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同步练习2

合集下载

32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

32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
A.a为α射线、b为β射线 B.a为β射线、b为γ射线 C.b为γ射线、C为α射线 D.b为α射线、C为γ射线
BC
例题分析
例题:在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中,有一原
来静止的原子核,该核衰变后,放出的带电
粒子和反冲核的运动轨迹分别如图中a、b所
示,由图可以知( BD )
A.该核发生的α衰变
B.该核发生的β衰变
2、碳14测年技术,14C是具有放射性的碳的同位素, 能够自发的进行β 衰变,变成氮。
课堂总结
一、原子核的衰变
1.原子核的衰变:我们把原子核由于放出某种粒子而转变为新核的变化叫做原子 核的衰变(decay).
2.衰变原则:
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1)衰变:原子核放出粒子的衰变叫做衰变. (2)β衰变:原子核放出β粒子的衰变叫做β衰变.
具有放射性的元素不论它是以单质的形式 存在,还是以某种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放射性 都不受影响。
放射性与元素存在的状态无关。
元素的化学性质 决定 原子核外的电子
射线 来源 原子核
人们认识原子核的结构是从 天然放射现象 开始的。
四.衰变快慢----半衰期
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有一定的规律。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 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 的时间,叫做这种元 素的半衰期.
ab
C.磁场方向一定垂直纸面向里
D.磁场方向向里还是向外不能判定
巩固练习:
1、下面的事实揭示出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的是 D
A、粒子散射实验 B、氢光谱实验
C、X光的发现
D、天然放射现象
2、完成下面的核反应方程式
226 88
R
a28262R
n
4 2
He
214 82

【原创】3.2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 校本作业(含答案)

【原创】3.2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 校本作业(含答案)

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物理学科校本作业答案内容:选修3-5 3.2 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1.【a】天然放射现象说明( )A.原子不是单一的基本粒子B.原子核不是单一的基本粒子C.原子内部大部分是空的D.原子是由带正电和带负电的基本粒子组成的解析:选B 天然放射现象是自发地从原子核里放出粒子而转变为新元素的现象,说明原子核不是单一的基本粒子,B正确;α粒子散射现象说明原子内大部分是空的,A、C项不是由天然放射现象说明的。

2.【a】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线,在电场中分成a、b、c三束,如图所示,其中( )A.c为氦核组成的粒子B.b为比X射线波长更长的光子流C.b为比X射线波长更短的光子流D.a为高速电子组成的电子流解析:选C 根据射线在电场中的偏转情况,可以判断,a射线向电场线方向偏转,应为由带正电的粒子组成的α射线,D错。

b射线在电场中不偏转,所以为γ射线,其波长比X射线短,B错,C正确。

c射线受到与电场方向相反的电场力,应为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β射线,A错。

3.【a】在天然放射性物质附近放置一带电体,带电体所带的电荷很快消失的根本原因是( )A.γ射线的贯穿作用B.α射线的电离作用C.β射线的贯穿作用D.β射线的中和作用解析:选B 由于α粒子电离作用很强,能使空气分子电离,电离产生的电荷与带电体的电荷中和,故B正确。

4.【a】由原子核的衰变规律可知( )A.放射性元素一次衰变可同时产生α射线和β射线B.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新核的化学性质不变C.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的快慢不可人为控制D.放射性元素发生正电子衰变时,新核质量数不变,核电荷数增加1解析:选C 一次衰变不可能同时产生α射线和β射线,只可能同时产生α射线和γ射线或β射线和γ射线;原子核发生衰变后,核电荷数发生了变化,故新核(新的物质)的化学性质应发生改变;发生正电子衰变,新核质量数不变,核电荷数减小1。

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 5.2原子核衰变同步训练

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 5.2原子核衰变同步训练

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 5.2原子核衰变同步训练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 (2017高二下·海南期末) 实验观察到,静止在匀强磁场中A点的原子核发生β衰变,衰变产生的新核与电子恰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和轨迹示意如图.则()A . 轨迹1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B . 轨迹2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C . 轨迹1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D . 轨迹2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2.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α射线与γ射线都是电磁波B . β射线为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C . 用加温、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都不能改变放射性元素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D . 原子核经过衰变生成新核,新核的质量一定等于原核的质量,不可能出现质量亏损3. (2分) (2017高二下·涞水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B . 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C . 原子核发生α衰变生成的新核原子序数增加D . 氢原子从能级3跃迁到能级2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小于从能级2跃迁到能级1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4. (2分) (2017高二下·南充期末) 现有一块质量为2M,含 U的矿石,其中 U的质量为2m,已知 U的半衰期为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经过时间2T后,这块矿石中基本不再含有 U了B . 经过时间2T后,矿石中的有未发生衰变C . 经过时间2T后,该矿石的质量剩下D . 经过时间3T后,矿石中的质量还剩5. (2分) (2017高二下·重庆期中) 当前房地产很火爆,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材料,这些岩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如有些含有铀、钍的花岗岩会释放出放射性气体氡,氡会发生放射性衰变,放出α、β、γ射线,已知氡的半衰期为3.8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发生α衰变时,生成的核与原来的核相比,中子数少4B . 发生β衰变时,释放出电子,说明原子核内有电子存在C . γ射线一般伴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其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却最弱D . 若只有4个氡核,经7.6天一定只剩下1个氡核6.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用γ射线治疗肿瘤时一定要严格控制剂量,以免对人体正常组织造成太大的伤害B . 两个质子间,不管距离如何,总有核力存在,且核力总是大于库仑力C .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原子所处的物理状态或化学状态有关D . 核子结合成原子核一定有质量亏损,释放出能量7. (2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 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都说明光具有粒子性B . 对极少数的几个原子核来说半衰期没有任何作用C .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核式结构D . 光电效应中光电子的最大动能只和入射光频率有关8. (2分)(2020·广东模拟)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千克(kg)、开尔文(K)和伏特(V)均为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B . 阴极射线是由电子组成,电子来源于中子的衰变C . 在光电效应的实验中,若增加入射光的频率,则相应的遏止电压也增加D . α射线来源于原子核内部,是由氦原子组成9. (2分) (2019高二下·淄川月考) 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α 衰变的是()A .B .C .D .10.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质子转变为中子时产生的B . 铀核()衰变为铅核()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衰变和6次衰变C . 的半衰期是5天,100克经过10天后还剩下50克D . 密立根油滴实验表明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11. (2分) 14C是一种半衰期为5 730年的放射性同位素.若考古工作者探测到某古木中14C的含量为原来的,则该古树死亡时间距今大约()A . 22 920年B . 11 460年C . 5 7 30年D . 2 865年12. (2分) (2018高二下·沂南期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化假设B . 将核子束缚在原子核内的力是电磁力C . 结合能越大,原子核结构一定越稳定D . β衰变中放出的β射线是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13. (2分)(2017·深圳模拟) 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原来静止的碳14原子核发生了某种衰变,已知放射出的粒子速度方向及反冲核的速度方向均与磁场方向垂直,它们在磁场中运动的径迹是两个相内切的圆,两圆的直径之比为7:1,如图所示.则碳14的衰变方程为()A . C→ e+ BB . C→ He+ BeC . C→ e+ ND . C→ H+ B14. (2分)(2017·北京模拟) 在科学技术研究中,关于原子定态,原子核变化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B . U衰变成 6Pb要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C . 从高空对地面进行遥感摄影是利用紫外线良好的穿透能力D . 原子核所含核子单独存在时的总质量小于该原子核的质量15. (2分) (2017高二下·包头期末) 贝克勒尔在120年前首先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如今原子核的放射性在众多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属于放射性衰变的是()A . C→ N+ eB . U+ n→ I+ Y+2 nC . H+ H→ He+ nD . He+ Al→ P+ n二、填空题 (共5题;共11分)16. (2分) (2017高二下·株洲期中) 如图所示,两个相切的圆表示一个静止的原子序数大于 80 的原子核发生某种衰变后,产生的两种运动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则此原子核发生________衰变(填“α”“β”“γ”),其中辐射出来的射线轨迹是________(填“大圆”或“小圆”)17. (1分) He核的平均结合能为7.1MeV, H核的平均结合能为1.61MeV,两个氘( H)核结合成一个氦核释放的结合能△E=________.18. (4分)(2016·杨浦模拟) 自然界里一些放射性重元素往往会发生一系列连续的衰变,形成放射系.图是锕系图.纵坐标N表示________,横坐标Z表示________,从U→Pb有________次α衰变,________次β衰变.19. (2分)(2017·溧水模拟) 核能是一种高效的能源.①核电站中,为了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核反应堆有三道防护屏障,燃料包壳,压力壳和安全壳(见图甲).结合图乙可知.安全壳应当选用的材料是________②丙是用来检测工作人员受到辐射情况的胸章,通过照相底片被射线感光的区域.可以判断工作人员受到何种辐射.当胸章上l mm铝片和3mm铝片下的照相底片被感光,而铅片下的照相底片未被感光时.结合图乙分析工作人员一定受到了________射线的辐射.20. (2分) (2018高二下·东山期末) 一置于铅盒中的放射源发射的α、β和γ射线,由铅盒的小孔射出,在小孔外放一张铝箔,铝箔后的空间有一匀强电场.进入电场后,射线变为a、b两束,射线a沿原来方向行进,射线b发生了偏转,如图所示,则图中的射线a为________射线,射线b为________射线.三、计算题 (共5题;共61分)21. (11分)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填空:(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用电子流工作的显微镜比用相同速度的质子流工作的显微镜分辨率高B . 为了解释黑体辐射规律,普朗克提出电磁辐射的能量的量子化C . 经典物理学不能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D . 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环境的温度有关(2) Th是不稳定的,能自发地发生衰变.①完成 Th衰变反应方程Th→ Pa+________.② Th衰变为 Rn,共经过________次α衰变,________次β衰变.(3)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有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如果原子从n=2向n=1跃迁所发生的光正好使某种金属材料产生光电效应,则:①这群氢原子发出的光谱中共有几条谱线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②从能级n=4向n=1发出的光照射该金属材料,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多少?22. (15分) (2017高二下·盘锦期中) 一个静止的铀核((原子质量为232.0372u)放出一个α粒子(原子质量为4.0026u)后衰变成钍核(原子质量为228.0287u).(已知:原子质量单位1u=1.66×10﹣27kg,1u相当于931MeV)(1)写出核衰变反应方程;(2)算出该核衰变反应中释放出的核能;(3)假设反应中释放出的核能全部转化为钍核和α粒子的动能,则钍核获得的动能有多大?23. (10分)地球的年龄到底有多大,科学家们是利用天然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来推测的.通过对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岩石中铀和铅含量的测定,测定出该岩石中含有的铀是岩石形成初期时(岩石形成初期不含铅)的一半.铀238衰变后形成铅206,铀238的相对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右图所示.图中N为铀238的原子数,N0为铀和铅的总原子数,则由此可以断定:(1)地球年龄大约为多少年?(2)被测定的古老岩石样品在90亿年后的铀、铅原子数之比是多少?24. (10分)在匀强磁场中,一个原来静止的原子核,由于放出一个α粒子,结果得到一张两个相切圆的径迹照片(如图所示),今测得两个相切圆半径之比r1∶r2=1∶44.求:(1)这个原子核原来所含的质子数是多少?(2)图中哪一个圆是α粒子的径迹?(说明理由)25. (15分) 238U的半衰期是4.5×109年,假设一块矿石中含有2kg238U .求:(1)经过45亿年后,还剩多少238U?(2)假设发生衰变的铀都变成了206Pb,矿石中含有多少铅?(3)这时铀、铅的质量之比是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填空题 (共5题;共11分)16-1、17-1、18-1、19-1、20-1、三、计算题 (共5题;共61分) 21-1、21-2、21-3、22-1、22-2、22-3、23-1、23-2、24-1、24-2、25-1、25-2、25-3、。

第五章 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第1课时 原子核的衰变 半衰期)(习题)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五章 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第1课时 原子核的衰变 半衰期)(习题)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五章原子核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第1课时原子核的衰变半衰期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关于γ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波长极短的电磁波B.它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C.它的贯穿本领比β射线弱D.它对空气的电离作用比α射线强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α射线是由氦原子核衰变产生B.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汤姆孙关于原子结构的“西瓜模型”C.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和医院“B超”中的超声波传递速度相同D.霓虹灯中的各种气体原子的能级不同但跃迁时发射能量相同的光子3.19 世纪末,科学家们发现了电子,从而认识到:原子是可以分割的,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的。

下列与电子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子电荷量的精确测定是在1909~1913 年间由汤姆孙通过著名的“油滴实验”做出的B.β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了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C.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表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D.卢瑟福认为电子的轨道半径不是任意的,也就是说,电子的轨道是量子化的4.家庭装修中释放的甲醛和射线是白血病的重要诱因。

家庭装修中的射线来源往往是不合格的瓷砖、洁具等,瓷砖、洁具释放的氡气(22286Rn)具有放射性,氡222衰变为钋218(21884Po)的半衰期为3.8天,则氡222衰变释放出的粒子和密闭房间中氡气浓度减小87.5%需要的时间分别为()A.中子,11.4天B.α粒子,7.6天C.中子,19天D.α粒子,11.4天5.原子核23892U在天然衰变为20682Pb的过程中,所经过的α衰变次数质子数减少的个数、中子数减少的个数依次为()A.8、10、22B.10、22、8C.22、8、10D.8、22、106.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β衰变的本质是原子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形成的高速电子流B .在核反应方程41417278He +N N +X →中,X 是正电子C .铀核(92238U )衰变为铅核(82206Pb )的过程中,要经适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D .2382349290U Th+X →是重核裂变,X 是α粒子7.14C 发生放射性衰变为14N ,半衰期约为5730年。

物理5.2原子核衰变练习新人教版选修2-3(2021年整理)

物理5.2原子核衰变练习新人教版选修2-3(2021年整理)

2017-2018学年物理5.2 原子核衰变同步练习新人教版选修2-3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物理5.2 原子核衰变同步练习新人教版选修2-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物理5.2 原子核衰变同步练习新人教版选修2-3的全部内容。

5.2 原子核衰变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 衰变说明原子核内部存在电子B. 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C。

原子光谱规律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D。

粒子散射实验表明玻尔原子理论的正确【答案】B【解析】【分析】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结构,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衰变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同时释放出电子。

该题考查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的意义、波尔理论、衰变的实质以及汤姆生发现电子的意义,其中波尔理论的内容和基本假设是最长考到的知识点之一。

【解答】A。

衰变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同时释放出电子,不是证明原子核内部存在电子,故A 错误;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没有表明玻尔原子理论的正确,故CD错误;B.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结构,故B正确。

故选B。

2.在下列四个方程中,x、、和各代表某种粒子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

是电子 B. 是质子 C. 是的粒子 D. 是氘核【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核反应方程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求出未知粒子的电荷数和质量数,从而确定未知粒子为何种粒子。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在核反应中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基础题.【解答】A.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知,的电荷数为0,质量数为1,所以为中子,故A错误;B。

《第2节 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同步训练)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_鲁科版

《第2节 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同步训练)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_鲁科版

《第2节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下列关于原子核衰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原子核都可能自行发生衰变B、原子核衰变的速度与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力)有关C、β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D、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是由物质本身的性质决定的2、一个放射性物质样品的初始质量为8克,经过6个半衰期后,样品中剩余的放射性物质质量为()A、2克B、1/32克C、1/16克D、1/4克3、放射性物质经过一次α衰变后,新核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A、质子数减少2,中子数减少2B、质子数减少2,中子数减少1C、质子数减少1,中子数减少2D、质子数减少1,中子数不变4、一个放射性物质样本的半衰期为10年,如果在初始时刻有1000个原子核,那么经过50年后,剩余的原子核数量是多少?A、500个B、250个C、125个D、0个5、在放射性衰变过程中,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电子的释放与原子核的稳定性无关。

B、原子核的质量数在β衰变后会减少。

C、α衰变后,新核原子序数比原核减少2。

D、β衰变释放的是一个中子。

6、关于半衰期,下面哪个描述最准确地反映了它的物理意义?A、当放射性物质的数量减少到一半时所需的时间。

B、放射性物质中20%的原子核会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

C、在原始状态下,放射性物质完全消失所需的时间。

D、提到半衰期意味着该物质的衰变速度保持恒定。

7、一个原子核经过3个半衰期后,其放射性核素质量变为原来的多少?A、1/8B、1/4C、3/8D、1/2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关于原子核衰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α衰变过程中,原子核会释放出一个氦核。

B、β衰变过程中,原子核会释放出一个电子。

C、γ衰变过程中,原子核会释放出高能光子。

D、半衰期是放射性物质衰变为其初始数量一半所需的时间。

《第4节 核裂变和核聚变》(同步训练)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_鲁科版_2024-2025学年

《第4节 核裂变和核聚变》(同步训练)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_鲁科版_2024-2025学年

《第4节核裂变和核聚变》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下列关于核裂变的描述,正确的是:A、核裂变是一个中子轰击一个重核,使该重核裂变成两个较轻的核并释放出能量。

B、核裂变是两个轻核结合成一个较重的核并释放出能量。

C、核裂变的过程会减少原子核中的中子数。

D、核裂变是自然发生的现象,不需要外界因素的影响。

2、关于核聚变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核聚变是两个轻核结合成一个较重的核并释放出大量能量。

B、核聚变过程中的温度通常需要达到数百万到数千万摄氏度。

C、核聚变是目前人类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

D、核聚变反应产生的废物比核裂变反应产生的废物要少。

3、中国首“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于2020年11月份并网发电,其核反应堆中的反应方程为235U + 1n → 144Ba + 89Kr + 31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是衰变反应B. 反应过程中铀的半衰期减小C. 反应过程中放出能量D. 反应是人工核转变4、关于核反应的类型及粒子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38U → 234Th + X,式中X为电子,属于β衰变B. 2H + 3H → 4He + Y,式中Y为中子,属于核裂变C. 14N + 4He → 17O + K,式中K为质子,属于人工核转变D. 235U + 1n → 143Xe + 90Sr + Z,式中Z为5个氮核,属于α衰变5、在核裂变过程中,重核吸收一个中子后分裂成两个较轻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更多的中子。

关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裂变反应释放的能量来源于原子核的质量亏损。

B. 所有重核都能发生自发裂变。

C. 在核裂变中,裂变产物的总质量大于反应前的总质量。

D. 核裂变产生的中子不能引发新的裂变反应。

6、关于核聚变与核裂变的区别,以下哪个描述是正确的?A. 核聚变通常发生在重元素中,而核裂变则发生在轻元素中。

B. 核聚变反应需要极高的温度和压力条件,而核裂变则相对容易实现。

核衰变练习题计算放射性物质的衰变速率和半衰期

核衰变练习题计算放射性物质的衰变速率和半衰期

核衰变练习题计算放射性物质的衰变速率和半衰期核衰变是放射性物质中的原子核自发地转变为其他核的过程。

在核衰变中,放射性物质会以一定的速率减少其原有的量,而衰变速率和半衰期是核衰变现象中的两个重要参数。

本文将通过几个练习题来探讨如何计算放射性物质的衰变速率和半衰期。

练习题一:某种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为10天,开始时含有100克的该物质。

请计算经过30天后该物质中剩余的放射性物质质量。

解析:根据核衰变的性质,半衰期表示了放射性物质中一半的核衰变的时间。

在每一个半衰期过去后,放射性物质的质量会减少到原来的一半。

所以在经过30天,即3个半衰期之后,剩余的放射性物质质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剩余质量 = 原始质量 × 1/2^(经过的半衰期数)代入数据计算得:剩余质量 = 100克 × 1/2^3 = 100克 × 1/8 = 12.5克因此,经过30天后,该物质中剩余的放射性物质质量为12.5克。

练习题二:假设某种放射性物质的衰变速率为每秒衰变100个核,求其半衰期。

解析:衰变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核数。

而半衰期则表示放射性物质中一半核衰变所需的时间。

为了求解半衰期,我们可以运用以下公式:衰变速率 = 初始核数 × (1/2)^((经过的时间)/(半衰期))代入数据计算得:100核/秒 = 初始核数 × (1/2)^(1/半衰期)将方程两边取对数得:log(100核/秒) = log(初始核数) + (1/半衰期) × log(1/2)对右侧进行化简:log(100核/秒) = log(初始核数) - (log(2)/半衰期)代入已知数据:2 = log(初始核数) - (log(2)/半衰期)整理表达式得:log(初始核数) = 2 + (log(2)/半衰期)利用换底公式转化为以自然对数为底的方程:ln(初始核数) = 2 + (ln(2)/半衰期)进一步整理得:ln(初始核数) - 2 = ln(2)/半衰期使用自然对数的性质,我们知道ln(2)约等于0.693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同步练习
1.(2013 ·西安一中检测)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减小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为质子时所产生的
C.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D.23982U衰变为20862Pb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10次β衰变
【解析】半衰期与物理条件无关,A选项错误;一个中子衰变成一个质子,放出一个β粒子,α粒子电离本领最强,γ射线穿透本领最强,B、C选项正确;23982 U衰变为20862Pb要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D错误.
【答案】BC
2.原子核中能放出α、β、γ射线,关于原子核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核中有质子、中子、还有α粒子
B .原子核中有质子、中子,还有β粒子
C.原子核中有质子、中子,还有γ粒子
D.原子核中只有质子和中子
【解析】在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中,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结合得较紧密,有时作为一个整体放出,这就是α粒子的来源,不能据此认为α粒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原子核里是没有电子的,但中子可以转化成质子,并向核外释放一个电子,这就是β粒子.原子核发出射线后处于高能级,在回到低能级时多余的能量以γ光子的形成辐射出来,形成γ射线,故原子核里也没有γ粒子,故D正确.
【答案】 D
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①β射线的粒子和电子是两种不同的粒子
②红外线的波长比X 射线的波长长
③α粒子不同于氦原子核
④γ射线的贯穿本领比α粒子的强
A .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发现了X、α、β、γ射线,经研究知道X、γ射线均为电磁波,只是波长不同.可见光、红外线也是电磁波,由电磁波谱知红外线的波长比X射线波长要长.另外,β射线是电子流,α粒子是氦核,就α、β、γ三者的穿透本领而言,γ射线最强,α粒子最弱,故C对.
【答案】 C
4.(2013 ·青岛二中检测)某放射性原子核 A ,经一次α衰变成为B,再经一次β衰变成为C,则()
A.原子核C的中子数比A少2
B.原子核C的质子数比 A 少 1
C.原子核C的中子数比B少 2
D.原子核C的质子数比B少 1
【解析】写出核反应方程如下:Y X A → 42He+X Y--24B,X Y--24B→-01e +X Y--14C.A的中子数为X-Y,B的中子数为(X-4)-(Y-2)=X-Y-2,C的中子数为(X-4)-(Y -1)=X-Y-3.故C比A中子数少 3.C比B中子数少1,A、C均错.A、B、C的质子数分别为Y、Y -2、Y-1,故C比A质子数少1,C比B质子数多1,B对D错.【答案】 B
5.原子核发生β衰变时,此β粒子是()
A .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
B.原子核外的电子跃迁时放出的光子
C.原子核外存在着的电子
D.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变成一个质子时,放射出的一个电子
【解析】β衰变是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衰变成一个质子时形成的,D选项正确.
【答案】 D
6.(2013 ·海口检测)关于放射性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氡的半衰期为 3.8天,若取4个氡原子核,经7.6天后就一定剩下一个氡原子核了
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中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
C.γ射线一般伴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在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
D.发生α衰变时,生成核与原来的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4个
解析】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变时的统计规律,对少数原子核毫无意
义,
A 错;发生α衰变时,中子数减少2个,D错.
【答案】BC
7.14C是一种半衰期为 5 730年的放射性同位素.若考古工作者探
测到某古14 1
木中14C的含量为原来的4,则该古树死亡时间距今大约( )
A .22 920年B.11 460年
C.5 730年D.2 865年
1 M 1 【解析】剩下物质的质量计算公式:m=(2)n M,由题目所给条
件得 4 =(2) n M,n=2,所以该古树死亡的时间应为2个14C的半衰期,即:t=2T1/2=5 730× 2年=11 460年.故正确答案为 B.
【答案】 B
8.(2012 ·大纲全国高考)23952U经过m次α衰变和n次β衰变,变成20872Pb,则( )
A .m=7,n=3 B.m=7,n=4
C.m=14,n=9 D.m=14,n=18
【解析】衰变过程满足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写出核反应方程:23952U → 28027Pb+m24He+n-10e
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列出方程
235=207+4m
92=82+2m-n
解得m=7,n=4,故选项B正确.
【答案】 B
9.一置于铅盒中的放射源发射出的α、β和γ射线,由铅盒的
小孔射出,在小孔外放一铝箔,铝箔后的空间有一匀强电场.进入电
场后,射线变为a、b两
束,
射线a沿原来方向行进,射线b发生了偏转,如图3-2-3所示.则
图中的射线 a
为 ____ 射线,射线b为___ 射线.
图3-2-3
【解析】三种射线中α射线穿透能力最弱,不能穿透铝箔,
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带负电,在磁场中能发生偏转,而γ射线是一种电磁波,在磁场中不发生偏转.所以a为γ射线,b为β射线.
【答案】γβ
10.(2011 ·海南高考)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九级大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严重的核泄漏事故.在泄漏的污染物中含有131I 和137Cs两种放射性核素,它们通过一系列衰变产生对人体有危害的辐射.在下列四个式子中,有两个能分别反映131I和137Cs的衰变过程,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
母).131I和137Cs原子核中的中子数分别是________ 和.
137 1
A.X1→15367Ba+01n
B.X2→15341Xe+-10e
137 0
C.X3→ 56Ba+-1e
131 1
D.X4→15341Xe+11p
【解析】衰变的种类有α衰变和β衰变两类,衰变中放出的粒子是氦核或电子而不会是质子或中子,故A、D错误,或从质量数守恒可知X1、X4的质量数分别是138、132,故他们不会是131I和137Cs 的衰变.
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2、X3分别是13513I、13575Cs,而中子数等于质量数与核电荷数的差值,故他们的中子数分别为78、82.
【答案】 B C 78 82
11.(2011 ·天津高考)回旋加速器在核科学、核技术、核医学等高新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力地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今医学影像诊断设备P ET/CT 堪称“现代医学高科技之
冠” ,它在医疗诊断中,常利用能放射正电子的同位素碳11作示踪原子.碳11是由小型回旋加速器输出的高速质子轰击氮14获得,同时还产生另一粒子,试写出核反应方程.若碳11的半衰期τ为
20 min,经2. 0 h剩余碳11的质量占原来的百分之几?(结果取2位有效数字)
【解析】核反应方程为
174N+11H→161C+24He① 设碳11原有质量为m0,经过t1=2.0 h剩余的质量为m r,根据半衰期定义有m r 1 t1 1 120
m0=(2)τ=(2) 20 ≈1.6%.②
12.钍核 23090Th 发生衰变生成镭核 226
88Ra 并放出一个粒子,设 该粒子的质量为 m ,电荷量为 q ,它将要进入电势差为 U 的带窄缝的平行平板 电极 S 1和S 2之间的电场时,其速度为 v 0,经电场加速后,沿 Ox 方向进入磁感应强 度为 B 、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有界匀强磁场, Ox 垂直平板电极 S 2,当粒子从 P 点
离开磁
场时,其速度方向与 Ox 方向的夹角 θ=60°,如图 3-2-4所示,整个装置处
于真空中.
(1) 写出钍核衰变方程;
(2) 求粒子在磁场中沿圆弧运动的轨道半径 R ;
(3) 求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所用的时间 t.
【解析】 (1)钍核衰变方程: 23090Th ―→ 24He +22688Ra. (2)设粒子离开电场时的速度为 v ,
1 2 1 2
由动能定理得: qU =2mv 2-2mv 20,
mv 2 mv
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由 qvB = R 得轨道半径 R = qB ,
m
2qU 2
所以 R =qB m +v 02
. 2πm 1 π
m
图3-2-
(3)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T = qB ,t
=6T = 3qB.
6 2 2 4 23 ) 1 B 3q 3) 2 m 2)q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