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之堂跟诊日记第四部分(作者:曾培杰、陈创涛)
【任之堂跟诊日记2(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作者:曾培杰、陈创涛)

【任之堂跟诊日记2(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作者:曾培杰、陈创涛)任之堂跟诊日记2(第一部分作者:曾培杰、陈创涛)四月十二日。
老师说,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特别是中医这门学问,学到上面去,就越接近于道,就已经不止于学问了,而是在修道。
做学问中离不开知识,修道讲究的是心性。
《道德经》说:“为学日增,为道日损。
”增的是百家的知识,损的是千般的杂念。
老师依然在不断地学习知识。
我们来老师这儿两个月左右,经常都看到老师从网上购了一批又一批的书回来,老师往往一出手,就是十几本几十本。
吉铃说,她姐是卓越网亚马逊的钻石会员,已经买过几十万块的书,折扣相当划算。
老师说,他现在也是黄金会员了,也买过几万块钱书。
关于买书,堆积知识,老师是从不吝啬的。
只要是好书,跟老师说一下,他就从网上购回来,给我们大家一起看。
譬如,老师给我们每个人都购买了《药性赋白话解》、《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要文便读》,还有网上老师的朋友介绍的《石恩骏临床方药经验集》等,这样我们每天都有读不完的书,每天都在接受各家学说。
老师说以前他总是舍不得花钱买书,毕竟经济有限。
但自从老师写的书出版后,得到相应的稿酬,虽然不高,但买一屋子书是绰绰有余的。
老师说写书不是为了赚钱,也不是为了出名。
而是为了传播知识,回馈社会。
写得是知识,换回来的也应该是知识,而不是钱。
我就这样想,写一本书换了一屋子书回来,多值啊!我写书是为了传播知识,回报的也是知识。
你们写跟诊日记也是一样,付出的是知识,收获的也是知识……老师现在是一半修学,一半修道,他多次提到五十岁以后有修道之志。
修道日损,老师也是性情中人,把名利外在的东西看得越来越淡。
那天,老师看完病人,情不自禁地脱掉鞋子,盘起腿来。
王蒋第一个发现,老师穿的袜子居然是破了大洞的。
东梅跟郑姐照相,郑姐穿的外衣居然是九十年代的。
老师给她买的衣服,她一穿就是十几年,郑姐节约也是源于一份环保之心。
现在也受老师影响基本跟老师吃素了,吃一顿素食就能保护一大片绿林。
中医跟诊日记4第8天:你相信我,我就尽心尽力帮你治疗

中医跟诊日记4第8天:你相信我,我就尽心尽力帮你治疗第8天,2018年5月12日,星期六阴有雨。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就是说对于工作经验,丰富的人来说,你开口说话,动手做事,就可以看出你对这份工作的熟练程度,而对于外行人,看事情又不过是看外表凑个热闹而已。
上班之前,陈老拿了一本比砖头还厚的现代方剂学书给我保管,让大家一起阅读。
双手接过书后,发现书的封面有些破损,于是和亚楠一起用胶布把书粘好,翻开书里面有许多的古方剂,在加减变化之后,治疗现代人的疾病。
患者自诉:医生,我吃了五剂药后,感觉效果不大。
蒋师兄问完患者姓名后,在电脑上,搜索其资料:陈某,男,55岁,因腰部疼痛数月,近日疼痛加重,影响到右下肢行走,活动不利,既往有高血压,高血糖病史,现在睡眠欠佳,大便时干时稀,饮食小便尚可,舌体胖大,苔黄腻。
陈老诊断为经脉痹阻,予以通经活络,止痛通肠等对症治疗。
陈老了解上次来看病的诊治情况后,说:你这病不是一两天形成的,因此这种慢性病我不可能三、五副药就可以帮你治愈,你相信我,我就尽心尽力帮你治疗,另外你这病不能全靠医生,还需要你平时有规律的饮食生活习惯和锻炼身体。
患者听后,点点头,表示理解。
陈老继续说:不熬夜,注意保暖,勿吹到冷风、勿久坐,平时可用空心掌,拍拍患肢,让经络气血流动,提高自身的正气。
很多病人都希望吃个三五副药就可把病治愈,当然对于我们医者,也希望几副药可以把病治好,可往往忽略了自身的锻炼与内修。
俗话说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同时也让我明白,作为一名医者,被病人怀疑否定是常见的事,唯有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医德、医术,才能更好的帮助到患者。
抓药时,一对夫妻带一岁多的小孩来看病,小孩虽然咳嗽,但喜欢跑,孩子爸在玩手机,孩子妈妈在排号,孩子颤颤巍巍的跑来跑去,东摸摸、西看看,对所有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孩子妈大声叫:别让孩子乱跑。
一会儿又叫:别让孩子乱摸呀,孩子跑出去了,别让孩子吃豆腐脑。
任之堂跟诊日记

任之堂跟诊日记任之堂跟诊日记三:作者曾培杰陈创涛第一天,六月七日。
跟诊日记是写我们怎么在任之堂学医中医的,同时也希望这些点滴的总结对其他中医学子有一些启发。
因为很多人想学好中医,却苦于名师难遇。
还有一些人已经学了中医好多年,要么就跑去干西医了,要么就改行。
跟老师同毕业的,有六十人一个班,最后真正干医的只有十来人,而像老师这样出来,干个体体现传统中医特色的,除了老师外,再也找不到一个。
可见,学院培养中医也太不容易了。
当然,还有民间的自学中医,比如从黑龙江过老师这里来,想跟老师学一个月的周东亮。
他从十九岁开始自学中医,到现在有十五年了。
现在他还在厂里打工,可已经把助理医师,职业医师都考到手了。
老师叫他诊病、开方、用药,他都还有些底气不足。
中医如果真的有这么难学,那么中医的传承该怎么办呢?老师说,不是难学,而是不得其门而入。
老师为我们开了一扇升降之门,让我们学习中医有个清晰的思路。
比如,这一个病人,舌尖红,舌苔薄白,舌下静脉变粗带瘀紫。
周东亮把完脉,加上四诊后,说,这病是肝郁化火,然后处方丹栀逍遥散。
老师说,你只看到了这疾病的部分病机,看问题要多方面看。
然后老师叫病人伸出舌头,说,你看!舌下静脉瘀得这么厉害,有比较明显的血脉不通。
而且脉象上亢,中焦郁堵。
你用柴胡没有错,可用了15克,就太大了,用15克柴胡是发表,她脉象本来就上亢,这样一用上去,整个脉势就会越得更厉害,我们用它来疏肝,5到6克就足够了。
舌尖红,病人是有心火,用栀子也没有错,可一用十五克,太重了,苦寒反伤胃,用到十克,就已经不少了。
你要看到她上面的火,是怎么来的,不能单看火就清火,火清不掉,清掉了,人也伤坏了。
你看她,尺脉偏沉,是虚火上亢,你要引火,而不是清火。
用龙骨、牡蛎各十五克,她的脉势就能够往下收。
还有,你问到病人脾胃状况如何,她这边右路关脉降不下,是胃气上逆,有没有反酸打呃啊?病人点头。
老师说,看来,不仅存在肝郁化火的病机,还存在胃气上逆的病机。
任之堂跟诊日记完整 任之堂跟诊日记1

任之堂跟诊日记完整任之堂跟诊日记1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任之堂跟诊日记1”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任之堂跟诊日记1(曾培杰、陈创涛)我们在广州看完余老师的《传统中医》、《万病从根治》、《医间道》这三本书,收获特别大,从简单的偏方,如小茴香治盆腔积液,霜桑叶治兔子眼,二丑粉治小儿食积发热,到复杂的组方、升降、动静、散收,如麻黄配大黄,治肺肠寒包火、牙疼,淫羊藿、小伸筋草配合,治腿脚肌肉抽筋,霜叶配麻黄,治肝肺郁火。
这些知识,我们意犹未尽,于是发了封邮件给老师,想上湖北来随老师临床。
我们与老师素未谋面,没想到一封邮件,老师居然来者不拒。
只要是热衷于学好中医的,老师的医道大门都是常敞开的,而且老师还悉心栽培。
当天下午,我们就受到老师的邮件回复,老师说,上来吧,把中医思路理顺一下。
于是,我们就决定周六坐火车北上,到湖北十堰市任之堂大药房。
1一直以来,我们都想把中医的理法方药思路理顺,自己理顺,才能帮病人理顺。
记得古人说过一句话:“与其昏昏,使人昭昭,可乎,”自己没有弄懂,想叫别人明白,这是不可能的。
这次北上,一方面要理顺我们的中医思路,坚定将来走好传统中医这条路,另一方面,也想在真正传统中医临床上学到些东西。
这个时代,真正传统中医,是少之又少的,我们能够有这个师缘,也是弥足珍贵的。
人生能碰到良师、善知识,这完全是可遇不可求的。
上来之前,我们也考虑到北方那么冷,还要带些什么东西呢,该如何解决吃住的问题,最后,决定带上被子跟豆浆机,以及冬天穿的各类大衣。
准备就绪了,我们就满心期盼周六的到来。
2周六(2月18日)早上七点,我们就做地铁到广州火车站,买好九点半的火车。
我们从广州出发,一直到第二天清晨五点半,才能到达湖北十堰市火车站。
这期间,一共要坐二十小时的火车.车上我们两人吃了些泡面,还碰巧遇到了湖南的一位民间郎中。
他说,他最善治肝癌,而且专治那些大医院没治的肝癌,有救的他不救,而且他的治愈率达九成以上。
任之堂跟诊日记作者曾培杰陈创涛

任之堂跟诊日记第四部分(作者:曾培杰、陈创涛)31 又有一个少精弱精,难以生育的病人,想来求子。
老师摸了他脉,然后又看他舌象,见他懒动寡言,便对他说,你累了,精子也累了,你动得了,精子他也动得了。
你要少郁在家里,多做些户外活动,爬爬山,只要你有活力了,它也就有活力了,你生气烦躁,它也生气烦躁。
然后老师直接叫我开四君子、五子衍宗丸合方。
五子衍宗丸即五种中药种子,取其以子通子之义,分别为:菟丝子、枸杞子、五味子、覆盆子、车前子。
因为病人还是以虚底为主,车前子偏利,故老师用黑豆来代替,黑豆入肾,通中带补,不会滑利肾精。
老师还加入杜仲、川断、五加皮,古书说杜仲入腰肢,这三味药就是专门引药入腰肢的。
可引五子衍宗丸入腰肾,补肾精。
最后老师还加了蜈蚣两条、淫羊藿、鹿角片,老师说这药吃下去,病人能正常晨勃,再调养一段时间,便能够生育。
这淫羊藿就是仙灵脾,补肾之力平和持久而极佳。
记得一位老药工说过,中药里面凡药名称,沾仙带灵的,或者有神的,都必须特别注意,它功效都非同凡响,比如仙灵脾、威灵仙、灵芝、茯神、仙茅、仙鹤草等。
古人起药名都是慎之又慎的,决不会随随便便。
这些沾仙带灵有神的药物,用好了,可以治疗很多疑难杂病。
老师治疗坐骨神经痛以及各类脊椎病变,也非常喜欢用这三味药,这三味药是有兴阳成勃的功效的。
为何呢?这鹿角片乃鹿巅顶助阳之会长出来的,极通督脉,故云“鹿角通督壮元阳”。
而蜈蚣又称败节虫,体型多节,类似由一个个脊椎构成。
又以其善走动,四川产的为道地,故又称为川足。
所以能搜刮脊椎腰背久伏之寒湿以通络。
用它在此病人身上,是取其灵活之力,促进精子活力增加。
而民间有个经验方,就是直接把逍遥散加蜈蚣一起打成粉,治疗各种肝郁络脉引起的阳痿。
这种阳痿但用补药是没有效果的,疏肝解郁通络,令肝经能够“下络阴器”,则萎者可振。
这里还要说一下淫羊藿这味药,老师非常善用而且常用。
记得古书上说淫羊藿是有它来源的。
即:“西北有淫羊,日食此藿,一日交合数十次而不倒。
任之堂跟诊日记2(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第七部分作者:曾培杰陈创涛)

任之堂跟诊日记2(第五部分第六部分,第七部分作者:曾培杰、陈创涛)任之堂跟诊日记2(第五部分作者:曾培杰、陈创涛)四月十七日。
人禀天地之气生,呼吸不好会造成许多疾病。
我们这个速食的时代,可以发现很多人心烦气躁,说话快,根本没有发觉到自己吸进来的空气,远远不够用。
甚至有时生气的时候,连自己呼吸瞬间停止了都不知道。
这样的病人往往面部晦暗,相术家称之为印堂发黑,其中就有一个重要原因,呼吸进身体的气量不够了。
针对这点道家有专门修呼吸的方法,教人去吞吐大自然的元气,来调节人身体的气血。
可有些人练了也效果不明显,原来他们的气管都被痰阻住了。
这个病人就是这样,老觉得自己疲劳,气不够用。
人长得很肥满,属于好吃懒动型的。
这次他来找老师是因为经常嗓子痒痛,腰凉飕飕的。
老师说,你不单有慢性咽炎,食道炎、胃炎都有,以后别喝绿茶水果了。
他说,为啥?天天喝绿茶可以降火啊,可以排毒。
老师说,绿茶不适合你,除非喝点红茶,偏温的。
你身体痰湿很重,晚上打呼噜吧?他说,是啊,家人都有些意见。
老师说,你这打呼噜是那些痰油堵在呼吸管上。
这些痰油要怎么清掉呢?这些痰油,就像吃晚饭后碗盘的油垢一样,你用凉水肯定洗不掉,所以不能吃凉茶绿茶。
用什么可以洗得掉?用温水,这是小孩跟老太婆都知道的。
所以打呼噜痰重的人,决不能碰水果绿茶,寒凉之物只会让痰湿更加难清除。
老师给这位苏州的患者开了一付理痰汤。
痰清呼噜止。
中医就是这样,抓住一个主症,就像打渔抓网绳一样。
能调好病人的呼吸,把痰气顺下去,病人的腰酸冷、嗓子发炎等这些症状都可以解除。
如果一味地给病人清嗓子,那就会伤到腰肾,或者一味地给他补肾精,则会助长痰湿。
老师治疗这个病人,就是从道家呼吸的角度来调。
所以说这个鼻子,看起来是个小毛病,其实一身气机升降出入循环吞吐都在这里,它无时不刻都关系到人的生命健康。
第十七个病人也来复诊,脸色好多了。
她说,我得了三年的疑难杂病,问题很多,嗓子痒,干痛,眼睛也花,经常掉头发,今年才三十三岁。
任之堂跟诊日记——我在任之堂的日子

任之堂跟诊日记——我在任之堂的日子用药贵真,架上百草皆吾友。
(入门功夫)修己以敬,杏林前辈乃吾师。
(提高功夫)视民如伤,病苦苍生皆吾子。
(实践功夫)……转眼间,2012年马上就要过去了,我今年在任之堂学习的计划将要结束,余老师说,要留下学习总结才准予放假,而且要不低于万言哦。
在这半年里,我学到了太多太多的东西,接触到了太多太多的事物,也感悟到了太多太多的道理。
这些东西岂止万言能表达。
所有的这些都将成为我成长的阶梯上不平凡的基石,美好的回忆,或者说骄傲的回忆。
这段时间里,我主要从事药房里的众多事物,抓药,炒药,切药,采药,晒药等等。
这里的中药看似平凡,但每一味药都可以拿出来品读一番。
因为这些中药都是老师精心选购,尊古炮制,真正用心请来的。
任之堂一片仁心,济世济人,可全靠它们了。
而我有幸陪同老师的这么多精兵强将共同奋斗,共同学习了这么长时间,深感欣慰。
闲话不多说,下面我来汇报一下我的学习心得吧。
第一炮制篇。
这半年里,我炒过大黄炭、艾叶炭、荆芥炭、地榆炭、贯众炭、棕榈痰,深知道炒炭是可以喷水的。
(炒炭是将中药炒黑,能止血,中医认为水克火,而血属于火,水色黑,所以血见黑则止。
炒炭的药,主要用于妇科崩漏,痔疮出血等。
)水飞过朱砂,这朱砂可是老师精心购来的最好的朱砂,一公斤将近一千块,小心翼翼,深怕浪费丝毫。
(朱砂镇心而有灵,在传统古方镇静安神的方剂里,十个里面就有一个含有朱砂的。
朱砂又是神农本草经上品的第一味药,朱砂中毒,童便可解。
)煅过龙骨、牡蛎,深切体会到煅过后,它们的收涩之力增强。
炒过白芥子、薏苡仁、黑芝麻、白芍、黄柏,明白了为什么要炒薏米仁(薏米性甘凉,对于脾虚湿盛的病人,薏米炒过后,能去寒凉之性,增强健脾除湿之力。
)。
炒芝麻可以加盐来入肾补肾,炒黄柏可以减轻其苦寒之性。
煎过羌活、当归,体会到了好的羌活,手持时间太长会起泡,任之堂这里的羌活可是老师采购最道地的羌活。
(一公斤进价都要一百七。
寻常的羌活,卖给三五十块,或七八十块,怎么有正品呢?那些都是马尾独活。
任之堂跟诊日记三(5):凡筋骨痹症,拍打的效果都不错

任之堂跟诊日记三(5):凡筋骨痹症,拍打的效果都不错任之堂跟诊日记三(5):凡筋骨痹症,拍打的效果都不错作者曾培杰陈创涛第八天,六月十四日。
退休的老人最怕什么?最怕躲在家里看电视,闭门不出。
老师说,看电视除了把眼睛看花外,还会把两条腿看废了。
这不是故作惊人之语,果然,这一个病人,是十堰当地的,是个退休教师,也是个书法爱好者,信命运。
他说今年逢到他上冲下克,所以经常居家不出,整日抱着电视看,眼睛没有看花,居然把右腿给看坏了。
这回如果不是腿病,他还走不到老师这里来。
他来时,由他亲戚扶着一步一步走,右腿僵直剧痛不能着地,自己根本没法自行走。
当来到老师这儿时,已九点多,看病的号早已挂满。
我们跟他说,明天再来吧,今天很难看得到了。
他们说,不行,走一次太不容易了,这脚都没法再走了。
在老师这里,如果是小孩上学,或是买好火车票赶火车的,或老年人身体疾病比较重的,老师都会先帮他们看。
这是合情合理的,其他排好队挂好号的病人也都能理解。
这样,老师就帮他先看。
老师一摸他脉说,你右脉上越,胆囊、食道、胃都不好。
他用沙哑的声音说,是的,有胆囊炎、食道炎。
他又说他还有痛风,现在右腿剧痛,动不了。
问老师有没有办法?老师又看了他的舌头,说试试看吧,于是对我们说,这病人脉上越洪大,整个气血都往上吊,上实下虚,所以腿脚无力,痹痛,他整体身体是处于夏天状态。
我们用药,要让他身体进入秋天状态,把气血往下收。
果然,他平时整天都抱着电视看,特爱发脾气,饮食也无肉不欢,口中浊气也特别重。
长期久坐电视旁,把下焦肝肾精血,都抽到上焦心脑来用,这叫盗肾水,肾水盗完后,肠道的精血,胃中的气,还有膀胱中的津,通通都往上调,结果呢?肠道缺乏滋润,大便难,胃缺乏滋润,秽浊之气上逆,不能下行,膀胱缺乏滋润,小便黄赤。
诸如此类,都是因为看电视习惯、烦躁的脾气、厚重的饮食,把下焦津水浊气过分地往上调所致。
所以老师说,用降气的药,让他的身体进入秋天状态。
治法为:降气化浊,通肠利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之堂跟诊日记第四部分(作者:曾培杰、陈创涛)31又有一个少精弱精,难以生育的病人,想来求子。
老师摸了他脉,然后又看他舌象,见他懒动寡言,便对他说,你累了,精子也累了,你动得了,精子他也动得了。
你要少郁在家里,多做些户外活动,爬爬山,只要你有活力了,它也就有活力了,你生气烦躁,它也生气烦躁。
然后老师直接叫我开四君子、五子衍宗丸合方。
五子衍宗丸即五种中药种子,取其以子通子之义,分别为:菟丝子、枸杞子、五味子、覆盆子、车前子。
因为病人还是以虚底为主,车前子偏利,故老师用黑豆来代替,黑豆入肾,通中带补,不会滑利肾精。
老师还加入杜仲、川断、五加皮,古书说杜仲入腰肢,这三味药就是专门引药入腰肢的。
可引五子衍宗丸入腰肾,补肾精。
最后老师还加了蜈蚣两条、淫羊藿、鹿角片,老师说这药吃下去,病人能正常晨勃,再调养一段时间,便能够生育。
这淫羊藿就是仙灵脾,补肾之力平和持久而极佳。
记得一位老药工说过,中药里面凡药名称,沾仙带灵的,或者有神的,都必须特别注意,它功效都非同凡响,比如仙灵脾、威灵仙、灵芝、茯神、仙茅、仙鹤草等。
古人起药名都是慎之又慎的,决不会随随便便。
这些沾仙带灵有神的药物,用好了,可以治疗很多疑难杂病。
老师治疗坐骨神经痛以及各类脊椎病变,也非常喜欢用这三味药,这三味药是有兴阳成勃的功效的。
为何呢?这鹿角片乃鹿巅顶助阳之会长出来的,极通督脉,故云“鹿角通督壮元阳”。
而蜈蚣又称败节虫,体型多节,类似由一个个脊椎构成。
又以其善走动,四川产的为道地,故又称为川足。
所以能搜刮脊椎腰背久伏之寒湿以通络。
用它在此病人身上,是取其灵活之力,促进精子活力增加。
而民间有个经验方,就是直接把逍遥散加蜈蚣一起打成粉,治疗各种肝郁络脉引起的阳痿。
这种阳痿但用补药是没有效果的,疏肝解郁通络,令肝经能够“下络阴器”,则萎者可振。
这里还要说一下淫羊藿这味药,老师非常善用而且常用。
记得古书上说淫羊藿是有它来源的。
即:“西北有淫羊,日食此藿,一日交合数十次而不倒。
”这就是说,有一种藿草,那羊吃了,能加强繁衍生育能力,故名淫羊藿。
古人是不轻易把这其中的道理言明的。
因为其心不正,用了良药,恐怕也会坏事。
即《黄帝内经》“以欲竭其精”,靠药物来纵欲,之会加速身体的败亡,这会让身体半百而衰啊!《黄帝内经》称这样的人为:“不知节欲,不思御神。
”我们反观要达到年百岁而动作不衰,且能有子,不也在这句话中吗?就是要知道节欲,要知道御神。
节欲是淡泊寡欲,御神就是少思虑,令神志能安逸,这可是道家清净的修为。
老师最常交代病人的医嘱,就是少思虑,多运动。
这也是养生的宗旨,即:“养心宜静,养身宜动。
”现代人懒动好吃,没有节制,又思虑计较非常多,所以才与疾病痛苦长期相伴。
32腿脚抽筋该怎么办?经常都有这样的病人来找老师。
有个病人因为脚抽筋来找老师,老师摸了他的脉说,你这抽筋是小问题,很容易解决。
你是不是看东西变得模糊了,而且头晕晕沉沉,脖子强。
病人点头称是,我一想也恍然,这脚抽筋,是肝主筋,而肝又开窍于目。
肝阴不养筋,肝血不养目,所以才会抽筋眼花。
老师说这病人脉象中焦关部郁得很,有化火的气势,故脉象向上亢越。
治疗抽筋的同时,另一边还要重视兼顾这身体整体脉象变化。
这样老师直接以两味药淫羊藿、小伸筋草来对治抽筋,老师说这是专病专药,经验之谈,见一个治一个。
因为水生木,肝阴是要从肾精中抽用上来,所以老师还重用杜仲、牛膝以补肾气,白芍、木瓜缓肝急,这是治抽筋的本。
、接着,又要解决病人肝郁化火的问题。
病人因为胸膈有郁热,睡不好觉,晚上易抽筋。
这时老师特别用理气清热的思路,这里有五味药是老师最常用的药对。
即:枳壳、桔梗、木香、栀子、淡豆豉。
我们称此五味药为“胸膈郁热五虎将,理气清热效最良”,专治肝郁化火的。
其实人这胸中郁结一打开,闷热一除,许多疾病都可以自愈。
这五味药也是对治时代病的,当今社会普遍追求快速,这是个速食的时代。
人们大都心烦气躁,肝郁化火,所以老师特别选用这五味药来对治时代病。
这样,解决了抽筋与肝郁化火的问题,还得照顾好病人的整体气机状态。
老师说把脉首先要把整体脉势,气机只占七成,病机只占三成。
这病人脚会抽筋,跟二便通不通利,也有关系。
老师还加入两组非常巧妙的药对,以增强下焦膀胱肠腑的排浊能力。
病人眼睛有些昏花淡黄,那是因为肝浊不能从小便大便排出的缘故。
肝郁化火除了清理中上焦外,还需要通利下焦,给邪以出路,这两组药对就是专为此而设的。
一是苡仁、泽兰,渗利小便,令浊气自州都之官膀胱排出,这样眼睛是可以变得清澈的。
利小便可以让眼睛变清澈为何?尤其是小便黄赤者,这个道理很管用。
《药性赋》说:“车前子止泻利小便兮尤能明目。
”我们刚开始不明白,为何利水的药物可以明目,明目不是要补肝肾吗?后来看到这句话,想通了。
当肝经被湿浊蒙蔽时,再用补药,只会加重眼花。
老师说这是鸠占鹊巢。
所以清利浊热,就能令眼睛清澈。
这也是拨云见日的道理。
而苡仁、泽兰渗利小便的功用也同车前子一样。
上面眼花黄浊,可以通过引热下行,从小便排出。
这也是《黄帝内经》“上病下取”的思路。
这第二组药对也非常巧妙,是用火麻仁与苦参来润通肠道,增强肠道排浊能力。
人二便通调,百病乃消。
老师运用中医整体观来治疗疾病的思路,再一次在这个小小的抽筋方中体现。
我们还特别发觉老师习惯把苡仁、泽兰、火麻仁、苦参,这些篇治下焦的疾病放在处方的最下面,或加入成方的后面中。
这里面也是有表法的。
一张处方单就可以分为上中下,人体也是上中下三焦。
火麻仁、苡仁偏于通调大肠小肠膀胱下焦,放在处方下面更容易理顺思路。
这里还要提一下苡仁,老师这里用苡仁还是亲自炒过的,苡仁炒过变成炒苡仁,加强健脾化湿之力,而且淡渗利湿还不至于太伤阴。
关于炒苡仁,我们在老师药房里第一次炒时,周师傅把技巧教了一遍,都是苡仁偏重硬,炒时火候要大,小了透不到里面去,手要勤快翻动,从左翻到右,从右翻到左。
慢了,还会烧焦,这样炒才能炒出好苡仁。
好苡仁炒后的特点是颜色金黄,没有焦味,且香味特别浓。
像这样要求炒,我们只炒了三包,我们就非常酸胀了。
看来,中药的炮制环节也是非常关键且不易的。
33下午,我们和老师、吉敏四人一起到牛头山中去爬山采药。
我们刚到滟湖工园下车时,老师站在牛头山脚下,说真想把诊所开到这山脚下来,只是适合的房子不容易找啊!确实在山脚下,既方便采药识药,给前来老师这边临床实习的学生讲药,也方便病人爬山锻炼身体。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里面就有养生。
所以老师说,现代人爬山是最不容易的,去爬山是种奢侈的行为。
记得以前有人解过这个仙字,说古人造字何以为仙?人入山而为神仙啊!古人把洒脱无拘喜欢亲近大自然进入山林中的人,便叫做仙。
我们边爬山边认药,刚上第一个小山坡,老师就给我介绍治疗牙痛的麻骨烧筋,说用这“麻骨烧根”熬水漱口专治牙疼。
我们随手便采了一大把,把地上的茎叶砍掉,只取根部。
我们还特别尝了,极苦的那种,苦到足以皱眉。
接着我们又走到另外一个山头,这山道两旁有木通,还有花椒叶,老师摘了段花椒叶,跟我们说,这花椒叶极像两面针,你们要注意鉴别。
确实,我们如果没有仔细观察,把花椒叶放到两面针堆里,绝对不容易分离出来。
我们这次入山的目的主要是采穿破石,所以对途中的花草,就没有特别再留意了。
吉敏虽说是个女的,可意志力绝对比得上普通男子。
她背了个大背包,一直沿着山路往上爬,都不喊累,也不掉队。
我们见她辛苦,叫她把背包丢给我们来背,她都说不用还行。
我们经常爬山,知道一些爬山的技巧。
其中有三点,非常重要。
如果爬山的人,注意抓住这三点,一般是爬不累人的,而且会越爬越精神。
这三点,分别为上中下三点。
第一就是上面的嘴巴。
嘴巴要轻轻闭上,少说话,因为道家修炼的人认为:“开后神气散,意动火工寒。
”就是说一开口,人就会动心意识会思虑,一思虑就不容易专注,反容易耗元气,所以爬山如果肆无忌惮,说话,是很容易吃到风的,容易得气管炎。
第二就是中间的腰肾。
爬山时可把双手反过来固在腰肾上握住,这招在八段锦中叫“两手攀足固肾腰”,这种做法能够帮助肾纳气,再帮助肾藏精,使运动过程中的精气,能够归藏到肾中。
第三就是下面的双脚。
走路时,尤其是走山路,最好是脚尖先着地,这样一则不容易上到膝关节半月板,二则能够越走越轻巧,不拖泥带水。
我们四人边走边聊,吉敏她提到有关气功方面的问题,老师说他以前正好治过一例练气功正好走岔气的小伙子,搞得精神失常,睡卧不宁。
老师摸他的两手脉势都不平衡,心神不定。
老师只给他开了四味药,就是:生姜、大枣、合欢皮、夜交藤。
那小伙子吃了几剂药就好了,那小伙子感谢不已。
老师他也没想到,这么简单的几味药,就要这么良好的效果。
于是老师说,你别小看生姜大枣这么简单的药,那都是一阴一阳在里面啊!两味简单的药就有精深的医道,以后你们凡是遇到,两手脉象不一致的病人,都可以放胆的用生姜、大枣去调和。
老师把寻常的中药,都赞到点上去了,这是用药的经验之言啊!后来老师特别给我一本《重剂起沉疴》的医书,我看到里面就说得非常好。
书中说到这点:人身体生病了,就像桌子不平衡一样,只要把偏低的那只脚,垫上快木头,那桌子就平衡了。
所以,像竹头木屑这样小的东西,用得好都有大功用。
就像老师用生姜、大枣这种再寻常不过的药对,来调和气血一样,把没见过的疑难杂病,都能够医好。
这就是寻常的药草能用好,就是非比寻常了。
34我们四人继续沿着崎岖的山道往上爬,这种黄土地的山道,越走越有劲,如果是水泥地,或石板路,走路缺乏了缓冲,硬邦邦的,走路人就非常容易累。
一直走到一大片穿破石林,从那小溪流处穿上去,先发现溪边长着不少石菖蒲,沿着溪水两旁在清澈的溪流映衬下,石菖蒲油绿油绿的,看起来非常可观。
我们拿出布袋,拿出小锄子,开始采挖石菖蒲。
这种山野溪边的石菖蒲,是最原生态的,自然界天生天养,药力具足。
老师说自己在这里采的要比药商那边买的好多了,老师还说有另外一种,叫九节菖蒲,一寸长九节的,通心窍的药力更强。
现在采挖的菖蒲,一寸也有四五节。
长得扎扎实实,肥肥满满,也相当不错。
老师由于用力过度,把小锄子都掰断了。
我们还没采到多少药,就忙着修锄子了。
好在带有大铁刀,这样重新用铁刀削下锄柄,不多久就把锄子修好了。
我们在溪边边采菖蒲边洗,洗完后还要甩干水湿,装进麻袋。
这期间还轮流用手机相机拍照片,留作纪念。
不多久,就采好了一小袋。
那山溪水冻得很,我们洗得手都麻木了。
难怪医生经常要交代产妇或来月经的女性,千万不要随便碰冷水,吹凉风和吃生冷瓜果。
我们这么强壮,洗那冷水都觉得麻木痹冷,更何况产后气血大虚的与经期女性。
洗完菖蒲装好后,我们便赶紧拍手取暖,把手从麻木状态拍到痒痒的,再拍到暖热暖热的,这样寒湿之气便不能再伤人了。
谈到拍手,这也是我们从台湾一位医师侯秋东的《拍手健康治百病》一书中学来的。
这是一本好书,帮助不少人恢复身体,就是通过简单的拍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