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第3版)第一章共83页文档

合集下载

C3版课件-1章

C3版课件-1章
字符的方法,表示键盘上的字符以及某些不可见的功能控制符 (如退格、换行等) 。通常 称反斜杠号为转义符,称反斜杠以及随后的字符整体为一个“转义字符”。书中表1-2 是C语言的转义字符表。 只有把转义符 (反斜杠) 放在表1-2中所列出的字符前时,才能构成转义字符,否则 不起任何作用。 例 :区别“n”和“\n” 。 解: 程序中出现“n”时,代表的是英文中的一个小写字母;程序中出现“\n”时,反斜 杠后跟随的n就不再是英文中的小写字母n,这个整体被视为是回车换行符。
(2) 汇编语言 (3) C语言 MOV AX,[0110] int x=235; Int y=368; ADD AX,[0120] z=x+y; MOV [0130],AX

1.1.2 简单的C语言程序
例 1_2: 用C语言编写一个程序,它接收从键盘输入的两个整数,求和后打印输出。
(1) 程序实现 #include "stdio.h" (2) 分析与讨论 main() 以符号“/*”开始、“*/”结束的中 { 间部分,是对左边程序语句的注释。 int m, n, sum; /* 变量说明 */ 语句“int m, n, sum;”表示m、n scanf ("%d%d", &m, &n); /* 从键盘输入数据 */ 和sum是3个变量,前面的int说明它 sum=m+n; /* 求和 */ 们都是整型的。 printf ("sum=%d\n", sum); /* 打印输出 */ “scanf (”%d%d“, &m, &n);”是格 getchar(); } 格式输入语句,&m和&n表示变量m 和n的内存单元地址。功能是按格式符 “%d”的规定,从键盘接收两个十进制的输入数 据(由格式符%d中的字母d限定),分别存放到地址&m和&n指定的存储单元中。P52 语句“sum=m+n;”,是把m和n相加后的和存入变量sum中保存。 “printf (”sum=%d\n“, sum);” 是一条格式输出语句,即将变量sum的当前值按格式 符“%d”的规定输出一个十进制整数。比如现在从键盘上输入的两个数是3和5,那么, 在显示器上就应该输出信息:sum=8。P53 getchar():字符输入函数,使程序处于等待状态,以便向用户提供观看运行 结果的机会。P50

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版

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版

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版信息技术涵盖了诸多领域,从计算机硬件到软件,从网络通信到数据库管理,从编程到信息安全等等。

这一版的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全面的更新和优化,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科技趋势和实际应用的需求。

在计算机硬件方面,书中详细介绍了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等核心组件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让我们明白不同硬件配置对于计算机整体性能的影响。

比如,CPU 的核心数和频率决定了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而内存的大小则关系到能够同时运行的程序数量和流畅度。

软件部分也是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

操作系统作为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书中对常见的操作系统如 Windows、Mac OS 和Linux 进行了深入的讲解。

包括它们的安装、配置、系统更新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同时,对于各种应用软件,如办公软件、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多媒体软件等,也介绍了其功能和使用技巧,帮助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提高效率。

网络通信是现代社会信息交流的关键。

书中阐述了网络的基本概念,如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

还介绍了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如星型、总线型、环形等,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对于网络协议,如 TCP/IP 协议,详细解释了其工作机制和在数据传输中的作用。

此外,还探讨了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包括 WiFi、蓝牙等的应用和安全问题。

编程是信息技术中的创造性领域。

书中介绍了多种编程语言的基础知识,如 Python、C++等。

通过简单的示例代码,让我们初步了解编程的逻辑和思维方式,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安全更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安全威胁日益增多。

教材中讲述了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如病毒、木马、网络钓鱼等,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如安装防火墙、更新杀毒软件、加强密码管理等。

通过学习这本书,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信息技术,提升自己在数字化时代的竞争力。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信息技术都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知识资料信息与计算机基础(三)(新版)

知识资料信息与计算机基础(三)(新版)

7第三节数字信号一.数字信号的数值编码数字信号是二进制数字符号“0”和“1”的物理实现形式,用它来表示数值并举行数值运算,就必须采取二进制形式表示数。

二进制数的位按从右向左的顺序罗列,分离记为第0位,第1位,第2位,……。

最右边的位称为最低位,记为LSB(ListSignificantBit);最左边的位称为最高位,记为MSB(MostsignificantBit)。

每一位称为一个比特(bit),二进制数的每一位对应于数字信号的一个脉动位置,故一个nbit的二进制数可以用一个nbit的数字信号来表示。

在数字系统中,通常以4bit代码为基本单元来编码数,基本单元组可以表示24=16个数,故从技术的角度,以16为基数按十六进制来表示数较为合理,所以计算机技术中使用十六进制数或十六进制代码举行数的运算和信息的处理。

表7-3-1列出的是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数的对照表,为便于区别,在十六进制数代码后面加上一个字母H作为标记。

二进制数、十进制数、十六进制数,以及八进制数等,统称R进制数。

R进制数需注重的是:①R进制数中的最大数符为R-1,而不是R;②每一数符只能用一个字符来表示。

不同计数制之间的转换,详细如下:第 1 页/共 3 页(l)R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基数的数字,在将其转换为十进制数时,只要将各位数字与它的位权相乘的积相加,其和数就是十进制数。

如下列:二进制数(.01)2转换为十进制数,则:(2)十进制数转换为R进制数将十进制数转换为基数为R的等效数值,可将此十进制数分成整数和小数两部分分离举行各自的转换,然后再拼接起来即可。

对于十进制数的整数部分,采用“除R记余”法,即用十进制数的整数延续地除以R,其余数即为R进制的各位系数。

如下列:对于十进制数的小数部分,可采用“乘R取整”法,即小数部分延续地乘以尺,直到小数部分为0或达到所要求的精度为止(小数部分可能永不会为0),得到的整数即组成R进制的小数部分。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版参考课件-第01讲-计算与社会-计算机发展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版参考课件-第01讲-计算与社会-计算机发展

后期国际先进水平
银河Ⅱ
银河-III-1997年6月, 100亿/秒,系统综合 技术达到当时国际先 进水平
银河-III
NUDT
17
巨型机的发展
全球超级计算机排名(Top500, 2009年11月):
第1:美国Cray XT5 “美洲虎” (Jaguar) , 每秒1.759千万亿次(LinPack)
在这次发布的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榜中, 美国产品重回榜首,竞争日益激烈
NUDT
22
思考:“沃森”具备哪些的能力才能有这 样出色的表现?
计算能力
由90台服务器构成的巨型计算机 系统
存储和组织能力
一个不联网的软件和数据库系统, 它的“脑袋”里塞满了辞海、文选 和世界图书、百科全书等数百万份 资料,存储了相当于2亿页图书的 信息
NUDT
4
追溯计算工具发展的轨迹( 1.2节)
石头 贝壳
算筹
乘法器
制表机
服务器 ENIAC





手工工具 机械工具 机电计算机 电子计算机
PC
史前
1642
1884
1946
2018
计算尺
NUDT
差分机
MARK1
巨型机
5
计算工具的进化——电子计算机时代
第一台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 (P10)
1946年2月14日诞生在美国的宾夕法尼 亚大学摩尔学院,它的名称是电子数字 积分器和计算机(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ENIAC)。
全球超级计算机排名(Top500, 2018年6月):
(https:///lists/)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第3版)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第3版)

2.4.2 数组的顺序存储结构
(2)三对角阵的存储方式 三对角阵
非零元a素 ij地址
非零元素优先顺序存放
2.4.3 稀疏矩阵
1. 三元组表示
稀疏矩阵
三元组表示
实现矩阵转置
2.4.3 稀疏矩阵
2. 带辅助向量的三元组表示 行辅助向量
访问x行y列元素
构造POS与NUM向量
2.4.3 稀疏矩阵
2. 带辅助向量的三元组表示 列辅助向量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第1章 信息与信息时代
第7章 管理信息系统
第2章 常用数据结构及其运算
第3章 操作系统 第8章 信息与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保护
第4章 数据库系统
第5章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高速公路
第6章 软件工程技术基础
第1章 信息与信息时代
1.1 信息与信息时代 1.2 计算机发展简史 1.3 计算机与计算机系统 1.4 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过程
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
1.4.2 结构程序设计阶段
– 程序设计方法论 – 软件生产管理
具有GOTO语句的程序
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
1.4.3 自动程序设计阶段
第四代语言和其他软件技 术的关系
第四代语言工作示意图
第2章 常用数据结构及其运算
2.1 概述 2.2 线性表 2.3 栈与队 2.4 数组 2.5 树与二叉树 2.6 图 2.7 查找 2.8 排序
– 互相依存、无严格界面、相互促进
1.3.3 多媒体计算机
1. 定义:
– 媒体、多媒体计算机
2. 基本要素:
– 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
3. 基本配置:
– 硬件配置、软件配置
1.4 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过程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版)(一)2024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版)(一)2024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版)(一)引言: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版)是一本系统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材。

本文将从五个主要方面对该教材进行概述和阐述:计算机硬件基础、操作系统概述、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基础和计算机网络基础。

通过这些方面的深入学习,读者可以建立起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全面理解。

正文:1. 计算机硬件基础1.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中央处理器、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

1.2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运算、存储和控制。

1.3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主频、存储容量、带宽等。

1.4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机械计算机到现代计算机的演变。

1.5 计算机硬件的选购和维护:如何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计算机硬件,并保持其正常运行。

2. 操作系统概述2.1 操作系统的定义和作用: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服务。

2.2 操作系统的分类: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等。

2.3 操作系统的核心功能: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等。

2.4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从单道批处理系统到分布式操作系统的演变。

2.5 常见的操作系统:Windows、Linux、macOS等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3. 程序设计基础3.1 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算法、流程图、程序等。

3.2 编程语言的种类和选择:C、Java、Python等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3.3 程序设计的基本语法:变量、运算符、控制结构等。

3.4 常见的程序设计范例:求解最大公约数、排序算法等。

3.5 调试和测试程序:排查和修复程序中的错误,并进行测试保证程序的正确性。

4. 数据结构基础4.1 数据结构的定义和分类: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图形结构等。

4.2 常见的数据结构:数组、链表、堆栈、队列等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4.3 数据结构的操作和算法:插入、删除、查找等基本操作及相关算法。

4.4 数据结构的存储表示:顺序存储、链式存储、索引存储等方法。

4.5 数据结构的应用:图像处理、数据库管理、网络搜索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教程(第3版)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教程(第3版)

作者简介
徐士良,清华大学信息认知与智能系统研究所老师,已经退休。
谢谢观看
该教材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信息、数据与计算机表示,计算机系统基础等。每章最 后都附有习题供读者练习。
成书过程
修订情况
出版工作
该教材除了对部分内容作修改之外,主要更新了软件环境。
2016年10月1日,该教材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该教材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信息、数据与计算机表示,计算机系统基础,计算机操 作环境,文字处理技术,表格处理技术,演示文稿的制作技术,多媒体技术基础,网络技术基础等。每章最后都 附有习题供读者练习;此外,教材最后还附录了基本ASCII码表。
教材目录
(注:目录排版顺序为从左列至右列 )
教学资源
该教材有配套教材——《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教程题突出重点,体现教学规律。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实际操作过程的细节很多,该教材 不求面面俱到,而只对其中典型的功能作比较详细的叙述。特别要指出的是,在与该教材配套的《计算机与信息 技术基础教程题解与实验指导(第3版)》辅助教材中,除了给出主教材中的题解外,在其中的实验指导中还讲解 了主教材中未介绍的功能。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教程(第3版)
2016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01 成书过程
03 教材目录 05 教材特色
目录
02 内容简介 04 教学资源 06 作者简介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教程(第3版)》是由徐士良编著,2016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高等院校计 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规划教材。该教材不仅可以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计算机培训 班的教材以及计算机各类考试的参考书。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第3版)第1章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第3版)第1章

定义为“知道何时需要信息,并已具有检索 、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
19
石河子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第一章 概论
>> 1.2.1 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内涵:
美国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1998年制定的学生学习的九 大信息素养标准为: ⑴能够有效地、高效地获取信息 ⑵能够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 ⑶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 ⑷能够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 ⑸能够欣赏作品和其他对信息创造性表达的内容 ⑹能够力争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得更好 ⑺能够认识信息对民主化社会的重要性 ⑻能够履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 ⑼能够积极地参加活动来探求和创建信息
26
石河子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第一章 概论
>> 1.2.3 职业道德素养
对用户的要求
遵守实验室管理制度,爱惜设备 禁止私自拷出有版权保护的文件 禁止制作、传播病毒和黄色等有害信息
禁止侵入网络管理员帐号
禁止盗用他人帐号,或与他人共用帐号 保护好自己的帐号,经常更换口令
27
石河子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6
石河子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第一章 概论
>> 1.1.1 信息与数据
信息处理:获取原始信息、对其进行加工整理(转换、识别、分类、加工、 整理、存储等),使之成为有用信息的过程称为信息处理
输入
(采集)
存储
(保存)
处理
(加工)
输出
(传送)
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 IS):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互联 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各种软件技
28
石河子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的使用
文字的使用
苏美尔人——楔形文字
11
甲骨文
第一章 概论
>> 1.1.2 信息技术
印刷术的发明
发展
雕版印刷
12
第一章 概论
>> 1.1.2 信息技术

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的使用



线




莫尔斯
亚历山大·格拉汉 姆·贝尔与电话
电报机
贝尔德最原始的电视机
13
第一章 概论
>> 1.1.2 信息技术
16
第一章 概论
>> 1.1.3 信息技术的研究热点
信息技术的 研究热点
人工智能 技术
电子商务
多媒体技 术
光纤技术
卫星通信
专家系统
智能决策 支持系统
神经网络 系统
17
第一章 概论
>> 1.1.4 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的 特征
社会生产方 式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城市化
生活方式
交易方式
18
第一章 概论
1.2 信息素养与知识产权保护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
phegt;第一章 概论
□ 1.1 信息与信息技术概述
□ 1.2 信息素养与知识产权保护
□ 1.3 计算机发展简史及展望
□ 1.4 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
phei
第一章 概论
1.1 信息与信息技术概述
当今社会被称为“信息社会”,人们越来越 多地接触和使用信息,从而使得信息与信息技术 遍布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信息量骤增,信息间的关联也日益复杂,人们对 信息的开发利用不断深入,因此对信息的处理就 显得越来越重要。而计算机的出现,使得对大容 量信息进行高速处理成为可能。为此,学习和掌 握有关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既有助于我 们更好地进行工作、学习和交流,又有助于我们 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打下基础。
3
第一章 概论
>> 1.1.1 信息与数据 信息(Information):广义地说,就是人类的一切生存
活动和自然存在所传达出来的信号和消息;是客观存在的事 物,是客观事物运动和变化的一种反映。
4
第一章 概论
>> 1.1.1 信息与数据
文字形态的信息
声像形态的信息
记忆形态的信息
5
第一章 概论
>> 1.1.1 信息与数据
信息素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利 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选择获取识别 信息、加工、处理、传递信息并创造信息的能力。信 息素养是根据社会信息环境和信息发展的要求,在自 我提高的过程中形成的对信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利用 信息和信息手段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既应该包括对 信息基本知识的了解,对信息工具使用方法的掌握, 还应该包括对信息道德伦理的了解与遵守。
数据(Data):是指人们看到的形象和听到的 事实,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一些未经组织的 事实的集合。
6
第一章 概论
>> 1.1.1 信息与数据
信息和数据的关系: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又相互区别的概念
数据和信息都直接 反映了客观事物
数据:当信息采用数据形式来表示时, 数据就是信息的载体。数据具有多种 多样的形式,也可以进行转换,但其 中包含的信息内容不会改变。
发展信息技术的意义
信息技术使全球信息共享成为现实 信息技术改变着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引发了新的产业革命 信息产业的兴起必将影响到人们就业结构的变化,信息 技术的重大突破,使信息产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 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使人们的生 活方式从工业社会那种极端的社会化生活,逐步演变为信息 社会的具有强烈个性色彩的个性化生活。
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是快速、准确传递与交流信息
的重要手段,它包括信息检测、信息变 换、信息处理、信息传递及其信息控制
等技术。通信技术总是信息技术的先导
10
第一章 概论
>> 1.1.2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认识到信息是构成世界三大要素(物
质、能量、信息)之一
人类历经信息技术革命
计算机、现代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
14
第一章 概论
>> 1.1.2 信息技术
工 厂 自 动 化 技 术: 过程控制、 生产管理技术
家 庭 自 动 化 技术:家庭信息 系统、家庭生 活系统
办公自动化技术: 事务型、管理型、 决策型办公自动化 系统
信息技术应用领域
15
第一章 概论
>> 1.1.2 信息技术
8
第一章 概论
>> 1.1.2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一切与信息的收 集、存储、处理、传输、应用等有关的各种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在计算机、通信、微电子等技术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核心: 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
9
第一章 概论
>> 1.1.2 信息技术
信息:是经过加工并对人类社会实 践和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决策影响的 数据;是对数据的说明和解释;是 数据处理的结果。
数据是反映信息的一种形式, 而不是唯一的形式,因而不能 把任何情况下的数据等同于信 息本身
7
第一章 概论
>> 1.1.1 信息与数据
信息处理:获取原始信息、对其进行加工整理(转换、识别、分类、加工、 整理、存储等),使之成为有用信息的过程称为信息处理
19
第一章 概论
>> 1.2.1 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概念于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
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提出,是信息时代人才培养模式中出现的一个新概 念,已引起了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已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定义为“知道何时需要信息,并已具有检索 、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
>> 第一章 概论 >> 第二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 第三章 中文Windows XP >> 第四章 中文文字处理系统Word 2019 >> 第五章 中文电子表格处理系统Excel 2019
21世纪高等学校公共课计算机教材
□ 第六章 中文幻灯片演示文稿PowerPoint 2019 □ 第七章 多媒体技术基础 □ 第八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 第九章 网页制作初步 □ 第十章 计算机信息应用技术
输入 (采集)
存储 (保存)
处理 (加工)
输出 (传送)
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 IS):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互联 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各种软件技 术,各种理论和方法于一体,提供 信息服务的人机系统
信息系统一般包括: 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 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 和办公自动化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