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探究滑轮的作用 练习题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6节《探究滑轮的作用》知识点总结精讲-同步练习 - 答案解析

6.6探究滑轮的作用【联系生活】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够绕轴转动的小轮。
由可绕中心轴转动有沟槽的圆盘和跨过圆盘的柔索(绳、胶带、钢索、链条等)所组成的可以绕着中心轴旋转的简单机械叫做滑轮。
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够绕轴转动的小轮。
由可绕中心轴转动有沟槽的圆盘和跨过圆盘的柔索(绳、胶带、钢索、链条等)所组成的可以绕着中心轴转动的简单机械叫做滑轮。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知道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能区分定滑轮与动滑轮。
②会组装简单实验装置。
③会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①通过观察,了解滑轮的构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②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研究物理的正确方法。
③通过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总结、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①通过“升旗”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②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和欲望,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并善于探索的学习品质。
③通过小组间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定、动滑轮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用已知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难点:动滑轮的支点和它的工作原理。
【学习目标】1、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特点、实质及其作用;2、理解滑轮组的作用及滑轮组的装配图。
【要点梳理】要点一、动滑轮和定滑轮在工作过程中,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在工作过程中,轴的位置随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要点诠释:1、定滑轮:如下图甲所示,我们可把一条直径看成杠杆,圆心就是杠杆的支点,因此,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
定滑轮的特点是它的转轴(支点)不随货物上下移动。
2、动滑轮,如下图乙所示,特点是它的转动轴会随物体上下移动,它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它的转动轴是阻力作用点。
3、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使用定滑轮虽然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给工作带来方便。
《6.6 探究滑轮的作用》习题3

《探究滑轮的作用》习题一、填空、选择题*1、使用 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这种滑轮相当于一个 杠杆。
使用 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这种滑轮相当于一个 的杠杆。
[1.0]*2、根据杠杆知识,费力杠杆省距离,省力杆费距离。
可见, 滑轮是费距离的,而 滑轮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0.5]*3、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的装置叫 ,它既可以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0.5]*4、定滑轮有这样的特点:拉动绳子时,物体移动,轮子也转,但它的轴的位置是不变的。
动滑轮有这样的特点:拉动绳子时,物体移动,轮子也转,并且它的轴的位置是移动的。
请在图9-34所示各滑轮旁边的括号内写上定滑轮或动滑轮。
[2.5]*5、将两个滑轮装配成图9-35的样子,用力F 拉动绳端时,物体会向 移动。
其中A 是 滑轮,B 是 滑轮。
[1.0] *6、用一个动滑轮来提升重物,若动滑轮重为10N ,物重为40N 。
摩擦不计,则当物体匀速上升时,作用在绳端的动力F 是 N ;若动力移动20cm ,则物体上升 cm 。
[1.5] *7、在图9-36和图9-37中的轮子上画一根线表示杠杆,并标出支点O ;画出动力F 1和阻力F 2,以及力臂L 1和L 2。
[2.0]*8、如图3-38所示,沿三种不同的方向拉绳使物体上升,所用的力分别是F 1、F 2、F 3,则( )。
[1.5]A 、F 1最大、B 、F 2最大、C 、F 3最大、D 、三个力一样大、图9-35 图9-34图9-36 图9-37 图9-38图9-39*9、用一个动滑轮竖直向上匀速提升重物。
已知物重G=180N,摩擦不计,绳端的拉力是F=100N 。
动滑轮重为 N。
[1.5]**10、图9-39甲和乙都是由一只定滑轮和一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但是它们有不同点。
请回答:(1)滑轮组能改变动力的方向,而滑轮组不改变动力的方向;(2)甲滑轮组有段绳子承担物重,而乙滑轮组有段绳子承担物重,滑轮组更省力些;(3)如果都使物体上升h高度,那么甲滑轮组的绳端必须向下移动,乙滑轮组的绳端必须向上移动。
2022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6章力和机械6.6探究滑轮的作用第1课时动滑轮和定滑轮习题课件新版粤教沪版

能力提升练
【点拨】由图可知,是水平使用动滑轮,不计细绳与滑 轮的摩擦,拉力 F=12f, 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2F= 2×5 N=10 N,方向水平向右。
【答案】10;右
能力提升练
8.如图所示,一滑轮下端悬吊一个重100 N的物体,在拉力 F的作用下,动滑轮在2 s内上升了2 m(不计滑轮、绳的 重力和摩擦),则拉力F=________N,则物体上升的速
2
2
G动滑轮/N 1.2 1.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F/N
1.6 1.5
2 22
2
0.8 0.6 0.4 0.2
1.4 1.3 1.2 ______
小康同学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当_______可以 不计时,利用动滑轮匀速提升物体时,拉力等于物体 重力的一半。
能力提升练
【点拨】利用实验数据可得到拉力F与重力G的关系式: =F=12×12((2GN物++0G.2动N滑轮)=);1所.1 以N;第由6次F的=数12(据G :物+F=G12动(滑G轮)物+可G知动,滑轮) 当G动滑轮=0 N时,使用动滑轮匀速提升物体时,所 用竖直向上拉力F的大小等于物体重力的一半。 【答案】 F=12(G 物+G 动滑轮);1.1;动滑轮重力
【答案】200;2
能力提升练
9.【中考·湘潭改编】(1)如图1所示,甲物体重3 N,乙物体 重10 N,用绳绕过定滑轮相连(不计绳重与摩擦)。乙静止 于水平地面上,则a绳对甲的拉力为____3____N。
能力提升练
(2)在分析b绳对乙的拉力时,小明认为是3 N,故小明做了以 下实验来进行验证。 a.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某物体的重力(如图2);然后将绳子 靠着定滑轮(不计绳重与摩擦),如图3所示,弹簧测力计依 次放在A、B、C、D位置时,其示数保持不变。由此可见, 定滑轮只改变了力的__方__向____,不改变力的__大__小____。所 以,小明认为图1中b绳对乙的拉力为3 N。(均填“大小”或 “方向”)
初二物理滑轮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滑轮练习题及答案滑轮是物理学中常见的简单机械装置,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机械系统中。
为了帮助初二物理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滑轮的原理和应用,本文将提供一些滑轮练习题及其答案。
通过完成这些练习题,你将能够加深对滑轮原理的理解,并巩固所学的知识。
练习题1:1. 一个滑轮组由5个滑轮组成,其中每个滑轮的半径均为10厘米。
如果你用力拉住最后一个滑轮向上拉5米,那么物体将移动多高?答案:滑轮的运动原理是通过改变力的方向来减小拉力的大小,从而实现减小所需的力的效果。
在这个问题中,每个滑轮改变力向上的方向一次,所以力的大小将分别是:10N、5N、2.5N、1.25N、0.625N。
根据力的公式F=ma,其中a是加速度,m是物体的质量,可以得到物体的加速度是0.625N/5Kg=0.125m/s²。
根据运动学公式,物体的运动距离可以通过运动时间和初始速度计算得出。
在这个问题中,初始速度是0,所以运动距离等于0.5*a*t²=0.125*5²=1.25米。
练习题2:2. 如果一个滑轮组由3个滑轮组成,且滑轮的半径分别为5厘米、10厘米和15厘米,物体的质量为10千克。
如果你用力拉住最后一个滑轮向上拉5米,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答案:类似于上一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力的计算来获得滑轮组的总加速度。
在这个问题中,每个滑轮改变力向上的方向一次,所以力的大小将分别是:5N、2.5N、1.6667N。
根据力度公式F=ma,可以求得滑轮组的总加速度是(5+2.5+1.6667)/10=0.6667m/s²。
练习题3:3. 如果一个滑轮组由2个滑轮组成,物体的质量为5千克,滑轮的半径分别为10厘米和20厘米。
如果你用力拉住最后一个滑轮向上拉5米,滑轮的角加速度是多少?答案:滑轮的角加速度用α表示,可以通过计算得到。
在这个问题中,每个滑轮改变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方向一次,所以力的大小将分别是:10N、5N。
初三化学滑轮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滑轮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化学实验中,滑轮组的作用是什么?A. 改变力的方向B. 增大力的大小C. 减小力的大小D. 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答案:D2. 滑轮组由哪些基本部分组成?A. 定滑轮和动滑轮B. 定滑轮和绳子C. 动滑轮和绳子D. 定滑轮、动滑轮和绳子答案:D3. 定滑轮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改变力的方向B. 增大力的大小C. 减小力的大小D. 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答案:A4. 动滑轮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改变力的方向B. 增大力的大小C. 减小力的大小D. 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答案:B5. 使用滑轮组时,绳子的绕法对提升物体的效率有何影响?A. 没有影响B. 绕法越复杂,效率越高C. 绕法越简单,效率越高D. 绕法越复杂,效率越低答案:C二、填空题6. 滑轮组由______和______组成,其中定滑轮主要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主要______。
答案:定滑轮、动滑轮、增大力的大小7. 在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绳子的绕法应尽量简单,以提高______。
答案:效率8.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和______有关。
答案:绕法、摩擦9.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通过______和______来提高。
答案:减少摩擦、增加绕法10.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和______无关。
答案:物体的重量、绳子的粗细三、简答题11. 简述滑轮组的工作原理。
答案:滑轮组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定滑轮主要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主要增大力的大小。
在使用滑轮组时,通过改变绳子的绕法,可以提高提升物体的效率。
12.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受哪些因素影响?答案: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受绕法和摩擦的影响。
绕法越简单,摩擦越小,机械效率越高。
13. 如何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答案: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通过减少摩擦和增加绕法来实现。
减少摩擦可以采用润滑剂,增加绕法可以采用更复杂的绳子绕法。
四、计算题14. 假设一个滑轮组由一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绳子的绕法为1:2。
【每课一测卷】沪科粤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6

6.6 探究滑轮的作用同步卷2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定滑轮提升水箱,目的是为了()A.省功B.省距离C.省力D.改变拉力的方向2.利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重0.5N)提升钩码时,不能证明使用动滑轮能省力的操作是()A.竖直匀速提升0.5N的钩码B.竖直匀速提升1.0N的钩码C.竖直匀速提升1.5N的钩码D.竖直匀速提升2.0N的钩码3.某同学探究动滑轮的特点,进行了正确操作后,将得到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分析数据后发现,实验结果与课本中“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结论不符,面对这一事实,下列做法中最不可取的是()实验次数物重G拉力F1 1.0N0.65N2 1.5N0.90N3 2.0N 1.15NA.实验失败,停止实验B.查阅资料,了解结论的适用条件C.改进实验条件,重新实验D.与同学分析可能的原因4.如图所示是我国政府为缓解山区人民出行难的问题而修建的盘山公路,修建盘山公路的目的是()A.减小汽车的重力B.减小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C.减小汽车上坡时所需的牵引力D.减小汽车上坡时行驶的路程5.关于定滑轮和动滑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方向B.使用动滑轮最多能省一半力,还能改变动力的方向C.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D.动滑轮实质是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6.学校每周一都有庄重而严肃的升旗仪式,如图所示的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它的主要作用是()A.省力B.省距离C.省功D.改变力的方向7.在日常生活中,用小于100N的力一定能提升重100N的物体的简单机械是()A.杠杆B.斜面C.一个定滑轮D.一个动滑轮8.在探究使用滑轮组时拉力与物重的关系活动中,瑞瑞同学在与动滑轮相切的细绳上作一标记A,如图甲所示。
然后用大小为F的拉力匀速竖直向上提升总重为G的钩码,当钩码上升的高度为H时,瑞瑞同学在与动滑轮相切的细绳上作另一标记B,并测得AB两点间的距离为2H,如图乙所示。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时练 第六章 力和机械 6.6 探究滑轮的作用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力和机械6.6探究滑轮的作用1.(2019·广东东莞月考)如图所示,用一根绳子绕过定滑轮,一端拴在钩码上,手执另一端,分别用力F1、F2、F3匀速拉起钩码。
忽略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F1较小B.F2较小C.F3较小D.三个力一样大2.如图所示,分别用力F1、F2、F3匀速提起物体A。
若不考虑滑轮重和摩擦,则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B )A.F1=F2=F3B.F1=F2>F3C.F1=F2<F3D.F1<F2<F33.(2019·上海普陀区二模)如图所示,用大小相同的力F匀速提起两个物体,若不计滑轮重及摩擦,则两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关系是( B )A.G1=2G2B.G1=1 2G2C.G1=4G2D.G1=1 4G24.(2019·海南中考)小谦想把被台风刮倒的树拉正。
如图所示,他把绳子的一端系在乙树上,然后绕过甲树用力拉绳子,这样做有 2 段绳子拉甲树。
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甲树受300 N拉力,则小谦对绳子的拉力至少为 150 N。
5.如图所示,用滑轮装置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计滑轮自重及摩擦,则省力情况相同的是( D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6.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挂钩上吊着相同的物体,把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大小分别为F1和F2。
若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F1=F2B.F1>F2C.F1<F2D.无法判断7.如图所示,重物重840 N,动滑轮重60 N,用力F将重物提高3 m,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拉力F的大小是 300 N,绳子自由端向上移动了 9 m。
8.(2019·江苏泰兴期末)小明站在地面上用一个滑轮组提升重物,试在图中画出绕线的方法。
9.关于轮轴,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A.轮轴是变形的杠杆B.轮轴是由轮和轴组成的,能绕共同的轴旋转C.使用轮轴可以省力D.使用轮轴一定省力易错点误认为使用动滑轮总能省一半力10.如图所示,某同学用重为10 N的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50 N的物体,不计摩擦,则该同学所用拉力F的可能值是( D )A.20 N B.25 NC.30 N D.35 N11.(2019·四川自贡中考)如图所示,物体A、B所受的重力分别为20 N、10 N,滑轮和绳重忽略不计,此时物体A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用力F向左拉物体A,使物体A 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B )A.F=20 N B.F=10 NC.F=5 N D.F=30 N12.重均为1 N的A、B两滑轮按如图所示的方式组装,重物G重20 N,绳端拉力为F。
6.6探究滑轮的作用测试题有答案

研究滑轮的作用测试题1.以下列图,古代护城河吊桥上安装的滑轮 A 是()A. 动滑轮、能省力B.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C. 定滑轮、能省力D.动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2.图所示三个滑轮拉同一物体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所用拉力分别为F1、F2和 F3,那么有()A. F1>F2>F3 B.F1<F2<F3C. F 2<F1<F3D. F2>F1>F33.以下列图,一个重G= 20N 的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被匀速提高了 20 cm.若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拉力 F 及其向上挪动的距离s 分别为()A. F = 10 N ,s=B. F = 10N, s =C. F = 20 N ,s =D. F = 20 N, s =4.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是杠杆,这类杠杆的长处是;某一杠杆工作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 4 倍,则动力与阻力之比是.动滑轮本质上是杠杆 .如图,物体的重力都是20N,( 不考虑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 ) 当物体处于均衡状态时,拉力F 的大小分别是 F A=N,F B=N。
5.如右上图所示,物重为250 N ,每个滑轮重50 N,不计绳重与摩擦,当物体被匀速提起时,加在绳索自由端的拉力 F 为N,当物体上涨 2 m,则绳索自由端在竖直方向挪动了m。
6.正装修房子的小王站在地面上,利用以下列图的滑轮组将装修资料送到二楼窗口,请用笔划线表示绳子在图中画出小王的绕绳方法.7.用滑轮组将陷在泥中汽车拉出来,试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8.如图,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式,若不计滑轮自重与摩擦。
9.如图,人站在地面大将重物拉起,请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线方法.10.用滑轮组提高重1000N 的物体 A。
假如每个滑轮重50N,绳索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00N。
请在图中画出绕绳方法(不计摩擦)。
研究滑轮的作用测试题1.以下列图,古代护城河吊桥上安装的滑轮 A 是(B)A. 动滑轮、能省力B.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C. 定滑轮、能省力D.动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2.图所示三个滑轮拉同一物体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所用拉力分别为F1、F2和 F3,那么有(C)A. F1>F2>F3 B.F1<F2<F3C. F 2<F1<F3D. F2>F1>F33.以下列图,一个重G= 20N的物体在拉力 F 的作用下被匀速提高了20 cm.若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拉力 F 及其向上挪动的距离s 分别为(B)A. F = 10 N ,s =B. F = 10N, s =C. F = 20 N ,s =D. F = 20 N, s =4.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是__ 费力 ___杠杆,这类杠杆的长处是___ 省距离 __;某一杠杆工作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 4 倍,则动力与阻力之比是__ 1 :4 ___ .动滑轮本质上是___动力臂是阻力臂 2 倍的省力杠杆 __杠杆 . 如图,物体的重力都是20N, ( 不考虑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 当物体处于均衡状态时,拉力 F 的大小分别是F A=____ 20 ____N,F B=____10____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20 N
D. 利用该装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
力的方向
4.如图所示,物体 A、B 所受重力都为 100 N,滑轮重力、绳子 重力和摩擦不计。当用力分别匀速拉起 A 和 B 时,力 F1 为 ___5_0____N,力 F2 为___1_0_0___N。
5.如图所示,用一根绳子绕过定滑轮,一端拴在钩码上,手执
上升或下降,下列滑轮属于动滑轮的是( D )
A.甲
B.乙
C.丙
D.丁
2. 小柯用图K6-6-2中装置提升重为400 N的物体, 不计摩擦和滑轮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 B.人将绳子拉过1 m,物体 也上升1 m C.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 子的拉力为200 N D.使用该装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3. 某同学旅游时,发现一种利用滚轴和绳子组装
的特殊机械(如图K6-6-3所示),借助这种装置可
以将较重的物体搬运到高处.他借助该装置提升100
N的重物(不计摩擦和装置的自重).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C )
A. 可以把A、B简化看成动滑轮
B. 人将绳拉过1 m时,物体也上升1 m
C. 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的拉力
14.[中考·广元]用如图所示的工具提升相同重物 G,(不计摩擦 和绳、滑轮和杠杆重)最省力的是( B )
9.[合肥蜀山区期中]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将两个滑轮连 成滑轮组,要求人向下拉绳使重物升起。 解:如图所示。
7. 图K6-6-7中,站在地面上的小华借助滑轮组匀速 提升重物,请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法.
第六章 力和机械
6.6 探究滑轮的作用
1.如图所示的滑轮是___定_____滑轮,它的作用是 _改__变__力__的__方__向_______。
夯实基础
1. 如图K6-6-1,是小明自制的仪器,其中属于
动滑轮的是
( A)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如图为家庭手摇升降晾衣架结构图,当摇动手柄时,横梁可
(1)假设衣服和晾衣架(含动滑轮)的总重是50 N, 则静止时绳子拉力是___1_2_._5____N.
(2)要使衣架横梁上升1 m,则绕进旋轮上的绳子 长度是____4______m.
(3)通过增加一个滑轮,可以使此装置更省力,请你 在原图上画出正确的绕线方法.(滑轮位置自己合理 选定)
如答图6-6-7所示.
能力提升
9. 如图K6-6-9所示,某同学用重为10 N的动滑
轮匀速提升重为50 N的物体,则该同学所用拉力F
的可能值是
(D )
A. 20 N
B. 25 N
C. 30 N
D. 32 N
10. 如图K6-6-10所示,用水平拉力F拉着重为50
N的物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F的大小
是30 N,则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是
( C)
A. 60 N
B. 20 N
C. 15 N
D. 10 N
11. 如图K6-6-11所示,不计滑轮自重及绳子与
滑轮之间的摩擦,三个弹簧测力计拉力FA、FB、
FC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B )
A. FA∶FB∶FC=3∶2∶1
B. FA∶FB∶FC=1∶2∶3
C. FA∶FB∶FC=6∶3∶2
D. FA∶FB∶FC=2∶3∶6
方向将物体匀速拉起时,拉力分别为 F1、F2、F3,如图所示,
则这三个力之间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B )
A.F1>F2>F3
B.F1<F2<F3
C.F1=F2=F3
D.无法判断
【点拨】由图可知,F1 的力臂为直径,力臂最大,F2 的力臂较 大,F3 的力臂最小,故三个力的关系为:F1<F2<F3。
7.[中考·盘锦]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 10 N 的物体, 动滑轮重 2 N,物体被提升了 0.5 m,不计绳重和摩擦,则绳 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____1____m,绳端的拉力 F 是 ___6_____N,其中定滑轮的作用是__改__变__力__的__方__向____。
另一端,分别用力 F1、F2、F3 匀速拉起钩码。忽略绳子与滑
轮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F1 较大
B.F3 较大
C.力 F1、F2、F3 的大小相等
D.力 F1、F2、F3 的大小不能确定 【点拨】图中的滑轮是定滑轮,由定滑轮的特点知 F1=F2=F3。
6.用动滑轮拉物体,不计绳重、摩擦和动滑轮自重,当沿不同
如答图6-6-6所示.
13.[中考·乌鲁木齐]如图所示,每个滑轮的重力相等,不计绳重 和摩擦,G1=60 N,G2=38 N,甲、乙两种情况下绳子在相 等拉力 F 作用下静止。则每个动滑轮的重力为( B ) A.3 N B.6 N C.11 N D.22 N
15.[2019·自贡]如图所示,物体 A、B 的重力分别为 20 N、10 N,
滑轮和绳子的重忽略不计,此时物体 A 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匀
速直线运动,若用力 F 向左拉物体 A,使物体 A 向左做匀速
直线运动,则( B )
A.F=20 N
B.F=10 N
C.F=5 N
D.F=30 图, 它由4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绳子的尾端绕 在一个固定在墙壁的旋轮上,旋转摇柄可以使晾衣 架升降.假设在升降过程中衣架横梁保持水平,忽 略绳重及摩擦.请回答下列问题:
4. 如图K6-6-4所示,用该装置提升重为100 N的 物体B上升2 m,若不计摩擦,则拉力为 ____1_0_0____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_____2_____m,使用该装置的好处是 _____能__改__变__拉__力__的__方__向________.
10.[中考·济宁]小可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匀速提起 200 N 的水桶, 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则人拉绳子 A 端的拉力为 ___1_0_0___N;若 A 端的拉力实际为 110 N,不计绳重及摩擦, 则滑轮重为___2_0____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