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第八章的中英文对照

操作系统第八章的中英文对照
操作系统第八章的中英文对照

第八章

虚拟内存:virtual memory

1:硬件和控制结构:hardware and control structures

08软件工程一班裴晓禹

1:一个进程可以被换入或换出主存,使得进程在执行过程中的不同时刻占据不同的区域。进程中所有的存储器访问都是逻辑地址,这些逻辑地址在运行时动态地被转换成物理地址。

2:一个进程可以划分成许多块,在执行过程中,这些块不需要连续地位于主存中。

3:在进程的执行过程中,该进程的所有页和所有段不需要都在主存中。

2:程序的执行:execution of a program

1:操作系统将一些程序的块带到主存。

2:进程执行中的任何时候都在主存中的部分被定义成进程的常驻集。

3:当处理器需要访问一个不在主存中的逻辑地址,则会产生一个中断,说明产生

了内存访问故障。操作系统将被中断的进程置于阻塞状态,并取得控制。

4:为了能继续执行这个进程,操作系统要把包含引发故障的逻辑地址和进程块取进主存1:操作系统产生一个磁盘I\O读请求。

2:产生I\O请求后,在执行磁盘I\O,期间操作系统可以分派另一个进程运行。

3:一旦需要的块被取进主存,则产生一个I\O中断,控制被交回操作系统,而

操作系统把由于缺少该块而被阻塞的进程置回到就绪态。

3:分割进程的优点:advantages of breaking up a process

1:在主存中保留多个进程:

1:对任何特定的进程都仅仅装入它的某些块,所以有足够的空间放置更多的进程.2:在任何时刻这些进程中都能至少有1个处于就绪态,于是处理器得到更有效的利用2:进程可以比主存的全部空间还大。

4:进程的种类:types of memory

1:实存储器real memory:

由于一个进程只能在一个主存中执行,因此这个存储器称作实存储器。

2:虚拟内存virtual memory:

程序员和用户通常感觉到一个更大的内存,通常它被分配到磁盘上,称作虚拟内存。

虚存允许更有效的多道程序设计,并解除了用户与主存之间没有必要地紧密约束。

5:系统抖动(颠簸):thrashing

1:当操作系统读取一块时,它必须把另一块扔出。

2:处理器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交换块,而不是执行指令。

6:局部性原理:principle of locality

1:局部性原理描述了一个进程中程序和数据应用的集簇现象。

2:很短的时间内仅需要访问进程的一部分块是合理的。

3:可以对在不远的将来可能会访问的块进行猜测。

4:虚拟内存比较实用而且有效。

7:虚拟内存需要的支持:support needed for virtual memory

1:必须有对采用的分页或分段方案的硬件支持。

2:操作系统必须有管理页或段在主存和辅助存储器之间的移动的软件。

8:分页:paging

1:通常每个进程都有一个唯一的页表。

2:每个页表项(PTE)包含有与主存中的页相对应的帧号。

由于一个进程可能只有一部分在主存中,因而每个页表项需要一位(P)来表示它所对应的页当前是否在主存中。

3:当考虑到基于分页的虚拟内存方案时也同样需要页表。

PS:MMS将virtual

address在硬件配合下转

成physical address

9:虚拟地址和页表项:virtual address and page table entry

10:页表项:(PTE)

11:页表中的修改位:modify bit in page table

1:页表项中需要一个控制位:修改为。表示相应页的内容从上一次装入主存中到现在是否已经改变。

2:如果没有改变,则需要把该页换出时,不需要用页框中的内容更新该页。

12:地址的翻译(映射):address translation(mapping)

13:地址翻译(联系):address translation(contact)

14:页表:(page tables)

1:页表项可能占据大量的主存。

2:页表也保存在虚存中。

3:当一个进程正在运行的过程中,它的页表至少有一部分在主存中。

15:两级层次32位页表:two-level scheme for 32-bit address

16:两级层次页表:two-level scheme

1:

2:

17:逆向页表:inverted page table

1:逆向页表的各种变体已用于PowerPC,UltraSPARC,和IA-64IA-64体系结构中。

2:虚拟地址的页号部分使用一个简单的散列函数映射到哈希表中。

3:哈希表包含一个反向表的指针,而反向表中包含页表项。

4:不论有多少进程、支持多少虚拟页、页表都只需要实存中的一个固定的部分。

18:逆向页表的内容:inverted page table

1:页号:page number

2:进程标识符:process identifier

3:控制位:control bits

4:链指针:chain pointer

19:转移后备缓冲器: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简称:TLB)

1:给定一个虚拟地址,处理器首先检查TLB。

2:如果需要的页表项在其中(命中“TLB”),则检索页框并形成实地址。

3:如果没有找到需要的页表项(TLB未命中),则处理器用页号检索进程页表,并检查相应的页表项。

4:如果”存在位”已置位,则该页在主存中,处理器从页表项中检索页框号以形成实地址.如果“存在位”没有置位,则表示需要的位不在主存中,这时将产生一次存储器的访问故障,页错误page

fault

5:处理器同时更新TLB,使其包含这个新的页表项。

20:转移后备缓冲器的用法:use of a 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

命中

装入页页表

未命中

页框号

页错误

21:分页和转移后备缓冲器的操作:operation of paging and 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

返回故障指令

页错误处理例程

OS通知CPU通知从磁盘读取该页

CPU激活该I\O硬件

该页从磁盘传送到主存中

页表更新

访问页表

该页是否在主存中

更新TLB

CPU产

生物理地

执行页替换

22:页表项的直接查找和关联查找:direct versus associative lookup for page table entries

23:转移后备缓冲器和高速缓冲操作: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 and cache operation

TLB操作

虚拟地址

页号偏移量

未命中命中操作

实地址命中值

标记其余部分未命中

页表

24:页尺寸:page size

1:页越小,内部碎片的总量越少。

2:页越小,每个进程需要的页的数目就越多。

3:每个进程需要的页的数目就越多就意味着更大的页表。

4:大的页表就意味着很大部分的页表在虚存中。

5:二级内存用于大块数据的有效传递,所以大的页表较好。

6:如果页尺寸非常小,那么每个进程在主存中有较多数目的页。

7:一段时间后,内存中的页都包含有最近访问的部分,因此,页错误率比较低。 8:当页尺寸增加时,每一个页包含的单元和任何一个最近访问过的单元越来越远。主存

25:页型的分页行为:typical paging behavior of a program

页大小分配的页框数目

P表示整个进程的大小,W表示工作集的大小,N表示进程中的总页数。26:页面大小的例子:example page sizes

27:分段:segment

1:段的大小可能是不相等的,并且是动态地。

2:简化不断增长的数据结构的处理。

3:允许进程独立的改变或重新编译,而不要求整个集合重新链接和重新加载。

4:有助于进程间的共享。

5:有助于保护。

28:段表:segment tables

1: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段表,当所有的段都载入到主存的时候,为该进程创建一个段表并载入主存2:每个段表项包含相应段在主存中的起始地址和段的长度。

3:由于一个进程可能只有一部分段在主存,因而每个段表项中需要有一位表明相应的段是否在主存中4:段表项需要修改位用于表明相应的段从上一次被装入主存到目前为止其内容是否被改变。

29:段表表项:Segment table entries

30:分段系统中的地址转换:address translation in segmentation system

31:分页和分段的结合:combined paging and segmentation

1:分页对程序员是透明的。

2:分段对程序员是可见的。

3:每个段依次划分成许多固定大小的页。

32:分段分页相结合的系统中的地址转换:address translation in a segmentation\paging system

段表指针

33:段之间的保护关系:prote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segments

Not access allowed:不允许访问

branch instruction(not allowed):跳转指令(不允许)

reference to data(allowed):访问数据(允许)

reference to data(not allowed):访问数据(不允许)

34:读取策略:fetch policy

1:读取策略确定一页何时取入主存。

2:对于请求式分页,只有当访问到某页中的一个单元时才将该页取入主存。

●当一个进程第一次启动时,会出现一阵大量的页错误。

3:预约式分页读取的页大多数都没有引用到,这个策略师低效的。

●预约式分页利用了大多数辅存设备(如磁盘)的特性,这些设备有寻道时间和合理时间的

延迟。如果一个进程的页被连续存储在辅存中,则一次读取许多连续的页比隔一段时间读

取一页要更有效。

35:放置策略:placement policy

1:防治策略决定一个进程驻留在实存中的什么地方。

2:不会翻译

3:

36:替换策略:replacement policy

1:应该换出哪一页?

2:移出最近最不可能访问的页

3:大多数策略都基于过去的行为来预测将来的行为。

37:页框锁定:frame locking

1:如果一个页框被锁定时,之前保存的该页框中的页就不能被替换。

2:大部分操作系统内核就保存在锁定的也框中。

3:大部分重要的控制结构就保存在锁定的也框中。

4:I\O缓冲区就保存在锁定的也框中。

5:锁定是通过给每个帧关联一个lock位实现的。

38:替换页的基本算法:

1:最佳:optimal policy(OPT)

2:最近最少使用:lease recently used(LRU)

3:先进先出:first-in,first-out(FIFO)

4:时钟:clock

39:最佳:optimal policy

1:选择替换下次访问距当前时间最长的那些页。

2:但是由于它要求操作系统必须知道将来的事件,显然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40:最近最少使用:lease recently used(LRU)

1:替换主存中上次使用距当前最远的页。

2:根据局部性原理,这也是最近最不可能访问到的页。

3:实现的方法是给每一页添加一个最后一次访问的时间标签,并且必须在每次访问存储器时,不论访问的是指令还是数据,都更新这个标签。

41:先进先出:first-in,first-out(FIFO)

1:把分配给进程的页框看作是一个循环缓冲区。

2:按循环方式移动页。

3:这是一种实现起来最简单的页替换策略。

4:替换驻留在主存中时间最长的页。

5:这些被替换的页可能很快被重新调用。

42:时钟:clock

1:最简单的时钟策略需要给每一个页框关联一个附加位,成为使用位。

2:当某一页首次装入主存中时,该页框的使用位设置为1.

3:当该页随后被访问到时,它的使用位也被置为1.

4:当需要替换一页时,操作系统扫描缓冲区,以查找使用位位置为0的一页框。

5:在查找替换的时候,扫描过的使用位是1的都被置为0.

43:四种页替换算法:four page-replacement algorithms

44:关于时钟策略的一个例子:example of clock policy

First frame in circular buffer of

Frames that are candidates for

replacement

用于替换的候选页框循环缓冲

区中的第一页框

State of buffer just prior to a page replacement

在替换一页前缓冲区的状态。

State of buffer just after the next

page replacement

下一页被替换后缓冲区的状态

45:固定分配、局部页替换算法的比较:comparison of placement algorithms

Page faults per1000references

每1000次访问的页框

Number of frames allocated:分配的页

框的数目

46:时钟页替换算法:the clock page-replacement algorithm

47:页缓冲:page buffering

为了提高性能,被替换出的页不是被丢弃,而是被分配到以下两个表之一:

1:如果未被修改,则分配到空闲页表。

2:如果修改了,则分配到修改页表。

48:驻留集大小:resident set size

1:固定分配策略(fixed-allocation)

1:为一个进程在主存中分配固定数目的页框用于执行时使用。

2:一旦在进程执行过程中发生页错误,该进程的一页就必须它他所需要的页替换。

2:可变分配次略(variable-allocation)

允许分配给一个进程的页框在该进程的生命周期中不断地发生变化。

49:固定分配,局部范围:fixed allocationg,local scope

1:对于固定分配策略,需要事先确定分配给该进程的总页框数。

2:如果分配的过小,则会产生很高的页错误率,导致整个多道程序设计系统运行缓慢。

3:如果分配的过大,则主存中只能有很少的几个程序,处理器会有很多空闲时间,并且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交换上。

50:可变分配,全局范围:variable allocation,global scope

1:这种组织是最容易实现的。

2:它被许多操作系统采用。

3:在典型情况下,操作系统还维护着一个空闲页框列表。

4:当发生一次页错误时,一个空闲页框被添加到进程的驻留集中,并且该页被读取。

5:当没有空闲页框可用时,操作系统必须选择一个当前位于主存的页框进行替换。

51:可变分配,局部范围:variable allocation,local scope

1:当一个新进程被装入主存时,根据应用类型、程序要求或其它原则,给它分配一定数目的页框作其驻留集,使用预约式分页或请求式分页填满这些页框。

2:当发生一次页错误时,从产生页错误的进程的驻留集中选择一页用于替换。

3:不时地重新评估进程的页框分配情况,增加或减少分配给它的页框,以提高整体的性能。

五大操作系统比较

五大操作系统比较.txt第一次笑是因为遇见你,第一次哭是因为你不在,第一次笑着流泪是因为不能拥有你。智能手机是一种在手机内安装了相应开放式操作系统的手机,有别普通PDA 手机手机,操作系统一般也只应用在高端智能化手机上,这些操作系统之间的应用软件互不兼容。因为可以安装第三方软件,所以智能手机有非常丰富的功能。 目前应用在手机上的操作系统主要有PalmOS、Symbian、WindowsCE、Linux和Android、iPhoneOS六种,其中采用Symbian、WindowsCE和Android的手机较多,Linux和Palm对应的软件非常少见。在国内,安装有Symbian操作系统的手机多为诺基亚生产,酷派、多普达则是WindowsMobile的主要支持者,代表产品有酷派N900+(WindowsCE6.0操作系统)、酷派F800(WindowsCE6.0操作系统)、等。 Symbian Symbian是一个实时性、多任务的纯32位操作系统,具有功耗低、内存占用少等特点,非常适合手机等移动设备使用,经过不断完善,可以支持GPRS、蓝牙、SyncML、以及3G技术。最重要的是它是一个标准化的开放式平台,任何人都可以为支持Symbian的设备开发软件。与微软产品不同的是,Symbian将移动设备的通用技术,也就是操作系统的内核,与图形用户界面技术分开,能很好的适应不同方式输入的平台,也可以使厂商可以为自己的产品制作更加友好的操作界面,符合个性化的潮流,这也是用户能见到不同样子的Symbian系统的主要原因。现在为这个平台开发的java程序已经开始在互联网上盛行。用户可以通过安装这些软件,扩展手机功能。 在Symbian发展阶段,出现了三个分支:分别是Crystal、Pearl和Quarz。前两个主要针对通讯器市场,也是出现在手机上最多的,是今后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主力军。第一款基于Symabian系统的手机是2000年上市的爱立信R380手机。而真正较为成熟的同时引起人们注意的则是2001年上市的诺基亚9210,它采用了Crystal分支的系统。而2002年推出的诺基亚7650与3650则是SymbianPearl分系的机型,其中7650是第一款基于2.5G网的智能手机产品,他们都属于Symbian的6.0版本。索尼爱立信推出的一款机型也使用了Symbian的Pearl分支,版本已经发展到7.0,是专为3G网络而开发的,而目前的诺基亚已经达到8.0的6630、6681等,可以说代表了当今最强大的手机操作系统。此外,Symbian从6.0版本就开始支持外接存储设备,如MMC卡,这让它强大的扩展能力得以充分发挥,使存放更多的软件以及各种大容量的多媒体文件成为了可能。 Windows Mobile系统 WindowsMobile系统包括PocketPC和Smartphone以及MediaCenters,PocketPC针对无线PDA,Smartphone专为手机,已有多个来自IT业的新手机厂商使用,增长率较快。 按照微软官方的说法:“WindowsMobile将熟悉的Windows体验扩展到了移动环境中,所以您可以立即使用它投入工作。” 事实上,WindowsMobile是微软进军移动设备领域的重大品牌调整,它包括PocketPC、Smartphone以及MediaCenters三大平台体系,面向个人移动电子消费市场。由于大多数机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1-8章 课后答案(全)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 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方便性,开放性,有效性,可扩充性 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的管理者;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3.为什么说操作系统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OS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1/0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0s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说明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里,为了满足用户对人一机交互的需求和共享主机。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1/0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一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殖带上。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而耽机1/0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輸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主要表现在:CPU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寸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采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路多路卡,健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轮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路缓冲区,暂存用户捷入的命令或教据。针对反时处理问题,应便所有的用户作业都直接进入内存,并且为每个作业分配一个时间片,允许作业只在自己的时间片内运行,这样在不长的时间内,能使每个作业都运行一次。 8.为什么要引入实时OS?答:实时操作系统是指系统能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地运行。引入实时OS是为了满足应用的需求,熏好地满足实时控制领域和实时信息处涯领域的需要。 9.什么是硬实时任务和款实时任务?试举例说明。答:硬实时任务是指系统必须满足任务对截止时间的要求,否则可能出现难以预测的结是。举例来说,运载火箭的控制等。软实时任务是指它的截止时间并不严格,偶尔错过了任务的截止时间,对系统产生的影响不大。举例:网页内容的更新、火车售票系统。 10.试从交互性、及时性以及可靠性方面,将分时系统与实时系统进行比较。答:(1)及时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与分时系统类似,都是以人所能受的等待时间来确定;而实时控制系统的及时性,是以控制对象所要求的开始截止时间或完成截止时间来确定的,一般为秒级到毫秒级,甚至有的要低于100微妙。(2)交互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具有交互性,但人与系统的交互仅限于访问系统中某些特定的专用服务程序。不像分时系统那样能向终端用户提供数据和资源共享等服务。(3)可靠性:分时系统也要求系统可靠,但相比之下,实时系统则要求系统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因为任何差错都可能带未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灾难性后,,所以在实时系统中,往往都采取了

四种实时操作系统特性进行分析和比较

四种实时操作系统特性进行分析和比较 https://www.360docs.net/doc/3116383207.html,2006年11月18日21:55ChinaByte 本文对四种实时操作系统(RTOS)特性进行分析和比较。它们是:Lynx实时系统公司的LynxOS、QNX软件系统有限公司的QNX以及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实时Linux——新墨西哥工学院的RT-Linux和堪萨斯大学的KURT-Linux。 近年来,实时操作系统在多媒体通信、在线事务处理、生产过程控制、交通控制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因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基本特征概述 *QNX是一个分布式、嵌入式、可规模扩展的实时操作系统。它遵循POSIX.1 (程序接口)和POSIX.2(Shell和工具)、部分遵循POSIX.1b(实时扩展)。它最早开发于1980年,到现在已相当成熟。 *LynxOS是一个分布式、嵌入式、可规模扩展的实时 操作系统,它遵循POSIX.1a、POSIX.1b和POSIX.1c标准。它最早开发于1988年。 *RT-Linux是一个嵌入式硬实时操作系统,它部分支持POSIX.1b标准。 *KURT-Linux不是为嵌入式应用设计的,不同于硬(hard)实时/软(soft)实时应用,他们提出“严格(firm)”实时应用的概念,如一些多媒体应用和ATM网络应用,KURT是为这样一些应用设计的“严格的”实时系统。 体系结构异同 实时系统的实现多为微内核体系结构,这使得核心小巧而可靠,易于ROM固化,并可模块化扩展。微内核结构系统中,OS服务模块在独立的地址空间运行,所以,不同模块的内存错误便被隔离开来。但它也有弱点,进程间通信和上下文切换的开销大大增加。相对于大型集成化内核系统来说,它必须靠更多地进行系统调用来完成相同的任务。 *QNX是一个微内核实时操作系统,其核心仅提供4种服务:进程调度、进程间通信、底层网络通信和中断处理,其进程在独立的地址空间运行。所有其它OS服务,都实现为协作的用户进程,因此QNX核心非常小巧(QNX4.x大约为12Kb)而且运行速度极快。 *LynxOS目前还不是一个微内核结构的操作系统,但它计划使用所谓的“Galaxy”技术将其从大型集成化内核改造成微内核,这一技术将在LynxOS 3.0中引入。新的28Kb微内核提供以下服务:核心启动和停止、底层内存管理、出错处理、中断处理、多任务、底层同步和互斥支持。

操作系统第八章的中英文对照

第八章 虚拟内存:virtual memory 1:硬件和控制结构:hardware and control structures 08软件工程一班裴晓禹 1:一个进程可以被换入或换出主存,使得进程在执行过程中的不同时刻占据不同的区域。进程中所有的存储器访问都是逻辑地址,这些逻辑地址在运行时动态地被转换成物理地址。 2:一个进程可以划分成许多块,在执行过程中,这些块不需要连续地位于主存中。 3:在进程的执行过程中,该进程的所有页和所有段不需要都在主存中。 2:程序的执行:execution of a program 1:操作系统将一些程序的块带到主存。 2:进程执行中的任何时候都在主存中的部分被定义成进程的常驻集。 3:当处理器需要访问一个不在主存中的逻辑地址,则会产生一个中断,说明产生 了内存访问故障。操作系统将被中断的进程置于阻塞状态,并取得控制。 4:为了能继续执行这个进程,操作系统要把包含引发故障的逻辑地址和进程块取进主存1:操作系统产生一个磁盘I\O读请求。 2:产生I\O请求后,在执行磁盘I\O,期间操作系统可以分派另一个进程运行。 3:一旦需要的块被取进主存,则产生一个I\O中断,控制被交回操作系统,而 操作系统把由于缺少该块而被阻塞的进程置回到就绪态。

3:分割进程的优点:advantages of breaking up a process 1:在主存中保留多个进程: 1:对任何特定的进程都仅仅装入它的某些块,所以有足够的空间放置更多的进程.2:在任何时刻这些进程中都能至少有1个处于就绪态,于是处理器得到更有效的利用2:进程可以比主存的全部空间还大。 4:进程的种类:types of memory 1:实存储器real memory: 由于一个进程只能在一个主存中执行,因此这个存储器称作实存储器。 2:虚拟内存virtual memory: 程序员和用户通常感觉到一个更大的内存,通常它被分配到磁盘上,称作虚拟内存。 虚存允许更有效的多道程序设计,并解除了用户与主存之间没有必要地紧密约束。 5:系统抖动(颠簸):thrashing 1:当操作系统读取一块时,它必须把另一块扔出。 2:处理器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交换块,而不是执行指令。 6:局部性原理:principle of locality 1:局部性原理描述了一个进程中程序和数据应用的集簇现象。 2:很短的时间内仅需要访问进程的一部分块是合理的。 3:可以对在不远的将来可能会访问的块进行猜测。 4:虚拟内存比较实用而且有效。

=网络第三章知识点与习题v2讲解

第三章网络是如何工作的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由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计算机通过网络设备连接起来所组成的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可以进行数据通讯、数据共享及协同完成某些数据处理工作。 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数据通信(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资源共享(可实现硬件、软件、数据 的共享)和协同工作(或分布处理)。 3、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S)及对等网 传输介质有有线与无线两种。常用的有线传输介质有双绞线(100米以内的连接)和光缆。 通信连接设备包括中继器(Repeater)、集线器(Hub)、网桥(Bridge)、交换机(Switch) 和路由器(Router) 常用的网络操作系统有Windows NT、Windows2000、 Novell Netware、Unix和Linux 等 网络应用软件有两种结构,其中一种是客户/服务器(C/S)结构,还有一种是浏览器/服 务器(B/S)结构,两种方式最明显的区别在于,采用C/S结构时,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 01、某学校电信托管的网络中心到学校微机教室网络节点的距离大约为10千米,应选取的网络 传输介质是(C) A、五类双绞线 B、微波 C、光缆 D、同轴电缆 02、网络应用分为C/S与B/S两种模式,与B/S结构相比,C/S结构最大的特点是(B) A、更适合应用于局域网 B、需要安装专用的客户端软件 C、可以直接在浏览器中操作 D、客户端响应快 03、下列选项中,不能做为网络之间的传输介质的是:(D) A、电话线 B、微波 C、红外线 D、化纤 04、下列选项中,属于计算机网络通信设备的是(B) A、视频采集卡 B、网卡 C、声卡

网络操作系统大纲

《网络操作系统》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网络操作系统》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讲授Linux网络操作系统的应用和管理知识。使学生掌握Linux网络系统安装、调试和系统管理的技能和方法。通过对Linux网络管理的学习,使学生对网络系统管理和设置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能够进行Linux服务器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并掌握通过Shell对于服务器的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基本方法。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开设学年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计算机网络专业一门专业选修课,是培养学生使用Linux系统及利用Linux进行网络系统管理的课程,在三年制第二学年开设。 2.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分工: 先修课程:操作系统、微机组成原理等课程。 后续课程:计算机网络安全。 3.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1)了解和尊重知识产权,引导学生使用 OSS 软件。 (2)熟练使用 Linux 操作系统、掌握 Linux 的配置方法。 (3)掌握网络配制的方法,能够配制多种服务器。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格的科学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使学生适应知识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三、教学内容 1.学会安装 Linux 操作系统 2.熟悉 Linux 的图形界面操作 3.掌握 Linux 各类操作命令的使用 4.掌握 Shell 各种功能及其使用

5.掌握 Linux 的各种系统管理(包括:磁盘、文件系统、账户、权限、进程、软件、备份、日志等) 6.掌握 Linux 环境下各种网络服务的配置(包括:DNS、E-Mail、FTP、Apache、Samba 等) 四、课程教学方法 此门课程的操作性很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是学习后可以很好地利用Linux 系统来配置服务器及管理服务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多动手操作实践,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操作的技巧。基于以上的目的,在本课程中,教师采取案例式教学法,将课程分解成若干项目,在每个项目中将重点和难点进行分解,这样利于学生学习和接受,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对于重点内容,会有重复练习的过程,这样才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案例教学在为初步学习Linux 的学生提供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的同时配合典型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熟悉Linux 的使用和配置过程。鼓励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并进行案例分析,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深化教学内容。建议学生自学时间应该大于建议学时数的两倍。 五、成绩评价方式 上机考核 本门课程采取案例式教学方法,所以,在考核时建议采取项目验收的方法,这样能很好地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及能真实反映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课时分配表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八章】 汤子瀛版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八章】 1.分别就数据项、记录和文件的概念进行解释。 数据项可分为基本数据项和组合数据项。基本数据项是用于描述一个对象某种属性的字符集,是数据组织中可以命名的最小逻辑数据单位,又称为原子数据、数据元素或字段,其具有数据名、数据类型及数据值三个特性。组合数据项则由若干数据项构成。记录是一组相关数据项的集合,用于描述一个对象某方面的属性。文件是具有文件名的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 2.按文件的物理结构,可将文件分为哪几类? 按文件的物理结构,可将文件分为三类:(1)顺序文件,指把逻辑文件中的记录顺序地存储到连续的物理盘块中;(2)链接文件,指文件中的各个记录可以存放在不相邻的各个 物理块中,但通过物理块中的链接指针,将它们链接成一个链表;(3)索引文件,指文件中的各个记录可以存放在不相邻的各个物理块中,但通过为每个文件建立一张索引表来实 现记录和物理块之间的映射关系。 3.文件系统的模型可分为三层,试说明其每一层所包含的基本内容。 答:文件系统模型如图所示: (1)最低层为对象及其属性说明,主要包括文件、目录、磁盘存储空间等三类对象。(2)最高层是文件系统提供给用户的接口,分为命令接口、程序接口和图形化用户接口等三 种类型。(3)中间层是对对象进行操纵和管理的软件集合,是文件系统的核心部分,拥有文件存储空间管理、文件目录管理、地址映射、文件读写管理及文件共享与保护等诸多功能。具体又可分为四个子层:①I/O控制层(又称为设备驱动程序层),主要由磁盘驱动程序和磁带驱动程序组成,负责启动I/O设备和对设备发来的中断信号进行处理;②基本文 件系统层(又称为物理I/O层),主要用于处理内存与磁盘或磁带机系统之间数据块的交换,通过向I/O控制层发送通用指令及读写的物理盘块号与缓冲区号等I/O参数来完成;③基 本I/O管理程序层(即文件组织模块层),负责完成与磁盘I/O有关的大量事务,包括文件所在设备的选定、文件逻辑块号到物理块号的转换、空闲盘块的管理及I/O缓冲的指定等; ④逻辑文件系统层,负责所读写的文件逻辑块号的确定、目录项的创建与修改、文件与记录的保护等。 文件系统接口 对对象操纵和管理的软件集合逻辑文件系统 基本I/O管理程序(文件组织模块) 基本文件系统(物理I/O层) I/O控制层(设备驱动程序) 对象及其属性说明 4.对于一个较完善的文件系统,应具备哪些功能? 对于一个较完善的文件系统,应具备一系列的功能,包括对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目录管理、文件的读写管理以及文件的共享与保护等。其中,有些功能对用户是透明的,就呈现 在用户面前的功能来说,可通过用户对文件所能施加的操作来表现。对文件的操作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文件自身的操作,包括文件的创建、删除、读、写、截断及文件读/写位 置的设置;一类是对记录的操作,包括记录的遍历(即检索所有记录)、单个记录的检索以及记录的插入、修改和删除。 5.什么是文件的逻辑结构?什么是文件的物理结构? 文件的逻辑结构是指从用户的观点出发所观察到的文件组织形式,也就是用户可以直接处理的数据及其结构,它独立于物理特性;而文件的物理结构则是指文件在外存上的存储组

ios操作系统与安卓系统对比的优势教学文稿

i o s操作系统与安卓 系统对比的优势

ios操作系统与安卓系统对比的优势 Android抗衡iOS还是有些力不从心,比如在移动应用开发者的收入方面,平台的整合度,操作的流畅度等。尤其在企业级市场,几乎已被iOS全面占领,新兴的企业都表示更加青睐iOS而非所谓“开放”、基于Linux内核、拥有双核甚至四核……的Android设备。 企业级用户对稳定和实时性的需求恰恰就是Android的软肋,网络上一个段子很能表现Android的窘境:“Android用户三大爱好:刷机重启换电池”,还有人出来解释“为什么Android永远不会比iOS流畅”,并称Android是本着学、赶、超的思路诞生并发展起来,在黑莓时代Android设备最早是按照全键盘机型作为参考,后来iPhone的横空出世才导致Android瞬间改头换面,于是为后面的图形渲染等等埋下了隐患。 Android是第一个内置支持Java的操作系统,Android应用程序使用Java语言编写。Android开发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Java语言核心能力是否扎实。iOS苹果的iPhone和iPad应用开发都指定使用同一开发语言:Objective-C 语言。Objective-C是Cocoa的本地编程语言,Coaco框架和大多数应用程序都使用该语言编写而成。但是也可以使用Python、Ruby等其他编程语言开发应用程序,并且此种开发方式也可使用Cocoa框架。 系统特性: 1、与硬件整合度高:使用起来更加流畅;不支持Flash,但可以使用第三方程式Jailbreak观看。 2、通知中心:苹果在iOS5上改变了通知中心的形式。在新的通知中心中,提示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弹出,而是像Android系统那样出现在屏幕上方。你可以下拉这个菜单,选择自己想查看的信息。不会再被弹出的信息打扰还是件很令人舒服的改变。

计算机试题第三章

[1]. 软件是以二进位表示,且通常以电、磁、光等形式存储和传输的,因而很容易被复制。√ [2]. AutoCAD是一种_______软件。D A 多媒体播放 B 图像编辑 C 文字处理 D 绘图 [3]. 关于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及CMOS存储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B A BIOS存放在ROM中,是非易失性的 B CMOS中存放着基本输入输出设备的驱动程序 C BIOS 是PC机软件最基础的部分,包含CMOS设置程序等 D CMOS存储器是易失性存储器 [4]. 汇编语言源程序可以不加修改地移植到其他计算机上使用。× [5]. 下列诸多软件中,全都属于系统软件的是________。A A Windows 2000、编译系统、Linux B Excel、操作系统、浏览器 C 财务管理软件、编译系统、操作系统 D Windows98、Google、Office 2000 [6]. 为了防止存有重要数据的软盘被病毒侵染,应该________。D A 将软盘存放在干燥、无菌的地方 B 将该软盘与其它磁盘隔离存放 C 将软盘定期格式化 D 将软盘写保护 [7]. Windows系统中,每一个物理硬盘只能建立一个根目录,不同的根目录在不同的物理硬盘中。× [8].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4个基本组成成分有:_________。A A 数据、运算、控制、传输 B 外部、内部、转移、返回 C 子程序、函数、执行、注解 D 基本、派生、定义、执行 [9]. Windows系统中采用图标(icon)来形象地表示系统中的文件、程序和设备等对象。√ [10]. 程序设计语言可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其中高级语言比较接近自然语言,而且易学、易用、程序易修改。√ [11]. 微软Office软件包中不包含________。A A Photoshop B PowerPoint C Excel D Word [12]. PC机加电启动时,正常情况下,执行了BIOS中的POST程序后,计算机将执行BIOS 中的_________。 A A 系统自举程序(引导程序的装入程序) B CMOS设置程序 C 操作系统引导程序 D 检测程序 [13]. 个人计算机是由于单片微处理器的出现而开发成功的,价格便宜、使用方便、软件丰富,它们都运行Windows操作系统。× [14]. 由于计算机通常采用“向下兼容方式”来开发新的处理器,所以,Pentium和Core系列的CPU都使用相同的芯片组。× [15]. 为了延长软件的生命周期,常常要进行软件版本升级,其主要目的是减少错误、扩充功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16]. 程序的核心是算法。× [17]. Java语言和C++语言都属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 [18]. 以太网中,检测和识别信息帧中MAC地址的工作由________卡完成。网 [19]. Excel属于________软件。 A A 电子表格 B 文字处理 C 图形图像 D 网络通信

Linux系统与Windows系统的比较

Linux系统与Windows系统的比较一.Linux系统与Windows系统的共性 Linux系统与Windows系统具有以下有相似之处。 1.多用户操作系统 Linux系统与Windows系统都是多用户操作系统,由许多不同的用户来使用,系统为每个用户提供单独的环境和资源,基于用户身份来控制安全性。Linux系统与Windows系统都可以以组成员的方式来控制资源的访问权限,这样在用户数目较大时可以不必为每一个账号设置权限。 2.支持多种文件系统 Linux系统和Windows系统都支持多种文件系统。文件资源可以通过NetBIOS、FTP或者其他协议与其他客户机共享,可以很灵活地对各个独立的文件系统进行组织。 3.支持多种端口和设备 Linux系统和Windows系统都支持各种物理设备端口,如并口、串口和USB接口。支持各种控制器,比如IDE和SCSI控制器。 4.支持联网功能 Linux系统和Windows系统都支持多种网络协议,比如TCP/IP、NetBIOS和IPX;都支持多种类型的网络适配器;都具备通过网络共享资源的能力,比如共享文件和打印机;都可以提供网络服务功能,比如DHCP、DNS、Web、mail等。 5.服务 Linux系统和Windows系统都提供服务。所谓服务,是指在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可以为系统和远程调用该服务的计算机提供一些功能。在系统引导的时候可以单独控制并自动启动这些程序。 二.Linux系统与Windows系统的区别 Windows系统Linux系统 应用目标定位于个人桌面用户,易 使用,易维护,界面美观定位于网络操作系统,设计灵感来源于UNIX 操作系统,命令设计比较简单,Linux系统配置文件和数据都以文本为基础。Linux系统同样拥有非常先进的网络、脚本和安全能力 图形化界面必选的图形界面,图形界可选的图形化界面,图形环境并没有集成到

常见的操作系统及其优缺点比较

常见的操作系统及其优缺点比较 系统名称简介DOSDiskOperatingSystem又称DOS(简写),中文全名“磁盘操作系统”。 Windows发行于2001年10月25日,原来的名称是Whistler。 2011年7月初,微软表示将于2014年春季彻底取消对Windowsxp的技术支持。 UNIX是一个强大的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支持多种处理器架构,按照操作系统的分类,属于分时操作系统。 Linux是一种自由和开放源码的类Unix操作系统。 可安装在各种计算机硬件设备中。 世界上运算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运行的都是Linux系统。 Android是一种以Linux为基础的开放源代码操作系统,主要使用于便携设备。 优点1快捷,熟练的用户可以通过创建BAT或CMD批处理文件完成一些烦琐的任务。 2速度快,安全,价格便宜。 缺点1日常应用功能不丰富,(没有图形界面)命令行操作不直观,对设备的支持比较少2很多设备的大部分程序都不能在DOS环境下执行。 1.系统更新落后,漏洞较多,不稳定,易受病毒和木马的攻击; 2.自带软件版本较低,需要自行卸载升级; 3.所有软件和程序预装在C盘,加重系统负担,即使卸载,仍有残余大量垃圾碎片文件,容易拖慢系统。

1UNIX系统的标准1/O库相对其底层的系统调用接口已变得越来越复杂了。 2传统的UNIX内核不够灵活,不具备很好的可扩充性,也很少代码复用的设施。 android1图形界面良好,拥有良好的集成开发环境,操作简单。 提供了一个可伸缩的高性能平台。 2整合常见应用软件,简单,快捷,方便。 适合电脑城销售人员及维修商快速装机。 1由于附带源代码,用户可以分析它,更改它。 文件系统小巧,简单。 2将所有的设备用文件表示,可使用与处理文件相同的命令和系统调用集访问设备。 3具有可移植性。 1安全、易维护、稳定。 1缺失的应用软件和游戏-您会失2软件自由/开源去一些熟知的应用程序。 3低成本-大多数2缺少硬件支持-绝大多数硬件是4透明公开-绝大多数支持的,但不是全部GNU/Linux是开放开发的。 3寻求帮助更难-通常朋友、家人、同事不能帮您解决GNU/Linux相关问题,所以您需要在线获取帮助。 开放性强、挣脱运营商的束1个人隐私难得到保守。 缚,具有丰富的硬件选择2系统自带广告太多。 3过分依赖开发商缺少标准配置。

网络操作系统习题

第一章习题 1、什么是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是怎样构成的?19 一种可以按用户要求接收和存储信息,自动进行数据处理并输出结果信息的系统 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2、什么是操作系统?请说明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20 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系统软件,他是这样一些程序模块的集合:能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及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控制程序的执行,并向用户提供各种服务功能,使得用户能够灵活,方便,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并使整个计算机系统高效地运行 地位:是系统软件,连接了硬件和软件,是两者之间的桥梁 作用: 1)计算机资源的管理者 2)人机交互的接口 3)是扩展机和虚拟机 3、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哪些资源?19 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 4、请从资源管理的角度说明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20 根据用户对各种软硬件资源的需求情况,资源的当前分配和使用情况以及有关的资源进行调度,并对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 5、操作系统有哪些基本特征?20 1)并发性 2)共享型。互斥共享,同时共享 3)随机性 6、叙述各类操作系统的工作方式及特点22-24 31小结 1)批处理操作系统特点是成批处理,目标是系统资源利用率高,作业吞吐量高,缺点是用户不能直接与计算机交互2)分时操作系统采用时间片轮转的方式处理服务请求,具有多路性,交互性,独占性和及时性的特点 3)实时操作系统使计算机能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响应外部时间的请求,具备高度可靠性 4)网络操作系统是在各种计算机操作系统之上按网络体系结构协议标准设计开发的软件,包括网络管理,通信,安全,资源共享功能以及各种网络应用 5)分布式操作系统是网络操作系统更高级形式,所有主机使用同一个操作系统,资源具有深度共享性,透明性和自治性

论文(linux操作系统与Windows操作系统的区别)

海南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分析linux操作系统与Windows操作系统的区别 学号: 姓名: 年级: 学院: 系别: 专业: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年月日

摘要 本文通过对Linux操作系统和Windows操作系统各自的发展特点与发展环境的比较,分析出windows与Linux的本质差别与存在此差别的根本原因。 通过二者内在特点及组成浅述,对两种操作系统做了权限、费用、读取、命令、弹性化与刻板化、安全稳定等方面的差异性对windows与Linux进行比较。 在硬件支持支持、购买能力、安装难易、占用内存、设备驱动、性能、稳定能力、编程、网络、安全、创新等10方面对windows与Linux做了优劣势的简单比较。 通过对windows与Linux更见详细的优劣势比较,以此对Linux与Windows 操作系统的区别做出了详细而具体的分析与论述。 借鉴以上分析结果,对不同人群、领域使用windows与Linux的优势劣势进行阐述,得出windows更适合初学者及工作需求低的人,而Linux更适合计算机高手及计算机专业人士使用。 关键词:Linux、Windows、操作系统、区别、开放源代码、稳定性。

Abstract Based on the Linux operating system and Windows operating system features and development of their own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nature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windows and Linux and the root cause of this difference exists.By the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osition of both light above, made on the two operating systems permission, expenses, read, order, flexible and stereotypical,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difference compared to the windows and Linux.Support in hardware support, purchasing power, ease of installation, take up memory, device drivers, performance, stability, capacity, programming, networking, security, innov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windows 10 and Linux do a simple comparison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rough the windows and Linux even more detai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order for Linux and Windows operating systems to mak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detailed and specific analysis and discussion.Learn from the above analysis, the different groups, areas of the advantages of using windows and Linux described disadvantages, more suitable for beginners to come and work windows of low demand, while Linux is more suitable for computer experts and computer professionals. Keywords: Linux; Windows; operating system; different;open source;stability.

第五章internet网络基础

第5章Internet网络基础(参考答案) 1.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2.写出下列网络的英文缩写: 中国科学技术计算机网CSTNET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 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ChinaGBN 3.在计算机网络中,局域网的英文缩写是LAN ,城域网的英文缩写是 MAN ,广域网的英文缩写是WAN 。 4.Internet的前身是ARPA网。 5.Internet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方式访问资源。 6.在Internet中,将提供资源的计算机称作服务器,而将使用资源的计算机称作客 户机。 7.进入Internet主要有三种方式:终端方式、主机方式、网络方式。 8.WWW的中文全称是环球信息网,其本质是一种信息查询工具。 9.在Internet中,下列服务项目的英文缩写是 环球信息网WWW 电子邮件E-mail 远程登陆 Telnet 电子公告牌BBS 文件传输FTP 即时通信 IRC 10.HTML语言的全称是超文本标记语言。 11.互联网络上的服务都是基于某一种协议,WWW服务是基于协议HTTP 。 12.WWW主页的创建是使用HTML 语言。

13.WWW在客户机方面使用的程序称作浏览器。 14.在计算机网络中,用于连接不同类型网络的器件是网关。 15.用于连接相同类型网络的器件是路由器。 16.用于连接两个同类网络操作系统得器件是网桥。 17.因特网中的Modem指的是调制解调器。 18.MODEM中将模拟信号转为数字信号的过程称为解调。 19.MODEM中将数字信号转为模拟信号的过程称为调制。 20.调制解调器的作用是__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间的转换__。 21.调制解调器可分为内置式、外置式、PC卡式。 22.上网中,为了实现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间的相互转换,必须具备的硬件设备是___调 制解调器__。 23.利用电话线进行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应使用的设备是调制解调器。 24.在计算机网络中,为了正确传输信息而制定的关于传输规则,信息格式的约定被称为 协议。 25.IPv4的IP地址为32 位。 26.按网络规模大小,IP地址一共可分为 5 类。 27.IP地址85.162.117.236属于 A 类地址,子网掩码为255.0.0.0 。 28.IP地址170.23.8.166属于 B 类地址,子网掩码为255.255.0.0 。 29.IP地址205.200.12.101属于 C 类地址,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 30.IP地址是网上的通信地址,是运行TCP/IP协议的惟一标识。 31.Internet的核心是TCP/IP 协议。

操作系统第八章课后习题

1.目前常用的外存有哪几种组织方式? 答;(1)连续组织方式。为每一个文件分配- -组位置相邻接的盘块,由此形成的文件物理结构是顺序式的文件结构。 (2)链接组织方式。为每个文件分配一组位置离散的盘块,通过给每个盘块设置一个指针,将属于同-一个文件的盘块链接在一起,链接的顺序和文件的逻辑页的顺序一致。由此形成的文件物理结构是链接文件。 (3)索引组织方式。为每个文件分配- -组位置离散的盘块,为每个文件建立一个物理结构的索引表,记录分配给该文件的物理盘块,以及这些盘块和文件逻辑页顺序的对应关系。由此形成的文件物理结构是索引文件。 2.由连续组织方式所形成的顺序文件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它主要应用于何种 场合? (1)连续组织方式所形成的顺序文件的主要优点①顺序访问容易②顺序访问速度快 (2)连续组织方式所形成的顺序文件的主要缺点①要求为一个文件分配连续的存储空间 ②必须事先知道文件的长度;③不能灵活地删除和插入记录 ④对于那些动态增长的文件,由于事先很难知道文件的最终大小,因而很难为分配空间,而即使事先知道文件的最终大小,在采用预分配存储空间的方法时也会使大量的存储空间长期空闲。 (3)主要适用场合:连续组织方式所形成的顺序文件是一种最简单、最常用的文件组织方法,它适用于许多资料处理的场合,如磁带文件,打印文件都是常用的顺序文件。 3.在链接式文件中常用哪种链接方式?为什么? 答:链接方式分为隐式链接和显式链接两种形式。隐式链接是在文件目录的每目录项中,都含有指向链接文件第一个盘块和最后一个盘块的指针。显式链接贝把用于链接文件各物理块的指针,显式地存放在内存的一张链接表中。 4.在文件分配表中为什么要引入“簇”的概念?以“簇”为基本的分配单位有什么好处? (1)引入“簇”的原因:为了适应磁盘容量不断增大的需要,在进行盘块分配时不再以盘块而是以簇(Cluster)为基本单位。一个簇应包含扇区的数量与磁盘量的大小直接有关。 (2)以簇作为基本分配单位的好处:能应磁盘容量不断增大的情况,还可以减少FAT 表中的项数(在相同的磁盘容量下,FAT表的项数是与簇的大小成反比),使FAT 表占用更少的存储空间,并减少访问FAT表的存取开销。 5.简要说明为什么要从FAT12发展为FAT16?又进一步要发展为FAT32? 答:(1)从FAT12发展为FAT16的原因:FAT12 表中的表项有限制,亦即最多只允许4096个。这样,随着磁盘容量的增加。必定会引起簇的大小和簇内碎片也随之增加。要想增加FAT 表中的表项数,就必须增加FAT 表的位数(宽度)如果我们将FAT表项位数增至16位,最大表项数将增至65536 216 )个,此时便能将一个磁盘分区分为65536 (216 )个簇。 (2)从FAT16发展为FAT32的原因:由于FAT16 表的长度只有65535项,随着磁盘容量的增加,簇的大小也必然会随之增加,为了减少簇内零,也就应当增加FAT 表的长度,为此需要再增加FAT 表的宽度,这样也就由FAT16演变为FAT32

实时操作系统包括硬实时和软实时的区别

一.什么是真正的实时操作系统 做嵌入式系统开发有一段时间了,做过用于手机平台的嵌入式Linux,也接触过用于交换机、媒体网关平台的VxWorks,实际应用后回过头来看理论,才发现自己理解的肤浅,也发现CSDN 上好多同学们都对实时、嵌入式这些概念似懂非懂,毕竟如果不做类似的产品,平时接触的机会很少,即使做嵌入式产品开发,基本也是只管调用Platformteam封装好的API。所以在此总结一下这些概念,加深自己的理解,同时也给新手入门,欢迎大家拍砖,争取写个连载,本文先总结一下实时的概念,什么是真正的实时操作系统? 1. 首先说一下实时的定义及要求: 参见 Donal Gillies 在 Realtime Computing FAQ 中提出定义:实时系统指系统的计算正确性不仅取决于计算的逻辑正确性,还取决于产生结果的时间。如果未满足系统的时间约束,则认为系统失效。

一个实时操作系统面对变化的负载(从最小到最坏的情况)时必须确定性地保证满足时间要求。请注意,必须要满足确定性,而不是要求速度足够快!例如,如果使用足够强大的CPU,Windows在CPU空闲时可以提供非常短的典型中断响应,但是,当某些后台任务正在运行时,有时候响应会变得非常漫长,以至于某一个简单的读取文件的任务会长时间无响应,甚至直接挂死。这是一个基本的问题:并不是Windows不够快或效率不够高,而是因为它不能提供确定性,所以,Windows不是一个实时操作系统。 根据实际应用,可以选择采用硬实时操作系统或软实时操作系统,硬实时当然比软实时好,但是,如果你的公司正在准备开发一款商用软件,那请你注意了,业界公认比较好的VxWorks(WindRiver开发),会花光你本来就很少的银子,而软实时的操作系统,如某些实时Linux,一般是开源免费的,我们公司本来的产品就是基于VxWorks的,现在业界都在CostReduction,为了响应号召,正在调研如何把平台换成免费的嵌入式实时Linux。同学们,如何选择,自己考虑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