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陀螺寻北仪多位置寻北误差分析

光纤陀螺寻北仪多位置寻北误差分析
光纤陀螺寻北仪多位置寻北误差分析

收稿日期:2005211202 基金项目:国家"八六三"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王立冬(19662),男,河北正定人,讲师,博士后,从事导航技术研究。

文章编号:100422474(2006)0720042203

光纤陀螺寻北仪多位置寻北误差分析

王立冬1,王夏霄2,张春熹2

(1.军械工程学院光学与电子工程系,河北石家庄050003;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摘 要:在建立光纤陀螺(FO G )寻北仪误差模型和FO G 误差模型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了FO G 和加速度计的零偏、FO G 零漂、地速和地磁场随方位的变化等对FO G 、FO G 寻北仪的影响以及FO G 寻北仪产生多位置寻北误差的原因,并提出了减小多位置寻北误差的方法。最后,在FO G 寻北仪中进行了实验,实验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所采用的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光纤陀螺;光纤陀螺寻北仪;多位置寻北误差中图分类号:U666.1 文献标识码:A

The Multi 2position North 2seeking Error Analysis of FOG North 2seeker

WANG Li 2dong 1,WANG Xia 2xiao 2,ZHANG Chun 2xi 2

(1.Dept.of Optic &Electronic Engineering ,Ordnance Engineering College ,Shijiazhuang 050003,China ;

2.School of Instrument Science &Optoelectronic Engineer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Beijing 100083,China )

Abstract :The error models of FO G north 2seeker and FO G are founded.The influences of FO G bias ,FO G

drift ,accelerometer bias ,the change of the earth velocity and earth magnetic filed with azimuth on the FO G and FO G north 2seeker are analyzed.The reasons that produce multi 2position north 2seeking error and the methods that reduce the multi 2position north 2seeking error are given.The correctness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the validity of methods are proved in the FO G north 2seeker.

K ey w ords :FO G;FO G north 2seeker ;the multi 2position north 2seeking error

 

在陀螺寻北仪中,存在着惯性器件误差、安装误差、物理参数误差以及环境温度变化、载体振动等影响。这些误差的来源和作用机理各不相同,对寻北结果的影响也不同,但有一共同点,即他们所产生的寻北误差多是方位角的函数[1],产生多位置寻北误差。其中,惯性器件误差是产生多位置寻北误差的主要原因。挠性陀螺已有成熟的误差模型[2],

而光纤陀螺(FO G )是一种新型角速度传感器,与传统机电陀螺在原理上有本质的不同,其误差产生的机理和误差模型也不同。本文从FO G 寻北仪的误差模型和FO G 的误差模型出发,重点分析和研究了FO G 寻北仪产生多位置寻北误差的原因,并提出了减小该误差的方法。

1 FO G 寻北仪的误差模型

FO G 寻北仪的组成与挠性陀螺寻北仪相似,仅

用两个FO G 代替了挠性陀螺仪。设地理坐标系为东、北、天坐标系X 0Y 0Z 0,坐标系转换过程为 X 0Y 0Z 0

Z 0

ψ

X 1Y 1Z 1

X 1

θ

X 2Y 2Z 2

Y 2

γ

X 3Y 3Z 3

根据误差理论和偏导理论,求得捷联式陀螺寻北仪北向角的偏导为[2] d

ψ=W 1y W 2

1x

+W 21y d W 1x +W 1x

W 21x +W 21y

d W 1y

(1)

式中 ψ为方位角;W 1x 、W 1y 为FO G 测量值在坐标系X 1Y 1Z 1中的投影,其大小为 W 1x =W 3x ×co s γ+W 3z ×sin γ(2) W 1y =W 3x ×sin θsin γ+W 3y ×cos θ- W 3z ×sin θcos γ

(3)

式中 W 3x 、W 3y 为FO G 测量值;W 3z =

W 2

i e -W 2

3x -W 2

3y 。θ和γ为姿态角,其大小为θ=arcsin (

A y

g )(4)γ=arcsin (-

A x

g cos θ)(5)

式中 A x 、A y 分别为x 和y 轴加速度计的测量值;

g 为地球重力加速度值。

2 寻北仪中FO G 的误差模型

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成熟的FO G 误差模型。

第29卷第1期

压 电 与 声 光

Vol.29No.12007年2月

PIEZO EL ECTECTRICS &ACOUSTOOPTICS

Feb.2007

根据误差来源可将FO G的误差源分为元器件误差和环境误差。元器件误差主要包括耦合器误差、光源误差、多功能集成光学调制器(Y2波导)误差、光纤环误差和探测器误差等;环境误差主要由温度变化和振动引起。理论上一般认为FO G的误差与载体(或FO G)的线运动和角运动无关,这是FO G相对于机电陀螺的一大优点。在惯导系统设计中,为了研究和误差补偿上的方便,一般采用IEEE St d9522 1997中给出的惯性敏感器的一般模型,即惯性项(包括不对准)、环境项和随机项(包括量子化)等。在FO G寻北仪中,由于寻北过程是在静止状态下进行的,而且包含温控电路,因此,环境项只考虑地磁场等对FO G的影响;其随机项可用Allan方差法进行计算、分离和辨识FO G零漂中的各项误差,如量化噪声、角随机游走、正弦噪声、零偏稳定性、速率随机游走和随机斜坡等。如果将FO G失准角、安装误差等固定误差计算到FO G零偏内,FO G误差模型可表示为

w x测量=w x真实+w x0+w x r+w mx(6)

w y测量=w y真实+w y0+w y r+w my(7)式中 w x测量、w y测量分别为x和y轴FO G的测量值;w x真实、w y真实分别为x和y轴向真实的地速; w x0、w y0分别为x和y轴FO G的零偏;w x r、w y r分别为x和y轴FO G的零漂;w m x、w m y分别为地球磁场对x和y轴FO G的影响。

3 FO G寻北仪的多位置寻北误差

从式(1)、(6)和(7)出发,根据FO G和加速度计零偏、FO G随机漂移、地磁场和地速随方位的变化等对FO G寻北仪的影响,分析了FO G寻北仪的多位置寻北误差。

3.1 FOG误差产生的多位置寻北误差

FO G本身的误差包括FO G的零偏w x0、w y0和零漂w x r、w y r。该误差是FO G寻北仪产生多位置寻北误差的主要原因。在忽略加速度计误差和地磁场对寻北影响的前提下,由式(1)~(7)得到

 Δψ=(w N co sψ+w y0)w xr+(w N sinψ+w x0)w xy (w N sinψ+w x0)2+(w N cosψ+w y0)2

(8)

式中w i e为地球自转角速度,w i e=15.04107°/h;w N 为w i e在地球水平面投影的北向分量,w N= w i e co sφ,φ为地理纬度。设FO G的零偏w x0= w y0=0.05°/h,零漂w x r=w y r=0.03°/h,则FO G寻北仪的寻北误差随方位变化的曲线如图1所示。由图可见,寻北误差随方位按正弦规律变化,从而产生多位置寻北误差。可以对FO G的零偏和零漂分别进行补偿或滤波[3],以减小FO G误差产生的多位置寻北误差。

(1)对于FO G的零偏,可以采用与挠性陀螺寻北仪相似的方法,即在系统每次启动后,通过精确转位来消除或减小FO G零偏,从而消除或减小由于FO G零偏产生的多位置寻北误差。

(2)对于FO G的零漂,一般采用滤波的方法。在FO G寻北仪中,我们采用了ARMA(2,1)模型建立了FO G的误差模型;采用卡尔曼滤波技术实现对FO G零漂的滤波,有效地减小了由FO G零漂产生的寻北误差

图1 FO G本身误差产生的寻北误差

3.2 地磁场产生的多位置寻北误差

磁光法拉第效应是FO G中主要非互易效应之一,由此产生的FO G内正反向传输的光的相位差为[4]

Δφ=2V D H

Δβa

2+b2cos(θ0+δ)(9)式中 D为光纤环直径;θ0为磁场与光纤环坐标系的夹角;V为维尔德(Verdet)常数;H为磁场强度;

Δβ=(β

x-

βy)/2,βx、βy分别为光纤x、y轴的传播常数;a=∫ 2mπ 0τ(θ)sinθdθ,b=∫ 2mπ 0τ(θ)co sθdθ,δ满足

co sδ=a

a2+b2

sinδ=b

a2+b2

(10)

式(9)即为磁场作用下的FO G误差模型。由该模型可得到磁场对FO G的影响是线性的,与磁场的大小成正比;法拉第效应引起的FO G附加漂移将随磁场方向与强度的变化而变化。

图2为垂直放置的FO G绕垂直轴转位(输入为恒定垂直地速),即FO G的磁场敏感轴相对于地磁场发生改变时,FO G输出随方位变化的曲线。其中,最大值出现在方位210°处,FO G输出为w max= 9.94°/h。该影响产生的FO G最大测量误差Δw max=0.1°/h,由此产生的寻北误差为6.38/co sφ

 第1期王立冬等:光纤陀螺寻北仪多位置寻北误差分析43 

密位。因此,在FO G 寻北仪中,地磁场的影响不容忽视,并且该影响将随方位的变化而变化,产生多位置寻北误差

图2 垂直FO G 输出随方位变化的关系曲线

采用FO G 磁屏蔽法,如用磁屏蔽材料的骨架和外壳、在FO G 外罩上喷涂防磁材料和利用镀膜技术在陀螺外罩镀防磁膜等,可有效地减小地磁场对FO G 的影响;同时还可在FO G 寻北仪工作环境中,首先测定FO G 输出随方位的变化规律,然后在粗寻北的基础上补偿地磁场对FO G 的影响,再进行精寻北。这样基本上可以消除由地磁场产生的多位置寻北误差。3.3 地速变化产生的多位置寻北误差地球水平地速的大小随方位角按照正弦规律而变化,即地速在不同方位随方位变化的变化率是不同的。在东、北、天坐标系的水平面内,地速在x 、y 轴投影随方位变化的变化率之和为

w ′x +w ′

y =w N ×co s ψ-w N ×sin ψ(11)即x 和y 轴地速变化率之和随方位按正弦规律而

变化,如图3所示。故对分辨率一定的FO G 和FO G 寻北仪在不同方位的寻北精度也就不同,从而产生多位置寻北误差。减小此误差的方法只有尽量提高FO G 的分辨率

图3 x 、y 轴地速变化率之和随方位的变化曲线

3.4 加速度计零偏产生的多位置寻北误差

当只考虑加速度计测量误差时,设FO G 寻北

仪的姿态角θ=γ=5°,x 和y 轴加速度计零偏d A x =d A y =10-4g ,由式(1)~(5)可得由加速度计零偏产生的寻北误差随方位的变化曲线(见图4)。加速

度计测量误差将造成姿态角误差,姿态角的误差将产生多位置寻北误差。由于加速度计本身的误差主要是零偏,因此可以采用类似消除FO G 零偏的方法,即在系统每次启动后,通过精确转位消除或减小加速度计零偏,从而消除或减小由于加速度计零偏产生的多位置寻北误差

图4 加速度计零偏产生的寻北误差随方位变化的曲线

4 结束语

在建立FO G 寻北仪误差模型和FO G 误差模型中,分析FO G 寻北仪中产生多位置寻北误差的原因,并在提出减小该误差的措施的基础上,采用零偏稳定性为0.03°/h 的FO G 、精度为10-4g 的加速度计和两位置转位方案研制了FO G 寻北仪。表1为该寻北仪采取上述措施前后的多位置寻北结果。由表可知,由于地速等影响,两种情况都存在多位置寻北误差。但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多位置寻北误差明显减小,有效提高了FO G 寻北仪的精度。表1 FO G 寻北仪在采取滤波、磁屏蔽等措施前后

的多位置寻北误差比较表

45°

90°

135°

180°

措施前 4.5149 4.6211 4.9285 5.0148 4.5539措施后 4.6122 4.7345 4.8925 5.0353 4.6231

225°270°315°标准方差措施前 4.6359 4.9947 4.8370 3.41密位措施后

4.7132

4.9859

4.8969

2.72密位

参考文献:

[1]卜继军,魏贵玲,吕志清.二位置陀螺寻北仪静态误差分析[J ].压电与声光,2000,22(5):3092312.

[2]

Q I Yu 2tong ,CH EN Feng 2yu ,SU Hai 2bin.Error a 2nalysis of a dynamically tuned gyro strapdown northf inder[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99,8(3):3312336.

[3]SON G Chun 2lei ,XIE Ling ,Chen Jia https://www.360docs.net/doc/3114003951.html,ing data processing methods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strap 2down north finder for vehicles [J ].Universitatis Pe 2kinensis ,2004,40(5):8442848.

[4]

王夏霄,宋凝芳,张春熹,等.光纤陀螺磁敏感性的

试验研究[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5,31(10):3212325.

 44压 电 与 声 光2007年 

MEMS陀螺仪参数校准方法研究

MEMS陀螺仪参数校准方法研究 摘要:针对陀螺仪标定成本与精度之间矛盾的问题,建立了陀螺仪的误差模型,探索了一组最佳标定位置,提出了针对陀螺仪的零偏、标度因数和安装误差角等参数引起测量数据出现偏差的4位置标定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机载系统的姿态测量单元,估计出了陀螺的标定参数,并对标定后的陀螺仪进行试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标定后陀螺仪的性能满足预期试验要求,验证了该标定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陀螺仪;标定;4位置;零偏;标度因数;安装误差 引言 三轴陀螺仪常用来测量物体三个方向的角速率信息,及估计设备姿态信息。相对于传统陀螺仪,采用MEMS集成制造工艺的陀螺仪具有重量轻、体积小、成本低、可靠性高等优点,在机载导航及车载导航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系统姿态测量的精度除了与姿态解算算法有关外,还与MEMS陀螺仪的加工工艺及安装精度相关。因而,对MEMS陀螺仪误差估计和标定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2]。 陀螺仪的标定方法主要有基于转台的多位置角速率试验标定方法[3]和现场多位置标定方法[4-5]。传统的标定方法以高精度转台为测试基础,标定过程非常复杂。现场标定能够降低工作量,但标定精度相对较差。文献[6]在陀螺速率试验和24位置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无需基准北向的陀螺标定方法,消除了不对北误差影响。文献[7,8]结合传统的静态多位置和速率标定方法,提出基于双轴旋转机构的6位置标定方法,该方法求解标度因子和安装误差较为方便,但在求解常值漂移时步骤繁琐。文献[9]分别采用24位置、12位置和8位置对陀螺仪进行标定试验,表明标定位置减少,能够降低标定成本,但标定精度随之降低。因而要探究有效的标定位置,在降低标定成本的同时提高标定精度。 本文对陀螺仪的误差源进行分析,建立了测量误差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新型4位置陀螺仪标定方法,补偿了零偏,安装误差及标度因子对陀螺仪的影响,并进行相关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化了现有标定步骤,节约了标定时间;标定结果满足预期试验要求,标定方法合理、可行。 1 陀螺仪的误差模型 在三轴陀螺仪中,三个轴向的陀螺分别安装于三个正交面上,构成右手坐标系。由于陀螺仪自身工作原理、结构,以及集成制造、安装等因素影响,导致陀螺仪的输入轴坐标系之间不能正交,存在一定的安装误差。陀螺仪标定的目的就是补偿输出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偏差,补偿测量值为零而实际输出值不为零的零偏,补偿由加工精度、装配工艺等原因引起的安装耦合误差,因此MEMS陀螺的输出模型可以表示为: 其中,为敏感轴测量的角速度,为真实角速度,?啄?棕为线性刻度因子误差矢量,N为非正交因子矢量,为常值漂移(零偏),为陀螺噪声误差。考虑到陀螺噪声误差对标定结果的影响较小,忽略噪声误差对测量结果影响。令K=1+S+N,则上述公式可以变换为: 其中,Ky x、Kz x为敏感轴x对应的安装误差耦合系数;Kx y、Kz y为敏感轴y对应的安装误差耦合系数;Kx z、Ky z为敏感轴z对应的安装误差耦合系数;Kx x、Ky y 、Kz z 为3个敏感轴对应的标定因数;D x 、D y 、D z是陀螺敏感轴x、y、z的常值漂移(零偏)。 2 4位置标定方案

对杠杆表和正弦规的使用和测量方法的几点浅见

对杠杆表和正弦规的使用和测量方法的几点浅见 摘要:杠杆表和正弦规是钳工实习中对工件进行测量时常用的量具,对其正确的使用和选择正确的测量方法,对保证工件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用杠杆表结合正弦规对工件进行测量的方法与钳工其它常规量具来比,具有精度高,方便,快捷,误差位置反映准确等优点,尤其在复杂工件的测量中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正弦规杠杆表量块测量角度 作为一名钳工实习教师多年来的主要工作就是指导学生进行钳工实习课题的加工,而测量方法是保证工件质量的重要环节.杠杆表和正弦规在对复杂工件的测量和保证工件的加工质量方面比其它常规量具有较大的优势.杠杆表可以对一般工件的几何形状进行测量,还可以对一些小孔,槽,孔距等百分表难以测量的尺寸进行测量.杠杆表可细分为杠杆百分表和杠杆千分表.在钳工实习工件的加工中,可以根据测量精度的不同进行相应的选择.正弦规是根据直角三角形中正弦函数原理进行角度间接测量的一种量具.一般来说,正弦规只适合测量精度较高的小角度工件.因为这种间接测量角度方法的误差传递系数随着被测量角度的增大而增大,角度45度以上测量误差急剧增大,一般角度在30度以下使用正弦规较为适合.另外标准正弦规有100mm(两圆柱中心距离)和200mm两种规格.在此就杠杆表,正弦规的使用方法和在角度测量,对称度的控制以及复杂工件的尺寸检验方面谈几点浅见. 一,杠杆表的正确使用 1,测量时,应尽可能使测量杆轴线与工件被测量表面保持平行(如图一所示) 图一杠杆百分表的正确使用 2,测量时如无法使测量杆轴线图一杠杆表的正确使用 2,测量时如无法使测量杆与工件被测量表面保持平行时,测量的读数应乘以修正系数.(图二所示) 图二杠杆百分表读数的修正 即: H=Hcosα 式中: H—被测量表面实际变动量(mm) H—测量读数(mm) α—测量杠轴线与工件表面的夹角 二,正弦规的正确使用 在平板工作面与正弦规圆柱之间安放一组尺寸为H的量块,使正弦规工作面相对平板工作面倾斜一个角度α.α为被测角度的标称值,所用量块尺寸为H=Lsinα.L为已知,即两圆柱的中心距离( 如图三所示). 如被测工件表面角度与正弦规所垫起的角度相等,杠杆表在工件两端的读数相等.如杠杆表 测量工件两端的高低差为Δa,则被测量角度差Δα=〃. 例:两点的高度误差为:Δa=0.008mm ,L=70mm,则Δα= =23.6〃 如测量表面反映示值是被测件左方读数大于右方读数;则被测零件的实际角度α=30°00′23.6〃.如左方读数小于右方读数,则α=29°59′36.4〃.为了消除安装误差,在一次测量之后可将正弦规旋转180°再测一次,取两次测量的平均值为最后测量结果. 在量块的研合时,要有一定的要求和技巧,正确的方法是将两量块成30° 角交叉贴合在一起,用手前后微量地错动上面的一块,同时旋转,使两工作面转到相互平行的方向.然后沿工作面长边方向平行向前推进量块,直到两工作面全部贴合在一起. 在正常情况下,在研合过程中,手指能感到研合力,两量块不必用力就能贴附在一起.如研合力不大,可在旋转和推进研合时加一些压力.但压力不要太大,以免小尺寸量块变形.另外尺寸小于5mm的量块与大尺寸量块组合时,应将小尺寸量块放在下面,将大尺寸量块往小尺寸量块

硅微型两自由度振动轮式陀螺仪原理分析

第29卷第6期1999年11月 东 南 大 学 学 报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Vol 29No 6Nov.1999 收稿日期:1999-03-16. 第一作者:男,1967年生,讲师. 硅微型两自由度振动轮式陀螺仪原理分析 苏 岩 王寿荣 周百令 (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系,南京210096) 摘 要 首次提出了2种两自由度振动轮式陀螺仪新结构.详细分析了陀螺仪工作原理,推导了陀螺仪动力学方程.介绍了电容信号器和力矩器的工作原理. 关键词 振动轮式陀螺仪;梳状谐振器;电容信号器 分类号 U666 123 国内外硅微型陀螺仪的研究方兴未艾.各种新的设想、新的结构、新的工艺层出不穷.目前,国内各研究单位所研究的微机械陀螺仪为单自由度陀螺仪.因此,研制、开发两自由度微机械陀螺仪是一项有意义的探索性工作. 本文提出了2种新的陀螺仪结构,这2种结构均可以实现两自由度输入敏感[1].由于环式陀螺仪的外环可以做的较大,因而动量矩较以往的陀螺仪为大,精度将得到很大提高.1 两自由度振动轮式陀螺仪的结构 双环振动轮式陀螺仪的结构如图1所示.该陀螺仪由上下两层构成.下层为引线和电容极板层,该层与仪表壳体相固连;上层为陀螺仪主体结构.陀螺仪外环通过一对挠性轴和内环相连;内环通过两对辐条和一对挠性轴与固定支架相连.外环与底板上的镀金层分别构成两对电容.这两对电容构成信号器和力矩器.用于敏感x 、y 轴的输入角速度和平衡输入力矩.内环设计成梳状谐振器,整个环等分成4部分,分别构成4个谐振器.各谐振器产生的静电力矩用于驱动内、外环绕回转轴振动.内环通过一对外挠性轴带动外环振动. 三环振动轮式陀螺仪的结构如图2所示.该陀螺仪亦由上下两层构成.下层为引线和电容极板层,该层与仪表壳体相固连;上层为陀螺仪主体结构.陀螺仪由3个圆环通过挠性轴相连.外环通过一对扁平状挠性轴与中环相连;中环通过另一对与外环挠性轴相垂直的扁平状挠性轴和内环相连;内环通过十字型挠性轴与圆柱形固定支架相连.外、中环可以分别绕各自的挠性轴扭转.同时,外、中环与底板上的镀金层分别形成两对电容.这两对电容构成信号器和力矩器.用于敏感x 、y 轴的输入角速度和平衡输入力矩.内环设计成梳状谐振器,整个内环等分成4部分,分别构成4个谐振器.各谐振器产生的静电力矩用于驱动内、中、外环振动.内环通过两对挠性轴带动中环和外环振动. 图3所示的陀螺仪结构为图2所示陀螺仪结构的另一种变型.其主要区别在于,图2所示陀螺仪的谐振器的固定叉指为外结构.中环与内环之间挠性轴的长度较长,结构设计时的难度

光纤陀螺寻北仪的发展现状

光纤陀螺寻北仪的发展现状 1光纤陀螺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1) 2 陀螺寻北仪的发展情况 (1) 1光纤陀螺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在惯性导航和惯性制导系统中,陀螺仪是极其重要的敏感元件。所谓惯性导航,就是通过测量运载体的加速度,经过计算机运算,从而确定出运载体的瞬时速度和瞬时位置。所谓惯性制导,则是在得到这些参数的基础上,控制运载体的位置以及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从而引导运载体飞向预定的目标。 以陀螺仪和加速度计为敏感元件的惯性导航和惯性制导系统,是一种完全自主式的系统。它不依赖外部任何信息,也不向外发射任何能量,具有隐蔽性、全天候和全球导航能力。因此,惯性导航成为现代飞机、大型舰只和核潜艇的一种重要导航手段,而惯性制导则成为地地战术导弹、战略导弹、巡航导弹和运载火箭的一种重要制导方法。此外,惯性导航还可陆军炮兵测位、地面战车导航以及大地测绘等领域。由此可见,陀螺仪在航空、航天、航海、兵器以致国民经济的某些部门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2 陀螺寻北仪的发展情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在船舶陀螺罗经的基础上,研制出矿用液浮式陀螺罗盘,这是陀螺寻北仪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德国的克劳斯塔尔矿业学院于1949年研制出液浮式单转子陀螺球,电磁定中心,陀螺电源频率333HZ,电压为100伏三相交流电,陀螺转速19000转/分。一次观测中误差06'' ±,定向时间4小时,仪器重量640千克。其型号为MWI,1955年和1959年相继研制出MW3和MW4a型。精度进一步提高,定向时间进一步缩短,仪器重量进一步减轻。 第二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利用金属悬挂带将陀螺灵敏部陀螺马达转子和陀螺房在空气中通过悬挂柱悬挂起来,悬挂带的另一端与支承外壳相固定并采用三根导流管直接向马达供电。这样构成了摆式陀螺罗盘。与第一阶段相比,仪器结构大大简化,全套仪器进一步小型化,重量大大减轻,由于电源频率稳定性大大提高,使陀螺转速稳定,减小了角动量脉动,提高了仪器观测精度。1963

寻北仪原理及典型指标参数

寻北仪原理 简介和分类 寻北仪是罗盘的一种,是用来寻找某一位置的真北方向值。陀螺寻北仪又称陀螺罗盘,是利用陀螺原理测定地球自转角速率在当地水平面投影方向(即真北方位)的一种惯性测量系统。它的寻北过程无需外部参考。除受高纬度限制之外,它的寻北测量不受天气、昼夜时间、地磁场和场地通视条件的影响。陀螺寻北仪是一种精密惯性测量仪器,通常用于为火炮、地对地导弹和地面雷达等机动武器系统提供方位参考。根据所用陀螺类型,陀螺寻北仪可分为以下三种: ◆以二自由度陀螺作为地球自转敏感器的寻北仪(如悬挂摆式陀螺寻北仪) ◆以单轴速率陀螺作为敏感器的寻北仪(如捷联式陀螺寻北仪,高精度,例SDI-151) ◆平台寻北系统 陀螺寻北仪对环境的振动干扰(特别是对低频振动干扰)极为敏感。根据使用环境,陀螺寻北仪可分为地面架设的高精度寻北仪、车载陀螺寻北仪和船用动基座陀螺寻北仪三种。 工作原理 陀螺寻北仪原理 陀螺仪是一种机械转动部件的惯性测量元件,具有耐冲击、灵敏度高、寿命长、功耗低、集成可靠等优点,是新一代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中理想的惯性器件。 在基于陀螺的寻北应用中,采用的大多数方法是FOG转动固定角度,通过确定偏移量计算相对北方向的夹角。为了精确指北,还必须消除FOG的漂移。一般使用一个旋转平台如图1所示,将陀螺置于动基座上,动基座平面平行于水平面,陀螺的敏感轴平行于动基座平面。开始寻北时,陀螺处于位置1,陀螺敏感轴与载体平行。假设陀螺敏感轴的初始方向与真北方 向的夹角为。陀螺在位置1 的输出值为;然后转动基座90°,在2位置测

得陀螺的输出值为。依次再转动两次90°,分别转到3和4的位置,得到角速度和。 图 1. 陀螺寻北示意图 图 2. 地球自转在陀螺敏感轴上的投影 假设测量点的纬度为,地球自转为,则1位置测得的角速度为: 其中,为陀螺输出的零点漂移。同理可得:

互换性实验指导

实验8 普通螺纹中径尺寸测量和螺纹几何参数的综合检测 一、用螺纹千分尺测量螺纹中径 螺纹千分尺如图8-1所示。螺纹千分尺 主要用于测量螺纹的中径尺寸,其结构与外 径千分尺基本相同,只是砧座与测量头的形 状有所不同。其附有各种不同规格的测量 头,每一对测量头用于一定的螺距范围,测 量时可根据不同的螺距选取不同规格的测 量头。测量时,V形测量头与螺纹牙型的凸 起部分相吻合,锥形测量头与螺纹牙型沟槽图8-1 螺纹千分尺 部分相吻合,从固定套管和微分筒上可读出螺纹的中径尺寸。 二、用“三针法”测量外螺纹单一中径 在生产中,该测量具有方法简单、测量精度高的优点,应用广泛(测量原理见图8-2)。 根据被测螺纹的螺距选取合适直径的三根精密量针,按图示位置放在被测螺纹牙槽内, 再夹放在千分尺的两测头之间。外螺纹单一中径:d s 2=M-3d +0.866P(见教材P199)。 三、用螺纹塞规、环规综合检验内、外螺纹的合格性 图8-3所示为用环规检验外螺纹的图例,用卡规先检验外螺纹顶径的合格性,再用螺纹环规的通规检验,如能与被检测螺纹顺利旋合,则表明该外螺纹的作用中径合格。若被检测螺纹的单一中径合格,则螺纹环规的止规不能通过被检外螺纹(最多允许旋进2~3牙)。 用螺纹塞规检验内螺纹的的原理同上。 图8-2 用“三针法”测量外螺纹单一中径图 8-3用螺纹环规和光滑极限量规检验外螺纹实验9 圆锥锥角偏差测量和圆锥几何参数的综合检测 一、正弦规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正弦规结构简单,主要由主体工作平板和两个直径相同的精密圆柱组成,如图9-1所示。为了便于被测工件在工作平板的工作面上定位和定向,装有侧挡板和后挡板。 正弦规上两个精密圆柱的中心距尺寸精度很高,中心距有100、200mm等规格,如:中心距为100mm的极限偏差为土0.003或±0.002mm,同时,工作平板工作面的平面度精度以及两个精密圆柱的形状精度和它们之间的相互精度都很高,可以用作精密测量。

微机械陀螺仪的温度误差分析和模型研究

微机械陀螺仪的温度误差分析和模型研究 摘要:微机械陀螺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运动角速度的新型惯性器件。这种新型陀螺仪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抗冲击、易于数字化和智能化、能大批量生产等优点,是未来惯性技术向民用领域大量推广应用最有前途的仪表。但环境温度是对其性能有重大影响。本文主要对微机械陀螺仪的温度误差原因进行分析,并对现有温度误差分析补偿模型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微机械陀螺仪;温度误差;灰色模型;最小二乘法;小波网络法 The research on error analysis and model of microelectron-mechanical gyroscope (College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stronautics, Nanjing, 210016, China) Abstract:Micro mechanical gyroscope is a new inertial component, which is used for measuring the velocity object movement. This new type of gyroscope has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mall size, light weight, high reliability, impact resistant, easy to digital and intelligent, and mass production, so it is the future technology to civil field large inertia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ost promising instrument. But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has a major impact on its performance. This paper mainly to analyz the micro mechanical inner temperature error reason, and the error analysis of existing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models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microelectron-mechanical gyroscope;temperature error;gray model;wavelet network 陀螺仪又称角速度计,可以用来检测旋转角速度和角度。传统的机械陀螺、精密光线陀螺和激光陀螺等已在航空航天等军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无论从尺寸还是成本上,都不能满足微型武器的应用要求[1]。近年来,随着半导体技术集成电路微细加工技术的迅速发展,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惯性器件得到快速发展,微机械陀螺仪也得到快速发展,它具有体积小,抗冲击,可靠性高,寿命长,成本低等特点,在军事和民用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2]。据各国研究成果表明,随着器件精度的不断提高,微机械陀螺仪技术必将在未来的军用及民用的相关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但是由于性能限制,MEMS陀螺主用于中低精度导航。在微机械陀螺中的众多误差因素中,环境温度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对微机械陀螺仪的温度特性进行分析,并进行温度误差的建模和补偿是提高精度的有效手段,也是当前MEMS陀螺研究的热点之一。 1.微机械陀螺仪的温度误差分析 微机械陀螺仪的精度是决定惯性系统精度的核心因素,陀螺仪的精度较低,对姿态测量系统的动态性能影响很大。由于其对温度敏感度大,温度漂移成为其主要的误差源之一。首先分析微机械陀螺仪的工作原理,然后分析温度对微机械陀螺仪的影响。 1.1微机械陀螺仪的工作原理 微机械陀螺仪利用了哥氏力现象,其原理如图1.1所示。图中的物体沿X轴做周期性振

内框驱动式硅微型角振动陀螺仪灵敏度研究

The S en sitivity Study of an Angular Vibratory Microme chanical Gyro s cope Driven by the Inner Frame F A NY u e-m i n g1,2,M A O Pan-s o n g2 1.D e pa rt m e nt o f In fo r matio n e n g in e er in g,N an jin g U n i v er s it y of Po st s an d T e le c o m m u n ic atio n,N an jin g210003,C h ina 2.D e pa rt m e nt o f E le ctr o n ic e n gi n e e r in g,S o u th e ast U ni v e r sit y,N an ji n g210096,C h in a () Ab stra ct: T hi s pa pe r de v el o p s d y na m ic a n d s en sit i ve eq u ati o n s o f a n g ula r v i br at or y m ic r o m e ch an ic al g yr o s c o p e w ith d u-al-g i m b al dri v en b y t he i n ne r g i m bal f r a m e,a n d pr ese nt s t w o s i m p le an d f ea si ble m et h o d s t o e n ha nc e t he g yr o sc o pe’s sen s iti v it y.T he f re q ue nc y o f t he i n ne r g i m bal f ra m e an d th e nat ur al f r eq u en c y o f th e o ute r g i m bal f ra m e a re e q ual.T h e dri v en si g n al co n si sts o f t w o s in e-w a v es an d th eir fr e q ue ncies a r e s ele cted t o eq u al t o th e nat ur al f re q ue nc y o f in n e r an d o ute r f r a m e.in de si g ni n g g yr o s co pe s y ste m. Ke y w ord s: 7630m icr o m e ch an ic al g y ro sc o p e;d o u b le g i m b als;se n siti v it y EEACC: 内框驱动式硅微型角振动陀螺仪灵敏度研究① 方玉明1、2,茅盘松2 1.南京邮电学院信息工程系,南京210003; 2.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南京210096. () 摘要:建立了内框驱动式硅微型角振动陀螺仪的运动方程,导出了灵敏度方程,提出了提高陀螺系统灵敏度的简单可行的方法,即:设计制造陀螺仪时,使内外框架固有频率相等,或驱动信号采用二个正弦波之和,二个正弦波的频率应选为框架的固有频率。 关键词:微机械陀螺仪;双框架;灵敏度 中图分类号:1?249.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490(2004)01- 众所周知,微陀螺仪技术对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广阔的应用前景使得这方面的课题成为热门的跨世纪的研究领域之一。硅微型双框架式角振动陀螺仪首先由美国C S-D L实验室1988年研制成功。它有两个框架,一为驱动,一为检测。按驱动框是内框还是外框,可分为内框驱动式和外框驱动式。对于内框驱动,施加于内框架的驱动力矩可以被挠性杆隔离,不会引起外框架振动,从而可以提高信噪比。故本文按内框驱动式,建立了硅微型角振动陀螺仪的运动方程,导出了灵敏度方程,提出了提高陀螺系统灵敏度的简单可行的方法,即:设计制造陀螺仪时,使内外框架固有频率相等,或驱动信号采用二个正弦波之和,二个正弦波的频率应分别选为内、外框架的固有频率。 1内框驱动式硅微型角振动陀螺仪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1] 如图1所示,陀螺仪由内、外两个框架组成,内 第27卷第1期2004年3月 电子器件 C h in ese J o urn al o f E le ctr o n D e v ic es V o l.27,N o.1 M a r ch.2004 ①收稿日期:2003-02-24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03K J B510089) 作者简介:方玉明(1952-),女,南京邮电学院信息工程系讲师,现在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微电子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微电子学及M E M S系统研究,f an g y m@nj u p t.ed https://www.360docs.net/doc/3114003951.html,.

光纤陀螺寻北仪多位置寻北误差分析

收稿日期:2005211202 基金项目:国家"八六三"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王立冬(19662),男,河北正定人,讲师,博士后,从事导航技术研究。 文章编号:100422474(2006)0720042203 光纤陀螺寻北仪多位置寻北误差分析 王立冬1,王夏霄2,张春熹2 (1.军械工程学院光学与电子工程系,河北石家庄050003;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摘 要:在建立光纤陀螺(FO G )寻北仪误差模型和FO G 误差模型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了FO G 和加速度计的零偏、FO G 零漂、地速和地磁场随方位的变化等对FO G 、FO G 寻北仪的影响以及FO G 寻北仪产生多位置寻北误差的原因,并提出了减小多位置寻北误差的方法。最后,在FO G 寻北仪中进行了实验,实验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所采用的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光纤陀螺;光纤陀螺寻北仪;多位置寻北误差中图分类号:U666.1 文献标识码:A The Multi 2position North 2seeking Error Analysis of FOG North 2seeker WANG Li 2dong 1,WANG Xia 2xiao 2,ZHANG Chun 2xi 2 (1.Dept.of Optic &Electronic Engineering ,Ordnance Engineering College ,Shijiazhuang 050003,China ; 2.School of Instrument Science &Optoelectronic Engineer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Beijing 100083,China ) Abstract :The error models of FO G north 2seeker and FO G are founded.The influences of FO G bias ,FO G drift ,accelerometer bias ,the change of the earth velocity and earth magnetic filed with azimuth on the FO G and FO G north 2seeker are analyzed.The reasons that produce multi 2position north 2seeking error and the methods that reduce the multi 2position north 2seeking error are given.The correctness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the validity of methods are proved in the FO G north 2seeker. K ey w ords :FO G;FO G north 2seeker ;the multi 2position north 2seeking error   在陀螺寻北仪中,存在着惯性器件误差、安装误差、物理参数误差以及环境温度变化、载体振动等影响。这些误差的来源和作用机理各不相同,对寻北结果的影响也不同,但有一共同点,即他们所产生的寻北误差多是方位角的函数[1],产生多位置寻北误差。其中,惯性器件误差是产生多位置寻北误差的主要原因。挠性陀螺已有成熟的误差模型[2], 而光纤陀螺(FO G )是一种新型角速度传感器,与传统机电陀螺在原理上有本质的不同,其误差产生的机理和误差模型也不同。本文从FO G 寻北仪的误差模型和FO G 的误差模型出发,重点分析和研究了FO G 寻北仪产生多位置寻北误差的原因,并提出了减小该误差的方法。 1 FO G 寻北仪的误差模型 FO G 寻北仪的组成与挠性陀螺寻北仪相似,仅 用两个FO G 代替了挠性陀螺仪。设地理坐标系为东、北、天坐标系X 0Y 0Z 0,坐标系转换过程为 X 0Y 0Z 0 Z 0 ψ X 1Y 1Z 1 X 1 θ X 2Y 2Z 2 Y 2 γ X 3Y 3Z 3 根据误差理论和偏导理论,求得捷联式陀螺寻北仪北向角的偏导为[2] d ψ=W 1y W 2 1x +W 21y d W 1x +W 1x W 21x +W 21y d W 1y (1) 式中 ψ为方位角;W 1x 、W 1y 为FO G 测量值在坐标系X 1Y 1Z 1中的投影,其大小为 W 1x =W 3x ×co s γ+W 3z ×sin γ(2) W 1y =W 3x ×sin θsin γ+W 3y ×cos θ- W 3z ×sin θcos γ (3) 式中 W 3x 、W 3y 为FO G 测量值;W 3z = W 2 i e -W 2 3x -W 2 3y 。θ和γ为姿态角,其大小为θ=arcsin ( A y g )(4)γ=arcsin (- A x g cos θ)(5) 式中 A x 、A y 分别为x 和y 轴加速度计的测量值; g 为地球重力加速度值。 2 寻北仪中FO G 的误差模型 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成熟的FO G 误差模型。 第29卷第1期 压 电 与 声 光 Vol.29No.12007年2月 PIEZO EL ECTECTRICS &ACOUSTOOPTICS Feb.2007

陀螺仪认识入门

谈谈对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的感性认识 前几天看到官网的新规则觉得很有意思看看自己帐号注册2年多了比赛也做了2届从论坛上下了大堆资料也没给论坛贡献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实在惭愧啊正好自己以前捣鼓过一段时间四轴飞行器把当时收集的一些资料发上来大家共享下吧大部分取自网络还有一部分自己的思考重要的地方用红字标明了来自网络的都用蓝字标明本人才疏学浅论坛里藏龙卧虎有不对的还请大家指正新手看看全当一个感性认识。由于时间太长就不标原文地址了大家搜搜都能搜到另外四轴飞控论坛上已经看到有人跑过去要7260 和EN—03的资料了嘿嘿数据手册其实很好找的相关资料也很多的大家多多利用搜索引擎 啊 加速度传感器测的是什么? 我觉得很多时候大家都被它的名字给误导了我觉得准确的来说它测的不是加速度至少对于mma7260这类的片子它检测的是它受到的惯性力(包括重力!重力也是惯性力)。那又有人要问了 F=ma 惯性力不就是加速度么?差矣加速度传感器实际上是用MEMS 技术检测惯性力造成的微小形变注意检测的是微小形变所以你把加速度传感器水平静止放在桌子上它的Z轴输出的是1g的加速度因为它Z轴方向被重力向下拉出了一个形变可是你绝对不会认为它在以1g的加速度往下落吧你如果让它做自由落体它的Z轴输出应该是0 给个形象的说法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块弹弹胶它检测的就是自己在三个方向被外力作用造成的形变。从刚才的分析可以发现重力这个东西实际是个很恶心的东西它能隔空打牛,在不产生加速度的情况下对加速度传感器造成形变,在产生加速度的时候不造成形变,而其他力都做不到。可惜的是,加速度传感器不会区分重力加速度与外力加 速度。 所以,当系统在三维空间做变速运动时,它的输出就不正确了或者说它的输出不能表明物体的姿态和运动状态举个例子当一个物体在空间做自由落体时在X轴受到一个外力作用产生g的加速度这时候x y z 轴的输出分别是 g,0,0 如果这个物体被x轴朝下静止放在水平面上它x y z 轴的输出也分别是 g,0,0 所以说只靠加速度传感器 来估计自己的姿态是很危险而不可取的 加速度传感器有什么用? 加速度计,可以测量加速度,包括重力加速度,于是在静止或匀速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时候,加速度计仅仅测量的是重力加速度,而重力加速度与刚才所说的R坐标系(绝对坐标系)是固连的,通过这种关系,可以得到加速度计所在平面与地面的角度关系也 就是横滚角和俯仰角计算公示如下俯仰角

MEMS陀螺仪原理

mems陀螺仪 mems陀螺仪即硅微机电陀螺仪,绝大多数的MEMS陀螺仪依赖于相互正交的振动和转动引起的交变科里奥利力。MEMS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是指集机械元素、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接口电路、通信和电源于一体的完整微型机电系统。 目录 ?mems陀螺仪的原理 ?mems陀螺仪的特点 ?mems陀螺仪的构成 ?mems陀螺仪的选用 ?mems陀螺仪的安装 mems陀螺仪的原理 ?MEMS 陀螺仪(gyroscope)的工作原理传统的陀螺仪主要是利用角动量守恒原理, 因此它主要是一个不停转动的物体, 它的转轴指向不随承载它的支架的旋转而变化. 但是MEMS 陀螺仪(gyroscope)的工作原理不是这样的,因为要用微机械技术在硅片衬底上加工出一个可转动的结构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MEMS 陀螺仪利用科里奥利力——旋转物体在有径向运动时所受到的切向力. 下面是导出科里奥利力的方法. 有力学知识的读者应该不难理解. 在空间设立动态坐标系(图一).用以下方程计算加速度可以得到三项,分别来自径向加速,科里奥利加速度和向心加速度. 如果物体在圆盘上没有径向运动,科里奥利力就不会产生.因此,在MEMS 陀螺仪的设计上,这个物体被驱动,不停地来回做径向运动或者震荡,与此对应的科里奥利力就是不停地在横向来回变化,并有可能使物体在横向作微小震荡,相位正好与驱动力差90 度.

MEMS 陀螺仪通常有两个方向的可移动电容板.径向的电容板加震荡电压迫使物体作径向运动(有点象加速度计中的自测试模式) ,横向的电容板测量由于横向科里奥利运动带来的电容变化(就象加速度计测量加速度) .因为科里奥利力正比于角速度,所以由电容的变化可以计算出角速度. mems陀螺仪的特点 ?MEMS陀螺仪是利用coriolis 定理,将旋转物体的角速度转换成与角速度成正比的直流电压信号,其核心部件通过掺杂技术、光刻技术、腐蚀技术、LIGA技术、封装技术等批量生产的,它主要特点是 1. 体积小、重量轻,其边长都小于1mm,器件核心的重量仅为1.2mg。 2. 成本低 3. 可靠性好,工作寿命超过10 万小时,能承受1000g 的冲击。 4. 测量范围大,目前我公司生产的MEMS 陀螺仪测量范围可扩展到7560?/s。 mems陀螺仪的构成 ?MEMS 陀螺仪(gyroscope)的设计和工作原理可能各种各样,但是公开的MEMS 陀螺仪均采用振动物体传感角速度的概念. 利用振动来诱导和探测科里奥利力而设计的 MEMS 陀螺仪没有旋转部件, 不需要轴承, 已被证明可以用微机械加工技术大批量生产. 绝大多数MEMS 陀螺仪依赖于由相互正交的振动和转动引起的交变科里奥利力. 振动物体被柔软的弹性结构悬挂在基底之上. 整体动力学系统是二维弹性阻尼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振动和转动诱导的科里奥利力把正比于角速度的能量转移到传感模式. 通过改进设计和静电调试使得驱动和传感的共振频率一致, 以实现最大可能的能量转移, 从而获得最大灵敏度.大多数MEMS 陀螺仪驱动和传感模式完全匹配或接近匹配,它对系统的振动参数变化极其敏感, 而这些系统参数会改变振动的固有频率, 因此需要一个好的控制架构来做修正.如果需要高的品质因子(Q) ,驱动和感应的频宽必须很窄.增加1%的频宽可能降低20%的信号输出.还有阻尼大小也会影响信号输出. 一般的MEMS 陀螺仪由梳子结构的驱动部分和电容板形状的传感部分组成. 有的设计还带有去驱动和传感耦合的结构. mems陀螺仪的选用 ?陀螺仪在选用时,必须注意被测参数的物理环境和必要的性能指标。具体要求分列如下: 1.性能要求 ⑴ .随机漂移、随机游走系数、输出噪声 不同结构形式、不同原理的陀螺仪的对漂移率定义和要求不同,机械式陀螺仪精度使用的是随机漂移,光纤陀螺仪使用的随机游走系数。 随机漂移——指由随机的或不确定的有害力矩引起的漂移率。 随机游走系数——由白噪声产生的随时间累计的陀螺仪输出误差系数。 单位: ?/h1/2、?/s1/2。 输出噪声的单位:?/h/Hz1/2、?/s /Hz1/2 。

《机械测量技术》1-21 正弦规的使用

理论课教案首页

教学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环节 一、正弦规的结构 导入 新课 进入 新课 1.原理 正弦规是利用三角法测量角度的一种精密量具。一 般用来测量带有锥度或角度的零件。因其测量结果,是 通过直三角形的正弦关系来计算的,所以称为正弦规。 2.组成 它主要由一准确钢制长方体—主体和固定在其两端 的两个相同直径的钢圆柱体组成。其两个圆柱体的中心 距要求很准确,两圆柱的轴心线距离L一般为100毫米 或200毫米两种,也有500毫米的。工作时,两圆柱轴线 与主体严格平衡,且与主体相切。 3.使用方法 图为利用正弦规测量圆锥量规的情况。在直角三角 形中,sinα=H/L,式中H为量块组尺寸,按被测角度的 公称角度算得。根据测微仪在两端的示值之差可求得被 测角度的误差。正弦规一般用于测量小于45°的角度,在 测量小于30°的角度时,精确度可达3″~5″。 信息反馈: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 新课4.技术要求 a、正弦规工作面不得有严重影响外观和使用性能的 裂痕、划痕、夹渣等缺陷。 b、正弦规主体工作面的硬度不得小于664HV,圆 柱工作面的硬度不得小于712HV,挡板工作面的硬度不 得小于478HV。 c、正弦规主体工作面的粗糙度Ra的最大允许值为 0.08μm,圆柱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允许值为 0.04μm,挡板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允许值为 1.25μm。 d、正弦规各零件均应去磁,主体和圆柱必须进行稳 定性处理。 e、正弦规应能装置成0°~80°范围内的任意角度, 其结构刚性和各零件强度应能适应磨削工作条件,各零 件应易于拆卸和修理。 f、正弦规的圆柱应采用螺钉可靠地固定在主体上, 且不得引起圆柱和主体变形;紧固后的螺钉不得露出圆 柱表面。主体上固定圆柱的螺孔不得露出工作面。 二、正弦规的用途 正弦规是用于准确检验零件及量规角度和锥度的量 具。它是利用三角函数的正弦关系来度量的,故称正弦 规或正弦尺、正弦台。既是测量用的工具,又可做为夹具, 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及新产品试制中应用极为广泛。 可以测量角度和锥度。 理解 读图1-2-4 记笔记 10` 信息反馈:

硅微型陀螺仪

硅微型梳状线振动驱动式陀螺仪 硅微型振动陀螺仪在工作时,用微幅振动代替高速旋转 硅微型梳状线振动驱动式陀螺仪的工作原理: 结构图如图所示: 机械部分由基座,提供驱动力的定齿,动齿,活动质量和连接活动质量的弹簧,固定弹簧的固定端组成。固定端和定齿都固定在基座上,活动质量由弹簧连接在固定端上。动齿固定在活动质量上。该陀螺仪采用静电驱动技术,给固定在基座上的定齿梳状电极上加载带直流偏执的交流电压,活动质量上的动齿接地。这样动、静齿间便产生大小和方向周期性变化的静电吸引力,使整个活动质量和动齿一起在两定齿之间来回振动,此时若基座在惯性空间中作转动,由于哥氏力的作用,活动质量将在垂直于基座的方向上振动,这样就可敏感基座相对于惯性空间转动的角速度。 建坐标系:取将动作标系固连在硅微型梳状线振动驱动式陀螺仪的基座上,取动作标系的原点为活动质量质心的平衡位置,x轴为静电驱动力的方向,z轴为与基座垂直的方向,y轴由右手规则确定。 (1)只做x轴方向的转动时的结论: 1.该方向上的角速度不能测量; 2.随着静电引力的振动频率的增大,活动质量的振动的振幅会大大减小,该陀螺仪的灵敏度会降低。 3.x轴方向的角速度不能大于根号内K/m,否则陀螺仪将被损坏。陀螺仪损坏的临界值随尺寸的降低而迅速增加。 (2)只做z轴方向的转动时的结论:不能测量该方向上的角速度。 (3)陀螺仪的基座在y轴方向的转动角速度近似地与活动质量在z轴方向的这一振动频率为ω的振动的振幅成正比。比例系数为2δ/(mω3) 小结:该陀螺仪对y轴方向的角速度最敏感,即应当它作为输入量,把y轴作为输入轴。而对其影响最强烈的是活动质量在z轴方向频率为ω的振动的振幅,它可以作为输出量。而静

陀螺仪的选择

陀螺仪的选择:其机械性能是最重要的参数 作者:ADI公司Harvey Weinberg 选择陀螺仪时,需要考虑将最大 误差源最小化。在大多数应用中,振动敏感度是最大的误差源。其它参数可以轻松地通过校准或求取多个传感器的平均值来改善。偏置稳定度是误差预算较小的分量之一。 浏览高性能陀螺仪数据手册时,多数系统设计师关注的第一个要素是偏置稳定度规格。毕竟,它描述的是陀螺仪的分辨率下限,理所当然是反映陀螺仪性能的最佳指标!然而,实际的陀螺仪会因为多种原因而出现误差,使得用户无法获得数据手册中宣称的高偏置稳定度。的确,可能只有在实验室内才能获得那么高的性能。传统方法是借助补偿来最大程度地降低这些误差源的影响。本文将讨论多种此类技术及其局限性。最后,我们将讨论另一种可选范式——根据机械性能选择陀螺仪,以及必要时如何提高其偏置稳定度。 环境误差 所有中低价位的MEMS陀螺仪都有一定的时间-零点偏置和比例因子误差,此外还会随温度而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对陀螺仪进行温度补偿是很常见的做法。一般而言,陀螺仪集成温度传感器的目的就在于此。温度传感器的绝对精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重复性以及温度传感器与陀螺仪实际温度的紧密耦合。现代陀螺仪的温度传感器几乎毫不费力就能达到这些要求。 许多技术可以用于温度补偿,如多项式曲线拟合、分段线性近似等。只要记录了足够数量的温度点,并且在校准过程中采取了充分的措施,那么具体使用何种技术是无关紧要的。例如,在每个温度的放置时间不足是一个常见的误差源。然而,无论采用何种技术,无论有多细心,温度迟滞——即通过冷却与通过加热达到某一特定温度时的输出之差——都将是限制因素。 图1所示为陀螺仪ADXRS453的温度迟滞环路。温度从+25℃变为+130℃,再变为–45℃,最后回到+25℃,与此同时记录未补偿陀螺仪的零点偏置测量结果。加热周期与冷却周期中的+25℃零点偏置输出存在细微的差异(本例中约为0.2°/s),这就是温度迟滞。此误差无法通过补偿来消除,因为无论陀螺仪上电与否,它都会出现。此外,迟滞的幅度与所施加的温度“激励”量成比例。也就是说,施加于器件的温度范围越宽,则迟滞越大。

正弦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正弦规 JB/T7973-1999 正弦规代替JB/T7973-95 Sine bar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精度等级为0级、1级正弦规的型式与尺寸、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标志与包装等。 本标准适用于两圆柱中心距为100mm和200mm的正弦规。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正弦规 根据正弦函数原理,利用量块的组合尺寸,以间接方法测量角度的测量器具。 样式与尺寸 正弦规的型式见图1所示(图示仅作图解说明,不表示详细结构)。

图1完 正弦规的其本尺寸见表1的规定。 技术要求 1正弦规工作面不得有严重影响外观和使用性能的裂痕、划痕、锈迹、夹渣等缺陷。 2正弦规主体工作面的硬度不得小于664HV,圆柱工作面的硬度不得小于713HV,挡板工

作面的硬度不得小于478HV。 3正弦规主体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允许值为0.08μm,圆柱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允许值为0.04μm,挡板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允许值为1.25μm。 4正弦规的尺寸偏差、形位公差和综合误差见表2的规定 5正弦规各零件均应去磁,主体和圆柱必须进行稳定性处理 6正弦规应能装置成0°~80°范围内的任意角度,其结构刚性和各零件强度应能适应磨削工作条件,各零件应易于拆卸和修理。 7正弦规的圆柱应采用螺钉可靠地固定在主体上,且不得引起圆柱和主体变形;紧固后的螺钉不得露出圆柱表面。主体上固定圆柱的螺孔不得露出工作面。 检验方法 1圆柱工作面的圆柱度 如图2a)所示,以0级V型架支承圆柱,用分度值为0.001mm的测微仪在圆柱全长的中间及两端A、B、C三个截面上公别测理出转动一周时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 按图2b)放置圆柱,用分度值为0.001mm的测微仪在圆柱上相隔90°的四条母线(1,2,3,4)上,分别测出中间及两端A、B、C三个位置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 两种测理差值中,取最大值,即为圆柱的圆柱度误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