 物探成果报告 (59)5.1 成果报告的编写 (59)5.2 成果的审查 (60)附录A 物探应用一览表 (61)附录B 物性参数表 (63)附录C 基本公式及计算图表 (65)标准用词说明 (78)1 总则1.0.1 为规范水利水电工程物探技术要求,保证物探成果质量,充分发挥物探在水利水电工程勘察中的作用,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施工、运行各时期的工程地球物理勘探、检测和测试工作。
1.0.3 目前应用的物探方法主要有电法勘探、探地雷达、地震勘探、弹性波测试、层析成像、水声勘探、放射性测量和综合测井等方法。
各种方法的应用见附录A。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地球物理特征(常见介质的物性参数见附录B)、各种方法的特点和现场工作条件,合理选用一种或几种适宜的方法。
1.0.4 水利水电工程物探工作宜按接受任务、搜集资料、现场踏勘、编制工作技术大纲、试验工作、现场工作、资料检查和评价、资料分析处理、成果报告校审、提交成果等程序进行。
1.0.5 物探工作技术大纲宜根据物探任务书要求,在搜集和分析与工作相关的地形地质、地球物理、气象、水文、交通等资料基础上,结合实际踏勘情况编制。
主要内容宜包括:任务目的、工作量及范围、测区地质概况及地球物理特征、方法与技术、人员与设备配置、工期与进度安排、预期成果等。
1.0.6 物探工作中使用的仪器设备和主要传感器件应在规定的检验期内经有关部门检验合格,且应达到本标准要求的技术指标。
1.0.7 在工作过程中,物探人员应及时收集有关资料,为物探工作布置和资料解释提供条件。
1.0.8 本标准的引用标准主要有下列标准:《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环境地面γ辐射剂量率测试规范》(GB/T 14583)《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GB/T 14582)《地下建筑氡及其子体控制标准》(GB/T 16356)《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T 50287)《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T 50027)《核子水分密度仪现场测试规程》(SL 275)《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勘测部分)》(SL 73.3)《超声波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声波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 21)1.0.9 水利水电工程物探工作,除应符合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和代号2.1 术语2.1.1 电测深法 electrical sounding在同一测点上逐次扩大电极距使探测深度逐渐加深,观测测点处在垂直方向由浅到深的电阻率变化,并依据目的体与周边介质电阻率的差异,探测地下介质分布特征的一种电法勘探方法。
2.1.2 电剖面法 electrical profiling将某一装置极距保持不变,沿测线观测地下一定深度内大地电阻率沿水平方向变化,依据目的体与周边介质的电阻率差异,探测地下介质特征的一种电法勘探方法。
2.1.3 高密度电法 resistivity imaging电测深与电剖面方法的组合,其观测点密度高,可同时探测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电性变化的一种电法勘探方法。
2.1.4 激发极化法 induced polarization依据目的体与周边介质的激发极化效应差异,探测地下介质分布特征的一种电法勘探方法。
2.1.5 自然电场法 self-potential method通过观测地下介质的电化学作用、地下水中微粒子的过滤作用、岩体水中盐的扩散和吸附作用等产生的自然电场规律和特点,了解水文工程地质问题的一种电法勘探方法。
2.1.6 充电法 mise-a-la-masse method通过向被探测目的体供电,提高被探测目的体与周边介质的电位差并形成充电效应,探测目的体分布特征的一种电法勘探方法。
2.1.7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 controlled source audio 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s(CSAMT)根据不同频率电磁波具有不同穿透深度的特点,利用人工可控源产生音频电磁信号,探测地面电磁场的频率响应从而获得不同深度介质电阻率分布信息和目的体分布特征的一种电法勘探方法。
2.1.8 瞬变电磁法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TEM)利用不接地回线或接地电极向地下发送脉冲电磁波,测量由该脉冲电磁场感应的地下涡流而产生的二次电磁场,探测地下介质特征的一种电法勘探方法。
2.1.9 探地雷达法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GPR)利用雷达发射天线向地下发射高频脉冲电磁波,由接收天线接收目的体的反射电磁波,探测目的体分布的一种勘探方法。
2.1.10 浅层地震折射波法 shallow seismic refraction利用地震波的折射原理,对浅层具有波速差异的地层或构造进行探测的一种地震勘探方法,简称浅层折射波法。
2.1.11 浅层地震反射波法 shallow seismic reflection利用地震波的反射原理,对浅层具有波阻抗差异的地层或构造进行探测的一种地震勘探方法,简称浅层反射波法。
2.1.12 瑞雷波法 Rayleight wave method利用瑞雷波在层状介质中的几何频散特性进行分层的一种地震勘探方法,按激振方式分为稳态和瞬态。
2.1.13 垂直反射法 vertical reflection method利用弹性波的反射原理,采用极小等偏移距的观测方式对目的体进行探测,根据反射信息的相位、振幅、频率等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和解释的一种弹性波勘探方法。
2.1.14 弹性波测试 elasticity wave testing利用弹性波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对岩土体或混凝土进行波速测试或缺陷探测的方法。
2.1.15 层析成像 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利用弹性波或电磁波的透射原理,对被测区域进行断面扫描,重建介质的波速或能量吸收图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