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评讲:那年(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3℃的春天,幸福花开

就如同冰雪消融后青山拔翠的春天,23℃的春日就是我的幸福指数。

牵手的岁月

曾经有过这样的冲动:我要向所有的人宣布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那些浸满爱和幸福的年岁,有着23℃融融初春里那轻盈的阳光带来的温暖。

父亲是我的马儿,他那宽厚的肩膀是我的马鞍。父亲是我的扶手,他用那宽大的手轻柔地拉着我的小手。每每放学后,父亲总能在那一大堆的孩子里搜索到我,然后呼唤着我的名字,用满脸、满身的笑容把我拥在怀里。一霎时,暖意汹涌的感觉荡去了被老师批评后的伤心和难过,赶走了被同学欺负后的愤懑和抑郁。父亲的怀抱就像一张创可贴,让我所有的心伤都会愈合。

童年的岁月多么美好!父亲胸膛的热度、手掌的温度就是我幸福的温度,如同23℃的暖春,花儿绚烂地绽放。

那段疯狂的断章

“叛逆”也许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那节断章。

那个时候,总喜欢用“成熟”这个挺个性的词,这个我并不真正明了是什么意思的词,来大声地向父母发布宣言;总喜欢摆出一副少年老成的样子,锁着眉头指手画脚,指摘父母的话语和举动。我的叛逆换来的是父母爱怜的目光,这让我更感到莫名的郁闷。于是,我离家出走了。

流浪在寒冷的街头,满脑子是挥之不去的影子,那是晚自习后学校大门口一双焦急寻找我的眼睛,那是家里的窗口为我亮着的灯光,那是临睡前放到我书桌上的一杯热腾腾的牛奶……我,终于流泪了。

尽管我偏执地认为父亲已不再是我的天空,母亲的唠叨是对我的折磨,可是我疲惫的身心总能在父母的爱抚中得到安慰。感受幸福的温度,23℃,春暖花开。

成长的那一季

有人说高三是一道分水岭,对过去和将来不得不做出决断。面对现实和理想的差距,更感到父母的爱是那样沉重。困惑与迷茫,焦灼与畏惧,忧郁与压抑,怕见到父母那两双期待的眼睛。

此时,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爷爷成了解我心结、指我心路的朋友。他用岁月、生活赐予的坦然、豁达与处世不惊感染着我,给了我平易、简单、朴实的智慧。常常,他会很安静地倾听我的烦忧,等我诉说完了,往往又会淡淡地吐出几个字,就这几个字,令我茅塞顿开,真可谓醍醐灌顶。

这平易,这简单,这朴实,一种幸福感涌上心头,就像儿时父亲怀抱的温暖。

也许幸福就仅仅是一种感觉,幸福指数就是你能感受得到的温度,过低了会寒冷,过高了会灼热,每个人只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温度。

就如同23℃的春天,冰雪消融,青山拔翠,春暖花开,这就是我的幸福指数。

点评:这是一篇体验性的文章,作者用很有灵性的笔描述了自己成长过程的三个片段,以真切的生活体验与感受,诠释了自己对“幸福指数”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认识。“23℃,幸福花开”,文章拟题新颖有趣,内容与题目灵动地结合,充分显示了一个中学生蓬勃的朝气、鲜活的个性和写作的机智。

2、那年冬天

那年冬天之所以有别于其他冬天,从很大程度上说与他有关。

其实,他对于我来说,实在应该说是一个陌生人。可是当许多曾经熟识甚至朝夕相处的人都从我的记忆之中褪色消失之后,他的形象却成为一祯黑白照片,微微泛黄的画面上,虽没有什么绚丽色彩,却又清晰得使人无法回避。

那年的冬天好像一点也不冷。没有雪,连阴雨都很少,太阳亮丽得仿佛北方一般,南门湖静得像镜子似的,两岸平常的景物映进去也变得非凡了。从一入冬就飞来了许多的鸥鸟,在湖上盘旋。这些鸥鸟自然更给这湖光山色增添了一种灵性和韵味。那时我还在八中教书,正是每日做着文学梦,走路都不醒的时候,如此美好的冬日,怎肯在屋里闷坐!因此每日午后至黄昏的那段时光,我会去湖边,穿过新公园,在靠近乡村的地方,找一棵树一块石头,倚着,或坐下,读书,再不然就满纸乱写乱画。

每日如此,便成了规律。在我有了自己的规律之后,也便发现了许多别人的规律。

比如,在那片松林里,一定会有一个表情严肃的男人在抄抄写写。他趴在石桌上,专注而认真,每次我都希望他能抬起头来望我一眼,可每次他都像不屑一般地无视我的穿过,我从不知他在抄写些什么。开始我还揣测着他的故事,后来也许是他的漠视惹恼了我,我干脆不从那片松林经过了。他的故事便成为永远的待续。

又比如在那座红亭子里,我总能看到一对情侣,有时头挨在一起,说些别人听不见的话,有时又各倚一根木柱,各人看各人的书。他们的故事不会复杂,但我喜欢看到这样两个人,每次走过,总是尽量悄悄的,惟恐打搅了他们。

还有一些人,他们不那么固定,上次在那片松林遇见,下次则可能在另一个什么地方了,不过见得多了,彼此都有印象,却又都没有什么表示。

你可以想像那时年轻的我,也就这么没有表情地挎着我的黄书包,在冬日暖洋洋的阳光里,穿过那寂然而幽深的园林的样子。

遇见他,便是在这样一个冬日。

新公园往南,靠近乡村的地方,湖边有一座破旧的小桥,桥墩旁的土被水淘光了,看上去随时会倒塌,但那桥边有几棵柳树,准确地说桥边只有一棵柳树。桥一边是湖湾,这时水不大,露出黑色的淤泥和浅色的沙滩,上面常有沙鸥在蹀躞,往右还可以看到新公园里红色的枫树和合欢如烟的林梢;桥的另一边则是一片生满蒲草的水沟,顺田埂延伸过去便是星星落落的农家了。我那时把这块地方视作心灵的净土,总喜欢朝湖里扔几块石头后,便垂下两腿,坐在桥上看书。有风微微地吹来,而无论是身后的乡村还是湖那边的城市,都寂然无声,让你觉得这一切都恍然如梦。

然而那个冬天并不是一个梦。在最初的宁静之后,总是在我刚陷入冥思时,身后会传来咚咚的脚步声和呼哧呼哧的喘息声。第一次听到时我有些惊骇,悚然回首,见是一个白皙胖硕的男子正奋力跑过。他的起点不知在哪,跑到这儿时,已是气喘吁吁了,虽说那个冬天不冷,但毕竟是冬天,可他竟只穿件背心短裤,浑身因运动或许还因寒冷而变成粉红色。也许最初引起我注意的就是这粉红色了。南方男人多数黄瘦矮小,而此人却白皙高大,很有些异样。他这样努力地跑、跳,为的是什么呢?

好奇之心一旦产生,自然不易消退。于是每天在他跑过时我会偷偷观察他。他跑到那边一个拐弯处会停下来做一些柔体运动,然后再跑一段,折回到那个地点去重复那套动作。他不像个运动员。他虽然比较胖,但还不是那种肥得难看的样子,所以,如果为了减肥,真是大可不必这么辛苦。直到许多年后我痴迷于打乒乓球时,才大约有些理解他的做法。——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为了摆脱那种凡俗的乏味,总是要找一件事给自己做。这事不能太为难自己,也不能太为难别人。你得让自己觉得日子过得不空虚,让别人也觉得你这件事做之有理。——但这道理那时我不懂,我只是简单地自以为是地把他这种迹近癫狂的健身当作是一种虚荣的表现,一心想规劝他。因为那时我自己便是一个胖姑娘,却丝毫不知惭愧,依然嗜甜如命,口不离糖。他一个大小伙子,又何必如此介意自己的形象呢!在将近一个月后,我都打算哪天找机会这样跟他说说了。这个打算使我心中暗暗激动。我精心地设计着这场谈话的每一个环节,想像着他的反应。因为内容的不确定,这想像更如拆拼画块,可以让我任意组合出许多的情节,仿佛一篇小说,我仔细推敲着那些人物、语言及细节。我是那样投入,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分不清,哪些是真的哪些是我想像的了。可是,那年的第一场雪打乱了我的规律,也就自然地取消了这一计划了。

那场雪后气温骤降,我被流感给捎带上了,头疼鼻塞一个星期以后,想去恢复从前的规律,却发现新公园和湖边一片泥泞,红泥如胶,农民进城卖菜拖粪的胶轮车,在那红泥道上艰难前行的样子,令我望而却步,就此也打消了所有的念头。

失去了规律的我变得郁躁。生活在我眼里是一种沉闷、平淡、乏味的重复,每天上完课后,我便把作业搬到宿舍,坐在床上一边批,一边自怜自艾地酿造游子的情思、漂泊的酸辛。我开始怀念此前的那些宁静的午后时光,怀念那些沙鸥,甚至惦念起那个在湖边跑步的人。在我平凡的生活里,我开始渴求浪漫。我在无数次猜度了他的故事之后,开始“狗尾续貂”。他的故事里开始有了女主人公,开始有了我的出现。我入迷地编造着所有的情节。我想他现在每日经过那座小桥时一定是怅然若失,我想他开始在这座城市里寻找我的踪迹了,他应该很容易找到我的,也许他这会儿正在向那个老门卫打听我的宿舍呢!常常我便会被这想法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