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原始地坪测量记录表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范篇一:施工控制测量规范2 施工控制测量(Ⅰ)场区平面控制:第7.2.1条场区的平面控制网,可根据场区地形条件和建筑物、构筑物的布置情况,布设成建筑方格网、导线网、三角网或三边网。
第7.2.2条场区的平面控制网,应根据等级控制点进行定位、定向和起算。
第7.2.3条场区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和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建筑场地大于1K㎡或重要工业区,宜建立相当于一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二、建筑场地小于1K㎡或一般性建筑区,可根据需要建立相当于二、三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三、当原有控制网作为场区控制网时,应进行复测检查。
第7.2.4条建筑方格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7.2.4的规定。
建筑方格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表7.2.4第7.2.5条建筑方格网的首级控制,可采用轴线法或布网法,其施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轴线法。
1 轴线宜位于场地的中央,与主要建筑物平行;长轴线上的定位点,不得少于3个;轴线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5cm;2放样后的主轴线点位,应进行角度观测,检查直线度;测定交角的测角中误差,不应超过2.5″;直线度的限差,应在180°±5″以内;34轴交点,应在长轴线上丈量全长后确定;短轴线,应根据长轴线定向后测定,其测量精度应与长轴线相同,交角的限差应在90°±5″以内。
二、布网法,宜增测对角线的三边网,其测量精度,不应低于本规范第2.1.8条中四等三边网的规定。
第7.2.6条标桩的埋设深度,应根据地冻线和场地平整的设计标高确定。
第7.2.7条建筑方格网的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角度观测可采用方向观测法,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7.2.7的规定;角度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表7.2.7-1二、当采用电磁波测距仪测定边长时,应对仪器进行检测,采用仪器的等级及总测回数,应符合表7.2.7-2的规定;采用仪器的等级及总测回数表7.2.7-2三、方格网点平差后,应确定归化数据,并在实地标板上修正至设计位置;四、建筑方格网竣工后,应经过实地复测检查,方能提供给委托单位。
2021年工程建设资料员专业管理实务试卷和答案(12)

2021年工程建设资料员专业管理实务试卷和答案(12)一、单选题(共30题)1.综合验收结论由()单位填写。
A:监理B:建设C:施工D:质监【答案】:B【解析】:各栏均同意验收且经各参加检验方共同同意商定后,由建设单位填写“综合验收结论”,可填写为“通过验收”。
2.监理规划的编号为()。
A:00-00-B2B:00-00-B1C:01-01-B2D:01-01-B1【答案】:B【解析】:监理资料属于单位工程整体管理内容资料,编号中的分部、子分部工程代号可用“00”代替;例如建立管理规划资料的编号为00-00-B1。
3.案卷()是按照一定的规范要求,通过一定形式,固定工程文件整理成果,揭示工程文件内容、成分的工作。
A:整理C:归档D:移交【答案】:B【解析】:案卷编目是按照一定的规范要求,通过一定形式,固定工程文件整理成果,揭示工程文件内容、成分的工作。
4.建筑工程中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是()A:主要项目B:主控项目C:次要项目D:一般项目【答案】:B【解析】:建筑工程中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是主控项目5.计划编制时,()按分类规定属于施工单位管理文件。
A:施工检测计划B: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C:材料检测报告D:工程定位测量记录【答案】:A【解析】:计划编制时,施工检测计划按分类规定属于施工单位管理6.编码为C1的施工资料是()资料。
A:施工管理B:施工技术C:施工物质D:进度造价【答案】:A【解析】:工程文件归档范围和资料类别、来源及保存要求。
7.施工文档收集管理单位应将收集的施工文档资料按类别在收文登记表上登记。
最后由负责()人员签字。
A:送文B:发文C:收文D:管理【答案】:C【解析】:施工文档收集管理单位应将收集的施工文档资料按类别在收文登记表上登记。
最后由负责收文人员签字。
8.根据《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条例》规定,属于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需编撰专项施工方案的是()工程。
施工现场原始地坪标高测量记录表

141#
/
1.15
2.660
基准点
0.210
/
3.600
142#
/
1.29
2.520
100#
/
1.33
2.480
143#
/
1.33
2.480
101#
/
1.30
2.510
144#
/
1.31
2.500
102#
/
1.14
2.670
145#
/
1.26
2.550
103#
/
1.31
2.500
146#
/
71#
/
1.66
2.455
113#
/
1.12
2.690
72#
/
1.42
2.695
114#
/
1.22
2.590
73#
/
1.38
2.735
115#
/
1.12
2.690
74#
/
1.71
2.405
116#
/
1.12
2.690
75#
/
1.56
2.555
117#
/
1.24
2.570
76#
/
1.51
2.605
118#
2.475
29#
/
1.44
2.675
60#
/
1.48
2.635
30#
/
1.44
2.675
61#
/
1.31
2.805
续下表
土方开挖旁站记录

立即停止开挖。基坑边堆土进行卸载,开挖过程中基坑边1至3米范围内堆土高度不得超过,已整改符合要求。
备注:
项目监理机构:
旁站监理人员(签字):
年月日
土方开挖旁站市大发宜景城四期编号:
日期及气候:
工程地点:
旁站监理的部位或工序:土方开挖
旁站监理开始时间:
旁站监理结束时间:
施工情况:
挖土机械:采用挖土机PC70台、PC200台、农用自卸汽车辆;
测量仪器:钢卷尺、经纬仪、水准仪;
现场质量员、安全员、工长在岗。
挖土主要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土方直接装车外运。
监理情况:
1、施工企业现场人员、机械准备到位,施工机械良好;
2、人员安全防护设施佩戴到位,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设施到位;
3、基底标高m,原始地坪标高m,挖土深度m;
4、抽测基底标高m、m、-m、-m、-m;
5、边坡满足设计要求,基底土质满足设计土层。
发现问题:
发现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边3米范围内堆土高度2m。
填写范例TJ5.1.1.1

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自动生成,检查正确性,有误修改。 检验批容量的依据 首先查标准,本系统已将标准写成检验说明,供查找。 点击检验说明中,不同的检查项目,此处可按较全的内容查到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 数量的10%,且不少于3 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 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 5m 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 面。”这就是计算检验批容量的依据。 检验批容量的计算 这个检验批中:1、有多少梁、柱和独立基础;2、有多少墙和板;3、对大空间结构,墙面可划分为多少检查面;4、有多少 个设备基础。在检验时,应首先检查图纸,在图纸上检查,假定本检验批为为二层板,且为大空间结构,在此检验批内有: 1、假定本检验批为A_E/1-10轴,有85根梁。下层柱已在上个检验批中浇筑,无。二层,无独立基础; 2、墙已和柱已在上一层中一起浇筑,无墙。对于墙面如果是大空间结构,层高较高,墙面按轴线间5米高划分为一个检查 面,无论A-B轴间距离为多少,如墙高为14米,则A-B轴间可划分为三个检查面,也就是A-B轴间有3个容量,依次相加,本检验批 没有。 3、板以一个自然间为一个检查面,因为本工程假定为大结构空间,什么为大结构空间?没有具体尺寸规定,而是在轴线上 无墙,如住宅工程,无内隔墙,只有分户墙,也就是没有自然间,让住户自己后处理的空间或厂房、会议室等,此时以纵、横轴 线间为一个检查面,假定本检验批为A_E/1-10轴,则纵横轴之间的板面可划为4×9=36则这个检验批中板的容量为36。 检验批容量共85+36=121 检验批容量的填写: 填写在本行最后一栏内。
梁无预埋钢板,假定板有,此处应以设计图纸为准,应有两个数据,在原始记录中可将原表调整成本表两行,假如中心线距离两 边的数据一致,可不改,如是两个不同的设计值,如一边是500,一边是800,则填写在设计要求中,如实填写实测数据。
钻孔灌注桩成孔原始记录表

工程名称:* * * * *土建工程日期:年月日
设
计
数
据
桩号:
设计孔深(m):
桩径(mm):
沉渣厚度(mm):
桩顶标高(m):
翻浆高度(m):
桩底标高(m):
设计砼方量(m3):
钢筋笼主筋:
施
工
记
录
气候、气温
机械、钻头型号
泥浆比重(m):
地坪标高
(m):
成渣厚度
(mm):
成孔深度
地坪标高
(m):
成渣厚度
(mm):
成孔深度
(m):
清孔后深度
(m)
钢筋笼净长(m):
砼坍落度
(mm):
190
起始时间
终止时间
备注
成孔时间:
21:15
02:00
一清
下笼时间:
9:30
10:00
下导管
灌注时间:
10:20
12:10
正常
实际灌注方量(m3)
充盈系数司
(m):
清孔后深度
(m)
钢筋笼净长(m):
砼坍落度
(mm):
项目
起始时间
终止时间
备注
成孔时间:
下笼时间:
灌注时间:
实际灌注方量(m3)
充盈系数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 * * * * *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
施工员:
记录:
施工日期:年月日
* * * * * *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监理:
日期:年月日
钻孔灌注桩成孔原始记录表
工程名称:广阳镇大溪口人行桥日期:2010年4月24日
施工现场标高测量记录表1

/
147.0
-1.105
7#
/
159.0
-1.225
23#
/
146.0
-1.095
8#
/
158.5
-1.220
24#
/
144.0
-1.075
9#
/
158.5
-1.220
25#
/
142.0
-1.055
10#
/
159.0
-1.225
26#
/
143.0
-1.065
11#
/
160.0
-1.235
27#
-1.200
17#
/
159.0
-1.225
2#
/
156.0
-1.195
18#
/
156.0
-1.195
3#
/
158.0
-1.215
19#
/
157.0
-1.205
4#
/
157.5
-1.210
20#
/
157.0
-1.205
5#
/
160.0
-1.235
21#
/
145.0
-1.085
6#
/
157.0
-1.205
施工单位(签单)
年 月 日
监理单位(签单)
年 月 日
建设单位(签单)
年 月 日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
147.0
-1.105
12#
/
161.0
-1.245
28#
/
149.0
测量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必备(表格、步骤、注意事项)

测量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必备(表格、步骤、注意事项)附表1:测量控制桩移交与复核记录工程名称:工程地址:移交依据:移交时间:移交内容控制点名称坐标X(m)高程(H)mY(m)备注附图移交意见移交方(建设单位)交桩人:现场代表:项目负责人:年月日监理单位:专业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年月日接收方(施工单位)接桩人: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年月日附表2:工程施工定位(控制)放线测量记录编号:单位工程名称放线部位施工图号天气气温使用仪器型号水准点标高绝对坐标点(m)X:Y:相对坐标点(m)X:Y:使用仪器校正日期校正结果资料及结论定位(放线)记录示意图: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工程师:年月日测量员:技术负责人:年月日附表3:建(构)筑物沉降观测记录观测日期永久水准点(m)观测点NO:观测点NO:观测点NO:建(构)筑物状况情况:高程(m)沉降量(mm)高程(m)沉降量(mm)高程(m)沉降量(mm)本次累计本次累计本次累计建(构)筑物观测点水准基点平面布置示意图:竣工移交前观测结果及处理意见:监理工程师:年月日测量员:技术负责人:年月日附表4:工程竣工测量及复核记录编号:工程名称工程地点施测部位开工时间测量依据竣工时间使用仪器水准点标高绝对坐标点(m) X: Y:相对 X: Y::使用仪器校正日期及资料名称天气气温竣工测量记录示意图:竣工测量单位:测量人:年月日复测情况:复测单位复测人:测量负责人:年月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现场代表:项目负责人:年月日监理工程师:年月日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年月日附表5:施工测量成果报验申请表工程名称:编号:致:(监理单位)我单位已完成了工作,现报上该工程施工测量成果报验申请表,请予以审查验收。
附件:承包单位(章)项目经理:日期:审查意见:项目监理机构总/测量专业监理工程师日期《建设工程监理规范》(50319-2000)第5.2.7条规定,专业监理工程师应按要求对承包单位报送的测量放线控制成果及保护措施进行检查,符合要求时,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承包单位报送的施工测量成果报验申请表予以签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