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金 云南省高中英语工作坊 优秀课例 高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浅谈镇康县一中高中英语书面表达的现状及转化策略

浅谈镇康县一中高中英语书面表达的现状及转化策略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第一中学李金梅《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英文写作是综合能力的书面体现,也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训练过程。
在高考中,写作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并且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与英语写作教学现状有直接关系。
所以,英语写作就成了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校高中英语写作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影响着英语教学全面发展。
那么,究竟是何原因造成这种状况?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到底如何?有何对策?寻求解决这一问题对策,有效促进英语写作教学,提高我校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质量刻不容缓。
一、现状分析(一)重在平时抓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
在高一、高二的英语教学中要狠抓基本功训练。
1.抓词汇教学,引导学生恰当使用高级词汇。
句子由词汇构成,没有了词汇,写文章就成了一句空话。
在高一、高二的平时教学中,对于每个单元的词汇我都要进行3至4次的反复听写和检查,以帮助学生克服易忘单词的问题。
另外,若能使用高级词汇,会给文章增加亮点。
所谓高级词汇,并不是那些生词、偏词或者超纲词,而是学过却不是经常用到的,但又很地道、很显文采的词汇。
2.抓句型教学,鼓励学生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对于高一新生,教师要注重复习巩固他们在初中已学的五种基本句型,同时让他们接触高中较复杂的句型,并使他们逐渐明白高中较复杂的句型都是由这五种基本句型的简单句发展扩充而来的。
对于课文中出现的有代表性或较长的句子,教师应要求学生试着去分析理解,然后做一些相关的句型转换练习,使他们深刻理解并巩固这些句型。
3.抓过渡词,过渡词犹如“粘合剂”,恰当使用过渡词可以使文章结构紧凑、条理清楚、文字流畅、且更有说服力。
常用的过渡词有:递进型:besides, what is more, moreover, furthermore, let alone, worse still,等转折型:but, however, yet, otherwise, on the contrary等解释型:or, that is(to say), in other words等因果型:because(of), since, therefore, as a result, thanks to, thus, due to等举例型: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such as, take…for example, like 等让步型:though, although, in spite of, despite等时间型:afterwards, soon, later, the moment, hardly…when, no sooner…than等总结型:in conclusion, in a word, in short, on the whole, to sum up 等见解型:in my opinion, personally speaking,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等(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1.鼓励学生养成用英文写信、写日记的习惯。
外研英语必修4M1 Life in 4Writing[李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
![外研英语必修4M1 Life in 4Writing[李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https://img.taocdn.com/s3/m/2a8c9045fc4ffe473268ab44.png)
教学目标To make students grasp the information of the reading material and help students summarize the sentence patterns.To cul tivate the students’ reading ,writing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To help students form positive attitude to the future.2学情分析The students in this grade have learnt many words about the topic. The teacher should offer the students the opportunity to cultivate their writing skill.3重点难点Help students to summarize the sentence patterns.Help the students to have a try in writing.How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目标To make students grasp the information of the reading material and helpstudents summarize the sentence patterns.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reading ,writing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To help students form positive attitude to the future.4.1.2学时重点Help students to summarize the sentence patterns.Help the students to have a try in writing.4.1.3学时难点How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4.1.4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lead-inteacher's photos in 2005,2015,?(what will you be doing in 10 years?)活动2【讲授】readingtask1:Read the passage.活动3【练习】practicetask2: Summariz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活动4【活动】pair worktask3:Divide the passage into two pairs;have a discussion and pick out theimportant sentences from the two parts.Then write down the sentences on theblackboard.活动5【练习】practicetask 4:Summarize the sentences patterns.活动6【活动】share timetask 5:Share: Teacher show---Magic school bus活动7【讲授】writing timetask 6:Writing Time(use the sentences patterns to express your dreams in 10years according to the teacher's example)活动8【活动】students showtask 7:Students show活动9【讲授】pre-homeworktask8:Have a discussion according to the 2 vedios about the future life and have atry on writing.活动10【作业】homeworkFinish the essay: Our Future Life活动11【导入】反思本节课以导,讲,练,展,习为纵线,以写作主题为横线,形成课堂教与学的知识网,错落有致,有的放矢。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案例分析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案例分析崔秋仙(曲靖市沾益县第四中学,云南曲靖655500)摘要: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基础教育中全面铺开,语法教学作为高中英语的重头戏,必须在新的理念引导下,积极作出调整和改革,改变旧的教师讲授模式,以活动调动学生思考,通过再现真实的语言情境来启发学生,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做中学,实施任务型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语法教学;分析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351(2013)-03-0001-01一、改革英语语法教学的必要性语法教学在客观上需要重视学生对语言的应用,而不是教师的讲解。
我们的学生是把英语作为第二种语言来学习,而学生是生活在汉语的环境中,学生在英语课堂之外很少能够有机会把所有的英语语法规则通过使用来实现内涵,所以,英语语法教学中必须要尽量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通过学生之间的大量互动交流来练习语法时使用,把英语语法的学习贯彻到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中去。
新课标的要求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有我们必须要改革旧的教学模式,把更多语法使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二、语法教学案例片段分析(一)教学方法设计1、以“任务型”教学为主,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设计不同的任务,通过学生完成任务来加强对于语法规则的掌握,实现学生在做中练、在做中的目标。
2、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追求语法使用的形象化、直观化、趣味化和真实化。
通过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教学的难度,用直观的教具和教学活动来加深学生对于语法的印象,让学生记得牢,用得活。
(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设计1、播放英文歌曲:选择歌词中出现较多ing动词的歌曲LOVE———By John Lennon来呈现语法现象,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词汇游戏:通过“接龙”游戏和猜谜游戏来锻炼动词ing的使用,提高学生对于这一语法的理解和反应速度,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让语法教学轻松而有效。
3、表演、对话:小组内选出学生来在课堂上表演对话,用真实的生活情境来再现ing的实际语言情况,扩大学生对于ing使用的信息量。
高三英语课文逆向教学法应用析

高三英语课文逆向教学法应用浅谈作者简介: 李绍刚(1970.9) 男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第一中学Email:1187228320摘要:在当今的英语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局限于由词汇→句子→课文这一固定流程的阅读课授课方式,很少尝试其他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创造性的学习,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发展。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适应时代的发展,不妨尝试这样的教学模式,采用由课文→句子→词汇这一授课模式。
关键词:阅读教学逆向教学学习策略学习能力拓展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教学要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学习方式,形成具有高中生特点的英语学习过程与方法。
高三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鼓励他们积极大胆地探索学习,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时代赋予教师的责任。
在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于先教学生单词,再进行单词讲解、造句及拓展,然后进行课文教学。
这种由词汇→句子→课文过渡的固定模式,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弊端:1.剥夺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课文中的生词在文中只占少数,高三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词汇、句法、语法等基础知识,大部分的句子都能读懂,不懂的个别词汇,通过上下文也能猜出来,课前就扫除词汇障碍,不利于学生猜词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并且教授词汇占用了很多时间。
2.学生对词汇的掌握不是很牢固课前教授词汇,单调地去学习,学生处于被动的局面,掌握词不是非常牢固。
只有把词汇放到课文中,融入到课文中学习,通过文章语境,联系上下文,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它、掌握它。
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就是这个道理。
3不利于学生的延申性学习学生的学习是多方面的,不光靠课文,还要在课外学习,如果没有猜词能力、跳读能力,遇到不懂的词都要去查词典,那肯定会阻碍学生获取信息的速度,特别是在做阅读理解题时,学生会一筹莫展。
一.实施逆向教学法的依据和前提高三课本〔选修8、选修9〕中,不再有新的语法项目,而高考要考察的的词汇知识也大多数在高一、高二所上的课文中;高三课文中的许多生词也是学生已知词汇的复合词〔如:nowhere,rainfall,forehead,teapot,bathtub,seashell……〕或派生词〔如:pay—repay,type—typist,spirit—spiritual,hill—hilly,sick—sickness,think—thinking,librarian 等〕,或者是兼类词〔如:用作动词的名词head,map,regret等〕。
高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高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案例一,利用多媒体进行听力教学。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听力是学生们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
为了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听力教学。
比如,可以播放地道的英语录音,让学生们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听力训练。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英语电影、英语歌曲等,让学生们在愉悦的氛围中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
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听力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
教学案例二,利用小组合作进行口语交流。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口语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进行口语交流。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们可以互相交流,相互学习,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口语交流的游戏,让学生们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口语练习。
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口语交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案例三,利用阅读材料进行写作训练。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写作是学生们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可以利用一些优质的阅读材料进行写作训练。
比如,可以选择一些地道的英语文章,让学生们进行阅读,并进行写作训练。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写作任务,让学生们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写作练习。
通过阅读材料进行写作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总结,高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通过以上三个教学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进行听力教学、利用小组合作进行口语交流、利用阅读材料进行写作训练,都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因此,教师们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教学案例,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希望以上案例可以为广大英语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创造更好的教学环境。
李正叶2015云南高中英语坊教学设计Book1Unit5NelsonMandela

所在省级工作坊名称2015云南省高中英语工作坊所在小组名称高中英语工作坊大理10组教材及单元教学内容分析The topic of this unit is 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 This is the first period of this unit .It is concerned with tea ching students about what makes a great person. By learning warming up and pre-reading it is hoped that the student s will be able to se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 famous person and a great one and think of the qualities that are neede d to make a great person. The reading passage titled Elias’ Story is to introduce Nelson Mandela ---a modern hero. N elson Mandela was chosen as the example of a modern great man because of his fight for fairness in South Africa an d his far- sighted and generous ideas to those white people who were against him. After learning this passage, studen ts are expected to learn from Nelson Mandela and develop their moral qualities.学习者特征分析The students are in the first term of high school, their vocabulary is limited, and sometimes they can’t express their o wn opinions properly. In this period, I will get th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the fine quality of great people to improve th eir speaking ability. What’s more, th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is weak, and there are too many new words in the rea ding passage. Moreover, there are many attributive clauses in this passage, too. So, first I will get the students to ski m for topic sentences of each paragraph, and then scan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Besides, in order not to let students feel much difficult, I will deal with any language problems while they are reading.单元教学目标分析1. Get the students to learn some useful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is part.2. Get the students to know the qualities a great person should have.3. Enable the students to learn how to give their opinions.4. Develop th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and let them learn different reading skills.5. Get the students to learn from Nelson Mandela to develop their moral qualities.教学重点及难点Teaching keys:1. Talk about the fine quality of great people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speaking ability.2. Get the students to learn about Nelson Mandela.3. Improve th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Teaching difficulties:1. How to express their own opinions and ideas.2. Develop th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教学方法与策略1. Multimedia aided language teaching.2.Asking and answering.3.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教学过程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听”的活动设计Step1. Listening( on page 38)1. Before listening , let the students discuss the question :What things do you think were unfair in South Africa ?2. Listen to the tape and write down the main idea .The main idea is the three reasons why Elias joined the ANC Youth League.Step2. Listening (on page 69)1. Ask som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the information on William Tyndale mentioned in the part Pre-reading . Then tell them they are going to listen more about William Tyndale .2. Go through the sentences in Ex. 1 , then listen to the tape for the first time , and decide whether the sentences are true or false .3. Play the tape again for students to correct the wrong information .1) William Tyndale wrote the first Bible. (F)2) He was born in the fifth century. (F)3)Many years ago the Bible was written in the Greek and Hebrew languages. (T)4)William Tyndale later moved to Belgium to complete his work. (T)5) Everybody in Europe loved the Bilbe written by William Tyndale. (F)单元整体教学中的“说”的活动设计Step1.Greetings & Warming up1. Greet the students as usual.2. When talking about a person, what adjectives can you think of to describe his or her qu alities?3. What are the qualities you should find in a great person?Step2.Pre-reading1. Looking and answering1) Can you recognize them? Who are they?2) Do you think all of them are great people?2. Discussing and speakingUse the following expressions:I thi nk/I don’t think…; In my opinion; I’m afraid…; I agree/I don’t agree…;I prefer…; What’s your opinion? Why do you think so? What do you think of …?单元整体教学中的“读”的活动设计Task1. Skimming for topic sentencesTopic sentence of Paragraph 1: The time when I first met Nelson Mandela was a very diff icult period of my life.Topic sentence of Paragraph 2: Sadly I did not have a passbook because I was not born th ere and I was worried whether I would be out of work.Topic sentence of Paragraph 3: The day when Nelson Mandela told me what to do and he lped me was one of the happiest days of my life.Topic sentence of Paragraph 4: The last thirty years have seen the greatest number of law s stopping our rights and progress until today we have reached a stage where we have alm ost no rights at all.Topic sentence of Paragraph 5: We first broke the law in a way which was peaceful; whe n this was not allowed…only then did we decided to answer violence with violence. Task2.Scanning for detail information1. Comprehending12. Make a t imeline of Elias’life1940: Elias was born.1946: Elias began school.1948: Elias left school.1952: Elias went to Nelson Mandela for advice.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写”的活动设计Ⅰ.Teaching Aim :Teach the students how to write a passage about a person.Step 1. Lead- inT: When we write a passage about a person. We should introduce something about him/h er, Like when and where was he/she born? What happened in his/her childhood? And wh at happened later? …StepⅡ. Make an outline for structureT: Generally speaking, when we write a passage about a person , the passage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y are:Paragraph 1: Personal informationParagraph 2: His / Her hard work and achievementsStepⅢ.Write a passage1. T: Here you have a chance to practice how to write a passage about a pers-on. Let's have a try!教学反思经过教学实践,我体会到要精心设计一堂阅读课,必须在课前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案例实录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案例分析.doc

案例实录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案例分析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其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主要通过个体自身,而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是阅读,因此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结合实例进行分析,介绍在新课标下,如何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并通过增强师生互动,设计出切实可行的阅读课实施方案。
一、以学生为本的阅读课设计思路在听、说、读、写、译五种语言技能中,英语习得主要靠阅读来获得。
阅读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阅读教学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整个英语教学。
所以,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极其重要。
而长期以来,传统英语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给学生留有的发挥空间很小,这无形中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消极接受者。
事实上,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应是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
在课堂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在参与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在新课标下,教师的角色应是组织者、参与者、鼓励者、合作者和解惑者。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给英语教学理念带来很大转变,课堂从封闭型走向开放型,教师从单纯讲解、传授走向启发、发现、探究,学生由被动听讲死记硬背走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这些变化的本质就是实现了以知识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任务为中心。
具体到英语阅读教学,新教材、新课标也提出了具体要求,这是每位教师组织教学的依据。
英语阅读教学不仅要完成传统阅读教学中传授语言知识、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任务,更应深化课文的内涵和拓展课文的外延,把课文空间范围延伸到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
通过英语教学,让学生认识社会、认识生活,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避免出现Chinglish(中式英语)。
阅读教学方法上,改变过去不管学生接受程度的填鸭式方式,而是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来增长知识,提倡“讨论式阅读”,发展学生的个人全面能力。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特别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
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运用分析_1

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运用分析发布时间:2022-08-10T02:16:23.620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第7期作者:李文静[导读] 在传统高中英语教学中李文静哈尔滨第十八中学摘要:在传统高中英语教学中,课堂主体通常都是教师,教师在台前以讲述式、板书式等方式讲解知识,而学生的学习仅能以机械化、被动式、模仿、记忆等方式为主,难以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课堂主体地位,严重遏制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也难以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而集合文字及音视频、图片等为一体的微课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鲜活及生动、趣味性教学情景创设极为有利,能对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进行有效吸引,同时也能贯彻落实新课标要求的学生自主学习目标。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微课;实践运用引言微课属于数字化教学资源,一个微课视频重点讲解一个知识点,方便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学习活动,能为学习者带来新奇的学习体验。
很多高中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英语学习效果差、综合水平提升慢的问题。
为帮助高中生突破英语学习困境,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科学设计和开发微课视频,并将其合理应用于课前指导、课后复习以及知识讲解和练习全过程中,提升教学质量,满足学生需求。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创新教学方式,让教和学在信息技术改革的背景下与时俱进,让高中英语课堂充满灵动之美。
一、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意义(一)拓宽高中生视野英语教师要帮助高中生在阅读和听力练习的过程中增长见闻,学习文化、历史以及当代热点知识。
通过引入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课外内容,并养成主动查找相关知识的习惯,实现拓宽视野的目标。
(二)突出重点难点,提高学习效率首先,微课可以优化课堂结构。
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借助微课视频呈现预习任务清单,让学生初步了解单元主题及核心词汇,为课堂英语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就某个核心知识点进行讲解并将其制作为微课,学生据此举一反三,形成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与深度加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教材版本: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3
授课时间:40分钟
一、学生分析
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能力比初中阶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渐渐形成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需要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他们学习英语方法由死记硬背转型向理解型并应用到交际上,他们有自己的学习技能和策略,学会把语言学习与现实生活和兴趣联系起来。
通过任务型课堂活动和学习,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加强,不再认为英语的课堂学习很枯燥,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成为课堂的主体,同时也加强了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这一课是本单元第一个课时。
由于这课出现的生词比较多,在课前教他们读了一下。
在备这一课时,发现它的有关宇宙的知识很专业,起初比较担心,但是得知高一的学生地理课上已经学习了相应的部分知识,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这样在处理的时候就注意到详略的问题,我觉得在今后也必须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有所把握,这样才会更好地抓住要点和难点。
三、教学目标
本课为阅读课型,主要介绍有关太空知识和人类起源。
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宇宙的形成,和人类的形成。
课文内容用不同的形式来让学生自己归纳,提高阅读技能。
由于这课讲述有点抽象,需要足够的图片,方便理解并形成感性认识。
本课目的要使学生了解宇宙形成和人类起源,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看图片引入宇宙形成这一话题。
2.从网上下载一些宇宙空间图并展示给学生看,弄清楚星际空间的划分,给学生以感官上的刺激,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一些生词用板书)
3.学生阅读课文后完成精读练习。
4.两人围绕人类起源进行讨论。
5.语言学习--难句解释。
6.小结文章,一是找关键线索,二是写作手法。
7.小组讨论,包括复述课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以及学生总结自己通过本课学习学到了什么(达到教学目标--形成保护环境意识)。
四、教学策略
环环相扣,设计紧凑。
先利用录音和图片引起兴趣,然后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文章,通过回答问题掌握细节,知道宇宙形成的过程,再从整体上把握它的结构、特色,学习用英语归纳以及复述,最后自己去小结上完这节课的收获,使他们的掌握阅读技巧的同时也增加了见识。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会用英语口语判断别人给出的依据,并给出自己的观点。
采用多媒体教学,用一些有关宇宙的精美图片,引起学生对即将阅读的文章的兴趣,减少陌生感。
五、教学过程
(一)warming-up引入
教师用PowerPoint分别展示宇宙空间,并不需要学生详细记录细节,因为不是听力课,只是了解宇宙的形成和分布。
然后问问题:
(二)Reading使学生了解宇宙形成、人类起源
1、让学生解释文章的title
2、为了让学生知道宇宙是什么样子,帮助理解文章,教师展示多张图片
4、阅读后学生回答问题(大部分学生能找到答案)
5、在了解细节的基础上,再次阅读(skimming)。
全班分5个小组,分配任务给每一个组,文章共有5段,每组概括一个段落的大意,而且要求使用不超过3个单词来概括,既降低了难度又提高了学生归纳能力。
(三)Difficult points
因为只是阅读课,语言点不作详解,是为下个课时作准备,分别找出4句难句,让学生进行解释,一一说明属于什么从句(分别有宾从、状从、定从、主从)(从句是学生的薄弱环节),为学生扫除阅读障碍。
(四)Summing-up(总结)
学生掌握每段大意后,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结构和特点
1、找出宇宙形成的线索
2、分析写作手法(时间顺序及都用了一般过去时描述已发生的事情):让学生将来进行写作训练描述某事经过时,可以模仿这篇文章的手法
(五)Group-work(task)4人小组
学生此时已非常熟悉文章内容及结构,进入用英语进行交际环节
1、复述课文,教师给出一段文字,中间有不少空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写空格
Fill in the blanks:
2、谈谈自己从中的收获(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text?)
学生都能说出要保护环境(完成本课教学目标)
至于怎样保护,因时间关系留待下个课时再讨论。
(六)布置作业:复习课文及写一篇如何保护环境的文章。
六、课后反思
教学成功之处是引导学生一步接一步从阅读文章表层意思,到探讨深层意思,使学生明白宇宙起源和人类起源。
例如,先带着问题读课文,回答问题,接着概括段意,然后分析句子,(这是表层理解),最后总结全文,通过字面理解使学生达成共识――保护环境,升华到深层理解。
引入部分达到预期效果,没有用书本上的例子,而自己准备了录音和图片作为引入,时间短且能引起学生兴趣及渴望了解更多的求知欲。
不足之处是在阅读后回答问题那部分,设计问题大多是wh-问题,因此对阅读能力稍差的学生没有完全照顾到。
复述对于能力稍差点的学生难度大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