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奥运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

合集下载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奥林匹克公园,占地面积约680公顷。

该公园是为了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而建设的,是填补奥林匹克公园与北辰森林公园之间的绿地空白而创建的。

其设计旨在强调环保意识,同时与奥林匹克公园的主题相呼应,力求打造一个生态友好、宜人宜居的休闲胜地。

公园特点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以“森林”为主题的城市森林公园,同时也是奥运森林城市和奥运遗产。

公园内的景观以森林为主导,有着大片的绿草、高大的树木和清澈的湖泊。

在公园内游览,人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大自然的绿洲中,能够感受到浓郁的自然气息和宁静的环境。

公园的生态系统构建得非常完善,有着丰富的植物品种,包括落叶乔木、常绿树木、灌木和花卉等。

这些植被不仅形成了森林的景观,还为游客提供了遮阳避暑的场所。

公园内还分布着各种野生动物,包括鸟类、鱼类和小型哺乳动物等。

这些动物增添了公园的生态美,也为游客提供了观察和学习的机会。

公园内的路径设置合理,方便游客漫步其中,欣赏美景。

沿着湖边行走,可以俯瞰到湖泊的美丽湖光山色;穿过林荫小道,能够感受到清新的空气和舒适的氛围。

此外,公园内还设置了各种座椅和休息区域,供游客休息和欣赏美景之用。

公园景点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拥有多个吸引人的景点。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奥运森林舞台”。

这是一个宽敞开放的空间,举行各类文化演出和体育活动的理想场所。

在夏季,这里会举办各种音乐会和戏剧演出,吸引了大量观众。

而在冬季,这里会变成一个滑冰场,为喜欢冰上运动的人们提供了良好的场地。

除了奥运森林舞台,公园内还有其他一些备受欢迎的景点。

比如说“自然画廊”,这是一个长约2公里的小径,两旁种植着各种颜色的花卉和草坪,四季花开,美不胜收。

还有“亲水浴场”,这是一个水上游乐区,提供划船、垂钓、游泳等多种水上项目,非常适合家庭和朋友们一起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

生态环保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注重生态环保,大力推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奥运会的遗产如何实现可持续利用

奥运会的遗产如何实现可持续利用

奥运会的遗产如何实现可持续利用奥运会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体育盛会之一,不仅在举办期间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还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这些遗产涵盖了基础设施、文化、社会、经济等多个领域,如何实现其可持续利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从基础设施方面来看,奥运会的举办往往会促使举办城市大规模建设体育场馆、交通设施、酒店等。

然而,在奥运会结束后,一些场馆可能面临闲置和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规划和建设阶段就应当充分考虑赛后的用途。

例如,可以将体育场馆设计成多功能的,不仅能举办体育赛事,还能用于举办演唱会、展览、会议等活动。

同时,合理的布局和交通规划能够使这些设施更好地融入城市的日常生活,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便利。

以北京的“鸟巢”(国家体育场)和“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为例,它们在奥运会后成为了北京的标志性建筑,并通过举办各种文体活动、旅游观光等方式,实现了持续的运营和利用。

此外,交通设施的改善也为城市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如地铁线路的延伸和优化,不仅方便了奥运会期间的人员流动,也改善了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条件。

奥运会带来的文化遗产同样不可忽视。

奥运会是一个展示各国文化的大舞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观众汇聚在一起,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通过举办文化活动、艺术展览等,可以将这种多元的文化氛围延续下去,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

同时,奥运会激发的民众对体育的热爱和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也应当得到进一步的引导和鼓励。

在社会方面,奥运会能够增强民众的凝聚力和自豪感。

志愿者的参与、社区的互动等都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注入了活力。

为了实现可持续利用,应当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志愿者服务体系,让这种志愿服务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得以传承和发扬。

同时,加强社区建设,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将奥运会期间形成的良好社会氛围延续下去。

经济方面,奥运会的举办通常会带动旅游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赛后,需要进一步挖掘这些产业的潜力,通过创新的营销策略和优质的服务,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

奥运会的遗产利用如何实现可持续利用

奥运会的遗产利用如何实现可持续利用

奥运会的遗产利用如何实现可持续利用奥运会作为全球最大的体育盛会之一,不仅能够激发人们的体育热情,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还能为举办城市和国家留下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

然而,如何实现这些遗产的可持续利用,使其长期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奥运会的遗产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体育场馆、基础设施、文化活动、社会价值观以及旅游资源等。

首先,体育场馆的可持续利用是关键之一。

在奥运会筹备阶段,往往会兴建大量的体育场馆。

然而,赛后如果这些场馆得不到合理利用,就可能成为闲置的资源,造成巨大的浪费。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举办城市可以在规划初期就充分考虑场馆的多功能性。

例如,将场馆设计成既能举办体育赛事,又能用于举办演唱会、展览等大型活动的场所。

此外,还可以将部分场馆向公众开放,作为全民健身的场地,提高其使用率。

基础设施的完善也是奥运会带来的重要遗产之一。

新建的交通网络、通信设施等为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赛后,这些基础设施应继续服务于城市的日常运转,并不断进行优化和升级。

比如,交通设施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调整,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奥运会期间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城市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这些文化活动不仅展示了举办城市的特色文化,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在赛后,可以继续举办类似的文化活动,将其打造成为城市的文化品牌,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同时,通过对这些文化活动的传承和创新,进一步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奥运会所倡导的社会价值观,如团结、友谊、公平竞争等,也是宝贵的精神遗产。

这些价值观应该在赛后得到传承和弘扬,融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

通过教育、宣传等手段,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践行这些价值观,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例如,在学校教育中,可以将奥运会的故事和精神作为教材,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公平竞争意识。

从经济角度来看,奥运会对旅游产业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

正确诠释北京奥运会遗产的价值及开发、利用策略

正确诠释北京奥运会遗产的价值及开发、利用策略

E a aino eV u n ee p e t t t yo eL g c f e igO y i G me vl t nt a ea dD vl m n r e f h eayo in lmpc a s u o h l o S ag t Bj
DuW e Ya gAiu I Hun u 2 n , n h a , a gJn
1 奥运 遗产 的概念 及分 类
遗产主要是指 自然或人 类遗存 给后人 的有 价值的产 品。
奥运遗产是一个整体的概念 , 它是指奥林 匹克运动在其历 史 发展过程中所 遗留下来 的有形遗产 和无形遗产 的总和 , 循 遵 国际上通 用的对 于文化遗产类型 的划 分标准 , 奥运遗产也 可 分为有形遗产 和无形遗产两部分 。 …奥运遗产 既有通过感 官 系统可感知的有形 层面 的具体 事物 , 如环 境改造 、 政设施 市 建设等 , 也有 无法 通过感 观 系统直 接感知 , 但却 可被认 识 的 抽象 事物 , 如精神 、 理念 、 知识 等 , 们分别被 界定为有 形遗 它 产 ( nill ay 和无形遗产 ( t g l l ay。20 年 国际 t g ee c) a b g ia ie e c) O 2 n n b g
发、 利用其价值 的策略研究 。北京奥运会将为北京 、 中国和世界 留下 一份独 特的遗产 , 的价值不仅 仅局 限于对奥林 匹 它 克运动的贡献 , 而且对北京 、 中国将产生深远 的影 响。 对 关键词 : 北京奥运会 ; 遗产 ; 价值 ; 策略 中图分类号 :8 0 G 0—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2 35 20 )4 00 0 17 —16 (0 90 — 05— 2
奥组委在瑞士洛桑《 奥运会 遗产》 讨会 上把奥运 遗产 归纳 研

奥运会的遗产利用问题如何解决

奥运会的遗产利用问题如何解决

奥运会的遗产利用问题如何解决奥运会,作为全球体育界的盛事,不仅是运动员们展现风采、追逐梦想的舞台,也是主办城市和国家提升形象、推动发展的重要契机。

然而,当盛大的赛事落下帷幕,如何有效地利用奥运会所留下的遗产,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奥运会的遗产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物质遗产,如体育场馆、基础设施等;也包括非物质遗产,如文化影响、社会凝聚力以及举办经验等。

这些遗产如果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不仅是资源的浪费,也可能给主办地带来经济和社会负担。

首先,体育场馆的后续利用是一个关键问题。

许多奥运会场馆在赛事期间精心打造,规模宏大、设施先进,但赛后却面临着利用率不高、维护成本高昂的困境。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多种策略。

其一,在规划建设场馆时,就充分考虑其赛后的多功能用途。

比如,一些场馆可以设计成既能举办体育赛事,又能用于举办演唱会、展览等大型活动。

其二,将场馆向公众开放,用于全民健身。

通过合理的收费机制和运营管理,让民众能够享受到高品质的体育设施,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其三,将部分场馆改造为学校或社区的体育设施,满足周边居民的体育需求,提高场馆的日常使用频率。

其次,基础设施的利用也不容忽视。

奥运会往往会带动主办城市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网络、通信设施等。

赛后,这些基础设施应当继续服务于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

例如,优化交通线路,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行效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利用先进的通信设施,推动城市的数字化发展,提升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奥运会所带来的文化遗产同样具有巨大的价值。

奥运会期间,各国运动员和观众汇聚一堂,不同的文化相互交流、碰撞,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我们应当通过各种方式将这种文化交流和融合的成果传承下去。

可以举办文化展览、主题活动,展示奥运会期间的精彩瞬间和多元文化;也可以将奥运文化融入到城市的文化建设中,打造具有奥运特色的文化街区、公园等,提升城市的文化魅力。

社会凝聚力作为奥运会的一项重要遗产,应当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北京“双奥之城”的遗产价值

北京“双奥之城”的遗产价值

北京“双奥之城”的遗产价值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城市。

2008年举办的夏季奥运会和残奥会进一步丰富了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因此被誉为“北京双奥之城”。

这两届盛会不仅给北京带来了瞬间的辉煌和荣耀,更重要的是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和深远的影响。

首先,北京双奥之城的最重要的遗产之一是世界级的奥运场馆。

奥林匹克公园是夏季奥运会的主要场馆,包括鸟巢、水立方和国家游泳中心等。

这些设计独特的建筑物不仅在建筑工艺上具有突破性,而且成为北京的地标性建筑物。

这些场馆凭借其令人印象深刻的外观和世界级的功能一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这些奥运场馆不仅是精确地演绎了奥运会的高标准,而且也成为北京体育文化的有力推动者。

场馆的持续利用,如担任各类体育比赛、演唱会和其他大型文化活动的场地,使其成为了北京市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也说明了奥运场馆不仅在经济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还在文化交流和城市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次,北京双奥之城还留下了很多奥运会的遗产项目。

夏季奥运会期间,北京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这些项目包括地铁线路、道路改造、绿化工程等。

这些项目的完成不仅为奥运会的顺利举办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而且为北京的城市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例如,新建的地铁线路使得居民和游客能够更加便捷地在城市之间移动,缓解了北京的交通压力。

同时,道路改造和绿化工程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环境质量。

这些城市建设项目的留下,不仅使得北京的交通更加便利,更改善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最后,北京双奥之城还在文化交流和城市形象方面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夏季奥运会和残奥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游客,为北京带来了海外人士的目光。

这使得北京成为了国际体育盛会的主办城市,增强了北京作为一个现代国际大都市的形象。

此外,奥运会期间的文化交流活动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国际文化的交流。

北京成为了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汇点,各种文化表演、艺术展览和国际会议等活动不断举行。

冬奥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冬奥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冬奥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原创实用版)目录1.冬奥会的遗产及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北京冬奥会遗产的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3.冰雪运动的普及和发展4.推进冰雪运动赛事的可持续发展5.结论:冬奥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的意义正文一、冬奥会的遗产及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冬奥会是世界级的体育盛会,它不仅为各国运动员提供了展示实力的舞台,也为举办城市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这些遗产包括了场馆设施、技术经验、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

然而,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遗产,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二、北京冬奥会遗产的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北京作为 2022 年冬奥会的举办城市,充分利用了冬奥会的遗产,推动了冰雪运动的普及和发展。

首先,北京冬奥会的场馆设施得到了可持续的利用,部分场馆甚至实现了四季运营,不仅可以举办冰雪赛事,还可以举办其他大型活动。

其次,北京冬奥会还推动了冰雪运动的普及,吸引了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

三、冰雪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在北京冬奥会的推动下,我国的冰雪运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一方面,冰雪运动的普及程度得到了提高,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到了冰雪运动中来;另一方面,冰雪运动的竞技水平也得到了提升,我国的冰雪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四、推进冰雪运动赛事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推进冰雪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我国采取了多种措施。

一是深化体教融合,将冰雪运动引入校园,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专业指导和服务;二是提升冰雪运动的公共服务水平,举办更多的群众冰雪赛事,建设更多的冰雪场地设施;三是守住安全底线,建立健全冰雪运动行业安全生产各项措施和制度。

五、结论:冬奥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的意义冬奥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提升我国冰雪运动的竞技水平,还可以推动冰雪运动的普及,促进人民群众的健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奥运会的遗产利用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奥运会的遗产利用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奥运会的遗产利用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奥运会,作为全球体育界的顶级盛会,不仅是运动员们追逐梦想、展现风采的舞台,也是举办城市和国家展示形象、促进发展的重要契机。

然而,奥运会的举办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何充分利用奥运会留下的遗产,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

奥运会的遗产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体育设施、基础设施、文化遗产、社会影响等等。

其中,体育设施的可持续利用是最为直接和关键的一环。

举办奥运会通常会建设大量的体育场馆和设施,这些设施在赛后如果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给举办地带来沉重的维护负担。

因此,在规划和建设阶段,就应该充分考虑赛后的利用需求。

例如,可以将场馆的设计多功能化,使其不仅能够举办体育赛事,还能用于举办演唱会、展览、会议等各种活动。

同时,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规划,让场馆能够与周边的社区和商业设施相融合,提高其使用频率和经济效益。

基础设施的改善也是奥运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举办奥运会,举办城市往往会大力改善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

这些基础设施的提升不仅能够服务于奥运会期间的需求,更能够在赛后为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带来长期的便利。

比如,新建的地铁线路、拓宽的道路可以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提升居民的出行效率;升级的通信网络可以促进城市的信息化发展,为经济活动提供更好的支持。

在利用这些基础设施遗产时,需要注重维护和管理,确保其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发挥最大的效益。

奥运会还会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承、举办城市的文化展示以及各国运动员和观众之间的文化交流。

这些文化遗产对于增强民族自豪感、促进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举办城市可以通过建立博物馆、举办主题活动等方式,将奥运会期间的文化记忆保存和传承下去。

同时,利用奥运会的影响力,推动本地文化产业的发展,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

社会方面的影响也是奥运会遗产的重要体现。

奥运会能够激发民众的体育热情,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奥运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一、项目概述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是为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而建立的,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地处北京城中轴线北端,北至清河南岸,南至北土城路,东至安立路和北辰东路,西至林翠路和北辰西路。

奥林匹克公园总占地面积11.59平方公里,分三个区域,北部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占地6.8平方公里;中部是主要场馆和配套设施,包括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国家会议中心等,占地3.15平方公里;南部是已建成场馆区和预留地,占地1.64平方公里。

奥林匹克公园依托奥运会场馆和各项配套设施,交通便捷,人口集中,市政基础条件好,商业、文化等配套服务设施齐备,已成为北京市集体育竞赛、会议展览、文化娱乐和休闲购物于一体,空间开敞、绿地环绕、环境优美,能够提供多功能服务新旅游地。

奥运会结束后截至2011年8月,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已累计接待中外游客约1亿人次,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奥林匹克文化展示区。

奥林匹克公园已经成为北京市发展的新坐标,它带动了文化、体育、会展、旅游、商业等多项相关产业的成长,也成为国家形象的展示窗口。

二、主要景点(一)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体育场主体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是由一系列钢桁架围绕碗状座席区编织而成的“鸟巢”外形,空间结构新颖,建筑和结构浑然一体,独特、美观,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和视觉冲击力,充分体现了自然和谐之美。

场馆建筑面积25.8万平方米,占地面积20.4万平方米,容纳观众座席91000个,其中固定座席约80000个。

北京奥运会期间,国家体育场作为主会场,承担了开闭幕式、田径赛事和足球决赛。

这里的旅游活动包括参观游览、休闲娱乐等活动,主要有:场馆参观:鸟巢工程亮点展示、奥运主题景点(风火轮、奥运开、闭幕式道具、媒体区等)、贵宾游览线路,历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蜡像馆等。

体育赛事观战:不定期举行一些国内或国际体育赛事。

比如曾举办了沸雪北京世界单板滑雪赛、意大利超级杯足球赛、北京国际马术大师赛、巴萨中国行中西足球对抗赛、、意大利超级杯足球赛等赛事。

文艺演出活动:会不定期的举行各类文艺演出活动。

王力宏火力全开MUSIC-MANⅡ世界巡回演唱会北京站、中日韩音乐盛典、滚石30鸟巢演唱会、"成龙和他的朋友们"演唱会等演出。

休闲娱乐活动:骑乐世界(小飞侠)、冬季举行的鸟巢欢乐冰雪季(内场和外场有近20个活动项目)、冰雪嘉年华等活动。

会展服务:可以提供会展服务。

比如举办了奥运2周年摄影展、魅力鸟巢摄影比赛活动等。

(二)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奥运会期间,国家游泳中心承担游泳、跳水、花样游泳等比赛。

目前开展的活动有:场馆参观、游泳活动、嬉水乐园(包括深海龙卷风、魔幻漩涡、翻江倒海、海底总动员、魔方城堡等)、水滴剧场等。

(三)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地处北京城中轴线的北端,以“通往自然的轴线”为设计理念,公园共占地约680公顷,是亚洲最大的城市绿化景观,以北五环为界,分为南园和北园,奥运会后向公众免费开放。

游览和娱乐设施包括:南园:占地约380公顷,以仰山、奥海、人造湿地等大型山水景观为主;北园:占地约300公顷,以花田野趣、雨燕塔、大树园等小型溪涧景观为主;生态廊道:横跨五环路的是中国第一座跨城市高速公路的人工模拟自然通道,将南北两园连为一体。

体育园:具有很多体育设施,游人可以享受到网球、羽毛球、篮球、足球等健身休闲项目,每年的10月份,还将在这里举办中国网球公开赛,届时世界网坛顶级巨星都将汇聚于此。

游园交通设施:观光电瓶车、各种游乐车、游船等。

(三)奥林匹克公园下沉花园(和园)奥林匹克公园下沉花园(和园),位于地下9米的和园,其两侧是大型购物中心和地铁的出入口,长达700米的空间由7个庭院串联而成,在满足人员集散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体现中国元素的人文景观。

设计理念是“开放的紫禁城——Unforbiddencity”,来自于最具北京代表性的紫禁城和四合院,它通过对红墙的重新定义开放了紫禁城的界限,使皇宫禁地和民间四合院合二为一。

全新的互动空间使人既能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能感受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自由平等参与的民主精神。

(四)国家会议中心国家会议中心作为主新闻中心、国际广播中心,还是奥运会的击剑比赛以及现代五项的击剑和气手枪比赛的场馆。

残奥会结束后,国家会议中心进行了内部改造,于2009年11月盛大开幕。

国家会议中心会议区共有大小会议室百余个,可同时接纳20,000余人开会,其中大会堂可同时接待6,000人的会议;厨房设备可以同时供应10,000余人用餐,其中大宴会厅可同时举办3,500人的宴会;展览区面积40,000平方米。

国家会议中心提供展览、会议和其它各种活动所需要的服务,如餐饮、租赁、搭建、安保、消防、商务中心、广告发布等。

每年都举办很多国内、国际会议/论坛、展览/博览会、展销/交易会、庆典/活动等。

(五)新奥购物中心新奥购物中心坐拥别具匠心的奥林匹克下沉花园,依托气势磅礴的龙形水系,项目总规模达24.5万平方米,专享停车位2300余个。

是一个集休闲娱乐、文化交流、购物餐饮、主题体验于一体的大型购物中心,集合多种业态,融入主题鲜明的公园情景,满足不同消费客群的需求,定位为“北京·公园·家庭欢乐生活中心”,将为徜徉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海内外消费者提供精彩纷呈的消费新体验。

三、主要项目功能(一)赛事观光奥林匹克公园是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心脏,容纳了44%的奥运会比赛场馆和为奥运会服务的绝大多数设施,这些场馆和设施包括:有10个比赛场馆(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国家会议中心击剑馆、奥体中心体育场、奥体中心体育馆、英东游泳馆、奥林匹克公园射箭场、奥林匹克公园网球场、奥林匹克公园曲棍球场),进行了15个项目的比赛。

奥运会之后,奥林匹克公园各场馆由于具有一流的场地设施,国内外仍有不少知名的体育赛事会放在这里举行,吸引了不少来着国内外的体育爱好者。

(二)观光游览可以游览观光奥林匹克公园内的各体育场馆、森林公园的生态景观、园内的文化景观、园内的景观工程。

奥林匹克公园为全世界观众呈现独具匠心的文化景观,包括一条贯穿南北的龙形水系、琳琅满目的雕塑作品、各式精心设计的花卉图案、景观灯柱等。

位于地下9米的下沉花园,将中国的广庭、城门等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结合起来,营造出古今交融的时空意境。

园内的景观工程包括:亚洲最大的城区人工水系、亚洲最大的城市绿化景观、世界最开阔的步行广场、亚洲最长的地下交通环廊,公园还有最大的庆典广场。

(三)体育健身奥林匹克公园内拥有各种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可以参加游泳、跑步、健走、网球、羽毛球、篮球、足球等体育健身项目。

(四)休闲娱乐奥林匹克公园空间开敞、绿地环绕、环境优美,可以为市民提供多功能服务,是市民休闲娱乐活动的好场所。

同时,鸟巢冬季的欢乐冰雪季,冰雪嘉年华,水立方的嬉水乐园,森林公园内的各项娱乐活动,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活动。

(五)商务会展以国家会议中心为代表,每年在这里都会举行不少国内外著名的会议论坛、会展、博览会等活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务游客。

四、案例启示(一)创意建筑提升关注度奥林匹克公园内的体育场馆设计极富创意性,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国家体育馆,在2009年被评选为“北京当代十大建筑”。

同年,英国《卫报》评选出新世纪10年来全球十大建筑,鸟巢也榜上有名。

因此,奥运结束后,以鸟巢、水立方为代表的奥运场馆,已成为具有地标性的体育建筑和奥运遗产。

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已成为北京旅游的必到景点之一。

(二)恰当运用中国传统元素,展现中国文化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中国传统元素贯穿于奥林匹克公园中的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等中间,“龙”文化在景观工程中的展示,下沉花园展现了7个中国特色的院落,其中紫禁城的红墙,北京的四合院,历经千年的鼓乐,盛唐的马球运动等在这里都有体现。

徜徉于奥林匹克公园中,能深刻体会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展示窗口。

(三)奥运遗产创新性再利用经过奥运会的建设发展,奥林匹克公园已经具备了优良的自然环境、完善的配套设施、一流的场馆资源和巨大的无形资产。

北京奥运会留下的无论是场馆还是精神上的奥运理念,无疑成为了奥林匹克公园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奥林匹克公园不断积极吸引大型赛事、文化休闲、旅游、会展等元素进入,不断提升这个区域的城市品质和文化内涵。

目前,奥林匹克公园已经进入了产业培育期,旅游产业实现爆发式增长,会展产业后劲十足,以演艺、体育、会展等为代表的文化产业蓬勃兴起,文化创意产业为特色的高端产业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各场馆进行了适当的改造再利用。

鸟巢将由单一的运动场馆转型为以精品旅游、高端演出以及大型文化体育赛事等为一体的多功能产业基地,冬季通过冰雪活动吸引游客;水立方的嬉水乐园,也在参观场馆的基础上,增加了互动参与性的娱乐活动。

国家会议中心则主要以会议/论坛、会展/博览会等为主;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也成了市民周末或假期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另外,奥林匹克公园空间开敞、绿地环绕、环境优美,向公众免费开放,已成为北京市民休闲娱乐活动的好场所。

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北京的生活功能,体现了北京人的生活形态。

同时,奥林匹克公园也成为城市土地经营增长极,带动了周边土地价值的增值与消费力的增强。

从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上旬,“鸟巢”实现运营收入约3.7亿元;“水立方”实现运营收入为1.4亿元。

国家会议中心自2009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以来,已举办世界魔术师大会、国际商务会奖旅游展、国际妇女儿童产业博览会、中国服务贸易大会和北京国际文博会等品牌展会。

每逢节假日,奥运场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更是游人如织。

2009年“十一”期间,奥林匹克公园接待游客超过250万人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