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科及转院制度
转院、转科制度范本

转院、转科制度范本一、转院制度1. 申请条件医院的在职员工,在完成一定的工作年限后可以申请转院。
具体的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已经在原科室工作满两年以上;达到评定的职称要求;没有违纪违法记录;能够提供满意的辞职理由等。
2. 申请程序(1)员工向当前科室负责人提出转院申请,并提供申请表格、个人简历和工作推荐信等材料。
(2)科室负责人评估员工的申请,并根据情况组织面试或面谈,了解员工转院的真实意愿和动机。
(3)科室负责人综合评估结果,并将申请表格和材料提交给人事部门进行审批。
(4)人事部门根据员工的申请情况和科室负责人的评估结果,决定是否批准员工转院,并向员工发出相关的通知。
3. 转院安排(1)科室负责人在批准员工转院后,与目标科室合作,安排相关的工作交接。
(2)人事部门为员工办理转岗手续,包括但不限于合同变更、档案转递、薪资调整等。
(3)原科室和目标科室的负责人共同参与员工的转院培训和适应工作环境。
4. 转院后的监督与评估(1)转院后,科室负责人和目标科室负责人定期对员工的转岗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
(2)定期对转院员工进行离职调查,了解员工转院后的工作满意度和对转院制度的评价意见。
(3)根据员工的转院情况和员工调查结果,及时调整转院制度的政策和操作细则。
二、转科制度1. 申请条件医院的在职员工,在完成一定的工作年限后可以申请转科。
具体的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已经在原科室工作满一年以上;达到评定的专业技术要求;没有违纪违法记录;能够提供满意的调岗理由等。
2. 申请程序(1)员工向当前科室负责人提出转科申请,并提供申请表格、个人简历和工作推荐信等材料。
(2)科室负责人评估员工的申请,并根据情况组织面试或面谈,了解员工转科的真实意愿和动机。
(3)科室负责人综合评估结果,并将申请表格和材料提交给人事部门进行审批。
(4)人事部门根据员工的申请情况和科室负责人的评估结果,决定是否批准员工转科,并向员工发出相关的通知。
3. 转科安排(1)科室负责人在批准员工转科后,与目标科室合作,安排相关的岗位培训和工作交接。
转科及转院制度范文(2篇)

转科及转院制度范文(一)、转科制度:1、凡诊断明确不属本科范围的病人,经会诊后,如同意转科,应在转入病区安排好床位后,方可转科。
2、决定转科后,转出科室经管医师应先通知病人和家属。
3、转出科室经管医师要写好“转科记录”,病区护士要停止一切治疗,结清帐目并与住院处、营养室以及转人病房联系妥当后,由工作人员携带全份病历及有关资料护送病人到转入科病房。
必要时应由住院医师或护士护送,并当面将病人特殊情况进行交班。
4、转人科室住院医师应在病人转入后详细询问病史、检查病人,作出诊断和治疗计划,并及时写好“转入记录”。
5、如转科室病人患有两种以上不同疾病或在原有疾病尚未痊愈,而必须转入他科治疗时,转出科应在病史中对原有疾病的治疗意见交待清楚。
必要时应进行随访。
6、传染病科病员需转他科时,应在病员传染期过后,方可转出。
其他科发现病员有传染病需隔离诊治时,应经传染病科医师会诊确诊后转传染病科,未明确前可由双方医师协商,病人先采取床边隔离,及相应消毒措施。
(二)、转院制度:1、凡本院缺乏某种专业设置或医疗器械设备不能继续治疗的病人,必须经科主任同意方可转院。
2、决定转院后,转出科室住院医师或主治医师应先与病人和家属或单位讲明转院原因3、转出科室住院医师要在病史中写好“转院记录”,及“转院小结”,以便小结随同病人带往转入医院。
4、转院病人应先办妥出院手续,然后才能转出。
5、危重病人转院前应先进行急救处理和做好药物及抢救器材准备,派专人护送。
途中可能发生生命危险者,不应转院。
6、转院应严格掌握指征。
参加医保或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员转院由医务科盖章备案,其它由各病区和一部式盖章备案。
7、转院证明由专科医师、主治医师以上医师开具有效。
任何职称医师不得将非本科病人转出院。
8、严禁将普通病人介绍到本市其它医院就诊住院。
严禁将普通病员转外地治疗、住院。
转科及转院制度范文(2)一、背景介绍医院作为医疗机构,在不同科室间的内部调整和患者间的转院转科调整是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医院转院、转科制度

医院转院、转科制度1. 背景介绍在医疗机构中,医院转院和转科制度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而设立的。
医院转院指的是将患者从一家医院转移到另一家医院进行治疗,而转科则是将患者从一个科室调动到另一个科室。
这两项制度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全面、个性化的医疗服务,以及最大限度地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
2. 医院转院制度医院转院制度是指患者在就诊期间,根据自身病情和医生的建议,将就诊的医院更换为其他具备更适合的医疗条件和专业医疗资源的医院。
2.1 转院的理由医院转院制度的实施有以下理由:•病情需要:患者的病情可能需要更高级别的医疗资源和设备,以便更好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专业医疗资源:某些医院在某领域具有更丰富的专业医疗资源,患者可以通过转院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
•个人需求:患者可能有个人原因需要选择其他医院进行就诊,例如离家更近、更信任的医院等。
2.2 转院流程医院转院流程一般如下:1.咨询医生:患者首先向原就诊医院的医生咨询是否需要转院,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判断是否适合转院。
2.协商医院:确定需要转院后,患者与原就诊医院的工作人员协商并选择合适的目标医院。
3.准备转院资料:患者需要准备相关的病历、检查报告等转院资料,并向原医院申请开具转院证明。
4.办理手续:患者拿着转院证明和转院资料到目标医院的相关科室办理转院手续,并等待目标医院的接收。
5.开始治疗:目标医院接收患者后,将展开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工作。
2.3 转院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医院转院时,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与医生沟通:在决定转院前,与原就诊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了解,确保转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医保问题:如果患者参加了医疗保险,需要了解目标医院是否与医保签约,以充分利用医保政策。
•病历资料:患者需要将相关病历资料准备充分,以便目标医院医生更好地了解病情并制定治疗方案。
•专家咨询:如果需要在目标医院看专家,可以提前预约专家号,并咨询医生关于专家就诊时间和流程。
转科及转院制度(五篇)

转科及转院制度一、转床(一)入院后如无特殊原因一般不转床,但在下列情况下患者可转床:1、住院患者多,男女病床不均衡。
2、有特殊需要,如感染控制问题。
(二)治疗小组医师告知患者或其家属转床,并开医嘱。
(三)责任护士:1、通知患者或其家属转床,并协助整理个人物品。
2、更改患者电脑信息,并经双人核对,确保信息正确。
二、转科(一)入院后如无特殊原因一般不转科,但在下列情况下患者可转科:1、同专业科室,原则上不允许转科,遇特殊情况需转科的要报医教科审核,业务院长同意,方可转科。
2、重症医学科与普通病房之间。
3、入院后诊断改变,如以内科病入院,需外科治疗;其它科室转感染科治疗等等。
(二)转科程序:1、治疗小组医师请转入科室会诊;2、转入科室医师评估患者后,认为患者有转入治疗指征且转入科室有床位时,治疗小组医师开出转科医嘱;(三)责任护士:1、联系转入科室,确定转入时间,告知需要做的准备工作;2、结清患者在本病区的所有费用;3、完成各种护理记录;4、协助患者整理随身物品;5、转运前评估患者,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携带患者所有医疗护理记录,与工人一起护送患者至转入科室。
如病情需要,医师与护士一起护送患者,确保转运途中患者的安全。
6、转入科室责任护士立即通知医生,与护送患者的护士进行病情、物品交接后立即评估患者,并记录评估结果。
7、患者病情及物品交接:内容包括:(1)患者身份核对、诊断、病情、治疗、护理措施、注意事项;(2)目前用药、输液及滴速、穿刺周围有无渗漏、红肿;(3)查看全身皮肤,有无发红、皮疹、破损、褥疮、烫伤等;(4)检查各种导管是否通畅及有无脱出,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5)检查敷料包扎、渗出情况;(6)专科需特殊观察的内容及费用情况。
(四)转出科室在患者转出前完成所有的医疗记录包括转出记录并签名,如没有及时完成,转入科室有权拒绝病人转入。
如由于转出科室没有及时完成记录或没有及时审核修改而导致的各种后果,由转出科室承担。
医院转科、转院制度

医院转科、转院制度
1、转科制度
(1)患者转科前应首先请转入科室会诊,共同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同意后再安排转科。
(2)认真执行知情告知程序,向患者或近亲属告知转院或转科的理由以及不适宜的转诊、转科所导致的后果。
(3)转出科应派人陪送到转入科,并当面向转入科人员交待病情,移交病历。
(4)转入科医务人员接诊后应按接诊新患者的程序,重新下达医嘱,写好转入记录。
(5)转入科室对转科患者应优先安排床位。
(6)转科记录本由转出科室保管。
(7)患者病情不适宜转科时,相关科室共同会诊就地抢救治疗。
2、转院制度
(1)一般患者转院治疗,由科室主任出具转诊证明,门诊部盖章。
(2)急、危重症患者转院治疗,由科内讨论后科主任提出,报医务科批准;转院前要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一般在病情稳定或危险过后再行转院。
转院前与有关医院联系,与家属讲明转运途中的风险并签字,医院可以派救护车护送,
费用自理。
医院转科转院制度范本

医院转科转院制度范本一、背景介绍本医院积极倡导多学科协作、综合诊疗,为了进一步提高病人诊疗效果,特制定医院转科、转院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病人得到及时、准确、科学的诊疗,确保医院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住院病人以及门诊病人。
三、转科申请规定1.住院病人的床位:若住院病人需要转到有条件、有专业力量、有相应床位的其他科室治疗时,由主治医生与要转去科室的主治医生协商确定,然后提交住院部审批。
2.门诊病人:门诊病人可根据需要自行提出转科申请,由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需要转科。
四、转科申请程序1.住院病人的床位转科申请程序:(1)病人或其家属向主治医生提出转科申请。
(2)主治医生根据病情与要转去科室的主治医生协商确定。
(3)主治医生填写《住院转科申请表》,并备注病情转归情况以及原病床的使用情况。
(4)提交住院部审批,住院部进行综合评估,决定是否批准转科。
(5)住院部将审批结果告知主治医生,由主治医生向病人或其家属通知审批结果。
2.门诊病人转科申请程序:(1)病人向医生提出转科申请。
(2)医生根据病情评估,决定是否需要转科。
(3)医生填写《门诊转科申请表》,并备注病情转归情况。
(4)医生将转科申请表交给门诊部主管医生审核,并记录审核意见。
(5)门诊部主管医生决定是否批准转科,并将审批结果告知医生。
(6)医生向病人告知转科审批结果。
五、病人转院规定1.病人的转院需经主治医生与要转去医院的医生协商决定,然后提交住院部审批。
2.病人转院需要提供相关诊疗和病历资料,并经过医生评估。
3.住院部将审批结果告知主治医生,由主治医生向病人或其家属通知审批结果。
六、其他事项1.所有转科、转院的申请必须提交相关病历及检查报告等资料。
2.医务部门对于所有转科、转院的申请都要进行审核,并尽快给予意见反馈。
3.独立科室负责转科、转院后的治疗工作,转出科室继续做好出院工作。
4.出院患者转科需要填写《患者转科记录》,包括转科原因、转科时间等信息,转科科室和医生签字。
转科转院制度范本(5篇)

转科转院制度范本(一)、转科制度:1、凡诊断明确不属本科范围的病人,经会诊后,如同意转科,应在转入病区安排好床位后,方可转科。
2、决定转科后,转出科室经管医师应先通知病人和家属。
3、转出科室经管医师要写好“转科记录”,病区护士要停止一切治疗,结清帐目并与住院处、营养室以及转人病房联系妥当后,由工作人员携带全份病历及有关资料护送病人到转入科病房。
必要时应由住院医师或护士护送,并当面将病人特殊情况进行交班。
4、转人科室住院医师应在病人转入后详细询问病史、检查病人,作出诊断和治疗计划,并及时写好“转入记录”。
5、如转科室病人患有两种以上不同疾病或在原有疾病尚未痊愈,而必须转入他科治疗时,转出科应在病史中对原有疾病的治疗意见交待清楚。
必要时应进行随访。
6、传染病科病员需转他科时,应在病员传染期过后,方可转出。
其他科发现病员有传染病需隔离诊治时,应经传染病科医师会诊确诊后转传染病科,未明确前可由双方医师协商,病人先采取床边隔离,及相应消毒措施。
(二)、转院制度:1、凡本院缺乏某种专业设置或医疗器械设备不能继续治疗的病人,必须经科主任同意方可转院。
2、决定转院后,转出科室住院医师或主治医师应先与病人和家属或单位讲明转院原因3、转出科室住院医师要在病史中写好“转院记录”,及“转院小结”,以便小结随同病人带往转入医院。
4、转院病人应先办妥出院手续,然后才能转出。
5、危重病人转院前应先进行急救处理和做好药物及抢救器材准备,派专人护送。
途中可能发生生命危险者,不应转院。
6、转院应严格掌握指征。
参加医保或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员转院由医务科盖章备案,其它由各病区和一部式盖章备案。
7、转院证明由专科医师、主治医师以上医师开具有效。
任何职称医师不得将非本科病人转出院。
8、严禁将普通病人介绍到本市其它医院就诊住院。
严禁将普通病员转外地治疗、住院。
第五篇:转科转院制度转科、转院制度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办理转科手续。
1、本科治疗不能满足,需要到专科科室进行治疗者。
2024年转科转床及转院制度范文(六篇)

2024年转科转床及转院制度范文(一)、转科规程:1. 对于确诊后不属于原科室治疗范围的患者,经多学科会诊并同意转科后,需在转入科室安排好床位再进行转科。
2. 转科决定确定后,原科室负责医生应事先通知患者及家属。
3. 原科室医生需完成“转科记录”,护士需停止所有治疗,结算费用,并与住院处、营养室以及接收科室协调一致。
随后,由工作人员携带完整病历及相关资料陪同患者转至接收科室。
必要时,应由住院医生或护士陪同,并在交接过程中详细说明患者的特殊状况。
4. 接收科室的住院医生应在患者转来后详细询问病史,进行检查,制定诊断和治疗方案,并及时完成“转入记录”。
5. 若患者患有多种疾病或原疾病未痊愈,但需转至其他科室治疗,原科室应在病历中详细说明对原有疾病的治疗意见。
必要时,应进行后续跟踪。
6. 若传染病科患者需转至其他科室,需在患者传染期结束后进行。
其他科室发现患者有传染病需隔离治疗时,应由传染病科医生会诊确认后转至传染病科。
在明确诊断前,可由双方医生协商,患者先采取床边隔离措施,并实施相应的消毒措施。
(二)、转院规定:1. 如本院在专业设置或医疗设备上无法满足患者继续治疗的需求,需经科主任同意后方可转院。
2. 决定转院后,转出科室住院医师或主治医师应向患者及家属或单位解释转院原因。
3. 转出科室住院医师需在病历中完成“转院记录”及“转院小结”,以便小结随患者转至接收医院。
4. 转院患者需先办理出院手续,再进行转院。
5. 对于危重患者,转院前应进行急救处理和准备必要的药物及抢救设备,由专人护送。
若途中可能危及生命,不得转院。
6. 转院需严格遵循转院指征。
参加医保或农村合作医疗的患者转院需由医务科盖章备案,其他情况由各病区和一站式服务处盖章备案。
7. 转院证明需由专科医师、主治医师及以上级别的医师开具。
任何职称的医师不得将非本专科的患者转出医院。
8. 禁止将普通患者推荐到本市其他医院就诊或住院。
禁止将普通患者转至外地接受治疗或住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科及转院制度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转科及转院制度
1.转科制度
1.1 当主管医生发现病人患有其他专业的疾病并需专科治疗时,经科主任同意邀请相关专业的专家会诊,双方共同评估病情,确需转科治疗,才可以转科。
在会诊或转诊前,要进行必要的诊断性检验检查。
1.2转科前,由主管医生开出转科医嘱,并写好转科记录,按照预定时间转科。
普通病人由责任护士/值班护士陪送到转入科室,危重病人按《危重病人转运规程》处理。
1.3转科后,双方科室医护人员要对病人的病情进行交接,具体操作按照《病人转运规程》和《危重病人转运规程》执行。
接诊后医生、护士应立即察看病人,评估病情,修订医疗护理计划,接诊医生在病人转入后半小时内,根据《医嘱制度》开出转科医嘱。
并按照《病历书写规程》要求写好转入记录。
1.4转科时药物处理
病人转科时,转出科室及转入科室负责病人交接的护士,应将病人在转出科室当日尚未使用完的所有医嘱药品的名称及数量在《患者转科交接记录单》“交/接患者所带物品栏”中详细记录并做好药品交接。
病人转入后,转入科室医生应详细了解病人在转出科室的用药情况及转入时所带人的药品情况,根据病情下达转入医嘱时,临时医嘱注意使用病人转科时所带人的药品,对于不可继续使用的药品,由转入科室护土负责在当日交予药学部各调剂室统一处理。
对存在质量隐患不可作退费处理的药品,由药学部各调剂室回收统一销毁并做好记录。
1.5 病案要求
1.5.1人院2小时以内转科者,转出科应在门诊病历上作记录,不必写住院病案,转科后由转入科写住院病案。
如果病情危重,应在本科按疾病诊疗规范及时抢救治疗,不要转诊,并请有关科室会诊,待病情稳定后再转诊。
同时在门诊病历上详细记录抢救治疗情况。
1.5.2人院后超过2小时转科者,均由转出科医生写“住院病历”、“首次病程记录”、相应的“病程记录”及“转科记录”。
除特别紧急情况外,转科前必须完成“转科记录”,“转入记录”应在病人转入科室后8小时内完成。
1.5.3住院2天(含2天)以上转科者,转出科须写主治医师查房记录。
1.5.4住院3天(含3天)以上转科者,转出科须写主任医师查房记录。
1.5.5转科后的病案排列次序
1.5.1.1 住院期间:按转入科(现科)的“转入记录”、“病程记录”,转出科(前
科)的“转出记录”、“住院病历”“首次病程记录”、“病程记录”次序排列,其余
项目按《病历书写规程》执行。
1.5.1.2出院时:按“住院病历”、“首次病程记录”、前科的“病程记录”、
“转出记录”、
“转入记录”、现科的“病程记录”次序排列,其余项目按《病历书写规程》执行。
1.5.6转科前所写病案的质量由转出科负责,转科后所写病案的质量由转人科负
责。
病案质控由转入科统一负责。
如转科前所写病案需补充和修改,转入科应及早通
知转出科,转出科须在病人出院前完成补充和修改。
1.5.7 转科途中的任何病情变化及与转科过程有关的任何特别情况,应记录在
《患者转科交接记录单》中,转科病历记录应随病人同时转移。
2转院制度
2.1医院因限于技术和设备条件,无法满足病人的医疗需求者;病人已完成主要
治疗须转当地医院就近进行康复治疗者;病人因为交通、医疗保险支付或其他原因要
求转院治疗者;需要转专科医院治疗的传染性疾病、精神性疾病或其他疾病。
对不能
诊治的病人,如需转往外院诊治,由科内讨论或由科主任提出,报请医务部批准,由
医务部(或总值班)与转入医院联系,确认接收医院有满足诊疗的条件和技术能够满足
病人进一步医疗服务需求,征得同意后,主管医生准备好出院小结的副本,方可转
院。
2.2 病人情况不允许转院时的处理:病人转院应符合指征,病人情况未稳定或病
人在转院途中可能出现病情加重甚至有导致生命危险时,不宜转院,待病情稳定或危
险过后,再行转院。
转院时应派医护人员护送。
若病情不宜转院,而病人或家属坚决
要求转院,按照《患者知情同意操作规程》的要求,在《危重患者转运知情同意书》
上签字。
2.3转院应征求病人及家属意见,向其交待注意事项、安排好病人交通。
转院时
由科室联系急诊科派出救护车运送病人。
2.4根据病人情况安排具有相应资历的合格医生、护士负责转运。
经治医生负责写好详细病历摘要,办好有关手续,转诊病历内容包括:病人转院时的病情、治疗经过、有关诊断性检查的情况、诊断、转院理由、接诊医疗机构的名称及同意接收病人的相关记录、转院后的医疗需求,转诊途中的病情变化及救治、与转诊有关的任何特别情况应记录在《转诊记录单》中,一式两份,一份随病人同时转移,另一份归档到住院病历。
到达接收医院后,双方医护人员进行病人病情等交接,并签名确认。
2.5未经科主任同意和医务部批准,病人家属、单位要求转院者,按自动出院处理。
2.6医务部负责对经常接收转院病人的医院条件进行评估,并与之达成口头或书面协议。