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对联整套材料
走进对联

试一试
1、 将下列打乱的对联准确配对。 发愤识遍天下字 雨滋春树碧连天 腊梅吐芳迎红日 学海无涯勤可渡 书山万仞志能攀 立志读尽人间书 绿柳展枝舞春风 风送花香红满地 发愤识遍天下字 腊梅吐芳迎红日 风送花香红满地 学海无涯勤可渡 立志读尽人间书 绿柳展枝舞春风 雨滋春树碧连天 书山万仞志能攀
“春风”对“新年”,“春雨” 对“新岁”,“春色”对“新 景 ” 上下联相同位置用字不重复。
对联要求二:用字不重复
拳打南山猛虎;脚踢北海蛟龙 。 “拳”对“脚”,
拳——名词;脚——名词。
“打”对“踢”, 打——动词;踢——动词。
对联要求三:词性要相同
且喜/今朝/结良缘。 成佳偶—— 动宾结构 结良缘—— 动宾结构
一年春节前夕,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去郊 外办事,路过一家门前,看见门上贴着一副对联。 上联是:二三四五 ,下联是:六七八九 。郑板 桥读后,掉头就往自己家里跑。不一会儿,他扛 来一袋粮食,还拿着几件衣服和一块肉,急匆匆 地走进那户人家。只见屋里的人缺吃少穿,愁眉 苦脸,送来的粮食、衣物正好救了他们的急,一 家老小十分感激郑板桥。奇怪的是,郑板桥和这 家人素不相识,却从门前的对联里看出了这家人 的贫困和急需。
成语:缺衣(一)少食(十)
对联的定义
对联,又称楹联、楹帖、对子等。楹, 就是建筑物上的柱子。题在两根对称 的柱子上的文字就叫楹联。
中华第一联
对联的常识
中华民国万岁,袁世凯千古。 妄图称帝的袁世凯对不起中华 民国,是中华民国的罪人 。 对联要求一:字数相等
春风春雨春色, 新年新岁新景 。
2、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 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走进对联ppt

地满红花红满地 天连碧水碧连天
回文联 特点:顺读倒读完全 一样。
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 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
数字联: 对联中嵌入数字,使数 量词在对联中有特殊意 义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叠字联
特点:在联中分别有一个 或数个同样的字相继重叠 出现。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 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
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观 书。绿窗对朱户,宝马对香车。
对对子: 春—— 春风—— 春风吹——
1、收集好的对联;
好 读 书 时 不 好 读 书
hào
hǎo
hǎo
hào
好 读 书 时 不 好 读 书
走进对联
游戏:看“圆”联走进对联
齐读:对联,一般 悬挂或粘贴在大门、 客厅、书房,或是 刻在一些柱子上。
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 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 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 赏的传统文学形式。常见的有 春联(含节日联)、门联(含 行业联)、喜联、挽联、堂联、 名胜古迹联、文艺作品联、杂 类等。
顶 针 联
特点: 将前一个分句的句脚 字,作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 使相邻的两个分句首尾相连。
牛刀小试显身手
——撰写对联
对联规则
名对名,动对动, 实对实来虚对虚, 内容上下两相望, 词类相当结构同。 上下两句字数等, 之间莫有重字现。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 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 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 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观 察 对 联 找 规 律
新年纳余庆 佳节号长春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走进对联选

对联我会对
下面是某餐馆门上贴的对联。请你运用《悯 农》诗的有关词句,将上联补充完整。
上联: 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弃之可惜;
下联:杯里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对联我参与
• 删改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使它与前 面的句子组成对偶句。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角, 造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 •改后为: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看西北 ,造三间临水轩斋 •
老师寄语 千言万语道不尽,联联对语总关情。 我们今天步入充满诗情画意的对 联殿堂,学对联,对对联,感受对联 艺术的魅力。让我们以此为起点,提 高语文素养,传承中华文化,让中华 民族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老师赠联
学联用联感受对联魅力
说语写话传承中华文化
对联的基本知识
对联的前一部分叫“上 联”,后一部分就叫做“下 联”。有些还有“横批”。
对联的类型
1、春联2、楹联3、婚联4、 挽联5、寿联
说 对 联 故 事
一天傍晚,苏轼和好友佛印泛舟 长江。佛印是一个和尚。苏轼忽然用 手往左岸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势 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马 上就明白了。他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 东坡诗句的蒲扇抛入水中,这扇子上 题有苏东坡诗句。然后两人大笑起 来。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
(五)词性相同
对联我会对
山(
) 高山( ) 高山有路( ) 高山有路勤为径( )
对联我会对
辞旧岁 ( 千山秀 ( 蜂采蜜 ( 冬去 ( 行千里路( 山清水秀( 鱼儿水中游( ) ) ) ) ) ) )
现场互对,小试牛刀 孙行者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清华大学一位国 文教授出的一道题:对对子,上联 是“孙行者”,请对出下联。结果 只有一位同学得满分。
对联课件:走进对联世界

对联的形式 正对:福如东海 反对:心平积福 寿比南山 欲重招殃
串对: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集句对: 劝君更进一杯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无情对:无心复命维他命 一意孤行任我行
回文对: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 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鱼跳塘荷沐秋雨,荷沐秋雨晨风疾,疾风晨雨秋 沐荷,雨秋沐荷塘跳鱼。
名 形 名
孙 行 者
名 动 虚
祖冲之 (胡适之)
万 西 恭 花 风 水 东 喜 丛 清
选一选
梨花院落溶溶月 A带水芙蓉点点雨 B榆英临窗片片雪 C柳絮池塘淡淡风 D丁香初绽悠悠云
答案: C
棕树剥皮成光棍 刘伶饮尽不留零 大鹏展翅恨天低
细羽家禽砖后死 小犬无知嫌路窄 花椒开口见黑心
粗毛野兽石先生
贾岛醉来非假倒
秀才写对联 一、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 上联:学问藏今古 才识贯中西 智慧集东西
铁笔辨忠良 雄才济乾坤
二、根据上联对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根据下联对上联。 1、扫千年旧习, 树一代新风、树世纪新风 2、祖国江山好,大地气象新、神州大地新 3、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
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香
读一读 写一写
号称[古今第一长联](180字)
注解:见于昆明大观园楼
上下联字数相等 上下联相同位置用字不能重复
词性相当 种类相当
结构(格式)相似 内容相互关联
仄起平收
词性相当
拳 打 南 山 猛 虎 脚 踢 北 海 蛟 龙
名 动
方 位 名 词
种类相当 天 风 海 新 日 地 雪 山 旧 月 千 南 庆 枝 月 山 北 贺 头 白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陨 星,中国何人领_____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 雨,文坛从此感_____
走近“对联”课件(23张PPT)

• 第一副对联:
•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五代时期后蜀王孟昶作
《宋史·蜀世家》云:“孟昶每岁除, 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 末年,辛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 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古今诗话》 《洛中记异录》 《谈苑》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好 hǎo 读 书 时 不
好 hào 读 书
• 红花桂花扬芳报喜 • 慧燕吉燕咏翠鸣春
好书推荐
•《声律启蒙》 •《笠翁对韵》
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 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州,梳裹就风鬟雾鬓;更 蘋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 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 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 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 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还有一种联法,叫“无情对”,所谓“无情对”就是下联与上联字字 工整,可是内容上完全不相干。有的是人名,有的是事物,如:
张之洞,陶然亭 公门桃李争荣日,德国荷兰比利时 五品天相等 • ②词类相当 • ③结构相应 • ④节奏相同 • ⑤平仄相对 • ⑥内容相关
正对,就是上下两联的内容相关或者相似,从不同的角度来共同说明 同一事理,内容上互为补充。如:
六畜兴旺千家乐,五谷丰登万户春
反对,上下联从新与旧、好与坏、美与丑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来说, 出句和对句的意思是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走进对联》

纳:享受。号:吹响号角。 嘉节:美好的节日。
王羲之与对联
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对联天子——朱元璋与对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双 手 劈 开 生 死 路 一 刀 割 掉 是 非 根
明朝名学士解缙 与对联
门 对 千 根 竹短无
家 藏 万 卷 书长有
明朝穷秀才进京赶考对对联
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墨客, 用启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 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十年寒窗,进了九、八家书院, 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 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
穷书生斗财主
父进土,子进土, 父进士,子进士, 父子同进土; 父子同进士; 老加官,少加官, 老加棺,少加棺, 老少皆加官。 老少皆加棺。
乾隆
纪晓岚与对联
八方桥,桥八方,站在八方 桥上观八方,八方八方八八方; 万岁爷,爷万岁,跪在万岁 爷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南通州 ,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继 往 开 来 传 承 文 学 经 典
爱我中华
谈 古 论 今 品 味 对 联 魅 力
搜集名联传经典:
天为棋盘,星为子,何人能下? 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敢弹?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 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 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
……
请搜集并背诵一些名联,感悟祖国语言文 字的优美。
搜集名联传经典:
天为棋盘,星为子,何人能下? 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敢弹?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 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
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
…… 请搜集并背诵一些名联,
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明朝文学家李梦阳 与对联
走进对联

——走进对联
对 联 的 起 源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 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 名仙木,百鬼所畏。” 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五代时期后蜀 王孟昶作:“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 联。 直到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 “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 他还亲自题春联。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 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 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 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对联的上下联各自倒读和顺读完全一样 。
同偏旁部首联
河汉汪洋,江湖滔滔波浪涌 雲霄雷電,霹雳震震霈雨霖
经过精心构思,利用偏旁、部首相同的汉字组成的对联.
谐 音 双 关 联
清风满地难容我。——“清”暗寓清朝统治。 明月何时再照人。——“明月”怀念明代。 利用语言文字同音,同义的关系,使一句话涉及到两件 事情或两种内容,一语双关地表达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下面是某餐馆门上贴的对联。请你运用《悯农》 诗的有关词句,将上联补充完整。
• 上联: 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弃之可惜;
• 下联: 杯里酒口口都香甜, 量力而行。
,
按对联要求调整下联的顺序和结构。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 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走进传统文化对联

走进传统文化对联:
1、上联:重文化味,打遗产牌,古树逢春西递美;
下联:迎祥和年,织桃源锦,清风扑面画图新。
2、上联:文明溯古,日月当从先辈鉴;
下联:博物思源,春秋还待后人参。
3、上联:藉海风振家风,道脉承传扬善水;
下联:将儒学融商学,春秋续写看今朝。
4、上联:大志竟成,承孔孟遗风,今古贤人从此进;
下联:名城焕彩,听佛儒妙谛,方圆慧境与时新。
5、上联:兄弟情怀,九万里水复山重,百川归大海;
下联:炎黄文化,五千年今来古往,一脉贯中原。
6、上联:引文化源泉,泽润万民,不让心田成赤地;
下联:注精神血液,奔流百代,永教古县焕青春。
7、上联:溯迹数千年,看楼台寺庙庠窑塔,溢彩流光,入中山古国文明画;
下联:兴潮三万丈,承仁善义勤俭孝和,耕云播雨,培盛世新城幸福春。
8、六朝风土常新,黉序并乡帏,博采菁华归实学;
下联:一代人文独盛,秦淮宗泗水,约遵规矩障狂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对联文化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被誉为“诗中之诗”。
它作为我国独特的语言文学艺术形式和基础教育教学形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然而,随着清末学塾教育的消亡,对联作为一种教育教学方式也消失了。
当今的小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文化底蕴的薄弱是他们存在的普遍问题。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对联在众多的文学艺术门类中,对联是最能体现汉字神奇特点的一种文学形式,对联也是学生及感兴趣的民俗文化。
对联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今天的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艺术,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 对联是本年级在开展实践活动中,孩子们在收集、参观的过程中最感兴趣的内容。
对联的内容又十分广泛,所以本节课,从孩子们最熟悉的春联入手,结合对联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感悟春联的意思,感受对联的韵律美,循序渐进地初步的尝试写春联。
学生情况:五年级学生是小学阶段的高年级,已经具有了一些学习能力,所以学习写春联时,可以借助以前所积累的知识和在实践活动所收集的资料。
然后,再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个人的文学素养的积淀,对春联的认识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对对联的感悟理解和语文素养。
教学方式: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和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师生交流、感悟春联文字背后的底蕴。
教学手段:ppt辅助教学音乐。
技术准备:了解对联的相关知识,搜集图片、音乐资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演示文稿,使文字、视觉与情感达到共鸣。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1. 了解对联的基本特点,领略我们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妙。
2. 诵读、品味对联语言的韵味美,感受对联的声韵美。
3. 运用所学的知识,自主尝试写简单春联。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在生活中学习的兴趣。
问题框架(可选项)1.在调查的过程中,你知道哪几种?你来读一读这几副对联,它们属于……(春联)2.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注意要读准字音。
3.当你大年初一,走在大街上,听着“劈劈啪啪”的炮声,看着贴在门上的春联,你不禁会……4.人们过春节充满着喜庆、快乐,春天到了天气还慢慢变暖了,大地万物复苏,所以有人说春联是梦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的无限希望,有人说春联是画,描绘出秀丽的春光,请你也带着自己的感情来诵读这几幅春联吧!5.读得真好,在祖国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春联,老师也忍不住搜集了几幅,可是乱了,你能帮我整理一下吗?并简要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6.三幅对联,很快就被你们整理好了,真不简单,你们读懂春联表达的意思了么?请你们把这五幅春联填进这段话中7.诵读春联、感悟春联是一种享受,在这生机勃勃的春天来写写春联更是其乐无穷,孩子们,还记得对对联的口诀么?教师说一个词你来对一个词8.老师找了一些口诀中没有的词语,请你来对一对。
9.听着这美妙的音乐,想象春天的美景,也请你和同桌写一幅春联,你可以选择:(1)如果觉得太难了,你可以来填空(2)你也可以根据老师给你的图片和下联来对对一对上联(桃杏映百川)(3)你也可以插上你想象的翅膀,自己和同坐来写一副春联10.你更喜欢谁的?说说你原因教学过程(文字描述)(一)激发学生兴趣导入课题〖2分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我们兴致勃勃地探访千年古刹——八大处,在那里我们看到各式各样的对联(教师读相应的对联),回来后我们又了解了对联的来源、分类,读了不少对联,今天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一些有关对联的知识。
【设计意图】:回顾实践活动的过程,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学习的兴趣。
(二)认识春联,体会春联中的情感〖4分钟〗1.在调查资料的过程中,你知道对联分为哪几种?你来读一读这几副对联,它们属于……(春联)预设:对联分为趣联、喜联、挽联、行业联等,这三幅属于春联。
出示: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勤劳门第春光好和谐人家幸福多5.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注意要读准字音。
(自由读)6.当你大年初一,走在大街上,听着“劈劈啪啪”的炮声,看着贴在门上的春联,你不禁会……(引导学生朗读,指名读)7.人们过春节充满着喜庆、快乐,春天到了天气还慢慢变暖了,大地万物复苏,所以有人说春联是梦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的无限希望,有人说春联是画,描绘出秀丽的春光,请你也带着自己的感情来诵读这几幅春联吧!【设计意图】:从春联入手,引导学生认识春联,从不同角度理解春联的意思并有感情朗读。
(三)了解对联的基本特点〖8分钟〗1.读得真好,在祖国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春联,老师也忍不住搜集了几幅,可是乱了,你能帮我整理一下吗?并简要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指明回答)出示:(连线)田园无限美风光逐日新事业随春长山河分外娇花开富贵家家乐九州同唱奋飞歌基本特点(板书)(1)要字数相等。
(2)要词性相对(3)要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
预设:三副对联很快就会整理好,原因是上下联字数要一样,而且词性要相对。
教师在此处要引导学生,注意对联上下联字音的抑扬顿挫。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对联的基本特点。
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总结、感悟,这样学到的知识会更深刻。
同时,了解对对联的最基本的特点,也为写对联做准备。
2.三幅对联,很快就被你们整理好了,真不简单,你们读懂春联表达的意思了吗?请你们把这五幅春联填进这段话中:出示:读着我们收集的各种各样的春联,我们犹如漫步在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春联中,有的描绘了自然春光,如(),有的歌颂劳动人民美好生活(),但更多的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的祝福,()。
预设:歌颂劳动人民美好生活与人们对未来美好的祝福容易填错,此处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春联的深刻含义。
【设计意图】:强化和提高学生对着三副对联的认识,引导学生在运用中积累,把感悟语言情意和积累语言表达样式融为一体。
(四)实践演习:〖15分钟〗1复习对对联的口诀诵读春联、感悟春联是一种享受,在这生机勃勃的春天来写写春联更是其乐无穷,孩子们,还记得对对联的口诀么?教师说一个词你来对一个词天对地夏对春朝对暮日月对山川祥云对瑞雪暮雨对朝烟重阳对七夕冬至对秋分预设:根据笠翁对韵,能准确对出。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写对联的兴趣,复习口诀,为写对联准备。
2.老师找了一些口诀中没有的词语,请你来对一对。
(点名答)出示:美对()绿对()杨柳对()迎落日对( ) 年年好对()预设:杨柳与年年好对的内容比较丰富,如:杨柳对油松对百花等年年好可以对日日新事事顺春到花成海()果满枝岁岁招财岁岁有余岁岁欢()进宝()添福()乐东西南北八方永泰春夏秋冬()预设;三句中岁岁招财岁岁有余岁岁欢的下联对的内容可以是年年进宝年年添福年年乐,叠词也可以是天天、时时。
点拨:叠词要对叠词,而且根据对联要表达的意思可以对不同下联。
东西南北八方永泰的下联比较难,可以让学生互相讨论,得出下联。
【设计意图】:练习由浅入深,从对字、对短语,到对简单的句子,再到对上下句,循序渐进,在整个过程中体会对联的特点与乐趣,从而热爱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
3.根据情景,创作春联:不知不觉地春天悄悄的来到了我们身边,(音乐起,播放春天美好的景色)河边的柳树发芽了,随着春风摇摆着她纤细的腰肢,河边的迎春花也开出了金黄色的小喇叭,桃花呢,一簇一簇,竞相争艳,就连小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
宁老师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写下了一幅简单的对联:春风如期至桃花应时开听着这美妙的音乐,想象春天的美景,也请你和同桌写一幅春联,你可以选择:(1)如果觉得太难了,你可以来填空(2)你也可以根据老师给你的图片和下联来对对一对上联(桃杏映百川)(3)你也可以插上你想象的翅膀,自己和同坐来写一副春联预设: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填空,部分同学能够为完成配图对上联,小部分同学能够创作出春联。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设情景,在境中生情,有创作的欲望是写作的最好前提,学生在这一环节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学到的知识动笔写对联。
4.学生汇报学生展示,你更喜欢谁的?说明原因预设:因为意境美,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表达出对春天的赞美。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所作的对联,加强对对联基本特点内容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热爱对联文化的感情。
(五)总结〖1分钟〗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关于春联的不少知识,我们知道中华民族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评价方式:(一)教学效果评价1、学习对联的教学模式:通过实践活动引入,抓住学生最熟悉的春联进行讲解,学生在读中感悟春联的特点,理解春联表达的含义。
课中运用教给学生的对联口诀,根据学到的对联的特点,学生在交流、探究中学会对春联,甚至于写春联,从而提高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2、学习方式的开放性:本课书的教学方式采取了教师传授和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相结合的方式,在与同伴一起的交流、学习中,在聆听教师的讲授中,在电教媒体中图片、音乐的辅助下,品味语言文字的精妙,从而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3、反馈的实效性能:教师课堂努力构建一种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通过激励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且教学设计注重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真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学习效果评价1.知识评价:能够填空写出春联人数占全班90%。
能够对出下联人数占全班60%。
能够自己与同伴写出一幅的占全班的20%2.情感评价能做到基本做到不能做到10:16:13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对联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她以丰富的内涵,代代相传,深受人们的喜爱。
小学阶段我们已陆续学习过不少对联,谁愿意给大家背一背?生背诵。
师:本册课本中又出现了四幅对联。
请看大屏幕,谁来读一读?1、指名学生朗读。
注意正音,指导读出节奏和韵味。
2、生齐读。
二、结对联的特点师:学习了这么多的对联,你们发现对联有些什么特点吗?学生总结、概括。
师板书:字数相等;词语相对;内容相关;音韵相谐三、活动——挑战对联师:我们知道了对联的四大特点,现在就让我们再与对联做一次亲密接触,向自我来一次挑战。
下面将有一个个难关等着我们克服,有信心吗?(一)区分上下联师:首先让我们用音韵相谐的知识来区分上下联。
(出示材料)举例:爆竹声声辞旧岁(上)梅花点点迎新春(下)1.同心同德,共绘四化宏图( )各行各业,齐跨长征骏马( )2.龙井茶多奇味( )武夷茶发异香( )3.秋山人在画中行()春水船如天上坐()师: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思维成果吧!指名学生回答,再大声朗读。
(二)组合上下联(出示材料)春草满庭比秀眼珠子鼻孔子,珠子还居孔子上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鸿是江边鸟百花遍地飘香眉先生须后生,后生更比先生强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蚕为天下虫学生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