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第五章采矿方法
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 刘桥二矿

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刘桥二矿本篇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为《刘桥二矿采矿工程设计》。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详细阐述该矿山的开采工艺设计、选矿工艺设计、安全生产措施等方面的具体规划。
一、矿山概况刘桥二矿矿区位于华北地区,距离北京市中心约150公里,是一座以铁矿石开采为主的大型矿山。
矿山所含紫色铁韵矿、钙铁矿资源极为丰富,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二、开采工艺设计2.1 工艺流程该矿山选用露天开采工艺,具体步骤如下:(1)爆破:对矿体进行预处理、对爆破参数进行计算,然后进行爆破。
(2)装车:将爆破后的矿石用大型挖掘机装车送往卸料区。
(3)矿区卸料:将装有矿石的大型矿用卡车、皮带输送机等工具运往选矿厂。
2.2 设备选型矿山所选设备应考虑效率、可靠性、安全性等多方面因素。
具体选用如下:(1)大型挖掘机:选用国内知名品牌,具有驾驶舒适、稳定性高、挖掘效率高等特点。
(2)卡车:选用国内品牌,具有承重能力大、油耗低等特点。
(3)皮带输送机:选用国内高品质产品,具有输送速度快、输送量大、运行平稳等特点。
三、选矿工艺设计3.1 工艺流程该矿山采用磨浮法选矿工艺流程,具体步骤如下:(1)粗选:将矿石通过振动筛进行分离,分离出较大块的铁矿石。
(2)中选:通过旋流分离器将铁矿石分离成废石和铁矿石两部分。
(3)精选:选用浮选法对铁矿石进行精选。
(4)浓缩:通过脱水工艺将浮选后的铁精矿转化为铁精矿浓缩。
(5)干燥:通过干燥器对浓缩后的铁矿精矿进行干燥处理。
3.2 设备选型选用设备应优先考虑效率、可靠性、安全性等因素。
具体选用如下:(1)振动筛:选用国内高品质振动筛,具有筛分效率高、噪音小等特点。
(2)旋流分离器:选用国内知名品牌产品,具有分离效率高、废铁石含量低等优点。
(3)浮选机:选用国内优质浮选机,具有浮选效率高、冒泡量大、互换方便等特点。
(4)脱水器:选用国内知名品牌,具有脱水效率高、经济耐用等特点。
(5)干燥器:选用具有稳定性、刚度高等特点的国内知名品牌。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任务书范文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任务书范文一、设计题目。
[具体矿山名称]地下开采初步设计。
二、设计目的。
嘿呀,同学!这个毕业设计呢,就是想让你把在采矿工程专业里学到的那些个知识,像什么开采方法、通风系统、运输系统这些东西啊,全都给综合运用起来。
就好比是把你学过的各路武功秘籍都拿出来,打造出一个属于你自己的采矿“武林秘籍”(初步设计方案),而且这个方案还得能真正在实际的矿山开采中派上用场呢。
三、矿山概况。
# (一)地理位置。
这个矿山呢,位于[具体地理位置],你要是去那儿啊,说不定还能发现周围有一些独特的风景呢。
不过咱的重点还是在矿山本身哈。
# (二)地质条件。
1. 地层与岩石。
这里的地层可复杂啦,就像一个千层蛋糕似的(这只是个玩笑哈)。
有[列举主要地层名称]这些地层,岩石种类也是多种多样,像[列举主要岩石类型]。
这些岩石有的硬得像铁疙瘩,有的又相对软一些,这对咱们的开采工作可有着不小的影响呢。
2. 构造。
矿山里的地质构造就像是老天爷在地下玩的拼图游戏。
有[描述主要构造,如断层、褶皱等],这些构造就像一个个小陷阱或者小弯道,咱们在设计开采方案的时候,得小心翼翼地绕开或者处理好它们,不然开采的时候就容易出乱子。
# (三)矿体特征。
1. 矿体形态与产状。
矿体的形状就像是一个调皮的小精灵在地下随意勾勒的形状,有的地方胖一点(厚度大),有的地方瘦一点(厚度小)。
它的产状呢,就像它在地下睡觉的姿势,有一定的走向、倾向和倾角,你得好好研究这个姿势,这样才能知道从哪个方向下手开采最合适。
2. 矿石品位与储量。
矿石品位就像是这个矿体这个大蛋糕里的巧克力含量(哈哈,这么理解比较有趣吧),[给出矿石品位范围]。
而储量嘛,就是这个大蛋糕的大小啦,经勘探,这个矿山的矿石储量大概是[具体储量数值],这可是咱们开采的宝贝总量呢。
四、设计要求。
# (一)开采方法选择。
1. 你得像一个超级侦探一样,把矿山的地质条件、矿体特征这些线索都收集起来,然后从咱们学过的那些开采方法里,挑出一个最适合这个矿山的开采方法。
毕业设计----矿体采矿方法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云锡集团公司老厂锡矿竹叶山坑20-1﹟东矿体采矿方法设计系部:国土资源系专业:金属矿开采技术《矿山概述及单体设计说明》毕业设计(论文)摘要:该设计是在云南锡业股份集团公司-老厂分公司-竹叶山坑,为作好毕业设计特对29#矿群20-1#东矿体而作的本次采矿设计;设计分为五个大部分:对矿山的简介、矿区地质介绍、矿山生产能力、矿床开拓系统、20-1#东矿体的设计。
附:总结与体会、谢辞、参考文献。
关键词:空场采矿法矿体开采矿柱目录第一章编制设计的基本原则 (1)第一节设计任务和依据 (1)第二节技术经济指标 (2)第二章矿区概况 (3)第一节矿区交通位置 (3)第二节矿区的自然经济地理 (5)第三章矿区地质 (7)第一节矿区地质概况 (7)第二节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11)第三节矿区水文地质 (11)第四节矿体勘探和储量计算 (12)第四章矿山工作制度和生产能力 (14)第一节矿山工作制度 (14)第二节矿山生产能力 (14)第五章矿山测量概况 (14)第六章矿山通风防尘概况 (14)第一节矿内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14)第二节矿井通风系统 (14)第七章矿山开拓 (15)第一节矿山开拓方法 (15)第二节矿山的主要巷道 (15)第八章采矿方法 (15)第一节矿山主要采矿方法 (15)第二节采场结构 (16)第三节回采作业 (17)第九章矿山运输及水电系统 (17)第一节矿山运输 (17)第二节矿山水电 (17)第十章矿体开采方法设计 (18)第一节矿体的基本情况 (18)第二节开采方法设计的构想 (18)第三节技术经济分析 (20)第四节矿体开采方法设计 (20)总结与体会 (21)谢辞 (22)参考文献 (23)第一章编制设计的基本原则第一节设计任务和依据一、设计任务本设计按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编写的采矿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大纲的要求进行设计,在云锡集团公司老厂锡矿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针对竹叶山坑29#矿群20-1#东矿体在现有开拓工程的控制下,已初步完成了储量改算工作,对此矿块作采矿方法设计,目的是为了探明白龙井块段20-1#东矿体赋存情况及周边花岗岩的侵入形态,构造影响范围和该区域成矿地质条件而作,并把此矿块列为首采矿块。
煤矿采矿毕业设计范本

煤矿采矿毕业设计范本引言煤矿采矿毕业设计是煤矿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其目的是通过独立设计煤矿采矿方案,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本文档将介绍煤矿采矿毕业设计的范本,包括设计背景、目标与任务、设计方法和实施方案等内容。
设计背景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煤矿的开采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减少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煤矿采矿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因此,设计一个高效、安全、环保的煤矿采矿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目标与任务本次毕业设计的目标是设计一个具有高效、安全、环保特点的煤矿采矿方案。
具体任务包括以下几点: - 分析研究煤炭资源分布情况,确定采矿区域; - 研究采煤工艺和设备,确定合适的采煤方式; - 设计合理的巷道、煤柱和回采序列; - 制定煤矿安全管理和环保措施; - 提出矿井通风、瓦斯抽采和灭火系统等的设计方案。
设计方法本次毕业设计将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研究和设计: - 网格法分析煤炭资源分布情况,确定采矿区域; - 应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采煤工艺和设备,确定合适的采煤方式; - 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方法,优化巷道、煤柱和回采序列设计; - 借鉴现有煤矿安全管理和环保措施,结合实地考察和调研,制定煤矿安全管理和环保措施的设计方案; - 设计矿井通风、瓦斯抽采和灭火系统等,应用相关工程知识和技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
实施方案本次毕业设计的实施方案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步骤一:调研与分析 - 对国内外煤矿采矿方案进行调研,了解煤矿采矿的最新技术和方法; - 分析研究煤炭资源的分布情况,确定采矿区域。
步骤二:采煤工艺设计•研究采煤工艺和设备,确定合适的采煤方式;•制定煤矿安全管理和环保措施。
步骤三:巷道与煤柱设计•分析研究巷道、煤柱和回采序列设计,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方法,优化设计方案;•设计矿井通风、瓦斯抽采和灭火系统等。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引言采矿工程是矿山开采和矿石处理的一门学科。
毕业设计是矿山工程专业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可以让学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本文将介绍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步骤。
选题与背景选题是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的第一步,合理选题对于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专业知识,在导师指导下选择一个具有一定实际意义和研究价值的矿山工程问题进行研究。
选题的背景部分应介绍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问题,说明为什么进行此项研究。
研究目标与意义研究目标是指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研究意义是指该研究对于学术界和工程实践的贡献。
例如,研究目标可以是优化某一种采矿方法的参数,研究意义可以是提高矿山的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研究方法与步骤研究方法是指用于实现研究目标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在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中,研究方法通常包括数据采集、实验设计、模拟计算、数据分析等。
学生需要根据自己选题的特点和研究目标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并逐步实施。
本部分应详细描述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和技术路线。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如果毕业设计的选题需要进行实验研究,那么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学生要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选择适当的实验设备和方法,并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数据分析部分应根据研究方法的选择,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结果应支持毕业设计的研究目标和结论。
结果与讨论结果与讨论是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的核心部分。
学生需要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的结果,得出结论并进行讨论。
对于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学生还应提出改进的建议。
结果与讨论的内容应详尽、准确,结论言之有据。
结论结论是对整个毕业设计工作的总结,应概括地回答研究目标是否实现,并对研究结果的重要性、意义进行阐述。
结论还可以包括对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毕业设计的结论应简洁明了,突出论文的创新点和学术价值。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摘要:本设计详细介绍开拓立式煤矿井的概况特征,经过一系列的方案论证比较,选择了适合立式矿井的开拓方式、采煤方法和各生产系统。
井田内地质构造比较简单,主要为纵贯井田东西的天仓向斜,对第一水平选择了立井开拓方案,首采区的采煤方法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综合机械化回采工艺。
辅助运输系统与主运输系统相分离,其中辅助运输系统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辅助运输设备单轨吊,可满足人员、机械设备、材料和矸石的运输,无需中间转载,可从井底车场直达工作面。
矿井一水平采用两翼对角式通风系统。
立井开拓;条带式;单一倾斜长壁采煤法;综合机械化采煤;两翼对角式通风。
第一章:概述矿井开采在地底下开采的矿山。
有时把矿山地下开拓中的斜井、竖井、平硐等也称为矿井。
矿井开拓对金属矿山或采煤矿井的生产建设的全局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关系矿井的基建工程量,初期投资和建井速度,更重要的是将长期决定矿井的生产条件、技术经济指标。
矿井开拓即从地面向地下开掘一系列井巷,通至采区。
矿井开拓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正确划分井田,选择合理的开拓方式,确定矿井的生产能力,按标高划分开采技术分类,选择适当的通风方式,进行采区部署以及决定采区开采的顺序等。
矿井开拓通常以井筒的形式分为平硐开拓、斜井开拓和立井开拓。
采用合理的采矿方法是搞好矿井生产的关键。
煤层在形成时,一般都是水平或者近水平的,在一定范围内是连续完整的。
但是,在后来的长期的地质历史中,地壳发生了各种运动,是煤层的空间形态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单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等地质构造。
我们采煤就要注意煤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矿井的开拓可以分成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和综合开拓,主井和运输巷等都需要永久的支护,可以采用砌碹支护,架拱支护,架蓬支护,锚杆支护,锚喷支护,锚网喷支护;第二章: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第一节:工作制度矿井一般的生产制度按设计规定为:每年工作日数为330天,矿井每昼夜分三班工作。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手册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手册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手册采矿工程是一门涉及地下资源开采和矿山管理的学科,其毕业设计是对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能力的考核。
本手册旨在为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份详尽的毕业设计指南,帮助他们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第一章:引言在本章中,我们将介绍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的背景和目的。
我们将探讨毕业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课题。
第二章:课题选择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讨论如何选择合适的课题。
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课题类型,如地下矿山设计、矿山环境保护、矿山安全等。
我们还将提供一些建议,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
第三章:文献综述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介绍如何进行文献综述。
我们将讨论如何搜索和筛选相关文献,如何整理和分析已有研究成果,并将其应用于毕业设计中。
第四章:研究方法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介绍常用的研究方法。
我们将讨论如何设计实验和采集数据,如何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和建议。
第五章:设计方案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介绍如何制定毕业设计的设计方案。
我们将讨论如何确定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如何制定实施计划和时间安排,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工具和模板。
第六章:实施与分析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介绍如何实施毕业设计并进行数据分析。
我们将讨论如何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如何进行统计分析和结果解释,并提供一些实用的软件和技巧。
第七章:结果与讨论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介绍如何呈现和讨论研究结果。
我们将讨论如何撰写实验报告和论文,如何展示数据和图表,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写作技巧和范例。
第八章:结论与展望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介绍如何撰写毕业设计的结论和展望。
我们将讨论如何总结研究成果和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写作技巧和范例。
第九章:参考文献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介绍如何正确引用和列举参考文献。
我们将讨论不同的引用格式和风格,如何避免抄袭和误引,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引用工具和网站。
小论文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武山铜矿南矿带1000吨/日开采设计钟俊伟(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西赣州341000)摘要本设计为武山铜矿南矿带日产原矿1000t地下开采方案。
根据矿体赋存条件及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地下开采范围为0m~-800m,阶段高度均为50m。
通过武山铜矿地质状况调研以及开采要求的综合分析比较,确定了采用下盘竖井开拓方案;采矿方法主要为下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采用侧翼对角式抽出通风系统;井下运输为有轨运输。
矿山服务年限约为164a。
本设计还对井下排水、充填、供电、供风等作了简单的方案设计,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地下开采系统。
关键词:武山铜矿;地下开采;下盘竖井开拓;下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侧翼对角式通风。
ABSTRACTThe design is underground mining program of WuShan Copper Mine south ore. The daily production of raw ore is 1000t. According to the ore current conditions and mining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underground mining range are from 0m to -800m level ,the design phase are 50m high. By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WuShan Copper Mine geology research and exploitation require- ments, the joint development program of the shaft has been confirmed. Mining methods is mainly on the stratification of hydraulic-fill mining method, and adopting Central Angle ventilation system.Underground transportation are electric locomotive rail transport, and the service life is approximately 164 years. Some simple solution designs for the mine drainage system, filling power supply, wind supply are made. The design of a complete system of underground mining for hunanbaohuaCopper Mine has been accomplished.Key words: WuShan Copper Mine; Underground mining; Shaft joint development; on the stratification of hydraulic-fill mining method; Flank Angle ventilation system.1.矿山地质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武山铜矿(简称武山铜矿)位于江西省瑞昌市白杨镇境内,矿区地理坐标东经115°37′38″~115°39′56″,北纬29°44′04″~29°45′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采矿方法5.1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5.1.1 矿体形态三山岛直属矿区共圈定8个矿体,其中I号蚀变带内的I-1号矿体规模最大,金资源储量总资源储量的92.7%,I-2号矿体次之,其他矿体大都由单工程控制,规模很小。
因此设计过程各开采技术指标主要考虑I-1号矿体。
I-1号矿体,近地表位于16~54线间,中部在28~42线间,深部在40~48线间,分布于F1主裂面以下的黄铁绢英岩顶部或中上部,赋存标高:-10~-1050m。
工程控制走向延长:顶部800~900m,最长1020m;中部340600m;深部100m左右。
倾向延深一般在700~1000m,最深1450m。
矿体呈不对称“Z”字型展布,不规则脉状产出,常见分枝、复合、膨胀、狭缩及尖灭再现现象。
总体走向35°左右,倾向南东,倾角34~44°。
矿体厚度最小0.95m,最大12.08m,一般4.31~6.86m,平均6.65m,降低边界品位到1.0g/t后,矿体厚度明显增大。
矿体无论沿走向或是沿倾向均不连续,都有尖灭再现的特点。
矿体单工程金品位1.74~5.65g/t,平均3.25g/t。
矿岩体重:2.8t/m3,松散系数:1.6,矿岩硬度系数:f=6~14(靠近F1断层的矿岩硬度系数:f=4~6)。
5.1.2矿岩岩石力学条件根据岩性及工程地质条件划分为:松散软弱岩组、风化及构造蚀变岩组、块状岩组。
其中,只有块状岩组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其余岩组工程地质条件较差。
矿体顶底板岩石均为构造蚀变岩,为软弱~半坚硬岩,工程地质条件差~较好。
影响岩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为各种地质结构面,特别是F3、F1断层等大型软弱结构面,坑道位于F1断裂的下盘,北西向构造发育,断裂带及附近岩石受挤压而破碎,掘进时易产生掉块和塌方。
采场上盘围岩由于接近F1断层,顶板围岩的稳定性受F1断层影响显著,开采时在采场内易发生较大规模的冒顶。
所以,在开采时应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
该矿区为近海岸地下开采的矿山,矿体倾角缓,断裂构造发育,近矿围岩多不稳定,局部地段易发生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复杂。
上下盘岩性:矿体直接上盘围岩为绢英化碎裂岩、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矿体下盘为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或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
主裂面、节理、裂隙、断层及岩石情况:本矿床矿体主要赋存在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和黄铁绢英化花岗质碎裂岩中,矿体中裂隙较发育。
主断裂F1下盘为矿体,F1断层面上断层泥一般厚5~10cm,靠近F1断层的岩石破碎,节理、裂理较发育,工程揭露后易坍塌。
5.2 矿山现有采矿方法三山岛金矿直属矿区现已开采至-600m水平,之前开采上部矿体所用的主要采矿方法主要为点柱式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点柱法)、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分层充填法)和进路式机械化上向水平充填法(进路法)。
5.2.1 矿块布置,采准、切割每一个回采中段,划分为6个分段,按分段向上回采,分段高度为15m,分段运输巷道位于矿体下盘的岩体中,为下盘沿脉巷道,巷道规格为4.0m×3.2m。
分段运输巷道是采场与溜井和斜坡道之间的通道,担负着5~6个采场分层的回采,分段巷道一般距矿体40~50m。
无轨凿岩设备、铲运机、坑内卡车、辅助设备等可以从地表过斜坡道到分段运输巷道内,然后,直接进入采场作业。
采场沿矿体走向布置,采场长度为100m,宽度即矿体的宽度。
采场与下盘分段运输巷道经采场联络道联通,采场联络道一般布置在采场中间位置。
采场联络道规格为4.0m( 宽)×3.2m( 高),采场联络道下掘负坡度不大于18%,随着采场分层的上升,采场联络道的坡度也在增大,但是最大正坡度不允许超过20%。
两采场间留有间柱,间柱宽度为5~7m。
采场通风泄水井布置在间柱内,规格为2.5m×2.5m,由通风泄水小巷连接采场和通风泄水井,通风泄水小巷规格为1.5m×2.0m。
中段采准结束后,进行拉底切割,切割巷道规格为4.0m×4.0m或4.0m×3.5m, 切割层高度为4.0m或3.5m。
拉底切割完成并进行充填后,即可依次向上分层回层。
5.2.2 点柱法在采场内,用进口凿岩台车凿岩;用2# 岩石硝铵炸药和乳化油炸药药卷人工装药,导爆管起爆;用进口铲运机和进口坑内卡车出矿;采场顶板采取锚杆支护或锚杆和长锚索联合支护方式,锚杆支护网度为 1.5m×1.5m,长锚索支护网度为3.0m×3.0m,采场顶板局部不稳固的区域要适当加密。
采场内设有规则的点柱,点柱尺寸为6m×6m,点柱沿矿体走向中心间距为20m,沿垂直矿体走向中心间距为18m;分层回采高度为3.0m,空顶高度为4.5m,其中,1.5m高为爆破补偿空间;分层充填高度为3.0m,其中2.6m为尾砂和废石充填,表层0.4m为灰砂比为1:4的胶结充填,胶结充填后形成采场的作业底板。
点柱法适用于矿体厚大,矿岩较稳固的矿段。
点柱法采场回采面积大,约1000~3000m2,作业面个数多,且作业面大,又用凿岩台车凿岩,因此,采场的综合生产能力大。
5.2.3 分层充填法在采场内,用进口凿岩台车凿岩;用2# 岩石硝铵炸药和乳化油炸药药卷人工装药,导爆管起爆;用进口铲运机和进口坑内卡车出矿;采场顶板采取锚杆支护或锚杆和长锚索联合支护方式,锚杆支护网度为 1.5m×1.5m, 长锚索支护网度为3.0m×3.0m,采场顶板局部不稳固的区域要适当加密。
采场内不设点柱,分层回采高度为2.0m 或2.5m,空顶高度为3.0m、3.5m 或4.0m,其中,1.0m或1.5m 高为爆破补偿空间;分层充填高度为2.0m或2.5m,其中1.6m 或2.1m 为尾砂和废石充填,表层0.4m 为灰砂比为1:4 的胶结充填,胶结充填后形成采场的作业底板。
5.2.4 进路法上述两种采矿方法只适用于矿岩完整、稳固,节理裂隙不发育的情况下。
对于构造复杂、节理裂隙等不连续界面发育、矿岩不稳固的采场,用点柱法和分层充填法都无法保证采场作业安全。
因此在原有的点柱法或分层充填法的基础上改用进路法。
目前进路法主要有盘区进路法、分区进路法和单条进路法三种。
(一)盘区进路法盘区进路法是由原来的点柱法采场改造而成的,即将原来的点柱法采场化为一个大盘区,在盘区内布置进路,进路布置形式有沿矿体走向和垂直矿体走向两种,多采用沿矿体走向布置进路的方式。
在采场内,用7655气腿凿岩机凿岩;用2#岩石硝铵炸药和乳化油药药卷卷人工装药,导爆管起爆;用进口铲运机和进口坑内卡车出矿;采场顶板采用锚杆支护,支护网度一般为 1.5m×1.5m,顶板局部不稳定区域要加密到1.0m×1.0m。
进路规格为4.0m×3.5m 或4.0×3.0m,采场分层回采高度为3.5m或3.0m。
一条进路或几条进路同时回采完毕后,进行接顶充填。
充填高度为3.5m 或3.0m,其中:3.1m或2.6m为灰砂比为1:10的胶结充填,表层0.4m为灰砂比为1:4的胶结充填。
胶结充填后形成采场作业底板,最后回采的一条进路或最后同时回采的几条进路充填时,底部3.1m或2.6m高可采用废石和尾砂充填。
(二)单条进路法沿矿体走向布置的单条进路法即在采场内沿矿体走向布置 1 条进路,从而在采场南北两翼,即采场联络道两侧形成2个作业面。
在采场内,用7655气腿凿岩机凿岩;用2#岩石硝铵炸药和乳化油炸药药卷人工装药,导爆管起爆;用进口铲运机和进口坑内卡车出矿;采场顶板采用锚杆支护,支护网度一般为1.5m×1.5m,顶板局部不稳定区域加密到1.0m×1.0m。
进路规格为3.0m×3.0m,采场分层回采高度为3.0m。
进路回采完毕后,进行接顶充填,充填高度为3.0m,其中:2.6m为尾砂和废石充填,表层0.4m为灰砂比为1:4的胶结充填,胶结充填后形成采场的作业底板。
(三)分区进路法分区进路法即在采场内沿矿体走向布置一条路,由采场两翼向中间采场联络道方向后退式分区回采和充填。
在采场内,用7655气腿凿岩机凿岩;用2#岩石硝铵炸药和乳化油炸药药卷人工装药,导爆管起爆;用进口铲运机和进口坑内卡车出矿;采场顶板采用锚杆支护,支护网度一般为1.5m×1.5m,顶板局部不稳定区域加密到1.0m×1.0m。
采矿和充填作业由采场两翼向中间采场联络道方向后退式分区进行,沿矿体走向分区,分区长度一般为10~15m。
进路规格为3.0m×3.0m,采场分层回采高度为3.0m。
一个分区回采完毕后,马上进行接顶充填,充填高度为3.0m,其中:2.6m为尾砂和废石充填,表层0.4m为灰砂比为1:4的胶结充填,胶结充填后形成采场的作业底板。
5.2.5 原用采矿方法评述(1)机械化程度偏低(2)矿块尺寸划分不合理,回采强度太低(3)脉内采准方式不利于提高矿山生产能力(4)生产能力偏低5.2.6 采矿方法改进思想(1)提高机械化程度,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资源;(2)缩小回采单元面积,提高单位面积的回采强度;(3)采用脉外无轨采准系统,采用高效采矿设备,提高矿房的生产能力;(4)选用合理高效的采矿方法,提高生产能力。
5.3 采矿方法选择5.3.1 采矿方法初选根据三山岛金矿的地质条件、矿岩的机械物理性质、开采技术条件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的要求,拟定出技术上可行的采矿方案,如表5-1所示。
从表可以看出,充填采矿法是最佳方案。
同时考虑到较大的生产能力的要求,采用的充填采矿法必须考虑机械化大型设备进行作业。
初步选择三个方案,如下简要概述:点柱式分层充填采矿法(方案一):在自然平衡拱内采矿,有利于地压控制,盘区生产能力大,但采准废石量较多,各采场开采必须在高度和顺序上加以控制,生产管理难度增加。
分矿房矿柱高分层充填采矿法(方案二):矿房开采两侧为围岩,不需留点柱,矿石损失小,分矿房矿柱回采,盘区生产能力大,但脉外采准工程量大,矿房必须胶结充填,充填成本增大生产能力大,但矿石损失率高,脉外采准工程量大。
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方案三):留连续矿柱有利于采场稳定性,不需胶结充填,充填成本低,各采场开采互不影响。
5.3.2 点柱式分层充填采矿法(方案一)方案一为点柱式分层充填采矿法,该方案标准采矿方法见图5-1。
点柱式分层充填采矿法适用于矿体和主断裂面垂直距离大于5m、矿岩稳固、图5-1点柱式分层充填采矿法矿体厚度大于15m的矿体。
盘区尺寸为300m×45m,每个盘区分三个区段,沿走向布置,长100m,每一区段布置3个采场。
矿块高45m,分段高度15m。
每条分段巷道承担4~5个分层的回采工作,分层高度为3~3.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