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合伙人影评

合集下载

中国合伙人 影评

中国合伙人 影评

《中国合伙人》影评(杂感式)《中国合伙人》是杰出的导演陈可辛通过出色的故事、围绕着梦想,美国,留学,创业为主线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而励志追梦故事,影片无论是在拍摄技巧、叙事结构、主题思想定位方面都有一定的杰出之处,是一部好影片,令人深思寓意丰富。

电影的开头叙述了三个“中国合伙人”的相遇,同时也运用插叙的方式插入未来的三个兄弟创业历程的片段。

因为主演孟晓骏实现了去美国的梦想,所以只留下主演成东青和王阳,虽然孟晓俊去了美国可是孟晓骏在美国过的并不好,在美国受到了各种压力和嘲讽只能回国,可是这又不仅是困难也是一个机会,这机会带给三个兄弟不一样的收获。

虽然几经波折、几欲分离,但是三兄弟依然在一起,即使他们性格不同:孟晓俊是温文儒雅,富有才气的“海归精英”,王阳是浪漫的骑士,而成东青则是性格懦弱,被好朋友王阳、孟晓俊笑称为“土鳖”,害怕任何风险。

可是这并不影响他们创业,反而成为他们的优势,孟晓俊的睿智和对美国的了解使他想到办“一对一签证模拟面试”,而王阳因为看过上百部好莱坞电影,受过“美国妞”的培训所以特别了解美式思维,形成了独特的电影式教学法,而成东青最擅长的是演讲,几句自毁形象的自嘲只为博一笑。

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他们的付出和不想被世界改变的心态,成就了他们的成功,虽然影片没有铺天盖地的“青春”、“友情”等卖弄这词,虽说不上有多感人,可是我觉得流露出的是真情,那种在最好的朋友遭受困难的时候伸出
援助之手的感觉,没有都雄厚但也也谈不上虚假,那是属于那个年代的故事。

徐幸子
2013年7月18日。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影评600字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影评600字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影评600字中国合伙人观后感1电影散场后,影院里响起了若干掌声,我想这大约不是因为这故事有多好,而是因为它呈现出的某种正确。

因为对于某些人来说,励志或者中国梦就是最大的正确,而拉上一堆“民企英雄”陪绑,则更是一种不失狡猾的正确。

前几天央视重放了《甜蜜蜜》,现在看起来恐怕不是个好主意。

大抵相仿的几十年跨度,相仿的国人寻梦故事,相仿的旁白乃至于相仿的分分合合,与前者的扎实沉静相比,《合伙人》却要单薄得多。

与大多不怎么成功的大事记式电影类似,陈可辛老师用一些典型时代符号,一些琐碎而充满仪式感的猛烈画面,一些煽情的场景,再填上一些音乐就能剪过好几年去。

而比起《甜蜜蜜》刻画时代的丰满,《合伙人》关于旁人的描述寥寥,成百上千人只是被充当了背景板。

关于狡猾的正确,以三兄弟赴美谈判一段为甚。

电影用“我们不是东亚病夫”式的老套桥段,把某人的个人受挫经历与谈判桌上的针锋相对混为一谈,将野蛮生长的原罪简单消解为西方偏见与东方崛起,正所谓美国梦过时了,中国梦来了。

且不提这种态度由一个以输出美国梦为宗旨的公司来表达算不算吊诡,至少抄袭ETS教材一事,叙述创业初期故事时并未提及,一直拖到行将成功才糊涂带过,这方法恐怕是狡猾了点吧。

或者还是应该说,励志就是最大的正确,正如所谓成功就是唯一的正确,哪怕是鸡贼了些?中国合伙人观后感2有人怀疑苏梅与成东青间的爱情,认为苏梅一直在有意无意的利用“东子”这只癞蛤蟆。

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成东青因追求苏梅而患上肺结核,在他休学期间苏梅对成东青的关怀,足以说明她已经接受了成东青。

苏梅去美国前的最后一个晚上“睡了”成东青,并非对二人爱情的结算或对成东青的报答,是因为她认为完成美国学业后有回国的与成东青修正果的可能性,毕竟本分的女性轻易不会拿性作交易。

苏梅后来为了留在美国接受了其他男人,并向成东青宣告“分手”,这也进一步说明苏梅承认和成东青曾经牵过手,否则何来“分手”。

应该说成东青在追求苏梅这件事上是成功的。

中国合伙人影评3篇电影影评

中国合伙人影评3篇电影影评

中国合伙人影评3篇电影影评中国合伙人影评1曾经有个网络上流行的段子,把接下来我要说的某类人描绘得有声有色,段子说道:这个世界上,有一群人,每天都在报道他们的新闻,人人都关心他们的生活,如果你成了这种人,说明你成功了。

不用我多加解释,你随便打开一个网页,就会明白我在说的是哪类人。

尽管他们企业的产品和文化渗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的故事也时常在坊间流传,但是直到《中国合伙人》的出现,这些新兴企业家的形象,才算是走进了神话的殿堂。

香港导演陈可辛,也许不是一位传奇影人,但在港人拍“北佬”大陆人的创作群体里,他绝对算得上高手。

凭借着《甜蜜蜜》、《如果·爱》对大陆青年在历经浪潮后千变万化的心理感悟,到《投名状》里兄弟贪图名利而各自反目的唏嘘史话,这位半站稳脚跟的北上香港导演踏进了《中国合伙人》的片场。

影片表现了由黄晓明、邓超和佟大为扮演的某传奇外语教学机构的创始三人组之间的悲欢离合,故事从他们青春年少的大学时代说起,这意味着这部电影的背景设定需要考究地还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的风物面貌。

以往的北上导演,无论是做古装武侠戏,还是做现代都市戏,大体都是细节不堪推敲的山寨货色,而陈可辛几部内陆题材戏里,这点却难能可贵地做的出色。

无论是人物的服饰、发型,到每人寝室的布置,无不有模有样。

银幕上,黄晓明推着自行车走在寂静的北京街头,身后的墙上写着“申办2000年北京奥运会”之类的标语字样,而身前的职工宿舍楼上摔下了一台老式电视机,如果稍有当年对“北京申办奥运惜败悉尼”的新闻有些许记忆留存的观众,应该会对影片的此处细节会心一笑。

除美术上的“求精”外,电影语言的运用也让《中国合伙人》在同年的众多草台班子“神奇”大片中鹤立鸡群。

摄影师杜可风充分考虑到了当时校园环境内的弱照明条件,因此在夜景戏中巧妙地运用路灯和图书馆内的蜡烛来营造一种温热的浪漫效果,黄晓明和杜鹃之间的暧昧,也因此变得悱恻。

再后来,三人矛盾白热化到制高点,乒乓球室内俩人针锋相对的场景,摄影机又是通过门侧偷拍的方式来给快节奏的剪辑提供丰富的单人特写素材,无需再多言语,看官便能体会出个中升温的情绪氛围。

中国合伙人 影评

中国合伙人 影评

《中国合伙人》影评影片讲述由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大时代下三个年轻人从学生年代相遇、相识,拥有梦想,一起打拼事业,共同创办英语培训学校,最后功成名就实现梦想的励志故事。

影片节奏较快,时间跨度长,信息量大,将青年们的奋斗过程完整的展示出来,比较真实的体现了成功的艰辛。

印象比较深刻的场景;成东青被学校开除后骑车离开、黑暗的雪天下在废工厂办学,王阳剪发时流泪、孟晓骏与生物系同学擦过,令人感动。

影片配乐比较经典,很多旧时的标志性场景,迎合了当时的气氛,有浓郁的时代感。

人物塑造上,三位主要人物各有特色。

黄晓明饰演的成冬青,一个事业和感情双双受挫的农村屌丝,土得掉渣,但就是这个温吞水般的人物成为这部戏的戏胆,创业转变,心理历程刻画至深。

这个人物算是比较常规的人物,是三个人中笔墨最重,但效果一般,电影突出了他的失败与成功,但转变却一笔带过,真正出彩的地方在于中段,才是真正的创业历程,有心理也有行动,相反电影前后部分相对逊色,一向以耍帅为标榜的黄晓明这回一反常态,前半段书呆子样自毁形象,后半段情感迸放,一句“傻X”凸显演技。

邓超饰演的孟晓俊,比较容易刻画,孤傲、冷峻的神情,出国后的受挫,回国后梦想的实现与波折,表现的都非常好,邓超的形象比较适合这样的角色,将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演绎的很棒,后半段是其出彩的地方,也是产生冲突的地方。

陈可辛说过:“电影里的三个角色,我最像孟晓骏”。

也即陈可辛将自身的经历、情感等较多的融入在孟晓骏的身上,始终有一种孩子气在这个角色上,“此时无声胜有声”将这个人物的内心的自尊与脆弱传达的很具有特点。

不敢说佟大为很适合王阳这个角色,但王阳的人物塑造却是最成功的。

他就像《古惑仔》中的大天二,不是中心,但没有他玩不转。

他是三名角色中的润滑剂,从一个愤青,到随波逐流入俗,拿得起放的下,表面上悠闲自得,实际上内心缜密,把所有的事情看得很明白。

这个人物很聪明,始终以一个参与者但又不沉浸其中的身份来审视整个事态的发展,比如后半段的冲突戏份中,眼看着成冬青与孟晓俊一触即发,正是王阳出头,巧妙的将矛盾转移到自己身上,结结实实的挨了孟晓俊一拳,让后者情感得到宣泄,转移了成冬青与孟晓俊的冲突点,才有了后来的故事,否则《中国合伙人》就成了“中国散伙人”。

影评范文赏析:《中国合伙人》

影评范文赏析:《中国合伙人》

影评范文赏析:《中国合伙人》调成泛黄色调,温火热煮青葱岁月,《中国合伙人》里有旧时代热血青春;三个青年从一无所有到身家万贯,这是一部励志大片;横跨几个年代,里面有时代的断截面;还有始乱终弃的爱情,有始至终的友情……陈可辛想说的东西很多,但什么都没讲彻底。

或许,其实是这样,他并不想说这么多,他只是觉得要堆砌这么多,因为这些对票房可能有益。

经过《武侠》和《血滴子》(监制)或小或大的失败教训,他对失败产生前所未有的恐惧,迫不及待想找个机会消除挫败感。

陈可辛擅长刻画情感,以及更大一点的群体情怀,他所有的电影都在围着情感打转,即便在尝试拍摄中国式大片时,类型电影的框架也压制不住他对情感的突出关注。

这是陈可辛最大的优点,他懂得人性的复杂,情感的美好与哀愁。

可惜在《中国合伙人》里,他并没发挥出上好状态,成冬青、孟晓骏和王阳三人的性格和关系变化,包括他们各自的爱情,除了偶现的动人妙笔,几乎全靠旁白帮忙。

在讲述方式上,我没见过这么笨、这么匆忙的陈可辛,旁白多得令人厌烦,简直退化到早期作品《双城故事》的地步,旁白甚至比之更泛滥。

设想一下,假如抽掉三人相互交叉的旁白,仅借助于画面和情节,他们三人的性格和情谊差不多会坍塌。

过于依赖旁白,就像强行灌输的评述,生硬地为观者构建对主角们的印象。

作为北上拍片的港区导演,对于影片营造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代质感,当给予一些表扬,这也是陈可辛从不失手的地方。

不像别的香港导演到了内地,港味与陆味仓促杂交,如蹩脚的国语配音一样令人难受,陈可辛的《如果·爱》、《武侠》,包括这部《中国合伙人》,并没出现不自然的怪异问题。

当表面功夫做足,就要深入内核精神。

王阳是个文青,留着长发,有观众向陈可辛提问,王阳是否有海子的影子,他坦承,不知道诗人海子是谁。

这个无关紧要的事实,泄露了很多秘密,可解释三个人物没有人格(不一定是高尚的)魅力的原因。

陈可辛终究对人物的外在和内在设定有距离感,他做了功课,但视野和经验不够。

中国合伙人影评范文

中国合伙人影评范文

一、中国合伙人800字影评二、《中国合伙人》观后感《中国合伙人》观后感我觉得我被这部电影深深地鼓舞了,本身我比较喜欢这三位男主角,后来我真正的喜欢上了这部电影。

本电影我真的说不出哪里好,就是让我很振奋,让我能够和主人公一起煎熬,害怕,奋起,以至于为了他们的成功而高兴。

首先我觉得最成功的就是每个人的造型了。

成东青的蓝色外套里面的蓝色毛衣,充分说明了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的朴实,也同样展示了他的土鳖气质,王阳的长发,显示着他的不羁,而孟晓骏的西服的几乎正装的打扮,也说明了他的家庭条件的优越,预示着他成为唯一一个拿到签证的人。

其中,我看到了成东青、孟晓骏、王阳的华丽变身,每个人都在经历了低谷落寞后依然坚持梦想的激情,他们应该是我们的榜样,现在的大学生有几个人毕业后还能记得自己青春时期的梦想呢。

我好想有一份梦想,有一路一起追梦的人,这样的青春才是无悔的,可是,我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生活着,于是,我只能看着中国合伙人,赞叹着青春的伟大,为他们喝彩。

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

掉在水里不会淹死,呆在水里才会,你只有拼命的向前游。

——成东青不得不说成东青的变化非常大,无论是从造型还是言语。

片中有一个场景,孟晓骏严肃地问:“Do you have a dream?”成东青想了想后开着玩笑说“春梦算吗?”他的梦想说大也不大,他的梦想就是不要回到农村去;可他的梦想也不小,他成就了一个从36块钱到身价63亿的成功者。

我佩服他的不是他能在一个飞往美国的飞机上背下一本书,不是他面对孟晓骏暴怒时的坦然,不是他面对美国人污蔑时的冷静,而是他敢于去承担的责任感。

当无数中国人在中国使馆被美国炸了的时候,站在群众中被骂成“卖国贼”,被打的头波血流,依然直直的站在那里高声喊着“中国人打中国人算什么本事”的不是王阳,也不是孟晓骏,是他,成东青。

新梦想不是他一个人的,但当新梦想面对困难时,他冲在了最前方,去接受愚民的暴力,就像他多年前在大学时替王阳和孟晓骏堵住门免遭暴力时一样。

《中国合伙人》电影推荐理由

《中国合伙人》电影推荐理由

《中国合伙人》电影推荐理由1.强烈的历史感受《中国合伙人》以开放为背景,展现了中国三十年的巨变。

通过剧中三个主要角色的创业历程,电影生动地展示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和辉煌成就。

观众可以感受到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改变,从物质条件到思想观念,从厚重的工业到繁荣的商业领域,这些都成为电影中具有历史感的元素。

电影中还融入了开放时期的新闻实录,进一步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感和代入感。

2.人性的反思和情感触动《中国合伙人》在讲述商业创业的同时,也提出了深刻的人性问题。

电影展示了三个主角的不同性格和价值观触发的冲突和矛盾,以及商业世界的竞争和利益纠葛对他们情感和友谊的考验。

观众可以看到,商业的世界并不只是冷酷和金钱的堆砌,更多的是人性的挑战与思考。

通过主角之间的友情和背叛、追求利益和追求理想之间的内心挣扎,电影引导观众思考人性的价值和社会发展的真谛,深情打动了观众的心。

3.优秀的演员表演和精良的制作《中国合伙人》的演员阵容强大,由陈建斌、黄晓明、邓超等知名演员主演。

他们以饱满的情感表演和真实的人物塑造,使角色更加立体和有血有肉。

剧情的推进和情感的表达都随着演员的表演而更加饱满和真实。

此外,电影的制作也非常精良,场面宏大,画面精美,音效动人,无论是商业的繁华还是生活的细节,都给观众以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

总之,《中国合伙人》是一部有着较高艺术水准和思想深度的电影,它通过商业创业的故事,突出了中国开放三十年来的历史感受,引导观众思考人性内心的真实和社会发展的真谛。

同时,出色的演员表演和精良的制作也使观众更加沉浸在电影的情节和氛围中,给人以全方位的观影体验。

因此,无论是对于热衷历史、商业题材的观众,还是对于追求电影艺术的观众,都值得一看《中国合伙人》。

《中国合伙人》影评

《中国合伙人》影评

电影《中国合伙人》影评我一直比较欣赏陈可辛导演的作品,思想深刻、富有内涵、表现力和感染力极强,往往以小角色的精彩演绎,解决大多数人的困扰,给人以积极上进的力量,把一种正能量铭刻于观看者心中。

《中国合伙人》就不失为这样一部电影,不仅励志,更发人深省,给人奋斗的力量和成功的希望。

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可以让很多人引起共鸣的青春励志片,它贴近现实,深刻折射出了中国改革开放浪潮下社会青年创业旅程的坎坷与艰辛,观众或多或少都能从中找到曾经或者现在的自己,重温那些逝去得青涩回忆。

也清晰了诠释了一个道理—理想是美好,现实是残酷的,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影片《中国合伙人》是以青春励志为主旋律的电影,内地三大小生黄晓明、邓超、佟大为等强强联手首次合作,影片讲述的是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在当时大环境下三个年青人从学生年代相遇、相识、相知,因为拥有同样的梦想而一起打拼,共同奋斗创办英语培训学校的励志故事。

在这部影片中,我觉得最闪亮的就是台词、对白:“我不知道成功的公式,但是我知道当你在梦想的前进的道路上感到了曲折,那么你已经走在了成功的笔直的大道上”,“你只有在纽交所敲钟的时候,才会开始得到他们的尊重”,我想成功的动力有很多种,但你是否找到了适合于你的前进动力?奋斗没有了目标将会使人迷茫、不知所措。

所以,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将决定了你的前进方向。

思路决定出路,这是这部电影中人物创业的最根本的出发点。

电影《中国合伙人》讲述了“土鳖”成冬青、“海龟”孟骁俊和“愤青”王阳从上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30年的大变革背景下,三兄弟为了改变自身命运,创办英语培训学校,最终实现“中国式梦想”的“屌丝逆袭”的故事。

其中,“土鳖”成冬青有“高考落榜、泡妞招拒、教书失败”的坎坷,“海龟”孟骁俊则遭遇“出国受挫、事业不顺、野心受灭”的尴尬,“愤青”王阳历经“姑娘走了、兄弟散了、梦想飞了”的悲剧,但他们最终携手共同创造了商业奇迹,谨以他们艰苦的岁月,致他们终将辉煌的青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属于你我的“中国梦”
——《中国合伙人》赏析
“梦想是什么?”
“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


在这个时代飞速发展的旋风里,在这个社会剧烈变革的潮流中,许多人已变得圆滑隐忍,在社会的某个角落为了生计而埋头苦干,心中那个最初的梦想早已被残酷的生活和现实消磨得不见踪影。

就在这个时候,《中国合伙人》出现了,带着同样关于青春、关于梦想的故事,在这个有些迷茫的时代,唤醒每个人心底最初的梦想,那个属于你我的“中国梦”。

“中国梦”,这个看似有些遥远的词自提出之日起,便引发了诸多的讨论。

《中国合伙人》的出现,以电影的形式呈现了关于“中国梦”的具体可感的故事,让人们对于“中国梦”有了更深的理解。

如果说,好莱坞电影是“美国梦”在世界传播最大的功臣,那么《中国合伙人》也承担起了向国人甚至世界普及“中国梦”这一概念的角色。

影片以中国人的“美国梦”为背景,讲述了改革开放至今,三十年大变革背景下,成东青、王阳和孟晓俊三人通过自己的奋斗创立了“新梦想”培训学校,从而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

他们的成功的过程也正是“中国梦”从梦想变为现实的过程。

影片中的三个主人公各个性格鲜明,都有着自己的梦想。

孟晓俊是这三个人中最具“改革”意识的人,他想要改变自己,改变世界。

对于他来说,去美国成了他家的传统,成了他的命中注定,当然也自然成了他的梦想。

当他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拿到签证,怀着雄心壮志前往美国的时候,他曾放出豪言,“我再也不回来了。

”可事实上,真正到了美国的孟晓俊才发现,原来美国并不是他想象中实现梦想的圣地,相反,他满腹才华无处可施,所谓志向抱负更是不知从何实现,为了生计,他甚至不得不去饭店当了服务员。

也正是因为他在美国不得志的经历,让他在回国加入成东青的培训学校之后,在谈到“新梦想”上市的时候,那么坚持。

有了在美国那段不受重视,甚至没有尊严的生活之后,孟晓俊更加明白上市对“新梦想”的意义,他之所以为了“新梦想”那么努力,不是因为他想赚钱买名车豪宅,不是因为他想要得到多少股份,是因为自己的尊严,民族的尊严,他想让美国看到中国的崛起。

这才是孟晓俊真正的梦想,也是属于你我的每个中国人的“中国梦”。

关于王阳,他是三个人中最文艺、最浪漫的一个。

他没有孟晓俊的雄心,也没有成东青的执着。

他也曾经跟所有人一样想要去美国,却也可以为了自己喜欢的女人放弃了签证,他也为了“新梦想”付出很多努力和心血,却在很多次孟晓俊和成东青为了“新梦想”的问题打得要死要活的时候,只是在一旁淡然的劝架。

或许他曾经幻想过以后浪漫唯美的生活,但在经过现实打磨之后,他比谁都更加清醒和淡定,他追求的只是平平淡淡的生活,取一个不那么漂亮却很会做饭的妻子未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王阳的梦想正是普通的中国人民的梦想,舒适、安逸、平淡的生活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中国梦”。

最后说到成东青,他是三个人中最执着、老实的一个,他的故事向我们很好地诠释了“中国梦”从梦想到现实的实现过程。

成东青在农村出生,忠厚老实的同时也是一身傻里傻气。

他用了三年时间,靠着母亲借来的钱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在大家都争相想去美国的时候,他却只是想去天安门;他蹩脚的英语发音被嘲笑是以前学过日语;尽管读完了800本书,可签证仍然被拒;就算后来当了老师,上课也是不温不火,没有人愿意听;好不容易追到了喜欢的女孩子,也以分手告终。

面对着生活给他的连番打击,成东青没有怨天尤人,没有灰心丧气,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只能放手一搏,凭借自己的踏实执着,他一步一步地走向自己的梦想,一步一步走向自己人生的巅峰。

他农村出生,从来就没有孟晓俊那样的远大抱负,他所想的就是还上自己上学家里欠下的钱,改变自己穷苦的命运。

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也正
是许多跟成东青有相同处境的中国人的梦想,成东青最后的成功也向我们昭示了梦想实现的可能性,激励着我们为了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正如成东青和他的合伙人,正如影片最后出现的杨澜、马云等各界有名的人,他们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改变自己命运实现自己梦想的同时也实现着一个个小小的“中国梦”,正是这一个个“中国梦”的实现改变了中国,让中国得以发展。

中国合伙人只是十三亿中国人的缩影,他们的梦想也正是属于每一个中国人的“中国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